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内容 > 

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栏目:学习内容
时间:2024-01-30 18:39:06
文章: 分享

《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井上的栏杆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一年级下册第9课夜色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第9课夜色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你从哪里看出我是个胆小的孩子?

从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以看出我是个胆小的孩子。

2.我不想去散步,爸爸为什么一定要拉着我去?

  爸爸希望我变得勇敢。

3.夜晚既然很黑,为何还能看到小鸟睡觉呢?

因为我变成了勇敢的孩子,逐渐地发现了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4.我真的看见了小鸟睡觉吗?

  天黑了,是不容易看见小鸟睡觉的。这是我在想象,表达了我对夜景的喜爱。

3、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课堂笔记之重难点探究

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课堂笔记之重难点探究

1.当时诗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

诗人处在一个静静的夜晚,月色如霜照耀着大地,透过窗户照在窗前。

2.望着空中的明月,诗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望着空中的明月,诗人不禁想念起远方的家乡和亲人来,孤独之感油然而生。

4、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夜深人静,月色如霜的秋夜,独处他乡的诗人,心头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

5、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井上的栏杆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6、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课堂笔记之课外拓展

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课堂笔记之课外拓展

古人认为即使是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亮也是一样的,他们认为月亮是可以超越空间的存在的。所以无论是那些浪漫的诗人还是现实的诗人,不管是豪放的还是婉约的,不管是写诗还是作词,都喜欢用月亮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在这些古代诗词当中月亮一般有这么几个象征意义:一是团圆,用月亮圆满了来比喻人是团员的,用月亮缺失了来代表着人分散了。第二则是代表着思念,思念自己的家人、思念自己的故乡、思念自己的爱人等等,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李白的那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第三就是将月亮当成了爱情的象征,美好的象征,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张若虚的那首《春江花月夜》。第四则是将月亮当成了纯洁没有瑕疵,没有任何污染的象征,进而代表了人心灵的纯洁,就比如李白的《玉阶怨》,这里就是把月亮当成了最为美好、最为纯洁的象征。

7、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课堂笔记之创作背景

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课堂笔记之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8、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三万里滔滔黄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巍巍华山耸接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9、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暗淡,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将敌人打败誓不返回家乡。

10、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稚子弄冰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稚子弄冰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11、五年级下册第17课跳水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五年级下册第17课跳水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猴子的放肆和灵活。

2.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猴子的逗弄和水手的笑让孩子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所以他要去追猴子。

3.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这些都是有经验、有胆量的水手,他们都吓呆了,说明孩子的处境很危险。

4.孩子只要一失足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只要就即使也两个关联词的连用交代孩子的处境和严重后果,让人不禁为孩子捏了一把汗。

5.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孩子吓得两腿发抖了,说明此时的他已经意识到危险的存在了,刚才那股奋勇的劲已经没有了,事情到了性命攸关的时刻。

6.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孩子落入海中的冲击之大,说明孩子距离海面很高。

7.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破折号表示意思转折。这里前后半句并不矛盾。四十秒钟,在平时看来的确不算长,可是,当孩子落入大海之后,他的生命随时都会有危险,每一秒对于大家都是煎熬;所以大家觉得时间太长。这种感觉,突出了孩子处境的危险,也表现了人们对于孩子的担心和不安。

12、五年级下册第15课自相矛盾课堂笔记之主要内容

五年级下册第15课自相矛盾课堂笔记之主要内容

主要讲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他说的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13、四年级下册第3课天窗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四年级下册第3课天窗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锐利本身的意思是尖锐、锋利。在这里丰富,是让你的想象力丰富起来。

2、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

顶是特别的意思,在这里表示程度最高。跑跳仰看写出了孩子们的活泼可爱。

3、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

逼字如果改成叫或其他字好不好?

逼字用得很好,它体现了孩子们内心的不情愿和无奈。如果改成叫字或其它的字,就不能体现孩子们的内心的无奈和后面想象的重要性。

4、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这句话紧承上文,与第4自然段唯一的慰藉相照应,再次强调了雨天里,天窗对孩子们心灵起到的抚慰作用。

5、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这句话形象的描绘了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和想象到的情景,带子似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孩子们眼中的闪电的样子。大十倍百倍写出了在孩子们的想象中自然界的力量是强大的。

6、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用也许这个带有想象色彩的词语组成的排比句,想象夜晚的美丽与神奇,极富感染力,体现了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

7、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解释了大人们应该被感谢的原因,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揭示了因为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富有变化的,所以想象到的比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4、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15、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

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16、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白桦的?

这首诗是按总分的顺序来描写白桦的。

2.诗人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白桦的美?

写白桦在雪中的美、在朦胧的寂静中的美、在朝霞中的美。

3.文章以白桦为描写对象,表现了白桦怎样的形象?

本文以白桦为描写对象,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白桦之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风姿绰约,表现出一种高洁、挺拔之美。

4.白桦外在形象是怎样的?内在气质是什么?

白桦外在形象是挺拔、秀美、洁白;白桦内在气质是含蓄、高洁。

17、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银霜和雪花这两词写出了白桦通体洁白的形象;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披字把白桦拟人化了,表明对白桦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2.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毛茸茸的雪枝给白桦绣花边,像绽放的花穗,像洁白的流苏。诗人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傲雪挺立的白桦形象。

3.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这一句写了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玉立写出它的挺拔、高贵的气质;闪着表现了白桦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这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有着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4.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徜徉姗姗来迟写出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及动态之美,白雪皑皑银色光华写出了白桦的色彩之美,拟人化的手法尽显白桦的秀美。这朝霞渲染下的白桦令人联想到包主席的词句: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8、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诗人由眼前的绿色联想到绿色的墨水瓶倒翻把周围都染绿了。让读者眼前浮现绿色的田野、山林、草原等画面。

2.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多方位的绿色,风中的枝条、雨中的草叶、水中的倒影、阳光下所有蓬勃的生命都是绿色的,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3.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这句话写出了绿色集中重叠的形态。挤写出了绿的浓密,重叠表现了绿的厚实,交叉突出了绿的交融和充盈。

4.突然一阵风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风吹拂比作舞蹈教练在指挥,而绿色仿佛按着节拍在飘动,富有动感,富有节奏。

19、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20、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宋人为什么没有再次得到兔子?

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偶然发生的事情,并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宋人再也没有得到兔子。

2.宋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做事急于求成,对意外心存侥幸。

21、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课堂笔记之译文翻译

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课堂笔记之译文翻译

有一个宋人在田里耕作。田中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这个宋人便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兔子(当然)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反倒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

22、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宋人/有/耕者。

第一句话交代了主人公是宋国人,耕字点明了他的身份农民。

2.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这两句话交代了事件的起因:田里有树桩,兔子跑得快,撞在树桩上,死了。同时也告诉我们平时做事要细心,不慌张,不莽撞。

3.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一个因字不仅说出了释其耒而守株的原因,还把一二两句很自然地连接起来了。释其耒而守株是宋人所做,冀复得兔是宋人所想,写出了宋人的喜悦之情。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他等来的不是兔子,反而是一无所获,是为宋国笑。

23、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荷花的清香。

这句话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一就说明荷花的香味传得很远。

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句话介绍了荷叶的样子。挨挨挤挤说明荷叶数量多,长势旺盛。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一比喻句十分形象地说明了荷叶的颜色、样子。

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好,荷花不是偷偷地钻出,也不是自然地长出,而是冒出,这不但与上句话中荷叶挨挨挤挤相呼应,而且说明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4.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是一组排比句,写出荷花刚开、全开、未开时的三种状态。这句话中用两三瓣儿嫩黄色展开饱胀等词语,写出了荷花花瓣的数量,花芯的颜色,以及花的样子,十分生动形象。

5.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这是作者看到荷花的感想。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作者对荷花的赞美。赞美了荷花千姿百态,并充满了生机;第二层是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因为只有大自然才能赋于各种植物以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创造出如此美妙神奇的一大幅活的画。

6.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这句话中的仿佛是好像的意思,作者并没有真的变成荷花。为什么会有这种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感觉呢?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这种想象呢?因为作者鼻子闻到的是荷花的清香,眼前出现的满池的荷花,作者被陶醉了,看得入迷了,到了入情物化的程度了,所以感到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而眼前的荷花都是白色的,所以自己仿佛也穿着雪白的衣裳。

7.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风停时,我和蜻蜓、小鱼交谈,这些是作者的想象,句末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省略了作者其他有趣的想象。这些想象,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4、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这句话从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三方面来描写了它的外形。一个凑字使燕子的整体形象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和赞美。

2.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句话以拟人化的手法,说花草叶等,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构成了一幅繁花似锦、万木争荣、春意盎然的景色。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写出了春风的温柔,千条万条写出了柔柳写出了柔柳枝条的多。柔写出了柔柳的姿态。红的白的黄的写出了花儿的色彩和鲜艳,聚拢一词不仅写出了春天的多姿多彩,而且充满了动感,展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3.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光彩夺目形象地概括了春天的特点,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燕子也从南方飞来,更加富有感情色彩,给春天增添了活力。

4.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这句话写了燕子飞行的情景,是动态描写。斜字写出了燕子飞行的特点,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旷亮无比的天空是小燕子的活动背景。叽是叫声,只短短的一声从这飞到了那,速度真快。

5.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横掠既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动作,又突出了它们飞行时的轻快灵活。沾指轻轻点一下水面,可见燕子飞行时离湖面很近。

6.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小黑点,那便是燕子。

这句话是静态描写,写了燕子落在电线杆上休息的样子。闲散写出了小燕子停落的随意,给人悠闲之感。

7.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课文结尾用一句简单的话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这是一幅非常有趣的图画。

25、三年级下册第27课漏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27课漏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漏在文中分别指什么?

老公公和老婆婆说的漏,是怕漏雨;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一种特殊的东西,怪物、可怕的动物等,所以用引号引起来。

2.贼和老虎遇见了几次漏?结果怎样?

贼和老虎遇见了两次漏对方,第一次把对方吓跑了,第二次把对方吓昏了。

3.为什么把贼比作粘胶,把老虎比作旋风呢?

因为此时老虎和贼都把对方当做漏,心里特别害怕。老虎想摆脱贼觉得贼粘在自己身上甩不掉,而贼一心想着老虎要把它驮回家再吃,觉得老虎跑得很快就像旋风一样。这样的比喻很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

4.老虎和贼为什么那么害怕漏?

因为他们都误会漏是可怕的怪物;做贼心虚。

26、三年级下册第27课漏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27课漏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老虎嘴馋,一心想着吃这头小胖驴;贼手痒,一心想着偷这头小胖驴。

两个一心想着说明老虎和贼都惦记这小胖驴:老虎认为小胖驴一定很好吃,贼觉得小胖驴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2.一天晚上,下着蒙蒙小雨。

这句话是环境描写,是故事发生的条件:下雨是漏发生的必要条件;这里的环境描写对下文情节的发展也起着关键的作用:下文的又湿又滑浑身沾满泥水,这些内容都需要下雨这个条件。

3.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翻山越岭走南闯北什么都说明老虎和贼见识很广。莫非表示反问的语气,相当于难道。这句话是个反问句,表示的是肯定的意思。老虎和贼都认为自己很厉害,当听到老婆婆说自己不怕狼也不怕虎就怕漏,从心里认定漏是比自己厉害的东西,表达的语气更强烈。

4.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害怕撒腿就往外跑。

浑身发抖腿脚发软撒腿就往外跑形象地写出了老虎和贼害怕的样子。

5.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漏真厉害,像胶一样,粘住我了。

 贼也想: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好逃命。

贼把老虎比作胶,说明贼抱住老虎的脖子抱得很紧;老虎把贼比作旋风,说明老虎跑得很快。这两句话表现了老虎和贼都十分害怕漏,形象的比喻也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6.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

一歪、一纵、蹿形象地刻画了老虎摆脱贼,贼跳到树上的动作。

7.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终于甩掉漏了!

终于写出了老虎和贼摆脱漏以后如释重负的心理。

8.雨越下越大。

环境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9.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沾满泥水,撞在了然后都吓昏了过去。

惊恐漏哇吓昏把老虎和贼对漏的害怕表现到了极致。

10.天快亮了,小胖驴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吃着干草。

这里交代了小胖驴的安然无恙,平铺直叙与前文的跌宕起伏形成鲜明的对比。

11.老公公和老婆婆从炕头上坐了起来。滴答,滴答偏就又漏雨了!

故事的结尾点明漏原来是指房子漏雨,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

27、三年级下册第24课火烧云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24课火烧云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开门见山,既点明了文题,又交代了火烧云上来的时间。

2.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您老是金胡子了。

这段话通过写地上的物和人的颜色的变化(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两头小白猪用了明变,而喂猪老头儿的胡子是金胡子,用了暗变),形象地写出了日落时分火烧云的动态之美,为下文进一步描写火烧云的颜色作好了铺垫,笑盈盈表现了人们欢快的心情。

3.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红彤彤的火烧云比作火,写出了火烧云鲜艳无比、光亮耀眼的特点。烧字用得妙,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速度(动态)、范围以及火烧云名字的由来。

4.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四个一会儿构成了排比句式,写出了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而且快。红彤彤形容火烧云很红;金灿灿则写出了火烧云颜色之深,犹如金子一样闪闪发光,鲜明耀眼,光彩夺目。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形容火烧云变化的一刹那间,同时出现两种不同的颜色,并且混为一体,非常好看,清晰可辨。

5.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是在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前面加上实物名,这不仅形象地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像葡萄一样的灰色,像梨一样的黄色,像茄子一样的紫色,使人感到鲜明清晰,好像亲眼所见一样,而且语言简练、明快。

6.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匹马变模糊了。

这里把火烧云比作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火烧云的形状,一会儿两三秒钟写出了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快。

7.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什么也看不清了。

恍恍惚惚一词真实地反映了人们观察火烧云时的感受,因为火烧云的形状很多,这些形状在不断地变化,人们看不真切全凭自己的想象。

8.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一会儿 和一会儿工夫等表示时间极短的词语不仅点明了火烧云变化的时间顺序,而且说明了火烧云瞬息万变的特点。

28、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开篇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周桥是世界闻名的。世界闻名突出了赵州桥在世界建桥史上的影响力。一千四百多年说明了赵州桥历时之长,表达了作者对建桥技术的赞美之情。

2.赵州桥非常雄伟。

这是第二自然段的总起句,后面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展开的具体描写。

3.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里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桥的长度、宽度,从而表现了赵州桥的雄伟。两个多字,体现了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4.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说明了桥的设计精巧;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列数字从长度上说明桥的设计坚固。

5.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种设计指的是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用既又,这组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从两个方面说明了赵州桥设计的好处,一是坚固,二是桥身轻,节省石料。创举是对赵州桥的赞美,也是对设计者的赞美,还包含着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6.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精巧承接上文的内容,美观引出下文的内容。这样写使文章结构更紧凑,衔接更自然。

7.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运用排比的修辞,有的有的还有的生动地描写了龙的姿态,突出了栏板上图案的精美。赵州桥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说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8.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所有的指桥上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是作者的想象。因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真像活的一样是因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

9.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课文结尾点明了赵州桥的历史价值,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字里行间充满了自豪之情。

29、六年级下册第8课匆匆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六年级下册第8课匆匆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提出问题,春去秋来,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第二部分(24):写时间在我们身边悄悄逝去,令人感慨。

第三部分(5):照应开头,再次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一问题。

30、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伸出纤细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织女)一整天也织不了完整的花纹,哭得泪如雨下。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只隔一条清澈的河,相视而不能相互说话。

31、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32、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33、二年级下册第25课羿射九日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二年级下册第25课羿射九日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十个太阳每天轮换,给大地万物带来光明和温暖。

拟人的手法,交代了十个太阳原先是轮流值日,造福人类的。

2.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把太阳比作大火球,强调了太阳的炎热。

3.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

晒枯烤焦蒸干熔化写出了十个太阳当空对大地万物的危害,点明了羿射九日的原因。

4.他翻过来九十九座高山,跨过了九十九条大河嗖地就是一箭。

翻过、跨过、登上、搭上、拉开 是对羿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说明羿为了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历尽了千辛万苦,表现出了羿的英勇神武,以及敢于征服自然的精神。

5.那个太阳一下子爆裂开,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接着,噗噗地掉在地上。

爆裂开噗噗说明太阳已被射中,体现了羿的箭法精准,百发百中。

6.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这是一个拟人句。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写出了太阳的内心无比恐惧。

7.羿想,没有了太阳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

这是对羿的心理描写,也交代了天上为什么还有一个太阳的原因。从中可以看出羿处处为大地万物着想,是个有责任感、关心百姓、英勇无畏的大英雄。

34、二年级下册第22课小毛虫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二年级下册第22课小毛虫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大大小小的昆虫有飞的、跑的、唱的、跳的,而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因此,它感觉自己很可怜。

2.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

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 突出了小毛虫工作的努力。

3.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

灵巧轻盈写出了小毛虫的变化,它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色彩斑斓 写出了小毛虫翅膀的美丽。

4.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

绒毛写出了翅膀的轻盈,飘然而起写出了蝴蝶的舞姿之美。

5.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你要耐心等待,以后会明白的。

小毛虫听到的声音就是自己的心声:要按规律耐心等待。

35、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村居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村居课堂笔记之诗歌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相关内容
  • 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字注音测试题
    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字注音测试题

    1、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字注音测试题 一、读一读,连一连跟 排 招 捉 邻 球 篮 居zhāo zhuō ln gēn qi pi jū ln 二、数一数,把下列汉字送回家 急 喊 独 呼 怎 信 种 孤 直 窝 招 玩 单 音 8画 9画 12画三、选字

  •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评课稿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评课稿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1、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评课稿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评课稿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教材分析】《我说你做》是本册教材的第一次口语交际,教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提示了游戏的做法,并以

  •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青蛙写诗生字组词与词语理解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青蛙写诗生字组词与词语理解

    1、一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青蛙写诗生字组词与词语理解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青蛙写诗生字组词与词语理解课文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着写诗的情景。我们从中直观地认识了逗号、句号、省略号的写法。生字组词

  • 一年级下一分钟教学反思优缺点
    一年级下一分钟教学反思优缺点

    1、一年级下一分钟教学反思优缺点 一年级下一分钟教学反思优缺点《一分钟》讲述了元元因为多睡一分钟,而迟到二十分钟的事。故事贴近儿童的生活,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本课教学除了常规的识字、写字、读文外,还要联系上

  • 一年级金木水火土小练笔参考答案
    一年级金木水火土小练笔参考答案

    1、一年级金木水火土小练笔参考答案 一年级金木水火土小练笔参考答案一、给下列生字注音yī r sān shnɡ s wǔ xi二、数一数下列汉字的笔画 一:1 ____________。 二:2 ____________。 三:3 ____________。 上:3 ______

  • 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心得总结
    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心得总结

    1、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心得总结上学期,我担任一三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刚刚由幼儿园升入,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学生智力的差异,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反思收获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反思收获

    通过3次教案的修改,通过这节课的实施,在不断研磨、修改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 一、 结构化教学。第一次教学,我将课分成三部分,引入、新知教学、巩固练习。将本堂课的所有重难点都放在第二环节里。实施后,整体的感觉是一堂课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关键是没有层次,感觉像一大块豆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这样的课很不利于学生的接受和掌握。第二次教学,我将课也分成了三部分,认识规律、体会解题方法多样性、巩固练习。注重让学生经历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这次教学,从教材编写意图出发,首先让学生知道要学习的规律是怎

  • 一年级脑筋急转弯大全及答案206个简单的
    一年级脑筋急转弯大全及答案206个简单的

    1、问:要形容一个长得丑的女生好看,说什么话她最高兴?——答:谎话2、问:什么东西有一只眼睛,却看不见东西?——答:肚脐眼3、问:做什么事要从头来?——答:剪头发4、问:绿豆从树上掉下来变成什么豆?——答:红豆5、问:什么人总是做白日

  • 一年级脑筋急转弯202个简单的
    一年级脑筋急转弯202个简单的

    1、问:老陈买的明明是真药而不是假药,为什么会被判重刑?——答:他走私火药2、问:哪种中药最倒楣?——答:人参3、问:把鸟放进锅里会变成什么?——答:菜鸟4、问:世界上谁的头力气最大?——答:男子汉5、问:什么人总是做白日梦?——答:上

  • 一年级谜语大全及答案大全合集2023个
    一年级谜语大全及答案大全合集2023个

    1、谜面:捡到东西要交公 (打一成语)——谜底:不可收拾2、谜面:年初出门,年末回家 (打一成语)——谜底:满载而归3、谜面:多看无滋味(打一成语)——谜底:屡见不鲜4、谜面:黄河之水天上 (打一常用成语)——谜底:喜出望外5、谜面:珠穆朗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