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古诗词推荐 > 

咏物诗大全100首三年级

栏目:古诗词推荐
时间:2023-04-26 19:40:12
文章: 分享

《咏物诗大全100首三年级》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玉笥十咏 其十 东岳行宫(元代-邓雅)

岱宗如何齐鲁青,鲁侯昔祭山之灵。江淮远隔数千里,空山落木看祠庭。

第2首、嵩山二十四咏 其一 青童峰(宋代-楼异)

斩新高髻掠云开,翠色罗衣一样裁。知有真仙此中住,故命天女捧书来。

第3首、园蔬十咏·子姜(宋代-刘子翚)

新芽肌理腻,映日净如空。

恰似匀妆指,柔尖带浅红。

第4首、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宝峰亭(宋代-苏辙)

昔过益昌城,莫登君子堂。

驾言念长道,未暇升崇冈。

今闻宝峰上,缥缈陵朝阳。

三休引萝蔓,一览穷苍茫。

微云霭双剑,落日明故乡。

奔驰迹未安,山薮意自长。

漂摇万里外,手把新诗章。

宦游不忘归,何异鸟欲翔。

尘土污颜面,年华侵鬓霜。

何时首归路,所至聊彷徨。

樽俎逢故人,亭谢凝清光。

为我具斗酒,宿恨犹可偿。

第5首、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石夫人(宋代-陈著)

千尺嶙峋直立形,流传神应挟风霆。

石身本聚山川气,便是人心聚处灵。

第6首、庆资深康乐园四咏(宋代-王之道)

不知眼界几多阔,隐隐青山在天末。

湖光醉就琥珀浓,应助先生恣浇泼。

西风摇落黄花秋,江城有蟹供拍浮。

人如渊明亦不恶,肯使临赋成悠悠。

第7首、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龙松(宋代-陈著)

皮皴肉紧发苍然,伏雪眠风傲岁年。

不见南阳龙卧者,本心元自直通天。

第8首、戏效屏山书斋十咏(宋代-刘克庄)

尖新赖摹画,老秃计休闲。

露顶张长史,科头管幼安。

第9首、咏美人(明代-李时行)

织月生眉黛,香风出舞衣。乍疑湘水见,还似洛川归。

第10首、西湖十咏 其四 雷峰落照(元代-尹廷高)

烟光山色淡溟濛,千尺浮图兀倚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第11首、念奴娇 棠村夫子席上咏米家灯(清代-陈维崧)

东风作阵,飏晶笼百盏,玲珑低亚。浅倚纱屏和笑指,此是前朝㧬画。

有蝶皆飞,无花不笑,翻觉丹青假。何须周昉,搓酥滴粉描写。

闻说上国楼台,东京士女,最重元宵夜。两载传柑浑寂寞,孤负月明鸳瓦。

讵意今年,尚书座上,人在春灯下。升平遗事,廊边鹦鹉能话。

第12首、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 其二十六 故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师徐文贞公阶(明代-王世贞)

华亭湖泖英,秀发自眉宇。弱冠取高第,俊声菁华圃。

珥笔侍丹螭,横经进白虎。师道万古隆,焉惜君相忤。

折腰非所论,察眉良独苦。秉铎两巨藩,赐环历华膴。

佐铨复掌礼,以至入政府。开济触巨僚,勤诚结英主。

彼僚以败归,公始大摅吐。万里却苞苴,黄金尽为土。

载观轮台诏,㝢内皆鼓舞。始收遇巷功,不虞若濡雨。

第13首、四十咏 其二十二 畲明府翔(明代-王世贞)

陶令谢彭泽,畲令辞全椒。俱言以酒废,无乃为折腰。

陶影不出山,畲迹不入里。当其傀俄时,千载如一轨。

新诗亦自佳,能谐世人耳。

第14首、四十咏 其十三 叶文庄盛(明代-王世贞)

文庄琐垣彦,直志济遐瞩。边土仗雄望,岭越借宁隩。

日晏坐繁省,归来奏清曲。古道终有谐,今焉叹时服。

第15首、咏画降龙(明代-徐渭)

乾坤纸上黑腾腾,爪股风雷墨所生。一雨尽归烧尾德,世间谁识有曹兴。

第16首、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吐月峰(明代-高启)

四更栖鸟惊,山白初上月。

起开东阁看,正在云峰缺。

第17首、和韦苏州二十首 其六 咏夜(金朝-赵秉文)

明从暗中去,暗从明中来。流光不待晓,闇尽玉炉灰。

第18首、郴江百咏并序·南塔寺(宋代-阮阅)

江岸南峰对石城,僧房高在乱云层。

台前天阔秋多月,塔上风微夜有灯。

第19首、斋中有兽皮茵偶成咏(唐代-羊士谔)

逸才岂凡兽,服猛愚人得。山泽生异姿,蒙戎蔚佳色。

青毡持与藉,重锦裁为饰。卧阁幸相宜,温然承宴息。

第20首、山园四咏·醒心亭(宋代-姜特立)

昔人醒心处,唯恐玉山颓。

我今醒心亭,正与醉为媒。

醒心非醒酒,所醒遗形骸。

如病得大丹,如梦忽惊回。

如闇秉巨烛,如蛰发春苗。

有时酩酊中,蘧蘧自形开。

下视名利场,昏晓走尘埃。

醒处元不醒,醉时良可哀。

嗟哉我何人,颠倒有至怀。

不求醉中醒,却醉醒中杯。

第21首、南山十咏 其五 宣圣庙(宋代-刘仲堪)

翼翼素王宫,誇倚高峰右。烟云覆幽邃,树石丛奇秀。

丹青古冕服,赭垩新缔构。率土被儒风,九夷信何陋。

第22首、南山十咏·鸣弦峰(宋代-刘仲堪)

奇峰枕高岸,回合藏云烟。

直上数百仞,倒影浮清涟。

民传舜南狩,向此鸣朱弦。

至今万籁寂,雅韵犹泠然。

第23首、咏华林书院(宋代-孙何)

六阙旌门事若何,诸生常不绝弦歌。

鲤庭共禀诗书训,隐巷齐登俊造科。

宗族有光传孝弟,乡闾元讼化淳和。

芝兰子弟相薰习,金石交朋互切磋。

遥望楚江波迥急,却分庐阜影偏多。

题名石鼓围松桂,讲易高堂绕芰荷。

采药路从洪井出,买书船自孺亭过。

我惭已在瀛洲直,不得西山隐薜萝。

第24首、嘉禾百咏·列岫亭(宋代-张尧同)

吾州购物好,惟是欠青山。

忽有洞庭色,来从一笑间。

第25首、嘉禾百咏·寂照庵(宋代-张尧同)

寂灭跏趺地,灯光照四时。

高僧穿地脉,此意少人知。

第26首、艮岳百咏 留云石(宋代-李质)

白云何事苦留连,中有嵌空小洞天。却恐商岩要霖雨,因风时到日华边。

第27首、艮岳百咏 巢凤阁(宋代-李质)

朝阳鸣处有亭梧,争似珠帘映绮疏。丹穴来仪听九奏,不妨于此长鹓雏。

第28首、艮岳百咏 梅池(宋代-李质)

玉钿匀点鉴新磨,香逐风来水上多。应为横斜诗句好,故教疏影泻平波。

第29首、艮岳百咏 炼丹亭(宋代-李质)

药炉龙虎正交驰,五色云生固济泥。凡骨欲逃三万日,君王曾赐一刀圭。

第30首、种柳三咏 其一(唐代-白居易)

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不及栽杨柳,明年便有阴。

春风为催促,副取老人心。

第31首、咏鞞应诏(南北朝-萧琛)

抑扬动雅舞,击节逗和音。却马既云在,将帅止思心。

第32首、咏舞诗(南北朝-何敬容)

因风且一顾,扬袂隐双蛾。曲终情未已,含睇目增波。

第33首、咏灯诗(南北朝-沈满愿)

绮筵日已暮,罗帷月未归。开花散鹄彩,含光出九微。

风轩动丹焰,冰宇澹青辉。不吝轻蛾绕,惟恐晓蝇飞。

第34首、嘉禾八咏 其四 宣公桥(宋代-陆蒙老)

当时仓卒倚鸿筹,清白堪封万户侯。陵谷已非家世远,画桥依旧水东流。

第35首、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其七十一(清代-朱仕玠)

新醪刚熟舞婆娑,方丈筵陈百不多。买就管豪囷蠢缩,可怜王约奈痴何。

第36首、次乔选郎宇咏新竹韵(明代-许天锡)

秋山暮雨收银竹,白岩轩前月可掬。开轩见月弄清影,辄有新诗续淇澳。

翠筠缥节想停云,金薤银枝知夺目。此君择地托寸根,雪拥霜培渐蕃育。

去年崛起才二三,今岁旋添馀五六。不随凡卉竟滋蔓,似识衰荣相倚伏。

忆我江头坐啸时,风雨潇潇拂茅屋。别来几度长儿孙,回首光阴一何速。

春城满眼桃李颜,如对宋朝亲卫祝。渴心爱濯君子风,幸接高林不须卜。

第37首、登秀山咏云(宜可在谴谪时,故托寓如此)(明代-韩宜可)

突兀峰峦入翠微,白云如练久相依。

只堪仙子裁春服,曾与君王补衮衣。

风里卷舒还有态,眼前聚散本无机。

一从醉抱山头石,未得从龙万里飞。

第38首、咏梁氏镜林(明代-邓时雨)

新亭结构散湖光,一派晴沙映石梁。倚槛云来芳树合,开帘风度芰荷香。

波澄似见鱼龙窟,市远长邻水竹乡。更泛扁舟明月夜,棹歌还听和沧浪。

第39首、咏牧(明代-赵完璧)

野趣閒情一跨牛,烟蓑雨笠此生谋。挂书旭日桃花坞,叩角秋风芦荻洲。

笛里关山今古恨,笑中榛莽贵豪休。斜阳古道频回首,多少英雄名利愁。

第40首、咏樵(明代-赵完璧)

翠巘千寻斧白云,高风杳不染尘氛。襟裾每带烟光润,毛骨常从兰气薰。

松下看棋迷甲子,夜中煮石待烧焚。山深岁老韬名姓,一笑那知麋鹿群。

第41首、大别山咏禹柏(元代-黎崱)

今古朝昏意自閒,人传禹柏未曾刊。神功四载殷周上,元气一枝江汉间。

骨蜕铜龙天欲海,□沈朱虎雪连山。摩挲拟问胼胝事,遗庙朝乌去不还。

第42首、与友人咏分得红叶(明代-王称)

一片飞来阶下红,满林惊觉夜霜空。绿圭不剪封周弟,锦字频题出汉宫。

乱扑征衣山径里,染成秋色夕阳中。几回记得停车处,错把春华认晚枫。

第43首、建溪十咏其一武夷山(宋代-杨亿)

灵岳標真牒,孤峰入紫氛。

藤萝暗仙穴,猿鸟骇人群。

古道千年在,悬流万壑分。

汉坛秋藓驳,谁祀武夷君。

第44首、凤阁南厅槐树半生死虽遇阳和终呈枯朽…缘情率尔为咏(唐代-李怀远)

庭槐岁月深,半死尚抽心。叶少宁障日,枝疏不碍禽。

帷幄谅无取,栋梁非所任。愧在龙楼侧,羞处凤池阴。

未能辞雨露,犹得款衣簪。惜悲生意尽,空馀古木吟。

第45首、咏菰诗【南北朝:沈约】

结根布洲渚。

垂叶满皋泽。

匹彼露葵羹。

可以留上客。

第46首、济上四贤咏·崔录事【唐代:王维】

解印归田里,贤哉此丈夫。少年曾任侠,晚节更为儒。

遁迹东山下,因家沧海隅。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

第47首、感咏十解寄呈杨安抚【宋代:白玉蟾】

酒专风月权,诗欠江山债。

恐是试长房,尘劳君少耐。

第48首、游东山二咏次李丞相韵 其一 鳣溪【宋代:张元干】

寒木高萝几曲溪,断碑零落卧荒祠。澄潭想像云头涌,悬瀑依稀雨脚垂。

地轴漫烦龙虎战,天符那得鬼神私。茫茫造物殊难晓,要是为霖自有时。

第49首、咏芍药【宋代:谢希孟】

好是一时艳,本无千岁期。

所以谑相赠,载之在声诗。

第50首、三华吴宜甫桃溪十咏 其六 白云坞【元代:黄镇成】

川上桃花坞,春风十里程。遥遥青嶂合,隐隐白云生。

草阁遮难觅,芝田润可耕。从龙当作雨,肤寸起天行。

第51首、西域河中十咏 其一【元代:耶律楚材】

寂寞河中府,连甍及万家。葡萄亲酿酒,杷榄看开花。

饱啖鸡舌肉,分餐马首瓜。人生唯口腹,何碍过流沙。

第52首、戏咏荔枝盘词 其四【明代:李之世】

树里丛丛荔子湾,石桥流水雪潺潺。江南六月榕荫道,谱入襄阳作砚山。

第53首、咏白鹦鹉五首 其五【明代:王渐逵】

羞将灵慧学霓裳,画栋彫笼浣素妆。世态于今多妒忌,莫从飞燕向朝阳。

第54首、麻滩驿舍睹壁间留咏忆钱五卿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

记忆三年外,题诗问月岩。风尘今道路,宾主孰东南。

酒态应还美,诗篇任自耽。江州司马泪,何地湿青衫。

第55首、徐子容薜荔园十二咏 其九 柏屏【明代:薛蕙】

何时别陵上,移居来后庭。牵条拟峰势,总叶学山形。

白雪转自绿,綵云相对青。无劳台岭侧,陵虚抟翠屏。

第56首、梅花百咏 其五十三 吟风弄月【明代:李江】

浅浅冰滩小玉堂,主人相对两相忘。长吟天外风来面,闲弄庭前月满廊。

有伴青春堪适老,无边光景任寻芳。濂溪真影天描出,争奈蓬莱弱水长。

第57首、余自解郧节归耕无事屈指贵游申文外之好者得十人次第咏之 其九 李参政颐【明代:王世贞】

俯仰天地间,有才不易真。李侯治吴兴,捭阖乃如神。

秋霜有时抑,春雨靡不伸。酒语时启予,衰魄为之振。

安能托宇下,朝夕庇斯人。

第58首、倒犯 咏白鸲鹆【清代:邹祗谟】

风澹艳,霜蟾乍圆,森森银竹。何来灵族。翩跹处、清喉箫续。

王孙珠袷,少妇鲛绡,辉云屋。露冷水晶屏,烟暖蓝田玉。

近雕帘,舞丹足。

慧性神姿,那数雕笼,雪衣名擅独。断舌叨叨语,回素玩,随佳瞩。

初教与、相思曲。更蝉窗、不受金环辱。料不夜珠边,长傍冰壶浴。

照寒波影绿。

第59首、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 其三【清代:蓝鼎元】

台俗敝豪奢,乱后风犹昨。宴会中人产,衣裘贵戚愕。

农惰士弗勤,逐末趋骄恶。嚣陵多健讼,空际见楼阁。

无贱复无贵,相将事摴博。所当禁制严,威信同锋锷。

勿谓我言迂,中心细忖度。为火莫为水,救时之良药。

第60首、金山十咏呈坦叔 其五 头陀岩【宋代:周孚】

馀妖屏蛇虺,老屋化金碧。惜无柳柳州,为铭岩下石。

第61首、金山十咏呈坦叔 其九 浸月亭【宋代:周孚】

寥寥清夜月,现此亭中水。谁能同斯游,归唤寒山子。

第62首、和颖上人南徐十咏 其七 鹤林寺【宋代:梅尧臣】

松竹暗山门,飕飗给青吹。传闻宋高祖,旧宅为兹寺。

地以黑龙升,经因白马至。何必问兴亡,山川应可记。

第63首、江夏八咏 其八 龙穴渡【宋代:贺铸】

应龙昔此去,雷雨助腾伸。旧穴潜鲛蜃,风波横要津。

第64首、千秋岁·咏夏景【宋代:谢逸】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第65首、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其十二 上士瓶泉【宋代:韦骧】

上士体虚无,瓶泉与道俱。倘馀涓滴润,可救众焦枯。

第66首、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 其十四 月林【宋代:史浩】

蟾窟有奇芳,殖根此茂密。人间万种香,企之不可及。

第67首、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唐代:李白】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

第68首、越上宝林寺八咏 其八 盘翠轩【元代:陈樵】

轩楹越中秀,轩窗四面山。红尘飞不到,长共白云閒。

第69首、梅花百咏 其三十二 苔梅【元代:冯子振】

姑射仙人翳翠鸾,濛濛香雾湿飞翰。夜深舞罢霓裳落,留得葱裾护晓寒。

第70首、题龛岩十咏 其六 笔架山【元代:滕斌】

俯揖前山如笔架,笔尖高插五云生。我来欲蘸沧溟水,仰手摩天写太平。

第71首、咏露珠【朝代:唐代|作者: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第72首、刈稻了咏怀【朝代:唐代|作者:杜甫】

稻获空云水,川平对石门。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

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

第73首、锄药咏【朝代:唐代|作者:钱起】

莳药穿林复在巘,浓香秀色深能浅。云气垂来浥露偏,

松阴占处知春晚。拂曙残莺百啭催,萦泉带石几花开。

不随飞鸟缘枝去,如笑幽人出谷来。对之不觉忘疏懒,

废卷荷锄嫌日短。岂无萱草树阶墀,惜尔幽芳世所遗。

但使芝兰出萧艾,不辞手足皆胼胝。宁学陶潜空嗜酒,

颓龄舍此事东菑。

第74首、郡西亭偶咏【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

常爱西亭面北林,公私尘事不能侵。

共闲作伴无如鹤,与老相宜只有琴。

莫遣是非分作界,须教吏隐合为心。

可怜此道人皆见,但要修行功用深。

第75首、大堤新咏【朝代:唐代|作者:施肩吾】

行路少年知不知,襄阳全欠旧来时。

宜城贾客载钱出,始觉大堤无女儿。

第76首、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星【朝代:唐代|作者:陆龟蒙】

万古醇酎气,结而成晶荧。降为嵇阮徒,动与尊罍并。

不独祭天庙,亦应邀客星。何当八月槎,载我游青冥。

第77首、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尊【朝代:唐代|作者:陆龟蒙】

黄金即为侈,白石又太拙。斫得奇树根,中如老蛟穴。

时招山下叟,共酌林间月。尽醉两忘言,谁能作天舌。

第78首、咏梅子真送郭先辈【朝代:唐代|作者:徐铉】

忠臣本爱君,仁人本爱民。宁知贵与贱,岂计名与身。

梅生为一尉,献疏来君门。君门深万里,金虎重千钧。

向永且不用,况复论子真。拂衣遂长往,高节邈无邻。

至今仙籍中,谓之梅真人。郭生负逸气,百代继遗尘。

进退生自知,得丧吾不陈。斯民苟有幸,期子一朝伸。

第79首、东阳夜怪诗(安智高咏聚雪为山)【朝代:唐代|作者:佚名】

谁家扫雪满庭前,万壑千峰在一拳。

吾心不觉侵衣冷,曾向此中居几年。

第80首、余澹心寄金陵咏怀古迹却寄二首(选—)【朝代:清代|作者:王士祯】

千古秦淮水,东流绕旧京。

江南戎马后,愁杀庾兰成!

第81首、桂隐纪咏 真如轩【朝代:宋代|作者:张镃】

翠竹是真如,目前须荐取。

恁么做禅和,被人鞔似鼓。

第82首、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 见一庵【朝代:宋代|作者:方岳】

有山如此且深登,等一逍遥鷃与鹏。

只作住庵看便了,华阳衔亦不须称。

第83首、闲咏园中草木六首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陆游】

一树山樱鸟啄残,悬钩半舍亦甘酸。

儿童采得争来饷,应念衰翁舌本干。

第84首、咏清凉寺竹【朝代:宋代|作者:叶辉】

茂林修竹绿侵云,清到心君赖有君。

李主当年饱凉后,民间苦热几曾闻。

第85首、张子为园林八咏 水香【朝代:宋代|作者:孙觌】

半篙新涨渌周遭,种出荷花十丈高。

撷秀堪纫水仙佩,招词更续楚臣骚。

第86首、游庐山山阳七咏 三峡石桥【朝代:宋代|作者:苏辙】

三峡波涛饱溯沿,过桥雷电记当年。

江声仿佛瞿唐口,石角参差滟滪前。

应有夜猿啼古木,已将秋叶作归船。

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问信然。

第87首、咏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

一见此君面,荒村不是村。

斜阳与可笔,栖雀子猷魂。

客思方无那,诗愁得共论。

问渠能饮否,把酒酹霜根。

第88首、夜闻笮酒有声因而成咏【朝代:宋代|作者:苏舜钦】

糟床新压响泠泠,敧枕初闻睡自轻。

几段愁悰俱滴破,一番欢意已篘成。

空阶夜雨徒传句,三峡流泉无此声。

只待松轩看飞雪,呼宾同饮瓮头清。

第89首、宛丘二咏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苏辙】

旱湖堤上柳空多,倚岸轻舟奈汝何。

秋雨连渠添积润,春风吹冻忽生波。

虫鱼便尔来无数,凫雁犹疑未肯过。

持诧钱塘应笑我,坳中浮芥两幺么。

第90首、题王宣子新作吉州学前咏归亭【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

使君见处我何言,且上斯亭一笑还。

便有醒然新气象,何曾改却旧江山。

咏归风味谁知点,克己工夫未减颜。

个里诸生高着眼,仕和不仕得相关。

第91首、寄题虞阳山周氏隐居五咏 妙光庵【朝代:宋代|作者:孙觌】

孤烟抱水村,落日满云树。

乱山如连环,杨柳是门处。

青缭竹溪湾,翠点苔石路。

钟鱼寂无声,白日掩僧户。

茗碗酌云腴,香篆擢烟缕。

坐稳不知夕,炯炯山月吐。

第92首、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胡芦沼【朝代:宋代|作者:韦骧】

沼有胡芦状,成非疏凿功。

霄澄星月影,彷彿似壶中。

第93首、琅邪三十二咏 琅邪山【朝代:宋代|作者:韦骧】

晋王曾此隐,释子住何年。

泉石无今古,图经有后先。

第94首、逍遥咏 其一五【朝代:宋代|作者:宋太宗】

自在无拘束,逍遥里外安。

顽情终不见,圣境类乎端。

机智将何用,幽深大道宽。

区分能解意,四季一周看。

第95首、敦煌廿咏(并序) 八、玉女泉咏【朝代:唐代|作者:敦煌人】

用(周)人祭滛(瑶)水,黍稷信非馨。

西豹追河伯,蛟龙遂隐形。

红妆随洛浦,绿鬓逐浮萍。

尚有销金冶,何曾玉女灵。

第96首、敦煌廿咏(并序) 十三、墨池咏【朝代:唐代|作者:敦煌人】

昔人精篆素,尽妙许张芝。

草圣雄千古,芳名冠一时。

舒笺行鸟迹,研墨染鱼缁。

长想临池处,兴来聊咏诗。

第97首、咏双燕子【朝代:唐代|作者:张鷟】

双燕子,可可事风流。

即令人得伴,更亦不相求。

第98首、咏雁【朝代:宋代|作者:赵蕃】

胡为去关塞,何事落江湖。

岁月常违燕,飞鸣每候奴。

菰蒲虽足乐,矰缴绝须虞。

矫矫其高举,纷纷莫下俱。

第99首、酒中十咏 酒篘【朝代:唐代|作者:皮日休】

翠{/筏}初织来,或如古鱼器。

新从山下买,静向甔中试。

轻可网金醅,疎能容玉蚁。

自此好成功,无贻我罍耻。

第100首、次吕季克东堂九咏 方拙寮【朝代:宋代|作者:朱熹】

一室归来万事新,窗间横竹挂朝绅。

九流未让圜机士,四海宁惭巧宦人。

相关内容
  • 三年级第4课生字组词怎么组
    三年级第4课生字组词怎么组

    1、一年级第11课的生字组词怎么组 一年级第11课的生字组词怎么组《项链》犹如一段优美的风光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软细长;浪花雪白,哗哗而来。几个小娃娃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他们脸上写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着,享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生字组词与多音字组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生字组词与多音字组词

    1、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生字组词与多音字组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生字组词与多音字组词本文讲述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

  • 三年级下册小虾生字组词带拼音
    三年级下册小虾生字组词带拼音

    1、三年级下册小虾生字组词带拼音 三年级下册小虾生字组词带拼音小虾本文通过描述小虾种类、我观察小虾打架的细节,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缸 ɡānɡ 鱼缸 浴缸 隙 x 空隙 缝

  • 三年级《燕子》的第二课听课记录
    三年级《燕子》的第二课听课记录

    第二节听的是三1班黄小媚老师的课。 黄老师很年轻,过去是我的学生,还能记得她小时候那可爱的脸蛋,有时还喜欢撒撒娇。 黄老师上的是第一课《燕子》的第二课时。 匆匆记录如下: 燕子 市二小三1班 黄小媚 2012/2/10 一、复习回顾:学了课文,你觉得燕子是怎样的动物?*活泼 机灵 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 *外形特点:活泼机灵 * 说的对吗?*不对 那是什么特点呢? *飞行特点:轻快灵巧 燕子休息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停在电线上像五线谱 二、揭示任务

  • 三年级教材分析会
    三年级教材分析会

    九月二十五日,我们在黄河路第一小学参加了金水区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分析以及三年级大象版科学新编教材教法培训会,为我们培训的是单华瑞老师,通过这个培训使我收获了很多。 在教学质量分析会上,我们了解了当前金水区科学命题原则,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阅读和表达能力。通过分析上一年四年级测试情况,发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探究能力还存在欠缺,特别是科学探究方面,很多学生对于科学

  • 年级班主任工作心得总结优秀范文
    年级班主任工作心得总结优秀范文

    1、年级班主任工作心得总结优秀范文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则需要班主任做超多深入细致的工作,而且还要不断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一个良好的班群众对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一.创设平

  • 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生字组词字词解释
    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生字组词字词解释

    1、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生字组词字词解释 呈现 呈报幻 变幻 幻觉诱 诱人 引诱润 滋润 湿润芒 光芒 芒果冰 冰冷 冰块剑 宝剑 刀剑普 普通 普遍通 通用 通过模 模型 模范型 造型 外型字词解释呈:具有(某种形式);呈

  •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屠等7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能正确读写旧等12个字。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4.结合注释,了解诗歌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以及写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屠等7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能正确读写旧等10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3. 结合注释,了

  • 三年级英语学科教学计划
    三年级英语学科教学计划

    1、三年级英语学科教学计划一、班级基本情况:英语对于小学三年级所有学生来说,都是从同一水平开始学习。教师应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入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初步了解中西文

  • 三年级下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1、三年级下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情绪变化较大,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上课喜欢玩,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