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大全100首六年级》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绛都春·余往来清华池馆六年赋咏屡矣感昔伤今益不堪怀乃复作此解(宋代-吴文英)
春来雁渚。弄艳冶、又入垂杨如许。困舞瘦腰,啼湿宫黄池塘雨。碧沿苍藓云根路。尚追想、凌波微步。小楼重上,凭谁为唱,旧时金缕。
凝伫。烟萝翠竹,欠罗袖、为倚天寒日暮。强醉梅边,招得花奴来尊俎。东风须惹春云住。□莫把、飞琼吹去。便教移取熏笼,夜温绣户。
第2首、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元代-杨维桢)
马上郎君出帝城,琼林宴里记相迎。
吴山吴水新迎送,学唱《阳关》第四
第3首、八咏警戒 其七(宋代-吴处厚)
此个如端的,除非六句修。永为几杖诫,更遗子孙谋。
本立方生道,农勤乃有秋。兹诗虽浅近,至理可推求。
第4首、诸公咏探春花二首(宋代-张明中)
海棠枝俩山茶色,未叶先花作麽生。
道是探春春已半,命我都不近人情。
第5首、咏江南景物(宋代-阳枋)
有水青阴浓覆地,无山绿稼远连天。
垂杨影里风帆乱,知有回溪曲护田。
第6首、漳南十咏·白云亭(宋代-蔡襄)
云擎翚槛翠岩巅,石老松皴不计年。
举世觉来空白日,几人游去上青天。
醉看绝壑都无地,啸倚清风只恐仙。
花晚春残无限意,他时回首定依然。
第7首、江州五咏 琵琶亭(宋代-苏辙)
湓江莫雨晴,孤舟暝将发。
夜闻胡琴语,展转不成别。
草堂寄东林,雅意存北阙。
潸然涕泗下,安用无生说。
第8首、江州五咏其二浪井(宋代-苏辙)
江被浮阵云,岸壁立青铁。
胡为井中泉,涌浪时惊发。
水性本无定,得止自澄澈。
谁为女娲手,补此天地裂。
第9首、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灿柯台(宋代-方岳)
玉行敲断欲生尘,翻手那知局面新。
到了不妨饶一着,旁观自有识机人。
第10首、和王阮亭少司马西城别墅十二咏录二·石帆亭(清代-阎咏)
挂席趁长风,转瞬千万里。却疑凝立者,终古常如此。
片影落尊前,何辨远与迩。
第11首、画堂春 其二 咏美人目,和友人韵(清代-董俞)
销魂全在眼波秋。盈盈怕见春愁。暮江人去正凝眸。
粉泪难收。
密意灯前频送,幽情扇底微钩。绣帏斜睨半含羞。
别样风流。
第12首、卢使君追步隐侯作后八咏诗不佞次题倚和倚槛思民力 其八 高啸隐烟霞(明代-胡应麟)
逸兴黄堂上,高情碧海涯。勋庸留社稷,寤寐落烟霞。
八邑声同著,三朝望正遐。阳春谁倚和,万古诵瑶华。
第13首、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三十六 留客处(明代-胡应麟)
十亩辟彊园,寒风洒亭榭。何须问主人,日坐琅玕下。
第14首、邹园十咏 松壑(明代-袁凯)
矫矫千岁姿,生此众石间。
微厓度岩阿,殷殷起波澜。
幽人一壶酒,日夕自怡颜。
安得川上舟,与子相往还。
第15首、四十咏 其十三 刘先辈黄裳(明代-王世贞)
诸贤世皇朝,重庆冠时选。俊鹗抟谏垣,彩骝躏文苑。
余志属象贤,凤毛何宛宛。赋海几玄虚,谈天类邹衍。
襜褕故未报,托寄良非浅。
第16首、和梅花百咏诗 其九十四 乍开梅(明代-王夫之)
蚌胎微吐露灵砂,略与东皇报岁华。底事花魂多荏苒,逼人诗思在些些。
第17首、和梅花百咏诗 其九十五 半开梅(明代-王夫之)
心心长待笋班齐,南北中分人望迷。残腊易消春易老,怕教抛尽惹莺啼。
第18首、寒甚下山访病儿存没道中逢夏仲力下小竹舁慄不能语哀我无衣授之以絮归山有咏志感也 其二(明代-王夫之)
得絮不云暖,此情君合知。主忧臣但尔,心死身何为。
绿草华山带,高楼燕子枝。讵言身未嫁,可任东风吹。
第19首、秋日咏楼感怀二首(宋代-强至)
公逾四十气方强,未怕秋风作鬓霜。
人物此时仍富乐,襟怀无事可悲凉。
严涂行取青毡物,末路宁同白首郎。
满目溪山宜旷望,醉提北斗挹霞浆。
第20首、郴江百咏并序·西湖(宋代-阮阅)
岸草江花对夕阳,满船新月夜鸣榔。
秋清菡萏红千柄,风静琉璃碧一方。
第21首、咏新菊(唐代-姚合)
黄金色未足,摘取且尝新。若待重阳日,何曾异众人。
第22首、咏怀(唐代-张籍)
老去多悲事,非唯见二毛。眼昏书字大,耳重觉声高。
望月偏增思,寻山易发劳。都无作官意,赖得在闲曹。
第23首、游滁山二十咏 其十九 二十二日再游醉翁亭(明代-郭之奇)
山从游熟转相深,十日钩玄满素心。赢得诸峰难偃蹇,春云无数绕衣簪。
第24首、次韵陆伯阳林塘晚咏兼简雷道夫 其二(明代-杨士奇)
高居傍城阙,隙地富园林。天风下修竹,锵锵韵玉琴。
浮觞清沼曲,憩石碧梧阴。别有闻佳咏,因之仰素心。
第25首、咏古(宋代-释斯植)
欲寻仙阙觅仙丹,仙在瀛洲缥缈间。
一自祖龙东去后,更无人到会稽山。
第26首、艮岳百咏 书馆(宋代-李质)
莲烛词臣在外庭,青钱学士已登瀛。回廊屈曲随岩阜,挟策何妨取次行。
第27首、咏怀二首 其一(明代-陈政)
采芷向东皋,采兰向幽谷。采采结佩纕,辉辉莹金玉。
佩之蹑云衢,迎风散芬馥。内顾空自怜,徘徊还蹢躅。
第28首、同庾肩吾四咏诗二首 其二 照流看落钗(南北朝-萧纲)
相随照绿水,意欲重凉风。流摇妆影坏,钗落鬓花空。
佳期在何许,徒伤心不同。
第29首、正月十七日探梅俞园感逝成咏(近现代-陈三立)
红艳蕾初胎,依然手植梅。
年年花满眼,湖海一归来。
栏楯迷前赏,风香写独哀。
魂兮寻月下,应伴绕千回。
第30首、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其十五(清代-朱仕玠)
西望家山倍惘然,怪风盲雨度残年。花名含笑知何意,药解相思亦可怜。
第31首、重阳蹑小三山啸咏(明代-杨碧)
携壶笑上小三山,九日风光眼界间。宰相声名天地老,野儒襟韵水云闲。
翠铺曲径苔封绿,锦缀重岩菊点班。落日树头飞鸟尽,两肩担月醉吟还。
第32首、咏池上竹得辞字(明代-郑学醇)
潇湘有嘉植,移植临芳池。繁苞自槃错,文玉何葳蕤。
重阴覆层阁,清影醮涟漪。微风时戛击,凤管鸣参差。
伶伦一以往,千载留雄雌。抆此英皇泪,写取灵均辞。
第33首、咏牛应制(唐代-许圉师)
逸足还同骥,奇毛自偶麟。欲知花迹远,云影入天津。
第34首、卢山五咏 圣灯岩(宋代-苏轼)
石室有金丹,山神不知秘。
何必露光芒,夜半惊童稚。
第35首、咏怀 其二十五(魏晋-阮籍)
夏后乘云舆,夸父为邓林。存亡从变化,日月有浮沉。
凤凰鸣参差,伶伦发其音。王子好箫管,世世相追寻。
谁言不可见,青鸟明我心。
第36首、咏怀(魏晋-阮籍)
独坐空堂上,
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
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
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
离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
晤言用自写。
第37首、瑞鹧鸪(咏桃花菊)(宋代-史铸)
底事秋英色厌黄。喜行春令借红妆。谢天分付千年品,特地搀先九日香。陶令骇观须把酒,崔生瞥见误成章。蜂情蝶思兼迷了,采蕊还如媚景忙。
第38首、山居七咏题画送周伯阳 其五 九曲山(元代-张羽)
竹林路阴阴,寻幽不觉深。不比羊肠坂,空伤行客心。
第39首、浣溪沙 其二 立春前三日咏盆中茉莉【清代:顾太清】
花气袭人喜欲狂。花前对酒乐非常。美人名字有余香。
粤海炎天才菉蔌,燕京腊月已芬芳。从今休说小南强。
第40首、咏怀 其四十一【魏晋:阮籍】
朝登洪坡颠,日夕望西山。荆棘被原野,群鸟飞翩翩。
鸾鹥时栖宿,性命有自然。建木谁能近,射干复婵娟。
不见林中葛,延蔓相勾连。
第41首、七夕宴宣猷堂各赋一韵咏五物自足为十并牛女一首五韵物次第用得帐屏风案唾壶履 其三 案【南北朝:陈叔宝】
已罗七俎满,兼逢百品易。张陈答赠言,梁室齐眉席。
第42首、咏扇画寄诸故人八首 其六 咏桂寄王阳明主事【明代:顾璘】
明月皎如银,中有丹桂影。怀人坐良宵,衣裳露华冷。
第43首、拟咏怀诗 二十【南北朝:庾信】
在死犹可忍。
为辱岂不宽。
古人持此性。
遂有不能安。
其面虽可热。
其心长自寒。
匣中取明镜。
披图自照看。
幸无侵饿理。
差有犯兵栏。
拥节时驱传。
乘亭不据鞍。
代郡蓬初转。
辽阳桑欲干。
秋云粉絮结。
白露水银团。
一思探禹穴。
无用鏖皋兰。
第44首、咏早蝉诗【南北朝:范云】
生随春冰薄。
质与秋尘轻。
端绥挹霄液。
飞音承露清。
第45首、咏萤火示情人【唐代:李百药】
窗里怜灯暗,阶前畏月明。不辞逢露湿,只为重宵行。
第46首、次韵彭青老咏雪三绝句 其三【宋代:王庭圭】
莫倚雪车诗句好,池台草木待春风。稍晴更上高楼望,要看馀霞散晚红。
第47首、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儒理十五首 其十五 复归于无极【元代:李道纯】
无极极中全太极,太极形而分两仪。万物三才皆备我,复元无极圣人基。
第48首、药室六咏 其一【明代:黎民表】
未暇浮沧海,清思一室中。餐霞归绛府,食柏变青童。
采药幽禽导,栖心静者同。方知灵骨异,飘举欲乘风。
第49首、新春咏【明代:唐胄】
太平触处麦连歧,吹鬓东风又此期。深喜轮台丹诏早,不妨渭水钓竿迟。
漏梅泄柳窥天意,问舍求田敢自遗。把镜朝来还独笑,一春花鸟瘦添诗。
第50首、农圃渔樵十咏 其九 李商隐韵【明代:张萱】
田舍儿孙礼教稀,捕蝉探鷇闹柴扉。园丁忽报来禽熟,走向园公笑挽衣。
第51首、咏怀次晋阮嗣宗韵兼柬王伯安胡世甫二首 其一【明代:王缜】
平生风雩志,落落在孤琴。念我所怀人,危坐敛衣襟。
云起恋孤岫,风来振高林。惟有山中鸟,可以托吾心。
第52首、岁暮咏怀兼呈唐明府巫太学诸君 其二【明代:佘翔】
雨雪空斋暝,萧然此抱疴。孤篷游已倦,长铗向谁歌。
竹翠侵衣湿,溪声入枕多。主人能爱客,翻不厌婆娑。
第53首、次郑敬道明府八景总咏韵【明代:谢宜申】
槎邑有山还有水,泰岳洞庭何必拟。神仙可居龙可潜,虽不高深亦奇尔。
人才毓秀齐中州,纡曳訚訚且秋秋。䪺令山水因人胜,山水非人空峙流。
碧梧图映残红皦,桂岫岚飞三不了。渔郎醉放宝江歌,络绎难辞樵径窈。
问津声杂春波号,东埔春耕妻饷劳。浮图不动人长别,石亭花气侵醇醪。
题诗按景谁称首,明府才华驰誉久。枉予技痒聊效颦,不知山鬼揄揶否。
第54首、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十四 凝秀轩【明代:胡应麟】
轩窗洞然开,正对西山碧。十日忘朝餐,饱此莲花色。
第55首、西江月 咏芙蓉四首 其三 雾中芙蓉【明代:王慎中】
欲拟乌纱则淡,将摸翠縠尤深。重重袅袅罩清真。
别是一般风韵。
远睇其如不的,迫看又恐逢嗔。盈盈脉脉好愁人。
秪隔些儿难近。
第56首、江中四咏送黄日思韵限本题同诸公作 其四 江猿【明代:薛蕙】
舟行转江峡,处处响哀猿。极浦云方合,连山雨正昏。
接条时自挂,饮水复相援。不待三声尽,先伤游子魂。
第57首、效阮公咏怀 其十七【明代:薛蕙】
蟾蝫宿南箕,阴魄沦东溟。乘风避其灾,首旦集鲁城。
神飙鼓洪涛,雷电正纵横。大鱼裂地底,昆崙势如倾。
西山有精卫,举翼方远征。志意岂不伟,惜哉焉所成。
第58首、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卧云室【明代:高启】
夕卧白云合,朝起白云开。
惟有心长在,不随云去来。
第59首、蓦山溪 咏檐铎【明代:刘基】
夜阑人静,鸣玉传声小。历历透纱窗,悄空闺、衾寒梦杳。
凄凄切切,如共旅魂言;流水咽,过云停,一日肠千绕。
金茎月转,乌尾讹将晓。欲断又还连,渺烟霄、羁鸿相吊。
凭谁细写,此意入朱丝;呼郢客,招湘云,添作江南调。
第60首、咏鹤【清代:佟法海】
丹顶由来异,玄裳自少文。生成云水性,偶与凤鸾群。
翘足怜孤影,乘轩耻俗氛。长鸣因警露,岂为九天闻。
第61首、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石夫人【宋代:陈著】
千尺嶙峋直立形,流传神应挟风霆。
石身本聚山川气,便是人心聚处灵。
第62首、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譔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宋代:陈著】
鸦带残阳入翠微,纷纷黄叶向人飞。
西风不管人閒事,雁自南飞燕自归。
第63首、满江红(咏砧声)【宋代:秦观】
一派秋声,年年向、初寒时节。早又是、半天惊籁,满庭鸣叶。几处捣残深院日,谁家敲落高楼月。道声声、总是玉关情,情何切。
斗云起,偏激烈。随风去,还幽咽。正归鸿帘幕,栖鸦城阙。闺阁幽人千里思,江湖旋客经年别。当此时、寂寞倚阑干,成愁结。
第64首、再咏黄石榴花二首 其二【宋代:韦骧】
佳人最爱石榴红,染作轻裙步履同。唯有此花难入意,任教荣悴逐薰风。
第65首、咏月【宋代:文同】
见说楼台满玉波,中间惟只锁孀娥。
可怜八万二千户,每到缺时争奈何。
第66首、郭氏山林十六咏 其八 壶天阁【宋代:陆游】
吾庐在目中,日可理轻策。乃知壶中天,端胜缩地脉。
第67首、咏铜柱【朝代:唐代|作者:李休烈】
天门街里倒天枢,火急先须卸火珠。
计合一条丝线挽,何劳两县索人夫。
第68首、咏雪赠张籍【朝代:唐代|作者:韩愈】
只见纵横落,宁知远近来。飘飖还自弄,历乱竟谁催。
座暖销那怪,池清失可猜。坳中初盖底,垤处遂成堆。
慢有先居后,轻多去却回。度前铺瓦陇,发本积墙隈。
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舞深逢坎井,集早值层台。
砧练终宜捣,阶纨未暇裁。城寒装睥睨,树冻裹莓苔。
片片匀如剪,纷纷碎若挼。定非燖鹄鹭,真是屑琼瑰。
纬繣观朝萼,冥茫瞩晚埃。当窗恒凛凛,出户即皑皑。
压野荣芝菌,倾都委货财。娥嬉华荡漾,胥怒浪崔嵬。
碛迥疑浮地,云平想辗雷。随车翻缟带,逐马散银杯。
万屋漫汗合,千株照曜开。松篁遭挫抑,粪壤获饶培。
隔绝门庭遽,挤排陛级才。岂堪裨岳镇,强欲效盐梅。
隐匿瑕疵尽,包罗委琐该。误鸡宵呃喔,惊雀暗裴回。
浩浩过三暮,悠悠匝九垓。鲸鲵陆死骨,玉石火炎灰。
厚虑填溟壑,高愁cN斗魁。日轮埋欲侧,坤轴压将颓。
岸类长蛇搅,陵犹巨象豗.水官夸杰黠,木气怯胚胎。
著地无由卷,连天不易推。龙鱼冷蛰苦,虎豹饿号哀。
巧借奢华便,专绳困约灾。威贪陵布被,光肯离金罍。
赏玩捐他事,歌谣放我才。狂教诗硉矹,兴与酒陪鳃。
惟子能谙耳,诸人得语哉。助留风作党,劝坐火为媒。
雕刻文刀利,搜求智网恢。莫烦相属和,传示及提孩。
第69首、戏咏榆荚【朝代:唐代|作者:施肩吾】
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
知尔不堪还酒家,漫教夷甫无行处。
第70首、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人【朝代:唐代|作者:陆龟蒙】
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闲来北山下,似与东风期。
雨后探芳去,云间幽路危。唯应报春鸟,得共斯人知。
第71首、咏鹦鹉【朝代:唐代|作者:裴说】
常贵西山鸟,衔恩在玉堂。语传明主意,衣拂美人香。
缓步寻珠网,高飞上画梁。长安频道乐,何日从君王。
第72首、清平乐·咏岩桂【朝代:宋代|作者:苏庠】
断崖流水。香度青林底。元配骚人兰与芷。不数春风桃李。
淮南丛桂小山。诗翁合得攀翻。身到十洲三岛,心游万壑千岩。
第73首、咏潇湘八景各一首 渔村夕照【朝代:宋代|作者:刘克庄】
估客系征缆,渔家收钓筒。
何妨千嶂黑,犹作半江红。
第74首、和颜长官百咏 负薪 其八【朝代:宋代|作者:朱继芳】
蒸梨炊黍付荆妻,指点青山涧水西。
忽听丁丁云外斧,一声山鸟背人啼。
第75首、行台闲咏【朝代:明代|作者:石玠】
清于池水净于苔,会府潭潭暂作台。
夜月半庭人未宿,春云满眼杏将开。
榆关道路犹堪走,麟阁功勋岂易陪。
莫信蓬莱相离远,塞鸿多自日边来。
第76首、次韵鉴中八咏 其八【朝代:宋代|作者:于石】
视心如莲花,净明涵十虚。
出泥本无垢,露体皆真如。
大千入一息,宴坐忘百须。
陶公虽饮酒,时能到林庐。
第77首、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张道洽】
朔风吹石裂,寒谷自春生。
根老香全古,花疏格转清。
园林千树秃,篱落一枝横。
佩芷兼怀玉,悠然见此兄。
第78首、咏隔堑梅【朝代:宋代|作者:赵蕃】
丛篁乱临溪,丛树深隔堑。
爱之不能即,玩之宁有厌。
五字遣谁哦,一杯频尔念。
幸勿折新开,留将遂幽占。
第79首、吴门田家十咏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毛珝】
到处车声转水劳,东乡人事独逍遥。
一堤滟滟元非雨,总是吴江淡水潮。
第80首、秋花十咏 兰花【朝代:宋代|作者:方一夔】
步马西风冠切云,欲从九畹问秋芬。
自原未死香都变,老尽山人况识君。
第81首、禽言十咏 麦熟也哥哥【朝代:宋代|作者:姚勉】
晨起凉润疑秋肃,格磔軥辀叫云木。
似催农父急腰镰,村北村南麦皆熟。
屋头场地初雨干,柳声拍拍儿童欢。
田家未敢冀一饱,父老相呼先了官。
第82首、梅林八景总咏【朝代:宋代|作者:叶梦鼎】
黄墩巨海通昌国,花园大路连西域。
九顷农歌乐丰年,赤山牧唱喧朝夕。
罗溪流水出通潮,仕岆高山古贤迹。
方寺钟声诵善音,桃源击鼓评民籍。
第83首、和何逢原南山八咏 观颐堂【朝代:宋代|作者:何梦桂】
南山住对北山阳,十亩皋田种稻粱。
粗饭浊醪随分足,焚香读易日偏长。
第84首、咏智门佛殿前凌霄花与斯远同作【朝代:宋代|作者:赵蕃】
桂栽初得地,藤附亦凌霄。
层叶圆如葆,高花艳若烧。
故能开续续,殊愈落飘飘。
有木方思种,从僧会乞苗。
第85首、和许宰寓武邑赓杨丞靖安八咏 其七【朝代:宋代|作者:舒邦佐】
家书写罢报平安,酒坐围红且醉观。
别后双溪春色散,应无卖镜去寻官。
第86首、绿绮七咏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曹勋】
巧辟轩窗面面风,坐收骏足玉关通。
渥洼汗血供龙驭,尽在凭栏指顾中。
第87首、江南六咏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李纲】
江南月,依然照我伤离别。
故人千里共清光,玉臂云鬟香未歇。
第88首、次韵梁子正咏棕亭【朝代:宋代|作者:洪适】
鬋得栟榈制数椽,绣衣拈出少陵篇。
倚楹见水幽情畅,驻屐迷花诗兴牵。
便觉茅轩俱退舍,若谈竹室不同年。
满山所欠青青药,且趁流觞集醉仙。
第89首、咏鹤【朝代:宋代|作者:张嵲】
昂藏野鹤混群鸡,志在云天失路悲。
湖海稻粱元未足,虞衡罗网莫轻施。
独怜铩翮垂寒雨,可念长鸣向晓曦。
却使群乌惊羽翼,上林能占主人枝。
第90首、自咏【朝代:宋代|作者:朱广汉】
百万人中隐一身,深如勺水在沧溟。
独醒自负贤人酒,天阔难寻处士星。
照影自怜湖水碧,高吟赢得蜀山青。
城南老树如相问,不枉翻空过洞庭。
第91首、游庐山山阳七咏 归宗寺【朝代:宋代|作者:苏辙】
来听归宗早晚钟,疲劳懒上紫霄峰。
墨池漫叠溪中石,白塔微分岭上松。
佛宇争推一山甲,僧厨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东西寺,岩谷相连更几重。
第92首、幽居三咏 黄杨【朝代:宋代|作者:王十朋】
兵火回头二十年,吾家此树实青氊。
儿时尚及见封植,乱后那知独保全。
虽荷生成能蓊郁,不轻剪拂岂团圆。
主翁不忍加斤斧,旧物于人最可怜。
第93首、县斋十咏 惟勤阁【朝代:宋代|作者:宁参】
自责思前古,徒名是永怀。
善声惭偃室,幽兴类萧斋。
未报投虚刃,空防肆毒材。
恪居知有地,僶俯竞相谐。
第94首、艮岳百咏 散绮亭【朝代:宋代|作者:李质】
断虹飞雨过天涯,碧落浮云不复遮。
明日阴晴真可卜,倚栏来此看余霞。
第95首、艮岳百咏 百花屏【朝代:宋代|作者:李质】
众香芬馥着人衣,云母光寒露未晞。
围得春风胜绣幕,纷纷红紫鬭芳菲。
第96首、次韵谭令尹茅庵十咏 其五【朝代:宋代|作者:刘弇】
所借非佗物,能忘是此心。
弦歌时一到,驻作武城音。
第97首、浏阳五咏 渭水【朝代:宋代|作者:杨时】
洄渊浩荡白鸥飞,老懒时来坐钓矶。
岸帻行人聊自适,不应憔悴似湘缧。
第98首、时为俳偕语咏天【朝代:唐代|作者:佚名】
高平上监碧翁翁。
(见《说郛》卷六一《清异录》)(〖1〗《清异录》:‘晋出帝不善诗。
时为俳偕语咏天曰:〖略〗。
’)-1694-。
第99首、小子只自夜来风气又作肿连颐颔热发心脾无以豁其烦襟徒自乐于酣咏旋书在纸不觉成篇又获五章皆依前韵达诚而已何足为诗而惜经苦心忍作弃物入门遽绝既缘知己之获伸束手终降尚以疲兵而再战三思无取一笑有余昔汉室大将军有长揖之客今我朝大丞相有属和之生皆一时之美也不亦可乎 其五【朝代:宋代|作者:李至】
忽厌菱花太皎如,黳髯新白十茎余。
主恩空在丹心感,动籍终无一字书。
出塞鼓旗犹转战,近胡桑柘颇稀疏。
何因别奋陈汤策,北逐天骄瀚海居。
第100首、潭溪十咏 南溪【朝代:宋代|作者:刘子翚】
聊为溪上游,一步一回顾。
悠悠出山水,浩浩无停注。
惟有旧溪声,万古流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