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自制蜡烛画反思

栏目: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2-09-08 11:37:08

《大班科学教案自制蜡烛画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大班科学教案自制蜡烛画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蜡烛的作用及用途。

  2.观察蜡烛在不同材料上的凝固状态。

  3.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蜡烛、打火机、纸、理石板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心细如线,胸怀大志,燃尽自己,照亮别人。(banzhuren)让小朋友们猜出谜底是蜡烛。

  2.出示蜡烛并且观察蜡烛,发现蜡烛遇冷水凝固的现象,观察蜡烛油在不同材料上的凝固状态。

  3.讨论举出蜡的3种不同用途。

  4.会制作两种不同的蜡烛花,点燃蜡烛,让蜡烛油滴在水、纸、布、理石板上,发现它的变化。

  5.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并独立创作一幅蜡染画。

  活动延伸:

  1.在家里与妈妈一起创作小蜡烛,找一个灌装的饮料桶,把蜡和蜡笔削入桶中;

  2.加热并搅拌里面的蜡和蜡笔,使之熔化;

  3.把熔化的蜡液倒入好看的容器中,放入棉线做烛芯;

  4.冷却后好看的蜡烛就做成了。

  科学乐园:

  生活中蜡的妙用可真不少,如:小蜡笔、制作蜡像、防水密封,还能去除房间里的异味等作用。

  教学反思

  认识和探索环境是人类的本性,新《纲要》中对幼儿科学领域教育的目标指出,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并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做,活动内容方面既考虑到了符合幼儿的现有的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既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又有助于拓展孩子的经验和视野。在互动方式上,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有机的结合并相互渗透注重孩子学习的综合性、趣味性、操作性和游戏性。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促进信息的获得和观察、感知能力的发展。

2、大班科学有趣的蜡烛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晚饭时间突然停电了,冬天的北方外边已经是昏暗的夜晚,教室内刹那间漆黑一片,大家开始准备照明的办法。蜡烛引发了幼儿的好奇与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感知蜡烛燃烧的现象,初步懂得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2、让幼儿认识、了解蜡烛的种类与用途,激发幼儿对蜡烛的探索欲望和观察总结的能力。

  3、从小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促进幼儿知识技能的积累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蜡烛燃烧的现象,初步懂得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活动准备

  香熏蜡、生日蜡烛、大小颜色不同的蜡烛若干、盘子、打火机、水。

  活动过程

  1、区角活动

  设置观察角,摆放不同种类、颜色、形状的蜡烛。引发小朋友们自主的观察,教师适时介入,一起了解蜡烛的特点和用途。

  2、动手操作点燃蜡烛,发现现象。

  (1) 带领组织小朋友来到操作台旁边,观察操作台上的物品,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如干净透明的玻璃杯,小蜡烛和盘子……请小朋友们自由讨论。

  (2) 老师想请蜡烛宝宝站起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小朋友们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呢?小朋友们自由发挥想象。老师示范,有燃烧的蜡烛油把蜡烛固定在盘子上,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起动手操作,让自己的蜡烛宝宝站起来。

  (3) 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状态。

  (4) 请小朋友用杯子把燃烧着的蜡烛扣住,仔细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启发幼儿发现蜡烛熄灭了,不再燃烧了,杯子变黑了,杯底还有点热,杯壁上还有一层“雾”……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讨论。

  (5) 再次点燃蜡烛重复操作,请小朋友用大小不同的杯子同时扣在燃烧的蜡烛上,看看又会发生什么新的现象呢?

  小杯子的空气少,蜡烛燃烧的时间短,先熄灭;大杯子里的空气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后熄灭。

  3、有趣的蜡烛花游戏

  请小朋友们手拿点燃的大蜡烛和老师一起围绕在水盆边,蜡烛油滴落在水中变成漂亮的蜡烛活,有大有小,有红色的有白色的……在水中很缓慢的变大,变淡……

  教学反思

  认识和探索环境是人类的本性,新《纲要》中对幼儿科学领域教育的目标指出,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并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做,活动内容方面既考虑到了符合幼儿的现有的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既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又有助于拓展孩子的经验和视野。在互动方式上,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有机的结合并相互渗透注重孩子学习的综合性、趣味性、操作性和游戏性。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促进信息的获得和观察、感知能力的发展。

3、大班科学蜡烛的探索教案反思

  目的:

  1.观察蜡烛燃烧,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2.产生观察兴趣,初步了解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准备:

  1.“主蜡烛”一支。

  2.幼儿每两人合用一张操作台,另备托盘一只、大小相同的蜡烛两支、大小不同的玻璃瓶两只、碗两只、泡沫块、颜色水、抹布等。

  过程:

  活动一 看蜡烛燃烧

  1.引出活动,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固定蜡烛?(如插在泡沫块上或小瓶子里。)

  2.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点燃蜡烛?

  3.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如: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而且有点烫;火焰会随风“跳舞”;蜡烛燃烧时会产生一股特殊的气味,等等。

  活动二 自制蜡烛花

  1.幼儿手持燃烧的小蜡烛,将蜡烛油滴到盛有清水的碗里。

  2.观察“水中蜡烛花”,说说它像什么,还发现了什么奇特的现象。(它会像荷叶那样飘浮在水面上,不会下沉。)

  3.尝试将蜡烛油滴到黑纸上、蓝布上,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活动三 蜡烛熄灭

  1.请幼儿先将两支相同的蜡烛固定在同等大小的泡沫块上。

  2.请幼儿分别点燃蜡烛并罩上玻璃瓶,观察并介绍看到的有趣现象,如瓶身会发烫、瓶壁上有水蒸汽、火焰是慢慢熄灭的,等等,鼓励幼儿讨论其中的原因。

  3.请幼儿两人一组,再次点燃两支蜡烛,然后同时罩上一大一小两只玻璃瓶,观察蜡烛熄灭的现象,互相讨论实验结果。

  活动四 水中的蜡烛

  1.在托盘内倒人浅浅的一层颜色水,然后点燃放在水中的蜡烛,再罩上玻璃瓶,引导幼儿观察蜡烛熄灭后瓶外的颜色水进入瓶子内壁的现象。

  2.引导幼儿讨论:这瓶壁上的水是哪儿来的?为什么?

  建议:

  1.材料中提供的“主蜡烛”由教师点燃,幼儿可以在“主蜡烛”上引燃小蜡烛,以避免使用打火机或火柴等引火工具,保证操作安全。

  2.当幼儿解释错误时,教师切勿当场纠正,可引导幼儿讨论,鼓励幼儿在再次实验或寻找相关资料后,再进行讨论。

  3.本活动适合在区角或分组活动中进行。因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故活动应以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现象为主要内容,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进行交流。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大班的孩子对科学探索活动充满了兴趣,而蜡烛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生活用品,但幼儿对蜡烛的使用缺乏一定的生活常识,即使是家里有停电现象,为了安全起见,通常都是家长点燃使用的,但孩子对点燃后的蜡烛发生的现象比较感兴趣。

4、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蜡烛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通过操作探索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活动重点:燃烧需要空气活动难点: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空气多少的关系活动准备:蜡烛打火机杯子记录表活动过程:

  1、设疑,引发探索兴趣(一)师出示一支蜡烛,引导幼儿发散思维。

  师:你有什么办法让蜡烛亮起来呢?

  (吹、扇……)(二)引导幼儿进行逆向思维。、师:用什么办法把它熄灭呢?

  (吹、扇……)二、第一次实验探索活动,感知燃烧需要空气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实验,老师点燃两支蜡烛,请你们仔细观察我是用什么办法熄灭其中一支蜡烛的?它是怎么灭的?

  (师操作点燃两支蜡烛,一支罩杯子,一支不罩)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罩杯子灭,不罩没灭)2、为什么这支蜡烛还在燃烧?

  (空气……)3、这支蜡烛怎么灭的?

  (罩杯子)(慢慢的一点一点灭的)4、为什么罩上杯子,蜡烛会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熄灭呢?

  (空气……)小结:燃烧需要空气,杯子里的空气越来越少,蜡烛就会慢慢熄灭。

  2、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3、通过调查、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活动,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分组操作,进一步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师:再来做一个小实验,请小朋友到你们相应的组坐好,先来看有什么用具。

  1、师:大家来看,做这个实验所要用的材料杯子大小一样吗?(不一样)接下来的实验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蜡烛在杯子里燃烧时间长短有什么不同?

  2、这个实验要第组小朋友共同完成,但是分工不同,有一个小朋友来点蜡烛,3个小朋友罩杯子,现在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协商,商量好后请以上坐好。

  3、谁来点蜡烛?

  要求:空气谁来罩杯子呢?

  要求:一个杯子罩一支蜡烛,一定要同时罩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同时罩呢?

  (……)那我们就来用这种方法。

  4、介绍记录表请你们用线条表示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5、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6、交流结果谁把你的记录结果说给大家听?

  为什么会这样呢?杯子里空气一样多吗?

  四、活动延伸:用什么方法让即将熄灭的蜡烛再燃烧呢?

  谁会分活动目标:学习把一个图形二等分,并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活动重点:探索不同图形二等分的方法活动难点: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活动准备:圆形卡片、正方形、长方形、记录表、剪刀活动过程:一、探索图形二等分的方法师:这里有一个图形,请大家来想办法把它分成相等的两份。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引导幼儿用重叠的方法验证两部分是否一样大?

  师小结:把一个图形分成相等大的两份,叫二等分。

  二、探索正方形,将它二等分看看有多少种方法?

  请小朋友取正方形,将二等分看看有多少种方法?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1、你是怎么分的?

  2、分出来的两份一样吗?

  3、你是怎么知道的?

  4、还有其它方法吗?

  教师将多种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三、探索长方形二等分的方法1、以小组进行,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2、幼儿探索后请幼儿以小组交流分享操作结果。

  四、活动结束还有很多图形宝宝也想请小朋友把它们二等分,我们来分分看。

  教学反思

  认识和探索环境是人类的本性,新《纲要》中对幼儿科学领域教育的目标指出,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并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做,活动内容方面既考虑到了符合幼儿的现有的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既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又有助于拓展孩子的经验和视野。在互动方式上,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有机的结合并相互渗透注重孩子学习的综合性、趣味性、操作性和游戏性。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促进信息的获得和观察、感知能力的发展。

5、大班科学蜡烛燃烧的现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在感知蜡烛燃烧现象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知道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燃烧时需要空气中的氧气。

  4、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蜡烛若干个,主蜡烛6个,大、小杯子各32个、盘子若干个、瓶子若干各个、打火机、火柴、彩色颜料。

  【活动过程】

  1、将教室内的灯关掉,告诉小朋友停电了,教室里这么黑,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照明?(手电筒、火柴、打火机、蜡烛)

  2、今天我这正好有蜡烛,我们可以用什么把蜡烛点燃?(火柴、打火机)我用打火机把蜡烛点着。点蜡烛的时候注意将蜡烛稍微倾斜一下,小心烫到手,然后把蜡烛放到桌子上。现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有一些小蜡烛,我把点燃的大蜡烛放在你们的桌子上,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小蜡烛点燃。我们的教室亮起来了,刚才教室还黑黑的,为什么蜡烛点燃以后教室亮起来了呢?(因为燃烧的蜡烛会发光)

  (1)呀!来电了。现在我们不需要蜡烛了,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将这些蜡烛熄灭呢?(用嘴巴可以把蜡烛吹灭、用扇子扇也可以将蜡烛扇灭、把蜡烛拿到外面让风一吹也会熄灭、把蜡烛放在水里就熄灭了、用沙子、用土)

  (2)我这有一个玻璃瓶,我想用这个玻璃瓶能将蜡烛熄灭,你们说我能做到吗?我该怎么做?请小朋友帮我想个办法。

  3、做一做:

  (1)幼儿点燃蜡烛,然后将瓶子罩在蜡烛上,看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原因。(蜡烛熄灭了,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当蜡烛燃烧时,将瓶里的空气用完了,蜡烛就熄灭了)

  (2)燃烧的蜡烛罩上玻璃杯除了蜡烛会熄灭,还会有什么现象呢?请小朋友点燃蜡烛我们再试一试。(玻璃杯有点热)为什么杯子会有点热?(蜡烛燃烧时会散发热量所以杯子会有点热)

  (3)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请小朋友先将蜡烛点燃,然后放到桌子上,一会当我喊:“一、二、三”我们一起把玻璃杯罩在蜡烛上,看谁的蜡烛先熄灭?谁的蜡烛后熄灭?说说为什么?

  4、教师小结做过的三个实验。刚才我们做了几个实验,知道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蜡烛燃烧时还会散发热量,当我们把大瓶子罩在蜡烛上时,蜡烛燃烧的时间会比较长,小瓶子罩在蜡烛上时,蜡烛燃烧的时间会比较短。

  5、下面我要带小朋友做一个有趣的小游戏,我这有一个小盘子、一个小瓶子、一支小蜡烛、一杯彩色水,我先把蜡烛点燃,放在盘子里,然后将彩色水也轻轻倒在盘子里,我的问题出来了,现在我不动盘子,但是我要让盘子里的彩色水跑到我的瓶子里来,你们说我能做得到吗?

  (1)小朋友猜想(有的说能做到、有的说做不到,教师请不同意见的小朋友说说自己的想法)

  (2)如果孩子们不知怎么做,教师说:“我有一个想法,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教师请幼儿把蜡烛点燃,放在盘子里,然后将彩色水也轻轻倒在盘子里,最后将小瓶子罩在蜡烛上。一会,蜡烛熄灭了,彩色水跑到瓶子里去了。

  (3)请小朋友说一说彩色水为什么会跑到瓶子里?(你们知道为什么把瓶子罩在点燃的蜡烛上时,一会,蜡烛熄灭了,彩色水跑到瓶子里了么?)如果孩子们说不出原因,教师利用图示讲解(蜡烛燃烧需要空气,当瓶子里的空气被燃烧的蜡烛用完了,瓶子外的空气就把彩色水挤压到瓶子里去了)

  6、小朋友你们现在知道彩色水跑到瓶子里的原因了,那你们还想不想把这个实验再做一遍,教师指导幼儿再做一遍。

  7、今天我们做了好几个和蜡烛燃烧有关的小实验,小朋友喜欢吗?一会儿,我会把今天的实验材料投放到活动区去。但是老师有一个小要求,在做这些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在老师或爸爸妈妈在身边的时候才能做,不然自己动火会有一定的危险,不小心会烧伤自己,所以,一定要在老师或爸爸妈妈在身边的时候才能做,小朋友能做到吗?

  8、请小朋友将所有的瓶子轻轻放在筐子里,把彩色水倒在小盆里,然后将小盘子也放到筐子里,我们现在把实验材料一起送到活动区去。

  【活动延伸】

  “我和妈妈巧制蜡烛花”准备彩色蜡烛一包(普通蜡烛也可)、装水的盘子一个。蜡烛点燃后,将蜡烛拿至盘子上方,当蜡烛一融化,立即倾斜蜡烛,让蜡烛油滴入盘中(可从不同角度滴蜡,效果会不同),蜡烛油会飞快地溅开并凝结成一朵朵非常漂亮的蜡烛花。

  【效果反思】

  组织这节活动刚开始我还是比较担心的,怕很少接触火的孩子们,在点燃蜡烛的过程中会紧张、害怕、不敢去点蜡烛,再有怕孩子们会烧着手。可是当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很投入,探索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没有出现我课前担心的问题,这样在孩子们的带动下我也逐渐放开手,和孩子们边探索、边讨论、边总结,效果出奇的好。特别是我利用图示讲解“彩色水为什么跑到瓶子里去了?”把孩子不容易理解的部分,利用图示进行讲解并配合幼儿的实验操作,顺利的解决了难题。

6、大班科学活动蜡烛的探索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蜡烛燃烧时的有趣现象,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力。

  2、了解蜡烛燃烧于空气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打火机、颜料水每人一份、每人两支蜡烛、一大一小玻璃杯每人两个,清水一碗

  活动过程:

  一、点蜡烛。

  1、(1)、师:晚上停电了,什么也看不见了,怎么办?(点蜡烛、打手电筒),出示蜡烛:那你们用什么办法来点蜡烛呢?(打火机、火柴)。那么等一会我们使用打火机应注意安全。教师交代点蜡烛的方法。

  (2)、先把打火机点燃,然后再把蜡烛拿到打火机上点燃。

  (3)、师:那么,点燃了蜡烛,请你们观察,会又什么现象产生呢?

  (4)、幼儿点蜡烛,观察。

  2、幼儿回到座位。

  师:刚刚,蜡烛点燃,你们看到了什么呢?(有水流出、有烟……)。哦,有的小朋友说有水流出,那蜡烛流出来的水叫蜡油,我们再来看看它的火焰会怎样呢?蜡油油什么作用呢?

  教师总结:蜡烛燃烧时会油蜡油流出来,蜡油滴在桌子上可起一个固定作用,它燃烧时还会冒烟,火焰会随风舞动。

  二、自制蜡烛花。

  师:刚刚有小朋友说蜡烛燃烧时有蜡油滴下,那么请你观察蜡油滴到水里时怎样的,再滴到桌子上看看。

  幼儿再次操作,引导幼儿观察发现。

  教师总结:蜡油滴在水里时浮起来的,像荷叶一样。

  三、蜡烛熄灭。

  1、师:刚刚我们师怎样来熄灭蜡烛的?(用嘴吹的,用手扇的),现在,老师有一个好办法,先点燃一根蜡烛,固定好,然后,我用一个玻璃杯罩在蜡烛上,看看结果怎样?换一个被子,结果又怎样呢?

  幼儿动手操作。

  2、师:刚刚,我们做了实验,结果怎样呢?(蜡烛熄灭了)。那换一个被子,得出的结论又怎样呢?(还是灭了),为什么呢?

  小结: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被子里的空气烧完了,蜡烛也就要熄灭了,就像我们人一样,同样也需要空气,空气没有了,人也就生存布下去了。

  3、师:好,现在我们来点蜡烛,用一大一小的玻璃杯同时罩在上面,看看,又会又什么样的结果?幼儿实验。

  小结:大杯子里的空气多,后熄灭,小杯子里的空气少,先熄灭。

  四、水中的蜡烛。

  师:刚刚,蜡烛和空气做游戏做得可高兴了,现在他要和水做游戏了,你们想看吗?

  教师示范:先将点燃的蜡烛竖在盆子中间,然后罩上被子,你可以发现当蜡烛熄灭后,盘子里的水会到被子里去。

  幼儿操作。

  师:你们有没有做成功?为什么瓶外的水会到瓶子里去呢?你可以端着你的盘子去给客人老师看看,问问卡人老师为什么?也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这个实验,再来讨论结果。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大班的孩子对科学探索活动充满了兴趣,而蜡烛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生活用品,但幼儿对蜡烛的使用缺乏一定的生活常识,即使是家里有停电现象,为了安全起见,通常都是家长点燃使用的,但孩子对点燃后的蜡烛发生的现象比较感兴趣。

7、大班科学活动蜡烛燃烧的秘密教案反思

  活动生成

  本次课程源于幼儿的一次科学区活动。那天我们在科学区中投放了蜡烛、瓶子及打火机。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其中有一位小朋友无意间将一支蜡烛折断成长短不一的两截。他一会儿用小瓶子盖在一支短蜡烛上,一会儿将大瓶子盖在短蜡烛上。他发现小瓶子里的蜡烛熄灭得快。我们根据孩子的发现查找了一些科学资料,同时还进行了实验,发现了蜡烛燃烧的几个有趣现象,于是蜡烛燃烧的科学活动产生了。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地操作实验材料,进行各种探索,观察蜡烛燃烧的有趣现象,初步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2、培养幼儿科学实验的认真态度,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的欲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3支蜡烛(一支长、两支短),一个透明的大杯子,一个透明的小杯子,一个盛有色水的碟子,一张记录纸和一支笔,同时每组桌上放一支主蜡烛和一个打火机。

  2、多媒体课件及展示台。

  3、歌曲磁带一盘,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运用课件激发幼儿兴趣,了解蜡烛的用途。

  1、课件引入。

  师:你们看。谁来了(多媒体演示蜡烛宝宝)?让我们一起来和蜡烛宝宝说说话好吗?

  2、了解蜡烛的用途。

  蜡烛宝宝:小朋友们好!你们想一想,人们在什么时候需要我呢?

  幼儿:过黑黑的山林时,停电的时候,过生日的时候……

  蜡烛宝宝:小朋友们说得很对,我的用途确实很大,我不仅可以给别人带来光明,还可以给你们带来快乐呢!

  师:小朋友,下面请你们点燃桌上的蜡烛,和蜡烛宝宝一起来唱歌吧!

  幼儿点燃蜡烛,并和蜡烛宝宝一起唱《生日快乐歌》。

  (二)启发联想,初步感知空气与蜡烛燃烧的关系。

  1、启发联想。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将燃烧的蜡烛熄灭呢?

  幼1:用嘴巴可以把蜡烛吹灭。

  幼2:用扇子扇也可以将蜡烛扇灭。

  幼3:把蜡烛拿到外面让风一吹也会熄灭。

  幼4:把蜡烛放在水里就熄灭了。

  幼5:我上次在科学区玩儿的时候,发现用瓶子盖在蜡烛上面,蜡烛就熄灭了……

  师:用瓶子盖上去真的能使蜡烛熄灭吗?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2、幼儿操作实验。

  3、引导幼儿之间交流实验结果。

  师:这个办法行吗?(行!)那你们知道为什么瓶子盖到燃烧的蜡烛上,蜡烛会熄灭吗?(请3位幼儿自己解释。)

  师:小朋友,让我们来听一听蜡烛宝宝是怎么说的吧!

  放多媒体,边观看蜡烛熄灭的过程边听蜡烛宝宝的解释: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燃烧时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当我被杯子盖住后,里面的氧气就会越来越少。最后氧气没有了,我也就熄灭了。

  师:噢!原来蜡烛燃烧还需要氧气呢!

  (三)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蜡烛燃烧的有趣现象。

  1、师:小朋友,蜡烛宝宝还有许多有趣的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想!)那你们看一看你的桌子上有什么?

  幼:一支长的蜡烛、两支短的蜡烛、大的瓶子、小的瓶子、有水的碟子。

  师:我们就来学做小小科学家,去找一找蜡烛燃烧的秘密。不过我们做实验时要象科学家一样仔细地看一看,耐心地做一做,还要不怕困难。只要你们仔细地看,耐心地做,你们一定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然后请你们将发现的现象记录在这张表上(出示记录表)。记录时可以想想我们平时学过的记录方法。

  2、幼儿探索,教师指导,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索,同时注意鼓励胆小的幼儿(有些孩子怕烫,有些缩手缩脚)和认真实验的幼儿。

  3、组织幼儿交流。请小朋友将自己发现的现象放在展示台上与大家交流。

  幼儿A:我发现大瓶子盖在小蜡烛上火熄得比小瓶子的慢……

  幼儿B:我发现瓶子一盖到3支蜡烛上,蜡烛很快就熄灭了……

  幼儿C:我把蜡烛放到有水的碟子里,发现火熄灭了,水就跑到杯子里去了,还冒泡泡。

  幼儿D:我发现火要灭时,就把瓶子拿起一点。一拿起瓶子,火又变旺了。

  幼儿E:我将长的和短的蜡烛一起放在大瓶子里,发现长蜡烛的火熄灭得快。

  幼儿F:我发现我的瓶子变热了,而且变黑了。(若有幼儿提出这个现象,师可追问幼儿:你们的瓶子是不是也这样?(是)咦!瓶子怎么会变热、变黑的呢?幼:是蜡烛火烧热的,黑的是烟。)

  (四)引导幼儿再次探索,验证。

  1、师:刚才小朋友们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现象,你们可以看一看,哪种现象自己还没有发现,再去做一做实验吧!还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交流一下自己实验中的想法。

  2、幼儿再次自主地实验,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将各种有趣现象都做一做。

  活动反思

  幼儿始终是主体,他们通过观察、动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当然,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8、大班美工活动自制连环画教案反思

  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了接故事的主要情节。

  2.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

  准备:

  1.白纸裁成32k,数量6倍于幼儿人数。

  2.事先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

  3.水彩笔,油画棒

  过程:

  1.回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主要情节。

  (1)播放录音,师幼共同跟着录音讲述故事。

  (2)提问:小蝌蚪刚生下来是什么样子?

  小蝌蚪把哪些动物当成自己的妈妈了?

  小蝌蚪找妈妈,先碰到了谁?后来又碰到了谁?最后它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2.讨论:怎样制作连环画?

  (1)师:我们能把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变成一本连环画吗?

  (2)怎样来做连环画呢?

  ①画故事。每张纸画一个故事情节,有几个情节就画几张纸。

  ②把画好的故事内容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并写上页码。

  ③装饰封面。选出故事中最有代表性的角色,画在封面上,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本连环画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故事,写上自己的名字。

  ④装订。

  3.幼儿绘画,制作连环画,老师巡回指导,给予及时的帮助。

  4.分享交流。幼儿拿着自己制作的连环画到小班给弟弟妹妹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活动反思:

  合作是当今社会人与人交往时的一项重要的技能,大班期间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是十分重要的,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虽然有了合作的意识,但是在活动中还不能很好的进行合作,因此我设计了本节活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的参与,通过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制作连环画书--引导幼儿讨论和同伴合作的具体方法----幼儿合作制作连环画书。整个过程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其中,体验了合作的重要和合作制作图书的喜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效果好。

9、大班亲子操作活动自制连环画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幼儿。故事内容清晰、角色鲜明、情节分明,容易使幼儿做成连环画,在初步尝试制作连环画中,培养幼儿能分图画出具体的情节画面,锻炼幼儿深刻细致的绘画能力,色彩运用及设计意识、空间思维和创造能力。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并能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制作成连环画。

  3、能够与爸爸妈妈合作,共同完成作品,体验与爸爸妈妈一起合作制作图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白纸裁成32k,数量6倍于幼儿人数。

  2、事先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

  3、油画棒、连环画、动物图片、背景图一张、订书机、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主要情节。

  1、教师一边操作图片,一边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小朋友非常熟悉的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找妈妈》,请你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提问:小蝌蚪刚生下来是什么样子?

  小蝌蚪把哪些动物当成自己的妈妈了?

  小蝌蚪去找妈妈,先碰到了谁?后来又碰到了谁?最后它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小结:小蝌蚪遇到了鸭妈妈,鱼妈妈,乌龟妈妈,鹅妈妈,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二、谈话导入,激情激趣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连环画,请幼儿欣赏,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刚才我们看得是什么画吗?(幼儿讨论并发言)教师小结:我们刚才看到的是连环画,它们是由一张张连续的画面组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使读者了解故事的情节内容。我们也试着画一画连环画,好吗?

  三、讨论:怎样制作连环画?

  1.画故事。每张纸画一个故事情节,有几个情节就画几张纸。

  2.把画好的故事内容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并写上页码。

  3.请爸爸妈妈给故事情节配上文字说明

  4.装饰封面。利用故事的名字《小蝌蚪找妈妈》,画在封面上,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本连环画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故事。

  5.装订。

  四、家长幼儿一同绘画,制作连环画,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及时的帮助。

  教师注意提醒家长幼儿根据情节的发展表现完整的画面。

  五、鼓励幼儿交换连环画册互相欣赏评价师:制作好画册的小朋友可以把自己的画册和好朋友的画册交换阅读,互相介绍自己制作的画册故事,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欣赏其他小朋友的作品,互相交流交流。

  六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再一起合作,为其他已学过的故事编讲后续故事,绘制成连环画,装订成连环画册带到幼儿园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亲子活动在忙碌中过去了,此次活动的主题是《自制连环画》,我们选择这一活动的目地是让幼儿能够与爸爸妈妈合作,共同完成作品,体验与爸爸妈妈一起合作制作图书的乐趣.

  活动开始前,只有小部分家长准时来到幼儿园,等待家长的这段时间,我组织幼儿把刚学的韵律操做给她们看,并请她们一起参与,家长们都非常配合,这首先又为我增添了很多信心和感动.活动过程中,我利用图片粘贴讲述故事,孩子们非常投入,并能积极回答我所提出的问题,气氛活跃。绘画时,家长能帮助并指导孩子一起完成连环画。

  不足之处:1.我为了能够更好的演示故事,操作图片,在动物图片上粘贴了透明胶布,家长参考时导致反光而看不清图片细节。2.故事内容选的有点复杂,共有5副画,导致一小部分孩子和家长画的不够精致,匆匆结束。

  虽然活动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小朋友们能和爸爸妈妈一起,都很开心!我们总结经验与不足,是为了下次活动能开展的更好,期待下次活动的到来!

10、大班科学活动自制邮票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自制邮票》主要认识邮票的外形特征用途,会制作邮票,我把本节活动课重点,定位于能用清晰的语言说出邮票的特征,知道如何使用邮票.难点定位于设计一张有纪念意义的邮票,为了突破教学重点,我以新<纲要>科学领域发展目标为指导,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孩子生动形象的展示了邮票的五个特征:面值发行国家发行日期边缘齿孔图案,使孩子很快掌握了重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巧妙设置一个环节,我自己制作的邮票,通过讨论了解制作过程,并设计制作一张自己喜欢的邮票.

  设计意图:

  有一天我收到一封信,小朋友们争着看,我随意指邮票问,这是什么?只有一个小朋友说出邮票,因此,我想通过<自制邮票>让幼儿知道邮票的特征和用途,并且通过设计制做邮票环节,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体验动手动脑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了解邮票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 、尝试自制邮票,发展想象力。

  3 、体验自己设计邮票的乐趣。

  4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 、PPT,一封信,自制邮票,自制集邮本

  2 、自制邮票的纸,油画棒,花边剪刀,胶棒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 交流分享,邮票的用途。

  (出示一封信)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邮票?它有什么用?

  小结:(出示贴有邮票的信封)邮票是寄信用的,许多喜爱邮票的人还会抽藏它。

  二、 观察讨论,邮票的特征。

  1、观看幻灯片:邮票上有什么?

  2、面值:就是邮票的价钱,信寄到不同的地方,需要不同面值的邮票,邮票的面值是不一样的。(出示集邮册让幼儿观察面值不一样的特征)

  3、发行国家:表示这张邮票是哪个国家发行的,看看这张邮票是哪个国家发行的?

  4、发行日期:表示邮票发行的时间。

  5、边缘齿孔:方便人们在没有剪刀的情况下,用手直接撕开,并且很整齐。

  6、图案:邮票的图案是各种各样的,看一看这些邮票上都有什么图案?(师幼一起观察邮票一起总结。)你还看到过什么图案的邮票?

  小结:每张邮票都必须标有面值,发行国家,发行日期,边缘是齿状的,图案各式各样,非常有纪念意义。我们要爱护它。

  三、 操作体验,邮票的制作。

  1、(出示自制邮票)我也很喜欢邮票,我自己制作了一张邮票。如果你来设计邮票,你想设计什么图案的邮票呢?

  2、邮票上除了有图案,还必须有什么?(巩固特征)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设计邮票,老师已经为小朋友准备了制作邮票的材料。不会写字的可以直接贴上准备好的字。

  4、幼儿制作,教师加以指导。

  5、将幼儿制作好的邮票放在自制集邮本里,为延伸活动做准备。

  活动反思:

  这节科学活动课,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兴趣,形象生动的向幼儿展示了邮票的五个特征,在活动设计上,我以一封信开始,认识邮票的用途特征,在观察讨论操作过程中,完成邮票制作.整节棵幼儿表现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回答问题踊跃,充分体现了幼儿主题性原则。

11、大班科学活动自制饮料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碳酸饮料的制作方法,培养幼儿试验操作及观察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及分工合作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课前认识小苏打,知道其名称及作用。

  2、材料准备:①一次性透明胶杯和小汤匙、吸管、有饮料名称的包装标贴。②小苏打、柠檬酸。③糖、各种颜色和味道不同的果汁粉、凉开水、碳酸饮料两瓶。

  3、环境准备:把活动室创设成一个分为“展销厅”、“培训室”和“生产车间”的“米奇饮料厂”。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米奇饮料厂的指导员”的角色,邀请幼儿参观该厂的展销厅。

  (1)这是我厂的饮料产品,用了特别的配料配制而成,色、香、味俱全。

  请幼儿品尝一下我们的饮料新产品吧。

  (2)味道怎么样?好不好喝?你们知不知道这饮料是怎样配制的?

  (3)这是饮料工程师在车间分工合作配制而成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饮料工程师呀?

  (4)那么,就请小朋友先到培训室集体培训,表现好的幼儿就可以到“生产车间”当饮料工程师。

  2、幼儿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小苏打和柠檬酸混合在水中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现象。

  (1)出示小苏打,让幼儿说出其名称及作用。

  (2)出示柠檬酸,幼儿通过看、摸、尝,认识柠檬酸。

  (3)幼儿操作实验:小苏打、柠檬酸各舀一汤匙放在茶杯里,加凉开水,观察水中发生什么现象。

  (4)组织幼儿讨论:当小苏打、柠檬酸混合在一起时,水中发生了什么现象呢?待幼儿充分讨论后,教师可告诉幼儿:水中冒出的一串串气泡叫二氧化碳气体。

  3、认识碳酸饮料。

  (1)出示各种碳酸饮料,让幼儿说出其名称、味道,并摇动饮料瓶,观察瓶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2)提问:还喝过什么味道的碳酸饮料?喝后有什么样的感觉?让幼儿了解二氧化碳气体的作用。

  4、尝试自己配制饮料。

  (1)自由讨论:配制碳酸饮料需要哪些材料呢?

  (2)出示糖、各种颜色和味道不同的果汁粉,激发幼儿制作的欲望。

  (3)幼儿自己尝试制作可口的饮料,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互相谈谈自己配制的是什么味道的饮料,怎样配制?

  5、幼儿分工合作配制饮料。

  (1)工厂车间共有三条生产线:桃子饮料生产线、苹果饮料生产线、芒果饮料生产线。

  (2)五个小朋友一条生产线,以流水线生产:凉开水(1人)→小苏打、柠檬酸(1人)→糖、果汁粉(1人)→包装(2人)

  (3)请小朋友把自制的饮料有的送给客人老师喝,有的放到展销厅展销,体会成功的快乐。

  6、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家长指导下,尝试用可可粉、水果汁、蔬菜汁等配料制作不同口味的饮料。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在尝试自制饮料的过程中对溶解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学会了与人交流,丰富了生活经验,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活动中,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发展不一,在合作制作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交流各自的做法,学习同样的经验,促进语言交流,合作学习等能力的发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还可以将延伸活动作一调整,鼓励幼儿尝试将饮料制作过程制作成说明书,这样不仅可及时帮助幼儿梳理自制饮料的经验,还可引导幼儿将自己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表达。

12、大班科学活动自制霓虹灯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会用彩纸、布、塑料卡片和手电筒自制简易霓虹灯。

  2.能根据自己所持自制霓虹灯的颜色按口令正确开关。

  3.相互配合,能根据音乐节奏使霓虹灯按规律闪烁。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认识霓虹灯的生活经验。

  2手电筒、透明彩纸、布、塑料卡片等材料若干。快慢变化鲜明的音乐磁带。

  3将活动室内窗帘拉下,尽量将室内变暗。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讨论:在哪里见过霓虹灯?是什么样的?

  2.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霓虹灯。

  (1)观察制作材料,请幼儿讨论如何用手电筒制作霓虹灯。

  (2)幼儿自己探索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霓虹灯。将不同颜色的纸、布、塑料卡片蒙在手电筒灯罩上,通过开关手电筒出现霓虹灯闪烁的效果。也可以将不同颜色的透明彩纸同时分块贴在手电筒表面,使每个手电筒都变成五彩霓虹灯。

  (3)互相交流展示自己制作的霓虹灯。

  3.指导幼儿根据教师口令开关相应的颜色的霓虹灯。

  (1)根据教师口令练习开关霓虹灯。教师说:"红灯亮",手持红色霓虹灯的幼儿就打开手电筒,使红色霓虹灯闪烁,教师说:"绿灯亮"手持绿色霓虹灯的幼儿就打开手电筒,使绿色霓虹灯闪烁,教师说:"彩灯亮"手持彩色霓虹灯的幼儿就打开手电筒,使彩色霓虹灯闪烁。

  (2)组织幼儿做"七色光"的游戏:幼儿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站好,教师发令,幼儿根据口令闪烁。可以变换闪烁的规律,继续游戏。

  4.组织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开关霓虹灯。教师可与幼儿共同协商规则,如音乐节奏快时,红、绿、蓝、灯亮,音乐节奏慢时,黄、紫、橙灯亮。也可以是音乐节奏快,霓虹灯闪烁快,音乐节奏慢,霓虹灯闪烁慢。

  活动延伸:

  指导幼儿按规律为幼儿园设计霓虹灯。

  活动反思:

  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次活动同样也存在许多的不尽人意之处,也是我今后努力和思考的方向:

  一、活动中热闹的气氛不明显,煽情不够彻底。

  首先是开场时虽然有热闹的音乐,可是孩子的表现却比较冷清。感觉有人在跳舞的孩子不多,也许是孩子的生活经验不足吧!如果活动前让他们看看舞蹈的场面,跳一跳会更好些。

  二、活动的时间太短,可以整合更多的内容。

  活动上完了才知道,只用了十几分钟就结束了。活动后我反复思考是否可以在里面加进更多的内容,比如最后让小猴请大家吃蛋糕,体验分享的快乐等等。

  总之,本次活动从设计到展示,我是收益非浅,尤其在活动后的反思中认识到每次活动都是一次艺术的创造,好与不好只在于你是否从中领悟了什么,下次的活动应该怎么做。相信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对小班幼儿的课堂教学我会把握的更好。

13、大班科学实验活动自制陀螺教案反思

  材料准备:废旧光盘、水彩笔、各种颜色的即时贴

  活动目标

  1.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制作方法:用各种即时贴装饰光盘,然后将粗细适中的水彩笔从光盘中小孔穿入,并固定住。

  实验操作:让幼儿用力拧转陀螺,然后放手,让陀螺旋转,看谁的陀螺旋转时间最长。

  教师指导建议':

  ●指导幼儿分别用水彩笔的两头做支点,观察旋转速度和时间的不同。

  ●观察陀螺旋转速度不同时,光盘上即时贴颜色的变化。

  ●调整支点距离地面的距离,观察陀螺旋转时间长短的变化。

  ●指导幼儿用不同的力度旋转陀螺,观察陀螺旋转的时间长短。

  拓展与替代:

  ◆可使用卡纸、火柴棒或其他材料制作陀螺。

  ◆用红、黄、蓝三种颜色中任意两种颜色装饰陀螺,进行三原色实验。

  ◆让幼儿在生活中玩各种各样的陀螺。

  科学小知识

  陀螺是中国古老的儿童玩具,是在地上转的回转体。陀螺在旋转的时候,不但围绕它本身的轴线转动,而且还围绕一个垂直轴做锥形运动。要让陀螺立起来,必须不断地施加外力,一旦失去外力的帮助,陀螺很快就会倒下来,因为陀螺的支,占、太小,无法支撑自身的重量。陀螺转动的时间长短与支点距离地面的远近、旋转时的用力大小、支点与地面接触面积和摩擦力有关。

  教学反思

  由于是学前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接受能力已经比较强了,做这次的手工对他们来说并不难。所以,选材和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我处理得比较恰当,在每一个步骤中让先完成的幼儿重做和帮助别的幼儿,使整节课堂能维持课堂纪律和保证教学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但因为并非每个幼儿的能力都是一样的,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还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然而这个过程中还存在了一些问题:第一,需要帮助的幼儿占大多数,他们太依赖教师的帮忙。这时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去折。第二,因为时间的关系,指导到后面的学生时由原先的教方法让他折变成了一边说一边帮他做。这样这个幼儿就缺失了动手的机会,是不利于幼儿的自我动手能力发展的。今后再上手工课时我一定会注意这样的问题,尽量妥善解决。

14、大班科学神奇的胶水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宣纸,并探索、体验其吸水性强的特点。

  2、了解宣纸着色部位和其涂胶水部位形成对比的有趣现象。

  3、学习耐心的做事,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顺序操作。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涂色、涂鸦的经验。

  物质准备:图画纸2张、宣纸2张、胶水1瓶、液体颜料2瓶、饮料罐2个、画刷1个、纸巾2张、教师示范用的宣纸、图画纸和画(自备)。

  活动过程:

  一、认识并探索作画材料。

  (一)、胶水的特点1.(出示胶水,宣纸,图画纸)今天我们进行活动的材料有这些,(拿起胶水)看,这是什么,你知道吗?

  2.这是胶水,和固体胶一样都是可以用来干什么的?是的,可以用来粘东西的,有粘性,看看这个胶水是什么样的,它有颜色吗?

  3.胶水是水吗?将手沾一点胶水(桌子中间用纸盘放着一点胶水和毛巾),用两个手指搓一搓胶水,你有什么感觉?你看到了什么?

  4.小结:原来胶水是透明的,还有粘性的,可以粘物品的呢!

  二、宣纸的吸水性强1.(取出宣纸和图画纸)这个是什么纸你们知道吗?这是宣纸,这是图画纸,我们上次课就已经认识了纸巾水彩颜色爬高速度是最快最高的,图画纸和牛皮纸水彩颜色能爬高,只是速度比较慢,还记得吗?

  2.那么今天这个宣纸和图画纸我们一起也来比较一下吧。你可以看一看、摸一摸,再来说一说你的发现。(幼儿桌子上放好一份材料:宣纸、图画纸)3.宣纸摸起来什么感觉?宣纸和图画纸比起来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4.请你用手蘸点水把它滴到宣纸和图画纸上,分别来观察它们的变化。

  5.你有什么发现?宣纸上滴水发现上面水怎么样,印染的很开,吸收的很多,图画纸上呢?宣纸就像个饿肚子的宝宝一样,一下子就能吃很多,而图画纸就像吃饱的孩子,只能慢慢吃,一点一点慢慢来。

  三、今天我们用胶水在宣纸上画画,你觉得会是什么样的?胶水会像刚刚的水一样很快散开来吗?

  1.(桌子上放着操作筐,人手一个)请你等一下拿出自己材料中的操作纸和胶水,打开瓶子,将胶水倒到碗里,轻轻蘸蘸胶水,在宣纸上面画你想画的图案,记住画好了以后要记得吹一吹,胶水需要晾干哦。

  2.关注幼儿用胶水作画,画好了你可以给它吹一吹,也可以看看边上小朋友画的是什么图画。

  3.现在请小朋友像上次一样将颜料倒入颜料碗并加入少量水,然后用画刷在用胶水画过的宣纸上均匀地涂色。

  4.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涂色好的小朋友可以用纸巾铺在画纸上,轻轻地用纸巾吸掉画纸上的水分,揭去纸巾后你的作品就全部完成了。

  5.完成的小朋友可以拿给家长看看,让家长和你一起找找你用胶水画的图案,涂胶水的部位和旁边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6.为什么要等胶水干了之后再涂色呢?你胶水多一些的部位和胶水少一些的部位,颜料涂上去后形成的对比效果有没有不同,可以让家长帮你一起找找看。

  四、活动延伸1.今天的探索活动中,因为宣纸吸水性怎么样?宣纸吸水性很强,加了水的颜料能够在上面很快地扩散。用胶水作画,干了以后,颜料就不能深入到胶水部分,在有胶水部分和无胶水部分就出现了不一样效果。

  2.宣纸还能这样做更加漂亮的图案哦。(出示成品)知道这个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它是用丙烯颜料画画,水彩颜料涂色变出来的,有兴趣的回家去尝试一下。

  活动反思:

  在本次艺术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孩子的生活和活动,选取孩子熟悉的活动作为操作的内容,使活动自然拓展、延伸。充分调动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为每一名幼儿都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活动中,幼儿带着愉快的情感体验参与创作,作品生动鲜活。在活动中,我注重兼顾群体需要与个别差异,关注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并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及时给予鼓励与引导,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成功体验,并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活动整体效果很好。

15、大班科学有趣的刮蜡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刮蜡画的特征,初步掌握刮蜡画的方法。

  2、感知色彩明暗的对比,增强对色彩的感受力,体验色彩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刮蜡画的成品几张。

  2、画纸、油画棒、铅笔。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欣赏刮蜡画,引起幼儿作画兴趣。

  2、教师示范讲解刮蜡画的方法。

  (1)教师先介绍作画工具。

  (2)认识刮蜡画,熟悉作画步骤:先在画纸上均匀的涂上一层浅色,再在浅色上涂上两遍深色;第一层横着涂、第二遍竖着涂。然后用笔把想去掉的地方刮画出来。

  3、教师指导幼儿作画,提出要求。

  (1)先涂一层浅颜色,涂满了再涂深色。在涂深色的时候,要涂得均匀,涂的满,动作要快。

  (2)想好了主题再刮画,错了可用同样的深色蜡笔盖上重画。

  4、请幼儿交流讲述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

  在组织这节科学活动课之前,我提前给孩子做了详细的安全工作讲解,因为担心从来没有接触过火的孩子在实验的过程中会紧张、害怕,再有怕孩子会不小心烧着手。当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很投入,探索的积极性也很高,也很注意安全问题,就这样在孩子们的带动下,我逐渐放开手,和孩子们一起来探索,效果很好。

16、大班主题活动教案:自制海报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海报的用途。

  2、学习用多种方法制作海报。

  3、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合作,体验合作化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小舞台节目单、屏风式展板。

  2、教师绘制的《西游记》故事人物的图片。

  3、油画棒、剪刀、胶水、双面胶、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引出海报的主题。

  ――讨论《梦幻西游》中的有趣故事。

  ――提出进行《梦幻西游》演出的建议,提问:可以请谁来做观众?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知道我们要演出的消息。

  2、讨论设计海报。

  ――观察海报:《麦兜响当当》,了解设计海报的主要要素。

  重点指导幼儿了解海报包含节目名称、主要人物、广告语、时间、地点等要素。

  ――讨论:你想为《梦幻西游记》中哪个节目设计海报呢?可以怎么设计?

  3、提出制作要求

  ——小组商量,确定设计海报的节目。

  ――提出分工合作的要求。

  ――介绍制作的工作,装成品材料和废旧材料。

  ――幼儿制作海报,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4、介绍、评价海报

  ――相互介绍,欣赏海报。

  ――讨论可以把海报张贴在哪里?

  活动反思:

  梦幻西游记孩子十分喜欢,今天的活动是由《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大战金银角大王》、《猪八戒吃西瓜》西游记中故事的小整合。通过这个活动孩子对苹果剧院的兴趣也是越来越大。

  对于广告中的几大要素,我觉得广告语是孩子极不熟悉也比较难掌握的地方,包括时间地点。对于孩子来说还是有一些难度的。可能事先应该铺垫一下相关方面的内容。

  在评价共同合作的时候,过于强调孩子分工合作和作品的装饰,没有正真的引导孩子进入观看海报的角色中。例如可以提问哪一张海报最吸引你等等同时告诉孩子不是越花的海报越好而是应该是图书海报几点要素的海报才是大家喜欢和受欢迎的海报。

17、大班综合活动小蜡烛大本领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意图:

  在以往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中,我们常常把某一具体事物作为一个教学活动的内容,尽管我们也强调让幼儿自己动手去操作,让他们去感受并获得有关事物特征的经验,但是我们关注的是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不是过程。科、艺整合教育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宗旨,把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诸要素实施整合,以达到科学与艺术教育内容相互渗透、有机结合,通过科学与艺术启蒙教育整合,让幼儿了解浅显的科学知识、简单的艺术表达基本技能;通过科学与艺术启蒙教育整合,全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提高幼儿在实际的科学与艺术整合教育活动中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生活中孩子们经常见到蜡烛,例如:过生日的生日蛋糕上、停电的时候应急……我问孩子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常见的蜡烛还有什么其它的作用时,孩子们的反应十分强烈,对我的问题很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我设计了本节活动,通过对比实验与艺术创作,让幼儿发现"水蜡不溶"的科学原理,引导幼儿对蜡烛的特点有进一步的认知。

  活动预设目标:

  1.结合生活中对蜡烛的了解,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自己操作探究和利用蜡烛艺术创作,观察发现蜡不溶于水的简单科学道理。

  2.幼儿能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和创作自己的想法和作品。

  3.渗透严谨的科学认知态度,培养幼儿对科学、艺术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蜡不溶于水"的科学现象。

  2.难点: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利用"蜡不溶于水"的科学现象解决问题和艺术创作。

  活动准备:

  1.幼儿生活中对蜡烛有初步认识;

  2.蜡烛若干、打火机一个、透明果冻盒若干、食盐、水粉、毛笔、画纸(以上物品每名幼儿一套) ;

  3.水、容器一个;

  4. 幼儿分成5组进行活动。

  教、学法:

  教法:谈话法、提问法、演示法;学法:对比式指导法、操作探究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艺术表现法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烛光,引起兴趣。

  1.教师带领孩子伴着音乐进入活动室,在感受美丽又温馨的烛光中进入教学活动。

  2.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请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如: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小火苗会随风"跳舞"…… (同时进行安全教育提示)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掌握的蜡烛的用途,谈谈自己在什么时候用过蜡烛?(如:停电的时候、过生日的时候、打灯笼的时候……)

  二、小组形式进行探究实验,从中发现问题,总结原理。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把融化的蜡油滴到壳子里,你们看看会怎么样?"(教师边说边把蜡烛滴在每组幼儿的壳子里让幼儿进行观察、讨论。)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关于蜡烛的小实验!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盐块、蜡片、装有水的小壳子、搅拌棒。" --实验开始。

  师:"现在请每组贴苹果的小朋友把盐块放进每个小朋友的壳子里,小朋友请你们用搅拌棒和老师一起搅拌水,看看有什么发现?"总结:盐和水溶在一起了"请贴苹果的小朋友把蜡滴每个小朋友的壳子里,还是用搅拌棒和老师一起搅拌,你发现了什么?"总结:蜡和水不能溶在一起

  三、教师引导,现场示范,自由发挥。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好不好?(出示用蜡画的画纸)你们看,上面有什么?

  幼:什么都没有。

  师:这张纸上什么都没有,老师用一支毛笔蘸点儿水彩,在这张纸上转几圈,跳个舞,这张纸上出现什么了?

  幼:……师:小朋友想不想也来试一试?(请一名幼儿到前面在另外一张纸上画)师:小朋友,我们看XX小朋友画出什么了?为什么老师能在一张空白纸上画出奇妙的画儿,而小朋友却不能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小秘密?

  2.(教师边讲边示范)先用蜡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画,然后再用毛笔蘸着水彩涂到纸上,奇妙的画就会出现了。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幼:因为蜡不溶于水。

  师:因为蜡不溶于水,在往纸上涂水彩的时候,用蜡画过的地方不容易被水沾湿,就像穿上了小雨衣一样,而旁边没有蜡的地方容易吸水,吸住了水彩,所以老师就会画出这样奇妙的画。你们想不想也画一张这样的画?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纸、笔、蜡和水彩,小朋友在作画的时候每次都少蘸水彩,以免蘸多了滴得到处都是。

  3."小朋友,你们也用蜡烛变一幅美丽的画吧!" 幼儿进行蜡烛画创作,并展出作品。

  四.延展性实验"小朋友们看!老师画的水上出现了什么?我们看看老师的纸船能不能在真的水上行驶呢。"布置任务:请你和你的爸爸妈妈或者你的好朋友一起动动手动动脑想想怎么能让蜡烛帮助小纸船在真正的水上也可以行驶!

  五.幼儿在音乐中把自己的画送给喜欢的老师,并走出教室。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节艺术的科学启蒙教育活动。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其目的在于培植幼儿的好奇心、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将科学教育渗透在美术活动中,有利于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构建科学经验,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情感。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所以我在活动设计时,尽量让幼儿多进行操作活动,在活动中探索发现。通过孩子的玩和说,来培养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这一活动,目的是想通过让幼儿观察、动手操作,理解蜡不溶于水的简单科学道理,从而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再以变魔术激发幼儿的兴趣,"变"出一幅美丽的水蜡画,使幼儿感到很神奇,然后请一名幼儿到前面在另一张白纸上涂色,引导幼儿发现什么也没有,接着我又示范了一次,从而使幼儿了解了"奇妙的画"的秘密是水蜡不溶。最后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创作自己喜欢的"蜡画"。在这个环节深深地抓住幼儿的眼球,我相信会有许多幼儿能画出非常优秀的水蜡画。这个绘画活动再一次让幼儿感知"水蜡不溶"的原理,实现了科学与艺术双重教育的价值。

  在活动结束之前我布置了一个延展性的实验,让幼儿和家长一起通过动手操作解决"怎么让蜡烛帮助小纸船不沉"的问题。

18、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蜡烛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蜡烛油绘画,引导幼儿根据示意图进行自主作画。

  2、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活动,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3、体验美术创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5、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故事PPT、蜡烛、白纸、黑色水彩笔人手一份;水彩颜料、棉签、打火机;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小熊作客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你画过什么样的画?

  2、师:小熊来我们教室做客了,它还带来了一副特别的画(出示),和你旁边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画呢?

  3、幼儿猜测(讨论、交流)

  师:到底特别在哪里呢?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小朋友可要竖起耳朵听仔细啦!

  二、讲述故事,介绍制作烛画的过程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幼儿观看PPT倾听。

  2、观察步骤,掌握要领。先用黑水笔勾画整幅图的轮廓;选择用蜡笔、水粉颜料给它们涂上漂亮的颜色;蜡烛油滴上美丽的蜡烛花。

  3、帮助幼儿回忆,巩固作画步骤。

  4、重点引导幼儿看蜡烛油滴画的过程。

  三、教师作画,大胆创作

  1、教师提出要求,引导幼儿相互讨论。

  师:你们愿意用蜡烛来画小花吗?那我们在画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

  2、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幼儿能大胆作画。

  四、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1、幼儿生生互动,相互交流自己的绘画作品。

  师:画好的小朋友请和旁边小朋友说 一说,你画得蜡烛花有什么特别吗?

  2、引导个别幼儿大胆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师:下面我们把这美丽的蜡烛花送去参加比赛,也许我们也会和小熊一样,获得大奖,让我们出发吧!

  活动反思:

  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专注度高,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能够大胆、自信地表达创造。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自主地探索和交流,有良好的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审美体验以及同伴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交往能力,通过操作作品的展示,可以看出幼儿的个体水平经验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明显提高

19、大班美术自制面具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发现本班幼儿动手能力比较弱,为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对手工活动的兴趣,我设计了这节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具,学习面具的制作方法。

  2.能综合运用剪、粘贴、挖洞等技能制作面具。

  3.体验制作面具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面具,学习制作面具的方法。

  难点:能运用剪、粘贴、挖洞等技能制作面具。

  活动准备

  1.面具范例(黑人、小丑、小猪)

  2.彩色卡纸.固体胶.皱纹纸、棉花、吸管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猜猜他是谁”

  指导要点:请三名幼儿上台,老师要给他们施魔法,请小朋友猜猜它们变成了谁?

  2.认识面具

  提问:1.某某幼儿是怎么么变成黑人/小猪/小丑的

  2.小朋友们在哪里见过面具,我们什么时候会戴面具

  小结:我们表演节目时,游戏时会面具,戴面具可以使我们的表演更精彩。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面具,看看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二.探索发现

  1.欣赏观察几种面具,发现其特点

  指导语:它们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么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部位都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材料制作?

  2.探讨材料的用途

  指导语:今天老师准备了彩色卡纸、皱纹纸、吸管、羽毛、棉花等材料,小朋友们想想你准备怎么运用这些材料呢?

  小结:皱纹纸可以搓成小球或绳子,还可以折剪出花形来制作我们的面具

  3.制作方法介绍(边示范边讲解)

  首先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卡纸剪出脸型,然后用挖洞的方法剪出眼睛、嘴巴,再制作装饰其他部分.

  三.创作表现

  1.分发材料.提出常规要求

  2.幼儿创作,教师辅导

  四.欣赏评议

  1.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创意

  2.所有幼儿带上自己的面具大家一起欣赏,说说谁的面具最漂亮,为什么?

  五.活动结束

  师幼共同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1. 幼儿对面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制作出漂亮的面具,少部分幼儿不能理解到挖洞的方法,需要经常练习。

  2. 孩子对面具非常感兴趣,能体验到制作面具的快乐。

20、大班主题自制月饼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尝试在面团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达月饼的花纹、图案。

  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面粉、月饼模具、帽子,桌布 口罩 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中秋到,道中秋

  你知道中国特有的节日吗?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敬老节、中秋节的由来和有关传说和习俗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 吃月饼、赏月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看月饼,说月饼

  说说月饼的不同 形状不同-- 一般多见是圆形,还有方形,心形等等 花纹不同-- 月饼上都有花纹,有的是图案,有的还有文字 馅儿不同-- 豆沙、玫瑰、鲜肉?? 制作方法不同(制作材料不同)-- 冰激凌、冰皮、广式、苏式?

  三、做月饼

  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月饼

  老师示范:先取适量的面团,在手中搓圆。用模具轻轻一压,保持月饼表面光滑。取出塑料小刀,在月饼上刻上花纹。

  四、自由结伴选择材料制作

  观察幼儿制作情况,适时、适宜给予提示、示范等帮助。(播放音乐)

  五、介绍、展示自制的月饼。

  六、活动延伸:

  把做好的月饼拿到食堂蒸熟,让孩子们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

  教学反思:

  参与是一种快乐,创造是一种享受,合作是一种幸福。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动脑、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创造力,同时也进一步增进孩子与家长的亲子感情,有效促进了家园联系。

21、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画自己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活动目标

  1.会照着镜子,大胆地画出自己脸上细微的部分。

  2.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和别人有不同之出。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1, 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 画板,16K纸,水彩笔,每人一份。

  2在有大镜子的活动室进行。

  活动过程

  ⑴照镜子,比较自己与别人在外形上的不同。

  A我们的名字一样吗?我们相互之间长得一样吗?

  B请你找个朋友,看看你们俩什么地方不一样?(启发自由结伴,相互比较)

  ⑵ 我们除了长得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启发幼儿从兴趣、爱好等方面谈)

  (3)、小结:我们每人除了长相不同,喜欢的事情也个不相同。

  (4)、请幼儿拿画板,在镜子面前画自己,能画出脸上细微部分。

  (5)、幼儿作品展览,互相猜猜画面上画的是谁?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觉得幼儿做得很不错,关键成功的地方在于两点:开始部分以小朋友们自己将接触的事物引入,幼儿对此兴趣很高;对于细节处我作了很好的准备:首先是孩子活动的组织,合作的要求等等,同时准备工作也比较充分,为了激发孩子兴趣和让幼儿勇敢的面对自己,事先我自己给幼儿面前做了示范,孩子有了兴趣才能认真去东西学习。经过一堂课下来大部分的小朋友完成得不错,但还是有小部分的小朋友没有投入到课堂当中来,可能是在引导过程中做的不足。以后的教学中应多注意加强这些弊端的改进。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而努力。

推荐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 大班科学课《形形色色的树》讲课稿
    大班科学课《形形色色的树》讲课稿

    树木的多样性、神奇性给孩子带来无尽的联想,像有一些树如面包树、纺锤树、奶树,很容易吸引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究兴致,从孩子进一步提高情况看,幼儿园大班孩子探索研究欲望提高,能较佳地用语言与小伙伴、大人开展交流与沟通,会用自个儿喜爱的方法表述自个儿的认知与感情。 一、设计用意: 时下,恰恰是春光灿烂、天地间的所有事物苏醒的时节,花开草绿,小树苗发芽啦,林子里一派郁郁葱葱的情景,叫人心情愉悦。日常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树,它们长得均不一样,从形状上看有些粗、有些细、有些直、有些弯、有些高、有些矮。从叶片上观测和察看,亦

    06-21
  • 大班科学活动《纸宝宝站起来了》案例与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纸宝宝站起来了》案例与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纸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品,幼儿平时都接触过,也比较熟悉和喜欢,便幼儿对纸的认识仅仅是一些感性的经验,扁扁的绝版如何通过幼儿的帮助站起来,如何通过幼儿的帮助变成漂亮的模型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这节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也为幼儿创设一个能充分探索、尝试、感知的空间以激发幼儿对纸探索的欲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自主探索使纸站立的方法,激发幼儿对纸探索的欲望。 2、 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反复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体能探索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06-21
  • 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活动设计
    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1.丰富幼儿对影子的认识,有兴趣探索影子产生的原因。 2.探索发现影子的变化和物体的位置变化有关,获得相关经验。 活动准备:小动物木偶、手电筒、活动室的光线昏暗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操作手电筒,前面放各种物体,请幼儿猜猜是什么? 教师提问:请你看一看,猜一猜。这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儿猜想讨论影子形成的原因。 教师小结:这叫什么?(影子)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影子?有过哪些有趣的发现?(引导幼儿大胆地猜想) 二:做实验,探索影子的产生 教师开、关手电筒,请幼儿看

    06-21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纸绳力量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纸绳力量大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实验,萌发探索纸绳承受力的兴趣。 2. 大胆尝试,学习制作有力量的纸绳。 3. 积极合作,体验团结起来力量大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餐巾纸若干,卷纸若干,箩筐若干,油桶若干(有重有轻) 活动过程: 1. 出示餐巾纸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的餐巾纸,人们喜欢用软软的餐巾纸擦脸、擦汗、擦手···师:你们玩过餐巾纸吗? 师:那今天再跟老师一起玩一次。 2. 鼓励幼儿做纸绳,尝试提水桶。 师:首先谁能把餐巾纸做成一个纸绳? 师:它有力量吗?能拎起东西吗? 师:有人说

    06-28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编10以内数的应用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编10以内数的应用题》

    目标:初步学习自编加法应用题 重点:学习编应用题的方法 难点:理解应用题中各要素的关系。 准备:找朋友的音乐、课件、图片、算式卡片 过程: 一、师生合作、共同游戏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我会邀请我的好朋友到前面来。 师:老师请了几个小美女? 师:4个小美女(同时出示图卡)这个游戏真好玩,我们再来玩一次。 师:老师请了几个小帅哥? 师:3个小帅哥(同时出示图卡) 师:现在我来提一个问题:一共请来了几个小朋友?出示图卡(一共?) 师:我刚才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我刚才说到的两个数字代表什么? 师

    06-28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数学区角活动设计四则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数学区角活动设计四则

    小小统计员 目的: 1.引导幼儿用各种几何图形片自由拼搭各种物体,并学习从数、量、色、形等角度进行统计。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准备: 1.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各种几何图形片若干。 2.统计表若干份(如图一)。 玩法: 先让幼儿用各种几何图形自由拼搭物体,并将其粘贴在统计表左边的空白处,然后再从数、量、色、形等角度统计拼贴物体所用的几何图形片。可引导幼儿按形状统计所用图形片的数量,并在统计表中填写;也可增加难度,在统计表左方涂上红、黄、蓝等颜色,然后统计出相应的图形片数量,如红色三

    06-28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多用台历制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多用台历制作

    (一) 材料与工具:旧台历,图片若干。 制作方法: 1.将台历卡按4等分裁开。 2.将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图片依次粘贴在台历卡上。 玩法: 任意翻动图片,并根据图片让幼儿自编故事(图一)。 (二) 材料与工具:旧台历,写有O-10 数字的卡片若干套,“+”、“一”、“=”符号卡片若干套。 制作方法: 1.先将台历卡三等分,再将三套数字卡片分别粘贴在台历卡上,一个“相邻数练习台历”就做好了(图二)。 2.先将台历卡五等分,再将数字卡片和符号卡片依次粘贴在台历卡上,一个“加减运算练习台历”就做好了(图

    06-28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的秘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的秘密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特性,培养对自然物的兴趣。 2.知道水是无色透明的, 水是会流动,水还可以溶解一部分东西。 3.知道节约用水,保护水。 活动准备: 清水,金鱼,米 可溶于水的材料若干,不溶于水的材料若干。 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篮 活动过程: 1、出示一杯清水 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水。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金鱼缸,一个缸内装水,一个缸内装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 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

    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