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反思及调整策略》可能是您在寻找校园新闻资讯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暑假中认真聆听了王芹园长有关《幼儿园美术领域的问题与对策》讲座,讲座中不仅说到:“组织幼儿美术活动时应遵循三大原则,即审美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而且例举了绘画教育等活动实施的案例,使我受益匪浅,接下来就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树林》说说自己的活动设计、反思及调整:第一部分:简要阐述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⒈能大胆运用点彩的方法表现疏密并尝试用近大远小的方式构图。
⒉感受树林的美丽景象,产生热爱自然地情感。
二、活动准备:
ppt:美丽的树林;范画;颜料、排笔;
三、活动过程:
㈠欣赏ppt导入,感受树林的美丽
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美丽的树林图,让我们一起走进树林里欣赏一下吧!
⒉欣赏图片,感受树林的美景
提问:看了这些树林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你喜欢吗?
衔接:我也很喜欢,这些美丽的树林让我陶醉,让我着迷。所以,我迫不及待地已经把它们画了下来。
㈡欣赏范画,幼儿尝试
⒈欣赏范画,理解远近和疏密关系
这张画面上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根据幼儿的回答来确定第二小环节远近和疏密哪个先说)
⑴了解树木的远近关系
①师:这些树干有什么不同?(预设:有的粗有的细),对了,近处的树干看上去粗大,远处的树干看上去细小。
②(出示树干图,部分画好),所以我们在画的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哦(教师示范画,变画边说:近的可以从纸的最底下往上画,画的粗粗大大的,远的在纸的中间一点开始,画的细细的)。
⑵了解树叶的画法
①点彩法:那树叶用什么方法画呢?(手指范例,预设:点的方法)对了,这就是点彩法,用这样的方法画树叶可以让我们看出有无数的美丽的树叶。我们一起来点一点(书空一下,点一点,提起来)。
②观察树叶的疏密关系
师:我们再来仔细的看一看,这些地方的树叶(手指疏、密不同树叶)有什么不同?(提示:有的地方密密麻麻,有的地方很稀疏)树枝上树叶少,那树叶都跑到哪里了?(预设:地上。师:所以这些树木下面有很多叶子。)那树叶密密麻麻的树底下,树叶呢?对了,这就是一种疏密的表现方法,原来叶子上还藏着这么多的秘密了。
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及图片)
⑴提出要求:想一想可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画树干时候注意什么,用什么方法画树叶,画树叶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如果觉得树叶不够美丽还可以添加其他颜色。
⑵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观察,提示远近及疏密,并大胆地画。
㈢展示幼儿作品,欣赏感受
⒈以连片的方式呈现幼儿的作品:这么多成片的树林呈现在我们面前,大家有什么感受啊?为我们自己鼓掌。哎呀,一片大树林仿佛真的就在我们身边呀!
⒉观察远近和疏密表现明显的作品
师:在这么多的树林里,你发现哪片树林里藏着远近和疏密呢?太棒了!
㈣小结:
师:今天,我们能够在画面里表现出远近关系和疏密关系,这是很了不起的本领,以后我们在画其它的画时,说不定也要用到这样的方法哦!
师:树林里还有许多美丽的地方,我们还可以再去找找,大自然的魅力是无穷的,如果你有什么发现,记得要告诉大家。
第二部分:结合讲座反思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与调整
王芹园长在讲座中说到:“指导孩子进行绘画活动时,应该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审美能力,模仿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及大胆绘画能力。并做到:绘画过程游戏化、绘画题材生活化、活动引导情景化、评价作品故事化”。 下面我将结合讲座针对本次活动做一个反思与调整:
㈠导入优美情景化,吸引幼儿绘画兴趣
组织幼儿美术活动时应遵循审美性原则。此活动的开展,关键是让幼儿感受树林的美丽,那么活动导入首先要有美的情景,本次活动我用了PPT的形式进行导入,并用了优美的语言引导幼儿观察欣赏PPT中美丽的树林,为幼儿创造了美的视听享受,但是美的感受程度还不够强烈,其实我还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采取更多的形式进行导入。如:视频的形式,让孩子观察树林的不同景色,发现树林的色彩;用特写的形式,欣赏不同形态的树。即帮助幼儿发现树林色彩的丰富性,感受树林的美;发现树的独特性,又建构了幼儿的知识经验,为幼儿绘画活动做准备。
㈡绘画材料多样化,丰富幼儿绘画内容
讲座中讲到教师要为幼儿准备创作需要的各种材料和工具,提供多种选择机会,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自由创作探索。我设计的本次美术活动运用的绘画材料是颜料和排笔,相对于讲座来说材料比较单一,没有给幼儿提供自选的机会,在材料准备上还可以调整与增加,如可提供报纸颜料画、剪贴画等,让幼儿自选自己喜欢并适合表现树林的绘画材料进行创作。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自选需求又丰富了画面内容,使得每一幅画都具有个性,真正体现了美术活动创造性的原则。
㈢评价多样故事化,鼓励幼儿大胆交流
活动的评价是提升幼儿经验,在相互学习中获得提高的过程。在本次活动评价中,我重点围绕“树林的远近和疏密”这一技能和“树林的美”展开的,主要针对活动目标进行讲述。在学习了讲座后,我了解了美术的评价还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展开,这样更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更有利于激发幼儿大胆交流的愿望。因此,本次活动的评价除了以上的形式,还可以以开放的问题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如“这么美的树林里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会藏着什么秘密呢?”引导幼儿想象交流,相信通过这样开放式的提问,幼儿会讲出树林里的一系列故事,从而为幼儿的创造想象添画提供基础,也使孩子能够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作品构思。
最后,我想引用王园长在讲座结束时的一段话: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和专业水平,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幼儿的美术作品,精心呵护,给予支持和保护,让孩子画出最美的彩虹!把快乐请进活动室,让孩子们在美妙快乐的感受中学习表现美的技巧,在快乐的氛围中享受美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