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走上规范作文教学之路

栏目: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时间:2019-06-02 13:50:57

《走上规范作文教学之路》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期中考试两个年级的作文题目命制上都很有特点,增加了审题的难度。于是,学生的作文闪“瞎”了阅卷教师的眼睛。

一、批改作文的无奈

作文阅卷群中不停的有老师放上学生的作文图片,同时伴随着无奈的控诉;还有阅卷教师的“哀嚎”---“改了几十份作文,没见一篇像样的”。我很理解这种痛------对语文老师最大的惩罚不是洋洋洒洒800言,让他费眼费神,而是集体写不堪入目的烂作,让他产生审丑疲劳,产生想吐而吐不出的感觉。

学生们写爱情的有之,写玄幻鬼怪的有之,胡编乱造的有之,抄袭试卷文章的有之,甚至还有写了一两百个字,竟不知所云。不是一片材料产生多样主题,而是一片材料产生千种跑偏。

二、作文审题的问题

本次考试作文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在审题时出现偏差,或者根本读不懂题目和材料。

“出题审题写作评改讲评”,这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流行了好多年,绝大部分教师都是按照这种模式来展开作文教学的,这种模式主要是学生先写作,老师再进行作文讲解。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只是对学生的作文成果进行点评改正,缺乏对学生的前期指导,对学生的审题过程,素材整理,写作思路及写作情感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降。

作文的审题指导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步。可是,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愿意写作,对写作比较排斥,属于被迫写作,从而导致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较低,再加上老师在写作之前没有进行作文的写作指导,直接给出写作题目和写作要求,就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这种情况下写出的作文水平一般都不尽如人意。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老师给学生灌输一大堆的写作要领,在学生动笔之前就将写作思路,写作提纲都告诉学生,学生的创造力受到限制。教师应该摆脱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审题。

老师进行作文审题教学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如何审题,能够读懂题目的含义与要求,独立的完成一篇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文以载道

市一初中的李巧玲老师写了一篇《不一样的思维》,很精彩。学生基本都是在写小我之事,然后越写越偏,直奔爱情而去;思维之僵化,触目惊心;主题之狭隘,让人痛心。

自古以来,文章方面文人大家都讲究“文以载道”。“文以载道”出自宋理学家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以载道是关于文学社会作用的观点。由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的“文以贯道”发展,经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解释得到完善。“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曾国藩教子文以载道,他对儿子的要求很明确:少年文学贵峥嵘!这也是他培养孩子最关注的问题!现代推广开来,文以载道是说写文章要有明确的正向的积极的主题,能够让人读了有所得有所悟。
一个不关注世界变化,国家大事,时代发展,社会热点的学生,甚至连家庭父母的生活疾苦都不了解,如何做到写作文有积极的主题思想。这让我想起那副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肯定有人会问:那文章不是要求“独抒性灵”吗?是,但是写作本身并不具有使命感,但写作者本身却可以给每一次的写作以主题化的构思。 

四、文学创作和写作文的区别

     文学写作的出发点和作文不同。

文学写作从自己深沉的感受出发,挖掘内心的意象,达成作品整体的审美效果;;文学写作是创造性的,独一无二的,个人化的(非私人化),探究心灵世界的,寻求审美价值的写作活动。而作文则是参考名篇,从大众的角度,按照一定的套路来书写,是非创造性的,浅层化的,不以审美为目标,只是以摹写为考核标准,追求和名篇高度相似为目标的写作。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引用)而这如果要对接,那基本上是一个研究的专题。

所以,语文教师必须研读作文的评分标准,而不是以文学作品的标准来看待一篇文章。

五、阅读与写作

     第一,语文的阅读并没有用经典作品阅读占领孩子们的阅读时间和主题。流行在学生中间的也不是名著,而是玄幻和爱情小说,他们积极购买的也是有关青春萌动的小说类杂志。

第二,语文的阅读并没有给学生以正确的阅读方法。虽然我们硬性规定学生学生的阅读书目,然而学生并没有正确的方法读懂它,并同时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因为我曾论述过,不再赘述。我引用一篇文章来说,作文教育要求我们细读精读,乍听起来没有错。但是没有告诉我们应该怎么精读细读。文学作品的阅读如同听一首名曲或者看一幅名画。我们欣赏名曲绝不会先听一个个音符,看一幅名画也绝不会先看线条和某一个色块,必定是欣赏整体。因此解剖式的精读,对审美是破坏性的。精读细读应该是第二遍做的事情,第一遍阅读应快速专注,把握整体的感受,凭着直觉来品尝,凭着嗅觉来咂摸其中的滋味。跳读,一目十行,都是很好的阅读姿势,前提是在自己能控制的速度范围,不影响欣赏的前提下。第一遍读完,觉得作品很美,那么重点翻阅一些相关的段落章节,琢磨一下是什么引起自己的愉悦和感慨。(引用)

语文教师也应该认真考虑一下阅读与写作文之间的有效关系,从和在自己的课文阅读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采取正确方法阅读课外读物,并能够从中汲取到写作文的营养。
推荐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乡下人家给我的触动
    乡下人家给我的触动

    今天,我们班级轮到学习《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我很没有把握,教案不是很满意,尤其听过两位老师的合作上的完整课,因为是研讨课,听后没有很多的收获,反而觉得课文有点难以琢磨,或者是钻在她们的思维中不能自拔了。 这篇课文文笔十分清新,语句十分简洁,通俗易懂,学生自己学习就会,该怎样上才有点意思,课堂上让学生有话说呢?沉闷的课堂可不是成功有效的课堂。 走进教室,往黑板上书写课题后,我问孩子们:有多少同学是乡下出生的?唰一下子举了很多的手,还真不少,你瞧她们,一说起乡下,个个脸上露笑意,看来是感情深厚啊!我接着问:你

    07-22
  • 四年级语文《沙漠中的绿洲》教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沙漠中的绿洲》教后反思

    《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与保护的课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课文四至七自然段,既有耳闻,也有目睹,间接叙述与直接描写相结合,是理解的重点。此外,课文配有插图,展示出迪拜的美丽风光与沙漠绿洲的整体面貌,便于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配合进行写话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与我有着相似的表现,就是对于书中所说的半信半疑。培育一棵树的费

    07-22
  • 有“趣”真好——《爆米花》三分钟说课
    有“趣”真好——《爆米花》三分钟说课

    今天,我执教的这堂课《爆米花》得以比较成熟的呈现,得益于很多人的帮助。首先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样一个机会,感谢研训中心和学校的领导们给予的引领和帮助,感谢周围同事的关心和支持,还要感谢家人的理解。 这堂课最成功之处,恐怕还是一个趣字。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心理,根据教学内容要考虑孩子心理的可接受性,正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说: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找到他们可以接受的恰当的点之后,一切都会像赶集一样聚拢来,被心里给牵一发动全身了。 于是我们找了这样一个很有趣的绘本《爆米花》,让孩子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读故

    07-22
  • 课堂“静”界——四年级语文《鱼游到了纸上》听课感受
    课堂“静”界——四年级语文《鱼游到了纸上》听课感受

    《鱼游到了纸上》这堂课让我再次感受到了王崧舟老师丰盈充实的学养,最重要最直接就是体现在他对于教材的解构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同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出了淫,才子佳人看出了缠绵,易学家看出了八卦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能力,其实就是自己涵蕴的体现。王崧舟老师并没有把主题解读成身残志坚,而是解读出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文中两个静静地,一层层地引领学生感受,最终体会出正是因为青年的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最终达到了物我两忘,笔下的金鱼才能游到纸上。王老师能有如此深刻的解读离不开他的饱读诗书

    07-22
  • 抓住重点 学习字词
    抓住重点 学习字词

    《我要的是葫芦》是二上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寓言是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结合本课特点,从观察插图入手学习第一自然段,然后导出第四自然段,了解现象及结果后,在第2课时再学习二、三两段,探究其缘由葫芦为什么落了。在第一课时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这篇课文简短精悍,一共6个生字。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习葫、芦,读好轻声。在教学其他几个生字时,先让学生自己把生字读一读,再安排他们同伴互助学习生字,学习后学生交流。经过了学生的交流,我就知道哪些生字

    07-22
  • 激发学生的兴趣,令课堂活跃起来
    激发学生的兴趣,令课堂活跃起来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学短文,这篇课文以环境保护为题材,写了小作者看到生活中的污染而产生的美好愿望。文本少了点童趣味,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缺少了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令课堂活跃起来,我把水变成汽的过程这个难点变成学生动动、说说、演演的过程,自主地学习。于是,我把水变成汽的过程画满整个黑板,请学生们一起来演演。顿时,一个个学生立刻把自己变成了水,蹲在了地上,口中还一声声说道:我是水,太阳一晒就变成汽。刚说完,孩子们立刻轻飘飘起来,我看了心里直笑。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变成云。读到这里

    07-22
  • 课外资料的有效链接——简谈毛海燕、韩勇中老师语文课带来的思考
    课外资料的有效链接——简谈毛海燕、韩勇中老师语文课带来的思考

    新课程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出现了不少的阅读链接内容,不经意地分布在课后、拓展平台等中,悄无声息地向我们传递着内外结合的大阅读观。它刷新了教学中惟教材论的狭隘观念,刷新了阅读教学中以课教课的封闭行为,也刷新了学生孤立单一、缺乏联系与整合的阅读方式。如何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料,实现其与文本阅读的有效链接,使阅读教学从过度预设、封闭和垄断转向生成、开放和整合的一种飞跃,使课堂开放而有活力,是我们语文老师所共同思考并实践着的话题。在这次的与天妃小学教学联谊的五年级组的课堂里,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毛老师还是韩老师都在教

    07-22
  • 有关课堂有效性“同堂异构课”听课感想
    有关课堂有效性“同堂异构课”听课感想

    上午听了三节精彩的语文课,有关课堂有效性的,同一篇语文课上出了不同的味道。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对应的是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无效低效是相对有效教学而言。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的少到懂的多,从不喜欢到喜欢这门课程,这都表示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的。更进一步来说,无效低效也可以说是不需要教师教,学生也能理解。从专业角度来说,就是没有发展。所以高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这是从新课程基本理念来规定发展。 就课堂的有效性来说,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