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内容 > 

二年级数学不退位减评课稿

栏目:学习内容
时间:2023-03-24 18:39:06
文章: 分享

《二年级数学不退位减评课稿》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二年级数学不退位减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二年级数学上册不退位减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一、 练习课的地位和作用。

数学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心理学认为,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学生在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智能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活动,具有巩固技能、反馈评价、形成策略、解决问题、拓展思维的功能。练习课在三种课型中占有重要比重,例如在第十二册教材中,新授课占47%,练习课占35.6%,复习课占17.4%,练习课占三分之一之多。

二、 练习课的教学结构(或者教学模式)

(1) 基本训练 两节练习课都是计算练习,教学一开始先设计了口算练习,以训练学生的口算技能。

(2) 宣布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两位老师都很明确地宣布本课练习的内容和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要求。

(3) 检查复习新授课的知识 一般采用板演练习,能及时发现问题,信息得到反馈,,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和调控。

(4) 课堂练习 这是练习课的主要部分,一般设计专项练习、针对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等几个层次的练习。

(5) 作业评价 包括练习评价,贯穿在每个层次的练习中。

三、 练习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练习,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练习。

(2) 练习要有层次性,练习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单一到综合,要有一定的坡度。多层训练有利于暴露差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 练习要多样性,练习的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发展,培养灵活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练习要有反馈调节性,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练习的情况,适当调整练习。

(5) 练习要面向全体学生,无论做什么练习都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

(6) 练习的分量要适中,做到质与量的兼顾。

(7) 练习设计要有弹性,能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收获。

(8) 练习设计中要加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开放性,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四、 练习设计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 练习课也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习题的单调或者说习题的模仿与套用等,学生学习起来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疲劳等,所以练习设计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创设情景,提高学习的兴趣。如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趣味的练习,一定能让学生乐此不疲,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真正使学生达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练为乐练的境界。

(2) 练习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练习课要根据知识的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做到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环环相扣,教学节奏明快。通过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简单运用、综合运用、问题解决、扩展创新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能力得到发展。同时也要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他们都获得成功的喜悦,情感得到满足,有收益。

(3) 多一些问题解决,少一些机械操作。新课程标准指出:练习的设计要围绕着问题解决而设计,而且问题解决也成为考试考查的内容之一。问题解决与常规练习的主要区别之一是:练习着重寻求答案,而问题解决着重解决问题的过程,着重如何寻找创造性的方法。

(4) 用足用好每一道练习题。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明确每一道习题的作用和功能,要根据班级特征和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对教材里的习题作适当调整、组合、补充,对每一道习题都要用足、用好、用到位,发挥习题的价值。

(5) 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和交流时间。练习的组织要避免匆匆过场的现象,教师组织练习时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总之,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认识练习课的地位作用,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练习,做到精选、多变、巧练,通过点线面的层次的练习使知识形成网络。要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不仅要使学生扎实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一年级数学分类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教学设计

一、课前检测。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请看大屏幕,看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什么故事。(老师结和大屏幕给学生绘声绘色的讲述一个动物王国的故事,将学生带入一个情境,很自然的引入分类。)播放课件①:[在一片郁郁葱葱的大森林里,一只百灵鸟手拿喇叭在广播:森林王国的居民们请注意,最爱整洁小家庭的评选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大家作好准备,下面开始评选。动物评委老虎、梅花鹿、熊猫、狮子走向动物们居住的房子。先是小蝴蝶的家很多不同颜色的花朵按颜色分类放得整整齐齐;再是小猫的家,很多糖果按大小放的整整齐齐。然后是袋鼠的家很多沙发按形状分类放得整整齐齐;再是小白兔的商店货柜上第一层是学习用品,第二层是生活用品,第三层是各类蔬菜;此时,评委们面露喜色,当来到小猴子的家时,(书上插图)一片凌乱,评委们目瞪口呆。

2、师问题导入 :当评委们来到小猴子的家时,为什么都呆住了?

(因为小猴子的家乱七八槽的,没有别的动物的家那样整洁。)

3、动画现出小猴子可怜的样子,用可怜的语调(配音要逼真)说:小朋友们,你们快帮帮我吧,我也想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家)

二、明标激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帮助小猴子把它的家整理得整整齐齐的呀?(想),那么就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说说你们是怎样帮助小猴子整理房间的?小朋友们的方法都很好,都知道把同类的事物放在一起,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知识给物体分类,板书;分类。

我们再来看看小猴子的家,(把服装鞋帽放在一起,把学习用品放一起,把玩具放一类,)经过大家的帮助,小猴子的家果然变得整洁、舒适多了!

小猴目睹了我们分类的过程,也学会了一些分类方法,他还迫不及待的想给我们展示呢?瞧,他带来了什么?指名说一说

三、自学自悟

出示课件③:桌子上有一些三角形、圆形(4个红三角形、2个白三角形,2个红圆形,3个白圆形)小猴子会怎么给我们展示呢?聪明的小朋友你的办法一定也很多,先来说一说吧!(是按颜色来分的,)你做的可真棒;你是按形状来分的,太好了。

小猴子是怎样分的呢?你们想知道吗?和我们大家分法不谋而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四、交流互动

1、看到大家的表现,小猴子喜笑颜开,他要把他的许多朋友介绍给我们。他们是谁呢?指名经过小猴子的介绍,我们已经认识这些朋友了,可是老师还想考考你们对这些动物朋友了解多少?请你把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请小朋友们拿出二号题卡,把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真不错 ,结交新朋友可真好

2、动物朋友们们也想了解我们班级的情况,谁愿意来介绍一下,我们班有( )名学生,男生( ),女生(  )。如果把全班学生和老师我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同桌讨论一下。按性别分;按高矮分;按老师学生分。

说的可真好,够细致,看来我们不但学会了分类方法,还学会了细心观察。

3、小朋友们这么可爱,小猴子更高兴了,他还拿出好吃的蔬菜和水果招待我们,不过他给大家提出了

一个要求,就是在吃之前,要分清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以开火车的形式汇报同意吗?香蕉是水果画对号。

我们吃也吃饱了,玩也玩累了现在也该回家了。好客的小猴子为我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礼物,由于大家走得匆忙,小猴子在装这些礼物的时候来不及了,所以装得乱七八糟的。(需要每个小组齐心协力把这些礼物整理好。记住,谁也不要抢,礼物是小猴子分给大家的。现在请每个小组来领礼物。)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刚才学习的给物体分类的方法,将篮子里的礼物进行分类整理,在桌子上摆好,看哪一组的同学摆得又对又快,并想一想你们为什么要那样分类?学生自由分类整理巡视指导,你们小组是怎么整理的?

4、小组演示:你们真能干,很快就整理好了,现在,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来告诉大家:你们是怎么分的:分了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在汇报时要说清你们小组都得到了那些礼物,然后再说是怎么分类的?最后向其他组展示一下,听明白了吗?

你们小组是把汉语拼音按声母和韵母进行分类的,真是学有所用啊。按大小分,又按形状分是吗?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五、引领达标

孩子们,这一次我们可真的要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回家了,现在大家拿好小猴子为我们预定的车票,要认真计算好你该乘坐哪路车,不要做错车呀。一路车在这儿,二路车在这儿,三路车在这儿,现在老师检查一下车票,看看有没有孩子坐错车,好棒,我们终于可以听着音乐,哼着歌,快快乐乐的回家了。

(播放音乐课件和朋友回家)

好,终于到家了,请同学们坐回座位。原来家里还有许多事等着我们去做呢。出示课件,整理自己的房间。小组讨论如何整理,指名汇报。

师:很快我们把这些事做完了,因为XX在这次劳动中表现的特别出色老师授予他们小能人称号,师与小能人握手 ,我们大家一起祝贺他们。老师在走下讲台时,巧妙而不露痕迹的将讲台早已装好各色粉笔的盒子碰倒,使粉笔四处散开)。

刚才老师不小心将粉笔盒碰倒了,谁来帮老师收拾一下?(请生上台收拾,让生归类按格子放好,教师给予表扬)

六、达标测评

1同学们,这次森林之旅你玩的愉快吗?动物朋友们让我转达他们对你们的问候,希望你们不要忘记他们常给他们写信别忘了贴邮票啊!对了,邮票的面值都有多少的呢?请你们课后收集一下邮票,也给他们按面值分分类吧?

2、学生谈收获

我们都可以对物体进行分类,老师希望这些分类方法,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下课,感谢孩子们和我度过了这么美好的40分钟。

3、一年级数学加与减(一) 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年级加与减(一)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今天我研说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

与减(一)》。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方面来展开说课。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把小学数学分为二个学段,本册教材属于第一学段,这一

学段是第二学段学习的基础,第一学段的学段目标如下:

知识技能:1.经历数与代数抽象、运算过程;体会数与运算的意义;掌握必

要的运算技能

2.经历图形的抽象过程;掌握测量、识图、画图的技巧

3. 理解常见的量

数学思考:1. 在探索排列和组合的过程中,形成全面、有序思考问题的意识。

2. 发展数感和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1.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2.培养学生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能力,即:发展四能。

情感态度:1. 具有好奇心,能尝试克服困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积极评价

3.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研读第一学段目标,确定本册教材的内容标准:

数与代数

1.理解20以内数的意义,了解十进制,认识个位和十位。

2.会比较20内数的大小。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认识钟表(整时、半时)。

空间与图形

1.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图形。

2.能描述物体的相对位臵。

统计与概率

能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综合与实践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依据这两层目标,结合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我确定本单元的

重点教学目标是:

1、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经历自主探索算法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感受算法的多

样化。

3、能用加法与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4、一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数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数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生活中的数》评课稿

听了《生活中的数》单位换算一节课,有以下收获:

优点: 1.能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小数,从身边的生活入手学习数学,学生比较感兴趣。

2.能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师提出问题:按高矮顺序给小朋友排队,这些数据太乱了,怎么比呢?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3.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学习。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是为了学,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探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解决问题,掌握方法。

4.教师的作用重在设疑、引导、点拨、总结。

5.注意总结规律,教给学习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名数的互化方法:

⑴首先要明确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改写时是把高级单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名数,还是把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从而确定用进率去乘或用进率去除。

⑵要注意已知名数与所求名数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是10,还是100,或是1000,不能搞错。注意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不是10,100,1000,改写时要特别小心,必须明确要改写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3600、24或12等,千万不要把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也当做10、100、1000来计算。

⑶要根据是乘或除以10、100、1000来确定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并注意根据进率确定小数点要移动几位。

⑷注意复名数的改写只是改写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一般不变。

建议:

课堂练习要充分。教师要设计有层次的练习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练习要充分。

5、用数学评课稿

教学设计(续页)

教学活动设计补充内容

一、情境激趣

师:看,游乐场有这么好玩的游戏。现在老师带大家一起到滑滑梯上去玩,而且还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帮助老师用数学解决实际的问题,你们能做到吗?

二、新课教学

1、教学有关6、7的加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①观察图画。

师:我们先看一下小兔子遇到了什么问题。

师:你看到了什么?自己思考一下。

师:那么在这里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学朋友,你们高兴吗?

②认识大括号和?号并解答。

师:请你猜一猜这个朋友叫什么?

师:我们的新朋友叫大括号,他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

师:你能根据这个场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你的问题提得真好。?就代表了我们同学提出的问 师:(巡视)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

师:这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4+2为什么等于6?

2、教学有关6、7的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现在老师带你们小河边游船,你看到了什么?

师:你能为这道题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采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

师:看这幅画与刚才小兔子的图比较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强化

(课件出示书本企鹅图)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师:大家快来看,这是要我们干什么?

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写算式,集体订正。)

四、课堂练习

师:你们还想不想继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师出示课本第47页做一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一题,同桌之间互相说题意,再独立完成。分别让学生说想法,对做对的及时表扬。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48页第1题。

五、总结。

师:同学们真聪明,帮助老师解决这么多问题,非常感谢大家。那么通过今天的游玩,你想对大家说什么吗?

师:数学知识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知识并用心学好它。

6、乘加 乘减评课稿

板书设计:

乘加 乘减

例题

A 4+4+4+4+2=14 B 43+2=14

C 2+43=14 D 2+4+4+4=14

试一试

34-2=□

7、二年级上册课文11葡萄沟评课记录评课稿

二年级上册课文11葡萄沟评课记录评课稿

一、教材挖掘的深入

对于教材的挖掘是非常深入的,小到一个词,大到全篇文章,比如她在这篇文章中,把握了一条纵线:葡萄在哪?葡萄的长势(这里分为两方面,一个是葡萄叶,一个是成熟的葡萄)为何这里的葡萄这么好?还有些葡萄怎么办?这条纵线完成了了解文章内容到情感的升华,这没有对教材的深入挖掘我想这是做不到的。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

1、在生字的处理上:在当时,没有先进的多媒体,窦桂梅老师运用画图的的方式去理解梯田,用对比和画图的方式理解茂密,用准备好的不一样颜色的葡萄区分颜色的不同,用对比和朗读的方式区分五光十色和五彩缤纷,不仅达到了对词语的理解,还对词语进行了扩展,对比我的课堂,愈发感觉我的才疏学浅。

2、在扩展课外资料上:往往我们在课堂上扩展资料的时候,都是简单的插入一段小小的简介,而在这堂课上,将自己化身为维吾尔族的人,将知识告诉大家,并且和小朋友们进行玩的互动,既让孩子不觉得枯燥,有让孩子在玩玩乐乐中进行了学习。

3、重视个性化的朗读:在这点上,将自己化身为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感情进行范读,用这样的方式告知孩子可以以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

三、情感把握十分细腻

在处理维吾尔族人的性格特点时,没有直接问孩子维吾尔族人的特点,而是提出为什么把葡萄种的这么好?通过这样一个浅显的问题把握人物的性格,从而总结出维吾尔族人的热情好客,聪明能干,进而以表演的方式问问孩子:你想对维吾尔族人说些什么?进而总结出真是个好地方!这个情感是双相的,既有维吾尔族人的热情好客,也有我们这些所谓的游人对这里的赞叹。

8、三年级数学乘法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本单元把乘法的教学编写成四段:第70~75页着重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方法;第76~79页着重教学三位数的中间或末尾是0时的乘法计算;第80~83页着重教学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最后是单元复习。为了有利于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全单元还编排了两个练习。

  1? 第70~75页教材的编写特点。

  (1) 先教学整百数乘一位数,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向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扩展创造条件。

  第70页例题教学整百数乘一位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就能自己完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应该口算,思路是灵活、开放的,教材中呈现了学生热烈交流自己算法的场景。在鼓励算法多样的前提下,教材希望学生从表内乘法类推出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积,想想做做第1题作了这种引导。如从23=6想到2003=600,口算250和2500都可以想25。

  教材十分注意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练习,因为这是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想想做做第2题的练习容量很大,能帮助学生达到比较熟练地口算的程度。第3题把整百数乘一位数与整十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需要进位的)结合起来练习。第4、5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整百数乘一位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其中第4题还能让学生体会数量关系:每包纸的张数包数=一共有纸的张数。第5题复习了正方形周长的算法。第6题的解题策略是多样的,可以通过口算232=64或602=30知道60个车轮不够装32辆车。这些策略与口算,学生都已经掌握,教学的作用是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并积极参加交流。

  (2) 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第72页例题教学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材让学生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自己探索。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思考: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依次乘一位数后还要继续算什么?积的百位上是几,为什么?学生充分讨论并解决这些问题,就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

  试一试仍然让学生独立计算,体会乘的过程中的连续进位。例题里乘得的积是三位数,试一试乘法的积仍是三位数,想想做做第1、2题里的积大多是四位数。这样,学生就比较完整地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第3题让学生算一算,看看积是几位数,引导学生注意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有时是三位数、有时是四位数,并初步研究原因,为估算作准备。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四位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位数里的几百乘一位数后,结果已经超过一千;另一种是三位数里的几百乘一位数得数不满一千,加十位上进位的数后积才是四位数。对此,教材是有控制的,习题里都只出现前一种情况,不出现后一种情况,这是考虑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能力,对教学要求作出的规定。

  (3) 练习七突出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个练习是三位数乘一位数口算和笔算的综合练习。在计算方面加强估算,仍然是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安排在第6题。这是在想想做做第3题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只要根据三位数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即对几百乘一位数的得数满不满一千作出判断。这里仍然不出现几百乘一位数的得数不满一千,加上十位进的数才满一千的情况。第5题通过题组渗透乘法结合律,让学生在计算后发现20042的结果与2008的积是相等的。

  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也有两个内容,一个是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列式和计算并不困难。教材希望学生通过解题继续理解一些具体的数量关系,如第3题里的绕一周要的时间绕的周数=一共要的时间、第4题里的每包克数包数=一共的克数。另一个内容是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在前面已经学过。教材希望学生通过解题,巩固已有的解题思路,要让学生在独立解答的基础上,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9、三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观察物体

单元目标:

1、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形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 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立方体的数量范围。

3、 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课题 观察物体 第 1 课时(总第60 课时)

学材分析

教学重点:从上面、左侧面和正面观察物体

教学难点 :能辨认相应的视图的形状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

学习目标

1、通过从下面、上面以及不同侧面观察5个或6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2、使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察。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导学策略

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

学具盒、课件

导学流程设计: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总结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 活动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左侧面和右侧面观察物体,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观察两个简单的物体。先请同学们从学具盒中取出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根据78页上的立体图形,将它摆出来,看看哪个小组摆的又快又好。

二.分组观察,讨论,交流

1、师:大家都摆的不错,现在请同学们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你们桌面上的立体图形。告诉老师两个物体的形状相同吗?

2、学生活动:分组摆出两个立体图形,进行观察,交流(教师活动: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学生从不同面看到的视图。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比较,获得相应的结论。)如图:从正面看: 从侧面看: 从上面看:3.引导学生总结为什么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同?(评价方式:这部分的评价要以学生是否按要求进行有序的观察和有条理的思考及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为重点。对于空间观念较薄弱的学生,要注意他们的拼摆过程,以及积极参与操作的的程度多给予关注)

三. 练习巩固1、试一试如果要从上面看形状不变,还可以怎样摆?如果从侧面看,要使形状不变还可以怎样摆?(教法:组织学生动手摆一摆,然后进行集体交流。体会不同的摆法,丰富自己的经验。这个题目比较开放,对于空间观念较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借助想象和推理解决问题。在通过全体动手操作进行验证)

2、想想做做组织学生利用在操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交流

学生练习

校对

六年级

强化练习

讨论

教学反思

由于在教学中,教师进行了实物演示所以学生作业完成的教好。

课题 观察物体 第 2课时(总第61 课时)

学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从不同面,观察两个简单的物体,能辨认相应的视图,教学难点 :体会物体的相对关系 。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

学习目标

1.观察两个简单的物体,能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关系 。2.通过分组合作,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3.激活学生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提高在物体及视图之间转换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导学策略

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

学具盒、课件

导学流程设计: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总结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 探究新知:

二、 出示课件:书P77图让学生照图摆一摆。找一找他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看到的形状相同吗?指名说一说,你看到的形状。(如果学生没有发现从物体的右侧面和左侧面看到的形状并一样,引导学生重新进行观察。重点交流右侧面和左侧面看到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并且联系观察的位置说说原因。)

三、 教学试一试:出示课件:P77试一试图一学生观察后,按照要求摆一摆。引导学生观察从左侧面和右侧面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

出示课件:P77试一试图二先摆一摆再从右侧面和左侧面来观察,各是什么形状?

提问: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感受到:有的物体从左右侧面看到的形状不同,也有的物体从左右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学生练习

校对

六年级

强化练习

讨论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会提高的快一些。

课题 观察范围 第 3课时(总第 62 课时)

学材分析

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

学习目标

1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2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导学策略

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

导学流程设计: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总结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 创设情境

有一个果园里桃子成熟了,地上掉满了桃子,猴子闻到了香味馋得直流口水,连忙爬到树上张望,

1、站在A点小猴能看到离墙最近的哪个点?

2、站在B点小猴能看到离墙最近的哪个点?

3、站在C点小猴能看到离墙最近的哪个点?

4、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 )。

二、尝试练习

1、画出夜晚路灯下秆子的影子。

思考:同样高的杆子离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 )。

三、巩固练习

1、有一辆客车在平坦的大路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筑物。

(1)客车行驶到某位置1时,司机能看到建筑物B,如果继续向前行使,那么他所能看到B的部分是如何变化的?

(2)客车行使到位置2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吗?

四、课后实践

80页实践活动两题。

学生练习

校对

强化练习

讨论

教学反思

画点有时不够准确。

课题 观察范围 第 4课时(总第63 课时)

学材分析

继续让学生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

学习目标

1、再次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2、能熟练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导学策略

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

导学流程设计: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总结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 复习

1、小猴在墙外的树上向里张望,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 )

2、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 )。

3、在黑夜里把一个球向电灯移动时,球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4、晚上与家长在路灯下散步,当走向路灯时,你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远离路灯时呢?

二、巩固练习

1、淘气站在墙前不动,小明站在墙后小明不想让淘气看见,你能画出小明活动的最大区域吗?

2、图中已画出小树的影子,你能画出这棵大树在路灯下的影子吗?

3、如图小明在A点能看到做在二楼的小丽吗?在B点呢?

学生练习

校对

六年级

强化练习

讨论

讲评

教学反思

学生掌握的较好。

课题 测试与评讲 第 5、6 课时( 总第64、65 课时)

学材分析

观察范围和观察物体

学情分析

学生掌握得还可以

学习目标

进一步巩固已学的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便于查漏补缺。

导学策略

教学准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分析试卷

二、重难点再次分析。

学生听完后自由提问,然后校对试卷。

教学反思

还可以

10、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第一节: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P2 --4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の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の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の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の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の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の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の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の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の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口算题卡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35= 48= 76= 36-17= 80-43=

93= 85= 37-15= 8+15= 36+7=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の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の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小熊购物の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の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の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の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の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の钱都是相等の。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の两步式题)

讨论:含乘、加计算の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の格式。(板书)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先算の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 答:该付18元。

三、尝试独立解决新の问题

1、提问: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34=12(元) 20-12=8(元) 答:应找回8元。

20-34 (先算の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0-12

=8(元) 答:应找回8元。

3、重点讨论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の情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の两步计算の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

5、小结: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の式题。)

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提问:这样の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巩固练习:

1、P3结合主题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の意思,再算一算。

2、试一试第1题注意注意提醒学生讨论先算什么,把先算の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3、试一试第2题学生板演并订正。

五、拓展练习:

1、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考の基础上可进行小组讨论,写出算式并把现算什么标记出来。第二问根据题目创设の情景来叙述算式の意义。

2、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6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の意思,再根据题目意思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六、总结强调: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先算の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 答:该付18元。

第二节:买文具

教学内容:P5 ~ 7

教学目标:

1、通过买文具の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の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の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の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の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の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の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の习惯,体验合作学习の快乐。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の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8 287 366 248 819 153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の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の计算顺序式什么?

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

48+6 40-64

二、探索新知

出示P5 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 理解图中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3本作文本一共18元。问题: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

3、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笑笑买了一本作文本和一本英文本。

分析条件:主题图中只给出英文本每本4元 3本作文本一共18元

所以先要解决一本作文本多少元の问题,再算出作文本和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2)列算式。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种方法:

① 183=6(元), 6+4=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② 183+4

=6+4

=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全班讨论:183+4 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183+4中の18表示3本作文本18元, 183表示1本作文本多少元。所以183+4表示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因此计算183+4の时候,应先算183=6,再算6+4=10,用脱式计算。

(4)引导学生发现:有加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4、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2)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尝试独立解答。

(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减法又有除法の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の运算顺序是什么?

(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6、说一说下面哪种做法对。

总结脱式计算写法:

1、不参加运算の部分要抄下来,等号前后应该相等。

2、现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课题巩固练习

P6试一试。

1、提示:先算淘气买の钢笔一支是多少元。

2、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3、结合情境说下面算式の意思,并计算:

四、巩固练习:

P6~7连一连全部内容。

五、总结

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の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板书设计:

买文具(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

解法一: 183=6(元), 6+4=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解法二: 183+4

=6+4

=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第三节:过河

教学内容:P8 ~ 10

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の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の能力。

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の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の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の算式。

3、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の习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の两步式题の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题:

(1) 2+75,这道题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

(2) 40-364,这道题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

2、计算

32-88 20+164 30-45

二、探索新知

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 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如果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组织学生讨论: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の顺序?

这个算式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の情景。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

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 )来帮忙。

3、认识带有小括号の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の。

4、写出解答过程

(29+25)9 读作:29与25の和除以9。

=549

=6(条)

答: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

5、提问: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

提示先求出一条小船能坐多少人?,再用除法计算出需要几条小船。

因此算式为:54(9-3)

三、课堂练习

P9试一试

1、提示:先计算坐满大车后还剩多少人,再计算需要多少辆小车。

算式:(70-46)8

2、这个算式还能解决下图中哪些问题?

3、说一说下面两题の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24+168 (24+16)8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顺序、结果不一样。

6.小结:通过刚才の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の算式运算顺序怎么样?

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中の。

四、巩固练习

P910练一练内容。

五、总结:带有小括号の算式の运算顺序怎样?能举例说明吗?

板书设计:

过河(带有小括号の混合运算)

(29+25)9 读作:29与25の和除以9。

=549

=6(条)

答: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

练习一

教学内容:p11-12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の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

乘除,后加减の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の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の,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の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の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の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の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の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1枝红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通过上这一单元の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の顺序是怎样の?(指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画の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先算什么要划线)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注意:现算什么用红线划出来)

明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

4、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让学生独立解答。

5、

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

解法一:126=2(元) 解法二:36=18(元) 解法三:123=4(瓶)

3>2 18>12 6>4

答:男生买の饮料便宜。 答:男生买の饮料便宜。 答:男生买の饮料便宜。

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 3-126

=3-3

=1(元) 答:每瓶便宜1元。

6、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

a. 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

b. 独立解决问题

c.在小组内交流

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7、

指导提问:获得数学信息解决问题根据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合作)

8、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24点,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先演示,然后分小组进行游戏。

三、总结:第一单元所学の混合运算内容,一定要记清运算顺序。

11、四年级数学可能性评课稿

不确定性 总第 课时

不确定性 备课时间:

授课教师

知识与能力: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可能的。

重点: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引导质疑,合作探究

教师:ppt 多媒体

个性化修改

摸球游戏 总第 课时

摸球游戏 备课时间:

授课教师

知识与能力:通过猜测实践验证,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重点:学会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体会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与客观性。

引导质疑,合作探究

教师:ppt 多媒体课件、纸盒、4个黄球、1个白球

个性化修改

作业设计:

一星级(基础演练)

练一练

二星级(综合应用)

小练习册

三星级(挑战自我)

练习册

板书设计:

可能性的大小

不可能可能性小可能性大一定

课后反思:

12、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负数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四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负数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生活中的负数》

1.正负数

①正数:比0大的数。

表示方法:在数字前面添上+号,可以省略,

如+5、20,读作:正5、二十。

②负数:比0小的数。

表示方法:在数字前面添上-号,不可省略,

如-2、-10,读作:负2、负10。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④数的比较:正数 0 负数

【注意】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时,

要确定以什么作为标准(即:以什么作为0点)。

2.温度

①零上温度:0℃以上的温度。

表示方法:用正数表示,+可以省略,

如+5℃、10℃,通常读作:零上5摄氏度、10摄氏度。

②0℃:水结冰的临界点。

③零下温度:0℃以下的温度。

表示方法:用负数表示,-不可省略,

如-2℃、-30℃,通常读作:零下2摄氏度、零下30摄氏度。

④温度的比较:零上温度 0℃ 零下温度

【注意】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时,

零下温度的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如:-20℃<-5℃。

四上《数学好玩》知识点总结

1.漏水实验

如果1个水龙头每分钟漏水30毫升,一个月大约要浪费多少毫升水?一年呢?

分时天月 分时天年

30602430 306024365

=18002430 =180024365

=4320030 =43200365

=1296000(毫升) =15768000(毫升)

2.编码

①身份证号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号是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地区代码,第7位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位至17位为顺序码(其中第17位,奇数表示男,偶数表示女),第18位为校验码。

②银行卡号

银行卡号是由16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发卡银行标识代码,第7位至15位为发卡银行自定义代码,第16位为校验码。

③学号

2011502361表示2011年入学,五年(2)班,36号,男生。

3.数图形中的学问

①从同一点引出n条基本线段,那么图中所有线段的个数为:

n+(n-1)++2+1=(n+1)n2

②从同一点引出n个基本角,那么图中所有角的个数为:

n+(n-1)++2+1=(n+1)n2

③从同一点引出n个基本三角形,那么图中所有三角形的个数为:

n+(n-1)++2+1=(n+1)n2

13、四年级上册课文1观潮评课稿听课笔记

四年级上册课文1观潮评课稿听课笔记

一、复习导入

1、老师带读词语

(读好词语的节奏,才能读好句子的节奏,才能理解意思。)

2、学生轻声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1、回顾:什么叫天下奇观?

天下奇特的景象。

2、自古以来:本文是由古文改写而来,是从古至今都有的奇观。

三、梳理结构(根据练习册习题设计)

(一)第二自然段

写景要抓住各方面的特点来描写。

1、这一自然段中,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观潮的感受?

学生交流:最后两句话,感受到作者期待的心情。

引:怎么会知道人山人海的?从什么角度来写的呢?

学生说,是视觉,找出其他关于视觉的语句。

2、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第三自然段

1、这一段中,从哪些方面写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学生回答,听觉,找出句子,板书:闷雷,鼎沸

学生回答,视觉:找出句子,板书:风平浪静,白线

2、根据板书关键词,尝试背诵。

(1)指名背诵第一第二句。

(2)指导背诵第三第四句。

(3)自主练习背诵,老师做动作提示。

3、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兴奋、激动

从哪里可以看出?

学生回答,人群又沸腾起来。

(三)第四自然段

1、自主起立朗读

2、这一段中写到了哪些角度?学生找出句子后回答:

视觉:拉长、变粗、横贯

联想:犹如

听觉:山崩地裂

3、表达出怎样的心情?

学生回答:惊叹

4、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1)齐读

(2)指名一句句读,指导读出气势,跟读

5、观察板书,你有什么发现?(几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做了分析,说得非常好。)

看出了时间变化的顺序。

发现是从视觉、听觉多个角度来写观潮的景象。

发现作者的心情不断变化,层层递进。

发现随着描写观潮的角度的增加,心情逐渐递进。

(多种丰富的视角和解读)

(四)第五自然段

1、最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意犹未尽

2、从哪些角度来写?

视觉、听觉。

三、说话训练

1、观看视频,思考:如果你是一个小导游,选择一个片段来为我们描述这个场面。

2、交流分享(结果上台交流的学生都选择将视频完整介绍清楚)

(结合画面,运用课文中的语句,或自己即兴组织语言。大都能从视觉、听觉、联想等角度讲述)

四、课后习题

1、课文后的古诗《浪淘沙(其七)》,逐句指名翻译。

2、练习册习题讲评。

14、四年级上册4课繁星评课稿听课笔记

四年级上册4课繁星评课稿听课笔记

一、复习导入,梳理层次

1. 课题:繁星,繁:多的意思。

2. 梳理课文内容

时间:①从前 ②三年前 ③如今

地点:①家乡 ②南京 ③海上

感受(视觉):①密密麻麻 ②星群密布 ③半明半昧 摇摇欲坠

联想(原文):①仿佛是母亲的怀里 ②好像是我的朋友 ③母亲的怀里

二、深入读文,感受情感

1. 课文把第一二部分的联想删去了,为什么这样删减不好?

学生回答:前后没有关联了。

老师总结:前后呼应,才会有更深的感受。

通过思考、讨论,比较阅读,来判断删减的好与不好。

2. 交流:你自己看星天的感受。

(学生都能从看到的、想到的两方面来说,这是写景很重要的方法。)

3. 找到相关的句子,感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师范读: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非常喜爱(板书)

②师范读: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熟悉、认识(板书)

③学生自己找:在第三段中找出心情的句子。

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友情变得浓厚。(板书)

这时我忘记了一切:陶醉其中。(板书)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谁在母亲的怀里了:亲情。(板书)

4. 小结

随着课文的描写,作者的情感逐渐加深。

三、品读课文,深度思考

1. 齐读全文。

2. 品读

①表演读: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

头和手一起表演。(老师总结:作者观察的视线在变化。)

②为什么说:海上的夜是静寂的?

学生回答:因为海上很安静。

为什么说:海上的夜是梦幻的?

学生回答:因为有很多星星,很梦幻,很奇幻。

为什么说:海上的夜是柔和的?

学生回答:因为船轻轻地在摇晃。

3. 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有哪些呼应的地方?

忘记了一切;仿佛在母亲的怀里。

(阅读原文,发现这样的重复使得文章更紧凑,严密,情感递增。)

4. 学生提问:作者选择离开家乡,为什么还如此想念家乡呢?

学生解答:因为作者想念自己的母亲。

学生解答:因为作者一个人很孤单,孤单的时候想家。

学生解答:因为自己从小在家乡长大,有很多儿时的回忆。

学生解答:作者想念的是很多快乐的时光。

5. 再次齐读课文。

我的感受

老师梳理课文的过程,与《观潮》一课很相似。分别从时间、地点、感受、联想这些方面,让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作者是如何写景的。同时,作者的情感是寄托在景物中的,情感随着描写逐步加深,层层递进的。

单元目标中的想象画面,应该要让学生讲述画面。想象能力不是读完文本后直接能提升的,要有坡度、有支架。在后面的习作中,学生也要学会从不同的方面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时间或地点的变化顺序来描述画面,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才是有质量的想象。

15、四年级上册16课麻雀评课稿教学分析反思

四年级上册16课麻雀评课稿教学分析反思

从第一次接触分享课堂开始,就感受到课堂灵动背后对教师文本解读、知识容量、智慧点拨等各方面的极高要求,所以总会畏首畏尾。在班级尝试了一段时间后,虽然收获到很多点滴感动,但是从上周开始,当我真正准备分享课堂时,才发现教师对教材的熟悉度是要站在高处、挖到深处的。从以往的备环节转变为备学生,备如何智慧引导,如何统筹,如何追问,激发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无疑是更有意思,更有意义的。从内心奔溃、害怕到静下心来再思考文本、聆听学生,让我有了很深的触动。

说完心路历程,回归课堂,一节课下来,通过切身体会和教师交流,说几点触动:

第一:尊重学生,不要忽视学生的小问题、真问题。我们在分享过程中会让学生提取有价值的问题,但是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是大问题?那小问题就没有价值?或许我们在引导中慢慢地为了问题价值性,又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迎合老师问题取向的习惯,而非真实来自于学生内心的真问题。小问题或许也有大世界!真问题或许才有真感情!

第二:如何在小组中淡化个别孩子家长式的强势领导。课上完,本来想回去调整小组成员,不能安排一个表达能力强的和几个不爱表达的。但是针对这个问题和朱副校沟通过,我释然了。有时候我们大人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也想有一个强势的人来指挥,我们并没有反感,而是乐意。那么随流而下,或许在某些学生心中,他是强烈呼唤这样一个领导人的,他们需要一个人给他们指明方向。他们想被管理,老师又何必紧张,至少那些偏弱的学生也分配到了话语权,他们发声了,这就是进步。所以走走看,耐下性子。

第三:规则建立还有待进一步摸索,建立规则不能一蹴而就。在规则建立时,我们自己建立的所谓规则就是对的吗?通过反思,看老师们的课堂反馈、留言,以及和余校的谈话指点后发现,把问题交给学生,不断解决问题、磨合问题,适合师生,最后留下的可能就是真规则。如:礼让规则。我们让学生礼让,殊不知很多孩子其实是很固执的,他不认为礼让就是对的,他认为我的想法需要被展示,这也是他的需求,不应该被忽视。但是通过矛盾冲突,慢慢地,他们会发现不一定他的思想要他自己表达,小组内成员代替他表达获得大家认可,他在小组内实现自我满足,也是一种乐事。所以感觉规则有时也是可变的,它在实践磨合中形成,在可变和适应中碰撞更多智慧分享。

对于分享课堂,需要摸索的东西太多太多,勿急勿躁,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16、五年级数学轴对称和平移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五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和平移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轴对称和平移

教材分析

本单元继续学习轴对称图形,采用对折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继续学习平移,要把简单的图形在方格纸上连续平移两次。在内容的编排上先学习对称,再学习轴对称,然后学习平移,单元结束时有一次操作型的实践活动。

轴对称和平移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轴对称和平移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教材通过设计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材还通过在方格纸上将图形进行平移,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并会画出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平移后的图形。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认识、理解图形的位置与变换,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探索解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都有很大的作用。

这部分教材在编排上,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呈现学生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轴对称、平移现象,如学生熟悉的基本平面图形:升国旗、抽屉、高空缆车的图片等等,使学生感受到轴对称与平移等图形变换就在自己身边,图形变换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2、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图形变换的知识,掌握图形变换的技能,发展空间观念。教材中安排了折叠、剪拼、画图等动手操作活动,这样在做中学,不仅使学生加深体验图形变换的特征,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而且为学生独特的创意和丰富的想象提供了平台。 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段学习了对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图形的变换打下了伏笔。

3、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培养对美的理解。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尽可能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加深对数学美的理解。欣赏与设计:通过对漂亮图案的欣赏、分析,使学生逐步领略图案设计的奇妙,逐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图案设计技能,达到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进行图案设计的要求。

17、五年级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五年级数学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具体操作开始的,再逐步形成抽象的思维。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儿童的原有认知水平及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比较等数学活动中,找出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并进行优化选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数学学习方法。在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反思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教材与学情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但只局限于对单一图形进行简单分析。本节课可以巩固已有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及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方面有所发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组合图形,能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通过比较、归纳,选择求组合图形的最优方法。

2.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中感受解题策略、方法的多样性,渗透转化、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并选择优化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认识组合图形

1.用已经剪好的图形,拼成自己喜欢的作品。

说一说,你拼成的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已学过的基本图形组成[y1] 的?

2.它们的面积怎么求[y2] ?

小结:像这样由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3.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组合图形。

4.关于组合图形,你还想研究些什么[y3] ?

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用已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拼成自己喜欢的图形,让学生体会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是组合图形。再观察生活中的组合图形,使学生逐步熟悉组合图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交流,掌握方法

1.(课件出示)我们同安进修学校附小有一块草坪(如下图)。 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y4] 有多大吗?

2.自主探索,交流方法。

⑴认真观察这个图形,谁来说一说你准备怎样计算它的面积?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图上画出辅助线,师:为什么要画上这条虚线呢?(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已经会计算的基本图形)

说一说:组合图形和这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y5] ?

⑵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

画一画,把组合图形转化成你已经会计算的基本图形。

⑶小组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⑷把大家展示的几种方法进行分类。

小结:刚才大家在汇报时出现三种方法[y6] ,一种是分割法,一种是添补法,一种是割补法。但无论是那种方法,他们的目的都是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转化是我们学习数学经常要用到的一个方法。

3.选择方法,计算面积。

汇报交流,优化方法。

小结: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很多,但我们要选择简单的方法。分割的图形越少、越简单,计算就越容易。

【设计意图:在学生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时,重视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出来,让学生认真观察、独立尝试、合作交流。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开拓思维,并引导学生寻找最简方法,实现方法的最优化。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联系生活,巩固应用[y7]

1.计算下图的面积,选择正确的方法。

2.下面是我们学校的一块绿色实践基地,请你计算它的面积。

3.学校要把这块绿色实践基地分配给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请你帮忙设计方案,并计算出每个年级的实践基地面积。

4.下面是一副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面积是64平方厘米,你知道其中每一块板的面积各是多少吗?

【设计意图:不同形式的练习,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收获?

设计思路

《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展开教学的,本课教学从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出发,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实践、思考问题的探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用已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拼成自己喜欢的图形,让学生体会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是组合图形。再观察生活中的组合图形,使学生逐步熟悉组合图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感受解题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充分考虑儿童的原有认知水平及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亲身经历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过程,重视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出来。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中感受解题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三、在探索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本节课设计,力求有效渗透转化、优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特别是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本节课的各个环节都进行精心的设计,这种思想方法对学生学习数学终身受用。

18、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反思我的《白鹭》课堂教学,我努力把握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利用教学媒体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中设计了多种读书的方式,以读为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读中感悟韵味无穷的白鹭,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或仿写或作画,引导学生遐想,孕育出学生独特的感悟和想象,提升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参与度高,学习效果明显。总之,把握住每一课自身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难点,结合新课程标准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必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反思2:

《白鹭》是部编版新课标第九册的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语言朴实流畅,优美如诗。尤其是字里行间饱含的那份浓浓的诗意,使人回味无穷。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流畅。全文看似状物,读来却优美如诗。白鹭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字美!它的颜色美,形体美,觅食、栖息、低飞的画面更美!它给大自然增添了活力,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无穷的乐趣。白鹭本身蕴含的这种无尽的美,正是作家郭沫若全文所要传达的!

一、教学效果

调动积累,走近白鹭 。

首先板书课题,齐读两遍,说一说你对白鹭的了解?古代诗人笔下的白鹭是怎样的呢?此环节做的比较充分,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上交流得非常火热,特别是出现白鹭的古诗句,一下子交流了八句,引导孩子们诵读,进一步感受诗人眼中白鹭!为下文理解白鹭是一首诗作好铺垫。

1.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自古以来,白鹭就是人们吟诵的对象,那么作者给予它怎样的评价呢?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标画出相关语句。孩子们很快便找到了两句话: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开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结尾)引导发现这种首尾照应的写法,感受以诗作喻写白鹭的美,结尾强调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诗,内涵比开头深了一层。

2.品词析句,领悟白鹭如诗如画的美。

出示课件:潜心默读作者勾勒了白鹭的哪几个画面?边读边把感受写在旁边的空白处。学生的思维一步步走向深入。接着在班内展示交流,主要聚焦:颜色美 外形美、生活画面美(觅食 栖息 低飞),最后让学生在朗读声中感受语言美和白鹭的美!

3.合作探究,启发想象。

探究一: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的是在望哨吗?质疑激趣,启发想象。

探究二:白鹭在清水里钓鱼,怎么理解?

探究三:本文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由物及人,真正感受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二、成功之处

教学本文有三点值得称道,一是借助课前预习环节查阅资料,既让学生动了手,也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一种简洁方法,还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二是培养了快速阅读能力以及概括能力,这主要体现在第二个环节;三是创设了自读自悟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引导学生由不会到会,落实了由教到不用教的新课标精神。再有,创设探究氛围,激发了学生思维,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三、不足之处

在品词析句环节注重了自读自悟,但是琅琅读书的预设太少,用时也太少,比较句子去感悟内涵也有点蜻蜓点水。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这篇课文,我会在品词析句上下功夫,会引导学生背诵积累如诗句般的语言,以便积累更丰富的语言,为学生的语言交流夯实基础,让我的教学更圆满!

19、五年级上册24课月迹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24课月迹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本文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为了避免让学生读得支离破碎,不能体会其中的美妙,我就思考编者的意图,他们是想让学生提升文学修养,在读中领悟作者的美好情感,在读中明白只要我们有了美好的情感就会去发现美好的生活的道理。于是教学中,我就带领学生读课文,由分自然段读,到小组合作读、默读,一边读一边找出描写月亮的句子,把我想到的能读的方法都用上了。一节课下来,学生终于把课文读通了,可是情感的表达还是不够。怎么办呢?于是我从杂志上找到了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文章,在授课前也读给同学们听了。在我的带动下,学生带着美好的情感来读文章,分析文章,效果的确很好。

教学反思2:

本单元的语言训练点是抓住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围绕这一训练点,本课教学以月迹为线索,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创设情境,引出月迹;默读课文,寻找月迹;研读对话,升华月迹;课堂练笔,拓展月迹。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沿着清晰的教学思路研读文本,感悟语言。运用自读、浏览、批注阅读等策略迁移学法,关注文中的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尤其关注语言描写,从而解读文本深层的思想内容。通过本篇自读课文的教学,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20、六年级数学百分数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第四单元:百分数

课题:百分数的认识

学情分析:百分数是在学生学习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理解起来应该不会太困难,但实际运用还是存在较大难度。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百分数。

2、提高学生应用百分数的能力。

3、通过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百分数的意义,使学生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写有百分数的资料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什么叫分数?什么是分数的分数单位?

谁见过百分数?百分数和一般的分数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教材中的情境,要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你认为选派那名队员比较合适?

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交流写出分数后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就容易比较了。

2、教师讲解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3、百分数的读写。

写作:22℅,读作:百分之二十二。

三、练习:

1、说一说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写出下列百分数:1℅、100℅、103℅。

3、写出下列百分数:百分之二点五、百分之十八点八、百分之零点三。

四、总结评价。

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新的内容?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

百分数的读写

教学反思:

课题:合格率

学情分析:合格率,单看这个课题对学生来说就有较大难度,学生在生活中应该接触过,但在书本上正式出现,对于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但只要和前面百分数的意义结合起来理解,应该不会存在太大问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解答有关合格率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利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合格率的意义,根据其意义解决有关合格率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问题的资料卡、填有数据的表格。

教学过程:

一、提问:百分数的意义是怎样的?他和一般的分数有什么不同?

二、新授课

1、出示资料:甲牌:抽查50箱,43箱合格;乙牌:抽查60箱,52项合格。

哪种品牌的罐头合格率高?学生讨论合格率的意思,在交流总结。

根据合格率的意义解答问题。教师说明:除不尽时,百分号前通常保留一位小数。

2、师生讨论:什么是成活率、出勤率、出油率、及格率、优秀率。

三、练习

1、做试一试中的题目,先说一说成活率是什么,再列式计算。

2、出示练一练中的图表,分别用分数、小数、百分数表示蓝色部分占整幅图的多少。

3、出示质量检查部门对某市饮料质量进行抽查的情况记录表。计算各种饮料合格率的高低。

4、统计学校当天各年级的出勤情况统计表,计算出勤率。

四、总结评价:谈谈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合格率

合格率:合格的产品占产品总数的百分之几

出勤率: 出油率: 成活率:

教学反思:

课题:营养含量

学情分析:本课题是进一步学习利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它与分数乘法中的一些问题有相同之处,学生之前接触过分数乘法的问题,应该不会有太大困难。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掌握百分数分数和小数间的互化方法。

2、提高学生应用百分数、分数、小数的能力。

3、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尝试合作的愉快。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者小数。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化成分数?

二、学习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

1、出示黄豆营养成分含量资料图,说一说黄豆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占黄豆总量的百分之几?

2、在250克黄豆中,各种成分各占多少克?让学生列式计算。针对学生在计算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问题:怎样把百份数化成分数或者小数。

3、师生探讨怎样把百份数化成分数或者小数。

4、练习:

(1)把160%、0、8%化成分数和小数。

(2)出示70页第1题的表格,练习分数、小数、百分数间的互化。

(3)做第2题,练习用百分数、小数、分数表示统一个数量。

(4)提供各班级人数,编写有关百分数的应用题,并自己解答。

三、课堂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

蛋白质的含量

百分数

↗↙ ↘↖

分数 小数

教学反思:

课题:这月我当家

学情分析:该课题是关于百分数问题的列方程解决问题,学生之前接触过列方程解决分数应用题,它和今天的百分数应用题是一样的,不同之处是把原来的分数换成了百分数。相信学生会利用知识的迁移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方程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提高学生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3、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学习用方程解决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和用算术方法解决百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找出下面文字中的等量关系:

1、男生人数是本年级人数的40%。

2、男生人数是全校人数德20%。

二、新授

1、出示家庭月支出统计表,让学生说出里面的百分数表示的意思。

2、找出里面所包含的等量关系时,并板书在黑板上。

3、引导学生根据关系式列出方程或者算数是解答问题。

4、学生交流总结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三、练习

1、做47页练一练中的1、2题。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评价。

2、做第3题,指名说出八折的意思,并练习找单位1和等量关系。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这月我当家

总支出钱数 40%=买食品的钱数

ⅹ 40% =500

教学反思:

课题:练习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3、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爱学习愿意合作。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学习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决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说一说题目中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2、复习百分数、小树、分数间的互化方法。在填写表格中的空格,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3、 用颜色涂出62、5%要指导学生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再涂。

4、说出命中率的含义,再求命中率。

5、6题先复习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然后分别计算

第7题 先观察图,再看各活动室面积分别占整个问斩面积的百分之几,最后进行计

三、总结评价。

谈一谈自己的收获,说说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

教学反思:

课题: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圆、分数混合运算与百分数的知识,能熟练计算分数的混合运算,系统复习百分数问题。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生分组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地整理,并进行记录。

二、把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根据学到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并与同学交流。

三、练一练

1、 巩固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 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 分别根据半径、直径和周长,求圆的面积。

4、 第4、5题复习观察物体的有关内容。

5、 第6题复习百分数的知识,第7题画图表示百分数的意义。

四、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课题: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顾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练习

第9题 巩固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醒学生合理利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10题 复习百分数的认识,注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第11、12题分数混合运算的灵活运用,独立完成,进行交流。

第14题,考虑铁丝的长度是什么

第16题,观察,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第17题 要求小路的面积,先要知道喷水池的面积。已知喷水池的周长,求喷水池的面积,需要先求出喷水池的半径。

三、总结。

教学反思:

21、六年级数学比的认识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与比值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1、出示长方形。出示条件:长3米,宽2米,你能求什么呢?

  预设可能提出的问题:

  (1)周长和面积 (2)长比宽多几米?(3)宽比长短几米?(4)长是宽的几倍?(5)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师:哪些问题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长与宽的另一种关系:比。

  二、共同探讨,学习新知(1)比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学生自学课本P68页例1,看看谁能弄懂这一部分内容。

  (2)交流小结:

  板书:长和宽的比是3比2,记作3:2宽和长的比是2比3,记作2:3(3)说一说:2∶3和3∶2中,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是几?

  (教师指出比是有序概念,颠倒比的前项和后项,意义会发生改变)(二)、完成试一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比如这瓶洗洁液,上面的使用说明就是用比来表示的。(呈现试一试)(1)指图中的1∶4,问:这里的白色部分和蓝色部分分别表示什么?你知道1∶4表示什么吗?

  (2)把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3)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和水体积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比如这个1:4,表示1份洗洁液要加4份水,也就是说水的体积是洗洁液的4倍,洗洁液的体积是水的1/4。)三、教学例2(一)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比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呈现例2)1、 想一想,我们怎样求两人的速度?

  2、 2、学生计算答案,汇报填表。

  3、明确:因为速度=路程时间,速度实际上表示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出示: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15。)900∶15表示什么呢?(路程时间。)4、你能用比来表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吗?(出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20)(二)、理解比的意义1、刚才我们已经得出了不少的比,仔细观察一下例2中的比:900比15,900比20,以及例1中的2比3,3比2等等,你觉得比又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什么样的关系呢(板书:两个数的比 两个数相除)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再引导:例1中的比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例2中的比表示路程时间,不管是例1、例2还是练习中的比都表示两个数相除。所以两个数的比到底表示两个数的什么关系?(板书:一种相除关系)(三)、认识比值、及与比的区别:

1、明确了比的意义,我们一起来算一算,上述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是多少?

  我们把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说说这几个比值分别表示什么?

  3、 讨论:同学们觉得比与比值的区别在哪里?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由前项、比号、后项组成。比值表示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分数、小数或整数。)(四)、试一试

  1、 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2、教师介绍: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例如,2∶3除了写成这种形式以外,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比:3/2。(板书:3/2)注意这时应把它看成是一个比,而不是分数,所以先写比的前项,再写横线表示比,最后写后项,仍应读作3比2。)(五)、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得到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后项、比号、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或分数中的什么吗?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根据学生的汇报填表)相互关系 区别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除法分数1、完成练一练的1、2、3小题。

  3、完成练习十三的第4题。

  4、糖水的甜度(1)(出示:两杯糖水,并标出糖与水的质量的比,第一杯1∶20,第二杯1∶25)你知道哪一杯水更甜吗?为什么?

  (2)(出示第三杯糖水,标出糖4克,水100克。)你知道这杯糖水和刚才的哪一杯一样甜?先想一想,再与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3)根据第一杯糖和水质量的比是1∶20,你能说出第一杯糖与糖水质量的比吗?

  5、 知识介绍:

  同学们,其实比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你听说过著名的黄金比吗?(课件介绍黄金比)。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22、六年级数学分数混合运算评课稿

学生做题,教师巡视。

订正:学生仔细观察黑板,并找一个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有两种方法就找两个人说。有错的,让做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如果他能说出来,最好。如果说不出来,就找其他学生说,教师强调,再找他说。

看来这道题没有难住大家,那么接下来这些题你是否能做准确呢?在练习本上做2.4.5.题,4位同学到黑板上去做。

学生做题,教师巡视。

订正:学生仔细观察黑板,有错的,让做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如果他能说出来,最好。如果说不出来,就找其他学生说,教师强调,再找他说。

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一)

12 12( )

=4 =12

=3(人) =3(人)

23、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草原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草原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借助媒体,进入美的意境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止抽象为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特殊功能,可一下子把草原风情草原上的精华景点场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草原的美。使学生很快陶醉在大自然的景色美和音乐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关注学生独特的感悟与体会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开放性阅读理解,而不是想着怎样将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文本的理解统一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之中。比如在草原人民迎接远客部分,我问学生:为什么把前来迎接的草原人民比作彩虹,学生的回答就多种多样,只要是合理的我都予以了肯定,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踊跃发言。接下来的问题是:蒙古族人民见到原来的客人,为什么不下马交谈,而是立刻拨转马头?学生们同样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我与学生共同评价,教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想象,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学生想象的内容丰富了,语言表达也更切合内心实际了。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好。老师在二至五段的学习中放手不够,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2.面对学生出色的表现,我不能及时地找出更为合适的评价用语,有时候,明明知道学生表现很好,但却急于找不到合适的话语进行评价。那些用惯了的你真棒好极了等,在我看来一遍足以,如果反复使用则会变的枯燥无味,失去了表扬的意义。

教学反思2: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借助媒体,进入美的意境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止抽象为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特殊功能,可一下子把草原风情草原上的精华景点场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草原的美。使学生很快陶醉在大自然的景色美和音乐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关注学生独特的感悟与体会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开放性阅读理解,而不是想着怎样将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文本的理解统一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之中。比如在草原人民迎接远客部分,我问学生:为什么把前来迎接的草原人民比作彩虹,学生的回答就多种多样,只要是合理的我都予以了肯定,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踊跃发言。接下来的问题是:蒙古族人民见到原来的客人,为什么不下马交谈,而是立刻拨转马头?学生们同样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我与学生共同评价,教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想象,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学生想象的内容丰富了,语言表达也更切合内心实际了。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好。老师在二至五段的学习中放手不够,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2.面对学生出色的表现,我不能及时地找出更为合适的评价用语,有时候,明明知道学生表现很好,但却急于找不到合适的话语进行评价。那些用惯了的你真棒好极了等,在我看来一遍足以,如果反复使用则会变的枯燥无味,失去了表扬的意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从指导者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认真学习课堂评价语言,争取恰如其分,及时到位地评价学生。

24、六年级上册14课穷人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14课穷人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今天开始上第13课《穷人》。这是教部编版本课的第二次。

我们花了充足的时间来读课文。

朝读课30分钟,我和同学们各自读了一遍,历时10分钟。然后,大家齐读一遍,9分钟。接着,跟着101教育ppt的语文学科工具读,这次比较快,8分钟。朝读的最后几分钟,我们检查了本课生字的拼读。

正式上课时,时间不知怎么回事,一下子溜走了,好像没干多少事。我来理一理:

我们先默读课文,理出了这篇小说的人物。桑娜是主角,次要的角色,按出场顺序还有西蒙(已死去),西蒙的两个孩子,渔夫,还有提到但没怎么出场的五个孩子。他们都是穷人,都是可怜人。

然后,我们厘清了人物之间的联系,画了示意图。我要求大家根据示意图,复述了课文主要内容,没有用关联词语。这一步其实是梳理小说的情节。

我们打开了课件,了解了作者生平和代表作。我们口头复述了这一资料。我补充了列夫是狮子之意,不知怎么扯到了佛门的狮子吼,文化背景不同,牵强附会,浪费了时间。又插播说世界四大名著,托尔斯泰独占其三。其中的《复活》与第四部《简爱》天然是一副对联。这个环节虽然有趣,但是由资料引出的,不宜展开过多。

读了小说的创作背景,仿写了其中的爱是句式,构成了一组排比句,算是为考试做点准备。

分组学习了本课的生字,除困外,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其中有5个三点水旁的字,3个口字旁的字。这算是分类集中识字吧。

学困字,我给大家讲了个小故事:

一个人很迷信,认为院子里有棵大树就是困,想砍掉。他的朋友笑着说,不能砍,砍了就变成了院子里有个人,就是囚了,更不吉利。

这其实是故事法识字记字。

最后的5分钟,安排大家做了练习册上的拼音、字词题目。正准备评讲时,下课了。布置了家庭作业。

练习册应该早点准备好,讲到任务、情节时,就可以做相应题目,而不必过分纠缠那些资料。这才更像习课堂,这才更有效。

教学反思2:

《穷人》是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一、抓住核心问题,实现长文短教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长文短教,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果像以往的教学那样,按课文顺序串讲串问,结果肯定耗时低效。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抓住开放的思维空间、牵一问而动全篇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在反复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核心问题:文中的哪些场景令你感动?你感动于什么?以此问题放手让学生阅读批注,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汇报时自然把目光集中在桑娜和渔夫的表现上(即文中的重点段落),此时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品味文字,感受桑娜的善良,进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尤其是在把课文中相关语段重组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品质,体会表达方法无痕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阅读教学所提倡的得意、得情、得法。

二、注重读中领悟,学习表达方法

读是学生与文本间实现心灵对话与沟通的最有力桥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充分的品读、感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非常想构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飞扬。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文本,注重以读为主,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带动学生,努力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读中品味语言,读中领悟方法。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理解内容,而且悟到以上写法,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便是读。

文中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层次:

1.在学生自学自悟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引导他们体会桑娜当时的复杂心情,感受她的善良品质;

2.借助课件,从省略号句子的正确朗读中,体会省略号对表现桑娜复杂内心活动所起的作用;

3.结合上文对桑娜家庭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描写,通过对相关句段的重组朗读,进一步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这样的教学过程,读的目的性很明确,符合学生结合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感悟人物品质的习惯与规律,遵循了在联系中读懂文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把感受人物品质与学习表达方法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读进去又读出来,阅读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性。

当然,由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我虽然有意识地进行了读的训练,但学生读得还不够充分、畅快,源自教师对读的指导方法还有待提高。此外,及时捕捉课堂生成资源,进行有目的的引导,教师语言还不够准确精炼。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真正实现以学定教、以学导教的最佳境界。

25、整式的加减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整式的加减》评课

课上得条理清晰可能是数学课本就重练习吧。课堂分为三部分,前15分钟作业点评,完后就上正课,讲解例题,读概念,然后开始不断做堂上练习巩固知识,讲解,继续做,直至下课。

首先在作业点评部分。点评的题目已经在PPT上,老师点评分析,指出他们的不足。老师在黑板讲解了一条多人搞错的题目。然后翻开书本做题目,由习题得出结论,全班齐读该结论。然后老师说了一句:我们来琢磨一下这句话。我很喜欢这句话,可惜学生没什么反应。琢磨的形式就是出了两个题目,不断扩充来巩固新学的概念,譬如:

-(a+b)c-(a+b)c-2(a+b)

+(a+b)-[c+(a+b)]

第二题老师讲中括号写上时,学生小哇了一声。据老师说有学生反映数学课好闷,偶尔来一题难的,刺激一下学生的思维也算是另一种有趣吧!

接下来是做习题。首先是抄出题目,由老师引导下学生齐答来做。然后让学生在书上做,叫几个同学上去黑板做。讲到 5a-3b+3a2+6b化简合并时,先是老师化简时简化了一步,学生答的是简化了的那一步。老师擦掉后根据学生思维写。后来再写下去又成了学生简化直接答,而老师却一步一步写。这里有些不妥。先是老师想适应学生,讲简化的具体化讲,而学生则发现老师能简化这步又想跟上老师的思维。老师的用意是想一步步写,培养学生踏实细致做题,但学生却习惯跟着老师走。互相牵制的感觉,窃以为这种状况老师可掌握课堂节奏,不必太顾学生。这点也表现在课堂给学生做题时间太多,给太多时间学生可能会拖拉,进而走神。不如上快写些,多做练习,让学生紧跟上。后来讲到1/3(9y-3)+2(y+1)这题时,做题步骤上师生达到同步了。

之后时间都是做练习,直至下课,拖堂了大概有5分钟。后来问老师为什么只任黑板学生做完不评讲,原来是因为那4题4个同学都做对了。窃以为做对了也要讲解一下,打个勾也好。另外,有奇想,不妨叫学生去改学生,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题目,将错改对,错改错,或对改错,这都能让学生有对知识进一步认识的意义。亦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总的来说,老师的教态自然,语言简练,与学生交流较多,也有点出重难点及容易错的地方。由于不是本科的教学,无法给更专业的意见。从我这个外行人来看,该教的都教了,该练也练得挺多的,以我理解的数学课,算是挺不错的一堂课了。

相关内容
  • 二年级脑筋急转弯210个简单的
    二年级脑筋急转弯210个简单的

    1、问:糖、醋、油、盐谁的工作量最少?——答:盐2、问:什么时候你会希望自己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答:头顶上有鸟屎的时候3、问:针掉到大海怎么办?——答:再买一颗4、问:鸡蛋输了不服气,又去打,又输了 (打一种食品)——答:鸡蛋面5

  • 二年级老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精选范文
    二年级老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精选范文

    1、二年级老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精选范文在这学期里我和孩子们一起品尝酸甜苦辣,一起体会喜怒哀乐,丰富学生的经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相处,我早上早早到教室,辅导学生晨读,督促学生打扫卫生区,倾

  • 二年级谜语大全及答案大全合集2018个
    二年级谜语大全及答案大全合集2018个

    1、谜面:原地踏步 (打一成语)——谜底:踏步不前2、谜面:吊死鬼戴花 (打一成语)——谜底:死要面子3、谜面:会计(打一成语)——谜底:足智多谋4、谜面:大合唱(打一成语)——谜底:异口同声5、谜面:专说大话 (打成语一)——谜底:微不足道6、谜

  • 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观察物体教学分析及反思
    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观察物体教学分析及反思

    观察物体是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认识了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对于方位有一定的概念和认知。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主要是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特征明显而且结构比较简单的物体,引导学生从四个方位进行观察,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而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而教学难点是能判断从左、右两个方位看到的视图

  • 数学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模板
    数学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模板

    1、数学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模板 一、 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和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

  • 数学老师教育计划文本
    数学老师教育计划文本

    1、数学老师教育计划文本一、指导思想:在学校教学工作意见指导下,在级部工作的框架下,认真落实学校对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强化数学教学研究,提高全组老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明确任务,

  • 二年级脑筋急转弯206个最难
    二年级脑筋急转弯206个最难

    1、问:醉鬼是什么人?——答:宣布自己没醉的人2、问:地上掉了一张5元的和一张50元的钞票,你看见了会捡哪一张?——答:两张都捡3、问:包子最怕什么?——答:豆4、问:什么人整天吃个没完没了呢?——答:口吃的人5、问:5比0大,0比2大,而2又

  • 二年级谜语大全及答案大全锦集2018个
    二年级谜语大全及答案大全锦集2018个

    1、谜面:捡到东西要交公 (打一成语)——谜底:不可收拾2、谜面:移干柴近烈火 (打一成语)——谜底:理所当然3、谜面:端午家家裹粽子 (打一成语)——谜底:无所不包4、谜面:来信请剪一角 (打一成语)——谜底:雁过拔毛5、谜面:我家当家人(打

  • 二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二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1、二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一、学生分析通过经过一年时间的体育教学活动以及体育活动,从中了解到学生的基本兴趣爱好和身体特点,从刚刚入学进校什么都不懂的新生,通过一年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体育的基本队列队形以及掌

  • 二年级脑筋急转弯203个最难的
    二年级脑筋急转弯203个最难的

    1、问:什么话可以世界通用?——答:电话2、问: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坐着上课,但是小李上每一节课都站着。为什么?——答:小李是老师3、问:在什么地方说的话最不可信?——答:飞机上4、问:什么时候我们会甘心熄灭自己的生命之火?——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