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我要上小学反思

栏目: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2-10-07 16:46:13
文章:星光 分享

《大班数学教案我要上小学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大班数学教案我要上小学反思

  教师为每组幼儿提供一张电话号码纸,每名幼儿答一道题,把得数写在下排空格内,完成后传给下一位幼儿,最后一名幼儿报出完整的电话号码

  大班数学主题教案《我要上小学》,大班孩子即将面临毕业踏入小学,利用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让孩子培养团结,关心大家彼此之间的友谊。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团结协作、关注他人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

  3、复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字卡若干、10以内的加减题卡、电话号码联络卡、铅笔、橡皮若干。

  活动过程:

  1、玩游戏“碰球”,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教师:“我们来碰球,我的球和你们的球合起来是10、9、8、7、6、5等等。”

  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速度相应地加快或放慢。

  2、请幼儿说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并用数字卡排出来。

  教师请个别幼儿对每个数字编出相应得数的加减算式。

  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对每个数字编出相应得数的加减算式。

  3、分组游戏“打电话”。

  ⑴教师为每组幼儿提供一张电话号码纸,每名幼儿答一道题,把得数写在下排空格内,完成后传给下一位幼儿,最后一名幼儿报出完整的电话号码。

  ⑵每次游戏后,师生共同检查号码是否正确,鼓励那些完全正确的那一组。

  ⑶然后更换号码纸,继续游戏。

  4、利用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来设计试题卡,与同伴互相交换进行口算,看谁能正确地说出对方家的电话号码。

  5、延伸活动:

  请幼儿各自把自己好朋友的电话号码记录下来,并经常联络。

  把电话号码纸放到“数学区”,幼儿利用区角活动时间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在进行完10以内加减法之后进行的,结合《我要上小学了》这一主题,组织本次活动的意义不但变相地复习10以内加减法,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孩子们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就要分开到不同的小学去了,离别之情不言而喻。为了以后更好地联系,分别记一下好朋友的电话号码是很有必要的。

  此次活动在红缨教材《帮我学数学》的指导下,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这次活动就是在游戏中复习10以内加减法。教师平时会列出算式要求幼儿把得数写出来,而这个游戏是要求幼儿看着得数说出算式,所以训练幼儿能够灵活运用学过的加减法知识,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

  利用电话号码来说出算式题,刚开始孩子们感到不太适应,但慢慢地孩子们思维变得活跃了,感兴趣了。孩子们对10以内加减法掌握的熟练程度决定着他们出题的速度的快慢。

  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幼儿具有共同协作能力。而幼儿在此次活动中,互相鼓励、互相加油的品质让我非常感动,在有的幼儿出题比较慢时,孩子们会不断给他鼓劲,并冲他伸出大拇指,相信他很棒!得到鼓励的幼儿就能很快说出来了。孩子们这种协调合作能力是难能可贵的,对于这种精神,我大大表扬了他们,我希望这种精神在各种活动中都能得到很好地体现与发扬!

2、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要上小学教案(附教学反思)

  主题说明: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帮助孩子做好准备,顺利渡过这一转折,是幼儿园与家长的责任和义务。

  学龄前期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时期,孩子对父母和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如在幼儿园,无论集体教育活动,户外活动,还是吃、喝、拉、撒、睡等生理活动,都是在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指导下进行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快乐地玩耍,伴随着游戏成长。进入小学后,孩子们以正规的课业学习为主,同时,小学的管理模式、生活制度、学习方法、人际交流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对孩子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独立性,主动性及与学业相应的运算能力、理解能力和用符号的能力等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果这方面孩子没有很好准备,将会造成人学后的诸多不适应,甚至造成孩子在学习中没有成功感,没有自信心,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导致厌学的恶果。选择本主题的主要目标是为幼儿向小学过渡做好生理、心理、智力、能力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准备,以帮助幼儿顺利进入人生的新历程。

  本主题从幼儿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选择有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内容,如“要毕业了”、“做个小学生”、“学校什么样”、“小学生的生活”等,让幼儿感受自己长大了,越来越能干了,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了;知道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小学生要会自己管理自己、照顾自己,要遵守纪律,用心学习等等,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打好基础。  主题目标:

  1、初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向往当个小学生。

  2、熟悉了解如何爱护和正确地是哟偶那个学习用品。

  3、模拟小学生的生活,初步感受小学生的学习活动。

  4、体会我们已经长大,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毕业。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名称:我的同学

  活动目标:

  1、辨别人物特征及位置并进行记忆,增强方位知觉感。

  2、向往小学生活,对结交新同学感兴趣。

  活动准备:逻辑狗板、卡片3234-5

  活动过程:

  一、聊聊同学、表达自己的感受

  出示“同学”字样:什么是同学?你有几个同学?你最要好的同学是谁?

  小结:在你们身边有你最要好的同学、有你觉得最有趣的同学、同学们在幼儿园里一起生活、学习,有了很深的感情。

  二、记忆游戏,引发认识新同学的愿望

  1、交流已有经验

  到了小学,你会认识许多新同学。有什么办法能很快认识新同学呢?

  小结:先了解你的新同学,比如用心记住新同学的名字,记住他们的特点,然后再主动和他交流,这样他就会愿意和你做朋友了。

  2、游戏:认识新同学

  (1)出示图片,这里有好多新同学

  有几个新同学?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他们的名字吗?

  小结:把新同学的长相特点和名字联系起来,会记得更牢。

  (2)老师给大家安排了座位,你有什么方法记住他们每个人的位置?

  小结:可以按照左右前面方向记、可以先记住一个人的位置,再记住其他人在这个人的什么位置……

  3、幼儿操作卡片。

  4、验证、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的座位?

  小结:当你想要认识新同学,先要了解他,然后和他多交流,就能做朋友了。

  主题反思:

  《我要上小学》这一活动是以幼小衔接为主,情感为主线的一系列生动的活动。我们以幼儿参观小学掀开主题活动的帷幕,到对小学的好奇、想要上小学,再到对幼儿园的依依不舍、对老师朋友的分别,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活动中教师、家长的参与也是我们作为成人参与者心灵受到了孩子们的触动,萌发了想要为孩子留住幼年回忆的想法。

  “走近小学”——我们组织孩子参观了回民小学,观摩了小学的环境、操场、实验室等场景,并通过小学教师的见面、解疑,消除了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担心自己没有办法适应小学生活的无安全感,通过对小学生活、学习、交往的了解,逐渐萌发了孩子们“我想上小学”的崇敬、兴奋的心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一系列小学的材料、背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歌曲、画面等等为孩子做了入学前的心理适应工作。

  “了解小学”——我们以墙饰创设为载体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孩子自己提出有关小学的问题,自己设计“了解小学”的方案,并大胆实践,通过墙饰设计来表达丰富的情感,来解答心中的各种疑惑。孩子在利用各种途径寻求知识、丰富经验的过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他们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了整个环境的改变,满足了探究的需求,也对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有了更多的了解。当墙面作为作品展示空间出现在孩子面前时,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作用于幼儿头脑中碰撞出新的生活经验,看到自己的成果能够与更多的小朋友分享,他们是多么激动和开心,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妈咪爱婴网教案频道 www.baby611.com/jiaoan]

  “离园时刻”——随着上小学的兴奋渐淡,离园的忧伤逐渐提升,对幼儿园的不舍:滑梯、操场、玩具、乃至桌椅,都是那么的依恋;对老师的笑容、声音、亲切,都是那么的难以忘怀;对朋友的嬉戏、玩笑、生活,都是那么的难舍难分,孩子们开始从对小学的模拟到一次次认真地模拟幼儿园的生活,他们想要把幼儿园深深的刻在脑海,作为幼时最美好的回忆。这时的我们,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尽力得想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带着对孩子们的不舍,我们准备了大量的活动:设计名片、离园纪念册……都以情感、友谊、亲情为主线的,家长们更是积极参与,给孩子们准备了离园小礼物、拍照、摄像,通过多样的方式为孩子留住这一切的美好。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的开展,给了我们不少启示。孩子的兴趣与需求是活动的生长点。作为教师,我们要满足孩子的兴趣与需求,并为孩子提供展示的物质条件和实现想法的精神空间。主题是孩子积累经验,学习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对于孩子表现出的愿望想法给予积极回应,并将活动的目标与孩子的需求相结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丰富孩子的经验,使活动深入开展。相信孩子,将孩子作为主体,老师要真正成为孩子活动的观察者、倾听者、提问者、合作者,并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性。

3、大班主题我要上小学教案反思

  主题说明: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帮助孩子做好准备,顺利渡过这一转折,是幼儿园与家长的责任和义务。

  学龄前期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时期,孩子对父母和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如在幼儿园,无论集体教育活动,户外活动,还是吃、喝、拉、撒、睡等生理活动,都是在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指导下进行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快乐地玩耍,伴随着游戏成长。进入小学后,孩子们以正规的课业学习为主,同时,小学的管理模式、生活制度、学习方法、人际交流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对孩子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独立性,主动性及与学业相应的运算能力、理解能力和用符号的能力等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果这方面孩子没有很好准备,将会造成人学后的诸多不适应,甚至造成孩子在学习中没有成功感,没有自信心,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导致厌学的恶果。选择本主题的主要目标是为幼儿向小学过渡做好生理、心理、智力、能力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准备,以帮助幼儿顺利进入人生的新历程。

  本主题从幼儿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选择有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内容,如“要毕业了”、“做个小学生”、“学校什么样”、“小学生的生活”等,让幼儿感受自己长大了,越来越能干了,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了;知道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小学生要会自己管理自己、照顾自己,要遵守纪律,用心学习等等,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打好基础。

  主题目标:

  1、初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向往当个小学生。

  2、熟悉了解如何爱护和正确地是哟偶那个学习用品。

  3、模拟小学生的生活,初步感受小学生的学习活动。

  4、体会我们已经长大,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毕业。

  5、辨别人物特征及位置并进行记忆,增强方位知觉感。

  6、向往小学生活,对结交新同学感兴趣。

  活动准备:

  逻辑狗板、卡片3234-5

  活动过程:

  一、聊聊同学、表达自己的感受

  出示“同学”字样:什么是同学?你有几个同学?你最要好的同学是谁?

  小结:在你们身边有你最要好的同学、有你觉得最有趣的同学、同学们在幼儿园里一起生活、学习,有了很深的感情。

  二、记忆游戏,引发认识新同学的愿望

  1、交流已有经验

  到了小学,你会认识许多新同学。有什么办法能很快认识新同学呢?

  小结:先了解你的新同学,比如用心记住新同学的名字,记住他们的特点,然后再主动和他交流,这样他就会愿意和你做朋友了。

  2、游戏:认识新同学

  (1)出示图片,这里有好多新同学

  有几个新同学?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他们的名字吗?

  小结:把新同学的长相特点和名字联系起来,会记得更牢。

  (2)老师给大家安排了座位,你有什么方法记住他们每个人的位置?

  小结:可以按照左右前面方向记、可以先记住一个人的位置,再记住其他人在这个人的什么位置……

  3、幼儿操作卡片。

  4、验证、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的座位?

  小结:当你想要认识新同学,先要了解他,然后和他多交流,就能做朋友了。

  主题反思:

  《我要上小学》这一活动是以幼小衔接为主,情感为主线的一系列生动的活动。我们以幼儿参观小学掀开主题活动的帷幕,到对小学的好奇、想要上小学,再到对幼儿园的依依不舍、对老师朋友的分别,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活动中教师、家长的参与也是我们作为成人参与者心灵受到了孩子们的触动,萌发了想要为孩子留住幼年回忆的想法。

  “走近小学”——我们组织孩子参观了回民小学,观摩了小学的环境、操场、实验室等场景,并通过小学教师的见面、解疑,消除了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担心自己没有办法适应小学生活的无安全感,通过对小学生活、学习、交往的了解,逐渐萌发了孩子们“我想上小学”的崇敬、兴奋的心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一系列小学的材料、背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歌曲、画面等等为孩子做了入学前的心理适应工作。

  “了解小学”——我们以墙饰创设为载体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孩子自己提出有关小学的问题,自己设计“了解小学”的方案,并大胆实践,通过墙饰设计来表达丰富的情感,来解答心中的各种疑惑。孩子在利用各种途径寻求知识、丰富经验的过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他们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了整个环境的改变,满足了探究的需求,也对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有了更多的了解。当墙面作为作品展示空间出现在孩子面前时,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作用于幼儿头脑中碰撞出新的生活经验,看到自己的成果能够与更多的小朋友分享,他们是多么激动和开心,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离园时刻”——随着上小学的兴奋渐淡,离园的忧伤逐渐提升,对幼儿园的不舍:滑梯、操场、玩具、乃至桌椅,都是那么的依恋;对老师的笑容、声音、亲切,都是那么的难以忘怀;对朋友的嬉戏、玩笑、生活,都是那么的难舍难分,孩子们开始从对小学的模拟到一次次认真地模拟幼儿园的生活,他们想要把幼儿园深深的刻在脑海,作为幼时最美好的回忆。这时的我们,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尽力得想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带着对孩子们的不舍,我们准备了大量的活动:设计名片、离园纪念册……都以情感、友谊、亲情为主线的,家长们更是积极参与,给孩子们准备了离园小礼物、拍照、摄像,通过多样的方式为孩子留住这一切的美好。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的开展,给了我们不少启示。孩子的兴趣与需求是活动的生长点。作为教师,我们要满足孩子的兴趣与需求,并为孩子提供展示的物质条件和实现想法的精神空间。主题是孩子积累经验,学习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对于孩子表现出的愿望想法给予积极回应,并将活动的目标与孩子的需求相结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丰富孩子的经验,使活动深入开展。相信孩子,将孩子作为主体,老师要真正成为孩子活动的观察者、倾听者、提问者、合作者,并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性。

4、幼儿园大班主题我要上小学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团结协作、关注他人的情感。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

  3、 复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

  4、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数字卡若干、10以内的加减题卡、电话号码联络卡、铅笔、橡皮若干。

  活动过程:

  1、 玩游戏“碰球”,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教师:“我们来碰球,我的球和你们的球合起来是10、9、8、7、6、5等等。”

  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速度相应地加快或放慢。

  2、 请幼儿说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并用数字卡排出来。

  l 教师请个别幼儿对每个数字编出相应得数的加减算式。

  l 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对每个数字编出相应得数的加减算式。

  3、 分组游戏“打电话”。

  ⑴教师为每组幼儿提供一张电话号码纸,每名幼儿答一道题,把得数写在下排空格内,完成后传给下一位幼儿,最后一名幼儿报出完整的电话号码。

  ⑵每次游戏后,师生共同检查号码是否正确,鼓励那些完全正确的那一组。

  ⑶然后更换号码纸,继续游戏。

  4、 利用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来设计试题卡,与同伴互相交换进行口算,看谁能正确地说出对方家的电话号码。

  5、 延伸活动:

  l 请幼儿各自把自己好朋友的电话号码记录下来,并经常联络。

  l 把电话号码纸放到“数学区”,幼儿利用区角活动时间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在进行完10以内加减法之后进行的,结合《我要上小学了》这一主题,组织本次活动的意义不但变相地复习10以内加减法,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孩子们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就要分开到不同的小学去了,离别之情不言而喻。为了以后更好地联系,分别记一下好朋友的电话号码是很有必要的。

  此次活动在红缨教材《帮我学数学》的指导下,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这次活动就是在游戏中复习10以内加减法。教师平时会列出算式要求幼儿把得数写出来,而这个游戏是要求幼儿看着得数说出算式,所以训练幼儿能够灵活运用学过的加减法知识,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

  利用电话号码来说出算式题,刚开始孩子们感到不太适应,但慢慢地孩子们思维变得活跃了,感兴趣了。孩子们对10以内加减法掌握的熟练程度决定着他们出题的速度的快慢。

  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幼儿具有共同协作能力。而幼儿在此次活动中,互相鼓励、互相加油的品质让我非常感动,在有的幼儿出题比较慢时,孩子们会不断给他鼓劲,并冲他伸出大拇指,相信他很棒!得到鼓励的幼儿就能很快说出来了。孩子们这种协调合作能力是难能可贵的,对于这种精神,我大大表扬了他们,我希望这种精神在各种活动中都能得到很好地体现与发扬!

5、大班综合我要上小学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将要成为小学生,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常规。

  2、认识书包,学会整理书包,知道整理书包的重要性。

  3、积极向往小学生活,同时不忘幼儿园的老师和同伴。

  4、增强理解智力、分析能力、爱心智力等。

  活动准备:

  1、带幼儿参观过小学。

  2、自带书包、学习用品。

  3、小学的环境、小学生学习的图片,相应的字卡。

  4、音乐《玩具兵进行曲》;课件;礼物若干。

  活动过程:

  1、回忆参观情景,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

  师:上次我们小朋友去参观了小学,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小学和幼儿园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幼儿自由讲述,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评析:活动一开始让幼儿回忆参观小学的情景,然后再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有利于幼儿记忆智力与分析比较智力的发展。

  2、翻图讲述,知道怎样做个小学生。

  (1)老师: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小学和幼儿园有这么多不同。你们喜欢上小学吗?要想成为一名小学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做到很多的事情,那应该做到哪些事呢?请和好朋友说一说。

  (2)个别提问。

  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并整理成一句完整的话。

  (3)除了刚才小朋友讲到的这些,还需要做到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补充没讲到的)

  (4)老师完整的小结一次。(出示字卡:小学生要做到:早睡早起不迟到;爱学习、勤动脑;爱劳动、讲礼貌;团结友爱不忘掉;小书包、整理好,高高兴兴上学校。)

  评析:这个环节通过先让幼儿说说怎样做个小学生,再结合图片老师把他们的回答概括成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有利于

  幼儿的理解智力的发展。对于一个人的知识,是以理解为准,理解了的才算认识,才成为有用的知识,才是开发智力的基础知识。不同的幼儿对与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理解,作为学生的理解,主要是提高知识水平,提高思维能力。

  3、认识书包,了解书包的结构。

  (1)相互介绍书包,认识书包的结构。

  师:书包可是小学生的好朋友,我们小朋友也即将成为小学生了,你们的爸爸妈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一个书包,那你们的书包是怎样的呢?请你拿出来向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

  (2)请1-2个幼儿介绍自己的书包。认识书包的各个部分、颜色、图案。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老师通过让幼儿自由、大胆地讲述自己书包的特点,给幼儿开创了一定的思维与语言空间,提高了幼儿的语言智力。

  4、操作探索,学会整理书包。

  (1)师:书包有什么用?(放书和本子、一些学习用品)那你们会自己整理书包吗?我们去试一试。

  幼儿自由整理书包,老师巡回观察,注意幼儿整理书包的不同方法。

  (2)请两位用不同方法整理书包的幼儿示范一遍大家看,要求边整理边讲述并解释这样整理的原因。

  (3)然后讨论:你觉得谁整理书包的方法好?为什么?

  (4)老师小结:把铅笔、橡皮、尺都放在文具盒里,再放到书包里,拉好拉练,这样不会弄断铅笔、弄丢橡皮和尺了,用的时候一下子就能找到了;把练习本叠整齐后再放入书包的外层,而书叠整齐了放在书包的里层,大小分开来放找起来就更方便了,而且也不会把书本弄破、弄皱了,最后别忘了拉好拉练。

  (5)再次练习整理书包。

  师:现在我们再来整理一次,看看谁会用刚才的好方法又轻又快地整理。

  表扬整理快的幼儿,鼓励动作慢的幼儿。

  评析:幼儿从以往“老师示范,幼儿学样”的旧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在让幼儿自由整理书包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的整理,虽然在活动中幼儿整理书包的方法都不同,但也有利于幼儿自学智力的发展。再让   幼儿比较不同整理书包的方法。也有利于幼儿的比较和判断智力的发展。最后再次操作过程,提高了幼儿的运用智力。

  5、赠送礼物,表达师幼互爱之情。

  (1)边放课件边朗诵儿歌《礼物》。

  老师:小朋友都学会了整理书包,真棒!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又聪明、又能干的小学生,虽然你们即将离开幼儿园,老师不会忘记你们,你们会忘记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和小朋友吗?你们要离开幼儿园了,老师要送一份礼物给你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好,请大家一起来看。

  (2)找礼物。

  老师的礼物喜欢吗?现在呀这些礼物已经悄悄的藏到了你们的课桌下,你们赶快把它找出来吧,看看你得到了什么礼物。(幼儿找礼物)

  (3)老师的礼物都收到了吗?那你们想不想也送份礼物给老师和小朋友?现在就背上我们的书包,排好队回到教室去做一做吧。

  评析:最后这一环节通过赠送礼物,让幼儿在愉快兴奋的气氛中感受老师的热爱之情,提高幼儿的爱心智力。

  活动延伸:

  制作礼物,互相赠送礼物。

  主题反思:

  《我要上小学》这一活动是以幼小衔接为主,情感为主线的一系列生动的活动。我们以幼儿参观小学掀开主题活动的帷幕,到对小学的好奇、想要上小学,再到对幼儿园的依依不舍、对老师朋友的分别,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活动中教师、家长的参与也是我们作为成人参与者心灵受到了孩子们的触动,萌发了想要为孩子留住幼年回忆的想法。

  “走近小学”——我们组织孩子参观了回民小学,观摩了小学的环境、操场、实验室等场景,并通过小学教师的见面、解疑,消除了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担心自己没有办法适应小学生活的无安全感,通过对小学生活、学习、交往的了解,逐渐萌发了孩子们“我想上小学”的崇敬、兴奋的心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一系列小学的材料、背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歌曲、画面等等为孩子做了入学前的心理适应工作。

  “了解小学”——我们以墙饰创设为载体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孩子自己提出有关小学的问题,自己设计“了解小学”的方案,并大胆实践,通过墙饰设计来表达丰富的情感,来解答心中的各种疑惑。孩子在利用各种途径寻求知识、丰富经验的过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他们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了整个环境的改变,满足了探究的需求,也对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有了更多的了解。当墙面作为作品展示空间出现在孩子面前时,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作用于幼儿头脑中碰撞出新的生活经验,看到自己的成果能够与更多的小朋友分享,他们是多么激动和开心,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离园时刻”——随着上小学的兴奋渐淡,离园的忧伤逐渐提升,对幼儿园的不舍:滑梯、操场、玩具、乃至桌椅,都是那么的依恋;对老师的笑容、声音、亲切,都是那么的难以忘怀;对朋友的嬉戏、玩笑、生活,都是那么的难舍难分,孩子们开始从对小学的模拟到一次次认真地模拟幼儿园的生活,他们想要把幼儿园深深的刻在脑海,作为幼时最美好的回忆。这时的我们,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尽力得想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带着对孩子们的不舍,我们准备了大量的活动:设计名片、离园纪念册……都以情感、友谊、亲情为主线的,家长们更是积极参与,给孩子们准备了离园小礼物、拍照、摄像,通过多样的方式为孩子留住这一切的美好。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的开展,给了我们不少启示。孩子的兴趣与需求是活动的生长点。作为教师,我们要满足孩子的兴趣与需求,并为孩子提供展示的物质条件和实现想法的精神空间。主题是孩子积累经验,学习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对于孩子表现出的愿望想法给予积极回应,并将活动的目标与孩子的需求相结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丰富孩子的经验,使活动深入开展。相信孩子,将孩子作为主体,老师要真正成为孩子活动的观察者、倾听者、提问者、合作者,并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性。

6、大班主题我要上小学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独自分类整齐和摆放整理小书包里的主要学习用品,为入小学做好自理能力准备。

  2、初步了解感受小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激发幼儿入小学的愿望,向往当个小学生。

  3、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对小学的了解。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用盘子装:各种图书、书包、双层铅笔盒、书皮、铅笔削、铅笔、橡皮擦、练习本、垫板、学生卡、红领巾、功课表、“我会整理书包”记录表;包书皮、系红领巾、整理铅笔盒、整理课本及作业本的步骤示意图。

  2、事先和班级的一位小学教师家长联系来班级助教事宜,拍摄小学一日学习生活各个环节片段的录象及小学生整理书包的过程的录象。

  3、创设小学课堂情景:各种文具、桌椅摆放、粉笔、黑板、音乐磁带、三用机、录象机、VCD。

  【活动过程】

  一、集中活动,提出任务(地点:音乐厅)

  1、介绍今天我们请来的助教小学老师,请小朋友跟着小学老师一起模拟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

  “小朋友,今天我们请来了我们班何嘉欣的姑姑、前埔南区小学的何老师来我们班。我们用掌声欢迎何老师的到来!”何老师与孩子们问好。“今天何老师要告诉我们怎样做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还要教我们学做小学生呢!”

  2、提出任务:学做小学生和学习整理书包。

  今天我们要学做小学生,一些小朋友可以跟着何老师到教室学习,另一些小朋友可以留在这里跟吴老师学习。

  二、幼儿自由选择所要体验的生活区或体验区,进行活动(地点:音乐厅和教室)

  (一)生活区:“我的小书包”

  1、教师出示书包,请幼儿谈谈书包里都放有哪些学习用品?

  “小朋友,你们这是什么?你们知道书包里装着什么吗?”请幼儿个别回答。

  2、请幼儿取出和同伴讨论书包中的各种学习用品。

  “现在请小朋友把书包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放在盘子里,还可以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书包里的东西”。

  3、提出任务:“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整理自己的小书包。”

  4、教师介绍“我会整理书包”记录表与步骤示意图的使用方法。

  记录表:小朋友做完一件就按做的先后顺序在表格里写上数字,比如第一削铅笔就写上1,第二包书皮就写上2……

  5、幼儿进行第一次整理:边整理边将自己的整理步骤记录下来。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观察幼儿整理的不同顺序与方法。

  (1)削铅笔:指导幼儿尝试学习掌握削铅笔的方法,并学习看步骤示意图掌握制作笔套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整理铅笔盒:指导幼儿将各种文具分类有序的,整齐的放入铅笔盒中,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3)包书皮:指导幼儿学习看步骤示意图掌握包书皮的方法和步骤,在包书皮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寻找和书本大小对应适合的书皮,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整理书本及作业本:指导幼儿将书本及作业本归类好,并按大小整理摆放整齐,同时学习看功课表,找出对应的课本和作业本。

  (5)系红领巾:指导幼儿学习看步骤示意图掌握系红领巾的步骤,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6)整理书包:指导幼儿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按先后顺序分别整理:削铅笔→整理铅笔盒→包书皮→整理课本和作业本→整理书包,让幼儿在模拟活动过程中学会自理、自立,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6、播放小学生整理书包的过程的录像。

  7、引导幼儿说说小学生是怎样整理书包的。

  8、按照小学生的正确方法再次整理书包。

  (二)“学做小学生”体验区

  1、请小学教师当助教,另一教师配合。

  2、引导幼儿观看小学一日学习生活各个环节片段的录像。

  3、由小学教师助教组织幼儿模拟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情景。

  让幼儿具体的体验感受小学的学习活动,增强入小学的愿望。

  4、模仿小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体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交流与分享。

  1、活动后请幼儿谈谈你活动后的收获,及你感到困惑或有困难的地方是什么?老师和小学教师一起向幼儿解答。

  2、幼儿向小学教师提问:说说你对入小学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小学教师为幼儿解答。

  【活动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是以幼小衔接为主,情感为主线的一系列生动的活动。以幼儿参观小学掀开主题活动的帷幕,到对小学的好奇、想要上小学,再到对幼儿园的依依不舍、对老师朋友的分别,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活动中教师、家长的参与也是我们作为成人参与者心灵受到了孩子们的触动,萌发了想要为孩子留住幼年回忆的想法。

7、大班主题我要上小学啦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独自分类整齐和摆放整理小书包里的主要学习用品,为入小学做好自理能力准备。

  2、初步了解感受小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激发幼儿入小学的愿望,向往当个小学生。

  3、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对小学的了解。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用盘子装:各种图书、书包、双层铅笔盒、书皮、铅笔削、铅笔、橡皮擦、练习本、垫板、学生卡、红领巾、功课表、“我会整理书包”记录表;包书皮、系红领巾、整理铅笔盒、整理课本及作业本的步骤示意图。

  2、事先和班级的一位小学教师家长联系来班级助教事宜,拍摄小学一日学习生活各个环节片段的录象及小学生整理书包的过程的录象。

  3、创设小学课堂情景:各种文具、桌椅摆放、粉笔、黑板、音乐磁带、三用机、录象机、VCD。

  【活动过程】

  一、集中活动,提出任务(地点:音乐厅)

  1、介绍今天我们请来的助教小学老师,请小朋友跟着小学老师一起模拟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

  “小朋友,今天我们请来了我们班何嘉欣的姑姑、前埔南区小学的何老师来我们班。我们用掌声欢迎何老师的到来!”何老师与孩子们问好。“今天何老师要告诉我们怎样做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还要教我们学做小学生呢!”

  2、提出任务:学做小学生和学习整理书包。

  今天我们要学做小学生,一些小朋友可以跟着何老师到教室学习,另一些小朋友可以留在这里跟吴老师学习。

  二、幼儿自由选择所要体验的生活区或体验区,进行活动(地点:音乐厅和教室)

  (一)生活区:“我的小书包”

  1、教师出示书包,请幼儿谈谈书包里都放有哪些学习用品?

  “小朋友,你们这是什么?你们知道书包里装着什么吗?”请幼儿个别回答。

  2、请幼儿取出和同伴讨论书包中的各种学习用品。

  “现在请小朋友把书包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放在盘子里,还可以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书包里的东西”。

  3、提出任务:“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整理自己的小书包。”

  4、教师介绍“我会整理书包”记录表与步骤示意图的使用方法。

  记录表:小朋友做完一件就按做的先后顺序在表格里写上数字,比如第一削铅笔就写上1,第二包书皮就写上2……

  5、幼儿进行第一次整理:边整理边将自己的整理步骤记录下来。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观察幼儿整理的不同顺序与方法。

  (1)削铅笔:指导幼儿尝试学习掌握削铅笔的方法,并学习看步骤示意图掌握制作笔套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整理铅笔盒:指导幼儿将各种文具分类有序的,整齐的放入铅笔盒中,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3)包书皮:指导幼儿学习看步骤示意图掌握包书皮的方法和步骤,在包书皮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寻找和书本大小对应适合的书皮,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整理书本及作业本:指导幼儿将书本及作业本归类好,并按大小整理摆放整齐,同时学习看功课表,找出对应的课本和作业本。

  (5)系红领巾:指导幼儿学习看步骤示意图掌握系红领巾的步骤,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6)整理书包:指导幼儿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按先后顺序分别整理:削铅笔→整理铅笔盒→包书皮→整理课本和作业本→整理书包,让幼儿在模拟活动过程中学会自理、自立,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6、播放小学生整理书包的过程的录像。

  7、引导幼儿说说小学生是怎样整理书包的。

  8、按照小学生的正确方法再次整理书包。

  (二)“学做小学生”体验区

  1、请小学教师当助教,另一教师配合。

  2、引导幼儿观看小学一日学习生活各个环节片段的录像。

  3、由小学教师助教组织幼儿模拟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情景。

  让幼儿具体的体验感受小学的学习活动,增强入小学的愿望。

  4、模仿小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体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交流与分享。

  1、活动后请幼儿谈谈你活动后的收获,及你感到困惑或有困难的地方是什么?老师和小学教师一起向幼儿解答。

  2、幼儿向小学教师提问:说说你对入小学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小学教师为幼儿解答。

  【活动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是以幼小衔接为主,情感为主线的一系列生动的活动。以幼儿参观小学掀开主题活动的帷幕,到对小学的好奇、想要上小学,再到对幼儿园的依依不舍、对老师朋友的分别,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活动中教师、家长的参与也是我们作为成人参与者心灵受到了孩子们的触动,萌发了想要为孩子留住幼年回忆的想法。

8、大班主题公开课我要上小学教案反思

  主题来源

  孩子们从幼儿园大班进入小学,是从学龄前向学龄期跨越的重要时期。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为了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变化,顺利地入小学,我们设计并开展了大班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啦》。

  主题目标

  1.珍惜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通过回忆谈话、制作纪念册、学唱毕业歌等形式,表达自己的离园之情及对老师的谢意。

  2.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即将上小学的大班小朋友,激发他们向往小学的欲望和热爱幼儿园、热爱老师的情感。

  3.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上课、学习的基本情况,了解应该为入小学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激发幼儿做一名小学生的强烈愿望。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主题环境创设:

  (一)活动室墙饰

  1.小学生校园活动的资料、照片,布置成"小学生学习游戏"的专题展览,创设我要上小学的氛围。

  2.幼儿绘画作品"我心目中的小学"、"我们就要毕业啦"主题系列墙饰。

  (二)美工区

  1.准备绘画、制作用的材料,方便小朋友继续制作离园纪念册及制作毕业宣传海报。

  2.做毕业典礼的手工作品准备,如:制作拉花、彩球、博士帽等。

  3.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献给幼儿园的礼物,手工粘贴作品"可爱的幼儿园"和立体作品"我心目中的小学"。

  (三)语言区

  1、提供有关毕业主题的书籍。

  2、提供可让幼儿阅读、交流、讨论的有关小学的照片、图片、图书等。

  (四)操作区

  提供小学生用的学习用品,小朋友自己选择用,并学习分类整理,也可与整理小书包密切联系起来。

  (五)结构区

  提供各种积木、辅助材料,供幼儿拼插搭建"我心目中的小学"。

  家庭与社区教育

  1.向家长介绍本主题网络及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做的入学准备工作。

  2.家长在家提醒幼儿按时作息,养成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一定任务的习惯。

  3.请家长协助幼儿排练节目为参加毕业典礼活动做准备。

  4.家长多给孩子讲上学的趣事,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及入小学的迫切愿望并多带孩子熟悉上学路线,了解上学的规律,减少心理焦虑,做好入小学的充分的心理准备。。

  5.向家长发放幼小衔接调查表,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以便家园配合更好的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6.聘请有经验的小学校长为家长举行"幼小衔接"家庭教育讲座,向家长介绍孩子入小学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7.带领幼儿去参观"耦耕小学"。

  主题活动的开展

  1.谈话活动:今年毕业典礼做什么?

  2.制作"毕业活动"宣传海报,布置毕业生走廊、活动室环境以及与主题相适应的活动区,如:小小学堂等。

  3.组织幼儿制作博士帽,共同排练毕业典礼的节目,

  4.互赠毕业留言(留画)、填写离园纪念册。

  5.家长参与活动:请耦耕小学校长为毕业班家长讲座,发放"幼小衔接调查表"。

  6.照毕业照。

  7.组织幼儿参观小学。

  8.健康领域:我的小书包,放学路上。

  9.毕业班全体小朋友制作毕业纪念品,制作毕业班小朋友送给幼儿园的礼物。

  10.召开毕业典礼,邀请毕业班家长共同参加。

  活动方案一 诗歌《毕业诗》

  活动目标

  1.能有表情的朗诵全诗,学习朗诵的技巧。

  2.丰富词汇:毕业--在幼儿园学习期满。

  3.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激发幼儿对老师、幼儿园的留恋之情。

  活动准备

  布置幼儿员毕业画展、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写真照片展、体现诗歌内容的多媒体可见一套。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参观画展、照片展,谈话,引出诗歌。

  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三年的生活、学习、游戏情况,激发他们的留恋的情感。

  2.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学习新词:毕业。

  3.结合课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4.幼儿分段学习诗歌,教师要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朗诵,表现出重音、停顿和朗诵的速度变化。

  5.教师小结,激发幼儿对教师、幼儿园的留恋之情,以及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排练诗歌表演,为毕业典礼做准备。

  活动方案二 准备做个小学生

  活动目标

  1.增进幼儿对小学的认识,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2.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上课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引导幼儿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和行为习惯准备。

  活动准备

  请家长带幼儿购买小学生书包、文具等,组织幼儿到小学校参观,请幼儿园去年毕业的幼儿来园座谈,幼儿参观小学的录像带一盘。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进行谈话

  谁知道幼儿园附近的小学叫什么名字?你想上小学吗?你了解幼儿园与小学有什么不同吗?

  2.播放参观小学的录像带:

  了解小学的房舍、操场和设备,观看小学生升旗、上课、上操、少先队活动和课外活动等。

  3.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说说小学和幼儿园有哪些不同?(如做操内容、上课时间、上课形势、教学常规、布置作业、入队仪式……)

  4.与小学生座谈

  请他们谈谈上小学的体会,回答幼儿所关心的内容。

  5.创设情景,模仿小学生上课

  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端坐、听讲、发言、做作业。为做个小学生做好准备。

  活动方案三 绘画《我们上小学去》

  活动目标

  1.能想象的画出小朋友上课的情景。

  2.发展幼儿用画面描述情节,表达感情的能力。

  3.激发幼儿向往学校生活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自备一个小书包:MP3、图画纸、彩笔、蜡笔课前请幼儿观察小学生上课的情景。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上学歌》,启发想象,导入活动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想象的讲述自己上学的情景。

  2.观察图片,自由交谈,激发幼儿绘画的愿望

  3.幼儿想象绘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画出想象中去上学的情景,教师要适时地给与指导、示范。

  4.作品观摩与讲评

  让幼儿讨论:谁最想小学生?谁心情最愉快?哪幅画面内容最精彩?随机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生活的情感。

  活动方案四 集体活动(谈话)--今年毕业典礼做什么

  活动目标:

  1.为幼儿创设一个欢送愉悦的谈话环境,幼儿可以畅所欲言。

  2.幼儿把设定的内容记录下来。

  3.让孩子们感受毕业典礼以身为主,自己是活动的主人

  活动过程

  1.老师和孩子一起算算离毕业还有多少天?幼儿意识到自己快成为一名小学生

  2.讨论:你在毕业时最想做的是什么?今年的毕业典礼我们怎样做更好?

  3.孩子们把自己的意见与大家交流,选出最好最适宜的方案,老师录音。

  4.孩子们把预定好的毕业典礼内容记录下来,贴在宣传兰里,让父母感受自己毕业时的心情和感想。

  活动方案五 社会活动--参观小学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参观小学感受到学校的气氛,增加幼儿想上小学的愿望。

  2.幼儿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感到光荣和自豪。

  活动准备:

  邀请学校的老师一起带孩子 参观学校。

  活动过程:

  1.孩子们来到耦耕小学,认识了和自己一起参观的郑老师,听着老师亲切的话语,孩子们立刻喜欢上了学校,喜欢上了学校的老师。萌发想象上学的愿望。

  2.参观心中向往的校园,参观学校的草场、班级、电脑室、展览室等。启发孩子对自己将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上学而感到高兴。

  3.活动延伸:我看到的学校

  孩子们把参观的感受用画笔展现出来,让小伙伴和老师,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是以幼小衔接为主,情感为主线的一系列生动的活动。以幼儿参观小学掀开主题活动的帷幕,到对小学的好奇、想要上小学,再到对幼儿园的依依不舍、对老师朋友的分别,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活动中教师、家长的参与也是我们作为成人参与者心灵受到了孩子们的触动,萌发了想要为孩子留住幼年回忆的想法。

9、大班主题优质课我要上小学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独自分类整齐和摆放整理小书包里的主要学习用品,为入小学做好自理能力准备。

  2、初步了解感受小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激发幼儿入小学的愿望,向往当个小学生。

  3、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对小学的了解。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用盘子装:各种图书、书包、双层铅笔盒、书皮、铅笔削、铅笔、橡皮擦、练习本、垫板、学生卡、红领巾、功课表、“我会整理书包”记录表;包书皮、系红领巾、整理铅笔盒、整理课本及作业本的步骤示意图。

  2、事先和班级的一位小学教师家长联系来班级助教事宜,拍摄小学一日学习生活各个环节片段的录象及小学生整理书包的过程的录象。

  3、创设小学课堂情景:各种文具、桌椅摆放、粉笔、黑板、音乐磁带、三用机、录象机、VCD。

  【活动过程】

  一、集中活动,提出任务(地点:音乐厅)

  1、介绍今天我们请来的助教小学老师,请小朋友跟着小学老师一起模拟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

  “小朋友,今天我们请来了我们班何嘉欣的姑姑、前埔南区小学的何老师来我们班。我们用掌声欢迎何老师的到来!”何老师与孩子们问好。“今天何老师要告诉我们怎样做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还要教我们学做小学生呢!”

  2、提出任务:学做小学生和学习整理书包。

  今天我们要学做小学生,一些小朋友可以跟着何老师到教室学习,另一些小朋友可以留在这里跟吴老师学习。

  二、幼儿自由选择所要体验的生活区或体验区,进行活动(地点:音乐厅和教室)

  (一)生活区:“我的小书包”

  1、教师出示书包,请幼儿谈谈书包里都放有哪些学习用品?

  “小朋友,你们这是什么?你们知道书包里装着什么吗?”请幼儿个别回答。

  2、请幼儿取出和同伴讨论书包中的各种学习用品。

  “现在请小朋友把书包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放在盘子里,还可以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书包里的东西”。

  3、提出任务:“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整理自己的小书包。”

  4、教师介绍“我会整理书包”记录表与步骤示意图的使用方法。

  记录表:小朋友做完一件就按做的先后顺序在表格里写上数字,比如第一削铅笔就写上1,第二包书皮就写上2……

  5、幼儿进行第一次整理:边整理边将自己的整理步骤记录下来。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观察幼儿整理的不同顺序与方法。

  (1)削铅笔:指导幼儿尝试学习掌握削铅笔的方法,并学习看步骤示意图掌握制作笔套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整理铅笔盒:指导幼儿将各种文具分类有序的,整齐的放入铅笔盒中,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3)包书皮:指导幼儿学习看步骤示意图掌握包书皮的方法和步骤,在包书皮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寻找和书本大小对应适合的书皮,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整理书本及作业本:指导幼儿将书本及作业本归类好,并按大小整理摆放整齐,同时学习看功课表,找出对应的课本和作业本。

  (5)系红领巾:指导幼儿学习看步骤示意图掌握系红领巾的步骤,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6)整理书包:指导幼儿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按先后顺序分别整理:削铅笔→整理铅笔盒→包书皮→整理课本和作业本→整理书包,让幼儿在模拟活动过程中学会自理、自立,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6、播放小学生整理书包的过程的录像。

  7、引导幼儿说说小学生是怎样整理书包的。

  8、按照小学生的正确方法再次整理书包。

  (二)“学做小学生”体验区

  1、请小学教师当助教,另一教师配合。

  2、引导幼儿观看小学一日学习生活各个环节片段的录像。

  3、由小学教师助教组织幼儿模拟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情景。

  让幼儿具体的体验感受小学的学习活动,增强入小学的愿望。

  4、模仿小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体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交流与分享。

  1、活动后请幼儿谈谈你活动后的收获,及你感到困惑或有困难的地方是什么?老师和小学教师一起向幼儿解答。

  2、幼儿向小学教师提问:说说你对入小学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小学教师为幼儿解答。

  【活动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是以幼小衔接为主,情感为主线的一系列生动的活动。以幼儿参观小学掀开主题活动的帷幕,到对小学的好奇、想要上小学,再到对幼儿园的依依不舍、对老师朋友的分别,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活动中教师、家长的参与也是我们作为成人参与者心灵受到了孩子们的触动,萌发了想要为孩子留住幼年回忆的想法。

10、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我会看时钟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见时间是多么的宝贵。但时间对孩子来说却非常抽象,他们一般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平时,与家长交流,听到家长报怨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另外,大班的孩子面临入小学,小学与幼儿园的作息差别很大,小学必须严格遵守时间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所以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要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时钟是孩子们了解时间、感受时间最直接的工具,因而设计教学活动《我会看时钟》,以此为契机,生成有关时间的主题活动,引起幼儿对时间的关注。

  在幼儿学会看时钟的活动之后,继续让幼儿了解现代的计时工具有哪些,如手机、电脑、电视、收音机等,引导幼儿收集有关从古至今计时工具的发展,即丰富了幼儿有关计时工具的知识,又培养了幼儿收集信息的能力,支持鼓励收集信息的幼儿交流收集的信息,学会与人分享;其它幼儿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同时增强收集信息的兴趣。从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幼儿对时间的认识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平时要从幼儿的生活入手进行渗透。如把早起床、早餐、入园、做操、活动等时间较固定的环节,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画出钟表的时间,并用图画表示相应的活动内容)表示各生活环节的时间和活动内容,并配以简单的文字(或指导幼儿简单画出相应的活动内容),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引领幼儿感知单位时间的长短,如,1分钟有多长,在1分钟内我们可以做什么?在家里,起床用多长时间等,潜意识让幼儿知道动作的快慢与节约时间的关系,初步学会打理时间,把握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在一日活动各环节的开始及结束,引导幼儿看时钟,了解每项活动所用的时间,让幼儿充分感知时间,避免做事拖拉的不良习惯。

  家长工作:建议家长在家及时提醒督促幼儿遵守作息时间,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2、学会看整点。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实物时钟3个。

  2、每人一个自制小时钟,胸卡数字1—12。

  活动进程

  一、猜时钟谜语,激发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仔细听: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那里为什么要有钟表?

  [设计意图:将好听的谜语,作为活动的开始,激发了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问题:“你在哪里见过时钟?”直接指向幼儿的相关经验,引导幼儿知道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二、认识时钟,学认整点。

  1、感知钟面。

  引导幼儿回忆: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请幼儿交流。)

  时钟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数字是怎样排队的?指针是怎样跑的?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每组一个时钟,请幼儿与同伴观察交流,老师每组认真倾听,了解幼儿的观察能力。)

  师引导幼儿重点了解:

  (1)有1-12个数字,知道数字的排列规律,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如12与6在一条直线上等;引导幼儿扮演时钟12个数字,模仿小时钟站好,体验时钟数字的排列规律。

  (2)有两根指针,黑色长针是分针、黑色短针是分针。了解时针与分针的关系,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知道指针是顺时运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安排了回忆钟面、观察钟面、讨论钟面及我做小数字等活动,帮助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孩子们在参加小组讨论、探索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自主探究,学认整点。

  依次出现表示1点、2点、3点的钟面问:“这是几点?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知道表示整点时,分针指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如,教师拨出时间,幼儿快速说出时间;教师说出时间,幼儿快速拨出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提供可操作的时钟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认识整点提供活动的条件,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老师与幼儿商讨游戏玩法,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规则:老狼说时间,幼儿扮小时钟正确表示。

  [设计意图:孩子自主游戏时,需要思考:角色的分配——多少人扮演数字,几个人扮演指针;游戏的组织——数字怎样站,指针怎样站;游戏的玩法——时针与分针怎样运转才能正确表示时间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孩子们需要讨论、尝试、商量、协调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组织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对时钟的认识更加深刻,孩子的探索能力、与同伴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体验到独立解决问题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因为代表烟台市特级教师向全市教师展示的教学活动,因而多次地在不同班级试讲。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情绪非常好,积极参与活动,尤其是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让孩子们14人一组,自己想办法站成时钟的样子,孩子们非常喜欢,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与管理能力,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

11、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我的一天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时间的行程。

  2、初步认识时钟,正确地辨认整点。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第10号:我的一天。

  2、挂钟一个,长针、短针做成手状。

  3、幼儿自制的时钟人手一个。

  4、《小闹钟的音乐》

  5、大鼓一个。

  6、“我的一天”小卡片一套。

  活动过程:

  1、“小闹钟”你好。

  ——听听音乐看看钟,说说钟面上有什么。

  ——教师念绕口令:长针长,短针短;长针走得快,短针走得慢;长针走一圈,短针走一步。

  ——教师边念绕口令边拨钟。如:如长针短针握握手,12点钟;长针短针排一排,6点钟;长针握12,短针握1,1点了。

  ——幼儿在自己的钟上拨出与教师相同的钟点,并读出时间。

  3、说说“我的一天”。

  ——与幼儿一起讨论一天要做哪些事。(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图片)

  ——幼儿将卡片按时间的前后顺序排好队。

  ——看教师的钟面,幼儿在自己的钟上拨出相应的时间,并举起相应的卡片。

  4、游戏:“小闹钟”

  ——听一遍音乐,教师敲鼓数下,幼儿拨出钟点。

  ——教师拨出钟点,幼儿用肢体表现相应的生活情景。如:教师拨12点,幼儿做睡觉的动作。

  活动反思:

  本堂课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活动准备充分,层次清楚。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学会了看整点。

  本堂课的开始部分我以听音乐唱《小闹钟》歌曲,引出主题,我提问:“刚才唱的是谁呀?”小朋友都能说出是小闹钟。随后我通过念绕口令让幼儿了解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规律。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很浓厚。

  本堂课的第二部分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我通过让幼儿说说《我的一天》,说说一天中做了哪些事情,猜猜看那些事情是在几点钟做的,为下面的活动:幼儿在钟面上拨出钟点做铺垫。但是我在引导他们说出一天中做了哪些事情时,讲得过于细致、所以占掉的时间比预设的多了几分钟,因此,把最后一个环节:幼儿练习(活动材料第二册第9页)改为了延伸活动。

  从整堂课来看,幼儿的学习兴趣很浓,尤其是在游戏《小闹钟》时,他们能根据我拨出的时间用肢体做出相应的生活情景。

  孩子们在这堂课的出色表现,比我预想的要胜出一筹。

12、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我会看日历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小朋友到了大班应该有一定的时间概念,在平时问小朋友今天是星期几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不能正确说出,通过思考我便设计了这堂课,让幼儿能够学会看日历。

  活动目标

  1.学习看日历,知道一个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2.知道日历的意义,并能按指定条件找到日历上的位置。

  3.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会思考,并让幼儿学会和同伴协作。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一个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难点:按指定条件找到日历上的位置

  活动准备

  大的日历一份,教师自制5月和9月的日历各一份

  幼儿人手一份日历,铅笔,幼儿会认识1~30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猜谜语,引出内容(日历)

  2.认识日历的种类(年历、台历、挂历等)

  二、带领幼儿听故事了解日历,并结合1~30的数字

  三、出示一张大日历让幼儿观察,并让幼儿说出上面看到了些什么?

  (教师在这个环节仔细讲解日历上面的数字的含义,讲解每个格子的含义,讲解日历上面的数字有不同颜色的含义)

  四、 认识星期

  (告诉幼儿一个星期有7天,而这7天用了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五、教师出示5月和9月的2张挂图,带领幼儿认识日期

  教师让幼儿先找年份,再找月份,最后找几号,并指导幼儿找出5月1日和9月10日

  六、教师给幼儿发一张日历表,让幼儿按照老师指定的条件在日历上找出相应的位置,并让幼儿说出你找到的是几月几日。

  七、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八、总结,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活动开始时我先让幼儿认识日历,挂历,台历,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你在日历上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很好奇,大家都在不停的开动脑筋,有的发现图案不同,数字不同等,我利用着一环节让幼儿结合以往学过的知识,充分地发挥了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活动前我有意识地收集了很多日历,以便孩子们在接下来找节日的环节中操作探索,孩子们对日历很感兴趣,在找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不能正确找出日子,但经过多次的练习,孩子们基本上能按老师指定的条件找到相应的日期,孩子们也相当地有成就感。

  整个活动下来老师感觉孩子们学得很轻松,而且效果有好好,孩子们学得很开心,但美中不足的就是老师讲得太多,影响了孩子们自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

13、大班数学活动金龟子姐姐教我学数学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继续尝试看情景图编应用题。

  2.学习8的第三、四组加减,进一步理解两个部分数的交换关系。

  3.提高分析、推理能力、思维的灵敏性及尝试精神,锻练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情境图:树叶飘零的大树,树叶8片(有大有小);小猴吃桃;有云朵的天空。

  白兔图片一个,8以内数字若干,7以内的加减算式若干。幼儿学数学P10-11活动过程:

  一、复习1.游戏"开火车",复习7以内数的加减。

  师:我们班小朋友聪明吗?(聪明)聪明屋中的金龟子大姐姐要请我们去做客,她呀,要证实一下谁是最聪明的孩子,现在就让我们到聪明屋中去吧!怎么去呢?让我们来开火车吧!我们的火车几点开?(老师出示式题卡)师:嘿嘿,我们的火车几点开?(如3+1=, 6-1=, 0+4= ……)幼:嘿嘿,我们的火车4点开。(……)放开火车的音乐。(师生齐做开火车的律动)2.游戏"又有香蕉又有梨",复习8的组成。

  师:到了,看看,金龟子她们用什么来招待我们小朋友的呢?

  --导出"又有香蕉,又有梨"的游戏。

  师:又有香蕉,又有梨,5根香蕉,几只梨。(举数卡5)幼:又有香蕉,又有梨,5根香蕉,3只梨。

  师:又有香蕉,又有梨,7根香蕉,几只梨。(举数卡7)幼:又有香蕉,又有梨,7根香蕉,1只梨。

  (多玩几次)二、看情境图学习8的第三、四组加减师:小朋友今天表现很好,又认真又守纪律,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金龟子为我们准备的题目吧!

  1.出示情境图:一棵落叶大树,学习8的第二组加法。

  师: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呀?(大树)秋天,大树落叶子了,我们一起看看地上落了几片树叶?(5片)秋风一吹,又落下了3片树叶,那么地上一共有几片落叶呢?(8片)你用什么方法算的?(幼儿尝试回答:5片和3片合起来是6片树叶,或说出"用加法算出来的")列成算式怎么列呢?(幼儿:5+3=8)这式子中的数字5.3.8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幼儿尝试回答"5"表示先落下的5片落叶,"3"表示又落下的3片树叶,"8"表示一共落下的落叶数量。

  师:我们再看看这8片落叶一样大吗?(不一样,有的大些,有的小些)几片大一些?(3片)几片小一些?(5片)现在我请谁来根据这件事情编一道加法应用题,要跟5+3=8不同。

  幼儿尝试编:地上有一些落叶,3片大一些,5片小一些,地上总共有几片落叶呢?

  师:刚才小朋友编得很好,谁来列式呢?(幼儿3+5=8)这式子中的3.5.8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教师指5+3=8、3+5=8两道式子,引导幼儿观察异同,幼儿尝试找规律。

  教师小结:以后只要看到两道加法算式,加号前后的两个数字相同只是互相换了位置,他们的得数是不变的,是相等的。

  2. 学习8的第三组减法师:树叶落下来了,白兔姐姐很爱劳动,她来拾落叶了,你们看看,8片落叶被白兔姐姐拾去5片,还剩下几片落叶呢?(列式8-5=3,式中的8.5.3分别表示什么?)师:看到了这道式子,你想到哪道式子呢?谁能用图片上的事情把8-3=5编成应用题呢?(幼儿编)"地上有8片树叶,白兔姐姐拾去3片,地上还有几片树叶没拾?)3.学习8的第四组加减法师:小朋友编得真好,你们看图会编了,我这儿还有几幅图,谁来帮我编一编?

  A"小猴吃桃"情景图:即图上一只小猴,前面8只完整的桃子,旁边4只桃核),幼儿列式:8-4=4B看图示编题,幼儿编:天上有4朵云彩,又飘来4朵,天上一共有几朵云彩?幼儿列式:4+4=84.编题师:好,现在我们不看图,自己动脑筋想一件事情来编编看,这六道式子随你编。

  5+3=8,3+5=8,8-5=3,8-3=5,8-4=4,4+4=8)三、幼儿作业师:小朋友编得真好,金龟子姐姐听完以后,还让你们完成下列作业。

  1.填空格、列算式。

  先填出空格里的数,再根据组成式用三个数列出四道加减算式题。

  2.吹泡泡。

  算算泡泡里的算式,给得数是8的泡泡涂黄色,得数是7的泡泡涂粉红色。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指导学生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学生说三句话以及算式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加减法的算理。

14、大班主题我们要上小学了教案反思

  主题目标:

  1、初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向往当个小学生。

  2、熟悉了解如何爱护和正确地是哟偶那个学习用品。

  3、模拟小学生的生活,初步感受小学生的学习活动。

  4、体会我们已经长大,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毕业。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6、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过程:

  一、聊聊同学、表达自己的感受

  出示“同学”字样:什么是同学?你有几个同学?你最要好的同学是谁?

  小结:在你们身边有你最要好的同学、有你觉得最有趣的同学、同学们在幼儿园里一起生活、学习,有了很深的感情。

  二、记忆游戏,引发认识新同学的愿望

  1、交流已有经验

  到了小学,你会认识许多新同学。有什么办法能很快认识新同学呢?

  小结:先了解你的新同学,比如用心记住新同学的名字,记住他们的特点,然后再主动和他交流,这样他就会愿意和你做朋友了。

  2、游戏:认识新同学

  (1)出示图片,这里有好多新同学

  有几个新同学?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他们的名字吗?

  小结:把新同学的长相特点和名字联系起来,会记得更牢。

  (2)老师给大家安排了座位,你有什么方法记住他们每个人的位置?

  小结:可以按照左右前面方向记、可以先记住一个人的位置,再记住其他人在这个人的什么位置……

  3、幼儿操作卡片。

  4、验证、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的座位?

  小结:当你想要认识新同学,先要了解他,然后和他多交流,就能做朋友了。

  主题反思:

  《我要上小学》这一活动是以幼小衔接为主,情感为主线的一系列生动的活动。我们以幼儿参观小学掀开主题活动的帷幕,到对小学的好奇、想要上小学,再到对幼儿园的依依不舍、对老师朋友的分别,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活动中教师、家长的参与也是我们作为成人参与者心灵受到了孩子们的触动,萌发了想要为孩子留住幼年回忆的想法。

  “走近小学”——我们组织孩子参观了回民小学,观摩了小学的环境、操场、实验室等场景,并通过小学教师的见面、解疑,消除了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担心自己没有办法适应小学生活的无安全感,通过对小学生活、学习、交往的了解,逐渐萌发了孩子们“我想上小学”的崇敬、兴奋的心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一系列小学的材料、背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歌曲、画面等等为孩子做了入学前的心理适应工作。

  “了解小学”——我们以墙饰创设为载体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孩子自己提出有关小学的问题,自己设计“了解小学”的方案,并大胆实践,通过墙饰设计来表达丰富的情感,来解答心中的各种疑惑。孩子在利用各种途径寻求知识、丰富经验的过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他们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了整个环境的改变,满足了探究的需求,也对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有了更多的了解。当墙面作为作品展示空间出现在孩子面前时,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作用于幼儿头脑中碰撞出新的生活经验,看到自己的成果能够与更多的小朋友分享,他们是多么激动和开心,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离园时刻”——随着上小学的兴奋渐淡,离园的忧伤逐渐提升,对幼儿园的不舍:滑梯、操场、玩具、乃至桌椅,都是那么的依恋;对老师的笑容、声音、亲切,都是那么的难以忘怀;对朋友的嬉戏、玩笑、生活,都是那么的难舍难分,孩子们开始从对小学的模拟到一次次认真地模拟幼儿园的生活,他们想要把幼儿园深深的刻在脑海,作为幼时最美好的回忆。这时的我们,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尽力得想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带着对孩子们的不舍,我们准备了大量的活动:设计名片、离园纪念册……都以情感、友谊、亲情为主线的,家长们更是积极参与,给孩子们准备了离园小礼物、拍照、摄像,通过多样的方式为孩子留住这一切的美好。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的开展,给了我们不少启示。孩子的兴趣与需求是活动的生长点。作为教师,我们要满足孩子的兴趣与需求,并为孩子提供展示的物质条件和实现想法的精神空间。主题是孩子积累经验,学习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对于孩子表现出的愿望想法给予积极回应,并将活动的目标与孩子的需求相结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丰富孩子的经验,使活动深入开展。相信孩子,将孩子作为主体,老师要真正成为孩子活动的观察者、倾听者、提问者、合作者,并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性。

15、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我的小学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孩子们从幼儿园大班进入小学,是从学龄前向学龄期跨越的重要时期。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为了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变化,顺利地入小学,设计并开展了活动《我的小学》。了解小学环境以及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帮助幼儿将来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为幼儿入学进一步做好全方位准备。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材料与模型的关系。

  2、通过欣赏,对比观察平面图,讨论分析,交流合作的方法。

  3、喜欢与同伴合作,对上小学充满向往。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1、了解过小学生活。

  2、PPT课件、废旧材料,铺助物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小学图片,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了解小学,为成为小学生做准备,看看我们的小学是什么样。

  2、观看图片,巩固对小学各地方的理解。

  (二)讨论并尝试模型中房屋的制作。

  1、介绍模型房屋,交代任务。

  这里有一个模型房屋,我们要在这里做我们自己小学的模型。表现5个地方的场景。

  2、对比观察教学楼,讨论尝试不同建构的表现方法。

  3、介绍任务和人数,请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小组分工。

  (三)分工合作,建构模型。

  1、根据自己任务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

  2、鼓励孩子们大胆制作,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3、将制作好的模型放入盘中。

  4、美化模型。

  (四)欣赏展示,提出建议。

  1、每组代表介绍自己做的是什么地方,分享制作经验。

  2、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开展“我的小学”美术活动,初步体验小学生的生活。

  活动反思: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被公认为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也是培养幼儿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大班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这次活动内容符合幼儿个体身心发展。美术教育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都应该围绕着服务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幼儿园美术教育并不是教幼儿什么惊人之作,而是使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潜能,建立大胆创造的信心,养成坚韧不拔的毅力,为将来无限的发展创造可能。

16、大班主题我快上小学了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升入小学了,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一定会认识许多新朋友,这是,让孩子获得一些自我介绍的经验非常重要。此次活动可以让大班的其他老师以借班的形式上课,这样可以让我快上小学了的学习更富有实际生活的体验。从而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将要成为小学生,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常规。

  2、认识书包,学会整理书包,知道整理书包的重要性。

  3、积极向往小学生活,同时不忘幼儿园的老师和同伴。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重点难点

  重点:积极向往小学生活

  难点:增强理解智力、分析能力、爱心智力

  活动准备

  1自带书包、学习用品。

  2. 小学的环境、小学生学习的图片,相应的字卡。

  活动过程

  一、回忆参观情景,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

  师:上次我们小朋友去参观了小学,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小学和幼儿园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幼儿自由讲述,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二、翻图讲述,知道怎样做个小学生。

  (1)老师: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小学和幼儿园有这么多不同。你们喜欢上小学吗?要想成为一名小学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做到很多的事情,那应该做到哪些事呢?请和好朋友说一说。

  (2)个别提问。

  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并整理成一句完整的话。

  (3)除了刚才小朋友讲到的这些,还需要做到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补充没讲到的)

  (4)老师完整的小结一次。(出示字卡:小学生要做到:早睡早起不迟到;爱学习、勤动脑;爱劳动、讲礼貌;团结友爱不忘掉;小书包、整理好,高高兴兴上学校。)

  三、认识书包,了解书包的结构。

  (1)相互介绍书包,认识书包的结构。

  (2)请1-2个幼儿介绍自己的书包。认识书包的各个部分、颜色、图案

  四、操作探索,学会整理书包。

  (1)师:书包有什么用?(放书和本子、一些学习用品)那你们会自己整理书包吗?我们去试一试。

  幼儿自由整理书包,老师巡回观察,注意幼儿整理书包的不同方法。

  (2)请两位用不同方法整理书包的幼儿示范一遍大家看,要求边整理边讲述并解释这样整理的原因。

  (3)然后讨论:你觉得谁整理书包的方法好?为什么?

  (4)老师小结:把铅笔、橡皮、尺都放在文具盒里,再放到书包里,拉好拉练,这样不会弄断铅笔、弄丢橡皮和尺了,用的时候一下子就能找到了;把练习本叠整齐后再放入书包的外层,而书叠整齐了放在书包的里层,大小分开来放找起来就更方便了,而且也不会把书本弄破、弄皱了,最后别忘了拉好拉练。

  教学反思

  活动一开始让幼儿回忆参观小学的情景,然后再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有利于幼儿记忆智力与分析比较智力的发展。然后通过先让幼儿说说怎样做个小学生,再结合图片老师把他们的回答概括成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有利于幼儿的理解智力的发展。对于一个人的知识,是以理解为准,理解了的才算认识,才成为有用的知识,才是开发智力的基础知识。不同的幼儿对与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理解,作为学生的理解,主要是提高知识水平,提高思维能力。

  幼儿从以往“老师示范,幼儿学样”的旧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在让幼儿自由整理书包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的整理,虽然在活动中幼儿整理书包的方法都不同,但也有利于幼儿自学智力的发展,再让幼儿比较不同整理书包的方法。也有利于幼儿的比较和判断智力的发展。最后再次操作过程,提高了幼儿的运用智力。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让幼儿准备的更充分,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准备互赠的礼物。让幼儿对师生和同伴之间有依依不舍的感觉。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好朋友。听课的老师对我的这堂课做出了积极的评价,思路清晰,每个环节都赋予了教育意义,对时间的把我不太准确。我在以后的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严格把我教育教学时间,抓住幼儿最佳的学习时间。

相关内容
  • 大班社会教案我来交朋友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我来交朋友反思

    1、大班社会教案我来交朋友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和同龄人交朋友,学习和新朋友认识、相处的简单方法。  2.体验交到新朋友并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与同龄班班教师交流活动目的和内容。  2

  • 小学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实践活动
    小学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实践活动

    对于小学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探究已经进行了几个月的研究,返璞归真到这个课题研究的题目,我认为,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实施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对于小组合作的内容设计是否形式新颖?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去思考的。对于学生的教育是因材施教,同样小组合作学习也应做到因地制宜,具体案例的实施过程、教学效果、教后的反思、改进、再实施如此的良性循环才能对我们的研究有实在

  • 大班科学教案丰收的季节秋天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丰收的季节秋天反思

    1、大班科学教案丰收的季节秋天反思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一些农作物或果树。  2.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景,体验金秋是丰收的季节,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教育幼儿尊重成人的劳动,爱惜农作物。  4.对科学

  • 大班安全教案反思火的危害
    大班安全教案反思火的危害

    1、大班安全教案反思火的危害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认识火,了解火的用途及危害。  2、通过防火安全知识学习,增强幼儿防火意识。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

  • 大班美术教案我想飞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我想飞反思

    1、大班美术教案我想飞反思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够大胆想象各种飞行的方法,掌握画飞行中的人物的技能,激发对想象画的兴趣。  2、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

  • 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轮胎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轮胎反思

    1、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轮胎反思  设计意图:  轮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和熟悉的物品,幼儿在积累了一些对轮子的相关经验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感知,轮胎的花纹既有实用作用又有装饰作用,通过创意绘画,从而获得更多的

  • 大班美术教案线―美丽的向日葵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线―美丽的向日葵反思

    1、大班美术教案线―美丽的向日葵反思一、PPT播放音频,引出主题"向日葵"。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吗?  2、请先闭上你的眼睛,(播放PPT及音频)。  师:小朋友们,我们

  • 大班社会教案心情与表情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心情与表情反思

    1、大班社会教案心情与表情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面部表情,知道人是有喜怒哀乐的,表情是多种多样的,并能用语言表达各种面部表情的不同五官表现。  2、学习从他人的表情中了解别人的心情,并产生帮

  •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打字机反思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打字机反思

    1、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打字机反思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幽默的风格以及ABA结构和特别的"叮"声出现的规律。  2、创编为打字机加油、放松的动作。  3、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

  • 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反思
    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反思

    1、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反思  活动目标:  1、巩固对手足口病的病症认知。  2、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3、心理上知道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