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读《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的心得体会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时间:2020-01-03 16:09:26

《读《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的心得体会》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如何把仅有的40分钟充分利用好,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能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是我工作多年来一直在苦苦探索的目标。

最近有幸读到雷玲主编的《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细细拜读之后我豁然开朗,尤其是刘可钦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真是令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刘老师的课清新自然让人如沐春风。现在的课堂更多的是追求一种热烈的效应,看似激情如火、讨论热烈、现场劲爆,但是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很多老师上公开课过度依赖于课件,当然制作精美的课件可以有助于教学,可是一旦过度使用,给人感觉好像是离开了课件这节课就无法上了。刘老师却很少依赖精妙的课件,她多用传统的媒介,她的课朴实无华,教学效果好、质量高,课堂上她更多倾注的是感情。能俯下身子与学生共鸣,启发孩子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释放生命的活力,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刘老师身上沉淀出特有的气质,这种气质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上刘老师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问题的设计以及提问的方式无不体现出教师的人文素养,她鼓励孩子说真实的话,而我在工作中却往往追求成绩,让学生明白解题原理,弄懂数量关系。关注的是做题的正确率,所以课堂上多提问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忽略了那极少数弱生。追求课堂整体效果,没有从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的角度去把握教学,刘老师能关注孩子心灵的感受,她设计的提问都是有梯度的;对孩子都是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所以他的课堂是有温度的;孩子们学的是愉快的;就像鸟儿在天空自由的飞翔。孩子不怕说错,能大胆表明自己的见解,因为他们的老师会根据他们的回答而会调整提问的方式,引导答题的方向。老师激励孩子们的发言,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我以前在公开课上就害怕出状况,不敢放手让孩子自由发挥,担心学生不按自己的思路来,不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来,担心课堂上节外生枝,担心预设的时间不够,总喜欢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把孩子往自己的思路上引导,这样的一堂课是没有灵性的。整堂课都是那么的顺利,感觉就是在演戏。而刘可钦老师的课堂才是原生态的,她能放手让孩子大胆的说;让孩子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自己给自己提问题;自己给自己作评价;自己来夸夸自己;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刘老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为不同类型的孩子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让孩子们能愉快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对孩子的尊重,刘老师自身的素养是极高的,她的教学充满着智慧,她对孩子一直使用启发性、激励性的语言,它能包容孩子,让孩子体验到参与的快乐,让孩子真正做课堂的主人,体现了他们的主体地位

刘可欣老师通过多年的积淀,能够从容的面对课堂上种种挑战,她的“辨认方向”课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先让孩子说出自己制作的方向板,然后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有的孩子制作确实是有问题的。教师能通过介绍小秘招,把问题抛向孩子,调动他们发言的积极性,每位学生都能够投入到课堂之中来,找到自己方向板存在的问题。再通过别人的讲解,自然就知道是如何改正了,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就是直接的把八个方向在黑板上画出来,把位置标出来,一遍又一遍的强调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当时孩子是记住了,那是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的完全理解,在灵活运用方面还是存在问题的。这也就是没有让孩子动手,亲自实践留下的后遗症。大多数数学老师在教学乘法口诀时,都是在一开始一个一个的教、读一读、背一背,最后孩子也能脱口而出,可是这是填鸭式的教学,孩子们学的累,刘老师采用的是教学方式好极了,她用“擦”去口诀,”装”进脑袋的方法,让原本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轻而易举地掌握了。采用“倒着擦”这些小技巧,很受学生们的喜爱,教学效率极高。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刘老师正是交给孩子们做题的方法,以不变应万变,这样孩子们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学习效率还是非常的高。

刘老师追求的是和谐共生的课堂,她认为教师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学生心灵的声音,她让我们去发现学生思维的亮点,去正确评价学生的想法,她追求的是朴实无华的教学,享受做教师的幸福,我也要加倍的努力,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好每一堂课,向刘可钦老师那样做一个幸福的教育追梦人。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思考、质疑和评价(继续教育读书心得)
    思考、质疑和评价(继续教育读书心得)

    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最近一直提倡然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提出了这么长的时间,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表现,我感觉学生最大的变化是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质疑和学会了评价。 一、学生学会了思考。数学学科最大的特点是思维的训练,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在例题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先出示情境图,问题先不出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提出与本单元或者本课题相关的问题这样的方法来锻炼学生根据信息善于提问的能力,经过近一个学期的锻炼,我惊喜的发现学的思考能力有质的提高,很多次出现学

    07-22
  • 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片段: 1、学习例1。 T:请问买3个3.5元的风筝要付多少钱?这个问题大家能解决吗?请独立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2、学生交流 S1:3.5+3.5+3.5=10.5(元)我用的是小数连加的方法。 S2:3元3=9元 0.5元3=1.5(元)9+1.5=10.5(元) T:0.5元3=1.5(元)怎么算的? S2:2个0.5是1元,再加上1个0.5元就是1.5元了。 T:你是转化成加法计算的,是吗? S2:是。 S3:老师我把3.53=10.5看成353=105,再把最后的得数缩小10倍,就是10.5

    07-22
  • 评析《四边形的认识》
    评析《四边形的认识》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本身固然重要,但是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作用,并使其终身受益的是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获得正确知识的结论,而应该着力于引导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让学生逐步领会蕴涵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李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一课中,我们感觉到了教师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课的伊始,李老师出示了书上的校园主题图,请学生从中找出认识的图形。第二步,当学生从这个具体情境中抽象出许多的几何图形后,李老师又请学生找出自己认为的四边形,并阐述理由。从而逐渐抽象

    07-22
  • 期中质量调研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析
    期中质量调研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析

    这次期中调研卷的内容应该说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这段时间内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下面对我班在这次期中测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直接写出得数 考查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1-6的乘法口诀。我班口算的失分率为1.3%,错误率较高的是100以内的退位减法以及进位加法。 原因分析及其对策:1、算理算法掌握得不是很好。接下来在教学中要加强算理算法的教学,利用竖式帮助强化理解。2、100以内的加减法是一年级的内容,部分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没有很好的掌握。在平时练习中加强100

    07-22
  • 审视教材,挖掘本质——学习比例尺教学例谈
    审视教材,挖掘本质——学习比例尺教学例谈

    记得n年前上六年级的比例尺这个教材,我觉得这个内容很麻烦,讲了半天学生还是会不懂,但是当初没有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难题,没有想办法去改善教法,导致学生对比例尺为什么要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理解得不透彻,于是导致在计算比例尺的时候,学生有点混沌不清,有的甚至把比例尺的算法颠倒成了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当教学完有的比例尺还可以是前项大后项小的时候,学生更是茫然,不然倒可以记住小的:大的,现在可好,一会儿是小的:大的,一会儿是大的:小的。显然,靠记住大比小还是小比大绝对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更加不是老师正确的教学方法。其

    07-22
  • “操”之过急为哪般---从三次授课谈操作中小学数学课程价值的追
    “操”之过急为哪般---从三次授课谈操作中小学数学课程价值的追

    一、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动手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观现在的数学教材,有许多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尤其是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而动手操作正是为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架起了一座桥梁。 纵观目前的课堂,许

    07-22
  • 数学要学好,我个人觉得还是得多加巩固,多见题型
    数学要学好,我个人觉得还是得多加巩固,多见题型

    教学方面:本月我把第二章的内容巩固结束,证明题大家思路比较清晰,而且步骤比较完整,这点我比较欣慰。学生问问题的主动性比较强,学习比较积极,每个学生一本笔记本,把平时讲的难题,好的题记录下来。第三章的知识讲了部分,我已把本章的主要证明题题型做了整理,整理了近50道题,作为同学们的习题练习以巩固本章知识。第三章主要是证明全等三角形,让学生灵活的记住四种证明的方法及一些重要的题型,还有就是用这四种证明理论去用尺规画三角形。这章节是考试重点,所以必须多加巩固。这是我在学车(自行车哦不好意思,呵呵)过程中悟出的道理

    07-22
  • 计算教学的活力——生活情境
    计算教学的活力——生活情境

    计算教学,学生感到乏味,教师感到难教,原因是计算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计算课枯燥。回顾以往的计算教学,我们记忆犹新,学生面对的只是数字与运算符号,而教学中,教师强调的只是算理的诠释,技能的操练,这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相吻合,因此不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是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这一内容学生通过迁移,学生可以自主领会。把计算教学根植于生活情境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枯燥的计算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从而使学生感到计算不再是乏味的。能自觉地运用它来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片断: 师:为了使同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