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读后感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时间:2019-02-10 11:03:53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分别汇编了刘可钦、叶云素、华应龙、张齐华、钱守旺、徐斌、等8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介绍了小学数学名师各自奋斗历程,包括对其课堂教学艺术的解读、对其经典课例的评析、不仅给我们的教学指明方向,还鼓舞人心,让我受益匪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是要有良好的自身修养和专业素质,因此修身是教师自身修养和专业素质提高的前提。顺应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反思、改进和提高同样也是优秀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职责,数学教学,不是让教师自己来单纯解决数学问题,而是解决孩子们心中的困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你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数学学习是好玩的、迷人的,他愿意跟着你一起玩,这是第一个大问题,也是大前提。而名师们就是这样做的,不断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学习成为孩子们的没有负担的快乐之源!

倾听是学生获取信息和提炼信息不可或缺的能力和有效途径。当前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倾听习惯较差,倾听能力较低,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目前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教师的我们也是从孩童时代走过来的,但此时的我们大多都早早忘记了那时的我们需要什么?如:三年级的“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时,我利用猴妈妈给两只小猴分桃子的情景,把一盘桃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这盘桃的几分之几,通过分,另圈和虚线平均分开,明晰“一个整体的二分之一”的含义,之后平均分的对象由一盘桃扩展为一筐桃,假设一筐桃的个数是30个或31个,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二分之一。接着又创设“又来了一只小猴该怎么分”让学生自然过渡到学习一个整体的三分之一、六分之一上,水到渠成地完成对“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认知。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含义我运用两次对比:第一:从一盘桃有6个,到一盘桃有4个、8个,突出桃的个数虽然不同,但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后,每份都是整体的二分之一,让学生逐步明晰“一个整体的二分之一”的含义,使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展现。第二:三盘桃都是6个,分的结果为什么有的用二分之一表示,有的使用三分之一表示,而有的又是用六分之一表示,从中得出结论,把一盘桃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盘桃的几分之一。整个教学过程,我完全放手让学生的学与学生的讲有机结合,通过学习自主学习、动手操作、相互交流、相互质疑,感悟后,激发出认知矛盾,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观愿望,调动了学生倾听的主动性,并保持良好的持续性,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与教学有关的内容上,教学难点一下子就攻克了。

老师们:我们要学会等待、倾听学生的心声!

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以学生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学生思想单纯,思维没形成定式,许许多多的想法虽然都是“跳跃性的、天马行空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循序善诱,探索学生为什么这么想?找到解决途径,同时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一道题可以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去解决,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对于《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这本书,我还需要不断的去领悟去发掘,名师榜样的力量将不断激励着我在教学事业中不断前行!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三角形的认识  教研组说课
    三角形的认识 教研组说课

    一、找准起点,主动建构知识 所有的教学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也只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的学习学生才能充分让学生参与。《三角形的认识》这一内容在教学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广泛接触了表面是三角形的物体,看到三角形的形状,就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三角形也已经是同学们学习的朋友了,在小学二年级也已经认识了直角三角形,我们的孩子对三角形已有自己的认识。今天的课堂无非是对同学们直观认识的三角形进一步整理和归纳,从理性的层面来分析和提升。基于这样的认识,一开始就切入主题,让孩子用手指书空三角形,

    07-22
  • 记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记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学生掌握多少数学知识, 而在于掌握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数学思想方法并不是显露在外的,它呈隐蔽的形式。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时必要的练习其实就是检查学生的分类与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李老师在在练习过程这一环节安排了一组图形让学生进行四边形的判断。可以说这一环节安排得比较好,就是让学生在反思中领悟四边形评判的标准。特别是题目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图形: 这样能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有所认识,可以说内容选得不错。由此也会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会从量变到质变。 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除了

    07-22
  • 数学教学创设生活情境,变“单纯学习”为“实践体验”
    数学教学创设生活情境,变“单纯学习”为“实践体验”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者崔琦先生说过 :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标准》指出:所以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而这样的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开始,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之中,这一理念促使我们在数学活动中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那些常识性、经验性的知识派上用场,在数学世界里开拓出可供他们思考、探讨和发展的用武之地,变单纯学习为实践体验。 1、从生活中来,借助经验悟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也充满着数学。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和感受数

    07-22
  • 学生为主导的自我诊断、相互诊断的教学方法
    学生为主导的自我诊断、相互诊断的教学方法

    求小数的近似数课堂教学片段: 师: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精确到百分位是多少亿千米? 甲:1.496亿千米1.50亿千米 乙:1.496亿千米1.5亿千米 丙: 1.496亿千米2.00亿千米 丁:1.496亿千米1.49亿千米 师:一直以来,都是老师在做心理分析师,今天让你们来做一回心理分析师,你们愿意吗?谁来猜一猜刚才四位学生的实际想法?看谁猜得对? 生1:甲的做法是正确的,完全符合题意。乙的1.496亿千米1.5亿千米是错误的,可能他想利用小数的基本性质把末尾的0去掉。 师:

    07-22
  • 听三年级第三、四、五单元教材培训后感
    听三年级第三、四、五单元教材培训后感

    10月14日下午,在多功能教室里,我们通过视频直播,学习了三年级第三、四、五单元的教材培训,这三个单元中《千克和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质量单位(教材中用的是重量单位),因此,徐老师对于这个单元关于让学生通过到生活中去找一找,用秤称一称,看一看怎样读,用手掂一掂等数学活动,在情境中感受重量单位的使用,通过操作和实践中感知重量,建立质量观念,让我感受比较深刻。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的时候,学生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机会去积累经验,充分感知,将零散的生活经验提炼成数学经验

    07-22
  • 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听课反思

    今天有幸参加了太仓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聆听了四位学科带头人的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尤其是他们对学生活动经验的研究,让我深有感触。从这四节课中,我也体会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经验,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经验来设计我们的教学过程,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 唐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给我的感觉是非常清晰。一开始让学生说自己的解题方法,接着通过比较总结最优解题方法,学生生成了新经验后,通过有层次的练习来巩固他们的经验。最后将今天学习的内容迁移到之后的学习中,让学生猜想还会学怎么样的计算。也让学生

    07-22
  • 小议绿色指标测试
    小议绿色指标测试

    今天学校举行了小学生学习绿色水平能力测试,我监考了数学一

    07-22
  • 小学数学优质观摩课有感
    小学数学优质观摩课有感

    今天,我有幸来到黄河二小参加了公立学校的观摩课,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本次观摩课分两个环节进行: 首先各位老师把自己要上的内容、课前分析、课程目标和教学设计和大家分享了一下,即我们所说的说课。 他们设计的每一节课都是基于课程目标、基于教材、基于教学参考、基于质量评价标准、基于学情分析来设计的,我感觉这样非常好! 我们上每一节课都是有目标的,有任务的,而我们要讲解内容的深浅、宽广也是要有个度的,因此课程标准、教学参考、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是我们设计每一节课的重要依据。每一节课的内容孩子们在生活能了解了多少,我们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