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下语文《古诗三首》(绝句)教学设计

栏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19-02-21 11:25:49

《部编三下语文《古诗三首》(绝句)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科书分析:1.课文的三首古诗,分别是唐杜甫的《绝句》、宋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和宋曾几的《三衢道中》,写的都是春季的景色。《绝句》前两行诗句,浓墨渲染,泼洒出阳光下明丽绚烂的春景;后两行诗句,则工笔细描,描绘了燕子飞翔、鸳鸯静睡的具体春景事物,从而构成一幅色彩鲜明,春意勃发的初春景物图,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鸭戏图的诗歌,前三行诗歌咏了画面的景物,竹林、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再现了画境;最后一行诗句则写了诗人由春景产生的联想: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从而让诗歌洋溢着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三衢道中》首句点出了出行时间:梅子黄时,第二句写了出行路线:小溪、山行;第三、四句具体描写了山行看到的景色:绿树荫浓、黄鹂啼鸣,展现了三衢山的道中无穷的生机和意趣,表达了诗人旅途舒畅愉悦的心情。三首古诗都描绘了诗人细致观察的景象,为学生想想画面说景象提供了具体的形象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2.课文以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既给予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诗句内容,又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根据诗句想象画面,以形成具体形象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3.《绝句》里有四个会写的字,为此,默写的练习达标宜在背诵和写字教学后进行。

  4.课后练习“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不但指出了终极目标——说说怎样的景象,指出了过程目标——了解诗句意思,再进行想象;还提示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过程——阅读理解到内化运用,完成语感培养和语言积累的过程。

  5.虽然这篇课文由三首古诗组成,但一篇课文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从优化教学的角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文等。

  学情分析:

  1.通过第一学段和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约30首古诗了,他们对古诗的学习要求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和现代汉语词语的词义与古汉语词语的词语关系已有所了解,形成了一定的借助插图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这些是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
2.学生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就有结合诗句(句子)的意思想象画面的学习训练,到三年级上学期,明确提出“想象画面”的学习训练就进行了7次,因此,“结合诗句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虽是难点,但是学生还是有一定的达标基础的。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鸳”等6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读写“融”等13个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4.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能结合诗句意思,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感受春天和初夏的美好,体会诗人观察的细致,激发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重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3、4。

  难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4。

  教学准备:

  教师:“鸳”等6个会认读字字卡,“融”等13个字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鸳”等6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新华字典。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符合语法规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反馈指导。(PPT出示单元导读)

  预设:

  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作者认真细致观察并具体描绘的大自然中可爱的生灵的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三个: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要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要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3.小结:对了。在第一学段和三年级上学期,我们进行了不少的读语句想象画面的学习训练,也体会了不少让我们有新鲜感的语句——描写优美生动的语句。这个单元我们在学习描写大自然可爱的生灵的课文要继续进行着两个学习训练。还要学习课文的作者,认真细致观察大自然的一种植物,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清楚。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1.导语:那么,我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什么课文,来进行想象画面和体会优美语句的学习训练呢?来了解作者观察和描写大自然的什么可爱的生灵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1 古诗三首

  2. 齐读课题。

  3.释题。

  提问:同学们,读了课题,通过课题,你知道我们通过学习什么来完成有关的学习训练的吗?(指名回答。预设:通过课题,我知道我们通过学习三首古诗来完成有关的学习训练的。)

  4. 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要通过学习三首古诗来完成有关的学习训练。那么,这三首是什么古诗?我们怎样进行有关的学习训练?就让我们先来了解是哪三首古诗,然后学习会认读的字和把课文朗读正确流利,就可以进行有关的学习训练了。。

  二、指导预习,了解诗歌题目。

  1. 出示预习任务。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把三首古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再把课文读准。

  (3)借助注释或字典,想一想,三首古诗的题目分别表示什么?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1)PPT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鸳”“鸯”“崇”。

  (3)PPT出示会写字词“融化、燕子、芦苇、嫩芽、长短、梅子、泛舟”复习认读。

  提示:会认读的字词和会写的字词中红色的字,学习完课文,就要求正确书写。

  (4)指名朗读,一人一首,从“读准”的角度评议;其余学生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5)指名回答预习任务3。

  预设:

  绝句:是古诗的一种形式,四句为一绝;五个字一句的称为五言绝句,七个字一句的称为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五言绝句。

  追问:二年级下学期我们曾经学过杜甫的一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谁能给大家背诵一下呢?(指名背诵)。惠崇春江晚景:给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提诗。追问:三年级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苏轼的两首诗《赠刘景文》和《饮湖上初晴雨后》,谁能给大家背诵一下呢?(指名背诵)

  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简介诗人曾几(具体见教师用书)。

  三、读通顺课文,粗知诗歌内容。

  (一)质疑。

  1.导语:通过课文的注释,我们了解了古诗歌里一些词语的意思,但是由于古诗是古时候写的,有些词语的意思与现在的意思不太一样,同学们可能读不懂。有不懂的不要紧,把它找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好吗?

  出示任务:轻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和插图想一想,还有哪些词语是不懂的、不理解的,在词语的下面写个问号,查字典或提出来请同学老师帮忙解决。

  2.反馈指导。

  先汇报查字典解决的词语,然后才质疑。预设:

  《绝句》:飞燕子:应为“燕子飞”;睡鸳鸯:应为“鸳鸯睡”。

  《惠崇春江晚景》:欲:将要。

  《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梅子成熟的时候;这时长江一带阴雨连绵,故有“梅雨”的说法。

  (二)读通顺课文,了解诗歌写的季节。

  1.导语:我们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诗歌题目的意思,通过质疑解疑,对三首古诗的意思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三首诗歌读通顺,把节奏读好吗?

  出示任务: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这三首诗歌,注意读好节奏。

  个体练习,同桌互读互纠。

  2.反馈指导。

  预设: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3.导语:读到这里,你知道这三首古诗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景象?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来描绘景象的?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结合插图想一想,这三首古诗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景象?分别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描绘景象的?分别用不同符号标示出有关依据。

  个体操作。

  4.反馈指导。

  预设:

  《绝句》:写的是春天的景象;依据:迟日,春风。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来描绘景象的:江山,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写的是春天的景象;依据:春江。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来描绘景象的:竹,桃花,鸭,蒌蒿,芦芽。

  《三衢道中》:写的是初夏的景象;依据:梅子黄时。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来描绘景象的:绿阴,黄鹂。

  四、小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复习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

  PPT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二)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有关内容。

  提问:朗读课文,结合插图想一想,这三首古诗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景象?分别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描绘景象的?(指名回答。答案见第一课时。)

  二、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学习三首古诗。

  (一)学习、背诵《绝句》。

  1.导语:同学们,我们现在就进入到每一首诗歌的学习,有信心吗?我们先学习《绝句》(板诗题后齐读诗题),谁还记得预习时这首诗的诗题表示什么吗?(指名回答)

  出示任务:(PPT出示《绝句》插图)有感情朗读《绝句》,借助插图,结合注释和质疑,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

  个体操作,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形成答案;重点指导朗读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前两句诗句。以下相同,不再说明。)

  预设:

  每行诗句意思:

  迟日江山丽:春天里的江山多么秀丽。

  春风花草香:春风送来了花草的芳香。

  泥融飞燕子:燕子飞来飞去衔来湿润的泥土(忙着筑窝)。

  沙暖睡鸳鸯:鸳鸯睡在暖和的沙滩上。

  3.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绝句》,结合诗句的意思和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画面,然后说一说《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出示评议标准:(1)用自己的话说;(2)能体现诗句意思;(3)语句通顺连贯。先有感情朗读全诗,然后才说说景象,师生评议。

  预设:

  春光普照大地,万物复苏,水碧山青,一派秀丽的景色。春风徐徐,送来花的芳香和草的清香。冰雪消融,泥土湿润,燕子欢快地飞来飞去,衔来湿泥忙着筑巢。成双成对的鸳鸯相依相偎,躺卧在温暖的沙滩上,静静入睡,多可爱啊。

  5.根据评议个体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6.小结:诗歌前两行诗句,浓墨渲染,泼洒出阳光下明丽绚烂的春景;后两行诗句,则工笔细描,描绘了燕子飞翔、鸳鸯静睡的具体春景事物,从而构成一幅色彩鲜明,春意勃发的初春景物图,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

  7.导语:读到这里,你能把《绝句》背诵下来吗?是背诵哦,也就是要讲究节奏和感情的哦。

  出示任务:读一读,背一背,把《绝句》背诵下来。

  个体操作,同桌互检。

  8.反馈指导。

  评议标准:通顺流畅,节奏准确;表现出诗人情感。

  (二)学习、背诵《惠崇春江晚景》。

  1.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绝句》,继续学习第二首古诗《惠崇春江晚景》。(板诗题后齐读诗题),谁还记得预习时这首诗的诗题表示什么吗?(指名回答)

  出示任务:(PPT出示《惠崇春江晚景》插图)有感情朗读《惠崇春江晚景》,借助插图,结合注释和质疑,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竹外桃花三两枝:竹林外两三枝桃盛开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鸭子最先知道春天江水回暖。

  蒌蒿满地芦芽短:河滩上蒌蒿长得满地都是,芦笋也抽出短短的嫩芽。

  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正是河豚将要溯江而上的时候。

  3.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惠崇春江晚景》,结合诗句的意思和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画面,然后说一说《惠崇春江晚景》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4.反馈指导。出示评议标准:(1)用自己的话说;(2)能体现诗句意思;(3)语句通顺连贯。先有感情朗读全诗,然后才说说景象,师生评议。 预设:翠绿的竹林外,两三枝桃树已经绽开朵朵艳丽的桃花。鸭子最先知道初春江水的回暖,纷纷到水中嬉戏觅食。两岸的河滩上,蒌蒿长得满地都是,芦笋也抽出嫩绿的芽儿。肥美的河豚这时将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来。

  5.根据评议个体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6.小结:《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鸭戏图的诗歌,前三行诗歌咏了画面的景物:竹林、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再现了画境;最后一行诗句则写了诗人由春景产生的联想: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从而让诗歌洋溢着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7.导语:读到这里,你能把《惠崇春江晚景》背诵下来吗?是背诵哦,也就是要讲究节奏和感情的哦。

  出示任务:读一读,背一背,把《惠崇春江晚景》背诵下来。

  个体操作,同桌互检。

  8.反馈指导。

  评议标准:通顺流畅,节奏准确;表现出诗人情感。

  (三)学习、背诵《三衢道中》。

  1.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继续学习第三首古诗《三衢道中》(板诗题后齐读诗题),谁还记得预习时这首诗的诗题表示什么吗?(指名回答)

  出示任务:(PPT出示《三衢道中》插图)有感情朗读《三衢道中》,借助插图,结合注释和质疑,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

  个体操作,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梅子黄时日日晴:梅子变黄的时候,每天都是晴天。

  小溪泛尽却山行:乘坐小船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就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山路上的绿树成荫,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

  添得黄鹂四五声:树林深处传来了黄鹂清脆的鸣叫声。

  3.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三衢道中》,结合诗句的意思和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画面,然后说一说《三衢道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4.反馈指导。出示评议标准:(1)用自己的话说;(2)能体现诗句意思;(3)语句通顺连贯。先有感情朗读全诗,然后才说说景象,师生评议。

  预设:

  梅子变黄成熟时的时候,每天都是太阳高照的晴朗好天气。(我)乘坐小舟沿着清澈见底的小溪缓缓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然后改走蜿蜒的山路继续向前行走。山路两旁苍翠的树木茂盛浓密,形成的树荫一点都不比来的时候路上的少。绿林深处不时传来几声黄鹂的清脆鸣叫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不少情趣。

  5.根据评议个体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6.小结:诗歌首句点出了出行时间:梅子黄时,第二句写了出行路线:小溪、山行;第三、四句具体描写了山行看到的景色:绿树荫浓、黄鹂啼鸣,展现了三衢山的道中无穷的生机和意趣,表达了诗人旅途舒畅愉悦的心情。

  7.导语:读到这里,你能把《三衢道中》背诵下来吗?是背诵哦,也就是要讲究节奏和感情的哦。

  出示任务:读一读,背一背,把《三衢道中》背诵下来。

  个体操作,同桌互检。

  8.反馈指导。

  评议标准:通顺流畅,节奏准确;表现出诗人情感。

  三、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四、写字教学。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 观察字形,思考容易与学过的哪个字混淆,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

  指名说并板书,然后读一读:

  例:减(减少)喊(叫喊) 牙(牙齿)芽(发芽)

  4.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会错在哪里。

  例:“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只有一横;“惠”,不要漏了第8笔“点”;“芦”下面是“户”字。

  (二)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各写一个,反馈评议。

  3.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在写两个。

  五、默写《绝句》

  (一)个体默写,同桌互检。

  (二)抽样错误展示,提示改错。

  六、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七、会写字书写练习。(略)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2.选做:把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4 古诗三首

  绝句 惠崇春江晚景 三衢道中

  江山丽 桃花 日日晴

  花草香 水暖 泛尽 山行

  燕子 蒌蒿 芦芽 绿阴

  鸳鸯 河豚 黄鹂
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终复习试卷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终复习试卷

    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终复习卷(二)(完成时间:8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 1、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 )( )归赵 垂头( )( ) ( )珍( )宝 ( )( )有名 目( )口( ) ( )直( )壮 ( )钉( )铁 ( )( )不堪 莫( )( )妙 2、积累词语。 (1)描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 )、( )、( ) (2)描写雨大的的词语:( )、( )、( ) (3)描写气候的词语:( )、( )、( ) 3、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闷闷不乐、纳闷、闷声不响的

    07-21
  • 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学备课
    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学备课

    一、教材:《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这类课文在小学阶段是第一次通篇出现的,是新鲜的体裁,二年级时仅出现过神话的题目。《盘古开天地》讲的是一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像,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二、目标: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二点: 1、认读本课的8个词语,会写创造,理解混沌、抡斧、猛劈、顶天蹬地等词语,。 2、学习课文1、2、3、5自然段,学习盘古开天地前、与开天地时的情况。感悟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有感情地读课文。

    07-22
  • 三年级下册语文《画杨桃》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画杨桃》教学反思

    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思想感情,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积累语言,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画杨桃》一课,如果按照平常的教法,肯定很枯燥,没什么可以说的,因为文章内容看上去并不难懂。可是要真正读懂它也并不是件易事。怎样设计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容易学懂呢? 我主要从读的角度入手,以读为主,朗读感悟。 《新课程标准》在目标定位中强调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良好的语感,要先靠平时多读,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来实现。 在读课文第2-10

    07-22
  • 小学语文第六册女娲补天教案、说课、反思(第2课时)
    小学语文第六册女娲补天教案、说课、反思(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受到课文中思想感情的熏陶。2、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二、教学重点: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语: 2、回忆上节课1、2两段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3、4两段: 1、学生自读3、4两段,把女娲补天的过程用3个词语来概括。 (1)、学生读课文,概括。教师巡回指导。 (2)、反馈:

    07-22
  • 在三年级的日子里《教养,就是要让别人舒服》
    在三年级的日子里《教养,就是要让别人舒服》

    翻阅《意林》,看到介绍余世维习惯的一段话:每次余世维要离开酒店,他都会把床铺整理一下,把摊在桌面上的东西整理好,尽量把房间恢复成进来时的样子。这样进来清扫的阿姨会对住过的客人刮目相看。 也许客人和阿姨永远也不会见面,阿姨高看这一眼也并不会对客人有什么影响,但这就是教养,在看不见的地方更显宝贵。 看了这个案例,我对余世维肃然起敬,尽管他已拥有华人管理教育第一人的称号,我的崇拜和敬意并不能使他锦上添花,但他的教养比起他的诸多光环更让人刮目相看。 生活中,看得见的教养我们找起来并不难。安静的大会堂里,我们会自觉

    05-24
  •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数:总第 课时 教学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读课文,扫除阅读的障碍,结合图片等资料感悟课文描写长城和运河的雄伟丰姿,指导朗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穿行于祖国东西,另一个像绸带,连接着祖国南北,她们堪称是人间的奇迹。 2.请大家一起去参观这人间的奇迹。 3.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板书课题。 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根据预习说说,可以运用搜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自学课文,要求:

    07-01
  • 课堂节奏的把控不够《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课堂节奏的把控不够《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是在第二个拼音单元中的最后一块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板块。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涉及第一板块用拼音。课堂教学中将书本51页的三张表: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作为线索,结合书本练习从单个的拼音字母到音节词到语句,进行拼读、说话、朗读训练,逐层递进,引导学生复习巩固拼音学习过程中发音、字形辨析、标调等重难点内容。并将拼音运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习拼音的兴趣。课堂尾声部分发掘了新的教学资源,增添了一首关于秋天的小诗、一本关于秋天的绘本,作为提升内容。将阅读融于课堂,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回顾反观

    06-24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石头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石头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2、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雨痕波痕矿物化石等词语。3、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热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