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内容 > 

六年级9课古诗三首之寒食字词解释及译文

栏目:学习内容
时间:2024-03-26 20:41:05
文章: 分享

《六年级9课古诗三首之寒食字词解释及译文》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六年级9课古诗三首之寒食字词解释及译文

字词解释: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里的柳树。

传蜡烛:指工种传赐新火。 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2、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字词解释

绝句字词解释:

绝句:旧诗体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

丽:秀丽,美丽。

惠崇春江晚景字词解释: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欲:想要。

上:指逆流而上。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三衢道中字词解释:

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泛:乘船。

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3、三年级第九课字词古诗三首解释

元日字词解释: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屠苏:指屠苏酒,根据古代习俗,常在元日引用。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清明字词解释:

清明: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等习俗。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字词解释: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忆:想念。

山东:此处指华山以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4、9课古诗三首常见多音字及近义词反义词

多音字:

少 shǎo 多少 少许 中 zhōng 中间 中心

sho 少女 少年 zhng 中奖 中弹

近义词:

岁年 思念

反义词:

新旧 借还 高低 异同

5、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之三衢道中字词解释与翻译

①字词解释:

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泛:乘船。

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②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6、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之惠崇春江晚景字词解释及翻译

①字词解释: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欲:想要。 上:指逆流而上。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②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7、三年级下9古诗三首之元日诗文字词解释与翻译

①字词解释: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屠苏:指屠苏酒,根据古代习俗,常在元日引用。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②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8、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之清明字词解释与译文

①字词解释:

清明: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等习俗。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

②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9、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多音字及近反义词

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多音字及近反义词

《出塞》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凉州词》描写了艰苦荒凉的边塞上出征前的一场盛宴,描摹了将士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

《夏日绝句》这首诗借古讽今,借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偷生的行径,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多音字:

还:hun(归还)hi(还是)

度:d(度假)du(揣度)

为:wi (以为)wi (为什么)

10、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之雪梅好词好句摘抄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之雪梅好词好句摘抄

好词:

傲霜斗雪 中国精神 不畏严寒 朴实无华 明霜傲雪 娇而不艳 铁虬银枝 不畏严寒

铮铮傲骨 不畏严寒 赛雪欺霜 香药脆梅 驿寄梅花 驿路梅花 冷艳清绝 幽香浓烈

坚贞如铁 迎风傲雪 迎风斗雪 不畏严寒 朴实无华 明霜傲雪 娇而不艳 铮铮傲骨

好句: 

一、 梅花那种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不正是我们的建筑工人吗?他们不论严寒酷暑,不论刮风,还是下雨,不论天寒地冻,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为他人建筑高楼。他们也从不炫耀自己,夸奖自己,还不与他人去比赛。

二、 三九寒暑,风霜雪礼,红梅绽放,不断傲视千里雪域高原,怒看万丈天山之巅,鄙视无尽冰川红岩,红梅花盛开,用鲜红花瓣笑弄迎春的到来。

三、 梅在刺骨的寒风中,那白里透着粉的花瓣,犹如一位害羞的少女,但她不是软弱的,她是坚强的。在凛冽寒风的吹打下,无数种植物憔悴的低下了头,无数种颜色的花都像生命垂危的老人无精打采,惟有梅站在凛冽刺骨的风雪中,毫不犹豫,毫不低头,敢于与严寒作斗争。

四、 梅、兰、竹、菊四花有花中四君子之美誉。梅花的高洁、兰花的幽香、竹子的挺拔、菊花的傲霜等自然属性,象征着人格高尚,学识渊博,举止文雅的品德。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之暮江吟好词好句摘抄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之暮江吟好词好句摘抄

白居易古诗名句: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卖炭翁》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2、四年级语文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好词好句摘抄

四年级语文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好词好句摘抄

1、独倚胡床酒初醒。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2、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杜甫《夏夜叹》

3、误他双燕未归梁。叶小鸾《浣溪沙初夏》

4、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5、昔年于此伴萧娘。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7、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8、一秋穿堑兵多死,十月烧荒将未回。李梦阳《夏城坐雨》

9、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10、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11、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12、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13、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14、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15、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16、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17、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张元干《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18、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19、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之暮江吟课堂笔记诗词翻译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之暮江吟课堂笔记诗词翻译

译文:

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亮似珍珠,新月形如弯弓。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之凉州词课堂笔记译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之凉州词课堂笔记译文

诗意:

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香的葡萄酒,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5、六年级第10课古诗三首之马诗翻译解读

六年级第10课古诗三首之马诗翻译解读

①字词解释: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 钩:古代一种兵器。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②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16、六年级第10课古诗三首之马诗课堂解读笔记

六年级第10课古诗三首之马诗课堂解读笔记

①诗句的主要内容:

《马诗》是一组以马诗为题材的组诗,共有二十三首,名为咏马,实则咏人。这首诗为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人借咏马来抒写自己的情怀。这首诗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②马诗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作为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人物,李贺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著有《昌谷集》。

17、古诗三首之迢迢牵牛星字词解释与译文

字词解释:

迢迢(tio):遥远。 皎皎:明亮。 河汉:即银河。

河汉女:银指织女星。  擢:伸出。 弄:摆弄。

杼:织机的梭子。 章:花纹。 零:落下。 

几许:多少。 盈盈:清澈的样子。  脉脉:相视无言的样子。

素:白皙。 涕:眼泪。 间:相隔。

译文:

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18、六年级9课古诗三首之寒食字词解释及译文

字词解释: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里的柳树。

传蜡烛:指工种传赐新火。 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19、六年级下第九课古诗三首之十五夜望月字词解释与译文

字词解释:

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鸦:鸦雀。

冷露:秋天的露水。 尽:都。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译文: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20、六下语文10古诗三首之石灰吟字词解释与译文

字词解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 吟:吟颂。指古代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浑:全。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21、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之马诗字词解释与译文

字词解释: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 钩:古代一种兵器。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22、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之江南春好词好句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之江南春好词好句

辽阔的江南,到处是各种鸟儿婉转啼鸣,到处是绿树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村寨城郭,酒旗迎风招展。南朝遗留下来的,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地矗立在风烟云雨中,朦朦胧胧的,若隐若现。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6(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六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之浪淘沙好词好句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之浪淘沙好词好句

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中裹挟的无数砂砾,随同滔滔河水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冲洗和狂风簸荡,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如今好像又要直直地飞上高空,飞向浩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6(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六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4、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村晚生字组词字词解释

昼夜 白昼

耘 耘田 耕耘

桑 桑树 蚕桑

晓 拂晓 破晓

字词释义:

陂:池岸。 浸:淹没。 漪:水中的波纹。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25、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闻:听说。 涕:眼泪。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放歌:放声高歌。

纵酒:开怀痛饮。 青春:指春天。

26、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暗淡,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将敌人打败誓不返回家乡。

27、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28、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①三衢(q)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l):黄莺。

29、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梅子熟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都是苍翠的树木,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之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叫声,比来时更增添了几分幽静。

30、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近反义词多音字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近反义词多音字

《寒食》一诗描摹出了寒食节时浓郁绚烂的春景,以及皇室的雍容恩宠、王侯的富贵娴雅,不仅再现了唐时的节日习俗,也呈现出一派承平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权贵们的讽刺。《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十五夜望月》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月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静、凄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多音字:

处:ch办事处 chǔ处理

相:xiāng相处 xing相貌

传:chun (传说)zhun(传记)

脉:mi(山脉)(m(脉脉)

纤:xiān(纤维)qin(纤夫)

31、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①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②擢(zhu)伸出,抽出。

③素:白皙的。

④札(zh)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⑤机杼(zh):织机的梭子。

⑥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⑦零:落下。

⑧盈盈:形容清澈。

⑨脉(m)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32、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伸出纤细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织女)一整天也织不了完整的花纹,哭得泪如雨下。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只隔一条清澈的河,相视而不能相互说话。

33、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①陂(bēi):池岸。

②衔:口里含着。本诗中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③浸:淹没。

④漪(yī):水中的波纹。

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调。

⑦信口:随口。

34、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月光照在庭院地上,树上栖息着乌鸦,秋天的露水无声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天的情思会落到谁的一边?

35、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寒食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寒食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这首诗名为寒食,诗人为什么不写百姓的禁火的情形,只写汉宫和五侯的烛光绰绰,轻烟袅袅呢?

封建统治阶级享有特权,让自己凌驾于百姓之上,凌驾于传统之上,他们的这种特权与普通百姓的禁火形成鲜明地对比,从而有力地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不直接讽刺,而选择特权阶层生活上的某件事情加以描摹,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2.诗歌首联当中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无处不是用双重否定来表示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更能写出整个长安都充满了春意,热闹非凡,那么皇宫的情景也就更可想而知了,深刻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腐败。

3.诗歌的后两句中的传字用得很妙,请你分析一下它的妙处。

传字不但写出了动态,而且意味着皇帝的赐予,由此可以看出封建等级次第之森严。

36、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寒食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寒食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翊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烬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泰平的歌咏。

37、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坚劲: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 尔:你。

38、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39、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 钩:古代一种兵器。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40、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常见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常见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马诗》是一组以马诗为题材的组诗,共有二十三首,名为咏马,实则咏人。这首诗为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人借咏马来抒写自己的情怀。这首诗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石灰吟》主要写了:经过千次锤炼,万次大凿请出深山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若无其事;它为了永留清白在人世间,就是粉骨碎身也不惧怕。这首诗赞美了石灰勇敢、刚强、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也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的做人的高尚情操。《竹石》就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而题写的诗。诗人歌咏了长在青山,扎根岩石缝中的竹子。咏物言志,表现了诗人那种刚烈、坚忍、不畏任何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要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多音字

燕 yān 燕山 燕国 劲 jn 劲头 使劲

yn 燕子 燕尾服 jng 坚劲 苍劲

似 s 似乎 相似 还 hi 还有 还没

sh 似的 hun 归还 还钱

近义词:

坚劲坚韧 烈火猛火 焚烧燃烧

等闲平凡 清白纯洁 放松松开

千锤万凿千锤百炼

反义词:

留去 尔吾 等闲不凡

清白污浊 坚劲泄气

相关内容
  • 古诗三百首一年级
    古诗三百首一年级

    第1篇、送浑将军出塞(唐代-高适)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yé)王。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yān)支下。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银鞍玉勒绣蝥(máo)弧,每逐嫖(piáo)姚(yáo)破骨都。李广从来先将士,卫

  • 古诗词大全300首合集
    古诗词大全300首合集

    第1首、送岑征君归鸣皋山(唐代-李白) 奕世皆夔(kuí)龙,中台竟三拆。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探元入窅(yǎo)默,观化游无垠(yín)。虽登洛阳殿,不屈巢(cháo)由身。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第2首

  • 古诗300首大全
    古诗300首大全

    第1首、送友人南归(唐代-王维)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连天汉水广,孤客郢(yǐng)城归。郧(yún)国稻苗秀,楚人菰(gū)米肥。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lái)衣。 第2首、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唐代-薛昭蕴) 秋到长门秋

  • 六年级语文下册13金色的鱼钩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六年级语文下册13金色的鱼钩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1、六年级语文下册13金色的鱼钩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本文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

  • 六年级上册13课桥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六年级上册13课桥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1、六年级上册13课桥多音字与近反义词 六年级上册13课桥多音字与近反义词本文写了一位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桥梁的事,赞扬了以老支书为

  • 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之宿建德江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之宿建德江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1、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之宿建德江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之宿建德江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会写生字德,通过字形了解德的内涵。2、借助注释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意,想象秋江

  • 古诗大全300首小学
    古诗大全300首小学

    第1首、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唐代-温庭筠)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塞外草先衰(shuāi),江南雁到迟。芙蓉凋(diāo)嫩脸,杨柳堕(duò)新眉。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第2首、秋思(唐代-李白)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生字组词与多音字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生字组词与多音字

    1、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生字组词与多音字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生字组词与多音字这首诗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述,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

  •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堂笔记课文知识点回顾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堂笔记课文知识点回顾

    1、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堂笔记课文知识点回顾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堂笔记课文知识点回顾1.《七律长征》全诗56个字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有力地表现了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狼牙山

  • 古诗词大全600首短篇
    古诗词大全600首短篇

    第1首、咏桂(唐代-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第2首、闺怨(唐代-鱼玄机) 靡(mí)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