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课程建设规划的几点思考

栏目: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时间:2015-03-10 15:35:46
文章:白手 分享

《关于学校课程建设规划的几点思考》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今天听到文新华教授的报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反思与展望》心中格外高兴,文教授从如何评价当前的课程改革、学校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如何开发学校课程以及关于研究性学习四个方面进行了讲演,给了我思考的方向。在这刚过去的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学校课程建设规划的问题,终于出台了《太仓市实验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体会颇多。
2002年秋季,我校开始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实验,至今已经有五个年头了。作为一所老牌的省级实验小学,我们以积极的姿态主动进行新课程改革。我们承担了太仓市教育局组织的围绕新课程改革的大型系列研讨活动,从“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深化新课程”,一步一个脚印地一路走来。我们把承担活动的过程当作实践的、探究的过程,不断转变教师的理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以《小学生自主学习心理机制及心理品质的培养模式研究》课题为抓手,进行学生学习问题的专题研究,每个学科都写出了详实的小学生学习问题的研究报告。2004年秋季开始,学校的语文、数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等教研组开始以各学科为基础框架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尝试,进行了大量的课程资源的建设,编写了一些初浅的校本教材,汇编成册的有《语文经典诵读》、《数学课外习题练习》、《英语天天练天天说教材》《小学生心理指南》、《自编信息技术教程》等。但是我们对学校课程建设没有进行整体性的思考规划、许多工作规范性不够,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执行创新不够,学校开发和实施的校本课程没有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性不强。我们期望通过学校课程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能够解决这些课改的“瓶颈”问题。
新课程改革要把专家们构建的理想课程转化为在每一所基层学校执行的现实课程,校长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校长除了要发挥原有的管理职能外,还要体现对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关注,并证明自己在该领域的专业水准。这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职责,而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校长必须承担的新职责——课程领导的职责。课程领导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等活动的行为的总称,这些工作就是课程建设规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规划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切的学习机会从而促进其发展。因此,能否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就是体现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问题。
新一轮课程改革彻底改变了课程单一和封闭的状况,《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六大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学校被赋予了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权利与义务,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统一规划与实施,是新课程下学校的责任,也是权利。所以,每一所负责的、有执行力的学校必须采取的行动制定课程建设规划。
我们规划学校课程纲要时确定了这样三个原则:
1、基于纲要;学校课程规划并不是指学校可以对整个国家课程计划进行任意的增删更改,学校课程规划具有很强的政策制约性,必须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在新课程的框架之内,否则,就难以保障国家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就会偏离教育目的。2、基于学校;学校课程规划,不能完全沿用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计划,也不能照搬其他学校的课程规划。学校课程规划的制订必须从本校的实际出发,例学校的课程传统不同,我校创建于1922年,其前身为省立太仓师范附属小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1930年2月,开始实验“整个教育”。 ,在教育界很有影响。以整个社会生活为目标,以学生生活为出发,学校编制了很多校本课程。学校的三十年代、五十年代、九十年代教育教学几度辉煌,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再如学校的师资和学生的需求不一样,学校的愿景和使命也不一样,所以每所学校的课程规划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3、基于研究;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研究才能找到政策与学校现实的结合点。 学校课程规划是以深入的研究为基础的,制订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 我们制定规划的过程经历了学习、研讨、反思、讨论、修改……这样一个痛苦并且快乐的过程。
三、课程建设规划框架与内容特点:
我校课程建设规划分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开发与实施方案》和《“草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三大部分以及支撑课程建设的《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分为课堂教学创新研究与国家课程的拓展研究两个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开发与实施,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建设与实施原则,依托太仓市教育局《构建区域性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长效机制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的优势,将开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草根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与学校数码校园建设特色结合起来,形成两大系列:一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主题活动;二是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
“草根文化”校本课程是体现学校个性特色的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具有自身独特文化价值。充分考量学校的习俗,研究学校的传统优势,挖掘“草根化”课程资源,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统整研究。通过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的调查和教师申报活动课程的试行,形成可供学生选修的课程菜单,让不同的学生参与不同的活动,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保证学生人人参与,人人都有所发展。
我校课程建设的特点凸现学校“草根文化”的特色品牌。“草根文化”是我校近年来在“草根化”校本研究中所形成的由内而外焕发出的蓬勃向上、群体发展的精神力量;是一种人性化的、渐积渐厚的人文与学术相融合而成的历史积淀;是一种平等和谐,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群体文化。“草根文化”是一种融合了太仓地域文化、学校历史文化以及现代信息文化的具有独特个性魅力的校园文化。我们课程建设的理念和开发的方式是“草根化”的,自下而上,体现草根的强大生命力,人人参与,体现草根的大众性。课程建设特别是课程开发,需要教师一定要有具有根扎学校、根扎课堂、根扎学生的草根精神;课程资源是 “草根文化”资源,我们挖掘的课程资源主要来源于学校历史文化的精髓、是太仓地域文化中可以被小学生所理解和接受的、先进的、道德的、规范的部分,是社会发展中需要的先进的文化元素。
相关内容
  • 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1、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优秀范文本学期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进取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取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进取实践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深入教学一线,为教师、学生服务,以务实、创

  • 学校新教师培训总结范文
    学校新教师培训总结范文

    1、学校新教师培训总结范文20xx年9月25日,我有幸地参加了我校举办的教师培训,作为一名刚踏出大学校门的新教师,我对新的社会角色、新的工作任务、新的生活充满了热情和期待,由于在工作方法及工作技巧方面缺少经验,迫切地希

  • 学校食堂个人总结范文
    学校食堂个人总结范文

    1、学校食堂个人总结范文一个学期又过去了,做为后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食堂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作为食堂自然是离不开饮食,食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假如我们离开了吃的东西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所以作为单位的食堂

  • 学校安全工作汇报总结范文
    学校安全工作汇报总结范文

    1、学校安全工作汇报总结范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为切实保障学校师生安全,依据上级有关安全文件精神,我校持之以恒地开展创建平安校园工作。一学期来,我校本着综合治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 学校后备干部述职报告
    学校后备干部述职报告

    1、学校后备干部述职报告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时间飞逝,20__~20__学年度的教育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担任副校级后备干部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我在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等方面得

  • 学校安全工作心得精选
    学校安全工作心得精选

    1、学校安全工作心得精选安全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之重,责任重于泰山,必须高度重视。我校在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安全工作办公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各种安全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切

  • 学校工作总结完整版
    学校工作总结完整版

    1、学校工作总结完整版一、加强班子建设,转变办学思想学校党政工一班人通过不断地学习,牢固地树立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为孩子的终身幸福负责”作为办学理念。把“办让农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我

  • 学校课堂计划总结
    学校课堂计划总结

    1、学校课堂计划总结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如何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我本学期的不断摸索,使我的教学思路进一步得到了拓宽,下面谈谈我的点点收获。一、课堂教学坚持以审

  • 学校行政办公室主任工作总结
    学校行政办公室主任工作总结

    1、学校行政办公室主任工作总结20x年下学期,根据学校工作的安排,我担任党政办主任,在罗校长的指导下负责学校党政办全面工作。学校党政办公室是学校的综合管理部门,是学校领导的参谋助手,综合承接上级部门指示,综合协调处理

  • 学校校长述职述廉报告例文
    学校校长述职述廉报告例文

    1、学校校长述职述廉报告例文尊敬的领导:您好!20_年上半年即将过去,伏案回眸,十分感慨。本人在学校担任副校长,分管学校后勤、德育、艺体、科技工作,负责党支部组织、安全、卫生、综合治理、档案等工作。作为校级领导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