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诗禅词100首二年级》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和金城宝宫旭公禅师三绝 其二(元代-耶律楚材)
南北东西总一家,才生拟议便生瑕。人人错认髯居士,只有禅师不眼华。
第2首、寄越能仁用章俊禅师(元代-张翥)
晚节丛林道欲孤,喜公赤子服于菟。千岩万壑平安否,淡饭长斋饱得无。
坐观山童窥止水,讲经龙女献明珠。沃洲胜会还堪继,岂独东林有社图。
第3首、荅郑州辨禅师见戏代高防禦(金朝-王若虚)
酒肆淫房即道场,一时作戏亦何妨。吾师自堕泥犁狱,更笑春风柳絮狂。
第4首、赞开明禅师(宋代-释咸杰)
江郎入定,乌巨开山。
林深路迥,火冷云寒。
道大不知谁辨的,帝王亲手付金襕。
第5首、禅窝(宋代-张简)
草窝双树下,借与定僧居。
会得虚空境,坐卧总从渠。
第6首、赠沛禅师(唐代-皇甫曾)
南岳满湘沅,吾师经利涉。身归沃洲老,名与支公接。
净教传荆吴,道缘止渔猎。观空色不染,对境心自惬。
室中人寂寞,门外山重叠。天台积幽梦,早晚当负笈。
第7首、寄怀江西僧达禅翁(唐代-齐己)
长忆旧山日,与君同聚沙。未能精贝叶,便学咏杨花。
苦甚伤心骨,清还切齿牙。何妨继馀习,前世是诗家。
第8首、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唐代-李白)
我闻隐静寺,山水多奇踪。岩种朗公橘,门深杯渡松。
道人制猛虎,振锡还孤峰。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
第9首、佛日至端州(明代-陈子升)
疏钟岩畔发,孤棹峡中行。是岸西方到,兹辰大圣生。
望农花雨急,问禁竹房清。旅食同僧乞,依稀舍卫城。
第10首、敏上人坐禅诗以嘲之 其二(明代-杨巍)
寂照原无二,休从寂一边。宗门曾有语,作镜不磨砖。
第11首、王上津季问生好佛以九日礼昙师化靖出沈嘉则长歌见示求赠言走笔应之(明代-王世贞)
不睹孝廉面,唯闻孝廉贤。为母两弃官,月俸不请钱。
中年厌家贪佛日,听讲楞严终十帙。饭僧或下宾头卢,礼诵未究波罗蜜。
九月渡江叩净居,问我请示昙师期。汝心在汝觅不得,天宫茫那可知。
毋听沈郎梦中语,嵩少峰峰碧堪数。但令面壁三两年,自有懒融来证汝。
第12首、赠灵岩秀禅师(元代-李孝光)
北林日午煖如烘,尽日溪行曲折中。自爱敲冰看鱼上,山头树影落溪红。
第13首、和白雪老禅二偈(宋代-郑清之)
阅尽恒河水上波,声尘何似泡沤多。
还师拍板钳锤后,更唱谁家别调歌。
第14首、问岳禅师疾(唐代-贯休)
世病如山岳,世医皆拱手。道病如金锁,师遭锁锁否。
伊昔芙蓉颊,谈经似主涉。苏合昼氤氲,天花似飞蝶。
觉树垂实,魔辈刺疾。病也不问,终不皴膝。春光冉冉,
不上尔质。东风浩浩,谩入尔室。云何斯人,而有斯疾。
第15首、赞太平勤禅师(宋代-释守卓)
铁石咽喉,吞栗棘蓬于白云山下。风霜号令,示金刚圈于皖伯台前。
十年据坐道场,四海喧腾声价。无佛法可说,有公桉须行。
望风何多,一进一退。稽首赞扬,得罪得罪。
第16首、永丰疫疠事佛人多死(宋代-陈普)
斗邑军余种未芽,敛形还葬复千车。
天行底事无差择,偏入长斋礼佛家。
第17首、赠栖禅上人(宋代-释与咸)
岩房高且静,住此几寒暄。
鹿嗅安禅石,猿啼乞食村。
朝阳生树罅,古路透云根。
独步閒相觅,凄凉碧洞门。
第18首、送无著禅师归新罗(唐代-法照)
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
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
第19首、四禅精舍登览悲旧寄朝宗巨川兄弟(唐代-韦应物)
萧散人事忧,迢遰古原行。春风日已暄,百草亦复生。
跻阁谒金像,攀云造禅扃。新景林际曙,杂花川上明。
徂岁方缅邈,陈事尚纵横。温泉有佳气,驰道指京城。
携手思故日,山河留恨情。存者邈难见,去者已冥冥。
临风一长恸,谁畏行路惊。
第20首、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一作陪柏台友访聪上人)(唐代-孟浩然)
欣逢柏台友,共谒聪公禅。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第21首、赠昙禅师(梦中作)(唐代-白居易)
五年不入慈恩寺,今日寻师始一来。
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
第22首、鹪鹩园十七绝为黄与东赋 其四 绣佛(明代-李孙宸)
南海现水月,水月本无色。妙相结世因,还留居士室。
第23首、题匡禅师看云亭(元代-乃贤)
禅房花竹昼冥冥,白发匡公住草亭。禹穴南来秦树碧,舜江东下蜀山青。
猿啼石壁松阴暝,龙出溪潭雨气腥。有约春山寻胜事,扶藜共读柳州铭。
第24首、因禅师挽诗 其四(元代-赵孟頫)
佛性无来去,群生自尔悲。达观应大笑,政足见渠痴。
第25首、春日杂感和程佛肩陈佐卿原韵八首 其一(近现代-方鹤斋)
雕鞍何处带禽归,再向闾阎杀一围。猎骑不因擒贼去,饥鹰只解傍人飞。
生儿豚犬名堪借,占岁鳏鱼梦已非。搜粟岂烦囷自指,将军有令莫轻违。
第26首、和东禅以李侍郎庵招 其一(宋代-释慧空)
大隐何曾弃簪组,醉乡有路入无何。百年快活自不彻,谁肯寻人到薜萝。
第27首、仲春再雪与禅衲夜话(宋代-程公许)
蓬莱不肯著痴仙,放去湖山一任颠。
术不竞时甘敛退,僧知同趣喜留连。
春深半地雪盈尽,云破遥林月一弦。
拨尽灰寒吟未稳,不如欹枕惬昏眠。
第28首、慜禅师(宋代-李复)
湘南衡岳水,分得一支来。宴坐秋峰静,澄心夜月开。
清风生虎锡,惊电护龙杯。昨夜飞香动,山神礼宝台。
第29首、崇因老禅诠公携诗见访(宋代-郭祥正)
禅定安详元契佛,年华八十尚能诗。何人断臂来求法,庭柏萧萧度岁时。
第30首、怀天台进禅师(宋代-钱惟演)
默坐理情条,虚斋息众嚣。
寰区指稊米,身世谕芭蕉。
雨任阶生藓,风嫌树有瓢。
惟思白莲社,他日许相招。
第31首、和旻上人伤果禅师(唐代-杨炯)
净业初中日,浮生大小年。无人本无我,非后亦非前。
箫鼓旁喧地,龙蛇直映天。法门摧栋宇,觉海破舟船。
书镇秦王饷,经文宋国传。声华周百亿,风烈被三千。
芜没青园寺,荒凉紫陌田。德音殊未远,拱木已生烟。
第32首、送晦堂禅师还柏山(明代 陈登)
龙河花下送师归,吴楚千峰一锡飞。到日亲朋如借问,乡心迢递宦情微。
第33首、用晦以三寸箧贮金字佛经咒二十余卷精工之甚感而赋谢(明代-王世贞)
函端舍利发,知尔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终。
真文玄奘熟,梵字苑咸工。大类群龙藏,收来一钵中。
第34首、修武县西北有浊鹿城魏受汉禅封献帝为山阳公城即公所居也道经此地感而赋之【清代:顾瑗】
炎汉逮中叶,朝纲已不整。桓灵继昏愦,天怒发灾眚。
殿陛妖孽生,边塞烽烟警。维时有张角,啸聚群不逞。
公言苍天死,黄巾系要领。扰乱遍九州,响应暨五岭。
从来邪术兴,变乱在俄顷。诛斩不期多,驱治贵用猛。
奸雄利时危,乘閒志乃骋。时岂无忠良,出语剑在颈。
哀哉建安君,厉阶遂为梗。戎马走仓皇,流萤借馀景。
运际田篡齐,数应吴入郢。幽囚浊尘城,不死实为幸。
客行过遗墟,谈者犹齿冷。前事后之师,何人发深省。
第35首、再寄九华山几谷上人【清代:了禅】
九子山头月,双峰顶上云。清芬同一派,孤静两无分。
画笔超流俗,诗才迥不群。我来应下拜,古佛最能文。
第36首、咏禅思道人诗【魏晋:支遁】
云岑竦太荒,落落英岊布。回壑伫兰泉,秀岭攒嘉树。
蔚荟微游禽,峥嵘绝蹊路。中有冲希子,端坐摹太素。
自强敏天行,弱志欲无欲。玉质凌风霜,凄凄厉清趣。
指心契寒松,绸缪谅岁暮。会衷两息间,绵绵进禅务。
投一灭官知,摄二由神遇。承蜩累危丸,累十亦凝注。
悬想元气地,研几革粗虑。冥怀夷震惊,怕然肆幽度。
曾筌攀六净,空同浪七住。逝虚乘有来,永为有待驭。
第37首、与仲孺述之世美东禅纳凉校韩文世美以韩公召先去 其一【南北朝:邹浩】
清风多处是精庐,饭罢俱来校异书。车马焉能落吾事,未斜桐影且安居。
第38首、来机禅人五十一【明代:释函是】
寸丝不挂袈裟旧,放过玄机此再来。五十还教更五十,莲花岁岁腊前开。
第39首、檗庵禅师精舍【清代:严学诚】
闻说孤臣曾此依,棱棱风骨古来稀。昏朝抗疏霜凝简,故国伤心涕满衣。
浪迹但求人莫识,披缁常与世相违。只今精舍松筠茂,劲节如公亦庶几。
第40首、题武当逸禅师兰若【唐代:戴叔伦】
我身本似远行客,况是乱时多病身。
经山涉水向何处,羞见竹林禅定人。
第41首、题僧松禅(一作题僧院松)【唐代:曹松】
空山涧畔枯松树,禅老堂头甲乙身。
传是昔朝僧种著,下头应有茯苓神。
第42首、和旻上人伤果禅师【唐代:杨炯】
净业初中日,浮生大小年。无人本无我,非后亦非前。
箫鼓旁喧地,龙蛇直映天。法门摧栋宇,觉海破舟船。
书镇秦王饷,经文宋国传。声华周百亿,风烈被三千。
芜没青园寺,荒凉紫陌田。德音殊未远,拱木已生烟。
第43首、上堂开示颂【唐代:黄蘖禅师】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第44首、狗子佛性颂【宋代:白玉蟾】
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
乃为之颂云:雨过西风寒,
苍苔封战骨。可怜老将军,
饮马长城窟。
第45首、见浙翁琰禅师【宋代:白玉蟾】
谓师有道国人皆,何必文殊更五台。
棒喝交驰聊复尔,离微不犯亦奇哉。
且言风动还幡动,莫问船来与陆来。
不道相逢不相识,尽教寒拾笑咍咍。
第46首、示明禅者【宋代:释智愚】
面壁风规久寂寥,儿孙旋旋立新条。
不知断臂缘何事,血洒空庭雪未消。
第47首、本禅人烂柴【宋代:释智愚】
祇为到头乾不尽,纵饶见火亦难吹。年来岁往消磨去,不许春风管带伊。
第48首、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宋代:释居简】
顶骨峣然,隐若伏犀。于烈火中,凄其廪而。古铁铮铮,烬馀不热。
击石拊石,迭中音节。舍利团缀,素魄囧如。湛湛凝露,累累贯珠。
岂无他人,欲见其顶。月行太空,蛙沉坎井。
第49首、寄汉上禅者【宋代:张嵲】
睡起题诗寄汉滨,几年音信断知闻。
何人为我持瓶去,满貯虚昙一饷君。
第50首、湘山寺无量寿佛【元代:陈孚】
大地山河,无非佛者。此为真身,孰则为假。滔淊清湘,瑶影如泻。
一草一木,亦皆潇洒。月明露寒,绿烟浮野。山禽涧鹿,悉谈般若。
我来自北,金鞍铁马。一笑石上,得清净舍。巍乎梵宫,朱门碧瓦。
弹指毗卢,风斯在下。
第51首、拟古诗七十首 其五 支道人遁赞佛【明代:盛时泰】
震旦值熙阳,首夏时清和。缅怀鹫岭地,兹夕降奢摩。
明星一悟法,慈悲周九阿。撚花陟宝座,花影何婀娜。
阿难笑传意,外道生障魔。岂期一茎草,可为千丈柯。
历劫已无数,未来今已过。嗟予禀夙愆,幸得渡慈波。
巍巍鸡足山,众宝何嵯峨。一自法鼓息,昏夜徒吹螺。
禅解既已鲜,支离何众多。空有澄观理,不聆帝子歌。
遂使阎屠人,终日疲婆娑。真性了无取,千载如一俄。
颠倒识浪中,仡仡复蹉蹉。哀哉此众生,忍闻修多罗。
渡海必以筏,无筏难涉河。渡竟还自渡,由旬与刹那。
寄言后世士,讽诵无怠跎。
第52首、禅灯【明代:杨循吉】
法体光明无障碍,譬如灯火破群昏。
一灯能作百千灯,百千灯自一灯化。
自百千灯照一室,其光无坏亦无杂。
如是乃至一灯照,一室所见光亦然。
百千灯多一灯少,而其光体实不异。
是故我今持此灯,愿献宝林尊者前。
长令获此大光明,与彼迷生作前道。
第53首、牛首祖堂寻雪浪禅师不遇【明代:徐熥】
云气掩禅栖,山空鸟自啼。塔阴依日转,铃语坠风低。
白社虚牛首,青山费马蹄。无由问真偈,归路夕阳西。
第54首、诃衍弟以甲辰浴佛日受老人付授志喜【明代:释今无】
三十年前早诞生,指天今又属罗云。击开寺竹原龙种,呼起神鹞突洞云。
内绍步移非干蛊,再参智过始超群。船头愧杀秕糠我,东去西之暂任君。
第55首、赠檗庵禅师【清代:沈永令】
浮生阅尽几沧桑,独卧寒云拥竹床。百炼身犹馀铁石,万言字尚挟风霜。
列朝文献征遗史,一代天龙护法王。士女争来瞻瑞相,使君故是宰河阳。
第56首、宿智印禅师道场【清代:杨继经】
翠壁苍崖接泬寥,参差黛巘倚云霄。夜寒玄豹啼林密,春暖骊龙听法遥。
金铎宝幢传佛偈,石梯残字见南朝。偶来欲脱荷衣去,惭愧无因挂一瓢。
第57首、寄焦山圜禅师二首 其一【宋代:周孚】
渺渺城东路,焦仙有旧庐。尝闻大雄谶,真合懒融居。
贫病飘流际,艰难问讯初。一庵容听法,吾老合捐书。
第58首、楫禅人之太白【宋代:释智愚】
明明不可铭,断续复谁听。
海上有痴绝,山中无白丁。
天风生寂籁,霜月下寒汀。
子去忘幽讨,重岩犹未扃。
第59首、次韵程给事寄法云禅师重喜【宋代:赵抃】
法云尝负没弦琴,有曲古名清夜吟。心指寂寥谁肯顾,遇公倾耳作知音。
第60首、十月十日访琳道人於禅静寺与之徘徊泉石间甚【宋代:毛滂】
道人泉石畔,饷我欲盘桓。
见爪苍龙古,颦眉古佛寒。
家风真草草,诗句自珊珊。
今夜东堂梦,云披月万竿。
第61首、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监五绝三【宋代:晁补之】
鹙子犹应昧此缘,室中那有久如天。
饶师掷过三千界,浮玉西津故俨然。
第62首、游佛堂【元代:金涓】
石田级级黍离离,野外招提野趣宜。山色万重青有待,槿花一树白无私。
得时豪杰誇身健,老去飘零仗佛慈。课罢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苦吟诗。
第63首、乞宽禅师瘿山罍呈宣供奉【朝代:唐代|作者:李益】
石色凝秋藓,峰形若夏云。谁留秦苑地,好赠杏溪君。
第64首、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
洛景城西尘土红,伴僧闲坐竹泉东。
绿萝潭上不见日,白石滩边长有风。
热恼渐知随念尽,清凉常愿与人同。
每因毒暑悲亲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第65首、题山中故静禅师【朝代:唐代|作者:刘得仁】
寂灭身何在,门人隔此生。影悬尘已厚,塔种柏初成。
溪院秋先雪,山堂古有精。当时挂锡处,树老几枝倾。
第66首、和袭美为新罗弘惠上人撰灵鹫山周禅师碑送归诗【朝代:唐代|作者:陆龟蒙】
一函迢递过东瀛,只为先生处乞铭。
已得雄词封静检,却怀孤影在禅庭。
春过异国人应写,夜读沧洲怪亦听。
遥想勒成新塔下,尽望空碧礼文星。
第67首、妙喜寺达公禅斋寄李司直公孙、房都曹德裕…四十二韵【朝代:唐代|作者:皎然】
我祖传六经,精义思朝彻。方舟颇周览,逸书亦备阅。
墨家伤刻薄,儒氏知优劣。弱植庶可凋,苦心未尝辍。
中年慕仙术,永愿传其诀。岁驻若木景,日餐琼禾屑。
婵娟羡门子,斯语岂徒设。天上生白榆,葳蕤信好折。
实可反柔颜,花堪养玄发。求之性分外,业弃金亦竭。
药化成白云,形凋辞素穴。一闻西天旨,初禅已无热。
涓子非我宗,然公有真诀。却寻丘壑趣,始与缨绂别。
野饭敌膏粱,山楹代藻棁。与君北岩侣,游寓日常昳.
静对春谷泉,晴披阳林雪。境清觉神王,道胜知机灭。
诣寂长杳冥,忘归暂采撷。物生岂有心,丽容俟予别。
桂子何蓂苓,琪葩亦皎洁。此木生意高,亦与众芳列。
赏墨识屡换,省躬悟弥切。微尚若不亏,足以全吾节。
北风吹蕙带,萧寥闻蜻蛚.宿昔庐峰期,流芳已再歇。
不有清屏鉴,使我商弦绝。愿寄千里心,月高不可掇。
优游邦之直,远矣踵前烈。立俗忘毁誉,遇物遗巧拙。
真气独翛然,轩裳讵能绁。都曹风韵整,纲纪信明决。
于交必倾写,立行岂矜伐。政与清渭同,分流自澄澈。
裴侯资亮直,中诚岂徒说。古人比明义,清士愿交结。
温温躬珪彩,终始声不缺。颜生炯介士,有志不可越。
仗义冒险难,持操去淄涅。世论高二贤,贤贤继前哲。
四子遭明盛,裒然皆秀杰。理名虽殊迹,悟道宁异辙。
爱尔竹柏姿,为予寒不折。
第68首、寄南山景禅师【朝代:唐代|作者:栖白】
一度林前见远公,静闻真语世情空。
至今寂寞禅心在,任起桃花柳絮风。
第69首、戏悼如禅师【朝代:宋代|作者:嵩禅师】
继祖当吾代,生缘行可规。
终身常在道,识病懒寻医。
貌古笔难写,情高世莫知。
慈云布何处,孤月自相宜。
第70首、示如法禅人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释原妙】
识得根源认得伊,全身犹堕在尘围。
纵然和座都掀倒,尚有烟霞绕翠微。
第71首、礼明招谦禅师塔【朝代:宋代|作者:释智愚】
藤深蔓短塔累累,以眼名龙恐是伊。
放下泥盘叉手笑,阿师曾误矮阇梨。
第72首、大慧禅师赞【朝代:宋代|作者:释智愚】
前无释迦,后无达磨。
骂雨骂风,只要做大。
黑漆竹篦胡打乱打,是佛是魔劈面便唾,因兹天降其咎。
衡阳梅阳,十七年吞饥忍饿。
将谓万里生还知非,元来一星子不曾改过。
者般瞎秃得人憎,天上人间无两个。
咄。
第73首、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 其八【朝代:宋代|作者:郑清之】
老胡无圣亦无言,蓦指虚空唤作禅。
掌血条痕无着处,教谁白地患青颠。
第74首、佛心禅师顶相【朝代:宋代|作者:释普济】
千圣头边殃祸作,春风和气满丛林。
随其机上者上之,任其器下者下之。
一处不通,回天转地。
活天下死衲僧,死大地活衲子。
是谓父不传子不记之妙,如保福千圣头边殃祸者鲜矣。
第75首、禅人请赞 其六【朝代:宋代|作者:释师范】
僻性拗木枕,天生没意智。
自己独冤家,佛祖闲奴婢。
尝闻一饱忘百饥,今日山僧身便是。
第76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八六【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湛而不浑,妙而长存。
秋水何色,野云无根。
半夜天空河汉净,老兔濯濯明月魂。
第77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八三【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去就清贫,担何苦辛。
兀默三椽老,平生五合陈。
出家意谓了身,住院还相累人。
野水连天半夜月,丛林和气十方春。
第78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二五【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须发老而覆霜,心念净而发光。
妙照混三世,幽灵空十方。
口吞诸佛而不为大,舌拄梵天而不觉长。
刹尘无间说,鸥鸟不乱行。
平等是道,自然成章。
第79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五一【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为僧{屈刂}剞,与世支离。
目瞳青炯炯,头发白丝丝。
劫空有句,真得无师。
借功分照用,借位解提持。
万像森罗一音说,何须特地挂唇皮。
第80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七七【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形虽老苍,事不穷忙。
味真嚼蜡,面冷刮霜。
撒手行空劫,全身入帝乡。
回头游戏成三昧,春上百华蜂采香。
第81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七八【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曲木坐床,乌藤倚旁。
孤禅一句,三世十方。
青灯含华夜耿耿,白鸟欲没天苍苍。
却来有应,出碍无当。
第82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四一六【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鼻直口四方,眉低眼三角。
默默句难传,深深谁转脚。
入挂树之壶,天地能阔。
得烂柯之棋,黑白未错。
如今更不囊藏,到处随宜着落。
第83首、禅人写真求赞 其五三【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怒眉嗔目,枯肠空腹。
面冷莫触,气清可掬。
乘仙槎而棹星河,握玉斧而修月毂。
真见法以唯心,妙契神于即物。
第84首、送广禅人【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温风促客下云岭,触处无心即道游。
得坐会当明变豹,出门须解倒骑牛。
冲烟筇入青萝径,载月船回白鸟洲。
中外夷犹功迹绝,{氵曶}然天水一成秋。
第85首、禅人请赞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释咸杰】
在家不读书,行脚不参禅。
随流闲打閧,掘地觅青天。
而今老矣方知悔,捏人痛处力加鞭。
第86首、赠器之禅师【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器禅鄱水来,一钵自笑傲。
偶然家此山,十见青林槁。
寒骨耸诗律,枯笔作行草。
韵如绛阙容,日月不能老。
伊余曾闻名,再见遂倾倒。
情高付无求,语妙知有道。
兹山得君居,便觉山愈好。
何时卜东岩,邻径云共扫。
时时从君游,吐词觅遗藁。
第87首、送禅人入京【朝代:宋代|作者:释清远】
千人丛与万人丛,无喜无嗔耳目通。
要识太原孚上座,六街钟鼓闹冬冬。
第88首、机禅人出丐求颂【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尘刹分身看化机,青烟几处午家炊。
面墙坐照丛林事,持钵丐缘云水饥。
出谷鸟传春次第,漾舟人爱月相随。
归来定有饱参句,笑解枯禅篾肚皮。
第89首、和梅堂祖心禅师答潭州知府谏议谢凡五遣人召禅师不往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彭汝砺】
万里江湖一钓舟,夜寒乘月过沧洲。
投竿不比任公子,误得骊龙亦上钩。
第90首、次韵和知郡朝奉登禅月台书事二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孔武仲】
素月寒光好,高斋夜已扄。
影难穿密纸,光稍泛疏棂。
皎洁临书案,朦胧到研屏。
沈吟忆丹桂,更欲步中庭。
第91首、第二十七疏山答佛颂【朝代:宋代|作者:释义青】
养子方知在仁慈,亲言无味外人疑。
欲穷沧浪深深处,听取渔家辄莫迷。
第92首、耕园驿佛桑花【朝代:宋代|作者:蔡襄】
溪馆初寒似早春,寒花相倚醉于人。
可怜万木雕零尽,独见繁枝烂熳新。
清艳夜沾云表露,幽香时过辙中尘。
名园不肯争颜色,的的夭红野水滨。
第93首、偈【朝代:宋代|作者:化禅师】
翠竹黄花非外境,白云明月露全真。
头头尽是吾家物,信手拈来不是尘。
第94首、寄浮山远禅师【朝代:宋代|作者:释警玄】
杨广山头草,凭君待价焞。
异苗翻茂处,深密固灵根。
第95首、送元安禅者【朝代:宋代|作者:释重显】
群峰杳蔼留不住,远道依依只藤屦。
旧隐萝龛付与谁,寒猿后夜啼高树。
第96首、圆通玑禅师赞【朝代:宋代|作者:黄庭坚】
诸法坐处坐,诸佛行处行。
如来无简择,清镜坦然平。
有人借问谁家曲,眨目眉毛何似生。
第97首、自巴陵略平江临湘入通城无日不雨至黄龙奉谒清禅师继而晚晴邂逅禅客戴道纯款语作长句呈道纯【朝代:宋代|作者:黄庭坚】
山行十日雨沾衣,幕阜峰前对落晖。
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归。
灵源大士人天眼,双塔老师诸佛机。
白发苍颜重到此,问君还是昔人非。
第98首、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 其四【朝代:宋代|作者:郑清之】
书经犹有遮个在,画佛何曾梦见来。
玲石玉峰雷雨过,梅花昨夜一枝开。
第99首、禅人写真求赞 其六三【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不以律拘,不以禅缚。
说法口窄,默游步阔。
草木阳春来,池塘明月落,何妨处处相安着。
第100首、卜算子·只管要参禅,又被禅萦绕【朝代:宋代|作者:沈瀛】
只管要参禅,又被禅萦绕。
好笑西来老秃奴,赚了人多少。
你待更瞒咱,咱也今知晓。
只这喃喃说底人,又被傍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