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老师的古诗100首赏析》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宝月师刻予旧题以寄因书二绝 其一(宋代-王十朋)
资深堂上偶留题,多谢高僧不扫泥。更与慇勤琢山骨,恶诗传到浙江西。
第2首、过庐陵(宋代-黄师参)
昔年楼迹处,今访不知门。华屋半尘土,故人馀子孙。
少留谁共语,欲去转销魂。落日江楼望,江山空复存。
第3首、颂古十八首 其二(宋代-释师一)
浑身燥痒倩人搔,入骨搔来身已劳。一下被伊搔著了,平生痒处一时消。
第4首、颂古八首(宋代-释师一)
十八佳人美态娇,绣衣轻整暗香飘。
抬身花圃徐徐立,引得黄莺下柳条。
第5首、张道玄天师画降龙图(宋代-王淮)
老龙不识天有数,刚要为霖触天怒。
天呼六丁驱下来,不容驻脚天街路。
雷神伐鼓云扬旗,火鞭乱打列缺驰。
海波起立一千丈,阳侯叫噪冯夷嘻。
泥鳅土蟮妖鬼技,侧睨坳洼务得志。
那知龙抱九土忧,弭角摧鳞潜出涕。
哀哉九土毛骨焦,虾蟆蜥蜴担工劳。
尔龙稳稳卧海窟,再莫多事生惊涛。
海中虽无五花树,海中绰有宽闲地。
朝吐扶桑白日光,暮吞细柳蠙霞气。
我闻北周是太荒,一团阴气余无阳。
何不衔取玉烛上天去,晒破鳌足八极俱辉光。
第6首、瞻礼开师真像(宋代-蔡襄)
轻澜还故浔,坠轸无遗音。
好在池边竹,犹存虚直心。
往复二十年,每见唯清吟。
觉性既自如,世味随浮沈。
琅琅白云姿,怅望空山岑。
岂不悟至理,悲来难可任。
第7首、适过宝奎寿居仁师出示王判院偈真隐老子走笔次韵(宋代-史浩)
见了黄梅留一宿,此风久矣无人续。相逢谁许问寒暄,个中且自龟藏六。
寿师严冷面如铁,背负真乘腰不折。有时禅定出尘表,兀坐蒲团头满雪。
平生俗物不挂目,终日翻经聊自足。不离当处常湛然,波澄倒影千山绿。
迩来邂逅文中虎,一幅水藤为下语。我今欲赞没因由,只把茶瓯对赵州。
第8首、毅师以次卿诗编见示以二诗还之 其二(宋代-周紫芝)
人物忽扫地,风流谁复知。子猷心爱竹,摩诘少能诗。
畴昔山林意,残年丧乱悲。明珠在沧海,好句莫多遗。
第9首、赠马炼师(唐代-杨凭)
心嫌碧落更何从,月帔花冠冰雪容。
行雨若迷归处路,近南惟见祝融峰。
第10首、陪韩院长韦河南同寻刘师不遇(三字分韵,牟得同字)(唐代-窦牟)
仙客诚难访,吾人岂易同。独游应驻景,相顾且吟风。
药畹琼枝秀,斋轩粉壁空。不题三五字,何以达壶公。
第11首、怀素师草书歌(唐代-马云奇)
怀素才年三十馀,不出湖南学草书。大夸羲献将齐德,功比钟繇也不如。
畴昔阇梨名盖代,隐秀于今墨池在。贺老遥闻怯后生,张颠不敢称先辈。
一昨江南投亚相,尽日花堂书草障。含毫势若斩蛟龙,握管还同断犀象。
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坐词人皆道好。一点三峰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
叫喊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紫塞傍窥鸿雁翼,金盘乱撒水精珠。
直为功成岁月多,青草湖中起墨波。醉来只爱山翁酒,书了宁论道士鹅?
醒前犹自记华章,醉后无论绢与墙。眼看笔掉头还掉,只见文狂心不狂。
自倚能书堪入贡,一盏一回捻笔弄。壁上飕飕风雨飞,行间屹屹龙蛇动。
在身文翰两相宜,还如明镜对西施。三秋月澹青江水,二月花开绿树枝。
闻到怀书西入秦,客中相送转相亲。君王必是收狂客,寄语江潭一路人。
第12首、寄题藤戒轩 节庵师同赵尧芷生侍御藤戒轩照相(清代-曾习经)
岂有令名兼寿考,最难佳客共溪山。楼头圆月来携手,镜里清霜与炼颜。
满眼江湖私感喟,一轩藤石耐跻攀。春兰秋菊长无绝,怅望花时泪欲潸。
第13首、挽张文襄师三首 其三(清代-曾习经)
太息吾焉放,天乎不慭遗。他时曾侍坐,斯道要安之。
直接研经室,应崇岭学祠。向来香一瓣,宁止为恩私。
第14首、题扇寄杨师文三首 其三(明代-孙绪)
倦客维舟倚短松,乱云流水愧行踪。蓬窗今夜乡关梦,飞出前山第几峰。
第15首、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大石屋(明代-高启)
浑沌复轮囷,全无斧凿纹。
门临五湖水,坐纳四山云。
第16首、广陵岳宫醮夜观王澹渊高士蒇事自登瀛桥而迎师入黄箓坛(元代-成廷圭)
濛濛云气湿霓旌,小队红绡凤蜡明。鸾鹤舞随行道影,鱼龙出听步虚声。
淮南高士青毛节,句曲仙人碧玉笙。一路天风吹不断,此身今夕在蓬瀛。
第17首、卢师东谷怀城中诸友(元代-范梈)
契阔遽如许,淹留空复情。
天遥一鹤上,山合百虫鸣。
异俗嗟何适?冥栖得此生。
平居二三子,今夜隔重城。
第18首、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三 补陀(元代-黄镇成)
潮音海洞石盘陀,送子东游奈别何。日上扶桑天不远,云连析木地无多。
水王献宝开丹穴,星使通槎泛白波。见说蓬莱清浅处,便从鹏翼起秋河。
第19首、寄天台王鍊师兼呈邑宰(宋代-张日损)
百里凄清古县城,阮郎陶令自相应。非无柳影含彭泽,别有花光胜武陵。
闲醉想同莎外石,冷吟知共夜深灯。红尘未得寻高兴,心过青山第几层。
第20首、袁德师求画松(唐代-刘商)
柏偃松頫势自分,森梢古意出浮云。
如今眼暗画不得,旧有三株持赠君。
第21首、贻小尼师(唐代-王建)
新剃青头发,生来未扫眉。身轻礼拜稳,心慢记经迟。
唤起犹侵晓,催斋已过时。春晴阶下立,私地弄花枝。
第22首、题赵伯雅所藏张师夔柯石图(明代-郑潜)
苍烟黯黯蛟龙窟,古铁棱棱狻猊骨。空林无人山鬼愁,赵君何从得此物。
枯梢怒号天雨霜,苔花满地雪衣凉。题诗坐忆江海客,醉墨一洒秋淋浪。
第23首、上竺知客肇师示苏仲豫参寥唱和韫秀堂二绝句求和因追次其韵二首 其一(宋代-饶节)
光明奇秀岂能藏,草自纤柔桧自长。不待博山荐沉水,道人亲佩法身香。
第24首、寄孙传师著作(宋代-秦观)
上林池籞富春风,十里宫青错御红。应与少年修故事,误随游毂柳花中。
第25首、同张炼师溪行(唐代-施肩吾)
青溪道士紫霞巾,洞里仙家旧是邻。
每见桃花逐流水,无回不忆武陵人。
第26首、同日师竹携酒肴来谭(清代-许传霈)
此心何郑重,携酒与肴来。解语花随菊,忘情客举杯。
涤肠销傀儡,侧耳费疑猜。醉后新诗就,高歌答水隈。
第27首、烛龙歌即事呈谢叶台翁师相(明代-韩上桂)
烛龙扬辉三万里,清光上映天河水。幽崖毫发尽分明,遍照闾阎无彼此。
此烛本是台星精,时当有道泰阶平。天子居宸运斗柄,玉烛均调万化成。
有时化作剑光紫,气射斗牛难逼迩。忽悬秘阁灼青藜,更与文人校书史。
书史千年杳莫寻,师相曾研万古心。玉衡四转提常正,水镜平涵江汉深。
即今入践微垣侧,一片丹心扶帝极。清影能添日月光,馀辉尚结云霞色。
道经沛郡昴星浮,萧相当年辅赤刘。天垂五老扶皇业,霸术看同爝火流。
此时上将开营待,列炬华筵吐精彩。万柝应知野燧消,一弯尚藉天灯在。
宴罢仙槎且复乘,沿河星斗辉相凌。岂知滕阁迟王勃,更有龙门御李膺。
夜深剪烛延清话,香蜡频销未忍谢。撤送座上双短檠,一路流光欢见借。
深院金莲不敢知,凿壁今资鼎说诗。大臣自受朝阳宠,贫女亦邀邻屋私。
烨烨宵行同熠耀,昆璧不鄙微珠照。自思献曝本怀诚,岂患扪烛徒博笑。
长夜迷冥何所之,斗杓仰视四方知。大明曦御看初起,浴日神功在我师。
第28首、追挽徐挹泉侍御师(清代-张洵佳)
直是文人命太穷,若论因果报宜隆。生前亲友衔恩遍,死后公卿太息同。
远别妻孥成永诀,乱投医药到临终。可怜小子游梁日,尚在春风煦拂中。
第29首、送可师归西山兼简法华无证(宋代-释慧空)
半世几离合,翛然无住身。
又为一去客,元是再来人。
野宿风鸣雪,江行梅破春。
两翁如问我,为话鬓毛新。
第30首、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于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其七(宋代-释印肃)
问他怎如此,日轮正当午。鼻孔廓辽天,我道无门户。
唯佛与佛知,有为无作做。若问如何道,瞪目不相顾。
第31首、时十月十四日作本师诞日也 其三(明代-释今无)
已见浮沉易,谁怜顾复难。龙鳞风自急,精卫血无乾。
斜日含云暗,残霞染浪丹。莫惊蛟兕起,天地不禁寒。
第32首、时十月十四日作本师诞日也 其二(明代-释今无)
旸谷一帆去,天波万里迷。生如投马颊,死亦忆鸾溪。
气逼星辰大,寒令日月低。行吟俱惨澹,无事不悽悽。
第33首、偈颂七十六首 其七十五(宋代-释师观)
今日十,昨日九。日来日往,阿谁知有。未了之人听一言,只这而今谁动口。
第34首、游东山和程大卿师孟(宋代-许将)
东山十里复溪流,远客时时骋望愁。
泉近榴花深洞口,亭开狮子旧峰头。
一州旂色天边出,三馆芸香海上留。
南北共歌公所憩,独嗟无计共英游。
第35首、重过华阴马上口占寄李君锡王懿臣薛师政三漕(宋代-刘敞)
三岁重过二华间,衰年弥觉厌尘喧。自知碌碌初无补,正是纷纷不惮烦。
江壁向来忧郑客,鼎湖今日望轩辕。修门渐近翻鸣咽,满面风埃涕泪痕。
第36首、寄赠曾裘父兼呈严黎二师(宋代-赵蕃)
忆昨初南渡,吾家住信州。
枢庭尝牧守,词掖旧淹留。
生世夫何晚,斯人不易求。
风流付篇翰,零落卧山邱。
尚友当论世,如公实并游。
近功称共学,为伪说横流。
白首无愆素,清名所得优。
百年安瓮牖,万里罢浮游。
太守尊徐孺,乡人慕少游。
成蹊自桃李,有臭别薰莸。
久矣闻风义,因兹速置邮。
碧云增怅望,石鼎怕冥搜。
王谢池台古,严黎钟磬幽。
林园小摇落,岩壑细雕锼。
岂曰忘徵逐,怀哉困阻修。
駏蛩终有合,针石讵难收。
第37首、贺师垣赐御书一德格天之阁牌并镀金器皿青罗凉伞从人紫罗衫镀金腰带仪物等四首 其二(宋代-张嵲)
重屋雕甍势欲翩,睿题藻翰揭中天。秪缘吉德存方寸,乃尔丛霄格大圆。
传自孔门皆一道,稽诸说命合三篇。中兴如问君臣美,万世昭时六字传。
第38首、刘少师妻献园宅为景灵宫基二首(宋代-张嵲)
中兴礼物事弥惇,献宅那知故事存。
当日司徒功业就,旧居亦作奉诚园。
第39首、送渊师归径山(宋代-苏轼)
我昔尝为径山客,至今诗笔余山色。
师住此山三十年,妙语应须得山骨。
溪城六月水云蒸,飞蚊猛捷如花鹰。
羡师方丈冰雪冷,兰膏不动长明灯。
山中故人知我至,争来问讯今何似。
为言百事不如人,两眼犹能书细字。
(径山夏无蚊。
余旧诗云:问龙乞水归洗眼,欲看细字销残年。
)
第40首、南歌子·师唱谁家曲(宋代-苏轼)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眨眉。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老婆三五、少年时。
第41首、次韵张符离民师适堂即事【宋代:饶节】
三考符离课独优,政成囹圄自无囚。满堂文史闲□令,一榻薰风对奕秋。
刑措似闻闾巷语,年登仍解庙堂忧。从今尊酒留佳句,折狱何劳比仲由。
第42首、昼坐锦师斋风日清美出诗请正为之点定数字【明代:李寄】
山斋清磬罢,客至便分题。诗入王维画,镫分子政藜。
草花要蝶下,桑椹醉鸠啼。一字吾师汝,桃源定不迷。
第43首、赠刘师服【唐代:韩愈】
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我今呀豁落者多,
所存十馀皆兀臲.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
妻儿恐我生怅望,盘中不饤栗与梨。只今年才四十五,
后日悬知渐莽卤。朱颜皓颈讶莫亲,此外诸馀谁更数。
忆昔太公仕进初,口含两齿无赢馀。虞翻十三比岂少,
遂自惋恨形于书。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
巨缗东钓倘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
第44首、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唐代:张贲】
孤云独鸟本无依,江海重逢故旧稀。
杨柳渐疏芦苇白,可怜斜日送君归。
第45首、鸳鸯【唐代:吉师老】
江岛濛濛烟霭微,绿芜深处刷毛衣。
渡头惊起一双去,飞上文君旧锦机。
第46首、次韵答致政宫师张相公【宋代:韩琦】
早谢枢衡贵,逍遥哂众愚。乐从黄卷得,游命赤松俱。
风雅樽前事,云山世外娱。何妨紫虚下,散发伴樵苏。
第47首、张师夔为郭子静作终南山色因题【元代:张翥】
终南山色秀可食,中有游云动凝碧。华岳西面仙掌高,仙都下射金精白。
绀宫琳馆凭险阻,渭水晴川来咫尺。古木深藏魍魉寒,阴厓晓入蜿蜒黑。
幽人旧隐依青壁,萝径紫篱闭寥阒。野桥插岸何处船,落日无人独归客。
栎翁笔法追郭熙,远意欲寄烟霞微。半生江海屡惊梦,万里风尘能化衣。
捷径无媒既愁寂,故山好在曷遄归。尚说于今明月夜,时有箫声台上飞。
第48首、访玉芝师夜宿新庵同萧女臣【明代:徐渭】
参禅喜与梁王裔,合掌跏趺野竹丛。坐久空堂诸咒歇,夜深明月四山中。
亲陪客话拈珠串,独卧行单坦片棕。一宿相留浑旧事,无生自愧永嘉公。
第49首、题萧炼师止庵【明代:李德】
元风本虚寂,其要乃无为。扰扰狂驰子,营营何所之。
隙光岂待人,倏如流电飞。及时不自勉,他日我为谁。
乐哉庵中人,止止复奚疑。
第50首、读长乐志纪文文山集师南岭有乾坤一统寄苇航之句诗以唁之【明代:谢元汴】
崎岖忠孝路,荟蔚瘗秋草。龙唐蒙不洁,千秋无人扫。
此亦布帛理,遂成五丁道。不敢诤何童,不敢规黄媪。
帘紫一尺天,能补大小漏。贤愚同一血,饱餍梗河肉。
指星木不韧,徒使咆鸣兽。朱丝胁日食,敬以庶人走。
儿妻火灰耳,父母何可叛。乱臣与贼子,白骨羌流汗。
人者阴阳秀,鸳雉化獾豻。天曰吾为之,俾作圣贤碬。
余也失路悲,冷涩如寒蚖。去公五百年,相望于在原。
仙字充饥肠,青灯泣夜猿。扛鼎力不任,固宜禦魍魉。
牛蹠莫蔽鳞,谁云汉之广。手扪日月罅,懔懔不可上。
后公陟兹山,公岱我则凫。炎娃所誓水,古色照须眉。
酌之以玄酒,荐之以生刍。
第51首、访万师寺居【明代:皇甫汸】
行营辞细柳,开府寄东林。对塔占云气,安禅就树阴。
轻身驱白马,收士散黄金。何自除烦恼,澄公诵法深。
第52首、秦廷韶太守及九龙山樵陆懋成请游惠山遂酌第二泉饮听松庵次少师姚广孝留题旧韵一首【明代:程敏政】
江雨吹风过,山门向晚开。汲瓶分水去,骑马听松来。
老鹤惊人起,新篁夹路栽。多君怜别意,随处送春杯。
第53首、赠心湛一小师【明代:袁宏道】
布衲裁烟雾,蒲团藉草莎。雷峰定里火,湖水观中波。
削发嫌根在,忌言恨舌多。少年色力健,魔佛奈他何。
第54首、白门逢焦师座主 其二【明代:袁宏道】
赤轴犹如水泻瓶,草颠书尽万梢青。而今老矣都休却,日课杂花两卷经。
第55首、与胡彦明处道饮融师竹轩【宋代:黄庭坚】
井寒茶鼎甘,竹密午阴好。
瓜尝邵平种,酒为何侯倒。
倦须盘礡赢,归可倒著帽。
欲去更少留,道人谈药草。
第56首、寿东师杨尚书【宋代:程公许】
去年拜公北定堂,中秋玩月喧丝簧。
长风趣驾泝江艇,恨不初度{奭斗}一觞。
转头玉鉴秋又满,北定风景遥相望。
寸心炯炯千里共,欲往从之川路长。
五年为帝屏南服,扫清塞尘为乐乡。
尽捐岁籴为丁壮,米斛二万饶积仓。
民无箕敛士宿饱,一面屹立如金汤。
平安遥夜飞炬火,燕寝永书凝清香。
雅知烹鲜不可扰,岂无发硎善而藏。
官间选胜极旷奥,天巧为公时雨阳。
五峰讲席环子佩,北岩布金开道场。
要将名教植根本,参以佛法芟莠稂。
君不见海观烟涛碧万顷,卫公心眼周八荒。
又不见开福浮屠玉千尺,给事愿力同觉皇。
得如我公志淑艾,未许二老相颉颃。
眇然人物殊乏使,鼎来事会那可常。
维北有斗天喉舌,乃作福星私一方。
何不唤归坐岩廊,五色线补舜衣裳。
拓开贤路旧荆棘,勿遣旄头森解芒。
腐儒忧世心慷慨,百未一成鬓苍浪。
公怜不麾客倚墙,肯借齿颊加雌黄。
颂言我岂知己私,民亦劳止须小康。
岐山之颠岂无巢凤凰,何时口衔瑞图飞高冈。
我亦刷翅相从千仞翔,引吭一声鸣朝阳,
请赋卷阿之诗九章。
第57首、寄洞元师【宋代:郑獬】
一尊聊寄洞元师,既到山中春未迟。
料得醉眠岩石上,晚风零落小桃枝。
第58首、清凉国师真赞【宋代:黄庭坚】
宝月清凉,寂照法界。
以沙门相,藏世间解。
谷响入耳,性不可为。
青莲出水,深不可窥。
万象纷披,花开古锦。
启迫群氓,与甘露饮。
哲人去矣,资何所参。
即事之理,塔锁终南。
第59首、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知玄法师弟子僧彻)【唐代:李商隐】
紫阁相逢处,丹岩议宿时。堕蝉翻败叶,栖鸟定寒枝。
万里飘流远,三年问讯迟。炎方忆初地,频梦碧琉璃。
第60首、送六幻师归珠崖东山 其五【清代:成鹫】
多异山中白额虎,龙池池上赤梢鱼。相逢为致殷勤意,别后枯禅已废书。
第61首、小师淳元请赞【朝代:宋代|作者:释普度】
据坐胡床,风生万壑。
无说而说,无作而作。
声前的的有来源,必竟不留元字脚。
第62首、林氏庵呈周炼师【朝代:宋代|作者:林景英】
遥跨青田鹤,翩翩到此来。
庭生自家草,山有主人梅。
扫石夜朝斗,雨田秋起雷。
谁知尘影里,清趣似蓬莱。
第63首、九月四日黄子功林德久自柳州共泛访铦师【朝代:宋代|作者:韩淲】
闲得琴尊胜,寻诗约俊游。
欲穷山下寺,旋买水边舟。
谁悟牵黄犬,自应盟白鸥。
野晴秋意思,浑付碧云休。
第64首、寄五师北山讲主【朝代:宋代|作者:释云岫】
一书不问不相违,指迹慕归谁救迟。
鶑脰湖边官驿路,舟车十里到凫矶。
第65首、法宝琏师求竹轩【朝代:宋代|作者:释文珦】
南轩竹色映溪光,不减吾州五月凉。
犹恨秋来鸥鹭少,须君更为筑横塘。
第66首、赠安禅僧如师【朝代:宋代|作者:何梦桂】
一庵许大且休休,世界三千海一鸥。
大地山河容不得,住持只在一毛头。
第67首、营师常秉烛为人说气色戏成此绝【朝代:宋代|作者:叶适】
曙色熹微已出门,擘浮热眼相旁人。
不如睡足朦胧起,留得沉光看本身。
第68首、颂古三十三首 其一五【朝代:宋代|作者:释师观】
如何是佛,更莫别求。
相随来也,四大部洲。
第69首、颂古三十三首 其一六【朝代:宋代|作者:释师观】
叉手进前,寂子不会。
杀人活人,好个三昧。
这般阿师,丛林殃害。
白云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第70首、颂古二十九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释师体】
走出门风相副称,东西南北更无人。
看来不得韶阳老,未免儿孙惹客尘。
第71首、琼师苍筤轩【朝代:宋代|作者:周紫芝】
绝境渺天末,招提入云端。
汪湾一溪水,似与山屈盘。
僧房各上下,处处闻惊湍。
道人更幽独,开窗对檀栾。
细雨洗轻碧,微风生暮寒。
云梢自袅袅,玉佩时珊珊。
繄我绝韵友,久结无情欢。
相逢如故人,弃置良独难。
婆娑弄清影,夕阳殊未残。
何当分清阴,与子同考槃。
第72首、偈颂七十六首 其一二【朝代:宋代|作者:释师观】
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
惟一坚密身,一切尘中现。
第73首、和任师见寄之韵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辛弃疾】
几年魂梦隔高门,叹息潭间阙异闻。
剩喜风情筋力在,尚能诗似鲍参军。
第74首、戏寄师厚生女【朝代:宋代|作者:梅尧臣】
生男众所喜,生女众所丑。
生男走四邻,生女各张口。
男大守诗书,女大逐鸡狗。
何时某氏郎,堂上拜媪叟。
第75首、禅人写师真请赞 其二三【朝代:宋代|作者:释慧远】
幸自十分,画出一半。
我便是渠,略无思算。
无思算处妙难传,忿怒那吒吃痛拳。
道不是道,禅不是禅。
星驰电掣,汉语胡言。
蓦地揭起脑盖,依前舌拄梵天。
咄,是甚么面目。
可怜只有些儿栗棘金圈,尽底分付常山林泉。
第76首、雪窦宗长老兹写师像以授天童知事壁龛而挂之乞语书其上【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妙藏绝邻,毕竟无身也清虚之理真。
幽灵独神,须臾返色也自照之智亲。
云寒有雪意,天远连秋津。
缘起佛种,觉生幻尘。
语细音柔,丹山凤鶵之韵。
目深眉重,檀林师子之颦。
借位途中宾主,借功门里君臣。
洞水逆流,望云岩而半肯。
曹山颠酒,知清税未全贫。
曲木床头握麈尾,心传一句付其人。
第77首、雅师求阁名既为作扁榜仍赋娱客杂句【朝代:宋代|作者:许及之】
妙景非声亦非色,非色岂应容粉饰。
东坡妙用遍虚空,大地山河等儿剧。
简斋有句添蛇足,雨抹晴妆要娱客。
黄妃塔边净相寺,破屋荆榛十年事。
雅师办得一片心,化出宝坊全体备。
杰阁巍巍尊大士,我欲名之无尽意。
更拈蛇足扁东偏,与师饷客为客地。
东坡仙去可无诗,客来了此一段奇。
未雨未晴烦举似,非鬼非仙竟是谁。
第78首、次韵杨师仁见赠【朝代:宋代|作者:李流谦】
鸿雁行中接俊游,不将千户比荆州。
自于种种推先手,可但区区放一头。
扬马不妨生绝代,邹枚未肯老诸侯。
天寒翠袖愁如织,应念尘侵季子裘。
第79首、秋日同刘方明游石师岩【朝代:宋代|作者:李弥逊】
翠合峰峦万叶稠,云擎佛屋出岩幽。
秋光不到庭阴树,晓日先明竹外楼。
户牖高低分世界,川原远近失汀洲。
阳休示我真消息,更在灵山最上头。
第80首、苍岭【朝代:宋代|作者:杜师旦】
休嗟道险未堪行,却到层峦足较轻。
山险还如心险否,心平履险险仍平。
第81首、赠冲雅师【朝代:宋代|作者:郑獬】
姑孰上人溪上居,碧松摇雨晚凉初。
谁将六角竹枝扇,来问羲之觅草书。
第82首、同徐师川登秋屏阁观雪【朝代:宋代|作者:洪朋】
积雪未亏日还没,云气黯惨愁不释。
徐郎揖我上棂轩,眼界物物有正色。
万株琼树为谁妍,千亩瑶草底空掷。
可怜雨打或飘零,不分风吹玉攒积。
向来已拨宜城醅,末至何妨杜陵客。
鄙夫中圣殊未醒,向人江山恍如昔。
台边好在龙沙黄,台前俄失鸾冈碧。
只今雪思未渠央,准拟作花大如席。
大江之南喜气多,旧瘴悬知扫无迹。
第83首、送师川还龙舒【朝代:宋代|作者:洪刍】
灊岳西山各滞留,江头相遇话神州。
送君归去还为客,破涕成欢转复愁。
明日东湖人已散,朝云南浦水空流。
郎官好在能乘兴,准拟归骢踏素秋。
第84首、送任师中任清江【朝代:宋代|作者:苏洵】
吾喜送任师,羡君方少年。
有如伏枥马,看彼始及鞍。
奔腾过吾目,萧条正思边。
谁知脱吾羁,傲睨登太山。
君今始得县,翱翔大江干。
大江多风波,渺然势欲翻。
浩荡吞九野,开阖壮士肝。
人生患不出,局束守一廛。
未常见大物,不识天地宽。
今君吾乡秀,固已见西川。
去年人边吏,出入烽火闲。
儒冠杂武弁,屈与氊裘言。
又当适南土,大浪泛目前。
胸中芥蔕心,吹尽为平田。
陈汤喜刑胜,所至常纵观。
吾想君至彼,胸胆当豁然。
第85首、送权师谒蒋山华藏二长老【朝代:宋代|作者:韩驹】
只园寺里长连榻,衲被蒙头坐五年。
忽忆山中有尊宿,欲来言下觅真诠。
萧萧野店云生钵,渺渺江津月入船。
一段孤湖千里去,不知何事苦参禅。
第86首、师自作真赞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释守卓】
镜中电影急观瞻,水底灯毬休把捉。
忘言要辨此时机,万里清秋看一鹗。
第87首、答惠海首座五首海乃圆照禅师小师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饶节】
闹市丛边荆棘侵,旃檀独秀旧园林。
俊驹昔是吾家瑞,老鹤今犹万里心。
短笛凄清秋水阔,乱山高下白云深。
当年得力分明处,伫听炉香演一音。
第88首、次韵和师稷清明怀乡之什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邹浩】
三元甲子几回旋,前日沧溟今甫田。
惟有交情似春寿,蟠桃花里自年年。
第89首、奉赠行师参慎禅师【朝代:宋代|作者:沈辽】
观音二十五圆通,止在禅师一指中。
金钵直随流水去,不须芒屩更西东。
第90首、寄谢师直【朝代:宋代|作者:梅尧臣】
忆同仲春月,冒雨过穰亭。
聊酌山酒别,独吟夜灯青。
明朝上岭路,群岫张云屏。
忽入川谷秀,固非平生经。
绿竹间红萼,紫藤垂千扃。
春塘水决决,野老发星星。
田父相与至,里言尚可听。
始闻丹砂岑,遂识五垄形。
傍瞻禹汤迹,竞信庙貌灵。
邀我陟巉巉,宿雾方冥冥。
暗沾衣裘湿,时袭草木馨。
栋宇敞绝顶,牲酒列幽亭。
竹杯占祸福,巫锦醉一咛。
日晏别云外,月出至近坰。
仆夫疲不进,鞭策无暂停。
我马忽颠坠,君心同鹡鸰。
再驾体无伤,扣关烛已荧。
自兹期莫逆,未契心所铭。
匆匆操行袂,泛泛如水萍。
今来各一方,安得同醉醒。
第91首、留守端明尚书远示赠阇梨渐师诗依韵和成【朝代:宋代|作者:文彦博】
常随净侣呌禅关,熟听潮音丈室间。
身逐孤云辞陇首,心如皎月照香山。
儒空两悟言无滞,觉望双除性本闲。
居守意勤当应现,不须只到虎溪还。
第92首、师厚生日因以诗赠【朝代:宋代|作者:梅尧臣】
龙骥产龙驹,良金出良冶。
良冶无顽矿,龙驹岂凡马。
致远在御徒,作砺由工者。
君子生庆门,诗书未尝舍。
进道期日隆,无愧金马下。
第93首、书双竹湛师房二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我本西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
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
第94首、四月戊申赋盐万岁山中仰怀外舅谢师厚【朝代:宋代|作者:黄庭坚】
只今汉庞公,白发佐州郡。
穷通视寒暑,仕已谁喜愠。
长松卧涧底,桴霤多裂璺。
未须论才难,世人无此韵。
禅悦称性深,语端入理近。
涣若开春冰,超然听年运。
临民秉三尺,朱墨不可紊。
传闻但言归,心许手自隐。
欲知南陂稻,得几就收捃。
胥疏江湖滨,不迩金玉训。
濡需且肉食,觳觫恐钟衅。
龙移山发洪,虎乳月生晕。
竹声寒夏簟,辍寝中夜听。
寄声向鹿门,傥赐劳苦问。
第95首、郑师易秀才诗奔腾遒壮殆有石曼卿学士风骨作四韵以勉之【朝代:宋代|作者:石介】
曼卿续得少陵弦,弦绝年来又一年。
惊起听君讽新句,洒如开集味遗篇。
一家气骨疑无偶,万丈光芒欲拂天。
好向风骚尤着意,他时三个地诗仙。
第96首、乘烟观蒋炼师(蒋甚伟,非妇人之状。)【朝代:唐代|作者:向瓒】
怪得盘跚不上升,白云蹋绽紫云崩。
龙腰凤背犹嫌软,须问麻姑借大鹏。
(同前)(〖1〗曹汛谓向瓒为何瓒之误。
《全唐诗》卷七六九收何赞,亦应作何瓒。
事迹见《新五代史》卷二八本传。
今按:《南唐近事》有陈沆讽庐山道士绝句,与此大同小异。
陈诗收)-503-(《全唐诗》卷七五七。
《鉴诫录》成书早于《南唐近事》,诗以向作为近是。
)。
第97首、送休师归长沙宁觐【朝代:唐代|作者:齐己】
高堂亲老本师存,多难长悬两处魂。
已说战尘消汉口,便随征棹别荆门。
晴吟野阔无耕地,晚宿湾深有钓村。
他日更思衰老否,七年相伴琢诗言。
第98首、张惕山人即昔所谓惠思师也余旧识之于京师忽来相访茫然不复省徐自言其故戏作二小诗赠之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苏辙】
听诵长江近章句,喜逢澄观已冠巾。
醉吟挥弄清潮水,谁信从前戒律人。
第99首、慧觉孜师绿筠轩【朝代:宋代|作者:释道潜】
绿筠萧萧含爽籁,幽姿冷落人难爱。
壁间但有谪仙词,声名自到江湖外。
当年创轩非壮观,局促帘栊日亏蔽。
一朝经画有底难,推倒墙头了无碍。
坐挹西南十里山,彩翠浮空屹相对。
开池凿圃增气象,佳致真为一方最。
鸟声鸣春春渐融,兰芽蕙出初蒙茸。
我来正值新雨定,弄日吹香闻座中。
主人散策邀我步,池南池北聊从容。
会待龙孙添夏荫,借君此地眠清风。
第100首、送昱师赴请姑苏【朝代:宋代|作者:林逋】
同载阖闾人,衣囊覆氎巾。
新烟赤岸暝,融雪太湖春。
钟远移斋候,香迟上定身。
当知举如意,宝地雨花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