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右面的图中,分别找出两组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线段。》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1.在右面的图中,分别找出两组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线段。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练习参考答案
1.在右面的图中,分别找出两组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线段。
2、1.用易拉罐摆一摆,看谁摆得高。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室有多长》练一练习题及答案
1.用易拉罐摆一摆,看谁摆得高。
说一说,你摆了多少个易拉罐。
答:我摆了8个易拉罐。
3、2.从“18,27,3.9,6”中选出几个数,组成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做个乘法表》练一练习题及答案
2.从18,27,3.9,6中选出几个数,组成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37=27 36=18
183=6 279=3
4、1.先计算下面各题,再选一道题编一个故事。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练习及答案
1.先计算下面各题,再选一道题编一个故事。
32+15+28=75
65-36-12=17
36-8+19=47
5、9.有3种丁香花,花瓣分别是3瓣、4瓣和5瓣。(1)5朵3瓣的花共有多少个花瓣?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四参考答案
9.有3种丁香花,花瓣分别是3瓣、4瓣和5瓣。
(1)5朵3瓣的花共有多少个花瓣?
53=15(个)
答:5朵3瓣的花共有15个花瓣。
(2)1朵3瓣的和1朵5瓣的花共有多少个花瓣?
3+5=8(个)
答:1朵3瓣的和1朵5瓣的花共有8个花瓣。
(3)3朵4瓣的和1朵5瓣的花共有多少个花瓣?
34+5=17(个)
答:3朵4瓣的和1朵5瓣的花共有17个花瓣。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6、5.同学们到动物园游玩,参观熊猫馆的有25人,参观大象馆的有30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18人。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三》练习题及答案
5.同学们到动物园游玩,参观熊猫馆的有25人,参观大象馆的有30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18人。
(1)填写下边的图。
(2)去动物园的一共有(37)人。
25+30-18=37(人)
(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参观熊猫馆的比参观大象馆的少多少人?
30-25=5(人)
答:参观熊猫馆的比参观大象馆的少5人。
7、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仿写
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仿写
例:清风一来,他们便跳起了欢快的舞。
蝴蝶一来,他们便绽开了美丽的笑脸。
雪花一来,他们便又回到了大地妈妈温暖的怀抱里。
1、清风一来,他们便扭着身体跳着曼妙的舞蹈。
2、清风一来,他们就摇头晃脑,仿佛在背古诗、读课文。
3、清风一来,他们便伸出双臂,尽情地挥舞着,和风打招呼。
4、清风一来,他们就弯下腰,不停地鞠躬,表示对清风的感谢。5、清风一来,他们便满心舒畅,趁着小风去旅行。
添加王老师微信dyqywx03 免费送三年级语文课堂笔记与生字组词课后答案
8、1.在量角器上找出70°,130°的角,分别在右面的图上画出来。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二)》练一练习题及答案
1.在量角器上找出70,130的角,分别在右面的图上画出来。
9、6.在方格图中,请画出小房子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5格后的位置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确定位置》练一练习题及答案
6.在方格图中,请画出小房子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5格后的位置,并用数对写出平移后小房子的定点A的位置。
10、1.在右面的图中,分别找出两组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线段。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练习参考答案
1.在右面的图中,分别找出两组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线段。
11、2.写出下面各数,再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五参考答案
2.写出下面各数,再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四百万五千九百 写作:4005900401万
三亿八千四百零八万 写作:3840800004亿
一千零三亿三千九百万 写作1003390000001003亿
12、4.仔细观察因数的关系,再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九参考答案
4.仔细观察因数的关系,再计算。
824=192
1624=384
3224=768
6015=900
18015=2700
24015=3600
13、14.观察右图,指出正方形中哪两条线段互相垂直。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参考答案
14.观察右图,指出正方形中哪两条线段互相垂直。
正方形中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两条对角线也互相垂直。
14、1.根据每组题中第1题的积,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九》练习题及答案
1.根据每组题中第1题的积,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792=158 2403=720 1805=900
7920=1580 243=72 18015=2700
79200=15800 24030=7200 36015=5400
15、3.一个房间长8.1m,宽5.2m。现在要铺上边长为0.6m的正方形地砖,100块够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练习题及答案
3.一个房间长8.1m,宽5.2m。现在要铺上边长为0.6m的正方形地砖,100块够吗?(不考虑损耗。)
8.18
5.25
8.15.240(m)
0.60.6100=36(m)40(m)
答:100块不够。
16、13.小华在计算3.69除以一个数时,由于商的小数点向右多点了一位,结果得24.6。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九》练习题及答案
13.小华在计算3.69除以一个数时,由于商的小数点向右多点了一位,结果得24.6。这道式题的除数是多少?
3.692.46=1.5
答:这到试题的除数是1.5。
17、3.下表中给出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算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填在空格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九》练习题及答案
3.下表中给出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算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填在空格里。
18、9.在周围找一个梯形,量出它的底和高,再算出它的面积。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一》练习题及答案
9.在周围找一个梯形,量出它的底和高,再算出它的面积。
上底:40cm;下底:30cm;高:25.5cm;面积:892.5cm
19、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和平移(二)》 2.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列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和平移(二)》
2.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列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0、1.以虚线为对称轴,分别画出下面各点的对称点,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和平移(二)》
1.以虚线为对称轴,分别画出下面各点的对称点,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21、9.123,234,345,456,567,...它们都是3的倍数。为什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9.123,234,345,456,567,...它们都是3的倍数。为什么?
(a-1)+a+(a+1)=3a 是3的倍数。
也就是说,三个连续自然数组成的数是3的倍数。
22、1.为了方便停车,很多停车位设计成平行四边形,如图。 (1)如何求出这个停车位的面积?想一想并与同伴交流。 (2)已知这个停车位的底是4.8m,对应的高是2.5m,它的面积是多少?
1.为了方便停车,很多停车位设计成平行四边形,如图。
(1)如何求出这个停车位的面积?想一想并与同伴交流。
面积=底x高
(2)已知这个停车位的底是4.8m,对应的高是2.5m,它的面积是多少?
4.8X2.5=12(m)
23、8.(1)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2)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增加1cm、底减少1cm,得到的新平行四边形和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3)如果梯形的高增加2cm,下底减少2cm呢?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
8.(1)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4X4=16(cm)
(2)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增加1cm、底减少1cm,得到的新平行四边形和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4-1)X(4+1)=15(cm) 面积减少。
(3)如果梯形的高增加2cm,下底减少2cm呢?
(4--2)X(4+2)=12(cm) 面积减少。
(4)你发现了什么?举例验证你的发现。
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长度-样时,随着高增加、底减少相同的数量,面积会逐渐减少。
24、15、一根6.4m长的彩带,每1.4dm剪一段做蝴蝶结,这根彩带可以做多少个这样的蝴蝶结?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15、一根6.4m长的彩带,每1.4dm剪一段做蝴蝶结,这根彩带可以做多少个这样的蝴蝶结?
6.4m=64dm
641.4=45(个)
答:这根彩带可以做45个这样的蝴蝶结
25、说说“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说的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答:这句话说的人是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这句话其实是对诸葛亮的外貌描写,出自《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八回。
26、3.在下面的图中,用颜色涂出对应的百分数。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三练习题及答案
3.在下面的图中,用颜色涂出对应的百分数。
27、3.冰融化成水后,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9/1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参考答案
3.冰融化成水后,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9/10。现有一块冰,融化成水以后的体积是27dm,这块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解:设冰的体积是xdm。
x=279/10
x=2710/9
x=30
答:这块冰的体积是30dm。
28、8.在下列各图形中,你能分别画出几条对称轴?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三参考答案
8.在下列各图形中,你能分别画出几条对称轴?
第一行:无数条、无数条、2条
第二行:一条、3条、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