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教资料 > 幼儿园课程教材分析 > 

我对生活化课程的理解

栏目:幼儿园课程教材分析
时间:2014-07-20 21:35:13
文章:几杯 分享

《我对生活化课程的理解》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课程教材分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这是上午的语言集中活动,在组织孩子做活动前准备时,我按以往的常规惯例做了几次集中注意力的手头游戏,大家都没能安静下来,三三两两地在说着什么,这就怪了,平常可不是这样的呀。我干脆停下来,听听他们在说什么,隐约听到什么“好看”、“长头发”等等。于是,我蹲到孩子们中间,加入了他们的讨论。

原来是我烫了头发,孩子们看到我的头发的变化在偷偷地议论着……可不?当其他孩子听到奕奕说:“陈老师扎辫子好看,我喜欢扎辫子的陈老师”这时班上的孩子就议论开了:“不,还是烫头发的陈老师好看。”“扎辫子的陈老师好看。”“不对,不对,陈老师把头发用发夹盘在脑后最好看”……他们手在应付着我的游戏,嘴巴却在不停地讨论着,难怪一直安静不下来。我说:“那好,大家安静下来,帮我想想我这头发该是怎么样比较好看,光说还不行,还要画下来,这样我一看就知道哪一种更好看了。”于是也不用我多说什么,大家都去拿纸笔画陈老师,当发型设计师了。孩子们画好后急着要我看他们设计的发型,“你们都说自己设计的好看,那我要听谁的?该怎么办?”孩子们又讨论开了,“我们来比赛,看谁画的最好看,就用谁的。”“我的好看,我的好看”……

这不行,孩子们自己否定了。有个孩子喊:“看哪种发型设计的人最多,就用哪一种。”太聪明了,就用这办法,我又说:“那怎么知道哪一种发型最多?”孩子们又转起了脑筋了,这时一个孩子说:“我设计的是卷头发的。”有几个孩子跟着说“我也是,”他们自觉凑到一块了。“还有卷头发的吗?都放我这里。”说完莹莹站起来向大家招呼着,受他的启发,又有几个孩子站起来:“我这是扎辫子的。”“我这是……”

孩子们就这么分类起来,这太让我意外了,没有冲突,相同的都凑到一块去了都在互相介绍自己设计的发型,这又是我没想到的,就是我特意提出要求,他们也不可能做得这么好。我就先去听听他们的介绍,看看都介绍得差不多了,我说“结果出来了没有啊,哪种发型最多?”孩子们发现还没结果呢,于是就赶紧数起来……

这个活动是老师和幼儿的一种真实生活的体现,没有很刻意的课的模式,幼儿能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已不言而喻,师生的生活情趣和快乐更是可见一斑。真正生活化的教育应该是最来自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的,最立足于幼儿生活经验的,也是最有利于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最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综合活动应该是最生活化的。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再到今天举国上下的课程改革,我们的教育意义已越来越明晰。但是,这样的“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好象只是被拿来装装门面,喊喊口号,或是作为名言引用,在实践中,很大一部分还只是一种理想。学前教育课程专家虞永平教授曾指出:“生活化不是将生活本身原封不动的当作幼儿园课程,更不是将成人认为重要的知识体系原封不动的当作课程。将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还原为与幼儿生活有关的、感性的、需要幼儿动用各种感官来学习的活动体系,这就是课程的生活化。”
相关内容
  • 课程故事:《酸酸甜甜的水果羹》
    课程故事:《酸酸甜甜的水果羹》

    观察地点:生活馆小厨房 观察撰写者:刘梦圆, 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而水果是幼儿熟悉、喜欢的,同时水果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小朋友平时吃的水果都是家长准备好的,很少有自己动手的机会。很多小朋友都是认识很多水果,但具体怎么吃就说的不太清楚。结合秋天这一季节的特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我们将开展了有关水果的饮食活动。要说冬天想吃水果也是要蛮拼的,多冰啊,用丰富的水果煮成一道酸酸甜甜的水果羹,开胃又营养,还暖暖的呢,孩子们也很喜欢哦。在活动开展之前,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带孩子参观水果店

  • 我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新思考——《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读后感
    我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新思考——《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读后感

    在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候,正确的思想指导就像是我们的指南针,让我们的工作不至于偏离方向。社会的进步让我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念已经被现在的以幼儿为主体所占据。在《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序言中指出:幼儿是一个主动的,有能力的学习主体他们不是白纸,不是小苗,也不是娇弱无力、被动接受成人呵护的受体,而是一个学习的主体。幼儿是建构的主体他们有潜能,可塑性强,有强烈的成长欲望,好奇、怀疑

  • 课程资源的含义和类型,课程资源的动态平衡
    课程资源的含义和类型,课程资源的动态平衡

    《语文课程标准》: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

  • 我对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想法
    我对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想法

    发布者:陈紫叶 ,一个真正优秀的班级应该是一个文化活动频繁、文化领先的班级,是一个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的班级,是一个有凝聚力、有爱萦绕的温馨家园。下面我将通过几个部分来说一说我对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想法: (一)基本情况 一年级的孩子比较好奇、好玩、好动、好强、喜欢被表扬。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学生生来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因此,我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征及结合本班特点,以在生活

  • 我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美术老师)
    我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美术老师)

    在今年9月份,我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班主任的工作。作为一名新美术老师,我感到十分忐忑和不安,尤其我并不是主课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少,担心家长对我工作能力持有不信任的态度。再加上我没有任何经验,要想真正了解学生还有一定的困难,而我自身也缺乏自信,光有着满腔的热血却没有十足的把握。 后来,在年级组长与办公室各老师的帮助下,我渐渐地适应了这个工作,但对于一些具有实践性的班主任工作问题我还是懵懵懂懂。直到我参加了太仓市教育局组织的这次新班主任的培训,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好的认识和更深入的理解。 在李琴老师做用心

  • 理解“思维导图”的精髓,而不在于追求形式
    理解“思维导图”的精髓,而不在于追求形式

    思维导图前几年就接触到过,是我们政治教研组里青年教师复习课市级公开课时用的,就从当时的教学效果来说并不好。重要原因就在于对学生平时的思维训练并不多,学生尚未适应。 一接触到思维导图就发现象培训微视频里提到的人的大脑组织结构就是思维导图的放射状结构,大脑天生对图形就有一种很自然的阅读能力。确实,思维导图让我回忆起当年高考理科转文科的情景:文科大量的记忆内容对于一个刚转文的理科学生来讲无疑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如何便捷有效的理解记忆,构建知识体系则成为了这一年的学习重点,方法不调整,文科学习也会进入死胡同。 记

  • 我对课程与教师有了全新的认识《课程与教师》读后感
    我对课程与教师有了全新的认识《课程与教师》读后感

    假期认真阅读了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中《课程与教师》一书,虽然全书理论性比较强,有一些深奥难懂,但作者从质性研究与阐释学的视角,诠释了日本学校教育的发展问题与课题;提供了重建课程概念、重建教师概念的思路,同时,也提示了作为学习共同体的未来学校发展的构图。使我对课程与教师有了全新的认识。 学校教育的传统范式是顽固的替代物。从技术学的角度而言,无线电收音机和电视被引进学校时的动听的辞藻,克服了课堂的封闭

  • 课程推广文案54条
    课程推广文案54条

    1、有你,沟通如此简单。2、认识自我,重塑三观。3、找寻你的秘密树洞?!4、安抚自己,成全世界。5、“氧吧”式成长课程。6、教你如何控制情绪。7、为更加完善自己而拼。8、完美心灵,天天向上。9、打开心结,幸福宣泄。10、释放

  • 我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
    我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

    如果是刚毕业那会儿,有人问我有没有准备好当班主任,我会说我准备好了;可是有了两个月的班主任经历后,如果现在有人问我,有没有准备好当班主任,我可能会告诉他,我还没有! 在这

  • 课程资源的开发----从重视课外阅读开始
    课程资源的开发----从重视课外阅读开始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写得好不好,虽然决定于构思、动笔、修改那一连串的功夫。但是再往根上想,就知道那一连串功夫之前,还有许多功夫,所起的决定作用更大。那许多功夫都是在平时做的,并不是为写东西做准备的。一到写东西的时候却成了极为重要的基础。我想,这基础指的就是平时的积累,它除了生活的积累外,还有阅读的积累,当然也包括课外阅读的积累。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正说明了其中的道理。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