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成长 > 儿童早期教育问答 > 

有的地方叫“姥姥"有的地方叫”外婆“谁是方言

栏目:儿童早期教育问答
时间:2018-06-26 09:46:14

《有的地方叫“姥姥"有的地方叫”外婆“谁是方言》可能是您在寻找儿童早期教育问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我认为上海教委这次修改《打碗碗花》这篇文章中“外婆”变“姥姥”的确有失周全。首先,没有尊重原著作者,人家作者原文就是外婆,你非要改姥姥,那好歹也知会一声人家,据原著作者表明,并没有任何通知。

第二,上海这边包括大半个中国地区,妈妈的妈妈都是叫外婆,而不是叫姥姥。从遵从当地语言习惯来说,外婆更合适。有的孩子回家甚至问妈妈:“姥姥是什么?”妈妈说姥姥就是外婆,孩子回答:“那为何不直接写外婆呢?”

教委的回应是出于认字需求 ,外、婆两字都已经学过,姥还没有认识,于是安排进去。也不失为一种说法。不过单纯为了多一个认字的话,也可考量用别的更好的方式添加,没必要非把此文中的外婆全部替换为姥姥。

我身边好像只有老家是东北那边的朋友,才管外婆叫姥姥,外公叫姥爷。

而且现在上海很多孩子都不会说本地方言和上海话了,身边高中的孩子会听不会讲,或者讲的也是洋泾浜上海话(不标准),幼儿园开始全部普通话教学。

深深有种本地方言要被普通话全面替代的危机,现在更需要的是保护和保留本地方言,这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所以外婆和姥姥事件,或许只是一次无心之改,但大家反应这么大,估计也是折射了心中隐隐的担忧。
宁古塔 包衣奴才的后代 有了语华权了 就要上天 替其祖宗长脸

有人说姥姥是北方人的说法 电视剧大宅门里北京人白七爷杀洋人踢侵华日军时 嘴里都是骂道:姥姥 按这个北方的理论 那不就成了北方人都是八国联军和侵华日军的孙子?

真是替北方人长脸了,同时包衣奴才也替其祖宗长了脸了

肯定不是方言。这是父糸血统传家成为社会主流后加一个外字以示区别。很对应我们老家那里的语言:我小的时候叫奶奶是婆,我侄子他们也叫我妈为婆。这就很明显分出了内与外。

外婆这一叫法与婚俗有关,大家知道皇后的血亲叫外戚,皇帝家的公主结婚称为招附马,但儿女也是随父姓的,叫皇后是官方称呼不带外字,但实际有无内外区别呢?有,与民间一样。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不能当女皇的最大障碍就是属外。
推荐儿童早期教育问答
  • 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小孩报了早教班,这样有用吗
    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小孩报了早教班,这样有用吗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首先我说明一下,个人不是很支持孩子报早教班。不说别的,大部分学生会开始早早的厌学。下面来说一下我不支持的理由。 第一,父母如果真的为孩子想,不用逼着孩子学这个学那个,而是先了解他喜欢什么?但大部分父母不会听孩子的,也不会和孩子去沟通。说白了就只是父母自己的念想放在孩子身上。插着父母的梦想的翅膀起飞。 第二,孩子想优秀,不一定要通过早教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的能力也决定了孩子能受到多少程度的教育。父母可以培养孩子,但一定要建立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不然孩子厌学,性格扭曲,悔之

    03-05
  • 离异家庭教育孩子,总是吼孩子,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离异家庭教育孩子,总是吼孩子,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一看到补充说明里的离异家庭几个字,心里不由得沉重起来。是的,这事更容易发生的单亲家庭,而且,所产生的影响也往往更为严重。 首先我们说说原因吧。作为一个离异家庭,母亲单独养育孩子,其艰辛不是外人所不能体会的。在生活工作社会以及教育等等压力面前,一个女人,总会有力不从心之感。在这种情况下,脾气变得暴躁也是理所当然。 然后,对后果的严重也是显而易见的。生长在单亲家庭,对孩子来说,其教育本来就是有所缺位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母亲在教育方式上如果把控不到位,便没有了其他成员的补救,结果就变得更加直接了。 我这有个真实

    03-07
  • 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告诉他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
    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告诉他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

    用他亲身经历、见过、听过的生活中的故事告诉他这一点。没有什么办法,也没有什么道理能比他亲眼看见、亲耳听见,或者亲身经历的故事更有说服力了。 1、先用你优于别人的地方,让孩子思考这个不公平的存在。 如,带孩子去餐馆吃饭。孩子坐在那里吃好喝好,但是餐馆老板的儿子却在一旁帮忙父母给客人端盘子等。 这种不平等是你优于别人的一种不平等。大部分人不会拒绝这种不平等。先用这种不平等作为开头,让孩子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平等(家庭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等),让他们学会明白,在别人眼里,跟你相比,你拥有的许多条件他们也觉得不公平

    03-10
  • 孩子不看电视不吃饭,说到底,都是大人惯出来的
    孩子不看电视不吃饭,说到底,都是大人惯出来的

    首先,两岁孩子不要让他看电视,不看电视可以控制,但一旦特别喜欢看电视了可就不是你说了算了,那可真就成惯的了。况且电视对那么小的孩子的视力来说只有负面作用,你是想让孩子看成弱视或带上瓶子底麽?不要以为动画片之类的对孩子有多少好处,我现在在孩子康复机构最讨厌的就是电教课,老师省事孩子无论喜不喜欢一坐坐一节课,实在是很有凑课时之嫌,在电视电脑没有普及的以前孩子都是怎么过来的呢?我倒是不是强调这一无是处,只是一定要有度,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更要有度,我们大人尚且放不下个手机更何况孩子了! 第二,不吃饭通常最有效的办法

    04-06
  • 童年对父母有心理阴影的孩子,长大后应该怎么面对父母,会原谅他们吗?
    童年对父母有心理阴影的孩子,长大后应该怎么面对父母,会原谅他们吗?

    题主是妹纸,童年时期,特别是小学二年级,也就是8周岁左右,母亲对我的管教方式比较极端,导致我二年级下学期就曾觉得生不如死(当时已经知道这个成语),产生过自杀和离家出走的念头,也在8岁的年纪学会了恨母亲,那个8岁的二年级女童甚至产生过先杀母亲再自杀的念头。总的来说,小学二年级直到初一对母亲的情感就是以恐惧为主体,恐惧远远超过爱和其他,恐惧和压抑把爱和温情挤压得看不见找不着了。 今年21岁,对母亲已没有丝毫恨意,但绝对亲密不起来,根本不可能亲热和亲近,更不可能亲密。人性中的温情往往要到中老年才会激发,随着我逐

    05-03
  • 有的地方叫“姥姥"有的地方叫”外婆“谁是方言
    有的地方叫“姥姥"有的地方叫”外婆“谁是方言

    我认为上海教委这次修改《打碗碗花》这篇文章中外婆变姥姥的确有失周全。首先,没有尊重原著作者,人家作者原文就是外婆,你非要改姥姥,那好歹也知会一声人家,据原著作者表明,并没有任何通知。 第二,上海这边包括大半个中国地区,妈妈的妈妈都是叫外婆,而不是叫姥姥。从遵从当地语言习惯来说,外婆更合适。有的孩子回家甚至问妈妈:姥姥是什么?妈妈说姥姥就是外婆,孩子回答:那为何不直接写外婆呢? 教委的回应是出于认字需求 ,外、婆两字都已经学过,姥还没有认识,于是安排进去。也不失为一种说法。不过单纯为了多一个认字的话,也可考

    06-26
  • 为什么宝宝最喜欢的就是扔东西
    为什么宝宝最喜欢的就是扔东西

    为什么我家孩子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了起来,他会再扔掉。看到题主提出这样问题,我不由想到我的孩子年幼的时候,也有这种情况。我儿子小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扔东西。 那时孩子小,拿根高凳子和矮凳子放在房子的外面,让他坐在外面的走廊上吃饭。吃饭的时候他可乖了,自顾自的在那个地方吃。吃完饭之后,他就开始有行动了。他就把他的不锈钢碗和勺子往地上丢。他把碗和勺子丢到地上之后,听到了发出的铛的一声,儿子就会哈哈大笑。旁边走过的叔叔阿姨看见之后,就走过来逗他,把碗和勺子给他捡起来,叫他再丢。那时的儿子可听话了,只要叔叔阿姨捡起

    07-11
  • 对孩子负责任:这样的书能给孩子看吗
    对孩子负责任:这样的书能给孩子看吗

    傍晚,和女儿去书店,让她自己选书。 她自己选了四、五本,我看了看,选得还可以,她选书的原则只有一条兴趣,我对她的选择也一向表示支持。但还是要检查一下的,我把她选的书拿来翻了翻,有一本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此就不说出书名了,否则看了我的博客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好奇而去购买的)。这本书印刷得还算精美,题目就很容易吸引孩子,我随手翻了几页,里面插了很多的图片,再看看文章简介,也没有什么问题。家长如果只是翻翻这些,就

    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