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然阅读”打造常态精品课——《雷雨》教学赏析

栏目: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14-08-23 19:09:21
文章:昙花 分享

《用“自然阅读”打造常态精品课——《雷雨》教学赏析》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九届“南湖之春”语文教学活动顺利落幕了,我县向阳小学周亚辉老师奉上的《雷雨》一课,以其出色的教学获得了一致好评。请看老师们给予的评价:“周老师的教学如柔柔的春风吹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文的快乐!”“雷雨:读,有声有色;演,入情入境;循学而导,动态生成。”“周老师的课如风一般气度!云一般飘逸!雷一般震撼!” “扎实而又不失灵动 甘霖润人心。”“周老师在近乎逼真的情境中指导朗读,即让学生积累了生活表象又活化了朗读技巧。此招诗情画意又高效有趣。” “看了二年级孩子的表现,谁还能怀疑孩子才是真正的艺术家呢!”“陶醉于周老师美丽的课堂!”的确不错,周亚辉老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堂和谐自然、充满了浓浓语文味的常态精品课,套用体现海盐的精神的一句话,就是:大气如海,淳朴似盐。
一、尊重学生,凸显主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周老师以其亲切自然的教态,温柔悦耳的话语,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一直以学习活动组织者、引领者、鼓励者和学生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学习活动,努力实践着“尊重学生,凸显主体,为全体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新课程先进教育理念。
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人。如,老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学习、自主实践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全文有几个自然段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思考、交流讨论,弄清课文是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一步步写下来的。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相信他们具有通过努力达成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的能力。于是,才有了孩子们自主达成整体感知这一环节教学目标的出色表现。
在研读“雨前”的过程中,老师更是充分地相信学生,相信他们具有自主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相信他们能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文本,体会情感,增长知识,习得能力。而老师则是努力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实践的机会,积极地创设和谐自然的学习环境,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以鼓励促进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达成理解文本、体会情感、感悟表达、积累语言、习得方法、提升能力之目的。在老师的尊重和信任中,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更造就了开放大气、自然和谐、快乐享受的人文课堂。
二、感悟体验,层层推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学中,老师本着这样的理念,将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自主习得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以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感悟语言文字作为手段,引领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多渠道的感悟体验。
1、全方位多层次感悟。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他们对文本语言的感悟通过自主的努力,从语言内容、语言现象到语言规律进行着充分、全面、多层次的感悟。如:学习“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时,不单纯以理解内容为目标,而是从内容、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全面、多层次的感悟实践。学习雷雨前的景色,不停留在具体事物的具体描写上,还通过动画感知、板书梳理和小结引导等,让学生感知“满天的乌云、没有一丝风”到“忽然吹起大风、蜘蛛逃走”,再到“电闪雷鸣”的整体景象,让局部知识回归整体,建构起较为完整的知识模块,方便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2、立体式多渠道体验。《雷雨》是低年级课文中难得的写景文章,老师抓住了课文的这一特点,精心准备了立体式多渠道的方式,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体验,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a、语言感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进行充分自主的语言感知:初读课文,理清脉络,自读自悟,感知雨前的景象。 b、情境体验。恰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形象的动画冲击、逼真的音响感染、个性化的动作表演,使学生的体验感悟越来越丰厚。c、拓展提升。联系生活,激活体验,拓展学生思维。说说“一阵大风吹来,自然界中还有哪些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的练习,是从课文语言现象衍生出来的,集理解、观察、想象、体验、表达等多种能力为一体的学习实践活动。这样扎实有效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了过程,锤炼了思维,提升了语言能力。
三、紧扣工具,落实人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中,我们如何凭借教材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习得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受到人文的熏陶,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呢?周老师《雷雨》的教学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1、重视知识基础,落实常规训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如果离开了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教学就偏离了学科的本意,语文的工具性也无法得到落实。教学中,周老师牢牢把握工具性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扎实的知识学习,开展有效的言语实践活动。如,字词学习中“垂”的正音,“虹”的字形记忆和字义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认真细致的写字指导和评点,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2、扣词扣句感悟,引导个性体验。文章不是无情物。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人文思想性特别明显,教学时,为了体现人文性,老师拼命地强调再强调,突出再突出,就会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历史课、科学课……其实,渗透在课文中的人文,应该是在言语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在语言文字的感悟中静静地默会。而最重要的人文应该是语文学习过程中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天性,引领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舒心地阅读,并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雷雨》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就语言文字看,人文思想性体现不够明显。教学中,周老师依据课文特点,紧扣语言文字,让学生在自然阅读中感悟语言,体会情感,学习表达。她尊重孩子,爱护童真,人文性通过语言工具得到了极大的彰显。请看老师引导学生对“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一句进行的自然阅读感悟:
S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就是满天都是乌云,压字用得很好。
S2:满天的乌云就是天空中没有一点空的,整个天空都满了。
S3:我觉得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写出了天很闷……满天的乌云压下来、压下来……
当老师让S3展示思维过程,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大家听的时候,孩子边比划边解说,天真纯朴、稚气可爱的样子是那样的真实,感悟的敏锐性和童真童趣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听课的老师的心。我们看到孩子透过“压”字,感悟到文字背后蕴藏着的作者的感受:黑沉沉的乌云压下来时给人带来的巨大压抑感和紧迫感,让人感到气都喘不过来了。那是孩子通过语言文字和作者对话而获得的感悟,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虽然二年级孩子的语言表达还很稚嫩,但是他们在老师引导下进行着积极的言语实践。这是缘于老师用开放的教学思想,为学生创造了自然阅读的良好环境,让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和谐统一。
四、有效引领,动态生成
课堂是学生的,学生的精彩才能造就课堂的精彩。然而,要让学生出彩,必须要有教师精心的组织,有效的引领。《雷雨》的教学能成为灵动的、享受快乐的语文学习课堂,正是因为教师的有效引领,促进了课堂的动态生成。
1、预设引领启动思维,关注学法感悟
为了上好课,周老师精心进行了引领预设,如,初读课文时:想想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写下来的?指名朗读时:听的小朋友应该怎么样?自读自悟1-3段时:看看雷雨前的景象是怎么样的?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试着读一读句子,读出自己的理解。还可以把感受深的词句画下来。这样的引领预设,关注的是学法,着眼的是思维,面向的是全体,它们为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随机引领拓展思维,引发互动生成
课堂教学中,更多、更有效的引领是根据学情需要而随机采用的引领。周老师在教学中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学情需要,灵活机动、适时恰当地进行随机点拨,促进了互动,引发了生成。如,“虹”字的教学:当老师说:“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虹字?”,孩子说:“虫子在咬工人。”时,老师用“谁能把字谜编得更生动?”进行随机引导,既肯定了字谜的方法,又提出改进的方向。于是出现了:“虫子在工作。”的字谜,然后教师自然地引出古人造字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互动生成十分精彩。
再如,在学习第二段时,有学生提出了“蜘蛛为什么要逃走?”的问题,老师就随机引导:“老师和你一样,也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大家一起来研究吧!”这样的处理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以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再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引领全体学生进行问题探究,促进了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整堂课中,教师通过许多有效的随机引领,来促进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体验生活情境,提升朗读水平,习得学习方法。这样顺势而为、以学而导的引领,使课堂教学灵动而扎实,产生出极大的魅力。
苏霍姆林斯斯基说:“教师要努力达到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发展,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培养。”让我们像周老师一样,努力追求凸显学生主体的自然和谐的语文教学课堂,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打造充满语文味的家常精品课。
相关内容
  • 自然角里奥秘多 ——初探如何利用自然角培养小班幼儿的科学兴趣
    自然角里奥秘多 ——初探如何利用自然角培养小班幼儿的科学兴趣

    摘要:《3-6岁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本文通过阐述对自然角环境的科学创设以及幼儿与自然角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的认

  • 阅读教学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感
    阅读教学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感

    最近,拜读了张海燕老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书,这本书从理论篇和实践篇两个角度向我们详细分析了阅读教学应该注意的各个方面。我详细阅读了理论篇,读完之后,心里真的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想想以前的自己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庆幸能够读到这本书,相信它会成为我前行路上的指路明灯!下面,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阅读教学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阅读教学,是我们英语教学的重要方面,关于

  • 自然教案大班100篇
    自然教案大班100篇

    1、自然教案大班100篇活动目标:  1、初步选择和使用材料与工具,在探索中积极思考,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喜欢动手操作,萌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4、发展目测力、判

  • 自然成长,让孩子“打”起来
    自然成长,让孩子“打”起来

    作者:韩晓来源:威海经区西苑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 经常看动物世界的人都知道,很多动物都是从出生就已经面临竞争,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其他的天敌之间的竞争。强大的兄弟会争抢别人的事物而弱小的则直接面临死亡。这就是自然界的弱肉强食,这就是自然界的适者生存。 动物如此,而我们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是否也适用这样的生存法则呢?当然适用,但是我们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的竞争意识呢?这就是当前很多人苦恼的事情了! 很

  • 自然角观察:植物宝宝
    自然角观察:植物宝宝

    幼儿活动情况记录:今天,我与孩子们来到教室外的走廊参观了我们的自然角,带领他们观察了植物的生长情况并用画笔记录下来。涵涵对水培区的豆子较感兴趣,弯下身子仔细观察着,和同伴交流谈论着:这是什么豆呀?全都发芽了这三种是红豆、绿豆和黄豆呀!哇,还有棉花这时,另外两个女孩子发现了我们美术区印画用的菜根中心也长出了小青菜:咦?这个切掉的根养在水里怎么也会发芽呢,真神奇!孩子们对自然角里的植物宝宝们充满了好奇,还迫不及待地要给它们换水呢。 行为分析:《指南》科学领域:子领域(一)科学探究 中有一条目标是在探究中认识周

  • 自然角的教育契机
    自然角的教育契机

    我们的自然角最近好像不太丰富,在我和孩子们的共同商量之下,孩子们决定每人拿一个老姜来种,丰富我们的自然角。第二天早上,孩子们果然都陆续拿着自己的老姜来到幼儿园里来放到了自然角中。 这时,观察仔细的张怡文突然问:陈老师,小朋友拿来姜怎么有的种在泥土里,怎么有的种在沙里,有的什么都没有放呢?说实话,我一下子也不知怎么回答他。突然我灵机一动,这不是我引导孩子们探索,思考的好机会吗?于是我说:对啊,那你们想一

  • 阅读教学之我见
    阅读教学之我见

    非常高兴,能拥有今天的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所以,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是我们学校秉承不变的教育理念之一,每位老师都在为此不懈地努力着。 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吕叔湘先生曾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 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时间养成的

  • 阅读方式《阅读整理学》读书心得
    阅读方式《阅读整理学》读书心得

    用了半天的时间读完了《阅读整理学》,作者是日本的外山滋比古,据说他是日本的语言大师,是日本百万畅销书的作者。所以即便是语言有些啰嗦,我还是坚持把它读完了。 作者一开始就谈到如今的阅读现状,我们一般理解和采用的阅读方式是低层次的,最多只能得到与自己生活相近的知识,他用了相当多的笔墨陈述低层次阅读,谈阅读状态、语言习惯、简明主义至上、日本国教育、大众媒体以及出版业的变化和民众阅读取向的转变。作者认为,比起

  • 自然的歌声
    自然的歌声

    大自然是一位歌唱家,每个季节都有着独特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去听听这些美妙的歌声,听听这自然的旋律。 哗啦哗啦一山里的小溪经过一个漫长的寒冬,又重新焕发了生机。溪水敲打着石块,唤醒了许多小花小草。它们一个个鲜红嫩绿的奋力从土里钻出来绽开一个个可爱的笑脸。这时一阵春风从我脸颊拂过,仿佛一首温柔的歌,我慢慢闭上眼沉浸在春风的歌声中。 温柔的春天来得快去得也快,一眨眼就到了烈日炎炎的夏天。 在这个炎热的季节,有一处

  • 自然角种植园学习故事:从玩中学
    自然角种植园学习故事:从玩中学

    上周,孩子们发现油菜的种子已经变黑了,所以本周孩子们带着小框子和剪刀到紫藤的种植园,把小种子剪下来,孩子们非常积极,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收集小种子的活动中。有的孩子做完了这个小任务开始玩了,没事情可做了,这时候我问:我们的种植园除了有油菜,还有什么?晨晨说:我们还种了萝卜。我继续说:那萝卜还有吗?孩子们听过地里有萝卜,都非常兴奋,纷纷去找萝卜,晨晨第一个拔出来萝卜,这个萝卜好小呀!,涵涵看到了,也到地里去找萝卜,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老师,我怎么找不到萝卜?萝卜还有吗?我说:你可以问问找到萝卜的孩子,有什么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