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栏目: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18-04-09 13:00:54

《2018年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内容] 第56页例题,“试一试” 及“想想做做”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试一试中的四个图形彩纸、剪刀、例题中的3张图片。字母C、N
[教学过程]
一、   试一试眼力,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谈话:在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眼力好?想不想玩?
美丽的蝴蝶,和我们玩起了游戏,你知道它身体的另一半时几号吗?
请小朋友用手势表示。
(1)教师课件出示;
(2)学生独立选择;
(3)用手势,集体反馈;
(4)请其中一个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小结:小朋友通过观察这只蝴蝶左边一半,知道了它的右边一半应该是和左边一样的,像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做对称。
(6)生活中对称的现象很多,你还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7)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二、操作,体会特征
师:刚才我们在生活中找的,都是对称的物体。我们把其中的天安门、飞机和奖杯这些物体画下来,就可以得到如下的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图形。)(1)请同学们拿出你课前剪下的这三件物体的平面图,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对称的呢?      
(2)交流反馈。演示折纸过程:说说你是怎样折的?
 板书:对折
师: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把图形对折后发现了什么呢?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对称(一模一样)的。
(教师可以补充解释)
师:像这样,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一样(对称),称为完全重合。
板书:完全重合
板书: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把刚才对折后的图形打开来看看,还发现什么呀?
生:一条折痕。
师: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板书:演示对称轴的画法)
师:你能找出另外两张图形中的对称轴吗?用虚线把另外两张图形中的对称轴画出来,相互说一说。(同桌交流)
1.第58页想想做做 师:下面老师再考考大家。
师:(课件出示第58页想想做做第1题)这是我们生活中常会看到的一些图形,你能一眼就看出它们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是轴对称图形的画出它的对称轴。
2.想想做做2。
师:同学们知道吗,我们学的英文字母,有很多也是轴对称图形呢!就让我们在抢答游戏中把它们找出来吧,看谁的反映最快。(教师举字母卡片,学生抢答)
师:(小结) 为什么N、S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上来动手折一折)因为它们对折后不会完全重合。
师:所以轴对称图形一定要对折后能完全重合 。
师:0~9的数字中有轴对称的吗?(学生例举,说说如何对折)三、识别,加深体验——动手操作,1.第57页试一试。(1)师:(课件出示第57页试一试)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同学们猜一猜下面的四个图形中哪几个是轴对称图形?
(2)同学们猜测后问:有没有什么办法来验证猜想?
(3)请同学们结合手中的图形纸片,小组合作,共同验证猜想。
同桌合作,折一折,比一比。是轴对称图形的画出它的对称轴。
(4)小组进行交流,着重引导学生说清判断的依据。
(5)针对正五边形可以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找一找有几条对称轴?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操作,同学们知道怎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
四、教学例2  做轴对称图形。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那大家用你手中的剪刀和纸来剪一个轴对称图形。
(1) 独立尝试;
(2)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剪的?为什么这样剪?
(3) 再尝试剪,比一比谁剪得图形更美?
(把一些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过渡:小朋友真聪明,创造出这么多美丽的图形,下课后同学们继续发挥你们来想像吧!
五、巩固练习
(1)连一连,想想做做4。
师:老师也剪了几个轴对称图形,你能连一连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9页看到第4题,在书上完成。
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画一画,想想做做3。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轴对称图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呢?(电脑出示第58页想想做做第3题)画出下面每一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1)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2)全班交流:说说你的画法。
师:(小结)要使整个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根据对称轴找到已知顶点的对称点。利用方格纸先确定另一半图形的顶点,再连点成线。
六、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把你学到的本领告诉你的小组同学。
(学生小组交流,再点名回答)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折后的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七、看一看,拓展延伸。
第61页中著名的建筑图片
师:轴对称图形以其特有的对称美,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和谐的美感,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建筑也是对称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对称的建筑,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电脑配乐欣赏第61页中著名的建筑图片)
师:这些建筑真美!说说你的感受。你亲眼见过其中的某些建筑吗?能给大家作一些具体的描述吗?这些建筑物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师: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建筑是对称的?
师: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网上去查阅一些有关轴对称图形的资料,和同学交流一下。
推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 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例1的课堂口算设计
    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例1的课堂口算设计

    口算乘法例1的课堂口算设计 班级: 姓名: 课堂小测(每题10分,共100分。) 20002= 910= 802= 70004= 3400= 503= 5005= 604= 1008= 2005= 多位数乘一位数(例1的笔算乘法)练习设计(1) 东升镇太平小学数学科组 一、课前练习 1、口算。 23= 203= 2003= 31= 301= 3001= 42= 402= 4002= 52= 502= 5002= 二、课堂练习 1、课本74页做一做。 3 2 3 1 2 3 2 2 2 ( ) ( ) (

    07-21
  • 三上除法不妨加一道二下的题
    三上除法不妨加一道二下的题

    三上除法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为主线,安排了这样几道例题: 首位够除,十位和个位都没有余数 首位够除,个位有余数 首位够除,且有余数 首位够除,没有余数,个位不够除 看了教材的编排,个人建议增加一道二下的题,表内除法,如768。 首位不够除,虽然是上学期的内容,但学生学了十位够除的,对上学期的知识反而不知所措,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没有真正理解,只是强记竖式的形式,一旦时间长了,就忘了。增加这样的题原因有:1.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初步感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从高位除起,依次一位一位往下除,

    02-11
  •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课书第64页和第65页例8例9以及试一试和想想做做。一.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首先通过情景图用63引出03,学生很容易理解03=0然后通过追问2只猴呢?,4只猴呢?,9只猴呢?类推出02=0,04=0,09=0接着学生很容易通过观察得出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但是这句话还是有错误的,通过对比课本中的原话让学生产生质疑,讨论并交流得出0不能作为除数,否则算式就没有意义了。 二.教学商中间有0或者末尾有0的除法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①商中间或末尾写0的必要性②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首

    07-31
  •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障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障

    不管在哪个学习阶段,运算始终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计算前,我始终要求学生,能清楚地写每一个数字,列竖式时,能做到格式正确,横线用尺画,准确地把竖式的答案写到横式上,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障。 在课堂上,每堂课前2钟时间,我都会好好利用起来,组织学生开展2分钟口算练习,在练习中扎实基础,提高速度。在每次的计算课上,我都会给孩子充分的探索时间,让学生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在三年级上册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这一课时,针

    01-05
  •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新授部分处理略显粗糙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新授部分处理略显粗糙

    姚敏 太仓市新区第四小学,今天刚刚教学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我主要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新授部分处理略显粗糙;练习部分处理过于精细;教师引导过多,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有待提高。 一、 新授部分处理略显粗糙 新授部分对于教授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第一次把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突破、讲透每一个知识点,才能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在新授部分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反思: 1. 一位小数写法和读法的

    06-07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案例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案例

    一、背景分析,统计与可能性:摸球游戏,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设计摸球的游戏,让学生先猜测摸到哪种颜色的球摸到可能性大些,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会少些;再通过分小组开展摸球的游戏活动,进一步验证自己猜测可能性是否合理、正确,最终得出统计与可能性:相等可能性的概念。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

    01-29
  •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学过了乘法在前、加法在后的综合算式, 但没有涉及综合算式的递等式计算格式,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为了打破学生的原有的思维定势,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 目的是为了

    07-08
  • 教学《画角》有感
    教学《画角》有感

    昨天,我们班讲了《画角》。知道画角掌握不好,提前在《量角》这一课里让学生做得尽量扎实一些。可讲完后才发现:即使讲的再全面,孩子们在接受起来仍然需要一个过程。 我大概总结了一下孩子们容易出错的几个问题:1、分不清内外刻度。导致在画角时把钝角和锐角都混淆了。2、画角时记不住标上读数和角的符号。这两点在上课时我强调了很多遍,可遇到现实,就大打折扣,令人伤心。 于是,我利用今天下午周清的时间一边看孩子们做卷子一边

    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