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江中月,欣赏动静结合《望月》教学反思

栏目: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15-06-22 19:59:20

《凝望江中月,欣赏动静结合《望月》教学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6月骨干教师展示课,在校内执教了《望月》第二课时。《望月》一文,作者以生动的笔调写了“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亮时,聪明好学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的形象跃然纸上。文章语言隽永、意境优美、生动有趣,是一篇构思独特、感情真挚的散文诗。教学时,我借助敏悟学习单的设计,引导学生根据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围绕“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三个板块有效展开学习活动,在“因月生情,望月联想”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

课中敏悟(一):凝望江中月,欣赏动静结合、和谐灵动的望月美景。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望月美景,虽然只有短短4句话,但“安详地吐洒——宁静之美;流动、晶莹闪烁、跳动——灵动之美;黑色剪影、隐隐约约——朦胧之美;镀上、银色的花边——色彩之美”跃然纸上。教学时,通过“品读文字,想象画面;借助画面,呼应文字,再读文字,勾连画面”的来回,让学生对这一幅动静结合、和谐灵动的月夜美景图有了更深的感悟。

课中敏悟(二):回眸诗中月,感受诗中有月、月中有诗的望月情怀。

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找出课文中描写月亮的诗句,交流每句诗是谁写的,描绘了什么情景,作者想表达什么思想情感?并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诗句。因文中大多数诗句都在《古诗七十五首》上,学生都诵读过,为此,安排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交流展示的环节,不仅读诗,还谈对诗句的理解,在积累的基础上,拓展写月亮的诗句,从而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诗中月更寄托着作者深深的情思。

课中敏悟(三):憧憬心中月,体会奇特美妙、充满童趣的望月遐想。

出示学习要求:小外甥觉得月亮像什么?画出小外甥想像月亮的语句,细细读读。你认为小外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借助明晰的学习要求点拨引领,告诉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从而体会“月亮像眼睛,天的眼睛”这一比喻的精妙,想象的奇特。

最后,借助小练笔:在你的眼里,月亮又是怎样的呢?请展开幻想的翅膀,用优美的语言写下你对月亮的想象,完成下面的填空。

在作者眼中,月亮是朦胧秀丽的画     ;

在诗人眼中,月亮是寄托情思的歌     ;

在小外甥眼中,月亮是               ;

在我的眼中,月亮是                 。

小练笔的训练是望月遐想的一个迁移拓展,也是对全文的一个梳理回顾。略有遗憾的是上完课以后,感觉这个练笔预设时更多关注了课文的完整性,但对月亮遐想的针对性还不够强,学生的想像容易“蜻蜓点水”。由此想到,阅读教学中的补白拓展,更应抓细节处,见微知著,留给学生更多思考、想像的空间。
推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 结合文本 感悟英雄——《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结合文本 感悟英雄——《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课文学到最后几篇,其中有一篇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这篇课文就是22课《狼牙山五壮士》。尽管在这个小皇帝小公主的时代里,但只要踏进校园,走进教室,孩子们骨子里那种崇拜英雄,学习英雄的那种劲头与兴趣还是存在的。因此,当他们翻开语文书第22课时,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对阅读的渴望,教室里也显得比平时更为安静。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课文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

    07-22
  • 苏教国标版第九册第3课《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
    苏教国标版第九册第3课《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

    苏教国标版第九册第3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著名诗人贾岛的作品。这首诗写得自然质朴,通俗明快,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篇。此诗描述了寻访者拜访隐者不遇,却与童子互问答。全诗仅四句,20个字,笔墨虽不多,但曲折有致,各具神韵。 一、以读促悟,注重整体感悟。 本诗字词教学不是难点,关键是要结合作者贾岛的为人、个性,学习本诗、理解本诗。学习作者为什么要到深山寻找隐者,他找隐者干什么?其实结合当时作者所处的环境,作者的性格,作为苦吟诗人,他有着怎样的追求?这些需要学生抓住本诗背景、作者当时的心境,

    07-22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案例及反思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案例及反思

    《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故事。通过描写他对昆虫的痴迷,表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 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讲法布尔终于找到了歌唱家纺织娘;二是法布尔在放鸭子时捉到了小甲虫,后来受到父母的责骂,却依然迷恋于昆虫。引导学生体会时我抓了两个方面:一是描写纺织娘和小甲虫的语句,从而来体会在法布尔眼里这些虫子是多么漂亮,很多学生也不由得喜欢上了这两种昆虫;二是描写法布尔如何对待捉到的小虫子的语句,体会法布尔对小虫子的珍爱。尤其是课文的用词非常精确,通过抓关键

    07-22
  • 2017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课后反思
    2017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课后反思

    水,最本真的自然元素。但在这个社会,它的作用已经不满足于口渴供给,不满足于沐

    06-05
  •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王秀小学 何丹红,课时目标: 1.凭借课文语言材料,特别是描写彭德怀神情、动作、语言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体会其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上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 3.挖掘课文的空白点(第19段),联系课文展开想象,练习描写彭德怀心理活动的片段。 4.在阅读过程中,感悟课文通过描写人物外表反映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过程中,感悟课文通过描写人物外表反映人物品质的写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征故事。

    07-13
  • 最新人教版五上《桂花雨》案例分析
    最新人教版五上《桂花雨》案例分析

    导入之后开始学文,我以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为抓手,引出桂花的香。在体会桂花香时,我抓了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句话中的香飘十里和浸两个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和朗读。 香飘十里这个词语直接表现桂花香气飘得甚远。我先指出十里是虚指且带夸张,请学生想一想,这样写是为表明什么?学生稍作思考便可得知是为表明桂花香气飘得很远。接着,我指名学生读词,指导学生也如作者一样略带夸张,读出桂花香飘得远。在思与读的结合下,学生感受到了桂花的香。 浸这

    08-13
  • 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编写说明
    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编写说明

    单元说明:本单元以万物有灵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和略读课文《珍珠鸟》。这些课文都是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白鹭》通过对白鹭诗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欣赏和赞美;《落花生》借助花生的特点,抒发了作者要做有用的人的感悟;《桂花雨》叙述了作者关于桂花的童年回忆,把思乡怀旧之情倾注其中;《珍珠鸟》通过对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作者与珍珠

    09-04
  • 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编写说明
    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编写说明

    单元说明: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改进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是现代社会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也是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学生进入高年级,课内外阅读量逐渐增加,阅读材料的种类不断丰富,掌握并运用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对于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尤为重要。安排本单元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自觉运用到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题材各不相同。《

    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