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成长 > 1-3岁幼儿期成长发育 > 

婴儿期手的动作发育规律

栏目:1-3岁幼儿期成长发育
时间:2014-07-21 12:36:33

《婴儿期手的动作发育规律》可能是您在寻找1-3岁幼儿期成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人的手是认识客观世界、与外界交往的一种重要器官,正是人有了一双灵巧的手,才使人和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但是手的这种灵活不是与身俱有的,而是要有一个相当长的发育过程。这个发育过程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新生儿

  新生儿在被触摸手心或脚心时,会弯曲指(趾)尖好像要抓什么东西一样,这叫做抓握反射。
  一个月

  握着的手指张开了,抓握反射现象逐渐消失。
  两个月

  虽然还不会自己伸手拿玩具,可如果把玩具放到婴儿手里的话,他们就会握住,摇着玩。
  三个月

  这个时期的婴儿经常吮吸手指,这也是一种学习,即通过嘴来确认眼睛看到的物体。
  四个月

  想要抓住眼前看到的东西,这种手和眼睛的同时运动就叫做“眼和手的协调”。把婴儿喜欢的玩具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婴儿就会伸手把玩具抓起来握着玩一会。
  五个月

  可以用两只手抓起面前放着的玩具,还会把盖在脸上的布扯掉。随着双手作用的加大,婴儿已经清楚地懂得手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各种动作,不再像以前那样看着自己的手玩了。

  一看到奶瓶就高兴地伸手去要;被妈妈抱着的时候,会不停地摸妈妈的脸,抓妈妈的头发,表现出对妈妈的亲爱之情。
  六个月

  不会再长时间地把玩具只拿在一只手中了,他们会把玩具换到另外一只手上。另外,还可以用两只手撕纸,自己用手拿着饼干吃。但是,婴儿还不能自由地使用每根手指,抓东西的时候都是五根手指一起抓下去。
  七个月

  可以自由地运用双手了,所以不只会抓东西,也能够把右手拿着的东西换到左手,用两只手分别拿不同的物品。手指灵巧之后,婴儿就会拍击双手拿着的东西,来听碰击所发出的声音。他们非常喜欢能发出声音的玩具,而且也能学会敲鼓了。
  另外,婴儿还会把手里拿着的东西扔出去。对于大人来说,做这些动作没什么了不起。可实际上,运动手腕并张开手指在运动机能中可是属于相当复杂的高难度动作。
  八个月

  手指变得非常灵巧,只用拇指和食指就能准确地把东西拿起来。因为无论什么都往嘴里送,要注意不要误吃东西或者发生窒息事故。

  抓东西的动作能促进手指的发育。母亲和婴儿一起玩耍的时候,要多注重让婴儿运用手指,那种入口即化的小馒头让婴儿自己抓拿、送入口中吃,爱吃多少都可以满足他的要求。
  九个月

  婴儿通过玩各种玩具,手指变得更加灵活了。能够灵活地运用拇指和其他四指抓起很小的东西来。在饭桌上把勺子和碗当作玩具来玩,常常给妈妈找麻烦。分页标题
  十个月

  婴儿玩的游戏越来越多了。因为手指的运动机能越来越发达,婴儿可以不用整个手掌而只用手指,就能拿起有一些重量的积木来。婴儿还非常喜欢玩从一个空箱子里面放进和拿出东西的游戏。放进和拿出的动作不仅能促进手指的成长,还有利于促进智力的发育。

  一旦手里拿了什么东西,便死活也不愿意放下。另外,还会故意扔掉手里拿的东西,大人帮着捡起来之后,还会再扔掉,甚至反复许多次。这些动作也是必须经历的一个发育阶段,是婴儿强烈意识到自己会拿东西的表现。
  十一个月

  到了这个时期,婴儿可以自己用双手拿着杯子喝牛奶或水了。由于不熟练,喝得时候可能会洒出来,但也不要加以责备,而是应该表扬婴儿自己会喝水了。该是让婴儿不再用奶瓶而是用杯子喝水的时候了。
  十二个月

  手指的机能日益发达。如果在旁边看到妈妈写字,自己也想写,手里拿起蜡笔等就乱写乱画。为了促进婴儿智力的发育,要尽量满足其写画的愿望,同时可以告诉婴儿墙壁和床上是不能乱写乱画的。
  手的动作发育也称之为精细动作的发育。大约在三个月左右时随着握持反射的消失,孩子开始出现无意识的抓握,这就标志着手的动作开始发育了。孩子开始抓握时,往往是用手掌的尺侧(小拇指侧)握物,然后逐渐向桡侧发展(大拇指侧),最后发展用手指握物,也就是说手的动作是从小拇指侧向大拇指侧发展的。如果两个同样年龄大小的孩子,用靠近小拇指侧处取物的孩子手的动作就没有用大拇指侧取物的那个孩子发育得好。此外,手的抓握往往是先会用中指对掌心一把抓,然后才会用拇指对食指钳捏。一个小儿如能用拇、食指端取物,就表明他的手的动作发育已相当好了。再次,小儿先能握物,然后才会主动放松,也就是说小儿先会拿起东西,然后才会把东西放到一处。
  大家都知道“心灵手巧”这一说法,这就说明手与脑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大脑的发育使手的动作得到发展,反之,灵巧的手也能刺激大脑进一步发展。相信一个能在早期就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有一双灵巧的手和一个聪慧的大脑。
  整理


《婴儿期手的动作发育规律》
推荐1-3岁幼儿期成长发育
  • 婴儿期喜欢吃手,是手头没有可吃的东西吗
    婴儿期喜欢吃手,是手头没有可吃的东西吗

    小孩子的出现,能够给父母带来的幸福是不言而喻的,小孩子的一举一动也牵动着家长们的心。随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很多家长可能会发现小孩子常常喜欢抓着别人的手,甚至有时还喜欢吃自己的手,究竟小孩吃手的原因是什么?对于这一行为,家长们是否应该及时制止呢? 提及宝宝吃手这一习惯,很多家长担心的是吃手很不卫生,害怕小宝宝会因此受到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一旦发现宝宝开始吃手,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都是及时帮助小儿纠正,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阻止小儿把手放进嘴里,以减少吃手这一行为发生的频率。 家长们不知道的是,小宝宝爱吃手这

  • 婴儿期开始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婴儿期开始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通常,我们一提到建立饮食习惯,父母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训练宝宝按时、定量地进食。其实,这是狭义的理解。广义饮食习惯的建立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 、父母对宝宝进食采取的态度;二、用什么样的方法喂食宝宝;三、什么时候喂宝宝什么样的食物,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在恰当时期,用恰当的方法、适宜的食物喂养宝宝。下面就谈谈如何培养宝宝健康的饮食习惯的有关问题。 宝宝出生后的前4?6个月,单纯的母乳喂养就可以完全满足宝宝的营养

  • 发育: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害怕对象
    发育: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害怕对象

    研究发现,正常儿童中,90%以上的幼儿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岁的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43%的6-12岁儿童有七种以上的害怕。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不同的害怕对象,如: 0-6个月 高分贝的噪音,突然而来的声响,身体陡然失去支撑; 6个月-1岁 一般意义上的陌生人和生疏的环境,浴盆和浴缸排水; 1-2岁 一般意义上的睡眠,和父母健康、受伤、排便; 2-5岁 害怕黑暗、孤独,想像中的怪兽、强盗、医生等。 测试一下,孩子的害怕正常吗? 惧怕与儿童身体发育的状况和应对能力有关,会随着儿童体力,智力

  • 婴儿期的情绪和依恋
    婴儿期的情绪和依恋

    一、婴儿期的情绪发展 宝宝刚出生的头一个月里,由于刚开始适应新的环境,消极的情绪比较多;2个月以后,积极的情绪逐渐增加,当吃饱而又温暖的时候,可以看到比较活泼的、微笑的表情。特别对妈妈或亲近的人,常有一种特有的表情;5、6个月后,宝宝对颜色鲜艳丽或发声的玩具特别感兴趣。因此,为了培养宝宝良好的情绪状态,经常跟宝宝交往,并且给他以适当的玩具,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宝宝没有活动的自由,没有适当的玩具,也不跟成人交往,即使充分满足了他的生理需要(如吃、睡等),也不会有良好的情绪,会出现表情呆滞或爱哭等情况,这对宝宝

  • 动作能力与数学学习
    动作能力与数学学习

    乍看之下,动作能力与数学学习似乎毫无关联,实则不然。拿幼儿最简单的数数来说,就离不开动作能力的密切配合。我们知道最初幼儿数数是跟大人学念1、2、3、4开始,根本不懂它们代表什么,仅仅是凭听觉记忆,鹦鹉学舌而已。日后再配合一些动作,如上楼梯,踏第1步念1,踏第2步念2,或是扳着手指头念。很多时候家长会发现,儿童扳手指头的速度与嘴巴念的数字不能配合,念到3手指头已扳到5,或念到5手指头却只扳到3。最后,当儿童手眼协调一致及动作嘴巴念的或记的不遗漏之后,动作功能与数数完全配合,才学会了数数。 正如著名儿童心理学

  • 婴儿期手的动作发育规律
    婴儿期手的动作发育规律

    人的手是认识客观世界、与外界交往的一种重要器官,正是人有了一双灵巧的手,才使人和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但是手的这种灵活不是与身俱有的,而是要有一个相当长的发育过程。这个发育过程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新生儿 新生儿在被触摸手心或脚心时,会弯曲指(趾)尖好像要抓什么东西一样,这叫做抓握反射。 一个月 握着的手指张开了,抓握反射现象逐渐消失。 两个月 虽然还不会自己伸手拿玩具,可如果把玩具放到婴儿手里的话,他们就会握住,摇着玩。 三个月 这个时期的婴儿经常吮吸手指,这也是一种学习,即通过嘴来确认眼睛看到的物体。

  • 动作的发育
    动作的发育

    孩子的运动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肌肉运动,如抬头、坐、爬、站立、行走等;另一类是精细运动,主要是手的运动。有时这两类运动是密切配合的,如爬的动作,手也要参加。 [大肌肉的发育] 孩子生后1个月时,下巴能离开床面,但时间很短。到8周时,下巴离开床面的时间长些,面部和床面的角度可达到45度。3个月时,胸部也可以部分地离开床面,上肢可以支撑部分体重。4个月的时候,胸部可以完全离开床面,用腹部承受身体的重量。5个月的时候,坐在母亲身上,头就稳当多了。6个月时扶着两个前臂可以站得很直。7-8个月时,自己可以稳

  • 婴儿期儿童的心理卫生
    婴儿期儿童的心理卫生

    婴儿出生后,即不断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不断地形成条件反射,标志着心理活动的萌芽与发展,父母要根据婴儿期儿童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心理培养与心理训练。 1.给予婴儿动作、行为发育的帮助和训练:父母要有意识地锻练婴儿抬头、翻身、挺胸、站立、行走,促使婴儿这些动作、行为的迅速发育。 2.有意识地对婴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按婴儿的月龄,购买适当的色彩鲜艳的玩具,经常给婴儿看色彩鲜艳的画面,使婴儿较多地感知外界事物,获得较多的颜色、声音等刺激。 3.通过影视、讲故事等言语刺激,促使婴儿的言语发育。 4.培

  • 发育:当你们的宝贝偏心时
    发育:当你们的宝贝偏心时

    一边是爸爸,另一边是妈妈,你的宝贝在中间,可能更愿意投向一个人的怀抱。没关系,孩子表现出对父母任何一方的偏爱都很正常,这是1岁孩子常见的现象。 毫无疑问你的宝宝漂亮活泼、惹人喜爱,只是你从来没想过这么小年纪的宝宝也会拒绝人,伤人心。因为最近你经常发现,早晨,当你把他从床上抱起来的时候,他会用皱眉和大哭大闹来向你问候,“妈妈(爸爸),我要妈妈(爸爸)

  • 婴儿期和幼儿期的早期教育不同之处
    婴儿期和幼儿期的早期教育不同之处

    什么是早期教育呢?早期教育是从孩子一出生开始,根据孩子各个阶段身心发育特点,适当地进行德、智、体、美的教育。早期教育不是单纯对孩子进行识字、算术、学外语、学音乐等,是包括身体的锻炼、智力的发育、道德品质启蒙等全面的发展教育。 现在科学证明,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据研究, 小儿 大脑在出生时的重量约为350克,占体重的10%~20%,6个月时约达600克,1岁时约达900克,2-3岁约1000克,6岁约1200克,已接近成人,成人的大脑约为1400克左右。可以看出大脑在婴幼儿时期发育最旺盛,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