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在哪里?——阿斯伯格综合症个案教育分析

栏目:小学教师随笔集锦
时间:2014-07-22 10:08:20
文章:檬月儿 分享

《我的位置在哪里?——阿斯伯格综合症个案教育分析》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随笔集锦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我的位置在哪里?”他大声地喊叫着。“我的位置在哪里?”……边喊叫着边把他手边能拿到的书本全扔在地上。

对于他的种种表现,大家早已习以为常。但此时又不能当他不存在,不能不去理睬他,他大声的喊叫已经影响到大家的排练……

清明节前夕,学校组织五年级同学给紫金山脚下的辛亥革命烈士范鸿仙扫墓。安排我班学生致词。全班学生(当然除了他)已经准备了将近一个星期,从朗读到背诵到站队到分合排练,大家都很努力和认真,想把这个活动做好,表达对烈士的深切怀念,也不辜负学校把这个任务交给我班。清明节放假前最后一天下午,就要去扫墓了。利用出发前的一点时间,大家再合练一下,这时,他却突然走进教室,说要参加今天下午的这次扫墓活动。

他就是小明,一个患有阿斯伯格症的孩子。这个所谓的“问题儿童”的“问题”,虽然在没接这个班之前,全校老师当然也包括我都有所耳闻,但直到接了这个班之后,我才从其家长口里听到了这个陌生到从没听过的名词——“阿斯伯格综合症” 。

经过和小明家长的交流,加上上网搜索,我才对这个名词基本有了了解——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又名亚斯伯格症候群或亚氏保加症,是一种主要以社会交往困难,局限而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相较于其他泛自闭症障碍,仍相对保有语言及认知发展。亚斯伯格症患者经常出现肢体互动障碍和语言表达方式异常等状况,但并不需要接受治疗。

简单点来说就是小明的智商和其他孩子差别不大,而情商较低,不能控制自己言行,以自我为中心,和别人在沟通上有些问题,不能始终遵守游戏规则,上课基本不听,作业基本不写。主要行为表现如下:

一. 喋喋不休地 “演说”。内容一般是关于他的一样嗜好或更常见的是一些与众不同的范围狭窄的话题。如“周涛讲故事”,“塞尔号”等,或是某个历史事件。但是是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的说,用班级学生的名字编故事,故事的前后有些并没有联系,属于想到哪说哪。而且一说就难以停止,在课堂上,在做操时,在校园内……对于老师的制止无动于衷。而且是大声的说,好像要刻意引起他人的注意。这也是目前他所表现的最显著的特征,经常是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二. 攀爬。教室的窗户,空调外机,校园内的雕塑,围墙……都是他攀爬的目标,没有目的的爬,也许还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是居高临下想得到一种成就感。开学后一个月,几乎一下课(上课有时也爬,为了课堂的秩序,有时老师只能采取强硬方法让其下来),就不自觉的往窗户走去,从最后一个窗户爬出去,顺着窗台攀爬,再从最前面的一个窗户爬进来,放学不走门,走窗户。后来在老师和家长的反复劝说,并采取一爬窗户就“回家反省”的约定,或让其玩抖竹转移注意力等方法,现在爬窗户有所好转,但有时也爬。

三. “目中无人”,报复心强。不管哪个老师批评他的一些不良行为,他是根本不预理睬。有时他影响课堂纪律,和他讲道理,他都不正眼看你,或是干脆用最近看的书中人物的话来回答你。做事不考虑后果,旁若无人。如果老师强行制止他的不良行为,他会心怀怨恨,甚至侍机报复。

四. 情绪较不稳定,容易激动。家长或是老师多次制止他的不良行为,没有效果,只得采取一些较强硬措施,他就容易激动,“发怒”,摔椅子,拍桌子,踢门,把办公室老师的书本乱扔,信息课把信息书撕掉,在德育处把学生参加比赛的小报撕掉,把班级课程表框打坏……

五. 有攻击性行为。有时没有意识的会打别的孩子。当然,大多数时候,是别的孩子对他的行为不了解,看见他的“不正常”行为,说他是“疯子”,“神经病”,他就打说他的同学,不管是高年级的还是低年级的,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

有人说这样的孩子还能上学?自己不学还影响别人。可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其上学的权利,按其家长的说法,小明本来就有社交障碍,你再不让他接触社会,他不是永远“障碍”吗?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不让其下水,他不是永远不会游泳吗?也有人说劝其转学,但他在一个游泳池里不会游泳,换一个游泳池就一定会游泳吗?

当然,他也有在我们看来比较好的习惯——爱看书,有时对于他感兴趣的书,主要是一些历史、科普类的,相对能够持续较长时间。而且,往往只有当他专心去读某本书的时候,才能让他真正安静下来。所以,经常在课堂上,他大声“讲故事”时,给他一本他没看过的“新书”,他就能稍微安静下来,静静地去读书。但有时看到高兴处,他会突然的大叫。也会把班级同学加入到他所读的书中,并在课堂上随心所欲地“演讲”。也许正是因为他看的书较多,他的知识很丰富。有时在课堂上提到一个历史人物,很多孩子不知道,他却了如指掌。但如果你让他来介绍,他能说一节课,你想“阻止”他,他就容易情绪失控。课堂上让不让其发言也是左右为难。

鉴于他的种种表现,学校大队辅导员事先就跟我打了招呼:“这次的扫墓活动,你们班的小明就不要参加了。”当然,这个决定想想也有道理。扫墓本来就是庄严、肃穆的事情。如果在扫墓过程中,小明的情绪不稳定,大喊大叫,肯定要影响到这次活动的顺利举行。所以在之前的排练,就没有安排他参加。恰巧有几次排练他也没来。(小明平时一直是他妈妈陪着他上学的,而且经常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也许他从我们的排练中也知道了学校的这次集体活动。

上午放学时,我也跟小明妈妈沟通了一下,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小明不要参加下午的活动了。小明的妈妈心里好像也不太高兴学校不让小明参加集体活动,但嘴上也没说什么,就带小明回家吃午饭了。

下午,正准备着活动前的最后一次排练,同学们在教室前按照致词的队形已经站好。小明突然又出现在教室的后门,然后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我们大家都是背诵,你会背吗?会背就让你参加。”对于他的突然到来,我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也许明知道他不会背,才冒出这么一句。

“我要参加,我的位置在哪里?”他根本不理会我的话,手里拿着诗稿,仍然大声地喊叫。

此时,小明的妈妈也进了教室。

“不是说让他下午在家休息吗?怎么又来了?”我把矛头又对准了小明的妈妈,话一说出口,我就后悔。我有什么权利不让小明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我有什么权利对小明的妈妈横加指责。作为这样孩子的妈妈,她的心里每天又受着怎样的折磨。每次看到别的孩子用异样的眼光看小明时,她的眼里总是闪着泪光。我又有什么权利再去伤害这样的一位妈妈。

“我也跟他说了,他非要来,他说他是班级的一员,一定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小明的妈妈无奈地对我说。

看着小明妈妈伤心的眼神,再看看小明期望的眼神,我“妥协”了,我没跟学校领导商量“自作主张”了。

“好吧,我同意你参加,但约法三章:遵守纪律听指挥;不大喊大叫发出怪声;扫墓过程中严肃庄重,能不能做到?”

“好,好!……”小明迫不及待地重复着回答。

“老师相信你,希望你说到做到,否则以后任何集体活动,都不允许你参加。”还是有点不放心,又使出老师惯用的“恐吓”手段。

“一定,一定……”

“你就站到第三排最左边吧,不会背,你就拿着诗稿读。”

“再来最后一次排练!”……这次我看小明确实和以前不一样,很认真的读,没有发出任何怪声。无意中看到小明的妈妈,眼神里充满了欣慰和感激。

下午的扫墓活动非常的顺利,小明虽然在去的路上,忍不住小声讲了几段“故事”,但在举行扫墓仪式时,他和其他孩子一样表现的严肃,庄重,一样的注意力集中。没有大喊大叫,没有自由散漫,没有“讲故事”,就和事先约定的一样,让在场的所有老师和同学都感到出乎意料。

工作10年的我,遇上了一万个学生里才可能出现7个概率的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孩子,束手无策,毫无头绪。有时对于他破坏课堂纪律很是生气,有时对于他突然发疯式的喊叫无可奈何,有时甚至觉得教到这样的学生真是倒霉。前一段时间看了一部美国电影《叫我第一名》,文中的主人公患有妥瑞斯症,和阿斯伯格症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主人公控制不了自己总是发出一种怪声,不论任何场合。主人公把这病症看做是自己的一个陪伴终生的朋友,一个老师,和它作斗争,激励自己不断努力,面对别人的嘲笑,面对别人异样的眼神,不自卑,不放弃,成功获得教育学士学位,并当上了一个让孩子们都喜欢的老师。也许小明和这个主人公还有不同,也许现在小明还不能和电影中的主人公有一样的心境,也许中西方传统观念不同,我国有关残障人士的法律还不健全。但我何不把面对这种学生作为我的一个挑战,走近他,了解他,帮助他。教育是平等的,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孩子的。既然他坐在你的课堂上,他就是你的学生,你就要像面对其他所有孩子一样去面对他。通过扫墓这件事,仿佛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

以前别人对小明的不正常举动,不理解,甚至认为他是“神经病”,骂他,看不起他,不愿和他玩。(我班学生和小明共同学习生活了5年,对他的行为很了解,加上老师的引导,已不会去嘲笑他。)这一切造成小明的心理暗示,认为所有人都看不起他,都说他是傻子,情绪就更加不稳定,一紧张就要发泄。他也渴望被尊重,渴望和别的孩子一样。所以,当这样的集体活动,如果不让他参加,他就觉得与别人不同。而给他和别的孩子一样的机会,让他找到他的“位置”,他的自我得到认可,他反而能控制自己的言行了。

每个孩子都一样,相信他,尊重他,给他机会,他,就会给你惊喜!

(文中人物名字系化名)
相关内容
  • 教育是源源不断的引导
    教育是源源不断的引导

    有时候在想,教育能教给孩子什么?比如,幼儿园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和生活习惯,知道什么时候我该做什么,该午睡的时间,是不可以去玩游戏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有学科知识,那这些学科知识有什么意义呢?学习学科知识的意义就好比,你从小到大都吃过很多食物,但是现在不记得吃了哪些食物,毫无疑问的是,那些食物已经成为你的骨头和肉。学科知识它已经和你融为一体,虽然你记不清学了哪些知识,但它却很有意义。 那教育到底是什么,

  • 教育即生活周末活动《番薯大餐》
    教育即生活周末活动《番薯大餐》

    明天我们的周末活动是番薯大餐没等我说完,孩子们都兴奋得叫起来:哈哈!番薯。我吃过番薯的。它样子是圆圆的,颜色红红的,很可爱! 那你们知道番薯可以怎么做吗?终于孩子们收起手舞足蹈、七嘴八舌,认真思考、回想起来。我吃过奶奶做的番薯粥,香香的!听起来味道不错,你们想试试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想!还可以用油炸一炸,像肯德鸡里的薯条呵呵!沈高琦边说边止不住地笑起来。大家一听说做薯条都高兴地拍起手来!接下来孩子们想了各种各样的做法,真可谓是一顿丰盛的番薯大餐。 那我们要准备些什么呢?我提问。要带番薯,嗯!一人一个。

  • 教育学理解是一种敏感的聆听和观察——《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读后感
    教育学理解是一种敏感的聆听和观察——《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读后感

    教育学思想和教育学理解是紧密相连的。一个富有思想的人比一个相对而言缺乏思想的人更能显示出对他人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的真正理解。教育学思想似乎是一种反思能力。而教育学理解,则更侧重于体验一个具体的情境中的意义方面。教育学理解的一个常见特征就是感知和聆听孩子的能力依据不同的情形,感知和聆听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老师注意到斯斯的举止有些异常。当放学时,斯斯离开教室的时候,他徘徊着,似乎有些心不在焉,而且显得

  • 我的放假第一天600字作文
    我的放假第一天600字作文

    昨天是周六,我妈妈很早就起来了,然后我,妈妈就去叫我爸爸把电脑拿过来,我爸爸就开着车去把电脑拿过来,我哥哥过一会还要去上机器人课还需要几节电池,所以我爸爸妈妈星期五在我和我哥哥放学前就卖了,我哥哥该去上机器人课了,我和爸爸妈妈就去送我哥哥上机器人课,送完我哥哥,我们就去超市买菜,买完菜之后,我和爸爸妈妈就回家了,刚回到家,过了一会儿就该去接我哥哥了,我爸爸让我和我妈妈换好鞋,我爸爸开着车送我和我妈去

  • 我的多彩暑假
    我的多彩暑假

    暑假刚一开始,我的美术课就从丰富多彩的儿童画升到了色彩单调的素描班。本以为会枯燥乏味,可从老师讲的第一节课起,我就发现我真心地喜欢上了素描,也真心地喜欢老师有趣的讲课方式。每当幽默的陈老师站上讲台,同学们的脸上就露出发自心底的笑容。记得老师第一天上课,他的第一句话就把我们逗乐了:同学们,我姓陈,既不是早晨的晨,也不是沉重的沉,而是陈列的陈,我多么希望你们栩栩如生的作品能一幅幅陈列在讲台旁呀!同学们听

  • 教育培训学校工作总结范文模板
    教育培训学校工作总结范文模板

    1、教育培训学校工作总结范文模板“艺术”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启迪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艺术在这方面更具有独特的功能。爱因斯坦正是在自己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构思者《相对论》,

  • 教育局工作人员专项述职报告模板
    教育局工作人员专项述职报告模板

    1、教育局工作人员专项述职报告模板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下午好今年以来,在教育局党委指导下,在全体党员干部的大力支持下,我认真履行党支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格按照落实党建工作的各项要求,紧密结合“创先争优”和“基层

  • 教育案例《我是小小探险家》户外体育活动
    教育案例《我是小小探险家》户外体育活动

    案例:《我是小小探险家》是我组织的一次户外体育活动,主要锻炼幼儿攀爬的动作,游戏中幼儿用攀爬的方式爬上攀爬架摘下小桃子。这个活动可以充分锻炼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使幼儿动作更加灵活,同时增加幼儿克服困难的勇气。大班幼儿活泼好动,对户外体育活动十分感兴趣,在我讲述完本次活动的活动内容和要求后孩子们都表现的十分兴奋。玥玥是我们班一位十分内向的小女生,由于性格原因,所以她的胆子较小,有时候面对一些困难时她常

  • 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育人
    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育人

    早自习走进教室,一个女生前来告状,原来,她的眼睛有点肿,班里两个调皮的男生和一个女生笑话她,说的话很不礼貌。在我看来,这样的现象比起不做作业、不遵守纪律还要严重,虽然在学生眼里觉得好玩、认为只是开玩笑,我却认识到这是不尊重他人的源头,这些细小的事情一定不能放过,。 于是采用了学讲的方式上了一堂思品课,先请小组成员小组交流,以周亚诺今天的眼睛肿了,三位同学错在什么地方?你想对他们说什么?为主问题展开讨论

  • 教育来源于生活:“寻春之旅”的生活课程
    教育来源于生活:“寻春之旅”的生活课程

    起初是这样的 老师,我今天发现幼儿园路边开了一朵小小的花。 那小朋友知道花儿为什么会开呢? 它想让大家看看它有多漂亮。 它想晒晒太阳 它睡了一个冬天,睡够了 是因为春天来了 一个平常的日子,只因为一个小朋友发现路边开的一朵小花而引发了大家童言稚语的展开了关于春天的讨论。春天会藏在什么地方?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于是,我们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结合季节特征,生成了一系列的寻春之旅的生活课程。 一、炯炯亮眼找春天 我们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