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橘子有几瓣反思

栏目: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
时间:2022-09-27 20:54:04
文章:成熟仔 分享

《大班教案橘子有几瓣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大班教案橘子有几瓣反思

活动目标

  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6、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2、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

活动准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教师边说边出示表一)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3)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发现橘子瓣数的规律。师:你们仔细观察表格,看看能发现什么?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师:你的橘子有几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各有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师: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2.抛出新的问题,启发幼儿猜想与验证。

  (1)幼儿猜想、验证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

  师:你们猜猜,一个橘子只有8瓣,它是大橘子还是小橘子?为什么?

  幼:是大橘子瓣数多,因为大橘子很大肯定瓣多,小橘子很小肯定瓣少。

  师:你们都觉得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待会儿你们拿两个橘子数一数,然后记录在表我们一起来看记录表(见表二),左边第一列是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第二列是猜一猜橘子有几瓣,第三列是数一数有几瓣。

  (2)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

  师:你们猜猜大橘子有几辫,小橘子有几瓣,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数完后看大橘子有几瓣,小橘子有几瓣,是否猜对了?

  幼l:我猜大橘子12瓣,小橘子9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3瓣,小橘子11瓣,大橘子瓣数更多,我猜对了。

  幼2:我猜大橘子14瓣,小橘子10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0瓣小橘子14瓣,,卜橘子瓣数更多,我猜错了。

  幼3:我的大橘子很大,我猜大橘子有15瓣,小橘子比较小,我猜有9瓣,大橘子肯定比小橘子瓣数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4瓣,小橘子14瓣,大橘子和小橘子瓣数一样多,我猜错了。

  (3)利用探索的答案引发幼儿思考。

  师:刚才,小朋友经过验证,得出三种答案:第一种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第二种是大橘子瓣数少,小橘子瓣数多;第三种是大橘子和小橘子的瓣数一样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肯定有秘密,今天回家后通过你们自己的办法找到答案?

教学反思

  1、 利用统计表,让幼儿发现橘子的瓣数不相同,初步知道橘子大约的瓣数。设计这一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对事物现象的简单规律进行思考与提升,以获得思维的发展;二是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提供条件。"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抛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并不是橘子最少只有8瓣,最多有14瓣。橘子到底有多少瓣,教师没有给予答案,而是提醒幼儿在生活中关注,为幼儿继续探索橘子的瓣数留下广阔的空间。

  2、 让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幼儿通过自己的验证,意识到自己原有的认识是不对的,通过此环节,让幼儿学习客观地看待问题,建构辩证的思维方式。

  3、 教师归纳幼儿操作后的答案,利用三种不同的答案,引发幼儿继续探索,让幼儿关注橘子生长的条件。

2、大班数学橘子有几瓣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橘子有几瓣》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橘子有几瓣》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橘子有几瓣》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6.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教学反思:

  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教学反思:

  集中分享能为幼儿的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在分享中幼儿学习同伴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办法、多角度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幼儿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体验探索的快乐。从幼儿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能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种方法数橘子的瓣数。这说明幼儿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

  (3)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发现橘子瓣数的规律。师:你们仔细观察表格,看看能发现什么?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师:你的橘子有几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备赢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师: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3、大班公开课橘子有几瓣教案反思

  活动设想本活动取材来源于生活,以探索橘子的瓣数为主线展开活动。活动有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幼儿探索用多种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然后把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中。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了解橘子的瓣数并不相同。第二环节是利用统计得出的数据,让幼儿猜测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然后提供大、小橘子让幼儿验证。

  活动目标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6.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2、笔、记录纸、卡片等。

  活动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教师边说边出示表一)

  师:这张记录表有几列,每一列表示什么?左边的一列有数字,右边的呢?这里的数字表示橘子的瓣数。如果你的橘子有9辨,你就拿一个橘子小卡片贴在9的右边的"我的橘子有几瓣"那一栏中。为了让自己知道哪张橘子卡片是你的,你可以在小卡片的上面做上你喜欢的记号。

  反思表一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反思集中分享能为幼儿的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在分享中幼儿学习同伴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办法、多角度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幼儿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体验探索的快乐。从幼儿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能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种方法数橘子的瓣数。这说明幼儿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

  (3)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发现橘子瓣数的规律。师:你们仔细观察表格,看看能发现什么?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师:你的橘子有几瓣?

  【教学反思】

  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4、大班数学数一数橘子有几瓣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2、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教学准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教学反思】

  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5、大班数学教案:橘子有几瓣

  活动设想:本活动取材来源于生活,以探索橘子的瓣数为主线展开活动。活动有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幼儿探索用多种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然后把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中。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了解橘子的瓣数并不相同。第二环节是利用统计得出的数据,让幼儿猜测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然后提供大、小橘子让幼儿验证。 活动目标:

  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反思: 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反思:

  集中分享能为幼儿的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在分享中幼儿学习同伴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办法、多角度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幼儿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体验探索的快乐。从幼儿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能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种方法数橘子的瓣数。这说明幼儿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

  (3)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发现橘子瓣数的规律。师:你们仔细观察表格,看看能发现什么?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师:你的橘子有几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备赢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师: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反思本环节利用统计表,让幼儿发现橘子的瓣数不相同,初步知道橘子大约的瓣数。设计这一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对事物现象的简单规律进行思考与提升,以获得思维的发展;二是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提供条件。“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抛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并不是橘子最少只有8瓣,最多有14瓣。橘子到底有多少瓣,教师没有给予答案,而是提醒幼儿在生活中关注,为幼儿继续探索橘子的瓣数留下广阔的空间。2.抛出新的问题,启发幼儿猜想与验证。

  (1)幼儿猜想、验证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

  师:你们猜猜,一个橘子只有8瓣,它是大橘子还是小橘子?为什么?

  幼:是大橘子瓣数多,因为大橘子很大肯定瓣多,小橘子很小肯定瓣少。

  师:你们都觉得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待会儿你们拿两个橘子数一数,然后记录在表我们一起来看记录表,左边第一列是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第二列是猜一猜橘子有几瓣,第三列是数一数有几瓣。

  反思利用统计表的数据引发幼儿探索橘子的大小是否与瓣数的多少有必然的联系,此环节采用猜想与验证的组织形式。猜想能让幼儿调动原有经验与面临的情况进行思维碰撞,训练了幼儿独立思维能力。猜想、验证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特点,在猜想验证过程中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2)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师:你们猜猜大橘子有几辫,小橘子有几瓣,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数完后看大橘子有几瓣,小橘子有几瓣,是否猜对了?

  幼l:我猜大橘子12瓣,小橘子9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3瓣,小橘子11瓣,大橘子瓣数更多,我猜对了。

  幼2:我猜大橘子14瓣,小橘子10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0瓣小橘子14瓣,,卜橘子瓣数更多,我猜错了。

  幼3:我的大橘子很大,我猜大橘子有15瓣,小橘子比较小,我猜有9瓣,大橘子肯定比小橘子瓣数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4瓣,小橘子14瓣,大橘子和小橘子瓣数一样多,我猜错了。 反思此环节让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幼儿通过自己的验证,意识到自己原有的认识是不对的,通过此环节,让幼儿学习客观地看待问题,建构辩证的思维方式。

  (3)利用探索的答案引发幼儿思考。

  师:刚才,小朋友经过验证,得出三种答案:第一种是大橘子 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第二种是大橘子瓣数少,小橘子瓣数多;第三种是大橘子和小橘子的瓣数一样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肯定有秘密,你们想通过什么办法找到答案?

  幼1:我问我爷爷,我爷爷是生物老师.他会知道。

  幼2:我看百科全书。

  幼3:我跟我爸爸上网查找答案。 反思[幼儿园教案网]www.chinajiaoan.cn

  教师归纳幼儿操作后的答案,利用三种不同的答案,引发幼儿继续探索,让幼儿关注橘子生长的条件。(福建省建瓯市实验幼儿园大班教研组:昊海云)

6、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橘子写生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秋天到了,许多水果都成熟了,橘子是孩子们喜爱的水果之一,它贴近幼儿的生活,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幼儿对自己熟悉的事物能产生积极的兴趣。为了更好的提升大班幼儿的写生能力,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幼儿写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开发幼儿创造潜能,塑造幼儿良好个性品质。激发、鼓励幼儿在大自然中探索、发现的兴趣。

  活动目标:

  1 、进一步认识橘子。

  2 、写生画法的培养。

  3 、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橘子若干,画纸每人一张,蜡笔。

  活动过程:

  1 、观赏品尝橘子。

  (1)观赏橘子的颜色形状。

  (2)幼儿逐个触摸观察,再次表达自己的认知。

  小结:橘子不是很圆,扁圆形,有的地方是橘黄色,有的地方是绿色,有的地方是黄色。

  (3)品尝味道。

  2、 给橘子画像

  3、 作品展示,自我介绍。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对橘子外部特征了解更近了一步,由于幼儿们掌握了圆和椭圆形的画法。所以幼儿画的橘子造型较好,构图大胆,由于是写生,活动没有出示范例,不想给幼儿一个固定模式,结果令人欣喜,在用色方面,幼儿的作品很有色彩感觉。甚至在橘子身上由于反光呈现出的蓝色,紫色,小黑点都进行表现。活动中幼儿兴趣很浓厚,画得非常认真投入。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也是教育所在,相信用这样的观念来教育孩子,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好。

7、大班音乐教案:大班音乐教案(附教学反思)

  (一)活动准备

  我运用律动去安定幼儿的情绪,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电视机、音碟机、U盘)辅助并提问的形式,导入主题

  运用多媒体动画,让幼儿观察画面并能表达、感受妈妈的辛劳。

  (三)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通过幼儿对歌词的理解,用自己最漂亮的动作来表达对妈妈的爱,让幼儿在音乐声中尽情展示,把美好的情感释放出来。

  (四)利用谈话,使幼儿进一步产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为妈妈唱一首歌或说几句祝福的话,亲亲妈妈、抱抱妈妈等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幼儿园中班庆“三八”亲子同乐活动:红花献给好妈妈

  一、活动内容:

  “三八妇女节”邀请妈妈来园和孩子一起共庆节日。

  二、活动目标:

  1、了解“三八节”,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知道妈妈养育了我们,妈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2、小朋友在唱唱、跳跳、玩玩、送红花等环节中,体验给妈妈,奶奶过节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3、增进孩子与妈妈,奶奶之间的亲情,共享天伦之乐。

  三、活动准备:

  1、发放“告家长书”,让家长了解“三八”妇女节活动流程 。

  3、布置好活动场地、家长座位。

  4、准备皱纹纸、彩色纸等各种材料制作红花,在活动中送给妈妈,奶奶。

  5、准备游戏的材料(布料、口袋),小旗。

  四、活动过程:

  一、妈妈,奶奶、幼儿入座。

  二、活动开始:

  1、老师简介节日:“今天是谁的节日呢?妈妈平时很辛苦,又要照顾我们,又要上班。每年的三月八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小朋友的奶奶、妈妈、阿姨们的节日。小朋友们要祝贺她们节日快乐。

  2、节目表演

  (1)请幼儿为妈妈、奶奶们表演节目。 歌曲:《画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鲁冰花》《幸福拍手歌》

  (2)亲子才艺表演 。幼儿和妈妈一起表演节目。

  3、请幼儿说说事先准备好的调查表。

  (1)简单介绍妈妈的职业和工作情况。

  (2)妈妈真辛苦呀!你能为妈妈做些什么事呢?小朋友为妈妈做了这么多事情,请妈妈说说您对孩子的希望。

  4、幼儿和妈妈,奶奶一起游戏。

  (1)游戏“找找好妈妈”

  游戏规则:妈妈或奶奶躲在帘子后面,说一句“宝宝,妈妈在这里。”幼儿根据声音找出自己的妈妈。人数8人

  (2)游戏“小袋鼠找妈妈”

  游戏规则:小朋友从终点把袋子送给妈妈,妈妈套上口袋再跳到终点。

  (3)游戏“我穿妈妈的鞋”

  游戏规则:妈妈坐在椅子上,孩子穿上妈妈的鞋从起点走到终点。

  5、红花献给好妈妈

  师:亲爱的妈妈、奶奶们你们辛苦了!今天我们的孩子想和您们一起制作小红花。来我们一起动手吧!制作完毕以后,孩子为妈妈戴上红花 并对妈妈,奶奶说句悄悄话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1、通过此活动,从平时在幼儿园的一些事情发现小孩的独立能力有所提高,如:穿衣、穿鞋、要书包等叫老师帮忙的少了。但是平时必须经常提醒家长:孩子能做的事不要帮太多,开始小孩的动作肯定有点慢,但我们要有耐心,鼓励他自己完成。

  2、通过家长反馈,小孩回家会说关心妈妈的话,懂得关心妈妈和其他长辈,虽然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语,一个小故事,一首歌也能让家长心里甜滋滋的。

  3、幼儿教学,关键是爱心和耐心,还有家长的支持非常重要。

8、大班游戏活动教案:《老狼老狼几点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以课本中学习钟表为背景,做这个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的学习。

  活动目标

  1. 学习到钟表是怎么走的顺序。

  2. 从中巩固数字的排序。

  3. 幼儿的灵活。

  4. 幼儿的协调能力。

  5.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钟表的运走顺序

  活动准备

  一个老狼头套,数个羊头套,一个钟模板

  活动过程

  1.准备 所有小朋友头戴羊头套排成火车,双手搭在前面一个小朋友前面,老师排在最前面充当老狼的角色。(头上戴老狼头套,手拿钟模板)

  2.开始游戏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说 老狼老狼几点了 一点了指着钟模板挨着说 最后说到12点小朋友开始跑,老师所扮演的老狼就开始来抓小朋友所扮演的小羊,被抓到的小羊就站在一边,排成一排。

  3.等所有小羊被抓完后,拍成一排,老狼就开始和小羊一起来数有多少只小羊。

  4.最后拿着钟模板和小朋友一起复述一下一点到12点。

  教学反思

  1. 在备课过程中知道小朋友对钟表这一块认识有点薄弱,但小朋友在游戏中认识钟表的能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2. 活动过程的反思,通过游戏边玩边学让小朋友愉快而主动的学习到知识是我们的目标。

9、大班体育游戏丰收的桔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练习连续跳圈到指定地点。

  借助儿歌的节奏,有序地跳完所有的圈。

  体验丰收带来的喜悦和成功感。

  了解五官的作用,掌握保护五官的方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圈24个,椅子12把(当作小树)。

  桔子为幼儿人数的5-6倍,用夹子夹好挂在终点的绳子上。

  活动过程:

  跳热身操。

  --教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桔子丰收了,我们要到果园里摘桔子,先跟着老师锻炼一下身体。

  --操节:摘果子--上肢运动;举起篮子--体侧;把篮子放下--下蹲运动;很开心的跳舞--跳跃运动;擦汗--整理运动。

  摘桔子游戏。

  --跟着教师从起点线跳到终点线。

  教师:刚才我们是在空地上跳的,现在我们要练习从这些圈里一个接着一个地跳过去。

  --幼儿自由练习跳圈。反馈:怎样跳圈可以不碰到圈?请个别幼儿示范。

  --分组练习。请所有小朋友站在起点线后,接力练习,引导幼儿关注前面跳圈的小朋友在跳的时候有没有碰到圈。

  --摘桔子。教师:每个人跳过圈以后只能摘一个桔子放到终点的筐子里,然后从队伍的旁边跑回到队伍的最后,看哪一组最先完成。

  --比赛摘桔子。

  ①教师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摘桔子比赛,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摘得桔子多。让每个人轮流摘桔子,知道老师说停的时候就结束。

  ②游戏结束,请排队数数自己组的句子数量,并记录在黑板上,比较桔子的数量。

  音乐活动:摘果子。

  --教师:我们摘了这么多的桔子,你们还想吃什么水果?跟着老师来摘水果吧。

  --幼儿听音乐,跳集体舞"摘果子"。

  教学反思:

  本活动让有亲身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农民伯伯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虽然活动总的来说是一节体育活动,但是它的教育意义更多的在于通过幼儿体验,教育孩子要爱惜粮食。作为体育课,在游戏环节设计上比较简单。

10、大班主题我伴桔子宝宝成长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猜测、证实橘子瓤数量,积累估算的初步经验与不同的数数方式。

  2、喜欢观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并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不同大小的橘子、塑料筐、笔、餐盘、毛巾、黑板、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引入老师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橘子,并引导幼儿观察橘子的不同。

  小结:原来橘子是有大有小的。

  二、比较大小橘子的数量1、老师出示两筐不同大小的橘子,引导幼儿猜测橘子数量。

  老师:猜猜看筐子里有几个大橘子?(幼儿猜测)那有几个小橘子呢?(幼儿猜测)

  2、一起数数大橘子装了几个?小橘子装了几个?并记录

  3、讨论:为什么同样大小的筐子,装的橘子数量却不一样?

  老师提问1:这两个框子一样大么?

  老师提问2:为什么一样大的筐子里,装的橘子确实不一样多的呢?

  4、得出结论:因为大橘子的个头大,所以装的少;小橘子的个头小,所以装的多。

  三、猜测并记录大小橘子里瓤的数量

  1、老师:橘子皮里躲着什么?(幼儿回答)大橘子的瓤和小橘子的瓤,谁的会比较多?(幼儿回答)猜猜看大橘子里面有几片瓤?(幼儿猜测)猜猜看小橘子里有几片瓤?(幼儿猜测)

  2、老师记录幼儿的猜测结果

  四、验证大小橘子里的瓤数

  1、每人选择一个橘子,自己动手剥开。

  (提醒幼儿剥桔子之前用毛巾擦手,并强调一人选择一个橘子)

  2、数一数橘子瓤的数量(可用的方法:一片一片分开数、分成两部分数、整个围着数、吃一片数一片)

  五、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1、介绍自己剥的橘子有几片瓤,并描述自己数的方法,老师做记录老师:告诉我你剥的是什么橘子?有几片瓤?你是用什么办法数的?(验证幼儿的猜测)

  2、观察比较统计表中的数据:大小橘子里最多的有几片瓤?

  3、讨论橘子瓤数量与橘子大小的关系。

  老师:大橘子里最多有几片瓤?小橘子里面最多有几片瓤?它们的数量一样多么?哪一种橘子的瓤比较多?

  小结:橘子瓤的数量和橘子大小没有关系。

  活动延伸

  1、教师演示数橘子瓤的方法:数一半的橘子瓤,然后猜测整个橘子瓤的数量

  2、延伸:回家后,找一个橘子试一试,先数半个橘子的数量,然后猜一猜整个橘子有几片瓤,把这个答案当做秘密一样藏心里,再数一数整个橘子有几片瓤,看自己猜的对不对。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给与了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操作中体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了成功的愉悦感,在剥一剥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非常的认真投入,也很乐意把自己的发现来告诉大家。

11、大班美术橘子写生教案反思

  活动意图:

  秋天到了,许多水果都成熟了,橘子是孩子们喜爱的水果之一,它贴近幼儿的生活,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幼儿对自己熟悉的事物能产生积极的兴趣。为了更好的提升大班幼儿的写生能力,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幼儿写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开发幼儿创造潜能,塑造幼儿良好个性品质。激发、鼓励幼儿在大自然中探索、发现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橘子。

  2、写生画法的培养。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橘子若干,画纸每人一张,蜡笔。

  活动过程:

  1 、观赏品尝橘子。

  (1)观赏橘子的颜色形状。

  (2)幼儿逐个触摸观察,再次表达自己的认知。

  小结:橘子不是很圆,扁圆形,有的地方是橘黄色,有的地方是绿色,有的地方是黄色。

  (3)品尝味道。

  2、 给橘子画像

  3、 作品展示,自我介绍。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对橘子外部特征了解更近了一步,由于幼儿们掌握了圆和椭圆形的画法。所以幼儿画的橘子造型较好,构图大胆,由于是写生,活动没有出示范例,不想给幼儿一个固定模式,结果令人欣喜,在用色方面,幼儿的作品很有色彩感觉。甚至在橘子身上由于反光呈现出的蓝色,紫色,小黑点都进行表现。活动中幼儿兴趣很浓厚,画得非常认真投入。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也是教育所在,相信用这样的观念来教育孩子,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好。

12、大班语言活动橘子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做做玩玩中,初步感受和体验散文中展示的语言美和快乐的情绪。

  2、能够大胆表现对散文的理解。

  3、丰富词汇:害羞、清香、扑面而来。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散文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若干橘子、托盘、小盘、湿毛巾、背景图一幅、磁带

  活动过程:

  一、操作感知,激发兴趣 现在是什么季节?哪些水果成熟了?

  1、幼儿和老师共同制作橘子花。

  2、幼儿在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橘子花过程中,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丰富词汇。

  二、欣赏散文,体验理解作品的语言美

  1、幼儿倾听教师配乐朗诵,回答提问:自己听到了什么?

  2、幼儿再次欣赏配乐朗诵,回答:自己喜欢散文里的哪句话,并愿意用语言讲出来,用动作做出来,喜欢学习散文中的优美语句。

  3、师幼共同有表情的朗诵。

  4、自编动作进行朗诵。

  幼儿之间合作表演再次表现对散文的理解。

  三、内化迁移,大胆讲述

  1、橘子花真美,你还想到可以做哪些水果花?

  2、小组讨论,用香蕉、苹果也来编几句散文诗。

  四、延伸活动:

  回家后把自己学的《橘子花》和自己编的散文诗讲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准备了一些教学材料,帮助孩子们更形象、具体地体会这篇散文。同时还准备了一个橘子进行示范,在优美的意境中,慢慢地脱去橘子的外衣,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优美的语句。大多数孩子能够竖起小耳朵和我一起去聆听去感受,但是有些注意力不大集中的孩子,完全找不到重点,这也是我忽略的一点。比如在我边朗诵文章边进行示范剥橘子的时候,就有孩子一个劲的在旁边说,“老师,我要吃橘子”,由于我经验的缺乏,当时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只能忽略不计,但其实不管是对其他孩子还是对于我而言,在我好不容易创设出来的情景中,冒出来那么煞风景的话,其实是很受打击的,而孩子们的注意力也会被转移。这是我的一个疑惑,是我考虑不周到的一点,但是我在想如果下次还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老师的我到底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呢? 其次,我感觉我们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好,倾听的习惯也是重点培养目标。 当然,不管怎么样,这是我第一次让孩子接触散文这种形式,进行美文欣赏,当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以及我未曾预料到的状况,有我的疏忽也有我的疑问,希望在这样的不断总结经验中,对我、对孩子都能有一定的经验的提升。

13、大班数学圈里有几个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探索按标记图的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的物体。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大、小呼啦圈若干,瓶宝宝10只,幼儿操作用的小兔、圆圈等。

  活动过程:

  一、玩套圈并看标记记录。

  1、出示瓶宝宝,数出瓶宝宝的数量,分别请两名幼儿玩套圈游戏。

  2.、出示标记图(红圈和黄圈),请幼儿说说标记图的含义。在标记图后面记录套圈游戏中套到的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3、请几名幼儿和教师同时套圈,设置两个圈同时套中一个瓶宝宝的情境,引发幼儿讨论:蓝圈和红圈套中了同一个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呢?

  二、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中瓶宝宝的数量。

  1、在PPT上演示两圈套中同一个瓶宝宝的过程,带领幼儿分析交叉部分瓶宝宝的特征:既在红圈也在黄圈,计数两个圈内瓶宝宝数量时都要将它算进去。

  2、出示图二,改变交叉部分瓶宝宝的数量,引导幼儿正确计数红、黄圈里各有几个瓶宝宝。

  三、操作活动:兔宝宝站圈。

  2只小兔来站圈,怎么站呢?又要来看标记图了。

  1、出示标记图一:红圈2只蓝圈2只,分析标记图要求:怎样给2只兔宝宝站圈。

  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演示幼儿的操作,请大家检查进行验证。

  2. 出示标记图二: 3只小兔来站圈,看标记,什么要求?红圈2只蓝圈2只,怎么站?

  幼儿看标记进行第二次操作。请一个幼儿上来展示。

  3、出示标记图三:红圈2只蓝圈3只,3只小兔来站圈,怎么站?

  幼儿看标记进行第三次操作。讲评幼儿的操作。

  四、合作游戏:站圈乐

  你们想不想也来玩站圈游戏,看标记图一,几个人一组?(4个人一组)对,4个小朋友来站圈,怎么站呢?什么要求?(红圈里3人,蓝圈里2人),规则是4个小朋友全部都要参加站圈游戏,不能漏了一个人。

  1、幼儿4 个人一组站好后,老师给幼儿发红、蓝两个圈,幼儿自由站圈。

  2、分别出示图二(红圈里2人,蓝圈里4人),幼儿看标记玩站圈游戏,体验成功和合作的乐趣。

  活动延伸

  出示图四(红圈里4人,蓝圈里4人)

  活动反思:

  在备课前,我就一直构思如何来安排这节课,我班班额过大(77名幼儿,最近常到园的也有70或72名幼儿),对幼儿的分组活动也做了认真的思考,组分多了没人管理(一个老师、两个保育员),最终把每个游戏活动时分成三个组来完成。

  在 “自由玩圈”活动中,当老师让幼儿自己想出圈的玩法时,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幼儿都能拿着圈玩,有几个幼儿表现特别突出,能用圈套自己、手上转、地上滚,老师请出玩法好的幼儿玩给大家看时,别的幼儿都积极地跟着做,活动中老师说的不多,幼儿能自主练习,每个幼儿都能玩起来。

  在 “小球钻圈”活动中,老师分组示范动作后让幼儿自己尝试,幼儿跃跃欲试, 第一次滚球的时候,老有幼儿滚不到圈里,老师让他们多看(看别的小朋友滚)多练,经过尝试后最终能把小球滚进地上的圈里,开始距离要远些,看到幼儿能滚进的不多,及时缩短距离后效果好很多。这个活动中,幼儿参与意识强,看到自己能把球滚进圈里时都很激动,都期盼能再滚一次。

  “过小河”时,老师在讲双脚跳的要领时,幼儿在原地就跟着做,都能双脚多前一个圈跳进后一个圈,只有少数幼儿能连续跳,几个年龄小、个子矮小的幼儿跳时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摔在地上,经过老师再次提醒方法以及同伴鼓励后,能坚持跳完,还有几个幼儿胆小不敢双脚跳,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也敢跳了。

  “开火车”时,幼儿一个接一个做得非常好,用脚尖走比较平稳,用脚跟走时好些幼儿走不了几步就掌握不了平衡,这时我缩短了脚跟走的时间,幼儿就走得很好了。

  这次活动设计方案时幼儿我没把人数问题考虑周全,分成三个组活动,幼儿的等待时间都很长,后面没玩的幼儿玩的兴致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幼儿开始不能约束自己,经过老师的提醒后方能管住自己。活动前没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能力,第一次滚小球时,距离远了,幼儿滚球的准确性差,第一轮幼儿基本都没把球滚进圈里。

  如果现在让我再上一次,首先我会考虑到人数的问题,尽可能让每次活动的人数少一些,把幼儿分成两部分来上,一部分由一名保育员安排在教室做别的活动,每个游戏活动前把游戏规则讲清楚,让幼儿在活动时安全方面有保障。活动前多推敲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教案进行说课,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14、大班美术活动水粉画《橘子红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和交流中,感受橘子成熟后挂在枝头造型饱满、色泽红润的美。

  2.能大胆运用勾、涂的方法,表现橘子在树上的不同造型。

  3.体验创作的乐趣,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活动准备:

  1.颜料、水粉笔、绘画纸、毛巾、水桶等

  2.PPT、实物橘子、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细致观察成熟橘子的颜色和外形,感受其饱满、红润的特征。

  1.出示实物橘子,引导幼儿观察。

  师:秋天到了,有许多的水果都成熟了,猜一猜,梁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水果?

  这是什么?橘子成熟了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成熟的橘子是橙色的,呈椭圆(扁圆)形,橘子摘下来之后,你还会发现一个突起的部分叫梗。

  2.欣赏PPT——橘子林

  这里的橘子树是什么样子的?看一看,树干是怎样的?(粗、矮) 枝条又是怎样的?(细细的、长长的、弯弯的)

  仔细看一看,树上的橘子都成熟了吗?都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不一样?(颜色、大小、果实的密集与稀疏)

  这么多的橘子都是长在哪里的?枝条上除了许多红红的橘子之外,还有什么?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绿色、椭圆)

  小结:生活中的橘子树一般有2-3米高,在细细弯弯的枝条上结满了橙色的果实,有一个的,也有两个、三个挨在一起的,它们悄悄地压弯了枝头。

  3.个别幼儿尝试画橘子

  小结:画橘子时,应该先勾画出橘子的轮廓,再给橘子涂上颜色。(幼儿空手练习)

  4.欣赏名画——《门外的橘子树》 作者:美国画家 温斯洛.荷默

  师:我们画的都是一个一个的,那么两个、三个橘子挨在一起又是怎么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的一个画家他的作品——《门外的橘子树》。

  (1)讨论:这根树枝上有几个橘子挨在了一起,你觉得画家是怎么画的?

  小结:如果几个橘子挨在了一起,最前面的橘子画完整,后面的橘子遮住的部分不画。

  (2)个别幼儿尝试作画挨在一起的橘子。

  二、幼儿集体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你们都想不想自己来画橘子树?你想画几棵?树上有多少成熟的橘子?和同伴说一说。

  要求:

  1.开始作画时,我们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添画上什么?

  2.换色时,把笔在水桶里涮一涮,在毛巾上蘸一下,再换颜色。

  3.音乐停止播放时,小朋友绘画全部都要停下来。

  三、幼儿作品欣赏

  师: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活动延伸:

  整理绘画工具

  让幼儿带上自己的作品与其他班幼儿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对橘子外部特征了解更近了一步,活动没有出示范例,不想给幼儿一个固定模式,结果令人欣喜,在用色方面,幼儿的作品很有色彩感觉。甚至在橘子身上由于反光呈现出的蓝色,紫色,小黑点都进行表现。活动中幼儿兴趣很浓厚,画得非常认真投入。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也是教育所在,相信用这样的观念来教育孩子,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好。

15、大班数学活动圈里有几个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探索按标记图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大、小呼啦圈若干,瓶宝宝10只,幼儿操作用的小兔、圆圈等。

  三、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老鼠笼",数数围住了几只小老鼠

  (二)玩套圈并看标记记录

  1、出示瓶宝宝,引导幼儿数出瓶宝宝的数量,请幼儿玩套圈。

  2、出示标记图,请幼儿说说标记图的含义,并记录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3、请几名幼儿和教师同时套圈,设置两个圈同时套中一个瓶宝宝的情境,引发幼儿讨论:蓝圈和红圈套中了同一个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

  (三)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中瓶宝宝的数量

  1、白板上演示两圈套中同一个瓶宝宝的过程,带领幼儿分析交叉部分瓶宝宝的特征:既在红圈也在蓝圈,计数两个圈内瓶宝宝数量时都要将它算进去。

  出示图一(见光盘录像,下同),教师边在白板上演示边讲解:红圈套中一个瓶宝宝,蓝圈过来了,和红圈怎么样了?(交叉在一起)现在瓶宝宝在什么地方?(中间)你们说的"中间"是不是这个地方?(带幼儿徒手画一画公共地方)这是红圈和蓝圈公共的地方,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公共地方的瓶宝宝在红圈里吗?(将蓝色变浅)在蓝圈里吗?(将红色变浅)这个瓶宝宝既在红圈里,也在蓝圈里,我们数红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数蓝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也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记住了吗?

  2、分别出示图二、图三、图四、图五,改变交叉部分瓶宝宝的数量,引导幼儿正确计数红、蓝圈里各有几个瓶宝宝。

  (借助白板的拖动、变色、移动等功能,让幼儿直观地看到两圈如何交叉形成一个公共部分,明确所要计数对象的范围,从而让幼儿真正理解公共部分物体的特征,这是本节活动的重、难点所在。)

  (四)操作活动:兔宝宝站圈

  1、出示标记图一:红圈2只蓝圈2只,分析标记图要求:怎样给3只兔宝宝站圈。

  教师设疑:红圈里要站两只,蓝圈里也要站两只,这可怎么站呀?想想看。白板上演示正确答案,组织幼儿表扬自己。

  2、出示标记图二:红圈3只蓝圈2只,幼儿看标记操作,重点引导幼儿思考两圈交叉部分站几只兔宝宝。

  3、出示标记图三:红圈1只蓝圈3只,怎样站圈?

  (五)合作游戏:站圈乐

  1、幼儿分组自由站圈,说说自己一组是怎样站的。(白板演示不同结果)

  小结:原来4个小朋友站两个圈有好多不同的站法。

  2、分别出示图一(红圈里2人,蓝圈里3人)、图二(红圈里2人,蓝圈里4人)、图三(红圈里4人,蓝圈里4人),幼儿看标记玩站圈游戏,体验成功和合作的乐趣。

  (3次不同的站圈任务对幼儿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注意语言提示的变化。)

  师:你们太厉害啦,这么难的任务都能完成,心里什么感觉?那我们一起庆祝一下吧!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1、为每组幼儿提供一个可随意翻动、组合的标记牌,让幼儿自行翻牌玩站圈游戏。

  2、鼓励幼儿尝试5人一组玩站圈游戏。

  活动反思:

  在备课前,我就一直构思如何来安排这节课,我班班额过大(77名幼儿,最近常到园的也有70或72名幼儿),对幼儿的分组活动也做了认真的思考,组分多了没人管理(一个老师、两个保育员),最终把每个游戏活动时分成三个组来完成。

  在 “自由玩圈”活动中,当老师让幼儿自己想出圈的玩法时,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幼儿都能拿着圈玩,有几个幼儿表现特别突出,能用圈套自己、手上转、地上滚,老师请出玩法好的幼儿玩给大家看时,别的幼儿都积极地跟着做,活动中老师说的不多,幼儿能自主练习,每个幼儿都能玩起来。

  在 “小球钻圈”活动中,老师分组示范动作后让幼儿自己尝试,幼儿跃跃欲试, 第一次滚球的时候,老有幼儿滚不到圈里,老师让他们多看(看别的小朋友滚)多练,经过尝试后最终能把小球滚进地上的圈里,开始距离要远些,看到幼儿能滚进的不多,及时缩短距离后效果好很多。这个活动中,幼儿参与意识强,看到自己能把球滚进圈里时都很激动,都期盼能再滚一次。

  “过小河”时,老师在讲双脚跳的要领时,幼儿在原地就跟着做,都能双脚多前一个圈跳进后一个圈,只有少数幼儿能连续跳,几个年龄小、个子矮小的幼儿跳时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摔在地上,经过老师再次提醒方法以及同伴鼓励后,能坚持跳完,还有几个幼儿胆小不敢双脚跳,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也敢跳了。

  “开火车”时,幼儿一个接一个做得非常好,用脚尖走比较平稳,用脚跟走时好些幼儿走不了几步就掌握不了平衡,这时我缩短了脚跟走的时间,幼儿就走得很好了。

  这次活动设计方案时幼儿我没把人数问题考虑周全,分成三个组活动,幼儿的等待时间都很长,后面没玩的幼儿玩的兴致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幼儿开始不能约束自己,经过老师的提醒后方能管住自己。活动前没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能力,第一次滚小球时,距离远了,幼儿滚球的准确性差,第一轮幼儿基本都没把球滚进圈里。

  如果现在让我再上一次,首先我会考虑到人数的问题,尽可能让每次活动的人数少一些,把幼儿分成两部分来上,一部分由一名保育员安排在教室做别的活动,每个游戏活动前把游戏规则讲清楚,让幼儿在活动时安全方面有保障。活动前多推敲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教案进行说课,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16、大班数学优质课圈里有几个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探索按标记图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戏的乐趣。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二、活动准备白板课件,大、小呼啦圈若干,瓶宝宝10只,幼儿操作用的小兔、圆圈等。

  三、活动过程(一)玩游戏"老鼠笼",数数围住了几只小老鼠(二)玩套圈并看标记记录1、出示瓶宝宝,引导幼儿数出瓶宝宝的数量,请幼儿玩套圈。

  2、出示标记图,请幼儿说说标记图的含义,并记录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3、请几名幼儿和教师同时套圈,设置两个圈同时套中一个瓶宝宝的情境,引发幼儿讨论:蓝圈和红圈套中了同一个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

  (三)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中瓶宝宝的数量1、白板上演示两圈套中同一个瓶宝宝的过程,带领幼儿分析交叉部分瓶宝宝的特征:既在红圈也在蓝圈,计数两个圈内瓶宝宝数量时都要将它算进去。

  出示图一(见光盘录像,下同),教师边在白板上演示边讲解:红圈套中一个瓶宝宝,蓝圈过来了,和红圈怎么样了?(交叉在一起)现在瓶宝宝在什么地方?(中间)你们说的"中间"是不是这个地方?(带幼儿徒手画一画公共地方)这是红圈和蓝圈公共的地方,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公共地方的瓶宝宝在红圈里吗?(将蓝色变浅)在蓝圈里吗?(将红色变浅)这个瓶宝宝既在红圈里,也在蓝圈里,我们数红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数蓝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也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记住了吗?

  2、分别出示图二、图三、图四、图五,改变交叉部分瓶宝宝的数量,引导幼儿正确计数红、蓝圈里各有几个瓶宝宝。

  (借助白板的拖动、变色、移动等功能,让幼儿直观地看到两圈如何交叉形成一个公共部分,明确所要计数对象的范围,从而让幼儿真正理解公共部分物体的特征,这是本节活动的重、难点所在。)(四)操作活动:兔宝宝站圈1、出示标记图一:红圈2只蓝圈2只,分析标记图要求:怎样给3只兔宝宝站圈。

  教师设疑:红圈里要站两只,蓝圈里也要站两只,这可怎么站呀?想想看。白板上演示正确答案,组织幼儿表扬自己。

  2、出示标记图二:红圈3只蓝圈2只,幼儿看标记操作,重点引导幼儿思考两圈交叉部分站几只兔宝宝。

  3、出示标记图三:红圈1只蓝圈3只,怎样站圈?

  (五)合作游戏:站圈乐1、幼儿分组自由站圈,说说自己一组是怎样站的。(白板演示不同结果)小结:原来4个小朋友站两个圈有好多不同的站法。

  2、分别出示图一(红圈里2人,蓝圈里3人)、图二(红圈里2人,蓝圈里4人)、图三(红圈里4人,蓝圈里4人),幼儿看标记玩站圈游戏,体验成功和合作的乐趣。

  (3次不同的站圈任务对幼儿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注意语言提示的变化。)师:你们太厉害啦,这么难的任务都能完成,心里什么感觉?那我们一起庆祝一下吧!

  四、活动结束1、评价2、总结五、活动延伸1、为每组幼儿提供一个可随意翻动、组合的标记牌,让幼儿自行翻牌玩站圈游戏。

  2、鼓励幼儿尝试5人一组玩站圈游戏。

  活动反思:

  在备课前,我就一直构思如何来安排这节课,我班班额过大(77名幼儿,最近常到园的也有70或72名幼儿),对幼儿的分组活动也做了认真的思考,组分多了没人管理(一个老师、两个保育员),最终把每个游戏活动时分成三个组来完成。

  在 “自由玩圈”活动中,当老师让幼儿自己想出圈的玩法时,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幼儿都能拿着圈玩,有几个幼儿表现特别突出,能用圈套自己、手上转、地上滚,老师请出玩法好的幼儿玩给大家看时,别的幼儿都积极地跟着做,活动中老师说的不多,幼儿能自主练习,每个幼儿都能玩起来。

  在 “小球钻圈”活动中,老师分组示范动作后让幼儿自己尝试,幼儿跃跃欲试, 第一次滚球的时候,老有幼儿滚不到圈里,老师让他们多看(看别的小朋友滚)多练,经过尝试后最终能把小球滚进地上的圈里,开始距离要远些,看到幼儿能滚进的不多,及时缩短距离后效果好很多。这个活动中,幼儿参与意识强,看到自己能把球滚进圈里时都很激动,都期盼能再滚一次。

  “过小河”时,老师在讲双脚跳的要领时,幼儿在原地就跟着做,都能双脚多前一个圈跳进后一个圈,只有少数幼儿能连续跳,几个年龄小、个子矮小的幼儿跳时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摔在地上,经过老师再次提醒方法以及同伴鼓励后,能坚持跳完,还有几个幼儿胆小不敢双脚跳,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也敢跳了。

  “开火车”时,幼儿一个接一个做得非常好,用脚尖走比较平稳,用脚跟走时好些幼儿走不了几步就掌握不了平衡,这时我缩短了脚跟走的时间,幼儿就走得很好了。

  这次活动设计方案时幼儿我没把人数问题考虑周全,分成三个组活动,幼儿的等待时间都很长,后面没玩的幼儿玩的兴致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幼儿开始不能约束自己,经过老师的提醒后方能管住自己。活动前没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能力,第一次滚小球时,距离远了,幼儿滚球的准确性差,第一轮幼儿基本都没把球滚进圈里。

  如果现在让我再上一次,首先我会考虑到人数的问题,尽可能让每次活动的人数少一些,把幼儿分成两部分来上,一部分由一名保育员安排在教室做别的活动,每个游戏活动前把游戏规则讲清楚,让幼儿在活动时安全方面有保障。活动前多推敲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教案进行说课,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17、大班数学公开课圈里有几个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探索按标记图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大、小呼啦圈若干,瓶宝宝10只,幼儿操作用的小兔、圆圈等。

  三、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老鼠笼”,数数围住了几只小老鼠

  (二)玩套圈并看标记记录

  1、出示瓶宝宝,引导幼儿数出瓶宝宝的数量,请幼儿玩套圈。

  2、出示标记图,请幼儿说说标记图的含义,并记录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3、请几名幼儿和教师同时套圈,设置两个圈同时套中一个瓶宝宝的情境,引发幼儿讨论:蓝圈和红圈套中了同一个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

  (三)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中瓶宝宝的数量

  1、白板上演示两圈套中同一个瓶宝宝的过程,带领幼儿分析交叉部分瓶宝宝的特征:既在红圈也在蓝圈,计数两个圈内瓶宝宝数量时都要将它算进去。

  出示图一(见光盘录像,下同),教师边在白板上演示边讲解:红圈套中一个瓶宝宝,蓝圈过来了,和红圈怎么样了?(交叉在一起)现在瓶宝宝在什么地方?(中间)你们说的“中间”是不是这个地方?(带幼儿徒手画一画公共地方)这是红圈和蓝圈公共的地方,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公共地方的瓶宝宝在红圈里吗?(将蓝色变浅)在蓝圈里吗?(将红色变浅)这个瓶宝宝既在红圈里,也在蓝圈里,我们数红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数蓝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也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记住了吗?

  2、分别出示图二、图三、图四、图五,改变交叉部分瓶宝宝的数量,引导幼儿正确计数红、蓝圈里各有几个瓶宝宝。

  (借助白板的拖动、变色、移动等功能,让幼儿直观地看到两圈如何交叉形成一个公共部分,明确所要计数对象的范围,从而让幼儿真正理解公共部分物体的特征,这是本节活动的重、难点所在。)

  (四)操作活动:兔宝宝站圈

  1、出示标记图一:红圈2只蓝圈2只,分析标记图要求:怎样给3只兔宝宝站圈。

  教师设疑:红圈里要站两只,蓝圈里也要站两只,这可怎么站呀?想想看。白板上演示正确答案,组织幼儿表扬自己。

  2、出示标记图二:红圈3只蓝圈2只,幼儿看标记操作,重点引导幼儿思考两圈交叉部分站几只兔宝宝。

  3、出示标记图三:红圈1只蓝圈3只,怎样站圈?

  (五)合作游戏:站圈乐

  1、幼儿分组自由站圈,说说自己一组是怎样站的。(白板演示不同结果)

  小结:原来4个小朋友站两个圈有好多不同的站法。

  2、分别出示图一(红圈里2人,蓝圈里3人)、图二(红圈里2人,蓝圈里4人)、图三(红圈里4人,蓝圈里4人),幼儿看标记玩站圈游戏,体验成功和合作的乐趣。

  (3次不同的站圈任务对幼儿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注意语言提示的变化。)

  师:你们太厉害啦,这么难的任务都能完成,心里什么感觉?那我们一起庆祝一下吧!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1、为每组幼儿提供一个可随意翻动、组合的标记牌,让幼儿自行翻牌玩站圈游戏。

  2、鼓励幼儿尝试5人一组玩站圈游戏。

  活动反思:

  在备课前,我就一直构思如何来安排这节课,我班班额过大(77名幼儿,最近常到园的也有70或72名幼儿),对幼儿的分组活动也做了认真的思考,组分多了没人管理(一个老师、两个保育员),最终把每个游戏活动时分成三个组来完成。

  在 “自由玩圈”活动中,当老师让幼儿自己想出圈的玩法时,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幼儿都能拿着圈玩,有几个幼儿表现特别突出,能用圈套自己、手上转、地上滚,老师请出玩法好的幼儿玩给大家看时,别的幼儿都积极地跟着做,活动中老师说的不多,幼儿能自主练习,每个幼儿都能玩起来。

  在 “小球钻圈”活动中,老师分组示范动作后让幼儿自己尝试,幼儿跃跃欲试, 第一次滚球的时候,老有幼儿滚不到圈里,老师让他们多看(看别的小朋友滚)多练,经过尝试后最终能把小球滚进地上的圈里,开始距离要远些,看到幼儿能滚进的不多,及时缩短距离后效果好很多。这个活动中,幼儿参与意识强,看到自己能把球滚进圈里时都很激动,都期盼能再滚一次。

  “过小河”时,老师在讲双脚跳的要领时,幼儿在原地就跟着做,都能双脚多前一个圈跳进后一个圈,只有少数幼儿能连续跳,几个年龄小、个子矮小的幼儿跳时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摔在地上,经过老师再次提醒方法以及同伴鼓励后,能坚持跳完,还有几个幼儿胆小不敢双脚跳,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也敢跳了。

  “开火车”时,幼儿一个接一个做得非常好,用脚尖走比较平稳,用脚跟走时好些幼儿走不了几步就掌握不了平衡,这时我缩短了脚跟走的时间,幼儿就走得很好了。

  这次活动设计方案时幼儿我没把人数问题考虑周全,分成三个组活动,幼儿的等待时间都很长,后面没玩的幼儿玩的兴致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幼儿开始不能约束自己,经过老师的提醒后方能管住自己。活动前没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能力,第一次滚小球时,距离远了,幼儿滚球的准确性差,第一轮幼儿基本都没把球滚进圈里。

  如果现在让我再上一次,首先我会考虑到人数的问题,尽可能让每次活动的人数少一些,把幼儿分成两部分来上,一部分由一名保育员安排在教室做别的活动,每个游戏活动前把游戏规则讲清楚,让幼儿在活动时安全方面有保障。活动前多推敲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教案进行说课,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相关内容
  • 大班社会教案我来交朋友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我来交朋友反思

    1、大班社会教案我来交朋友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和同龄人交朋友,学习和新朋友认识、相处的简单方法。  2.体验交到新朋友并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与同龄班班教师交流活动目的和内容。  2

  • 大班科学教案丰收的季节秋天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丰收的季节秋天反思

    1、大班科学教案丰收的季节秋天反思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一些农作物或果树。  2.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景,体验金秋是丰收的季节,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教育幼儿尊重成人的劳动,爱惜农作物。  4.对科学

  • 大班安全教案反思火的危害
    大班安全教案反思火的危害

    1、大班安全教案反思火的危害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认识火,了解火的用途及危害。  2、通过防火安全知识学习,增强幼儿防火意识。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

  • 大班美术教案我想飞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我想飞反思

    1、大班美术教案我想飞反思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够大胆想象各种飞行的方法,掌握画飞行中的人物的技能,激发对想象画的兴趣。  2、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

  • 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轮胎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轮胎反思

    1、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轮胎反思  设计意图:  轮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和熟悉的物品,幼儿在积累了一些对轮子的相关经验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感知,轮胎的花纹既有实用作用又有装饰作用,通过创意绘画,从而获得更多的

  • 大班美术教案线―美丽的向日葵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线―美丽的向日葵反思

    1、大班美术教案线―美丽的向日葵反思一、PPT播放音频,引出主题"向日葵"。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吗?  2、请先闭上你的眼睛,(播放PPT及音频)。  师:小朋友们,我们

  • 大班社会教案心情与表情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心情与表情反思

    1、大班社会教案心情与表情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面部表情,知道人是有喜怒哀乐的,表情是多种多样的,并能用语言表达各种面部表情的不同五官表现。  2、学习从他人的表情中了解别人的心情,并产生帮

  •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打字机反思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打字机反思

    1、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打字机反思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幽默的风格以及ABA结构和特别的"叮"声出现的规律。  2、创编为打字机加油、放松的动作。  3、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

  • 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反思
    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反思

    1、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反思  活动目标:  1、巩固对手足口病的病症认知。  2、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3、心理上知道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

  • 大班科学教案绳乐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绳乐反思

    1、大班科学教案绳乐反思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各样的绳,并围绕“有用的绳子”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2、探索绳的各种玩法,体验玩绳的乐趣。  3、提高动作的灵敏性与协调性,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  4、乐意与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