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摔跤:课文主题与分段大意》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五年级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摔跤:课文主题与分段大意
①作者简介:
徐光耀,中国作家、电影编剧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平原烈火》、中篇小说《少小灾星》、短篇小说集《望日莲》等。本文就选自他最为突出的代表作《小兵张嘎》。
②主要内容:
写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的情景,表现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③脉络梳理:
全文共3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儿准备摔跤。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的过程和结果。
2、24课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课文主题与分段大意笔记
24课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课文主题与分段大意笔记
主要内容:
本文讲述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只要努力做好自己最容易做的事,这个世界就会很美好。
脉络梳理:
全文共9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每样东西都要学习怎样生活。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太阳开始学怎样发光,怎样上山下山;月亮学会了不断变化;水学会了往低处流。那时候的生活很简单。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写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
第四部分(第8、9自然段):写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开头。
3、三年级下18课童年的水墨画课堂笔记一:课文主题思想
三年级下18课童年的水墨画课堂笔记一:课文主题思想
本文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的童年生活的快乐。
4、26课方帽子店课堂笔记三:课文重难点探究
26课方帽子店课堂笔记三:课文重难点探究
1.方帽子有诸多弊端,为什么帽子店却一直只做方帽子呢?
因为他们不仅固执,而且没有创新精神,所以他们没有根据人们真正的需要去做合适的帽子,而是固执己见,只做方帽子。
2.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我们要向故事中的孩子们一样,对周围不合理的事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努力去实践,而不能像方帽子店的主人那样固执己见。如果故步自封,不求发展,最终只能被时代淘汰。
5、五下课文23海底世界课文笔记:课文主题及段落大纲
五下课文23海底世界课文笔记:课文主题及段落大纲
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从海底的明暗度、声音、动物、植物和矿藏这几方面介绍了海底的有关知识,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段落大纲: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大海深处是怎么样的。
第二部分(26):具体描述了海底的声音、动物、植物、矿藏,展现了一幅神秘有趣、色彩鲜艳、生动活泼、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图。
第三部分(7):总结全文,指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6、五年级下册13课《人物描写一组》中的心理描写
五年级下册13课《人物描写一组》中的心理描写
《摔跤》从围、蹦、推拉拽顶、勾等动作描写中,把小嘎子的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尽显无疑。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作者依次写祥子的脸,铁扇面似的胸,直硬的背,宽而威严的肩,出号的大脚,体现了祥子健壮结实、精气神十足的特点。
《两茎灯草》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在这一句中两眼睁得滴溜圆是神态描写,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是动作描写。作者就是这样抓住了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了他吝啬、爱财胜过爱生命的特点。
7、五年级牧场之国课堂笔记一:课文主题
五年级牧场之国课堂笔记一:课文主题
这篇文章主要是描绘了荷兰牧场白天的辽阔,还有晚上的宁静祥和,让我们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到人与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美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荷兰的赞美,这才是真正的荷兰。
8、五年级语文牧场之国课堂笔记:课文主题介绍
五年级语文牧场之国课堂笔记:课文主题介绍
这篇文章作者描绘了荷兰牧场白天的辽阔和无际,又描写了牧场夜晚的宁静和谐,祥和寂静,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动物,还有环境和谐相处的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荷兰的赞美之情。
9、随堂笔记:18课威尼斯的小艇五年级下册课文脉络梳理
随堂笔记:18课威尼斯的小艇五年级下册课文脉络梳理
脉络梳理:
全文共6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小艇的样子和坐在船舱里舒服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写小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0、20课不可思议的金字塔随堂笔记:课文词句赏析
20课不可思议的金字塔随堂笔记:课文词句赏析
词句赏析:
1.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金字塔的高度、体积等,让我们感受到金字塔的高大宏伟。
2.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石头叠加而成的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了几千年前的工匠手艺精湛,技术高超。
3.古埃及人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这些船能在尼罗河上航行。
精湛的造船技术为金字塔的建造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
4.古埃及人在天文学、数学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
古埃及具体灿烂的文明,在很多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这就为建造金字塔提供了理论支撑。
5.在尼罗河的上游,考古学家发现了古埃及人的采石场遗迹。
采石场为金字塔的建造提供了原料。
11、五年级下册13课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人物描写一组》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第七单元作家笔下的人专题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摔跤》是《人物描写一组》中第一个片段,选自作家徐光耀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题目为编者所加。这个片段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议摔跤,在摔跤的过程中,他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塑造了小嘎子和胖墩儿这两个鲜活的儿童形象。片段中动词的准确运用兼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使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跃然纸上,堪称人物描写的经典之作。《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是《人物描写一组》中第二个片段,选自作家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本文中的他就是祥子。《两茎灯草》选自清代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五、六回,选作课文时有改动,题目为后人所加。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这三个片断分别描写了小嘎子、祥子、严监生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断,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摔跤》主要侧重于动作描写,《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侧重于肖像描写,《两茎灯草》通过对严监生的两根手指和几次摇头这些细节描写,将严监生守财奴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三个片断都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噶、绊等12个生字,会写搂、仗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和理解手疾眼快、一叉一搂、公鸡鹐架、冷绊子、挺脱、诸亲六眷、监生、一声不倒一声、已后、登时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小嘎子、车夫、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2.教学重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小嘎子、车夫、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说学情: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的认知范围,所以我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提前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鉴于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比较陌生这一现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资料,通过阅读资料对课文所涉及的作家、故事、人物等有初步的了解。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以读代教、适当点拨、引读促悟。
2.说学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阅读、合作交流、深入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激发学生在自读自悟、探究交流中获取知识。
五、说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引导学生结合资料了片段的出处,简单介绍作者,尽量触发学生与课文或原小说的联系点,缩短本文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气氛和高昂的兴趣中展开教学。
2.阅读课文,感知人物。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在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中描述的人物形象。感受小嘎子和胖墩儿这两个鲜活的儿童形象,了解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感受祥子健壮、朴实、充满生气。了解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3.研读课文,了解写法。
阅读《摔跤》一文,抓住文中对小嘎子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想象感悟,感受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阅读《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从人物装束、体态、身段,到靠力气吃饭的人所引以自豪的体能、体力以及品性人格的精彩描写,把一个活生生的祥子呈现在我们面前,阅读中,要通过描写感受他的健壮、朴实、充满生气。
阅读《两茎灯草》,了解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通过对严监生的两根手指和几次摇头这些细节描写,感受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4.读写结合,指导练笔。
在《摔跤》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写一次比赛或游戏的一个片段。如,扳手腕、打篮球等。达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目的,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设置情景鼓励学生写一写嘎子和胖墩儿的第二次比赛片断,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和其他描写方式,展开想象,描写第二次比赛小嘎子会想到使什么巧招儿呢?结果怎样?在读写结合中实践了走进文本--深入文本--走出文本的教学理念。
5.拓展交流,延伸阅读
引导学生结合资料了解《摔跤》节选自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家徐光耀先生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使学生了解到这部小说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经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了几代人。1980年小说和电影分别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最近又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激发学生阅读《小兵张嘎》和观看有关的影视作品的兴趣。
结合《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著名作家老舍善于写人,他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的写作风格。了解语言大师老舍在作品中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写作特点。激发学生阅读《骆驼祥子》感受老舍语言的兴趣。
交流了解吴敬梓语言准确、精炼、形象的特点,推荐学生阅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体现文章脉落的载体,板书设计力求简明完整直观形象,梗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课文的结构,表现的中心一目了然,不仅体现了教材的重、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而且有助于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揣摩作者的写法。
小嘎子:争强好胜、机敏、富有心计
摔跤 语言 心理 动作
小胖墩儿:沉稳、憨厚老实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祥子:装束、体态、身段、体力、性格健壮、朴实、充满生气
老舍:人物素描细腻逼真
12、五年级下册第11课军神课堂笔记之主题内容与分段大意
①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记叙沃克医生为一位拒绝使用麻醉剂的病人摘除坏死的眼球,而病人的表现堪称军神的故事,高度赞扬了刘伯承将军钢铁般的毅力。
②脉络梳理:
全文共26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写一位伤势很重的病人到沃克医生的诊所求治,沃克医生认定他是军人。
第二部分(第1115自然段):写手术前,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
第三部分(第1623自然段):写手术台上病人汗如雨下,却一声不吭,还一直数着手术刀的刀数,沃克医生称赞病人是军神。
第四部分(第2426自然段):写手术后,当知道病人原来是刘伯承将军时,沃克医生肃然起敬。
13、五年级下13课人物描写一组之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重难点复习笔记
1.第一自然段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解释为什么说祥子像个成人。
2.为什么说祥子像一棵挺脱的树?
祥子非常高大、健壮,无论是身材,还是五官,都是那么结实,那么有精神,就像一棵挺脱的树。这样的比喻,表现了祥子从内到外展现出的朝气与力量。
14、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摔跤一课重难点笔记
1.小嘎子摔跤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他的力气没有小胖墩儿的力气大。虽然他很有计策,避开了一叉一搂,但两人之间还是进行了正面交锋,这样他的优势就大大降低了。二是他没有沉住气,即没有掌握好节奏。他再坚持一下小胖墩儿也许就泄了气,没了劲儿,这样他还有胜利的可能。
2.从摔跤这件事可以看出小嘎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整个摔过程中都不见小嘎子的蛮干、硬斗,处处可见他的机灵、敏捷、有智谋。另外,从他时时想把对手打败这一点,又不难看出他争强好胜的一面。
15、13课任务描写一组生字注音考前练习答案五年级语文下册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jiāo lǒu zhng no bān t bā kāi zh gǎ qun
wn sāi
二、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
鞭 biān 皮鞭 鞭策 欺 qī 欺负 欺侮
喉 hu 喉咙 歌喉 咙 lng 喉咙 啌咙
绊 bn 羁绊 绊倒 揪 jiū 揪住 揪心
铸 zh 铸就 铸铁 痰 tn 吐痰 痰湿
三、比一比,再组词
跤 摔跤 跌跤 搂 搂住 搂抱
校 学校 校园 楼 楼层 楼房
仗 依仗 仗势欺人 挠 挠痒 阻挠
杖 拐杖 手杖 晓 知晓 破晓
扳 扳手 扳倒 腕 手腕 腕骨
板 黑板 板块 碗 碗筷 茶碗
剃 剃头 剃度 疤 伤疤 疤痕
递 快递 递进 肥 肥胖 减肥
揩 揩油 揩眼泪 侄 侄子 侄女
偕 偕同 白头偕老 致 导致 致力
四、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监 jiān 监控 jin 国子监 系 x 联系 j 系鞋带
嘎 gā 嘎吱 gǎ 嘎子
16、五年级上册搭石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搭石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搭石》是一篇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家乡环境的介绍,反映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溪是乡亲们的必经之路,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为了通过小溪,人们在小溪里摆放搭石。
第二段(第2自然段):描写老人摆搭石的情景,反映了老人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描写人们走搭石的优美画面,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了人们美好的心灵。
第四段(第5自然段):赞美搭石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17、五年级上册白鹭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白鹭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白鹭》这篇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虽没有华丽迷人的词藻,也没有浓妆艳抹的渲染,显得那么朴素无华。但是,它正是运用了如白鹭一般朴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的美!先是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照,彰显了白鹭全身的流线型结构,这就突出白鹭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颇有点儿百鸟之中我为首的意思了。
第一部分(1):全文的总起句,以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8):具体描写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9-11):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抒写了作者对白鹭如诗一般的美的赞叹。
18、五年级上册松鼠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松鼠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第一部分(1):先总说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再具体描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点。
第二部分(2):从松鼠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两个方面来说明松鼠驯良的性格特点。
第三部分(3-4):侧重写了松鼠乖巧的行为特征。
第四部分(5):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以及爱干净的生活习性。
19、五年级上册小岛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小岛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课文写的是一位将军到我国南海一个小岛视察的故事。将军在视察小岛时,意外地发现守岛战士居然在寸草难生的小岛上种了一块中国地图形状的菜地,吃晚饭时,战士们特意为将军准备了一盘小白菜,将军舍不得吃,将菜倒进汤里和战士们一起分享。故事以将军的视角,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情节,展现我国海防前哨守岛部队的生活,表现了驻守在小岛的战士们扎根海岛、艰苦守岛的精神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第一部分(第1~19自然段)讲了将军来到小岛视察,惊奇地发现战士们在寸草难生的小岛上种了许多小白菜,于是产生了在守岛部队中推广种菜方法的念头。
第二部分(第20-35自然段)讲了晚饭时,战士们特意为将军准备了一盘小白菜,将军舍不得吃,专门将小白菜倒进汤里和战士们一起享用。
第三部分(第36~37自然段)讲了清晨将军离开时,向着太阳,向着绿色菜地,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20、五年级上册月迹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月迹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月迹》是一篇充满童趣的优美散文,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本文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子在中秋月夜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课文以月迹为题,既是月亮的运行足迹,也是孩童心理变化之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寻美的过程。
第一部分(1-2):写中秋夜,我们在院子里盼月亮
第二部分(3-23):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月的过程。
第三部分(24):写我们在沙滩上寻月,并发表感慨。
21、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
第一部分(1-4):写我渴望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失魂落魄。
第二部分(5-37):写母亲给钱让我买书的经过,彰显出伟大的母爱。
第三部分(38):如愿以偿,我终于拥有了这本想买书。
22、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任务描写一组生字注音组词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任务描写一组生字注音组词
我会写:
跤:摔跤 跌跤 滑跤
搂:搂抱 抖搂 扒搂 抠搂 搂带
仗:倚仗 打仗 胜仗 兵仗 仪仗 仗势欺人
鞭:皮鞭 马鞭 鞭打 鞭炮 鞭长莫及
欺:欺负 欺压 欺诈 欺骗 自欺欺人
挠:抓挠 阻挠 挠痒痒 不屈不挠 百折不挠
扳:扳倒 扳手 扳道 扳平 扳回一局
腕:手腕 腕子 铁腕 腕骨 扼腕叹息
剃:剃头 剃光 剃发 剃刀
腮:腮帮 腮颊 尖嘴猴腮 抓耳挠腮
疤:疮疤 伤疤 结疤 疤痕
监:太监 监生 国子监 钦天监
侄:侄子 侄儿 子侄 侄女 叔侄 贤侄
喉:喉咙 咽喉 喉舌 喉头 喉镜
咙:喉咙 胡咙 昽咙 黑咕咙冬
23、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生字组词并造句
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生字组词并造句
《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是由三篇独立的片段组成的:《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并且三篇短文都选自名著。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祥子、严监生三个人物形象,而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又不尽相同。
跤 摔跤 跌跤 我和小伙伴在空地上摔跤玩。
搂 搂抱 抖搂 姑娘亲热地搂抱小狗。
仗 倚仗 打仗 将军精通兵法,擅长带兵打仗。
鞭 皮鞭 鞭炮 窗外传来了劈里啪啦的鞭炮声。
欺 欺负 欺骗 这人花言巧语,欺骗了很多人。
挠 抓挠 阻挠 在他阻挠下,这件事没完成。
扳 扳倒 扳手 爸爸轻松地扳倒了我的双手。
腕 手腕 腕子 我的手腕上戴着一串手链。
剃 剃头 剃刀 剃头师傅的手艺十分高超。
腮 腮帮 抓耳挠腮 这道题急得他抓耳挠腮。
疤 疤痕 伤疤 他瘦削的脸上有个疤痕。
监 太监 监生 明朝有个太监叫冯保。
侄 侄子 子侄 叔叔很疼爱自己唯一的侄子。
喉 喉咙 咽喉 他感到喉咙很不舒服。
咙 喉咙 胡咙 小鸟们敞开喉咙放声歌唱。
24、五年级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第一自然段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解释为什么说祥子像个成人。
2.为什么说祥子像一棵挺脱的树?
祥子非常高大、健壮,无论是身材,还是五官,都是那么结实,那么有精神,就像一棵挺脱的树。这样的比喻,表现了祥子从内到外展现出的朝气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