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特色幼教 > 幼儿数学珠心算教育 > 

浅谈幼儿数学教育中困惑与解答

栏目:幼儿数学珠心算教育
时间:2014-07-21 10:21:23
文章:持续 分享

《浅谈幼儿数学教育中困惑与解答》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数学珠心算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摘 要】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对幼儿来说,学数学算是他们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身的需要。数学作为一门培养和锻炼思维能力的基础课,人们形象地称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幼儿园进行数学启蒙教育,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平时的幼教工作中,一直身兼数学教育的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数学活动中,怎样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把数学教学融入到幼儿园各科教学活动中呢? 作为青年教师,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快,但在用教育观念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深入的思考。在以往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发现,有些教学活动出现诸如目标单一、忽视幼儿的思维特点、数学概念模糊、使用的教学语言不严谨、忽视评价的作用等问题,这些都值得我深入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学;问题;对策

【正文】数学为一切科学的基础,是科学之母,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无所不在,稍稍留意便能发现世界万物都离不开数和形,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丰富多彩的表现为不同数量、形状、大小以及空间位置等的客观世界里。数学教育不能只注重幼儿园每周的数学课,那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只有通过多种渠道,将数学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才能使孩子随机地感知数学,喜爱数学,走进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好动的,给孩子“玩”数学远比“教”数学显得更有价值,对他今后的成长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幼儿园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并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教学活动。

幼教工作者既要激发幼儿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也要通过幼儿自我操作数学教具,满足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不仅要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精神,增强自信心,建构数学心智,又要学习数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孩子一生钟爱数学。在一年多的教学过程中,我在数学教育中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不够

现代社会信息的增大,幼儿受多种信息的刺激,其智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习《纲要》所规定的内容是轻而易举的事,他们还有足够的能力学习《纲要》以外的知识。幼儿园的数学普遍存在内容浅、容量少的问题,在广度和深度上远远不能满足幼儿智能发展的需要。例如:《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上只有简单的组成分解 、加减法、 序数及简单的形体内容。原来半年学完的课本,现在幼儿园只用几个活动就学完了,而且全都能领会。在教育的过程中,我还发现各年龄段存在着重复教学。如《幼儿园系列教材》中,中班讲了5 以内的组成分解,到了大班还要学习5以内的组成分解等。这种无深度的反复教学,不但激发不了幼儿的求知欲,反而浪费了学习的时机,阻碍了思维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单一

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着教师只为传授知识而传授,幼儿只为学知识而学的现象,教学的目标只是数学知识单方面的目标。例如——

小班科学活动《变魔术(区别1和许多)》的目标是:1、区别“1”和“许多”,能正确说出什么是一个,什么是许多。2、学习由同类物体组成许多,并把许多分成一个一个物体。中班科学活动《听音计数》教学活动的目标是:1、感知8以内的数量,进一步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2、能积极参与数学游戏,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一星期的顺序》,其活动目标:1、知道每星期的天数及从星期日到星期六的顺序。2、认识表示天气晴、阴、雨的符合,并能用符号记录天气状况。

从中不难看出,教师对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缺乏全面的认识,活动中仅以学习数学知识为唯一目标,而很大层度上忽视了诸如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兴趣的培养等其它目标。

(三)操作材料乏味

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极强,在学习中他们往往以兴趣为出发点,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须新颖、鲜艳、丰富多彩,材料的大小,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定。然而,部分教师对操作材料在教学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不够,加上怕麻烦等原因,教学中老是几套操作材料反复使用,导致教师给幼儿发材料时,幼儿就会马上产生出“还是这个”的抱怨。例如:大班科学活动《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排序》、《分析图性特征》中,无一例外的,运用到了圆形图片,各种几何图形等等。陈旧单调的操作材料,极易使幼儿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操作活动的效果。

(四)教学方法单调

蒙台梭利说:“孩子天生是喜欢数学的,令孩子觉得数学困难,并不是数学抽象的问题,而是成人提供的方法错误所导致。”教师在考虑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和组织形式时,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数学教育的直观性,片面性,仅仅依靠演示,把答案强加给幼儿。如几块积木、几个苹果的演示运用了一整个活动。再者,教师忽视幼儿的学习规律,甚至过高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中班活动《破译密码》中,教幼儿感知一组物体与一组数字间的对应关系时,教师直接出示一个画有两组圆圈的盒子,让幼儿找出相应的两组数字,然后依次找第三组第四组,最后进行相关的操作。

三是采取“灌输式教学”。即老师讲, 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不管是否能消化,硬往幼儿的脑袋里灌死知识,死灌知识,造成幼儿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而不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多采用一些幼儿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法、实物教学法、比较法等等。而整个活动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激发不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思考及对策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只有不断地在教学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无止境的,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只有不断创新和不断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从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的教育圈子中跳出来,才能体现新的“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实现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进而喜欢数学。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纲要》的出台,我对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有了新的看法,使我明白,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注重启蒙性、生活化,注重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从而为孩子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注重知识能力的提高,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学习数学不仅要理解概念与熟练技巧,而且还要能将概念与技巧灵活地运用于实际情境中,这才是真正的理解。卡本特和傅笙发现,儿童初期阶段能够进行加减情境问题,甚至乘除等情境问题。其实儿童所发明的各种非正式算术演算策略----往上数、数全部的,从大的往上加等,都是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好证明。通过数学教育,提供解决问题经验以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今后儿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新《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的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这是新《纲要》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之一。为了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老师就要让孩子进行有层次的练习,既可以让孩子操作难易不同的有层次的材料,又可以让孩子按不同的要求进行练习。如小班《按大小排序》,能力强的可以提供5个以上的图卡进行排序,中等的可以提供三个图卡,能力差的可以提供三个明显大小的实物供其摆弄。再如中班“排序”,孩子可以按颜色排,如红片黄片红片黄片;也可以按形状和颜色进行排序,如红三角黄三角红三角黄三角等。另外,根据某一特征还可按照不同的模式进行排序,如红黄红黄红黄,红圆黄圆绿圆红圆黄圆绿圆等模式。实践证明,只有承认孩子的差异,让孩子进行有层次的操作练习,才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才能支持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修订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共并进

《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的四个方面的目标:(1)教幼儿掌握一些初浅的数学知识;(2)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4)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通过数学教育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幼儿做事认真、细致,具有主动性、条理性、坚持性和创造性,教育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幼儿学习的毅力和自信心,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小班科学活动《变魔术(区别1和许多)》的目标是:1、区别“1”和“许多”,能正确说出什么是一个,什么是许多。2、学习由同类物体组成许多,并把许多分成一个一个物体。

修改后:

1、“1”和“许多”,能正确说出什么是一个,什么是许多。

2、习由同类物体组成许多,并能把许多分成一个一个物体。

3、能积极参与数学游戏,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时,要把这些目标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多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几方面考虑,既让幼儿学到知识,又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在制定相应的活动目标时,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1、目标的发展性

在制定数学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应当先着眼于幼儿的发展,既包括数认知方面的发展,也包括情感、学习态度、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只有充分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发展水平,才能在活动设计中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目标的发展性意味着教师必须清楚地了解本班幼儿的发展基础,以此确定所设计的活动目标对幼儿是否具有发展价值。

2、目标的全面性

目标的全面性是指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应思考在本活动内容和情境条件下,“幼儿学会了什么”(知识目标)、“幼儿能学吗”(能力目标)、“幼儿学得有兴趣吗”(情感目标)。在制定数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时,教师应避免偏重知识的学习,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和错误理解“全面性”,表现为脱离活动内容和具体情境的形式上的面面俱到,即凡是数学活动就必定有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三个方面的目标,从而使某些目标成为装饰或点缀,对幼儿发展以及教育教学并无价值。3、目标的针对性

教育活动的目标可以作为检验活动效果的依据,因此目标应当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也就是说,目标的制定必须有针对性,而不是空泛、笼统的。如中班数学活动《家里的数字》的目标设定为:(1)感受数字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培养幼儿对家的美好情感。显然,这样的目标是空洞而无针对性的,无法作为评价活动效果的依据。这一目标可以调整为:(1)寻找和搜集家里带有数字的照片或图片,通过交流与分享活动感受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2)愿意与同伴交流,尝试大胆表述;(3)在集体参与的观察和交流活动中进一步萌发对家的美好情感。这样的三条目标就比较有针对性。

4、目标的统一性

教师期望幼儿的变化便就是在一些活动之后,孩子应能做(或产生)些什么,或者应该具备哪些特征。也就是说,教师既可以以幼儿为主体表述教育活动目标(行为目标),如幼儿“说出”“会用”等,也可以以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影响和具体教学行为为主体表述教育活动目标,如“使幼儿”……“启发幼儿……”“引导幼儿……”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个教育活动目标中,主体必须统一。一般来说,为了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上,我们提倡以幼儿为主体进行表述。

5、目标的适宜性

目标的适宜性是指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必须从两个方面考虑目标是否适宜。首先,判断该活动目标是否与幼儿的发展基础相适应,是否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其次,判断该活动目标是否与上一目标保持一致,是否已将上一目标具体化,从而使总目标、各年龄阶段目标和教育活动目标能在互相联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三)学具多样化,学习环境适宜化

在以往的活动中,教师常以教具进行演示,并在此基础上,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在这种教学状态下,教师是幼儿的主导者,幼儿的学习以听和看为主,他们的操作也大多是为了验证教师传授的知识。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学习数学的论述中言:“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也就是说,数学教育不只是停留在教师将材料进行短暂的示范,而是让幼儿手脑并用全神贯注地进行操作的材料。教师要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哪一年龄段的幼儿喜欢用什么样的操作材料,某一活动该采用什么样的操作材料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插塑雪花片、游戏卡、圆点卡等操作材料颜色鲜艳,很受幼儿的喜爱,提供的材料可以是老师自制的,如数学棋谱、大转盘、数卡接龙、拼图等;老师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操作学具,充分激发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小班“按颜色标记进行分类”时,教师可以采用各种颜色的形状卡片,各种颜色的水果卡片,还收集了各种颜色的豆豆、瓶盖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区域游戏“喂食”,请幼儿把正方形的小卡片喂给正方形娃娃吃,把圆形片片喂给圆形娃娃吃,真是在这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孩子们习得了相关经验。

提供一个愉快、和谐、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与体验来学习。数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简单的问题”。如:在小班“认识形状”中,教师在活动区角布置了给“娃娃喂食”,使数学知识原本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勤动脑巧动手,自制便捷的数学教学具。如小班幼儿练习“3”的点数《给娃娃夹发夹》,也可用于比较多和少。在数学活动区投放与主题活动相吻合的操作材料。教师在数学区投放的材料时既可遵循数学学科本身的序列,又可追随主题活动的变化,为主题服务。

(四)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应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变为“操作式教学”,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体验知识的演变过程,从而获得知识结构与知识结果。在活动中可把美术作为辅导手段,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操作获取知识”。如大班在画“日历”、“时钟”中感知时间,促进幼儿的认识。特别是在空间教学中,美术更有着极其独特的作用:在泥工活动中感知体验几何体的特征和守恒;在折纸活动中感知体验图形转换;在涂色、粘贴中感知形体分割和学习分份(如中班科学活动——感知梯形与其他图形的转换)等。在数学教育中还应注意几种教学方法的交互使用,使幼儿从中体验某一概念的内涵和运算规律,并要求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从而使幼儿获得的知识系统化、符号化并形成一定的体系。传统的教育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启发、讨论等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多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幼儿勇敢大胆地探究问题。如小班的科学活动《比较高矮》,以小朋友为中心材料,幼儿以高矮排成一列,让幼儿自己通过尝试、探索后解决身边的问题。在中班《认识数字8》的活动中,我将全班幼儿分成4组,一名当营业员,其他8名当茶客。还设计了一份表格,让营业员自己来纪录进来的客人是多少,杯子几个,调羹几只等,并轮流让幼儿玩这个游戏。教师选择的教材、情节贴近幼儿的生活,方法要灵活,注重让幼儿感受并唤起生活体验,引起幼儿浓厚的兴趣。

教师应根据数学教学中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灵活多变。如:教幼儿学习三者以上的测量或比较时,用笔测量瓶子和杯子的高度,从杯子比笔矮,瓶子比笔高,就能知道瓶子比杯子高等等。

(五)游戏积累经验,整合各科教学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各科教学应相互融入一体,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既是活动的引导者,又是活动的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学习的情趣。因此,教师在完成各领域教育任务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渗透有关数学教育内容。例如,绘画、泥工活动——幼儿可以获得有关空间、形状、对称意识以及体积、重量等感性经验。体育活动——幼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形成空间方位意识。科学活动——幼儿可以自然地运用测量、数数等方法发现物体之间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欣赏活动——可以让孩子欣赏自然界中蕴含数学物体,如花朵、蝴蝶、植物的叶子等,使幼儿感受排列形式上的秩序美与和谐美,感受数学魅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自发地应用数学,获得有益的经验。如“积木游戏”包括空间关系、几何形体、测量等数学知识,同时又与分类、排序、数量的比较等相联系。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在游戏体验中能获得数、形的经验和知识。幼儿的好奇心和相象力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为了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利用玩具和游戏寓教于乐,是幼儿最容易接受、也是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而幼儿每一次玩,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点子,无形中就培养了灵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商店游戏中,幼儿可以将商品分类摆放,并在买卖过程中感知数的加减运算。其他如抢椅子游戏、扑克牌游戏等,可使幼儿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大小,学习数的组成、加减和序数等知识。

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幼儿在游戏中轻松、自主地掌握了数学知识,从而喜欢数学、探究数学、学习数学。学习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在现实的情境中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幼儿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幼儿的认知、体能、语言表达、社会技巧等能力的发展都是渐进的,是经过学习而不断积累、发展、成型的,因此,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3、《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4、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5、金浩,《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王振宇,《学前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相关内容
  • 幼儿预防接种攻略
    幼儿预防接种攻略

    预防接种是把疫苗(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病毒等)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例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种痘预防天花等。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了接种疫苗,疫苗可以帮助人抵抗一些疾病,预防传染病的发生。这对于集体活动的学校是一重保护。所以,在孩子入托、入小学的时候都会检查预防接种本,看看孩子的疫苗是否都接种了,是不是有了抵抗疾病的抗体。孩子什么时候接种什么样的疫苗,

  • 教育是源源不断的引导
    教育是源源不断的引导

    有时候在想,教育能教给孩子什么?比如,幼儿园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和生活习惯,知道什么时候我该做什么,该午睡的时间,是不可以去玩游戏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有学科知识,那这些学科知识有什么意义呢?学习学科知识的意义就好比,你从小到大都吃过很多食物,但是现在不记得吃了哪些食物,毫无疑问的是,那些食物已经成为你的骨头和肉。学科知识它已经和你融为一体,虽然你记不清学了哪些知识,但它却很有意义。 那教育到底是什么,

  • 幼儿诗歌文学教案100篇
    幼儿诗歌文学教案100篇

    1、幼儿诗歌文学教案100篇  教材分析:  《春天的秘密》是一首意境优美、拟人化的儿童诗歌诗歌生动形象的刻画了小河、燕子、垂柳、桃花、麦苗、农民播种等春天的鲜明景象,展现在幼儿面前的是一个动感、美丽的春天。

  •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100篇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100篇

    1、幼儿中班科学教案100篇  活动目标:  1、核心经验: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相关经验:了解一些常见的环保材料,萌发环保意识。知道环保袋是多种多样的。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 幼儿考试面试试讲教案50篇
    幼儿考试面试试讲教案50篇

    1、幼儿考试面试试讲教案50篇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在“组织和实施”中强调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教育于生

  • 幼儿园妇女节亲子教案我爱妈妈反思
    幼儿园妇女节亲子教案我爱妈妈反思

    1、幼儿园妇女节亲子教案我爱妈妈反思  活动对象:全体幼儿及妈妈、奶奶、外婆  活动名称:庆三八亲子联欢会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妈妈、奶奶等妇女的节日,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培养爱妈妈

  • 幼儿园体育游戏小猴取风筝中班文案
    幼儿园体育游戏小猴取风筝中班文案

    1、幼儿园体育游戏小猴取风筝中班文案  体育游戏:  经验  能协调灵活地手脚着地屈膝爬和钻跑,有秩序地坚持游戏。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材料  风筝若干,拱形门 4-

  • 幼儿园中秋节一日爱心义卖会
    幼儿园中秋节一日爱心义卖会

    1、幼儿园中秋节一日爱心义卖会  活动创想:  本次活动旨在为了让孩子在感受中秋节快乐的同时, 也让孩子萌发关爱他人的情感。活动由大班孩子担任“主角”,由社区居民、全园师生、家长共同参与将这份浓浓的爱心传递在

  • 幼儿歌曲游戏吹泡泡教案与反思
    幼儿歌曲游戏吹泡泡教案与反思

    1、幼儿歌曲游戏吹泡泡教案与反思  一、教育目标  1、熟悉歌曲,感应曲式及拍号。  2、学唱歌曲,创意肢体造型。  3、认识新节奏。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进行表

  • 幼儿园大班绘画教案30篇
    幼儿园大班绘画教案30篇

    1、幼儿园大班绘画教案30篇  设计意图  表情是表现在人的脸部的一种艺术。如果仔细观察,你可以从一个人的表情中读懂他的心情是开心、生气或是难过,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幼儿园的孩子是最真实的,他们的喜、怒、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