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继续教育阅读心得《老师,你在听吗?——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师幼对话》

栏目: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时间:2015-06-07 11:39:52

《继续教育阅读心得《老师,你在听吗?——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师幼对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寒假休息前园部发了继续教育阅读的书《老师,你在听吗?——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师幼对话》,假期值班时,随手拿起了这本书,粗粗的翻阅了一遍。按阅读习惯我先浏览了这本书的目录,目录中的 “对话”两字强烈地冲击着我的视觉神经。这次接到写读后感的任务后,又重新拿起了这本书阅读起来。这本书着重围绕教师如何创造一种民主对话的环境,如何支持高质量的交谈,如何鼓励、支持对话的学习和发展以及如何帮助幼儿在有限的语言能力前提下参与对话进行了阐述。
“对话”,其实在我们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都有,点名、游戏、餐前、教学活动等等。而出现对话频率最高,对话面最广的是每一个的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在对话中居于主导地位,控制着对话的方向和节奏,幼儿处于被动地位,幼儿会本能地尽量猜测、遵循教师的预想来回答问题,严重背离了“对话”的真正含义。这是我们现阶段的教育形式所决定的,虽然我们不能改变这样的教育形式,但是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提高我们的“对话”质量。比如本书中提到了教学中要多提开放性的问题。所谓“开放”,就是问题要“大”而“深”。“大”是指范围广,问题可能包含多种答案,允许幼儿作出多种可能的解释和回答;“深”是指有一定难度,尽量少提一些非此即彼的封闭式的问题,逐步引导幼儿的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使他们受到有力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诸如“如果……,那么……”、“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做?”、“你喜欢谁?为什么?”“谁的方法好?假如是你会怎么办?”等开放性问题。
一日教学中需要老师严格地遵守教学作息时间,点名、餐前、教学都有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花很长的时间与孩子轻松的“对话”。每天的游戏时间较长,而且在游戏时孩子处于最轻松的状态中。因此我觉得能达到书中“对话”境界的时机应该是孩子游戏的时间,教师以游戏同伴的身份加入游戏。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友好的伙伴,能让幼儿感受到自己与教师处于平等对话的伙伴关系之中,才能使他们敞开心扉,接纳教师,改善僵化的对话形式,建立富有生成性的、平等、真诚、能够激发真正热情的对话。当然在游戏时的“对话”,教师要注意“对话”对象的全面性,一段时间里要尽量与每个孩子都有“对话”的机会。
最后让我们一起在“对话”的艺术中慢慢摸索,向着最高的境界努力!
推荐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生命的面积》读后感
    《生命的面积》读后感

    不经意中在《读者》一书中看到了《生命的面积》这个题目,觉得很有趣,什么是生命的面积呢?于是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张荣鑫的小姑娘,她是一个半心女孩,医生宣布她的生命只有一年,可是她偏不信,她要活下来。她行走,她上学,她还写成了10余万字的《生命面积》。当所有的努力最终还是没能抵挡命运的大限,她又毅然献上自己的眼角膜。她说:生命的长度已经确定,那我就拉长生命的宽度,从而做大自己生命的面积......虽然她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此,但是她还做了一名爱心志愿者,为众多需要帮助的人募捐善款.....

    06-22
  • 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后感
    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后感

    关于师幼互动,简单地说,就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幼儿在幼儿园里的活动以游戏为主,教育内容大多以带有趣味性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幼儿教师对于幼儿来说既是教育者,同时还是他们生活的照顾者,一个幼儿教师从早晨入园到傍晚离园,工作内容事无巨细,凡是与幼儿有关的,幼儿教师都要关注,幼儿与教师的相互作用对幼儿的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纲要》中多次提到通过教师和幼儿的共同生活共同活动来形成探究式合作型的师幼共同体,有效地推动幼儿园的整体互动网络,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成长。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

    06-22
  • 读《教师轮流讲座的实践与思考》有感
    读《教师轮流讲座的实践与思考》有感

    长假八天,终于有空闲静静地坐下来,翻开《早期教育》教师版,细细领略里面的每一篇文章,收获颇丰,特别是《教师轮流讲座的实践与思考》更是让我茅塞顿开。 其一,绍兴柯岩阮社幼儿园改革例会制度,压缩事务性会议,把教研的主动权还给老师,每半月聘请园内的一位教师轮流坐庄式进行专题讲座,讲完后大家研讨。 我的思考:让每位老师都有机会做专家,在给老师们压力的同时也是给了她们无限的动力。 其二,幼儿园对于老师们遇到的苦难提供帮助,如老教师不会做PPT,就由教研组长帮忙做并且帮忙操作;新教师的讲座内容不够深入,年级段主任帮助

    06-22
  • 读后感:波克和他的书
    读后感:波克和他的书

    波克8岁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送给他一件礼物。在那个时期,对于他们一家来说,买一本带有绘画插图的故事书是要不少钱的。波克开心极了,这是一个大惊喜,她捧着书左看右看,在屋子里欢快的奔跑,父母脸上也露出幸福的笑容。寒冷的夜空下,那座破旧的屋子里温暖肆意。 波克把书当成了宝贝,时刻捧着,看见一张张美丽的插图,他已经沉迷于书中奇妙的世界,即使有很多字不认识,他还是不厌其烦的看了一遍又一遍。 半年以后,书已经有些脏,封面上还有果酱打翻后留下的痕迹。那时,波克还因为这件事伤心了很久。 波克十岁生日的时候,父母送给了他第

    06-22
  • 沉浸在这书香的世界里,和我的孩子们一起读书
    沉浸在这书香的世界里,和我的孩子们一起读书

    小的时候,总喜欢缠着长辈们时不时地淘个故事听听,什么望儿山的由来呀、宰相刘罗锅的传说

    06-22
  • 爱上阅读,阅读才可能成为习惯
    爱上阅读,阅读才可能成为习惯

    4月4日----清明节,我们幼儿月其结对幼儿园有实验幼儿园、黄姑幼儿园、经济开发区幼儿园邀请到了上海市特技教师应彩云老师作专题引领,。一堂生动轻松的《幸福的大桌子》展开了今天的早期阅读专题活动,孩子们欢快的进入状态,老师也轻松的带领的孩子们,下面的老师也听的很静,就连一根头发丝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一堂生动的课,背后一定做足了功夫,为此实施打下基

    06-22
  • 我的师傅,我的财富——《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后感
    我的师傅,我的财富——《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后感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书名起得恰到好处,另人对此书很是向往。品读其序言,就能够感受到这是一本十分贴近我们一线教师的书,就如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草根化的案例等语句,处处体现着此书对我们教师的价值。看来,这是一本能够陪伴我们度过漫漫暑假的好书。 作者巧妙地借助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很好地诠释了一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文学功底:嫩蕊细开、碧莲荷花、红枫绚烂、踏雪无痕,那么地富有诗意。当我品读到我与师傅之间的动人故事章节时,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师傅支老师。 零四年八月,刚从学校毕业的我,或许还怀揣着

    06-22
  • 好书交流—将自己的阅读心得与同事分享
    好书交流—将自己的阅读心得与同事分享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读书是快乐的。教师中开展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主题活动,引导教师在工作之余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自学,进行自我的修炼,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实现自我成长。 因此说,作为一名教师经常读读书,多读书是很要紧的。现在,在外界对教师多读书也越来越认可,《东南商报》作为最早开辟教育专栏的报纸,近期也对教师读书开展了活动,设立了教师书房的栏目。鼓励教师多读书,多写读书心得,向其他读者介绍自己看到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