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资讯 > 

基地教科研活动后的感想__关于学校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栏目:校园新闻资讯
时间:2015-08-21 15:29:50

《基地教科研活动后的感想__关于学校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可能是您在寻找校园新闻资讯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年两度的省教科研基地学校科研协作活动,已经越来越把原本距离较远的五所学校联系在一起。五所学校的老师越来越相熟悉,五所学校的老师也越来越融合,五所学校的老师们也更有各自的个性。
每一次活动,总有一个主题,在规范着我们参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但每一次活动,我们的关注点,兴奋点,也往往会在集中的时候,不自觉地发散着,但发散的过程,却又往往是智慧和激情迸发的时刻。每一个参与活动的人,都能够感受到这种集体头脑风暴的感染力和智慧生成。
我对这次活动,因为身处苏北,所以关注程度也受到影响,未能参与组织工作层面的各项活动,但时刻关注和企盼活动的开展,并且认真地思索关于课程发展与制度创新的各种相关因素。因此关于制度创新,也就有着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想法,与诸君分享。
 
关于制度创新,首先需要厘清的是期间的一种逻辑关系。我并不认为自己的认识是绝对科学和清晰的,但毕竟,是经过了自己的认真思索和考量的。
 
首先,制度在需求中建设,并且在建设中逐步协调;其次,制度在协调中开始执行,并在执行中实现超越;最后,当所有的人都能超越制度,自觉规范时,制度所体现的文化功能才会真正地彰显。
 
1.为什么制度必须在需求中建设
谁需要制度?如果只是校长觉得一个学校的发展需要某一个制度来管理或者约束,那么这个制度一般意义上来说,是不容易出台的,出台了也是不容易实施的,实施了也是不太会有效的,即使你觉得是有效的,也往往是强制的,即使不算是强制的,在老师中间还是能听到好多制定者们听不大到的风言风语的……
理论上讲,我们需要制度,是因为学校需要发展,但落实层面,往往围绕着校长的个人规划在运作,这并非真正的制度需求。只有当全体老师都觉得需要一个制度时,制度的出台才会顺风顺水。
如果我们没有这种需求,那么怎么办?不是在责备和规范角度出发,而应该在自我呈现、自我反思、相互探讨中统一思想,推动规划与制度的建设。
结论:只有当课程发展成为教师们的自觉需要时,课程发展制度的建设和创新才会真正有必要。
 
2.制度在建设中逐步协调
制度不是一次性完善的,也不是适合一个学校的东西就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更不是专家理论的生搬硬套就能解决问题的,如何适切学校真实现状才是最主要的,即使这个理论再合理和真实,如果遭到全校老师的不理解和抵制,那么即使这个制度是必需的,你也要通过协调——解释、培训、讨论、调整等手段来进行修正,否则,制度建设就会变成一纸空文。
结论:建设中的制度,需要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并且让他们在建设阶段共同参与课程发展制度建设的规划与论证。更重要的事,这种权利不仅仅是简单地赋予,还要明确告诉老师们必须合理且有力地利用这种权利。
 
3.制度在协调中严格执行
制度又是必须执行的,这种执行,是一种有效的,公平的,合理的,适合于绝大多数老师利益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的执行,才是有公信力的,而且必须是一种没有特权、没有特殊、没有特例、没有任何个人感情色彩在内的制度执行,才可能被真正地执行。
结论:制度本身是刚性的,但制度构建过程却必须体现人本和人性,最要命的制度,就是制度本身漏洞百出,然后依靠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弹性执法来“合理”调控。注:可能很多人不会同意我关于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刚性”特征,但事实证明,不“刚”就等于没有制度。举例说,这次活动中的论坛,发言者往往会超时,且很多时候是“明知故犯”且“理直气壮”(理直气壮的原因是因为我的超时并非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学校荣誉),主持人不加以制止是觉得“情有可原”,下面的老师继续超时就更加“心安理得”,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4.制度在执行中完成超越
基于上述规则下的制度执行,才最终有可能产生超越制度规范本身的效果,这种超越,最终导致教师在制度执行过程中的自觉规范,使制度本身不再成为制约教师的一种手段,而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为准则。
结论:要让教师在制度面前自觉执行并最终形成习惯,只有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电网式的围栏,虽然能围住那些牛羊,但它们并不会快乐,即使不反抗,也是一群失去了激情和冒险精神的奴隶。
 
5.制度在超越中体现文化
珍视这种超越,可以逐步在制度建设与执行的基础上形成制度文化,最终在文化的力量下,使得学校发展成为全体师生的内驱行为。
结论:制度文化不是人为构建出来的,而是长期浸润下的自觉形成。口号并不能带来文化,制度规范下的和谐发展,才是文化形成的重要前提。
 
 
彭所在发言中说,制度是一种契约。契约,就是双方都必须遵守的约定和规范。这个比喻让我突发灵感,使我觉得制度似乎又是一个“动态的基于规则(契约)的博弈”。但因为临时的思考,并没有完善组织,发言时又在到底是提问题还是讲观点之间游离和犹豫,所以发言显得有些零乱和不着边际。因此就想在会后重新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整理清晰。
 
更科学的界定应该这样:如果说制度是一种契约(规则),那么制度的执行就应该是基于规则(契约)的博弈。这种制度制订者和执行者之间的博弈过程,有着很有趣也很哲学的类似。博弈双方的最朴素想法是胜负,这也是全世界流行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好的诠释,即使是制度制订者本身,他也同样有着与制度博弈的心理和动机、手段。
博弈双方的第一层境界是胜负,第二层境界是游戏,第三层境界是享受。对应着制度建设的三个层次:约束、规范与自觉(文化)。
 
注:博弈,这里仅仅意指下棋等游戏与竞赛类活动。与博弈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博弈论的基本理论,是非常有意思,值得我们了解的。看一看经济学中的“智猪博弈”以及纳什(John Nash)编制的博弈论经典故事“囚徒困境”,了解一下什么是“纳什平衡”。
 
博弈论(game theory)对人的基本假定是:人是理性的(rational,或者说自私的),理性的人是指他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博弈论研究的是理性的人之间如何进行策略选择的。
我的观点是,制度建设,实际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并且通过“价值与价值观”、“能力和精力”、“虚荣和荣誉”等等提醒制度建设者,必须很好地利用和平衡这一对对关键字,才能制定合理、有效、科学的制度。
推荐校园新闻资讯
  • 嘉兴经开实验小学集中研修活动
    嘉兴经开实验小学集中研修活动

    4月3日,工作室成员集中嘉兴经开实验小学,施巍师兄的学校,这是这一学期特级教师朱国荣工作室成员第一次集中研修活动。 上午,梁燕小师妹为我们带来了《有余数的除法》,用师父的话说,她的风格是清晰、亲切。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学得轻松而又扎实。施巍老师带来了《三角形的认识》,给我们带来的又是一种全新的感觉。他在上课前五分钟让孩子进行了微课观看,在上课过程中,用即时拍照的方法,导入到计算机软件后当场反馈,快捷而又高效,让我们领略到了先进信息技术的强大,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多了一种选择。 两节课后,师父朱国荣老师对两节课逐

    04-13
  • 闵行明强小学学习散记
    闵行明强小学学习散记

    太仓市实验小学倪建斌5月11日到5月14日,我在上海市闵行区明强小学度过了4天浸润式学习。通过访谈得知,明强小学是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目前全国总共9所。第一天去的时候,适逢华东师大互惠学习、共生发展国际学术研讨活动放在明强小学。顾文秀校长和她的教师团队向全体与会者介绍该校课程改革情况,精彩的内容、深刻的教育理解吸引了全场听众,也让我对这所学校深深着迷。 第二天一早,顾校长和我们聊起了教育,她说教师是一所学校重要的资源,要让教师自觉发展。在学校里,老师们做人要简单,有什么想法就大胆说出来,不要顾忌对与错,思

    05-15
  • 天妃幼儿园第七届“阅读·艺术”节活动方案
    天妃幼儿园第七届“阅读·艺术”节活动方案

    阅读,给孩子一个智慧的童年!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期,在教育不断更新的现在,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及其重要的。在春暖花开播种的季节,我园启动第七届阅读艺术节活动,旨在让孩子阅读童话、玩转童话、释放童心,营造天真烂漫、童真童趣的阅读文化,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办园品质,打造园所品牌。 ●活动主题:童话天幼,童心飞扬 ●活动时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6月23日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推进阅读特色,增强园所阅读氛围,培植阅读情趣。 2.借助童话,带领孩子一起玩转童话,给孩子快乐的童年体验。 3.提升教师素养,

    06-04
  • 新埭镇中心幼儿园蓝色“乡土·生活” 第八届阅读节活动方案
    新埭镇中心幼儿园蓝色“乡土·生活” 第八届阅读节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乡情童趣悦读,活动设计:书籍是伴随孩子成长的最好朋友,阅读是链接精神世界和外在世界的最好阶梯。我园的读书节活动已经开展了8年,在8年的时光里,我们大力推进亲子阅读,将一本本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带到了孩子和家长的面前;我们有效开展阅读教学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新幼特色的乡土化绘本,培育了一群具有一定阅读指导能力的教师,形成了一系列园本化早期阅读课程。 新一年的读书节里,我们将进一步营造浓浓阅读文化环境,探寻童趣亲子阅读方式,做好乡土生活阅读课程的优化,让阅读真正成为悦读。 活动目标: 1.激发教师专业

    06-12
  • 长长的的关注、暖暖的分享和深深的感动
    长长的的关注、暖暖的分享和深深的感动

    6月15日上午,开发区幼儿园举行了学期研究小组的汇报和展示活动,本次展示活动分三个篇章:长长的的关注、暖暖的分享和深深的感动 长长的关注 研究小组是幼儿园师训工作中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已经在幼儿园夯实有效地研究了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研究小组在师训部门的统筹安排下,以一个核心,三个支点、一个方案,三条路径的形式展开了对户外活动的研究,通过中期的活动现场观摩及学期结束时的成果经验交流,我们欣喜地看到了研究的成果,本学期在此基础上,继续以研究小组的形式展开对户外活动的研究,要求以课程为导向,让研究更具目的性,

    06-25
  • 四川齐天小学尹校长来我校挂职交流
    四川齐天小学尹校长来我校挂职交流

    6月22日下午,我前往苏州市旅游饭店参加了苏州市教育局的欢迎会,这次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四川绵竹灾区的12位中小学校长于6月19-30进行为期10多天的挂职活动。在苏州,灾区的校长们参观了具有苏州特色的基础教育的成果。23-25日,12位校长赴各自结对学校深入进行学习交流活动。 23日上午,四川绵竹齐天小学尹顺华校长打破时差,7:25就来到新区三小的校园,在校门口,我向尹校长介绍了我校少先队开展的步行百米进校园活动,只见孩子们在指定路口,三五成群,结伴上学;当尹校长看到孩子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出操时,赞扬我们的学

    07-30
  • 市综合实践中心组会议在新区三小举行
    市综合实践中心组会议在新区三小举行

    太仓市综合实践课程中心组会议2月18日在新区三小举行。来自实验小学、经贸小学、实验中学、沙溪实验中学等学校的20余名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培研中心教研员王国旗老师主持。 王国旗老师就综合实践课程的性质与定位,综合实践课程常态实施的标志及省级课题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长效机制的实践研究作了简要的介绍;提供了评优课操作模式、学校主题方案和学生主题方案的基本要求等;为中心组成员搭建了FTP、论坛、管理平台三大网络交流共享的平台;对学校今后实施综合实践课程提出了希望。 会上,新区三

    08-01
  • 执行三项规定,尽显五彩童年
    执行三项规定,尽显五彩童年

    我校认真执行《苏州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促进学校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发展。 我校规定了每天下午3︰20后,组织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包括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科技活动、阅读活动、英语活动、信息技术活动等,每天安排了10个校级兴趣小组活动、4个年级兴趣小组6班级兴趣活动。以上活动排入课表,做到定教师、定内容、定地点,并对活动的内容安排和组织方式提出了要求。从而确保每天下午3︰20后的活动能够组织到位、正常有序开展,切实提高活动质量。 今天是按课表执行活动的第一天,3:20铃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