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内容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栏目:学习内容
时间:2023-11-23 12:33:08
文章: 分享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通音乐,工书画。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这是王维的一篇思乡怀亲的名作。前两句写自己独自漂泊在遥远的他乡,日夜思念着故乡和亲人,每逢佳节来临,孤独的感觉更加深刻,思乡怀亲之情也会倍加铭心刻骨。这里所说的佳节,虽然泛指一般的美好节日,但更是为本诗所写的九月九日(即重阳节)作铺垫。后两句写重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古来就有登高饮酒、佩插茱萸的风俗。而今,诗人想象着兄弟们成群结伴、登高饮酒的情景,同时他也设想因为自己无法亲临盛会,共享欢乐,兄弟们也会感到一种无法团聚的缺憾。这首诗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2、登鹳雀楼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登鹳雀楼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们的诗人还兼有哲人的气质,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语极平直,然蕴蓄深远。余韵无穷,登高望远,这是一般常识。而登高者惟愿其愈高,望远者惟求其更远,这种细腻入微的心理却只有哲人才能赋与它以重大意义,这其中隐含着人的无限的进取与探索精神。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又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都是对现状的不满足,都是进取精神的直接反映。不同的是,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诗人似的哲人则善于以朋友的身份说话,足以使人感奋与追求。

3、《元日》 《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元日》写的是春节,描写了人们燃烧竹子、喝屠苏酒、迎朝阳、更换桃符的热

闹景象。

《清明》写的是清明节,描写了人们在细雨绵绵的日子扫墓、祭祀先人,诗人借问牧童哪

里有酒家,牧童遥指不答的情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描写了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想到了家乡的兄弟登高、插茱萸的场景。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赏析,这代表了什么节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赏析,这代表了什么节日

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次节日会更加的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天在登高望远,到处插满茱萸只是少了我一人。

参考:这首诗代表的节日是重阳节,整首诗作者通过先写自己在外面流浪再到节假日的思亲,写出来了作者对于家乡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5、第九课古诗三首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赏析笔记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开篇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之感。诗人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字,可见诗人在外强烈的异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独,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大家在一起畅谈欢笑,而现在呢,诗人只身客居异地,在代表团圆的节日里不禁想到了家乡里的人和事、山和水等诗人在家乡时的美好回忆,种种回忆触发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并且越想越思念,以致于一发不可收拾。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的关键。这句写得自然质朴,如娓娓道来,也写出了许多在外漂泊游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诗人从直抒胸臆,转笔写到自己对亲人团聚的联想,遥想兄弟们在重阳佳节登上高山,身上插着茱萸,该是多么的快乐。如果诗人单单是想到亲人们的欢乐,倒可以缓解诗人的思乡之情,但是,诗人在最后写到遍插茱萸少一人,原来诗人想到的不是欢乐,而是自己没有在家乡和亲人们欢度佳节,所以亲人在插茱萸时也会发现少了一个人,这样亲人们肯定会思念我的,表达了兄弟登高却独少我一人的遗憾之情。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的作品,语言质朴,构思简单,但感情真挚,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道出了所有漂泊他乡之人的内心感受,具有强烈的艺术力量。

6、三年级语文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字词解释与翻译

①字词解释: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忆:想念。

山东:此处指华山以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②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7、雪梅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雪梅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雪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雪中梅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侧面也能看出诗人对赏雪、赏梅、吟诗的热爱与痴迷。这首诗是我国南宋诗人卢梅坡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主要表达出雪、梅与诗这三者缺一不可的关系。

8、题西林壁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西林壁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9、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小小的天窗寄托着孩子们的梦想,让孩子们枯燥闭塞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奥秘的向往与追求.

10、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抒发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注意读出不同的感情基调。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11、宿建德江代表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宿建德江代表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宿建德江》抒发的是对家乡的思念,旅途的孤独、寂寞之情;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1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突出了作者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13、夜宿山寺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夜宿山寺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14、夏日绝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夏日绝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

1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16、望天门山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天门山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天门山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思想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这首诗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

原诗《望天山门》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意思为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

17、书湖阴先生壁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书湖阴先生壁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讲了湖阴先生的无私教师育人的品质,赞颂了他的善施教化。

18、山居秋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山居秋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诗中描绘的,便是诗人归隐在辋川别墅时所见到的秋日傍晚雨后山林的景色,表现了诗人乐于归隐的生活意趣。诗人笔下的秋景,清新而富有生气,一洗前人诗文中常见的悲凉感伤的情调和低沉灰暗的色彩。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19、三下语文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生字注音组词

三下语文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生字注音组词

《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清明》 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描写了清明节雨纷纷而下,人们吊唁亲人,伤心欲绝。在外不能回家扫墓人想借酒浇愁,恰巧碰到牧童指点去杏花村的情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描写了亲人团聚,登高望远,遥想家乡兄弟们插了茱萸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我会写:

旧ji(怀旧、旧事、念旧)

符f(符号、相符、音符)

欲y(食欲、欲望、欲罢不能)

魂h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

借ji(借口、借书、借钱)

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

何h(何时、何地、何苦)

牧m(牧童、牧民、牧场)

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

独d(单独、独自、独立)

异y (异乡、异地、奇异)

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

书写指导:

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

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20、三年级语文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注释与译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注释与译文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注释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想念。

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市),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y):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2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问题归纳:

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

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

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

22、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我会写:

符f(符号、相符、音符)

欲y(食欲、欲望、欲罢不能)

魂h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

借ji(借口、借书、借钱)

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

何h(何时、何地、何苦)

牧m(牧童、牧民、牧场)

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

独d(单独、独自、独立)

异y (异乡、异地、奇异)

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

2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我会写:

符f(符号、相符、音符)

欲y(食欲、欲望、欲罢不能)

魂h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

借ji(借口、借书、借钱)

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

何h(何时、何地、何苦)

牧m(牧童、牧民、牧场)

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

独d(单独、独自、独立)

异y (异乡、异地、奇异)

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

多音字:

行hng(银行)xng(不行)

少shǎo (少人)sho (少年)

书写指导:

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

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问题归纳:

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

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

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

课后习题答案:

二、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

《清明》 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描写了清明节雨纷纷而下,人们吊唁亲人,伤心欲绝。在外不能回家扫墓人想借酒浇愁,恰巧碰到牧童指点去杏花村的情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描写了亲人团聚,登高望远,遥想家乡兄弟们插了茱萸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24、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之作者简介

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之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

25、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忆:想念。

山东:此处指华山以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26、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开篇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之感。诗人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字,可见诗人在外强烈的异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独,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大家在一起畅谈欢笑,而现在呢,诗人只身客居异地,在代表团圆的节日里不禁想到了家乡里的人和事、山和水等诗人在家乡时的美好回忆,种种回忆触发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并且越想越思念,以致于一发不可收拾。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的关键。这句写得自然质朴,如娓娓道来,也写出了许多在外漂泊游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诗人从直抒胸臆,转笔写到自己对亲人团聚的联想,遥想兄弟们在重阳佳节登上高山,身上插着茱萸,该是多么的快乐。如果诗人单单是想到亲人们的欢乐,倒可以缓解诗人的思乡之情,但是,诗人在最后写到遍插茱萸少一人,原来诗人想到的不是欢乐,而是自己没有在家乡和亲人们欢度佳节,所以亲人在插茱萸时也会发现少了一个人,这样亲人们肯定会思念我的,表达了兄弟登高却独少我一人的遗憾之情。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的作品,语言质朴,构思简单,但感情真挚,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道出了所有漂泊他乡之人的内心感受,具有强烈的艺术力量。

27、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2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诗人为遗民呼号,目的还是想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

29、清明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清明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人们把他和杜甫并提,称他为小杜,称杜甫为老杜。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写诗喜欢评今论古,抒发军事、政治见解。他有不少描写山水风光的小诗,名朗秀丽,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

 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通过对清明时节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已故亲人的思念以及触景伤怀的凄凉之情。

30、马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马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是写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这首诗属于寓言体或比体,婉曲耐味。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有兴,行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做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意,且有唱叹味;而踏清秋三字,词语搭配新奇,清秋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字句的锻炼,也是这首诗艺术表现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31、浪淘沙其一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浪淘沙其一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刘禹锡写诗常借物抒情言志,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星宿名称,和高高在上、距己遥远的朝中之位相似。刘禹锡本在高处任职,由于谗言遭到贬谪下放的不公待遇,但诗人为苍生造福的社会理想永不改变。刘禹锡渴望回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有一番作为,纵然是恶浪频袭也不改入世的初衷。由此可见,诗人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多么让人欣羡!这首诗用夸张等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气势大起大落,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一不留神就会落后于诗人的思路。

3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节日情景是怎样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节日情景是怎样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写出了诗人独在异乡思念家乡和亲人,想象家乡的兄弟登高插茱萸而少自己的孤独情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该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3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通音乐,工书画。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这是王维的一篇思乡怀亲的名作。前两句写自己独自漂泊在遥远的他乡,日夜思念着故乡和亲人,每逢佳节来临,孤独的感觉更加深刻,思乡怀亲之情也会倍加铭心刻骨。这里所说的佳节,虽然泛指一般的美好节日,但更是为本诗所写的九月九日(即重阳节)作铺垫。后两句写重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古来就有登高饮酒、佩插茱萸的风俗。而今,诗人想象着兄弟们成群结伴、登高饮酒的情景,同时他也设想因为自己无法亲临盛会,共享欢乐,兄弟们也会感到一种无法团聚的缺憾。这首诗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3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一、教学目标:

1.读准茱萸的读音,理解异乡、异客、倍的含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吟诵古诗,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

3.能展开想象描述古诗画面,感受诗人独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4.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吟诵古诗,

2.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

三、教学难点:

1.能展开想象描述古诗画面,感受诗人独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2.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了解思乡情。

1.教师谈话:看着同学们张张可爱的小脸,老师觉得你们的爸爸妈妈一定特别爱你们。那和老师聊聊,爸爸妈妈都是怎么爱你们的?那老师还想知道,你们有没有离开过你爸爸妈妈一段日子?多久?心情如何?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伟大的诗人,他17岁的时候就远离家乡到外求学也非常思念家人,于是他就写了一首思乡诗,我们一起来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板书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机强调:忆的写法。

3.揭诗题,解题意。

(1)九月九日是哪一天?农历的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2)山东和现在的山东省不一样,它是指华山以东的地区。

4.指导朗读。

师: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没有和亲人在一起,很想念他的亲人,心里会?让我们带着思念的语气再读诗题,注意停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初读古诗,感知思乡情。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要求是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顺。

2.指名读,正音。

(1)指导读音:茱萸读作zhū y。

(2)出示停顿节奏。

3.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4.明明是合家欢聚的重阳佳节,诗人为何会有如此的感叹呢?让我们走进这首古诗,来了解诗背后的一段故事,你可能会有新的感受。

(三)理解古诗,体会思乡情。

过渡:重阳节本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可诗人却说(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

1.理解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

(1)理解:师:独在异乡为异客。诗人说了两个相同的字异。异乡的意思是他乡;为异客的意思是做他乡的客人。如果我们此时在北京,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北京是异乡,我们是异客。

师:身处他乡的诗人是和很多在一起的吗?不是,而是独自一人。我们从独能够看出来。独除了表示诗人只是一个人,我们还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是孤独的。(板书:孤独)想象一下,诗人会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受到孤独?

(2)指导背诵:这种在他乡的孤独的感受被诗人写了下来,叫做独在异乡为异客。

过渡:因为孤独,所以容易思念,尤其是在重阳佳节的时候。所以,诗人又说(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

2.理解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1)理解:这种思念(板书:思念)是普普通通的想念吗?而是更加思念、非常思念,我们是从倍字感受到的。

(2)教师引导想象:每一个漂泊的人都有着对家乡的回忆,都有着对亲人的思念。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思念亲人什么呢?

师:对亲人的思念不仅仅会在重阳节才有,诗人还会在什么时候或者什么情况下倍思亲呢?

师:当春节来临,一家团圆的时候,远在他乡工作的人们会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当中秋月圆,阖家同庆的时候,远在他乡求学的人们会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人在重阳节的这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这样道出了人们对亲人的无比思念,成了千古名句。

(3)指导背诵: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过渡:诗人就是这样深深地思念着自己的亲人,而他的亲人此时在干什么呢?(出示:)

3.理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家乡的兄弟们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在干什么?师:对呀,他们在登高山、在插茱萸。登高是古时候重阳节的风俗,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你有没有过重阳节登高的经历?

(2)出示茱萸词语及图片。师:茱萸是一种香草,古时人们以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这两句是在说遥想兄弟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少我一个亲人。

(3)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如果你是诗人的兄弟,在登高时,你会想些什么?如果你是诗人,此时写一封家书给家人,你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

(4)指导背诵:如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他在山的这头,家乡在山的那头,他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的思念家乡的亲人。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画面呀!少一人是诗人最大的痛,少一人在诗人的心中不断地撞击着。我们来再读一读,读出诗人心中的无奈和忧伤吧!

(5)小结:千言万语都化成了一句诗,那就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四)走进诗人,感悟思乡情。

1.师:学完整首诗,再来看看忆,单单只是回忆吗?忆怎样解释才更为贴切?(思念)

2.师:王维既然如此思念亲人,为什么不回去呢?(了解创作背景:诗人当时只有17岁,正在长安想取得功名,实现个人的理想。)

3.师:好男儿志在四方,不是不想回,而是不能回,这是一种深深的无奈。思念如美酒越酿越深,才会写出思乡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才会诞生思乡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归纳学习古诗方法:通过反复吟诵来想象诗中蕴藏的画面,体会诗人情感,这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好方法。希望你们在学习其他古诗的时候,也能学到用到。

(五)情感延伸,课外拓展:

1.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人呢?我国历代就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

2.拓展《泊船瓜洲》。

3.不光是我国古代诗人有浓浓的思乡之情,再来读读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你又有什么不一样的体会?

4.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总有一天,我们也可能远离家乡,那时候我们就是独在异乡为异客。当重阳来临,我们也会用这样一句诗来表达我们的思乡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会想到一千多年前的那一位诗人王维。会想到他的那首关于重阳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们会这样轻轻地吟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六)感知诗歌魅力,激发热爱诗歌之情。

短短的四句诗,仅仅28个字,道不尽离别愁,诉不完思乡情,历经1000多年,再次诵读依然让我们感动不己,这就是诗歌的魅力,让我们热爱诗歌吧!

(七)布置作业:

1.搜集王维的《杂诗》

2.搜集李商隐《夜雨寄北》

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图片 孤 独

倍思亲 思 念

少一人

3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过节,对于每一位中国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中国传统节日留存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悠久的文化,体现了亲情、团聚,以及伟大的民族精神,良好的民族礼仪等。例如:吃粽子会让我们想到屈原和他的爱国思想;中秋节在吸引大家吃月饼之余还传达着爱家的信息;重阳节是尊老爱老的节日等等。但现在的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和记忆相对较少,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也在逐渐淡漠。尽管学生在课前已经搜集到一些相关资料,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和资料有限,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也还停留在表面。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为什么呢?因为春节贴春联、放烟花;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赏月亮吃月饼,这些内容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民风民俗,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教师让学生课前自主收集资料,课中合作交流信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共同探究多种传统节日的来历,以及有关美丽传说和神秘故事中的文化内涵,教师适时引出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各省贺岁对联和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以丰富活动内容在引导学生认识那些充满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体验节日文化的乐趣,感悟民风民俗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大团结意识,激发爱国热情,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3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写出了游子思乡怀亲之情。

37、江南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江南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将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交织起来进行描写,把美丽如画的江南自然风景和烟雨蒙蒙中南朝的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在烟雨迷蒙的春色之中,渗透出诗人对历史兴亡盛衰的感慨和对晚唐国运的隐忧。诗歌借景抒情,头两句表达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后两句也含有一丝对历史变迁世事沧桑的幽思。

38、枫桥夜泊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枫桥夜泊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停船苏州城外的枫桥。那是一个多么冷落凄清的夜晚呀!一弯残月刚刚落下西天,栖宿在树上的乌鸦就呱呱地啼叫起来。长夜难尽,霜华更浓,天地似乎都被严霜凝结了。寒气侵入船舱,辗转难眠的诗人更感到孤寒难忍。

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相关内容
  • 兄弟背叛的句子176个
    兄弟背叛的句子176个

    1、你曾今说过,你我是一体;但如今,在彩虹的映称下,友情犹如凋谢的花,悄然逝世。————曾经的一体又何妨?现在的形同陌路,你怎能体会!2、阴险的友谊虽然允许你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惠,却要剥夺掉你的珍宝——独立思考和对真理

  • 兄弟当兵走的祝福语51条
    兄弟当兵走的祝福语51条

    1、一建军节快到了,我要给你建立快乐基地,帮你消灭忧伤;巩固发财碉堡,帮你阻击贫穷;训练好运部队,帮你击退霉运。接受我的命令,过快乐建军节!2、"八一"祝你:健康一尘不染,爱情一往情深,事业一飞冲天,前途一马平川,财富一本万利,

  • 怎样感谢大夫送的锦旗赠语8字
    怎样感谢大夫送的锦旗赠语8字

    1、妙手回春,服务周到2、不负社会,不负患者3、救死扶伤,大爱无疆4、妙手回春,济世救人5、苍生良医,杏林典范6、回春之术,药到病除7、妙手回春,救死扶伤8、病魔克星,功在千秋9、精益求精,慎思笃行10、华伦再世,妙手回春11、济世

  • 感情上自欺欺人的句子 可笑的自欺欺人的说说56条
    感情上自欺欺人的句子 可笑的自欺欺人的说说56条

    1、爱情如此仓促,我们不要有太多的犹豫,是你的就牢牢地抓住它;不要有太多的期待,残缺才是爱情的本质;不要有太多的仰望,不平等是一种最远的距离;不要有太多的倔犟,别把时间浪费在不值得爱的人身上;不要有太多的负荷,重压下的爱

  • 怎样感谢驾校送的锦旗赠语8字
    怎样感谢驾校送的锦旗赠语8字

    1、诚待学员,技高一等2、教学严谨,服务一流3、德高业精,技高育人4、诚待学员,技高一等5、良师益友,现代师表6、惟宏隆德,情系教育7、诚待学员,技高一等8、惟宏隆德,情系教育9、教学严谨,服务一流10、教练楷模,真诚付出11、春蚕

  • 怎样挽回感情的句子209句
    怎样挽回感情的句子209句

    1、人到了二十多岁之后,上帝就会给你做减法。拿掉你的一些朋友,拿掉你的一些梦想。有些人跟你分道扬镳你们或许都不见得会吵架,你们或许也有着彼此的联系方式可不知道该怎么去联系了。有些人或许已经跟你见过最后一面了,

  • 怎样取公司名字大全集252个
    怎样取公司名字大全集252个

    1、豪辰2、肃昊3、全野4、宜裕5、拓翎6、峰肃7、柯金8、凯晟9、超奉10、延朋11、鹏善12、宏思13、旷庭14、春悟15、城迪16、韵来17、润利18、熙彤19、柏熙20、思义21、坚裕22、明乐23、慈星24、瑞旭25、尧疏26、棕烟2

  • 九月你好的说说短语52条
    九月你好的说说短语52条

    1、风儿轻轻的从耳边吹过,说再见八月,九月你好。花儿摆摆手,明年再见了。墙角边的豆花,依旧含着紫韵。庭院里桂子,用幽香向大家打着招呼。菊花姐,丹枫兄,好久不见了,大家好。临近九月,山川披上霞衣,湖泊戴上明镜。月儿去探望碧

  •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中心路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美丽的腊梅花”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中心路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美丽的腊梅花”

    2019年12月17日,淄博市高青县中心路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美丽的腊梅花 活动前老师带领幼儿学习了古诗《梅花》,通过课件让幼儿了解梅花,认识梅花,欣赏梅花的品质,为制作梅花做好铺垫。 活动中,老师示范梅花树干、树枝的吹画方法:用毛笔蘸棕色的颜料滴在纸的下半部分,然后用嘴对着颜料向前吹、改变方向吹,慢慢吹出树干树枝的形状,这极大地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当孩子们看到自己吹出的梅花的树枝和树干时,都发自内心的喊哇,为自

  • 九月你好心情短语发朋友圈243句
    九月你好心情短语发朋友圈243句

    1、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八月再见,九月你好!2、一年中最难熬的三伏天已经过去,未来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温柔起来。八月再见,九月你好!3、现在的你,有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有没有在努力让自己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