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园共育 > 幼儿亲子教育 > 

当代儿童教育的十大误区

栏目:幼儿亲子教育
时间:2014-07-21 08:40:52
文章:方蕊 分享

《当代儿童教育的十大误区》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亲子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误区一:婴幼儿时期能力强的孩子长大就聪明  
  许多父母认为,婴幼儿早期攀、爬、坐、退等各种“活动”的数量和质量肯定跟他们长大后的各方面能力有关。婴幼儿时期能力强的孩子长大后就一定聪明。 
  美国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近年完成的对一群儿童不同时期智商和情商指标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早期表现与他们长大后各方面的能力,如分析能力、推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微乎其微。 

  误区二:儿童在婴儿时期得到的刺激越多越好

 
  毫无疑问,现在的婴幼儿每天接受的来自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感官刺激比以前多得多。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父母还不约而同地认为,婴幼儿得到的外部刺激应该是越多越好。 
  实际效果与他们想象的相反。现在绝大多数婴幼儿每天接受的外部刺激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在很多家庭中,小宝贝每天接受的感官刺激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他们的生理极限,结果反而使小宝贝正常的智力发育受到了抑制。 

  误区三:孩子哭的时候妈妈离开会导致孩子情绪失衡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当今世界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是情绪失衡者。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来看,孩子们的偶尔哭闹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宣泄和调节行为,年轻的爸爸妈妈大可不必每次都为孩子的哭闹而惊慌失措,更不要因为孩子在无理哭闹时自己断然离开而于心不忍或内疚万分。 

  误区四:对孩子的各种要求迅速作出回应会导致对孩子的纵容

 
  一些年轻的爸爸妈妈总是很快对小宝贝的各种大惊小怪举止和哭叫行为作出反应,另一些爸爸妈妈则完全相反,他们认为过快、过早地回应孩子的各种要求会导致对孩子的放纵,从而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 
  那么,到底谁对谁错呢?跟踪调查的结果表明,那些儿提时代曾经受到殷勤对待和回应的孩子并没有变坏,相反,他们长大后变得更富有独立意识,更善于与人相处和宽待他人;而那些日常要求经常受到父母怠慢甚至被置之不理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变得古板、暴躁和内向,特别是在自我心理解剖方面,他们常常表现出犹豫和不安。 

  误区五:孩子出生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必须马上建立

 
  很多人认为,如同动物界的母子相亲关系一样,婴儿一出生,就应该马上与父母建立起一种亲密关系。其实不然,任何过分急切或突发式的爱抚行为都可能给婴儿带来惊吓和不安。实践证明,循序渐进建立起来的亲密的父子和母子感情最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误区六:如果孩子有特殊才能,一定会在小时侯表现出来

 
  美国加尼福利亚匹特兹大学的罗伯特.阿尔伯特,在过去几十年间曾对各种超能儿童的有关情况进行过研究。结果表明,许多天生就有某种特殊才能的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并没有什么特殊表现,直到后来青年时期或壮年时期的某种偶然机会(如在学校的实验室或文艺会演的舞台上),他们的异常天赋才得以淋漓尽致地自我展露出来或被某位“伯乐”发现。 

  误区七: 独生子女不善于与人交往

 
  实际上,独生子女的童年生活一般要比非独生子女的儿童生活更加温馨、顺利和充满自信,因而独生子女往往具有更强烈的与周围小朋友交往和玩耍的意识,他们长大后,在工作、婚姻和家庭方面也往往更成功或更出色。不过,在一定程度上,独生子女长大后确有对社会缺乏热情的一面。 

  误区八:早年被遗弃和遭受过创伤的孩子智力发育会受影响

 
  一些领养别人孩子的父母往往有以上担心,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美国著名的布朗大学儿童研究中心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被人收养的孩子早年的不幸经历,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激发起他追求成功的愿望,成为其顽强意志力的源泉。 
  英国伦敦大学的精神病学家指出,即使是那些小时候生活在可怕环境中,没有得到及时解救、受过严重心灵伤害的孩子,到6、7岁的时候也能恢复正常的智力水平。环境的改变完全能促使孩子智力的实质性增长。 

  误区九:惩罚少了,姑息就多

 
  很多习惯于用惩罚或打骂方式来教育孩子遵守规矩的父母,仍然笃信他们“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惩罚只会强化孩子的愤怒意识和攻击性。 
  通常,肉体惩罚在最初对制止孩子的恶劣行为可能还有点效果,但时间一长,这种方法不但无效,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和信任。 

  误区十:父母亲的冲突不会影响还不会说话的婴儿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认为,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见,父母应尽量避免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
相关内容
  • 十大高智商谜语最新的2050个
    十大高智商谜语最新的2050个

    1、谜面:莫要疏离杨诚斋 (打一成语)——谜底:不远万里2、谜面:多看无滋味(打一成语)——谜底:屡见不鲜3、谜面:尽收眼底(打一成语)——谜底:一览无遗4、谜面:电梯(打一成语)——谜底:能上能下5、谜面:冰解冰释 (打一常用成语)——谜底:化

  • 十大文案文案53条
    十大文案文案53条

    1、幸福与温馨同行,与完美相恋。2、壹间画室,用画笔为人生添彩。3、知你心意,诺我情谊,知诺茶油,情浓意重。4、从兴趣到职业――壹间画室。5、一间画室,筑就非凡艺术之梦。6、用味道感动世界,油中贵族――知诺茶油。7、甜蜜

  • 儿童教育文案57条
    儿童教育文案57条

    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2、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雨果3、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茫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捷尔任斯基4、一个总是受别人照顾,从来不照顾别

  • 儿童教育作品《老师,你在听吗?——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师幼对话》读书心得
    儿童教育作品《老师,你在听吗?——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师幼对话》读书心得

    冯春芳,近日,我阅读了丽萨.波曼女士由2008年推出的一本儿童教育作品:《老师,你在听吗?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师幼对话》,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阅读体会。 这本书一开始围绕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孩子来讲述,分别是安东尼和布列塔尼。安东尼在老师的眼里不是一个好孩子,因为他不会背诵字母表,正如我们班里唱歌唱不好、儿歌也念不好的孩子一样,安东尼的老师很不喜欢他,但是在作者眼里,安东尼是一个对周围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他喜

  • 十大妙招,平息抓狂宝宝的哭声
    十大妙招,平息抓狂宝宝的哭声

    如果宝宝不知为什么哭闹不止,不肯安静下来怎么办呢?这时你一定很苦恼吧!不妨试试下面我们为你提供的10种方法吧! 1、把宝宝用被子裹好,轻轻的有节奏的拍他(她)的背,节奏要和你的心跳一致。 2、让宝宝舒服的坐在或躺在小车里,推他(她)出去散散步。 3、让宝宝横卧在你的膝上,轻轻抚摩他(她)的背部,或拍他(她)的脚。 4、如果他允许,和他一起洗个舒服的热水澡,安顿一下他狂躁的神经。 5、洗澡后,轻轻给宝宝按摩,可以涂一些宝宝专用的按摩油,如果没有按摩油,其实用香油(即芝麻油)效果也很好,可以增进婴儿血液循环,

  • 当代儿童教育的十大误区
    当代儿童教育的十大误区

    误区一:婴幼儿时期能力强的孩子长大就聪明 许多父母认为,婴幼儿早期攀、爬、坐、退等各种活动的数量和质量肯定跟他们长大后的各方面能力有关。婴幼儿时期能力强的孩子长大后就一定聪明。 美国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近年完成的对一群儿童不同时期智商和情商指标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早期表现与他们长大后各方面的能力,如分析能力、推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微乎其微。 误区二:儿童在婴儿时期得到的刺激越多越好 毫无疑问,现在的婴幼儿每天接受的来自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感官刺激比以前多得多。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父母还不约

  • 儿童教育的本真——读《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后感
    儿童教育的本真——读《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后感

    认真阅读了《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中的第四个章节,笔者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向我们阐述了关于儿童教育的多个关系,从理论、科学的角度来解释儿童教育。在这个章节里,从精神发生、脑科学、孵卵现象、发育生物学、精神哲学不同层面细致阐述儿童教育的科学根据与内因。 我想从这段章节里,笔者试图让读者明了儿童教育是一项非常具有科学性的工程,儿童教育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发展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儿童的教育者需要了解相关的科学与理论,才能做到真正地了解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科学实施课程才有可能有效进行。 在精神发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