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找邻居反思

栏目: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
时间:2022-09-07 11:37:15

《大班教案找邻居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大班教案找邻居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一个数字都有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整数的相邻数。

  2、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数学。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

  2、动物房子图片,小动物图片(小狗、小猫、兔子、猴子、狐狸)

  3、空纸箱。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

  (1)在风景优美的树林里,一条小河缓缓地流着,小树林旁边有一栋漂亮的楼房,里面住着许多小动物,我们来看一看里面都住着谁,好不好?

  教师出示有小动物楼房的图片,分别是:小狗(一楼)、小猫(二楼)、兔子(三楼)、猴子(四楼)、狐狸(五楼)-------,谁能说出这些小动物的邻居是谁?

  (2)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看看你们的左右邻居是谁?幼儿互动,教师观察。

  (3)师:我们小朋友都有邻居,数字宝宝它也想找邻居,你们想不想去帮帮他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邻居吧!

  (4)教师出示1-----10数字卡片,让幼儿知道任意数都有相邻的关系(多1和少1)

  (5)老师拿出10以内任意三个相邻的数字卡片,请幼儿为三个数字排队,引导幼儿按顺序排。

  2、游戏开始

  游戏一:找朋友

  幼儿身上带好1--10的数字卡片按顺序排好队后,老师带着幼儿说儿歌:

  宝宝宝宝转一圈,宝宝宝宝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几和几?请你快来告诉我。

  幼儿大声告诉对方,自己的朋友是几和几?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游戏二:摸彩票

  幼儿在一个装有1-9的数字卡片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并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奖励一个笑脸娃娃)大家一起玩。

  游戏三:找朋友

  发给每位幼儿1到10的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老师拿出任意一个数字,请小朋友把它的相邻数找出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小球,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教学反思】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幼儿学习兴趣浓厚。通过观察幼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2、大班数学找邻居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发现比一个数多一少一的数初步理解相邻数的含义

  2.知道5以内1除外的任何一个数与前后两数之间的关系

  3.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1-5的数字卡片,点卡。

  2、新房图一字排开五间连在一起,

  3、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数字宝宝。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又到了数学王国的时间。我从王国里请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想看看是谁吗、

  2认识数字宝宝,并拍手欢迎。

  二、住新房从小到大排列。

  1、数字住新房。

  教师:这些可爱的数字宝宝看到别人都住上了新房,他们也想住新房。于是,老师昨晚连夜设计了一张新房图。

  (1)你们看房子漂亮了吗。那一共有几间房你们怎么知道的,从那边数的.

  (2)要从左往右数,那么第一间给哪个数字宝宝呢?

  (3)幼儿操作教师表扬。

  2、点卡住新房,

  (1)我也要住新房,我也要住新房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她吗?

  (2)为什么要这样放呢?

  (3)教师小结

  三、找邻居

  1、给小2找邻居。

  教师;数字宝宝和点卡妹妹住在新房里可开心了,可过了一段时间。数字宝宝2觉得太无聊了,于是他带着点卡妹妹去找离它最近的邻居玩玩,谁离2最近。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2的邻居

  (2)观察1和3与2的关系。

  (3)教师小结;1比2小,就是它的小邻居。3比2大,是2的大邻居。在数学王国里它们叫相邻数。

  2、数字四找邻居。

  (1)教师;小4也要找邻居那我们来看看他的邻居是谁、教师事先把4的左右两边遮起来,让幼儿猜。

  (2)幼儿说结果教师肯定。

  3、找中间数

  (1)出示2和4找它们的中间数,

  (2)教师引导幼儿

  (3)教师小结:三个数之间,中间的一个数比前面的数多一,比后面的数少一。

  四、幼儿操作

  1、给小动物找门牌号。(相邻数)

  2、画苹果。(找中间数)

  3、幼儿集体操作,

  教师;刚才国王送来了进入城堡的入场卷,但是,你们必须把上面得题目了,才有效哟。

  五,活动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得到了入场卷,下次我们可以随时去王国玩。今天,我没得数字宝宝也累了,它们想回家了。它们说今天有许多数字宝宝没来,下次还要带更

  多的数字来。再玩找邻居的游戏,你们欢迎吗?跟数字宝宝再见!

  活动反思:

  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可能也会有难度,而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可能更难。但它既然出现在了幼儿园中班的教材里,就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还是能够理解的,因而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决定选择《我的邻居朋友》这一课,为了上好这一课让幼儿能够学会这一知识,我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活动一结束就发现许多的问题。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特对此次活动作以反思:

  一、借助故事,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本次活动我尝试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把幼儿数学活动与故事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让幼儿在轻松地在故事情节中自然将问题解决,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机会。

  二、调整教学顺序,分解知识难点

  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教材中对学习相邻数的安排是先认识比本数多1的数,再认识比"本数"少1的数,最后总结出比本数多1或少1的数是它的相邻数。我觉得这种教学不利于幼儿掌握相邻数这一知识,本课的重点应该是先学会找相邻数,然后再认识相邻属于本数的关系,幼儿接受起来也就更加容易。

  三、游戏化的教学过程,促进幼儿对知识的掌握

  虽然因个体差异有的幼儿不能脱口而出某一数字的相邻数,但一定会用一节课中的学习方法,然后慢慢找出答案

  一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3、大班数学活动找邻居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发现比一个数多一少一的数初步理解相邻数的含义

  2.知道5以内1除外的任何一个数与前后两数之间的关系

  3.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1-5的数字卡片,点卡。

  2、新房图一字排开五间连在一起,

  3、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数字宝宝。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又到了数学王国的时间。我从王国里请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想看看是谁吗、

  2、认识数字宝宝,并拍手欢迎。

  二、住新房从小到大排列。

  1、数字住新房。

  教师:这些可爱的数字宝宝看到别人都住上了新房,他们也想住新房。于是,老师昨晚连夜设计了一张新房图。

  (1)你们看房子漂亮了吗。那一共有几间房你们怎么知道的,从那边数的.

  (2)要从左往右数,那么第一间给哪个数字宝宝呢?

  (3)幼儿操作教师表扬。

  2、点卡住新房,

  (1)我也要住新房,我也要住新房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她吗?

  (2)为什么要这样放呢?

  (3)教师小结

  三、找邻居

  1、给小2找邻居。

  教师;数字宝宝和点卡妹妹住在新房里可开心了,可过了一段时间。数字宝宝2觉得太无聊了,于是他带着点卡妹妹去找离它最近的邻居玩玩,谁离2最近。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2的邻居

  (2)观察1和3与2的关系。

  (3)教师小结;1比2小,就是它的小邻居。3比2大,是2的.大邻居。在数学王国里它们叫相邻数。

  2、数字四找邻居。

  (1)教师;小4也要找邻居那我们来看看他的邻居是谁、教师事先把4的左右两边遮起来,让幼儿猜。

  (2)幼儿说结果教师肯定。

  3、找中间数

  (1)出示2和4找它们的中间数,

  (2)教师引导幼儿

  (3)教师小结:三个数之间,中间的一个数比前面的数多一,比后面的数少一。

  四、幼儿操作

  1、给小动物找门牌号。(相邻数)

  2、画苹果。(找中间数)

  3、幼儿集体操作,

  教师;刚才国王送来了进入城堡的入场卷,但是,你们必须把上面得题目了,才有效哟。

  五、活动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得到了入场卷,下次我们可以随时去王国玩。今天,我没得数字宝宝也累了,它们想回家了。它们说今天有许多数字宝宝没来,下次还要带更多的数字来。再玩找邻居的游戏,你们欢迎吗?跟数字宝宝再见!

  活动反思:

  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可能也会有难度,而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可能更难。但它既然出现在了幼儿园中班的教材里,就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还是能够理解的,因而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决定选择《我的邻居朋友》这一课,为了上好这一课让幼儿能够学会这一知识,我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活动一结束就发现许多的问题。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特对此次活动作以反思:

  一、借助故事,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本次活动我尝试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把幼儿数学活动与故事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让幼儿在轻松地在故事情节中自然将问题解决,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机会。

  二、调整教学顺序,分解知识难点

  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教材中对学习相邻数的安排是先认识比本数多1的数,再认识比"本数"少1的数,最后总结出比本数多1或少1的数是它的相邻数。我觉得这种教学不利于幼儿掌握相邻数这一知识,本课的重点应该是先学会找相邻数,然后再认识相邻属于本数的关系,幼儿接受起来也就更加容易。

  三、游戏化的教学过程,促进幼儿对知识的掌握

  虽然因个体差异有的幼儿不能脱口而出某一数字的相邻数,但一定会用一节课中的学习方法,然后慢慢找出答案

  一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4、大班操作活动找邻居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多1或少1的关系。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6间蘑菇房子道具2、1-6的大点卡和数卡一套。

  3、小猴、小兔,小狗,小羊,小猫,熊猫头饰4、幼儿数卡每人一套,活动过程:

  一、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请幼儿做成一排,说一说和你挨着坐的是谁?和挨着坐的幼儿拉拉手。

  二、教师讲述并表演故事,出示动物房子1、讲述并表演故事后提问:

  (1)熊猫说2号有两个邻居,它们都是1和3.

  (2)小兔说它的家是4号的邻居,是3和5以此类推。

  2、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贴数字卡片,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告诉幼儿相邻数的定义。

  (1)2的邻居是谁呀?(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得出结论:2有两个相邻数是1和3;5有两个相邻数,是4和6。

  (2)提问:a、那么3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4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得出结论:每一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

  3、幼儿自主探索3、4、5的相邻数(部分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进一步推理说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二)复习数字1-6。

  1、请你说得比我多1(少1)。"小朋友,我问你,比2多1就是几?""2、接着往下数,一直说到数字6。

  (三)总结评价幼儿操作的结果,理解并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1、"你帮2找到了哪两个相邻数?为什么1是2的相邻数,3是2的相邻数呢?"引导幼儿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发放幼儿数学操作板及操作点卡,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间多1少1的关系。"你找出比2多1的点卡,请你找出比2少1的点卡。"依次找出比3、4、5多1或者少1的数,引导幼儿依次说一说3、4、5的相邻数及其之间的关系。

  三、结束部分:游戏中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游戏:给黑板上的数字找相邻数。

  教学反思:在操作活动中,教师运用了故事,使用了讲解、操作、游戏多种方法,但是为什么两个相邻数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幼儿还是不够理解,还是老师讲得多,幼儿体验不够,需要增加操作内容,亲身感知少1和多1的朋友所在的位置。

  改进策略:增加材料和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少一的是小朋友排在前边,多1数的是大朋友排在后面,让全体参与到活动中。提倡小组讨论,增强同伴之间的相互提示和感染力。

  策略二: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6间蘑菇房子道具2、1-6的大点卡和数卡一套。

  3、小猴、小兔,小狗,小羊,小猫,熊猫头饰4、幼儿数卡每人一套,站卡片面积一半5、水果卡 6、小印章每人一个活动过程:

  一、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请幼儿做成一排,说一说和你挨着坐的是谁?和挨着坐的幼儿拉拉手。

  二、教师讲述并表演故事,出示动物房子1、讲述并表演故事后提问:

  (1)熊猫说2号有两个邻居,它们都是几和几?请小朋友找找,让幼儿自己贴上号码。

  (2)小兔说它的家是4号的邻居,是几和几号?给几只小动物都找到邻居的号码,完全由幼儿来帖,允许讨论得出结果。

  2、以故事的口吻给小动物送果子,住几号就送几个果子。提问:xx小动物比谁少吃一个,xx小动物比谁多吃一个,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3、幼儿用小印章给数字下方印出相应数量的图案,卡片是数字几就印几个,然后排排队。可以互相讨论。

  【教学反思】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幼儿学习兴趣浓厚。通过观察幼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5、大班计算活动找邻居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发现比一个数多一少一的数初步理解相邻数的含义

  2.知道5以内1除外的任何一个数与前后两数之间的关系

  3.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1-5的数字卡片,点卡。

  2、新房图一字排开五间连在一起,

  3、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数字宝宝。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又到了数学王国的时间。我从王国里请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想看看是谁吗、

  2认识数字宝宝,并拍手欢迎。

  二、住新房从小到大排列。

  1、数字住新房。

  教师:这些可爱的数字宝宝看到别人都住上了新房,他们也想住新房。于是,老师昨晚连夜设计了一张新房图。

  (1)你们看房子漂亮了吗。那一共有几间房你们怎么知道的,从那边数的.

  (2)要从左往右数,那么第一间给哪个数字宝宝呢?

  (3)幼儿操作教师表扬。

  2、点卡住新房,

  (1)我也要住新房,我也要住新房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她吗?

  (2)为什么要这样放呢?

  (3)教师小结

  三、找邻居

  1、给小2找邻居。

  教师;数字宝宝和点卡妹妹住在新房里可开心了,可过了一段时间。数字宝宝2觉得太无聊了,于是他带着点卡妹妹去找离它最近的邻居玩玩,谁离2最近。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2的邻居

  (2)观察1和3与2的关系。

  (3)教师小结;1比2小,就是它的小邻居。3比2大,是2的大邻居。在数学王国里它们叫相邻数。

  2、数字四找邻居。

  (1)教师;小4也要找邻居那我们来看看他的邻居是谁、教师事先把4的左右两边遮起来,让幼儿猜。

  (2)幼儿说结果教师肯定。

  3、找中间数

  (1)出示2和4找它们的中间数,

  (2)教师引导幼儿

  (3)教师小结:三个数之间,中间的一个数比前面的数多一,比后面的数少一。

  四、幼儿操作

  1、给小动物找门牌号。(相邻数)

  2、画苹果。(找中间数)

  3、幼儿集体操作,

  教师;刚才国王送来了进入城堡的入场卷,但是,你们必须把上面得题目了,才有效哟。

  五,活动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得到了入场卷,下次我们可以随时去王国玩。今天,我没得数字宝宝也累了,它们想回家了。它们说今天有许多数字宝宝没来,下次还要带更多的数字来。再玩找邻居的游戏,你们欢迎吗?跟数字宝宝再见!

  活动反思:

  经过了小班、中班的学习,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幼儿有了初步的数与数之间存在某种逻辑关系的概念。。在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时,我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贯穿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的学习、体验、理解。

  活动《找邻居》的重难点是,让幼儿能发现比一个数多“1”和少“1”的数,初步理解相邻数的关系。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帮助小动物的房子编门牌号来引出课题,让小朋友来为小动物找“邻居”,孩子们对找邻居非常感兴趣。一下子就为小动物找到了两个邻居。由于幼儿还没有形成相邻数的概念,所以这这个部分以故事的引导方式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让幼儿在轻松地在故事情节中自然将问题解决,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机会。在活动中,以小动物找到邻居后,再请幼儿为数字宝宝也来找邻居,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遵循了幼儿数学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其中,以学习2的相邻数为重点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理解邻居之间的关系,每个数都有两个邻居,比它多1的数是大邻居,比它小的数是小邻居。从而为探索后面数的相邻数作好铺垫。在整个过程中,幼儿处于主动探索状态,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数的“邻居关系”。最后运用人手一套的数学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完成目标。孩子们也能自始至终认真参与活动,在难度上,也遵循有易到难的来进行挑战。

  通过这次的数学活动,虽然目标基本达成,但我感觉还应更注意数学活动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第二课时时,还应特别强调突出“相邻居”这个概念,这个看似简单的内容,要让幼儿充分熟练的理解和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幼儿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在第二课时进行复习巩固。

6、大班数学数字宝宝找邻居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我们应"引导幼儿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感受科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对科学的兴趣"。  在本节活动中,我通过生活经验引导幼儿了解"邻居",通过邻居引出相邻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用数学的思维理解10以内数的相邻数,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并鼓励幼儿参与活动,用游戏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探索结果,通过活动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相邻数,知道找10以内数的相邻数的方法。

  2.通过游戏活动能够找出10以内数的相邻数。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1-10的数字卡片、PPT课件。

  2.学具准备:装有1-10的数字卡片的纸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美丽的森林王国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城里里有一座漂亮的城堡,住着三个动物好朋友,你们猜一猜,它们会是谁呢?

  2.(播放PPT)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到底是谁呢?

  3.小朋友都知道它们是谁(小狗、小兔子和小猴子)也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找出你们自己的邻居是谁?

  二、认识相邻数。

  1.通过找小动物、小朋友的邻居,潜移默化尝试找"数字宝宝"的邻居。(出示PPT数字宝宝)

  2.举例:找3、7的"邻居"。

  通过举例让幼儿知道一个数的相邻数就是比它小1和大1的数。

  3、唱《找朋友》儿歌,让幼儿找相邻数。

  三、做游戏找"邻居"

  1.游戏一:摸彩票找"邻居"其中一名幼儿在一个装有2-9的数字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卡片,并大声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用不同方式继续找相邻数。

  2.游戏二:填表格找"邻居"发给每位幼儿一张表册,请写出中间数字的"邻居"。

  四、活动小结今天我们帮数字宝宝找到了邻居,知道了什么是相邻数(就是比它大1和比它小1的数就是它的相邻数)。数字宝宝们非常开心,小朋友们开心吗?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回家后考考自己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知道相邻数吗?小朋友们再见!

  教学反思: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幼儿学习兴趣浓厚。通过观察幼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7、大班计算活动找邻居说课稿教案反思

  一、说设计思路;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1到5的数字都是认识的,但对对于它们的相邻数不是很熟悉,如2的相邻数是1和3、3的相邻数是2和4等等。为了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我特地设计了这次活动,依次来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想象力和专注力。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整个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纲要的要求,我把本次目标定位于;

  1.能发现比一个数多一少一的数初步理解相邻数的含义。

  2.知道5以内1除外的任何一个数与前后两数之间的关系。

  3.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根据目标我把本次的重点定位于;能发现比一个数多1和少1的数。难点;找出相邻数和中间数。

  三、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的目标而服务的,本次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1-5的数字卡片,点卡。

  2、新房图一字排开五间连在一起,

  3、幼儿操作材料。

  四、说教法与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我主要采用了直观演示法、问题探究法、讲述法进行教学。而幼儿则运用欣赏法、发现法、操作法进行学习。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同伴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的方法,共同学习,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五、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大致分为五个部分(一)游戏引出小客人、(二)数字住新房(三)找邻居(四)幼儿操作(五)结束部分;活动中我遵循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原则,把找大邻居和小邻居作为突破口,让幼儿自主探索,找相邻数,一步步完成目标。具体流程如下;

  (一)、谈话导入,出示数字宝宝。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又到了数学王国的时间。我从王国里请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想看看是谁吗?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导入,巧妙地引出数字宝宝。)

  2认识数字宝宝,并拍手欢迎。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数字宝宝,并让幼儿用拍手的方式欢迎它们。幼儿兴趣更浓。)

  (二)、住新房从小到大排列。

  1、数字住新房。

  教师:这些可爱的数字宝宝看到别人都住上了新房,他们也想住新房。于是,老师昨晚连夜设计了一张新房图。

  (1)你们看房子漂亮了吗。那一共有几间房你们怎么知道的,从那边数的.

  (2)要从左往右数,那么第一间给哪个数字宝宝呢?

  (3)幼儿操作教师表扬。

  (设计思路;巧妙地过渡,引导幼儿将1-5的数字宝宝住新房,同时利用数房间的方法,让幼儿了解从左往右数数的概念。)

  2、点卡住新房,

  (1)我也要住新房,我也要住新房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她吗?

  (2)为什么要这样放呢?

  (3)教师小结

  (设计思路;数字宝宝幼儿都认识,但让幼儿了解谁大谁小,

  在幼儿脑中太抽象。所以,我巧妙地设计了点卡妹妹住新房,让幼儿在直观上更了解数的多少关系。)

  (三)、找邻居

  1、给小2找邻居。

  教师;数字宝宝和点卡妹妹住在新房里可开心了,可过了一段时间。数字宝宝2觉得太无聊了,于是他带着点卡妹妹去找离它最近的邻居玩玩,谁离2最近。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2的邻居

  (2)观察1和3与2的关系。

  (3)教师小结;1比2小,就是它的小邻居。3比2大,是2的大邻居。在数学王国里它们叫相邻数。

  (设计路思;此环节我利用找邻居的方法,引出相邻数,让幼儿了解三个数中,中间的一个数比前面的数多一,比后面的数少一。比它少一的数叫它的小邻居,比它大一的数叫它的大邻居。通过这拟人的称呼,幼儿对相邻数理解的更透彻,更细致。)

  2、数字4找邻居。

  (1)教师;小4也要找邻居那我们来看看他的邻居是谁、教师事先把4的左右两边遮起来,让幼儿猜。

  (2)幼儿说结果教师肯定。

  (设计思路;教师再次利用大邻居小邻居的名词,引导幼儿找相邻数,让幼儿猜,并利用游戏的方式掀开遮挡的数字,幼儿兴趣更浓。)

  3、找中间数

  (1)出示2和4找它们的中间数,

  (2)教师引导幼儿

  (3)教师小结:三个数之间,中间的一个数比前面的数多一,比后面的数少一。

  (设计思路;这里我设计的难度加大,让幼儿找出中间的一个数,幼儿对于挑战性的问题,再次表现的积极,他们通过前面一个数比后面一个数小一,比前面一个数多一的理念,很快找出了中间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幼儿操作

  1、给小动物找门牌号。(相邻数)

  (设计思路;通过为小动物找门牌号,让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又一次提高,同时也巩固了前面的知识。)

  2、画苹果。(找中间数)

  (设计思路;再次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来引导幼儿,让幼儿参与的兴趣不退缩。)

  3、幼儿集体操作,

  教师;刚才国王送来了进入城堡的入场卷,但是,你们必须把上面得题目了,才有效哟。

  (设计思路;这个环节是为了调动未参与答题的幼儿,顾全大局,让每个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再次提高。)

  (五)活动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得到了入场卷,下次我们可以随时去王国玩。今天,我没得数字宝宝也累了,它们想回家了。它们说今天有许多数字宝宝没来,下次还要带更

  多的数字来。再玩找邻居的游戏,你们欢迎吗?跟数字宝宝再见!

  ( 设计思路;这部分教师让幼儿体验 成功的喜悦之后,让幼儿对数学产生兴趣。)

  六、说活动反思

  上完了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不足之处;

  1、探索内容少了一些,

  2、幼儿操作结果应让幼儿自己评价,

  3、在找中间数师教师有点包办。

8、大班数学活动数字宝宝找邻居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对于数字的概念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幼儿学习了10以内数字后,为了让幼儿进一步熟练地认识相似的数字,从而让幼儿知道知道每个数字都有相邻的数字宝宝,让幼儿说出每一个数字比相邻两个数字多1和少1的数学知识。因此本节教学活动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数字,"趣"中练数字,"乐"中学计算,"赛"中增勇气,以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在游戏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一个数字都有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整数的相邻数。

  2、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数学。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

  2、动物房子图片,小动物图片(小狗、小猫、兔子、猴子、狐狸)

  3、空纸箱。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

  (1)在风景优美的树林里,一条小河缓缓地流着,小树林旁边有一栋漂亮的楼房,里面住着许多小动物,我们来看一看里面都住着谁,好不好?

  教师出示有小动物楼房的图片,分别是:小狗(一楼)、小猫(二楼)、兔子(三楼)、猴子(四楼)、狐狸(五楼)-------,谁能说出这些小动物的邻居是谁?

  (2)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看看你们的左右邻居是谁?幼儿互动,教师观察。

  (3)师:我们小朋友都有邻居,数字宝宝它也想找邻居,你们想不想去帮帮他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邻居吧!

  (4)教师出示1-----10数字卡片,让幼儿知道任意数都有相邻的关系(多1和少1)

  (5)老师拿出10以内任意三个相邻的数字卡片,请幼儿为三个数字排队,引导幼儿按顺序排。

  2、游戏开始

  游戏一:找朋友

  幼儿身上带好1--10的数字卡片按顺序排好队后,老师带着幼儿说儿歌:

  宝宝宝宝转一圈,宝宝宝宝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几和几?请你快来告诉我。

  幼儿大声告诉对方,自己的朋友是几和几?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游戏二:摸彩票

  幼儿在一个装有1-9的数字卡片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并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奖励一个笑脸娃娃)大家一起玩。

  游戏三:找朋友

  发给每位幼儿1到10的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老师拿出任意一个数字,请小朋友把它的相邻数找出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小球,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教学反思】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幼儿学习兴趣浓厚。通过观察幼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9、大班主题找邻居——10以内的相邻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说出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多1或少1的数)。

  2、让幼儿熟练地找出2-9个数的相邻数。

  3、进行朋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活动准备:

  1、图片2、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每个数子都有自己的邻居,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前面的比它少1,后面的比它多1。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能快速的找出数字的邻居。

  二、基本部分:

  1、游戏:找朋友分别给10位幼儿发1-10的数字图片。教师请数字3的幼儿找朋友时,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2和 4 找出来并按顺序站成一排,告诉大家,数字3的好朋友是谁和谁,为什么?

  游戏前,教师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一遍,然后游戏继续。(这个游戏让幼儿说出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2、游戏:说一说(出示幻灯片)请小朋友根据老师提供的数字,说说每个数字的邻居。

  3、游戏:想一想(出示幻灯片)小朋友请想一想我的邻居门牌号是几号呢?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练习生活,对幼儿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环节和过程中,每个幼儿都能积极的配合老师一起学习知识内容,有条理的操作自己的数字卡,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体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操作时能熟练的找出一个数的相邻数。但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还有一些不足,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1、用游戏主导课堂,用游戏的口吻营造课堂情境,用丰富多变的表情吸引幼儿注意,孩子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在活动中,如果出现教师始料未及的情况时,应采取认真地正面应对的方式和态度。孩子对于自己的想法总有独特的见解,教师给予他们表达的空间,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经验,在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方面我以后还得多注意。

  3、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这节课让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的教学方法。

10、大班数学数的邻居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按数量多1和少1的方式表示一个数的两个相邻数。

  2、理解10以内相邻三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爱护学具不撒落,不丢失。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重点活动难点活动准备经验准备:

  物质准备:教学准备:活动单8A、8B《数的邻居--画圈》、活动单9《数的邻居--组块》(已裁好),组块21个,笔1支(自备)。

  学具:活动单8A、8B《数的邻居--画圈》,笔一支,活动夹1个(自备)

  教师组织和指导活动过程一、介绍"数的邻居"游戏引出按"左边比它少1、右边比它多1"判断某数相邻数的问题。

  1、引出问题:教师:"今天,派派麦麦要跟小朋友玩一个游戏,名叫'数的邻居'。(出示活动单8A《数的邻居--画圈》,指数字3)这是数字几?(3)如果我用画圈的方法来表示这个数,应该画几个圈?(画3个)"教师在对应数字3的网格上画三个圈,每格一个圈。 教师:"每个数都有两个'邻居',左边的比它少1,右边的比它多1。比如3(用教棒圈一个3个圈)你知道比它少1的是几(指3个圈的左侧),比它多1的是几(指3个圈的右侧)吗?"2、演示规则: 教师:"谁会用画圈的方法把数量3的'邻居'画到网格上呀?"请一名幼儿在三个圈的左右两边添画圈圈,并提示他在圈圈下方填写数字。

  教师带领全班幼儿检查:"看看他画得对不对?左边画的比3少还是多?少几个?右边画的比3个少还是多?多几个?3的'邻居'是--(2和4)"教师指下方数字:"再看他给数字3填写的'邻居'对吗?2和4的位置填得对吗?"教师:"好,3的两个'邻居'找到了。(指数字7)如果请你用画圈的方法找出7的两个'邻居',你会吗?"教师出示活动单8B《数的邻居--画圈》:"今天的这个新活动就叫'数的邻居',请你先给对应数字画圈,数字是几就是画几个圈,然后再按左边少1个、右边多1个的要求画出它的两个'邻居'的数量,并在下面写出数字,最后说一说这个数的'邻居'是几和几。大家会做了吗?"3、介绍平行活动:出示组块筐:"找'数的邻居'还可以用组块来帮忙,做法和画圈差不多,只是把画圈改为查组块来表示。现在大家一起来说说怎么做,先要插几,按什么来插?(先按活动单上的数字插组块)再插出左右两边的'邻居')还要在下面填写什么?(填写数字的'邻居')最后怎么说呢?(说说这个数的'邻居'是几和几)"教师:"做完一张,你还可以再做一张。"4、介绍巩固活动 教师:"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个我们以前玩过的活动。"出示活动单7A《小企鹅游泳队》:"这是什么活动?老师把它放在了墙上。请小朋友继续猜冰山挡住了几只小企鹅,然后记在冰山上。"5、提出操作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先完成自己小组的活动,做完要请朋友检查一下,把材料收好再换组。"二、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帮助幼儿理解规则,并做个别指导。

  1、分组操作 请幼儿自选操作活动,分组操作。

  2、观察指导 教师巡视各组,重点观察两个新活动组,了解幼儿对规则的理解、操作结果的对错,分析操作策略和发展水平。教师对哟EUR出错的状况要做出及时的分析、判断,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指导策略,并进行个别指导。

  3、提示常规 教师:"小朋友做完以后要请好朋友检查,做对了才能收掉。拔组块时还要注意轻拔轻放。"三、集体交流并纠错、教师进行活动小结并点评。

  1、交流 教师:"今天你玩儿了哪些活动?"教师:"你是怎么用画圈和插组块的方法来表示一个数的两个'邻居'的?(画出或插出比某数少1或多1的数量)"随机提问10以内任意数的相邻数是几和几,相邻数两两之间哪个数大哪个数小。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11、大班语言到邻居家做客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朗诵绕口令的活动,体验说绕口令的乐趣。

  2.学说绕口令,练习发清“板凳”、“扁担”、“绑在”等词语。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绕口令内容。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分析:

  重点:初步学说绕口令。

  难点:能快速、清楚的朗诵绕口令。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幼儿自制的板凳和扁担,板凳和扁担的小图片放进椅套内,课件,小椅子两把为一组,响板。

  知识准备:知道板凳宽了坐的人就多。

  活动流程:

  热身游戏数蛋数灯——借助玩具了解用处——我说你做趣味练习——两人一对自主学习——利用动画突破难点——激发兴趣反复练习——以小见大感悟道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点数鸡蛋和台灯。(一个蛋、两个蛋……,一盏灯、两盏灯……)

  2.展示幼儿利用废旧材料自制的板凳和扁担,了解用处。

  问:这是谁做的?用什么材料做的?(肯定幼儿真会动脑筋、手也巧。)

  问:板凳有什么用处?(可以一物多用,踩时注意安全。)什么样的板凳坐的人多呢?(宽的板凳)

  问:扁担有什么用处?(那么小就知道帮着家里干活了,真懂事啊!)

  二、展开

  1.游戏《我说你做》。

  玩法:先请两人上前示范,再请全体幼儿两两一组边游戏边练习,最后请两人上前展示(越说越快,增加兴趣)

  2.幼儿动手操作,比较板凳和扁担。

  (1)问:两个小朋友比一比,板凳和扁担在长度上有什么不一样?(学说:板凳宽,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

  (2)两人互相练习,你说上句,我说下句,然后交换。

  (3)鼓励幼儿上前自我展示。

  3.观看课件,发现扁担和板凳之间的故事。

  (1)问: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学说: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2)集体练习后,鼓励幼儿上前自我展示。

  4.欣赏教师的示范朗诵,了解什么叫绕口令。

  师:刚才我们说的这段叫绕口令,绕口令是把一些绕口的词放在一起快速的一口气说完,很有意思很有趣。但是怎样才能说得不错不断,又快又清楚呢?请小朋友带着这个问题去试着说说板凳宽的这个绕口令,一边练习一边就能找到答案了。

  5. 激发幼儿兴趣,合作练习大胆展示。

  (1)伴随rap节奏进行练习,增加说的乐趣。逐渐加快速度增加难度挑战,激发男、女小朋友比赛的愿望和热情。

  (2)问:怎样才能说得不错不断,又快又清楚?小结:下功夫、不放弃,功到自然成。任何事情,只要认真去做,肯定能成功。

  三、结束

  全体幼儿上前给客人老师展示。

  附:绕口令《扁担和板凳》

  板凳宽,扁担长,

  扁担没有板凳宽,

  板凳没有扁担长。

  扁担要绑在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活动反思:

  绕口令在我们班级之前上过一次,小朋友都尤为的感兴趣,课后也经常找老师比赛,一起比比看谁说的速度快又清楚。针对小朋友的兴趣以及年龄段的特点,我选择了《板凳和扁担》这节课,此首绕口令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不是很大,只有两个词比较拗口,而且也比较简单,念起来朗朗上口,具有节奏性,幼儿的兴趣很大。

  在此次的活动中,我发现小朋友都表现的很认真,整个活动下来基本上能够把绕口令朗诵下来,这为最后的比赛环节奠定了基础。活动中我给小朋友们出示的板凳和扁担,生动形象,这样就比我为小朋友们准备的一边是汉字,一边是图示就更加易懂。而且朗诵的时候不用两边看。活动中也有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就是请小朋友们说说你觉得哪句比较难念的,然后找出来一起练习巩固。这一环节避免了重复的对已掌握的的词句的朗诵。

  当然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我觉得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的实物教具扁担和板凳,小朋友一看到虽然很感兴趣,但是在这个活动中的作用不是很大。其实不用到也能开展。还有在让幼儿比一比扁担和板凳谁宽、谁长的环节中,幼儿并不是很会比较,都需要老师的引导。

  这节课的目标基本达到了,幼儿学会了绕口令《板凳和扁担》,个别幼儿在字、词发音上还有点提高。在课后延伸活动中让幼儿加快速度的来学念绕口令,他们也颇有兴趣。

12、大班数学数字宝宝的邻居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大班的幼儿对于数字的概念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幼儿学习了10以内数字后,为了让幼儿进一步熟练地认识相似的数字,从而让幼儿知道知道每个数字都有相邻的数字宝宝,让幼儿说出每一个数字比相邻两个数字多1和少1的数学知识。因此本节教学活动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数字,"趣"中练数字,"乐"中学计算,"赛"中增勇气,以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在游戏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一个数字都有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整数的相邻数。

  2、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数学。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

  2、动物房子图片,小动物图片(小狗、小猫、兔子、猴子、狐狸)

  3、空纸箱。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

  (1)在风景优美的树林里,一条小河缓缓地流着,小树林旁边有一栋漂亮的楼房,里面住着许多小动物,我们来看一看里面都住着谁,好不好?

  教师出示有小动物楼房的图片,分别是:小狗(一楼)、小猫(二楼)、兔子(三楼)、猴子(四楼)、狐狸(五楼)-------,谁能说出这些小动物的邻居是谁?

  (2)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看看你们的左右邻居是谁?幼儿互动,教师观察。

  (3)师:我们小朋友都有邻居,数字宝宝它也想找邻居,你们想不想去帮帮他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邻居吧!

  (4)教师出示1-----10数字卡片,让幼儿知道任意数都有相邻的关系(多1和少1)

  (5)老师拿出10以内任意三个相邻的数字卡片,请幼儿为三个数字排队,引导幼儿按顺序排。

  2、游戏开始

  游戏一:找朋友

  幼儿身上带好1--10的数字卡片按顺序排好队后,老师带着幼儿说儿歌:

  宝宝宝宝转一圈,宝宝宝宝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几和几?请你快来告诉我。

  幼儿大声告诉对方,自己的朋友是几和几?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游戏二:摸彩票

  幼儿在一个装有1-9的数字卡片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并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奖励一个笑脸娃娃)大家一起玩。

  游戏三:找朋友

  发给每位幼儿1到10的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老师拿出任意一个数字,请小朋友把它的相邻数找出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小球,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教学反思】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幼儿学习兴趣浓厚。通过观察幼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13、大班科学你是我的小邻居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自然数中相邻两个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3.知道自然数的排列顺序固定不变。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1.《游戏课程资源册》:阅读页、操作单(你是我的小邻居、数字气球找位置)、操作卡(你是我的小邻居)。

  2.在线资源:PPT(《你是我的小邻居》)。

  3.其他:准备10个纸箱做房子。

  3分钟一、游戏(找朋友),初步感知"相邻"关系。

  1.组织幼儿坐成半圆形,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相邻同伴的名字并拥抱。

  关键语:小朋友们,左右瞧一瞧,说说和你挨着坐的同伴都是谁?

  2.教师小结。

  关键语:现在坐在你左边和右边的小朋友就是你的邻居,请你拥抱一下他们。

  20分钟二、帮小动物找房子。

  1.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帮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

  关键语:森林里有很多漂亮的房子……小朋友们知道故事里小动物的家分别在哪里吗?

  2.利用图片摆放的方式寻找小动物的家。

  关键语:请你们根据刚刚听到的故事帮助小动物找到家,将每一个小动物放到自己的房间里摆好(幼儿将动物对应的操作卡摆在相应数字纸箱房子里,如果放不下可以叠放)。

  3.引导幼儿为小动物排序,验证寻找结果。

  关键语: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都找对了吗?(出示PPT《你是我的小邻居》)小动物的数量与房间序号是一样的,因为大象是一个人住,所以大象是住在1号房间……三、感知相邻房子中动物数量的变化,了解相邻数的含义。

  1.回忆故事,发现序数中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规律。

  关键语:①小猴子住在几号房间?(5号)7号房间住着谁?(小兔子)一共有几种小动物?(10种)②小动物的房间号都是按照序数排列的,4号和5号房间的小动物数量有什么变化?(4号比5号少一个,5号比4号多一个)5号和6号房间的小动物数量又有什么变化呢?(5号比6号少一个,6号比5号多一个)小结:从小到大排列的自然数中,一个数前面和后面相互邻近的两个数就是这个数的相邻数,比如5的相邻数是4和6;4比5少1,6比5多1。

  2.师幼互动,加深相邻数概念。

  关键语:现在老师考考你们,3的相邻数是谁?4的相邻数是谁?(随机说出10以内相邻数)四、数字游戏:你是我的小邻居。

  1.介绍游戏玩法及其规则。

  关键语:相邻数看来是难不倒大家了,那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有难度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10个小朋友,站成一横排;从左到右依次报数,报到数字几自己就代表几。老师会说出其中的一个数字,当我说出后,这个数字的相邻数小朋友就要向上跳起1次,同时其他小朋友全部蹲下。

  2.将幼儿作为主体变成数字进行游戏,巩固相邻数。

  关键语:规则明白了吗?咱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可随幼儿兴趣多玩几次)3.小结游戏。

  5分钟五、数字宝宝排排队。

  1.出示PPT,找出排序错误的数字。

  关键语:10的位置为什么是错误的?10比9多多少?它应该在9的前面还是后面?(教师还可随机将一组或几组自然数顺序打乱让幼儿练习)小结:在自然数的序列中,每个数字的排列顺序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更换位置。

  2.出示操作单,幼儿找出排序错误的数字,完成操作单。

  关键语:操作单上的数字宝宝位置也错了,你能把他们都找出来吗?

  3.对照PPT自我验证是否正确。

  活动延伸1.数学区:投放数字卡片1-10,供幼儿操作寻找10以内的相邻数。

  2.美工区:绘画"动物们的家"。

  3.家园共育:回家看看你家的邻居是几,住的是谁。

  附故事:森林里有很多漂亮的房子,每个房子都有一个序号,里面住着不同的小动物,小动物的数量与房间的序号是一样的。长颈鹿住在 2 号房,它的旁边住着大象和小猪,大象是 1 个人住,小猴子说:"我的邻居是 4 只小松鼠和 6 只小鸟"。8 号房间里面住着 8只可爱的小猫,它的邻居是小兔子和小青蛙。小老鼠住在 10 号房间,它的邻居是小青蛙。

  小朋友们,你知道每个房间里都住着哪些小动物吗?它们分别有几只?

  【教学反思】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幼儿学习兴趣浓厚。通过观察幼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14、大班数学新邻居(空间位置、逻辑推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在两个小动物之间接通路径,了解不同的路径组合。

  2、通过操作卡片,与同伴合作安排不同的路径。

  3、在合作时听取同伴意见,协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路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两本最喜欢看幼儿画报图画书:问你们平时最喜欢看幼儿画报的那一个版面?(迷宫)

  ——出示两个孩子熟悉的迷宫图让孩子描述怎样走迷宫?

  教师小结:迷宫的路径很复杂,进去之后很难出来,有的时候还有一些机关,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路径可以到达,而且迷宫都有一个起点和终点。

  2、出示操作路径图卡,个别幼儿示范连接两地、三地之间的路径。

  --- 路径一:起点和终点。教师摆放一个起点和终点让幼儿想办法把路径连起来。 -

  --- 路径二:连接三地之间的路径

  3、幼儿操作路径图卡,连接三地之间的路径。

  ---- 分组练习,每4人一组并讨论完成练习操作。

  ---- 分角色来让幼儿走一走,试一试。看能不能通到两个朋友的家。

  4、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活动反思:

  活动前孩子都有走迷宫的经验,对于走平面迷宫我班的孩子已没有什么难度,这个活动区别于迷宫的就是它连接的地点很多,而不是单一的起点和终点,就是说这个活动中难度就是连接的地点越多,难度就越大。

  这个活动对于我班的孩子还是有挑战性的,孩子探索的兴趣还是挺浓的,孩子经过多次的尝试基本上都能完成操作练习。不过在实践操作练习的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孩子探索如何用最少的路径图板将固定的另一方连起来,多提供一些动物图卡给孩子进行情景演示,提醒孩子可以连接多几个地点,这样能进一步拓展孩子的思维,让孩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怎样走最近等。活动后能跟孩子一起小结,让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连接的?如看图卡的接口有几个?引导孩子用什么快捷的方法连接,这样给孩子的学习有一个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无形引导孩子怎样总结经验。

15、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找规律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众彩纷呈、千变万化,但它们都有内在的规律。大班的孩子虽然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可是在他们的生活空间里,常常了解或发现一些规律。在节日里,他们看到街上按红、黄、绿得规律排列着一串串气球或一排排彩旗,在晚上看到月亮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有规律地变化。这些都是他们的直觉感受,还没有真正认识事物规律,更谈不上掌握这些规律和运用规律。所以,找规律有利于幼儿的学习。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并运用事物排列规律。

  2、能仔细观察物品排列规律,发展幼儿观察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有规律的意识,发现规律

  活动准备

  1、布置活动室,在室内挂有各种规律排列的物品(气球、小旗、各种图形)

  2、 三个大小不一的魔术盒、幼儿每人一套图形

  3、 印章、珠子、蜡笔、粘贴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寻找活动:如何挑

  1、孩子们听音乐以有规律的踏点步进入活动室

  2、 师:“孩子们,你们看,今天我们的教师真美丽,你能发现有什么?”

  (幼儿找出①按颜色排列的规律:气球是按红黄顺序排列的,小旗是按红蓝得顺序排列的……②按图形排列的规律:三角形、正方形、圆形。③找出其他按大小、高矮、长短等规律)

  二、采用变魔术的形式,学习掌握事物的规律

  1、师:“我这里有三个魔术盒,看看他们有什么规律。”(一个比一个小或一个比一个大)

  师:“我们打开其中一个魔术盒,看看里面会变成什么?”从第一个魔术盒里找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送个孩子们一个动作:拍手拍腿各一下,拍手拍腿各两下,拍手拍腿各一下……教师和幼儿一起练习动作,幼儿说一说其中的规律。

  2、打开第二个魔术盒。里面“变”出来的是两张图片

  带领幼儿观察图片一:四个盘子,盘子里装着糖果分别是2个、3个、4个、5个。请幼儿找出其中的规律:一个盘子里的糖果比另一个盘子里的糖果多一个。

  带领幼儿观察图片二:四个鱼缸,鱼缸里游的金鱼分别是2条、4条、6条、8条。请幼儿找出其中的规律:一个鱼缸里游得金鱼比另一个鱼缸里游得金鱼多两条。

  3、打开第三个魔术盒

  送给每个幼儿一盒几何图形。幼儿自由摆一摆,要求有一定的规律。排列好以后可以告诉老师和好朋友说一说自己是按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

  三、幼儿动手操作复习对规律的认识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印章、珠子、蜡笔、粘贴图片等,要求操作中体现一定的规律特点。

  四、活动延伸:在街上、家里找一找那些东西是有一定规律

  教学反思

  1、 本次活动我以规律的广泛性存在一切事物中的特点而设计的。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展开活动,在活动中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寓教于乐。孩子们通过拍手拍脚的动作找出规律,通过观察图片找出递增、递减的规律,通过用摆图形找出颜色、形状的规律。最后幼儿在穿珠子、粘贴图片等操作过程中去掌握规律的普遍存在,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2、 在教法上我采用多层次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活动开始让幼儿观察活动室的物体,幼儿按颜色、形状、大小、长短、高矮观察其中的规律存在,逐渐过渡到永动作拍出的规律,用图发现数的递增、递减规律,用图形摆出规律等层层深入,为幼儿认识规律加深了难度。

  3、 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参与的欲望较强。幼儿通过观察去寻找规律,用动手操作去发现规律,用动作去体现规律,用各种感官去变现规律。幼儿在看、说、动、做中思维十分活跃。

16、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本节课教学设计是在幼儿学习了10以内的数字后安排的一个新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来说这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是抽象的数字概念。因此本节教学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赛”中增勇气,“乐”中长才干。意在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使幼儿在玩中学,不知不觉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通过本科教学帮助幼儿在“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教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幼儿理解掌握概念、法规等知识,引导幼儿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活动目标:

  1.认识相邻数,初步探索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在游戏的情景中让幼儿能感知相邻数。

  3.进行朋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4.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圆片教具若、,磁性黑板、1--10的数字卡片(人手1套)、1——10的大数字卡片(人手一张)。

  2.幼儿已学会10以内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 通过语言引出主题:

  小朋友们,你们有朋友吗?你们的朋友是谁呢?

  二、认识相邻数,初步探索并体验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出对应并置的两排圆片,数量分别是2和3.师:第一排圆片有几个?第二排圆片有几个?第一排圆片比第二排圆片怎样?第二排圆片比第一排圆片呢?我们可以说2比3少1,3比2多1。

  2、教师在3个圆片下面再贴出第三排4个圆片。

  师:第三排有几个圆片?第三排圆片比第二排圆片怎样?第二排圆片比第三排圆片怎样?我们可以说3比4少1,4比3多1.

  3、教师以中间一个数为参照,先与前面一个数比,再与后面一个数比。

  师:3比2怎样?3比4怎样?

  4、师小结:3比2多1,3比4少1,所以3的“好朋友”就是2和4.通常我们就把这排在一起的3个数叫相邻数。

  5、教师把2个圆片取下,在4个圆片的下面贴上5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4比3怎样?4比5怎样?所以4的相邻数是3和5.

  6、教师把3个圆片取下,在5个圆片下面贴上6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5和4怎样?5比6怎样?所以5的相邻数是4和6。

  7、教师直接说数字6、7、8、9,请幼儿说出它们的相邻数是谁和谁?启发幼儿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找它们的相邻数,幼儿回答后,师可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理解10以内的各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三、玩游戏“找朋友”,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1、“找朋友”的游戏。

  将幼儿分为四组,每组幼儿胸前挂有1——10的数卡。教师请数字3的幼儿找朋友时,音乐开始,幼儿找本组的朋友时,音乐开始,幼儿找到本组的朋友,音乐停止,2、3、4的幼儿手拉手站一排。(先请10位幼儿演示,然后游戏继续。)

  2、卡片游戏。

  师事先发给幼儿1——10的数字卡片,教师说出一个数字,让幼儿找出该数的两个“朋友”,并将卡片举起。

  (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理解10以内各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四、结束部分。

  1、游戏后评价。

  2、师小结,教育幼儿要像数字宝宝一样,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设计意图: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友爱同伴的意识。)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流程安排合理清晰,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先是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再衔接到数字朋友中去。整个活动老师通过讲述、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再用卡片操作、评价总结操作结果几个环节帮助幼儿知道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说出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理解10以内各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达到了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孩子们情绪高涨,老师请幼儿找朋友时,孩子们的小手纷纷举起;老师问题刚提出,孩子们就争着回答;老师请小朋友们做“找朋友”的游戏时,活动气氛非常活跃。

  但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还有幼儿不能迅速地找出卡片,在活动后请家长回去利用扑克牌与幼儿巩固10以内的相邻数,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再玩几次类似的游戏。

17、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方位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中班的孩子平均年龄已经有四岁多了,大部分孩子已经能掌握一定的方位知识,但是有少部分孩子对方位的感知还是比较困难,在教学序数时就遇到分不清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的概念,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找方位的活动加深孩子对方位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能借助物体来辨别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

  2、能听懂老师的语言做出相应的动作。

  3、在游戏活动中可以完整的复数教师的句子,能学习完整讲述句子。

  4、学习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1、 借助物体辨别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

  2、 听懂教师的语言复述句子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兔妈妈的头饰,兔宝宝的头饰

  活动过程

  1、课前互动:

  老师一边说一边做,学生也一起学做。(请跟老师这样做,然后手拿铃鼓拍手。学生会学着说:“我跟老师这样做”,学生也拍手……,分别在自己的前后左右拍,一直到说:“前面、后面、左边、右边、上面、下面,说的同时也要在相应的方位上做拍手动作。让孩子初步感知方位的概念)

  2、初步辨认以自身为中心的方位:

  你的鼻子在哪里?(耳朵、屁股、脚)在哪里?(幼儿开始会说在这里,教师要引导幼儿说出在前面、在后面、在旁边、在下面等)

  3、找朋友的游戏

  说出比如(某某小朋友在我前面等),教师示范,幼儿很快就能学会

  4、游戏找方位

  教师做兔妈妈,幼儿做兔宝宝,教师捏鼻子幼儿就到教师前面来,拍屁股就到后面来,拉左耳朵就到左边,拉右耳朵就到右边

  5、结束教学活动

  再做一次课前互动的活动。巩固教学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准备查找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去创设肢体操导入,这可以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上来。这点在上课的课程中效果还是很好的。

  2、经过这次的上课,幼儿对方位知识的感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后面的序数教学帮助很大。

  3、从备课到上完课,对走自己的启发还是很大的,认识到了幼儿教学的游戏性很重要,把游戏带到课堂中,在游戏中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幼儿园孩子来说是比较适合的。

  4、总体来说,这节课的目标基本达到了,但是在课堂时间的掌握上海不是很好,在导入的时间花的时间长了点,如果再上多一次这节课,我会从新设计好点精简点。

18、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找座位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制座位票,了解座位票中"排"与"座"的意义。

  2、学习按座位票中的两个条件,对号入座的正确方法。

  3、发展幼儿大胆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一张大的"排"、"座";1~4排的"排"标记。

  2、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写有"____排____座"的纸、笔

  活动过程:

  一、自制座位票

  1、认识排,幼儿自做"排"号。

  师:"看!这里的椅子已经排成了一排排,请小朋友找个小椅子坐下来,请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来,请第二排的小朋友挥挥手,请第三排的幼儿点点头,请第四排的小朋友举双手。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知道你是坐第几排?"

  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排)?这个排字的前面多了什么?这一横线表示写几排,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3、认识"座",幼儿制作"座"位号。

  师:"请小朋友把笔放下,数一数每排座位都有几张椅子?请问你是坐在几号座位的?请所有5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4号座的小朋友点点头,清所有3号座的小朋友挥挥手,请所有2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1号座的小朋友举双手。"

  幼儿做出相应动作。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号)?这个号字的前面多了什么?这一横线表示写几号,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3、认读座位票

  师:"请小朋友把你们椅子下面的纸打开,这就是座位票,请小朋友读一读你的座位票。"

  幼儿:"三排四号..."

  二、交换座位票,学习看票找座位。

  师:"请小朋友把笔放下,拿好座位票上来找个好朋友和他交换座位票读一读,大声地读出来,然后找到好朋友的座位坐下去。"

  小结:我们看座位票找座位时,要先找到"排",再找到"座"。

  三、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你们学了看座位票找座位这个本领开心吗?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座位票。"

  幼儿:"电影院。"

  师:"小朋友知道得真多!以后你们就可以看票自己找座位了,不用再麻烦爸爸妈妈了。下次我们再来玩看座位票找座位的游戏好吗?"

  幼儿:"好!"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实际生活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让他们容易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大班幼儿对数字已经有了初步经验,怎样让他们运用已有经验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并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提升数的运用能力,带着这个问题我选择了《找座位》这个大班数学活动。

19、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找朋友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语言是幼儿交往、认识事物、保存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工县。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敏捷期。同时,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也是智力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幼儿的智力得到全面发展,提高素质,我设计了这节学习“反义词”的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对实物、图片的观察比较,使幼儿初步理解反义词的含义,并能运用一些反义词说一句简短的话,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的词汇。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口语表达能力、动作表现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

  3.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

  4.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重点难点

  怎样通过具体的实例把一些抽象的词汇形象化,并在各种感官的感知基础上对反义词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准备

  1、进行比较的实物:积木、毛线、书、手绢、尺子等

  2、图片:苹果(大小)、树(高矮)、动物 (多少)、绳子(长短)。

  3、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简短语言引出课题:

  今天,在上课前我们先做一个找一找的游戏。

  二、教师出示一种实物,让幼儿找出相反实物(将实物分散在活动室四周)。增加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如:大积木――小积木;厚书――薄书;胖娃娃――瘦娃娃;长棍子――短棍子等等

  三、讲解什么是反义词:

  像大小、高矮、长短、厚薄、新旧等,这些意义相反的两个词叫反义词。

  四、出示图片,加深幼儿对反义词的理解

  师:生活中的反义词可真多,我这里有几张图片,请小朋友用线连出和它相反的物体。出示图片,幼儿连线:苹果(大小)、树(高矮)、猴子(多少)、尺(长短)。

  五、生活联想:

  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物体和事物是相反的,用反义词说出来

  幼儿观察、尝试,并说了相应的反义词(冷――热,厚――薄,方――圆,粗――细,高――矮,上――下,胖――瘦,黑――白,哭――笑)。

  六、游戏,巩固掌握反义词,加深尝试印象

  1.介绍游戏玩法:教师说出一个词,请小朋友说出它的反义词。如果教师边说边做出相应的动作,请小朋友不仅说出正确的反义词,而且也要配上相应的动作。

  2.教师先演示一遍大和小的动作,再引导幼儿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的方式巩固掌握所学反义词。

  七、播放PPT,启发幼儿尝试说出新的反义词

  1.教师说一些新的词语,请幼儿试着说出它们的反义词。如:(好――坏,前――后,左――右,远――近,多――少,香――臭)

  2.引导幼儿通过平时的观察,尝试说出新的反义词。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试一试,说出老师没有说过的一些反义词。

  八、活动延伸:游戏“找朋友”

  1.玩法:全班小朋友手拿图片围成圆圈,在音乐声中边跳边唱边找与自己手拿图片意思相反的小朋友做好朋友。

  2.请一对对好朋友告诉大家自己图片中的反义词。

  教学反思

  本次语言教育活动紧紧围绕着学习反义词而展开,通过环境的创设,让幼儿产生新鲜好奇感,在观察实物中理解反义词,并能运用一些反义词说一句简短的话,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活动,通过运用各种感观,在看看、说说、想想、动动、找找、做做等活动中,让每个幼儿思想活跃,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和同伴交往,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发展想像思维,举一反三。让幼儿通过思维想像说出一些教师活动中没有认识的反义词,不仅达到发现掌握新反义词的目的,同时又培养了幼儿的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准备更多样些实物,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更加有趣的游戏活动, 寓教于乐满足幼儿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

20、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找春天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春天的特征,用耳朵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了解和体会春天这一季节不同于其他季节的特点,从而更加喜爱春天。考虑到学前班学生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较低,因此课堂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通过观察、体验、实践和教师的引领,把自己在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和同学们交流分享,在认知上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对春天特征的了解更全面。

  活动目标:

  ⒈ 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春天带来的生机勃勃。

  ⒉ 观察大自然变化的过程,认识春天的特征。

  ⒊ 学习儿歌,知道春天动植物的变化和人们衣着的变化。

  ⒋ 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春天带来的生机勃勃。

  ⒌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歌曲“春天在哪里”和春天美景等课件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小朋友们,又一个春天来到了。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阳光渐渐明媚,鸟儿开始歌唱,大自然中的万物演奏着春天的圆舞曲。请你竖起小耳朵,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请你边听边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点击播放Flash)学生边听边想,然后自由发言。(这首歌唱了春姑娘来了,走在田野上,小红花、小蜜蜂都来迎接……)

  二、 课文学习

  ⒈ 春姑娘来到人间,大地的景物有了哪些变化?(点击播放Flash)学生自由发言。(有绿树,有红花,有欢快唱歌的小溪,南归的燕子……)

  ⒉ 你喜欢春天的什么景物,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我喜欢绿草,因为碧绿的草地让我感觉到生机勃勃;我喜欢小鸟,因为小鸟的歌声十分悦耳;我喜欢春天的花……)

  ⒊ 春天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春天的花、春天的树、春天的草、春天的水,看起来是那么的充满生气,“一年之计在于春”,大自然多么神奇啊!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春天的花、树、草和水,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去体会一下春的神奇!(点击录像)

  ⑴ 在告别了漫长的严冬后,春天的花绽开了笑颜,它们似乎要告诉我们春天的消息:天气暖和了,大家可以脱去厚厚的衣服,到郊外去感受春天的生机。

  ⑵ 春天的树长得非常的绿,树叶嫩嫩的,好像刚从冬天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⑶ 春天的草长得格外的嫩,小草细细的,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红的、黄的、蓝的、紫的野花好像是点缀在绿草地上的星星。

  ⑷ 天气暖和了,山上的雪慢慢地开始融化,小溪里的水在哗啦啦地唱着歌。春天的水特别清澈。

  ⒋ 春天的景物多美丽呀!春姑娘究竟对它们说了什么,才使它们变得生机盎然呢?老师来念一念“春天说了些什么”。(教师范读)

  ⑴ 请小朋友们用最动听的声音,自己把这首诗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⑵ 谁能来读给我们听一听。教师指名读。

  ⑶ 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学生齐读。

  ⒌ 请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想想春姑娘究竟说了什么话。学生自由发言。(春天到啦,冰雪快融化吧,化成甜甜的水让小苗喝个饱;春天到啦,花儿快张开笑脸吧,蜜蜂要来采蜜啦!……)

  三、体验感悟

  春天到了,春姑娘也来到了我们的校园。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她吧!春姑娘爱和小朋友们捉迷藏,只有用心观察,才可以找到她。

  ⒈ 你知道什么叫观察吗?观察有很多方法,看是一种,你还知道哪些?学生回答。(看、听、闻、尝、摸)

  ⒉ 接下来,让我们带上这五件观察“法宝”到校园里找一找春天。教师将学生带到校园中,以小组为单位,寻找春天。

  ⒊ 你找到春天了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春天到了,燕子飞回来了;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花开了;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

  ⒋ (点击Flash)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大自然会产生许多奇妙的变化,沙沙沙、轰隆隆、呱呱呱……这些是谁发出的声音?你还知道哪些春天的声音?是谁发出来的?学生自由发言。(春雨沙沙沙,春雷轰隆隆,青蛙呱呱呱,小鸟唧唧喳喳,泉水叮叮咚咚……)

  四、 课外延伸

  今天,小朋友们说了春天,找了春天,和春姑娘玩得真开心,相信小朋友们对春天一定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加喜欢春天了!双休日,让爸爸妈妈和你们一起到户外去找找春天。

  教学反思

  今天第一天上课,吃惊的是孩子们已经比较进入学习状态,不难想象出小家伙们开学之前已经备受家长们的“谆谆教导”。看到孩子们注意力比较集中,我决定今天把第一课《找春天》完成。

  《找春天》这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其教学要点是:会认“香”等9个生字,会写“甜”等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春天就像一个一个羞涩、可爱、活泼的小姑娘。

  我把教学的重点落实在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上。因为提前布置了试着背诵课文,课堂上无需花费太多时间积累文本语言,于是我让学生模仿4——7自然段写几句话。开始学生有些茫然,不知该写什么事物,在我的提示下孩子们说出了可以写柳枝、燕子、笋芽儿、春风……我给了五分钟时间,当多数孩子都写完了时,我请了几个孩子读自己的作品。没想到孩子们是那么富有想象力,我引导学生写的是:柳枝随着春风轻轻地摆动,那是春天的秀发吧?还有:笋芽儿从地底下钻出来,那是春天的牙齿吧?还有: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一边飞还一边叫着,那是春天的信使吧?看到孩子们表达的不错,我又临时设计了一个仿说训练,让学生仿第八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补充下列句子:她----------------,在----------------------。孩子们思考了一会儿纷纷举手。有的说:她在草地上打滚,在小河里洗澡。有的说:她在树林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通过教学本课使我感受到其实学前班的孩子也是很有语言潜力的,我们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良好语言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1、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图形找家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而且会询问这是什么图形,注重幼儿的兴趣和终身教育是我活动的两大特色,幼儿园是现代幼儿生活学习最为熟悉的环境之一。活动开始我就让幼儿观察我的挂图,挂图中有不同颜色的不同图形,由不同图形拼成的一幅画,是为了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了解各种图形分别由什么特点。活动中教师一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对幼儿表达不清楚的或出现困难的地方加以纠正,耐心的指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参与活动中。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在图中为各种图形找出合适的位置。

  2.能大胆、正确的表达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方位。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每人一套操作材料 大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图形)小朋友们,今天图形王国的国王给我们小朋友带礼物了,你们来看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用两个词来说,如红色的三角形等)

  2.游戏“图形归类”。请幼儿把相同的图形放在放在一起。与同伴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1)现在这些图形宝宝想回家了,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找家吧!

  (2)(出示图)这就是它们的家。观察表格,理解横向和纵向标记的含义。提问:表格最上面一行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左边有什么标记?表示什么意思?

  (3)教师示范将红的圆形放在相应的格子里去。边放边说:红的圆形在从下往上数第四行左边的第二个位置上。

  (4)请个别幼儿尝试选择部分图形按照两种特征进行定位,并说一说具体的位置。

  3.幼儿用操作材料对图形进行归类。

  (1)给每人提供一套操作材料,先仔细观察里面的图形,在确定图形宝宝应该放在哪个家中。

  (2)教师进行指导

  4.组织交流,讲述特征和位置。

  提问:第几行第几个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图形?

  活动反思:

  本活动,幼儿对颜色和图形特征已经认知。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在图中为各种图形找出合适的位置。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谈话、游戏等情境,使幼儿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学习材料,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和探究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活动的制作过程。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幼儿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保护幼儿的意见,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现象。但是本节课,我的语速有点快,语言不够精练,讲解示范的时候,因为语速快,部分幼儿幼儿未能听清老师的要求,导致一个问题说出去来,下面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我问的什么。而且我的应变能力也有待加强,本次教研活动让我明白了,只有在不断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学途径。

22、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种子找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黑板上画一颗大树,再在树上面贴些水果图片,仔细观察这些果实它们的种子在哪里?这些种子有家吗?它们的家在哪里?带着问题进入课程,感受大自然的奥秘,神奇和美丽,教育小朋友要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独特景色。

  活动目标

  1、尝试发现植物果实里的种子,知道种子能长成新的植物。

  2、了解种子传播的多种方式。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

  2、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

  3、种子怎么找自己的新家的?

  活动准备

  1、植物的果实,如苹果、梨、葡萄、桃、西瓜等。

  2、歌曲《小种子》磁带。

  3、一些植物的种子。

  4、反映种子找家的不同方式的图片一组。

  5、水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

  2、播放歌曲磁带《小种子》,老师跟小朋友一边拍手,一边跟唱歌曲。

  3、教师:歌曲里讲的是什么事情?(提问全班幼儿)

  教师:大家回答正确,非常不错,真棒!

  4、教师小结:种子在泥土里,喝够了水、晒到充足的阳光,慢慢的发芽,成为新的植物,长大后就会结果实。

  5、教师出示植物的种子。

  教师: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这就是植物的种子。

  二、切果实,找种子,说种子。

  1、教师:今天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什么呢?(教师展示实物果实)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苹果、梨、桃、西瓜)这些水果哪些是树上结的?出示图片。教师总结:一粒种子可厉害了,可以结出很多果实来!那你们见过它们的种子过吗?(见过)这些种子长什么样呢!(例如:桃的种子呈椭圆形,上端钝,下端尖。坚硬的种皮外表呈波浪高低起伏。)它们的种子在哪里?(在水果里面,只要把它切开就可以看见)

  2、教师:小朋友们不知道没关系,等下老师切开给你们看,切的时候,一定要把水果洗干净,在干净的地方切,切之前一定要小心,可不能切到手了。教师先切桃。。。。。。然后把桃拿到幼儿跟前走一圈幼儿可以找种子、观察种子!找到种子后教师出示桃的图片,图片以让幼儿观察桃的形状、大小、颜色。

  3、教师:刚才我们观察了,这些种子的家在哪里?(在果实里)那它原来的家在哪里?(在泥土里),原来呀!种子有两个家。

  4、教师:春季到来,这些种子被农民伯伯种在田野、果园里,给它们淋水、施肥、,阳光充足,它们就会长成新植物,长大后就会结果实,小朋友们就可以吃到新鲜甜脆的水果,多吃水果,我们的身体就会壮壮的,增强体抗力,小朋友们就会少生病。

  三、猜一猜

  1、教师:你们觉得这些种子会找到新家吗?(种子都是靠人类帮它种到泥土里找到新家的)教师鼓励(大自然多神奇、神秘、多美妙,有些种子可厉害了,不需要人类的帮忙自己可以找到新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种子究竟如何找到新家的?我们一起来看图片,看完一张图片教师都要提问?它们是什么种子?它们是怎么找到新家的呢?

  2、蒲公英(随风飞去找新家)

  3、苍耳(挂在动物身上或人的衣服上来找新家的)

  教学反思

  在课程中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探讨性,小朋友的参与性很强,兴趣很高,已经不是单纯的看老师切果子找种子,而是让幼儿参与其中,体会到如何观察了解种子,我深深体会到:在主题探究学习中幼儿的个性得到良好发展,今天的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3、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种子找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黑板上画一颗大树,再在树上面贴些水果图片,仔细观察这些果实它们的种子在哪里?这些种子有家吗?它们的家在哪里?带着问题进入课程,感受大自然的奥秘,神奇和美丽,教育小朋友要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独特景色。

  活动目标

  1、尝试发现植物果实里的种子,知道种子能长成新的植物。

  2、了解种子传播的多种方式。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

  2、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

  3、种子怎么找自己的新家的?

  活动准备

  1、植物的果实,如苹果、梨、葡萄、桃、西瓜等。

  2、歌曲《小种子》磁带。

  3、一些植物的种子。

  4、反映种子找家的不同方式的图片一组。

  5、水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

  2、播放歌曲磁带《小种子》,老师跟小朋友一边拍手,一边跟唱歌曲。

  3、教师:歌曲里讲的是什么事情?(提问全班幼儿)

  教师:大家回答正确,非常不错,真棒!

  4、教师小结:种子在泥土里,喝够了水、晒到充足的阳光,慢慢的发芽,成为新的植物,长大后就会结果实。

  5、教师出示植物的种子。

  教师: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这就是植物的种子。

  二、切果实,找种子,说种子。

  1、教师:今天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什么呢?(教师展示实物果实)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苹果、梨、桃、西瓜)这些水果哪些是树上结的?出示图片。教师总结:一粒种子可厉害了,可以结出很多果实来!那你们见过它们的种子过吗?(见过)这些种子长什么样呢!(例如:桃的种子呈椭圆形,上端钝,下端尖。坚硬的种皮外表呈波浪高低起伏。)它们的种子在哪里?(在水果里面,只要把它切开就可以看见)

  2、教师:小朋友们不知道没关系,等下老师切开给你们看,切的时候,一定要把水果洗干净,在干净的地方切,切之前一定要小心,可不能切到手了。教师先切桃。。。。。。然后把桃拿到幼儿跟前走一圈幼儿可以找种子、观察种子!找到种子后教师出示桃的图片,图片以让幼儿观察桃的形状、大小、颜色。

  3、教师:刚才我们观察了,这些种子的家在哪里?(在果实里)那它原来的家在哪里?(在泥土里),原来呀!种子有两个家。

  4、教师:春季到来,这些种子被农民伯伯种在田野、果园里,给它们淋水、施肥、,阳光充足,它们就会长成新植物,长大后就会结果实,小朋友们就可以吃到新鲜甜脆的水果,多吃水果,我们的身体就会壮壮的,增强体抗力,小朋友们就会少生病。

  三、猜一猜

  1、教师:你们觉得这些种子会找到新家吗?(种子都是靠人类帮它种到泥土里找到新家的)教师鼓励(大自然多神奇、神秘、多美妙,有些种子可厉害了,不需要人类的帮忙自己可以找到新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种子究竟如何找到新家的?我们一起来看图片,看完一张图片教师都要提问?它们是什么种子?它们是怎么找到新家的呢?

  2、蒲公英(随风飞去找新家)

  3、苍耳(挂在动物身上或人的衣服上来找新家的)

  教学反思

  在课程中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探讨性,小朋友的参与性很强,兴趣很高,已经不是单纯的看老师切果子找种子,而是让幼儿参与其中,体会到如何观察了解种子,我深深体会到:在主题探究学习中幼儿的个性得到良好发展,今天的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推荐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
  • 小班下册区域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做
    小班下册区域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做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继续阅读图画书,大胆地说出自己阅读到得画面内容。2、按故事情节表演故事,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娃娃家:杜里、莎里、鸟、牛妈妈、贝莎、鸡大婶、小猪头饰。美工区:橡皮泥、蜡光纸、画纸等制作礼物的材料。 阅读区:投放绘本《应该怎么做》。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杜里和莎里吗?他们在去探望生病的朋友小猪呼克时遇见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小朋友们还记得吗? 二、交代游戏规则。 阅读区: 杜里和莎里在去探望生病的朋友小猪呼克时遇见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应该

    06-21
  • 中班下学期数学活动:复习认识数字1—7
    中班下学期数学活动:复习认识数字1—7

    [活动目标]1、正确认识7以内的数字,知道每一个数字都可表示一定的数量。2、能注意倾听、并能按要求进行活动。3、激发幼儿保护益虫的情感。[活动准备]投影仪、电视、录音机、数字17卡片人手一套、实物图卡(小乌龟、七星瓢虫、青蛙)数字17硬卡若干。 [活动过程] 1、 电视上出示教师故意放倒的数字2、4、6、7。教师:小朋友,你们看数宝宝睡着了,我们把它叫醒好吗?一起喊数字,快起来。(幼儿:数字7快起来! ) 2、 数宝宝讲话(录音):小朋友,谢谢你们把我叫醒,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可聪明了,今天我想考一考你们,

    06-21
  • 大班综合活动:发型师
    大班综合活动:发型师

    发型师 ( 综合活动----大班) 执教:省级机关一幼:谢晓莉 活动目标:1、欣赏不同卷发造型的美,并尝试使用折、卷、拧等多种方法制作造型多样的卷发。2、通过共同制作与分享成果体验创作发型的乐趣,感受合作成功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各种颜色和质地的纸条、篮球、浴帽、发型范例、剪刀、双面胶、发型秀VCD、图片及合适走台步的音乐 2、经验准备:幼儿在班级中进行过理发店的游戏;在音乐表演区内表演过走台步。 活动过程: 一、播放发型秀VCD及发型图片,引导幼儿欣赏、讨论卷发造型的特点? 教师提问:

    06-21
  • 幼小衔接:我会整理小书包
    幼小衔接:我会整理小书包

    湖北省秭归县九畹溪镇幼儿园 王 琼 一、活动目标: 1、讲讲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渴望 2、让幼儿通过看书包、文具盒、分别了解其结构与用途 3、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如何又快又好地整理书包 二、活动准备: 书包若干、玩具熊一个、文具盒及各种文具、大小不一的书本、光碟《上学歌》 三、活动重点与难点: 1|、用流畅的语言讲讲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 2、了解书包及文具盒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活动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 五、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师边出示小熊边讲述:熊宝宝今天特别高兴,因为它

    06-21
  • 大班哑剧表演讲述:有趣的运动会
    大班哑剧表演讲述:有趣的运动会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哑剧表演的特点,理解哑剧表演内容。2.通过分段欣赏、同伴间讨论,能完整连贯地讲述表演内容。3.喜欢观看哑剧表演,感受哑剧表演的乐趣。活动准备:哑剧表演片段及相应图片四幅、手、心、笑脸、问号标记一套,靶子一个。 活动过程: 1.以竞猜的方式导入活动。 个别幼儿用动作表演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其他小朋友猜一猜。 2.幼儿完整欣赏哑剧表演,初步了解哑剧的特点,理解表演的内容。 (1)幼儿完整观看表演。约翰叔叔的表演和我们平时看的表演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同伴之间自由讲述表演的内容。 (

    06-21
  • 大班白天和夜晚教学设计
    大班白天和夜晚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说短句太阳出来了,醒来了月亮出来了,睡着了 2、体验白天的热闹和夜晚的静悄悄。 活动准备:白天黑夜的背景图片;小鸟、小树、小朋友、蝴蝶、小花图片;小乐器,彩带;热闹音乐:金蛇狂舞;安静音乐:睡吧,小宝贝。 重点:1、学说短句:太阳出来了,醒来了月亮出来了,睡着了 2、体验理解白天的热闹和夜晚的静悄悄。 活动过程: 一、导入:白天与黑夜(前期经验的回顾) 1、出示两张图片:白天与黑夜。 2、提问:老师带来了两张好看的图片,看一看,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自由说一说

    06-21
  • 对主题活动“离园倒计时”的一点反思
    对主题活动“离园倒计时”的一点反思

    伴随着夏季的脚步,我们大班的孩子们即将离开幼儿园了。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离别的依惜,升学的惊喜,交织成离园之际的复杂情感。为了帮助孩子们构成人生初始最动人的画面,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离园倒计时,在这个洋溢着感情色彩的主题里,我们营造温馨、感人的氛围,让幼儿园里原本习以为常的人、事、物顿时在孩子眼前鲜活起来。幼儿与学习共同体幼儿园里的人或物进行着有意义的互动,正是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幼儿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感激,主动地表达着自己对幼儿园的依恋,体验着合作与成长的喜悦,建构着和谐的人格。 一、集体教学活动 活动《滑梯

    06-21
  • 教学活动《 五彩的秋天 》的反思
    教学活动《 五彩的秋天 》的反思

    一、研讨问题 ⒈如何突出秋天明显的季节特征。 ⒉如何在儿歌中体现秋天的彩,让幼儿感受到秋天色彩的丰富。 ⒊用什么样的策略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自主的语言学习环境,幼儿能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发现秋天的色彩美,从而学会儿歌。 ⒋用什么样的形式,能激发幼儿一次次重复念儿歌的兴趣。 二、设计意图: 本主题两周的活动是以点到面的形式来开展的,第一周式从秋天的菊花入手,在欣赏菊花表现菊花多姿多彩中,知道秋天来了,秋天菊花色彩的丰富,从而激发幼儿发现秋天其他的特征,发现秋天其他丰富的色彩,感受秋天色彩的美。 如何在第二

    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