《苏轼最著名的十首诗锦集》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书林逋诗后(宋代-苏轼)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lù)。
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fàn)妇皆冰玉。
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我不识君曾梦见,瞳(tóng)子了然光可烛。
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
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
平生高节已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
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
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
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zhǎn)寒泉荐秋菊。
第2首、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宋代-苏轼)
年来战纷华,渐觉夫子胜。
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
学道恨日浅,问禅惭听莹。
聊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
独游吾未果,觅伴谁复听。
吾宗古遗直,穷达付前定。
餔糟醉方熟,洒面呼不醒。
奈何效燕蝠,屡欲争晨暝。
不如従我游,高论发犀柄。
溪南渡横木,山寺称小径。
太平寺,俗号小径山。
幽寻自兹始,归路微月映。
南望功臣山,云外盘飞磴。
三更渡锦水,再宿留石镜。
缅怀周与李,能作洛生咏。
明朝二子至,诗律严号令。
篮舆置纸笔,得句轻千乘。
玲珑苦奇秀,名实巧相称。
九仙更幽绝,笑语千山应。
空岩侧破瓮,飞流洒浮磬。
山前见?亦,候吏铙鼓竞。
我生本艰奇,尘土满釜甑。
山禽与野兽,知我久蹭蹬。
笑谓候吏还,御虎吾有命。
径山虽云远,行李稍可并。
颇讶王子猷,忽起山阴兴。
但报菊花开,吾当理归榜。
第3首、田国博见示石炭诗有铸剑斩佞臣之句次韵答之(宋代-苏轼)
楚山铁炭皆奇物,知君欲斫奸邪窟。
属镂无眼不识人,楚国何曾斩无极。
玉川狂直古遗民,救月裁诗语最真。
千里妖蟆一寸铁,地上空愁虮虱臣。
第4首、赠姜唐佐生(宋代-苏轼)
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
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锦衣他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第5首、碧落洞(在英州下十五里。)(宋代-苏轼)
槎牙乱峰合,晃荡绝壁横。
遥知紫翠间,古来仙释并。
阳崖射朝日,高处连玉京。
阴谷叩白月,梦中游化城。
果然石门开,中有银河倾。
幽龛入窈窕,别户穿虚明。
泉流下珠琲,乳盖交缦缨。
我行畏人知,恐为仙者迎。
小语辄响答,空山自雷惊。
策杖归去来,治具烦方平。
第6首、次韵致远(宋代-苏轼)
长笑右军称草圣,不如东野以诗鸣。乐天自爱吟淮月,怀祖无劳听角声。
第7首、四望亭(宋代-苏轼)
颓垣破础没柴荆,故老犹言短李亭。
敢请使君重起废,落霞孤骛换新铭。
第8首、杏花白鹇(宋代-苏轼)
天工剪刻为谁妍,抱蕊游蜂自作团。
把酒惜春都是梦,不如闲客此闲看。
第9首、仆去杭五年,吴中仍岁大饥疫,故人往往逝去【宋代:苏轼】
来往天吴一梦间,故人半作冢累然。
独依旧社传真法,要与遗民度厄年。
赵叟近闻还印绶,竺翁先已反林泉。
何时策杖相随去,任性逍遥不学禅。
第10首、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正暮 一作:正春)
第11首、留侯论【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第12首、杂诗【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昔日双鸦照浅眉,如今婀娜绿云垂。
蓬莱老守明朝去,肠断帘间綷縩时。
第13首、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九疑联绵属衡湘,苍梧独在天一方。
孤城吹角烟树里,落月未落江苍茫。
幽人拊枕坐叹息,我行忽至舜所藏。
江边父老能说子,白须红颊如君长。
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
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
天其以我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
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第14首、题铜陵陈公园双池诗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南北山光照绿萝,濯缨洗耳不须多。
天空月满宜登眺,看取青铜两处磨。
第15首、寄周安孺茶【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
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名从姬旦始,渐播桐君录。
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
唐人未知好,论着始于陆。
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
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俗。
岂但中土珍,兼之异邦鬻。
鹿门有佳士,博览无不瞩。
邂逅天随翁,篇章互赓续。
开园颐山下,屏迹松江曲。
有兴即挥毫,粲然存简牍。
伊予素寡爱,嗜好本不笃。
粤自少年时,低徊客京毂。
虽非曳裾者,庇荫或华屋。
颇见纨绮中,齿牙厌粱肉。
小龙得屡试,粪土视珠玉。
团凤与葵花,碔砆杂鱼目。
贵人自矜惜,捧玩且缄椟。
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
于兹事研讨,至味识五六。
自尔入江湖,寻僧访幽独。
高人固多暇,探究亦颇熟。
闻道早春时,携籯赴初旭。
惊雷未破蕾,采采不盈掬。
旋洗玉泉蒸,芳馨岂停宿。
须臾布轻缕,火候谨盈缩。
不惮顷间劳,经时废藏蓄。
髹筒净无染,箬笼匀且复。
苦畏梅润侵,暖须人气燠。
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
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
晴天敞虚府,石碾破轻绿。
永日遇闲宾,乳泉发新馥。
香浓夺兰露,色嫩欺秋菊。
闽俗竞传夸,丰腴面如粥。
自云叶家白,颇胜中山醁。
好是一杯深,午窗春睡足。
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
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
陆子咤中泠,次乃康王谷。
蟆培顷曾尝,瓶罂走僮仆。
如今老且懒,细事百不欲。
美恶两俱忘,谁能强追逐。
姜盐拌白土,稍稍从吾蜀。
尚欲外形骸,安能徇口腹。
由来薄滋味,日饭止脱粟。
外慕既已矣,胡为此羁束。
昨日散幽步,偶上天峰麓。
山圃正春风,蒙茸万旗簇。
呼儿为招客,采制聊亦复。
地僻谁我从,包藏置厨簏。
何尝较优劣,但喜破睡速。
况此夏日长,人间正炎毒。
幽人无一事,午饭饱蔬菽。
困卧北窗风,风微动窗竹。
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
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
昔人固多癖,我癖良可赎。
为问刘伯伦,胡然枕糟麴。
第16首、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第17首、出峡【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入峡喜巉岩,出峡爱平旷。
吾心淡无累,遇境即安畅。
东西径千里,胜处颇屡访。
幽寻远无厌,高绝每先上。
前诗尚遗略,不录久恐忘。
忆从巫庙回,中路寒泉涨。
汲归真可爱,翠碧光满盎。
忽惊巫峡尾,岩腹有穿圹。
仰见天苍苍,石室开南向。
宣尼古庙宇,丛木作帏帐。
铁楯横半空,俯瞰不计丈。
古人谁架构,下有不测浪。
石窦见天囷,瓦棺悲古葬。
新滩阻风雪,村落去携杖。
亦到龙马溪,茅屋沽村酿。
玉虚悔不至,实为舟人诳。
闻道石最奇,寤寐见怪状。
峡山富奇伟,得一知几丧。
苦恨不知名,历历但想像。
今朝脱重险,楚水渺平荡。
鱼多客庖足,风顺行意王。
追思偶成篇,聊助舟人唱。
第18首、题领巾绝句【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临池妙墨出元常,弄玉娇姿笑柳娘。
吟雪屡曾惊太傅,断弦何必试中郎。
第19首、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 韩子华石淙庄【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绛侯百万兵,尚畏书牍背。
功名意不已,数与危机会。
我公抱绝识,凛凛镇横溃。
欲收伊吕迹,远与巢由对。
誓言虽未从,久已断诸内。
区区为怀祖,颇觉羲之隘。
此身随造物,一叶舞澎湃。
田园不早定,归宿终安在。
彼美石淙庄,每到百事废。
泉流知人意,屈折作涛濑。
寒光洗肝膈,清响跨竽籁。
我旧门前客,放言不自外。
园中亦何有,荟蔚可胜计。
请公试回首,岁晚余苍桧。
第20首、和陶与殷晋安别【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孤生知永弃,末路嗟长勤。
久安儋耳陋,日与雕题亲。
海国此奇士,官居我东邻。
卯酒无虚日,夜棋有达晨。
小瓮多自酿,一瓢时见分。
仍将对床梦,伴我五更春。
暂聚水上萍,忽散风中云。
恐无再见日,笑谈来生因。
空吟清诗送,不救归装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