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内容 > 

五下第1课古诗三首之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堂笔记

栏目:学习内容
时间:2024-02-25 15:36:01
文章: 分享

《五下第1课古诗三首之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堂笔记》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五下第1课古诗三首之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乡村农人耘田、绩麻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闹的劳动场面。

②作者简介:

范成大,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其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2、2.长方体()个;正方体()个;球()个;圆柱()个;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八》练习题及答案

2.长方体(4)个;正方体(1)个;球(2)个;圆柱(4)个;

3、(1)631020500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3在( )位上,十万位上是(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五参考答案

1.填空。

(1)631020500是(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亿)位。3在(千万)位上,十万位上是(0)。

(2)5个千万、7个十万和8个千是(50708000)。

(3)38204000000有(382)个亿和(400)个万。

(4)930701000=900000000+30000000+(700000)+(1000)。

4、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字词解释及词句赏析

①字词释义: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蛱蝶:蝴蝶的一种。

古诗词大意: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②词句赏析: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写惟有蜻蜓蛱蝶飞,起以动衬静的作用,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5、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之村晚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诗人描写了自然景物变化和牧童的活动,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的生活,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

②重难点探究:

1.诗题是什么意思?由此你想到什么?

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2.衔和浸这两个动词用的好在何处?

衔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落日挂在山头的景象,富有画面感;浸字,写出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生动形象。

6、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诗句解析与翻译

①字词释义:

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 昼:白天。

耘田:在田间锄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 傍:靠近。 阴:树荫。

②词句赏析: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两句表现了一个字忙,白天忙,夜里忙,昼夜不停,生动地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两句通过儿童学种瓜的情景衬托忙,生动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形。一个学字让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③古诗词大意:

白天在田里除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织之事,却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7、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之从军行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这首诗通过对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的描写,表现了戍边战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

②作者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 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③字词释义:

孤城:即边塞古城。 穿:指铠甲被穿破、磨破。

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④古诗词大意: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暗淡,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将敌人打败誓不返回家乡。

8、五年级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之课文理解

五年级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之课文理解

1、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是:

《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

2、《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3、牛郎织女,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老牛临终的嘱托,为下文做好了铺垫,因为下文写牛郎追赶王母娘娘就是凭借了牛皮的帮助。

5、《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牵牛星属于天鹰座,在银河的两岸,当牛郎隔河相望,有一颗特别亮的大星星,即就是织女星,织女星属于天琴座。

6、中国的七月初七,又被称为七夕节和七巧节(乞巧节),这天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

7、人物素描:

牛郎心地善良、勤劳能干、重情义、向往美好生活

织女心地善良,心灵手巧,善解人意,勇于追求美好的生活

老牛知恩图报,善解人意、勤劳朴实

王母娘娘心狠手辣,无情无义,不讲骨肉亲情。

9、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之己亥杂诗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之己亥杂诗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降:jing 降落 xing投降

重:chng 重新 zhng重量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0、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之己亥杂诗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之己亥杂诗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主题:

《己亥杂诗》写了诗人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感痛心,希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和对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

[注解]

①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年(1839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②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③恃:依靠。④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

鉴 赏:

① 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国家形势的看法。风雷比喻社会变革,万马齐喑比喻当时举国上下死气沉沉的局面。

② 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热切的希望,他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期待着改革大势催生新的生机。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1、六年级上册18课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评课稿听课记录

六年级上册18课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评课稿听课记录

1、设计独特,充满智慧

这是一堂智慧的语文课。对六年级课时观念把握十分到位,善于挖掘教学资源,调控教学流程,处处显示了教育机智。由黄河导入到初读古诗,学习重点诗句,品悟情感,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老师基本功扎实,,教师有目的的教,学生有目的的学,以单元学习目标为立脚点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学习古诗方法,联系旧知、主动唤醒,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学习方法。

2、以读促悟,以读促思

阅读是语文课的灵魂,思维是语文课的血肉,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李老师一改古诗常规教学方法,打破古诗学习的承接点,通过朗读体会古诗的情感,反复朗读把握古诗的语感;找出古诗学习的生长点,让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注释、图片感受古诗意境;拓展古诗教学的延伸点,深层次挖掘文本,如微课(古诗中的用典)的使用,是基于学情的多媒体教学应用,不仅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典故还能拓展。

12、小练笔:根据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古诗内容改写成短文

小练笔:根据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古诗内容改写成短文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改写

太阳升了起来,又一个白天开始了,村庄里的成年男女们头戴草帽,纷纷来到田间给庄稼除杂草,他们虽都忙得满头大汗,但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太阳缓缓地落下了山坡,月亮则从另一边升了上来。人们放下农具,回到屋子里,借着油灯的光芒,熟练地将麻搓成一根根线。看着一天的收获,觉得一切的努力都值得。

孩子们虽不会耕田,也不会织布,但看着大人们干活,也非常渴望能帮忙。瞧,几个孩童正在桑树荫下种瓜呢!他们模仿大人的样子挖坑、洒种子,再将坑用脚将土填平,一不小心用力太大把土都踢飞起来了。接着,他们端来一盆一盆水往土里浇,顽皮的孩子还会将水往空中一洒,大喊:下雨喽,下雨喽!灿烂的笑容在孩子们脸上绽放,爽朗的笑声在桑树边上回荡。

13、五下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生字组词

五下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生字组词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村晚》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

昼:昼夜 白昼 极昼 昼夜不息

耘:耘田 耕耘 春耕夏耘

桑:桑树 蚕桑 桑叶 沧桑 沧海桑田

晓:拂晓 破晓 报晓 知晓 揭晓

多音字:

解:jiě解释 ji押解 xi 浑身解数

供:gng供品 gōng提供

14、五年级下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教学反思优缺点

五年级下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教学反思优缺点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在这篇课文中主要是借助关键词句和插图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借助注释和查工具书,能够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那如何借助关键词句和课文插图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呢?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读懂诗句,定格画面。读古诗,思考这首诗当中描写了几幅画面?(一幅是村庄中的成年男女白天耕种、除草,晚上织布的画面,还有一幅就是儿童在树荫下学种瓜的画面。)在诗句当中作者用哪些字词写他们的?(耘田、绩麻,学种瓜)这些画面入了作者的眼也没有入作者的心,作为一位诗人,看到的画面打动了他,心底里产生了情感,他才会写下传诵千古的诗句。那么打动作者的又是什么样的情感?(乡村男女的辛勤忙碌,孩子的天真可爱,让诗人喜爱上了这样的生活场景)结合书上的插图,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孩童学种瓜的画面。(同桌之间互相说,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能描述种瓜的几个基本步骤,挖坑、埋种、浇水)

二、丰富想象,生动画面。诗中只写了他们做什么事情,那当时范成大看到的画面当中,除了他们在做什么事情,还应该会看到什么?(当时的环境,他们的动作和神态,听到他们说话交谈)这些在诗句当中都没有直接写出来,那我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够体会得到。小组讨论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劳动的,有怎样的动作和神态。(成年男女白天夜晚辛勤劳作的动作神情和语言,儿童学种瓜的笨拙的动作、神情和语言)小组交流后互相说一说,一个同学说完了以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然后再请小组中派一名同学口头描述想象的画面。

那作为诗人范成大又是如何看到这样的画面的呢?在什么时候?在哪里看到的?如果把这个内容也放进去,连起来说一说,我们就把诗人创作这首诗的过程说清楚了。

三、练习表达,串联画面。

学生经过这样的想象以后,先用口头表达的方式练习说话,我把手机打开,直接将学生的语音转化成文字,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描述:

天刚刚亮,我也早早地起床了,走出院子,信步走到村口。

一群村民们扛着锄头陆陆续续来到田里面,因为是夏季,又刚刚下过一场雨,田间杂草丛生。我看到他们高高的举起锄头,一下一下锄着草,偶尔停下来和周围的村民们说说话:今年的收成看起来会很不错。但愿如此,你看,你家的豆子长得不错。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爬山树梢,我往回走,路过了一棵大桑树,看到一些小孩子蹲在地上在挖坑,我很好奇,走上去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说:我们在种瓜呀,过不了几天就有瓜吃了,到时候分给你一个吧。他们一边说一边又挖了一个碗大的坑,一个女孩往坑里丢下一粒种子,一个男孩用土轻轻地把坑填上,用脚使劲踩了踩,然后飞快地跑到池塘边舀了一勺水给种子浇上,两个孩子高兴地一蹦一跳地回家了,一边跑一边喊:我们会种瓜啦!我们会种瓜啦!

这个学生说完以后,其他学生对这一段话进行点评后。点评的时候还是以小组的形式先讨论再代表小组发表意见,我发现学生是很喜欢小组讨论这种形式的,他们都能在小组内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还能互相启发。

通过上面的几个环节,学生基本能在想象画面中体会情感,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下面还有两首古诗,我决定继续采用这样的步骤进行教学,提高学生想象画面、想象情节的能力,也涵养学生体悟情感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5、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前一句概括了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人之强悍,同时也说明将士们报国壮志之坚定。后一句是将士们的豪迈誓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了守边将士不畏艰险、奋不顾身、誓死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

16、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①这首诗描写农村初夏时节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诗的前两句用昼和夜对比,生动地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②诗的后两句生动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形,一个学字让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喜爱和赞扬之情。

17、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两句表现了一个字忙,白天忙,夜里忙,昼夜不停,生动地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两句通过儿童学种瓜的情景衬托忙,生动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形。一个学字让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18、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村晚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村晚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①陂(bēi):池岸。

②衔:口里含着。本诗中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③浸:淹没。

④漪(yī):水中的波纹。

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调。

⑦信口:随口。

19、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村晚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村晚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诗题是什么意思?由此你想到什么?

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2.衔和浸这两个动词用的好在何处?

衔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落日挂在山头的景象,富有画面感;浸字,写出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生动形象。

20、四下语文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生字组词

四下语文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生字组词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范成大,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著有《石湖集》《吴船录》等。 主要作品:《夏日田园杂兴》《喜晴》《卖痴呆词》等。

徐 x(徐徐)(徐州市)

篱 l (篱笆)(寄人篱下)

疏 shū(疏远)(疏导)

杂 z (杂事)(杂粮)

锄 ch(锄头)(锄地)

剥 bō(剥削)(剥开)

21、四下语文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生字组词

四下语文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生字组词

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宿:住宿 寄宿 宿舍 宿敌 风餐露宿

徐:徐徐 徐缓 徐步 清风徐来 不疾不徐

篱:篱笆 竹篱茅舍 寄人篱下

疏:稀疏 疏忽 疏远 疏导 志大才疏

杂:杂色 杂事 杂技 夹杂 人多手杂

稀:稀疏 稀客 稀少 稀有 稀粥 稀饭

蜻:蜻蜓 蜻蜓点水

蜓:蜻蜓 蜻蜓点水

茅:茅草 茅屋 茅庐 茅厕 茅舍 茅棚

檐:屋檐 房檐 帽檐 廊檐 飞檐走璧

翁:老翁 渔翁 翁婿 主人翁 塞翁失马

锄:锄草 锄田 铁锄 锄头 锄奸

赖:依赖 抵赖 诬赖 赖账 百无聊赖

剥:剥削 剥夺 剥离 盘剥 生吞活剥

多音字:

宿:s宿舍 xiǔ一宿 xi星宿

剥:bō剥削 bāo剥皮

22、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教学目标:

1、认识昼、耘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三个字。

2、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 :

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学习欲望。

1、简介诗人。

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是《四时田园杂兴》,共有60首,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农村生活,四季分别有12首。

2、去年学的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写了什么季节、哪些景物?

3、今天再来学习一首,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已经学过一首同样是描写夏季的诗,结合单元导语及课后习题提出的要求,共同点是读诗句能够想说情景,本课又提出了新要求体会其中的乐趣。由复习导入,既起到了巩固作用,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初读古诗,夯实基础知识。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读诗情况,及时给予纠正。

3、引导读准字音,结合书上注释与字典释义,辨别多音字供。

出示说文解字 昼,在太阳上山与太阳下山之间,与夜交界。

结合注释与说文解字认识耘字。

4、再读古诗,读准节奏,读出停顿。

5、指导书写昼、耘、桑。

(设计意图:注释是书上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并结合具有权威性的工具书,让学生印象更深刻,学习更扎实,学习更有神圣感,昼、耘既要会认也要会写,现在的学生写字普遍的现象就是不去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写字不按一定的笔顺,错误率较高,磨镰不误砍柴工,一定要认真观察,再去书写。)

三、再读古诗,体会情景之美。

1、出示注释,自己读诗,说说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反馈交流。

板书:耘田 绩麻 学种瓜

3、出示书上插图,说说图上的情景。

4、由画面想到了诗中的哪句话或哪个词。

资料补充:儿女指村庄中的成年男女,男耕女织的社会现象,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耕作规律。

5、自己再读一读古诗,说一说诗意。

6、师小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耘田、绩麻的繁忙是一首诗,学种瓜的天真可爱亦是一首诗。

板书:繁忙 天真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结合注释与书上插图都是理解古诗文的好方法,而且资源都在书上,一定要好好利用,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意,拓展想象,教师引导田间繁忙劳作与孩子们的天真可爱都是妙趣横生的,流露的是诗人的赞扬之情,从而有感情地朗读。)

四、创设情境,拓展想象空间。

1、齐读古诗,儿女们各忙各的,引导读第一句,童孙们也没闲着,引导读后两句。

2、瓜种得高兴吗?为什么种瓜呀?结出的第一个瓜给谁吃?

(设计意图:在读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笔下孩子们的童真童趣、天真可爱,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故事,完成课后小练笔。)

五、情感升华,尝试背诵、默写。

1、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2、用笔写下这首古诗。

3、检查默写情况。

(设计意图:由想象画面去复现古诗内容,无形之中达成了背诵古诗的目标,当堂课检查背诵默写是本节课的要求,应该在课堂上完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让学习落到实处。)

六、巩固拓展诗人笔下的童真童趣。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设计意图:学生从牙牙学语就在家长的影响下背诵一些古诗了,事实证明,孩子们背得快,但是遗忘得也快,适当的时候进行复习是必要的。同时,本节课结束了,应该让学生意犹未尽,激发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

2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在这篇课文中主要是借助关键词句和插图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借助注释和查工具书,能够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那如何借助关键词句和课文插图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呢?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读懂诗句,定格画面。读古诗,思考这首诗当中描写了几幅画面?(一幅是村庄中的成年男女白天耕种、除草,晚上织布的画面,还有一幅就是儿童在树荫下学种瓜的画面。)在诗句当中作者用哪些字词写他们的?(耘田、绩麻,学种瓜)这些画面入了作者的眼也没有入作者的心,作为一位诗人,看到的画面打动了他,心底里产生了情感,他才会写下传诵千古的诗句。那么打动作者的又是什么样的情感?(乡村男女的辛勤忙碌,孩子的天真可爱,让诗人喜爱上了这样的生活场景)结合书上的插图,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孩童学种瓜的画面。(同桌之间互相说,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能描述种瓜的几个基本步骤,挖坑、埋种、浇水)

二、丰富想象,生动画面。诗中只写了他们做什么事情,那当时范成大看到的画面当中,除了他们在做什么事情,还应该会看到什么?(当时的环境,他们的动作和神态,听到他们说话交谈)这些在诗句当中都没有直接写出来,那我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够体会得到。小组讨论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劳动的,有怎样的动作和神态。(成年男女白天夜晚辛勤劳作的动作神情和语言,儿童学种瓜的笨拙的动作、神情和语言)小组交流后互相说一说,一个同学说完了以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然后再请小组中派一名同学口头描述想象的画面。

那作为诗人范成大又是如何看到这样的画面的呢?在什么时候?在哪里看到的?如果把这个内容也放进去,连起来说一说,我们就把诗人创作这首诗的过程说清楚了。

三、练习表达,串联画面。

学生经过这样的想象以后,先用口头表达的方式练习说话,我把手机打开,直接将学生的语音转化成文字,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描述:

天刚刚亮,我也早早地起床了,走出院子,信步走到村口。

一群村民们扛着锄头陆陆续续来到田里面,因为是夏季,又刚刚下过一场雨,田间杂草丛生。我看到他们高高的举起锄头,一下一下锄着草,偶尔停下来和周围的村民们说说话:今年的收成看起来会很不错。但愿如此,你看,你家的豆子长得不错。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爬山树梢,我往回走,路过了一棵大桑树,看到一些小孩子蹲在地上在挖坑,我很好奇,走上去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说:我们在种瓜呀,过不了几天就有瓜吃了,到时候分给你一个吧。他们一边说一边又挖了一个碗大的坑,一个女孩往坑里丢下一粒种子,一个男孩用土轻轻地把坑填上,用脚使劲踩了踩,然后飞快地跑到池塘边舀了一勺水给种子浇上,两个孩子高兴地一蹦一跳地回家了,一边跑一边喊:我们会种瓜啦!我们会种瓜啦!

这个学生说完以后,其他学生对这一段话进行点评后。点评的时候还是以小组的形式先讨论再代表小组发表意见,我发现学生是很喜欢小组讨论这种形式的,他们都能在小组内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还能互相启发。

通过上面的几个环节,学生基本能在想象画面中体会情感,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下面还有两首古诗,我决定继续采用这样的步骤进行教学,提高学生想象画面、想象情节的能力,也涵养学生体悟情感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4、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生字词

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生字词

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宿:住宿 寄宿 宿舍 宿敌 风餐露宿

徐:徐徐 徐缓 徐步 清风徐来 不疾不徐

篱:篱笆 竹篱茅舍 寄人篱下

疏:稀疏 疏忽 疏远 疏导 志大才疏

杂:杂色 杂事 杂技 夹杂 人多手杂

稀:稀疏 稀客 稀少 稀有 稀粥 稀饭

蜻:蜻蜓 蜻蜓点水

蜓:蜻蜓 蜻蜓点水

茅:茅草 茅屋 茅庐 茅厕 茅舍 茅棚

檐:屋檐 房檐 帽檐 廊檐 飞檐走璧

翁:老翁 渔翁 翁婿 主人翁 塞翁失马

锄:锄草 锄田 铁锄 锄头 锄奸

赖:依赖 抵赖 诬赖 赖账 百无聊赖

剥:剥削 剥夺 剥离 盘剥 生吞活剥

多音字:

宿:s宿舍 xiǔ一宿 xi星宿

剥:bō剥削 bāo剥皮

25、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绝句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绝句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相关内容
  • 古诗三百首一年级
    古诗三百首一年级

    第1篇、送浑将军出塞(唐代-高适)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yé)王。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yān)支下。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银鞍玉勒绣蝥(máo)弧,每逐嫖(piáo)姚(yáo)破骨都。李广从来先将士,卫

  • 古诗词大全300首合集
    古诗词大全300首合集

    第1首、送岑征君归鸣皋山(唐代-李白) 奕世皆夔(kuí)龙,中台竟三拆。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探元入窅(yǎo)默,观化游无垠(yín)。虽登洛阳殿,不屈巢(cháo)由身。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第2首

  • 古诗300首大全
    古诗300首大全

    第1首、送友人南归(唐代-王维)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连天汉水广,孤客郢(yǐng)城归。郧(yún)国稻苗秀,楚人菰(gū)米肥。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lái)衣。 第2首、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唐代-薛昭蕴) 秋到长门秋

  • 古诗大全300首小学
    古诗大全300首小学

    第1首、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唐代-温庭筠)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塞外草先衰(shuāi),江南雁到迟。芙蓉凋(diāo)嫩脸,杨柳堕(duò)新眉。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第2首、秋思(唐代-李白)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 古诗词大全600首短篇
    古诗词大全600首短篇

    第1首、咏桂(唐代-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第2首、闺怨(唐代-鱼玄机) 靡(mí)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别

  • 古诗大全100首小学生
    古诗大全100首小学生

    第1首、苦雪四首·其三(唐代-高适) 濛(méng)濛洒平陆,淅(xī)沥(lì)至幽居。且喜润群物,焉(yān)能悲斗储。故交久不见,鸟雀投吾庐。 第2首、梅花(唐代-罗邺)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

  • 古诗100首经典
    古诗100首经典

    第1首、苦雪四首·其二(唐代-高适) 惠连发清兴,袁安念高卧。余故非斯人,为性兼懒(lǎn)惰(duò)。赖(lài)兹尊中酒,终日聊自过。 第2首、送人(唐代-杜牧) 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

  • 古诗词80首优选
    古诗词80首优选

    第1首、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唐代-李白)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 第2首、买花(唐代-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xuān)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

  • 古诗朗诵大全100首精选
    古诗朗诵大全100首精选

    第1首、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唐代-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xíng)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yì)江村柳拂桥。君意如鸿高的(dí)的(dí),我心悬旆(pèi)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

  • 古诗词大全100首一年级
    古诗词大全100首一年级

    第1首、羁春(唐代-王勃) 客心千里倦(juàn),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 第2首、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唐代-顾夐)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争忍不相寻?怨孤衾(qīn)。换我心,为你心,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