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做准备》可能是您在寻找校园新闻资讯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因为从事的是教师的职业,寒暑假的拥有是我们教师优于其他从业人员的明显一处,也因此叫诸多的人为此感到羡慕。寒暑假假期时间较长,多为休养生息与出行旅游的方式为主。而说到旅游与旅行,似乎这其中又有些区分。和伙伴自行组织出游,必须得提前制定好出游攻略,预定好机票、车票,提前解决好相关的住宿等,一概的问题都得我们几个自主去解决,即所谓的自助游。
这样的方式叫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捧,因为它自由、随性,不必每天随着导游的固定式安排,固定式游览。
但要说自助游更加轻松,这个说法倒是值得让人审视。很多人之所以不乐于报旅行社,是因为旅行社要照顾到出游团队中多个年龄层次的喜好,很多时候吃、住、行都更加大众化,身为其中的一员,你不得不服于团队,而放下自己的小小念头。
说到自助游,近来也有一种说法,把自助游分为自助旅游和自助旅行。出游在外,多少有机会看到不同年龄人群的出游方式。也不难发现,较多比较成熟的旅行者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合理安排时间,选择感兴趣的事情去做,而大多数年轻的出行者则会用各种当地旅游项目和购物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继而每天都拖着疲惫的身躯,或者拎着大包小包回酒店,然后周而复始,起早摸黑天的奔波。最后,当被问及玩得怎么样时,最直接的回答就是:累!些许,这就是所谓的自助旅游吧,注重游玩,注重经历与体验。
很不幸,我不得不承认,自个也是属于这一类型,很多时候是玩累了,才想着结束旅程,回家歇息。把自己旅行的日程安排满当,最后不难发现这种属于走马观花,因为自己赶着要在有限的时间看更多、玩更多,把自己累得半死,忘却了其实出行的质量远比出行的数量重要的多。
再说到旅行吧,或许是更加注重于内心的感受、吸纳,累了就歇歇脚,何必赶路,到一个悦目舒适的新环境,去当地的咖啡馆坐坐,看看书;去当地的特色餐馆,尝尝当地的特色美食,而不是一味地被商业化的意识左右。
吴晓波在《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做准备》写过这么一段话:“在这个中年的午后,你能够安心坐在立冬的草坪上喝一杯上好的单枞茶,你有足够的心境和学识读一本稍稍枯燥的书,有朋友愿意花他的生命陪你聊天唠嗑,你可以把时间浪费在看戏登山旅游等诸多无聊的美好事物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成本”的,而它们的投资期无一不是在你的青春阶段。”我不禁感慨,或许这便是岁月的历练。此时此刻,若想摆脱快节奏的出行,享受悠闲看书,喝咖啡的美好度假时光,是不是正应该用现在的青春时光去努力付出,或许年轻时的拼搏是我们人生旅途中必须经历的过程。
其实每个人理想的生活状态莫过于用自己的方式过属于自己的生活:清楚地知道人生到底有哪些选择,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最后用自己强大的内心来抵抗诱惑和被周围人同化的压力来守护真实的自己。而拥有足够的经历是迈向理想生活的第一步。打个比喻,这就好像去自助餐厅:第一次去时,我们定会被琳琅满目的食物所诱惑,什么都想尝一下,直到把自己吃撑才离开。之后去得多了,尝试得多了,就会知道什么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最后能够忽略那些不想要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然后悠闲地享受食物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试错阶段才会慢慢了解自己,这种试错成本是不可避免的。而我们在年轻时候的试错是最佳的选择。也许,很多时候的尝试只是为了明白,这其实并不适合自己,但正如这句话所说的一样:失败总比遗憾好。因此,不要害怕选错,记得告诉自己: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可能得走很多弯路,这是你人生交学费的阶段,每个人都要经历。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尽管自己现在可能看不到。正如吴晓波所言,达到这样的状态是有代价和成本的,而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来自二十岁时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