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设计

栏目: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17-01-03 15:26:27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理念】重视人文精神教育,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重视语言的积累,凸显语言的运用。

【教材分析】

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本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受教育。

【学情分析】

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二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学生进入五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已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找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积累了一些语言,初步有了朗读、想象能力。但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还有一定的难度,我会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让学生在原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各有所获,通过朗读、想象,理解课文,感悟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4、学习第三自然段,通过小组交流,学习作者先写现象,再写感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访谈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其中的大树指谁?

生:(齐)季羡林。

师:你对季羡林有哪些了解?看了这些资料,你又知道了哪些信息?

(出示资料)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他精通12国语言, 1935-1945年,季羡林爷爷在德国留学整整十年,德国人民爱花、养花的民族风情,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出示课题,生齐读)  

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还听出了一对反义词呢!

生:自己——别人

师:再读

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设计意图:联系旧知,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再了解作者留学的经历导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师:真好!请同学们拿好书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文中画出最能概括这篇文章的句子。开始!(生朗读课文)

2、读准、理解生字词

(1)出示词语:

第一组:脊梁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第二组:真切  家家户户  莞尔一笑  耐人寻味

(2)指名读、正音:“脊梁”轻声、指导书写“脊”

齐读词语

(3)师:第一组词语在文中是描写什么的?(德国的花、风景)

         第二组呢?(德国的人)

     师:看来这一篇文章既写了风景,又写了人,作者看到这一切,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3、找中心句

(1)中心句:多么奇丽的风景!多么奇特的民族!(板书:景色奇丽、民族奇特)

师:你看,这句话既概括课文了的主要内容,又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这句话就是课文的中心句。

(2)师: “奇丽”“奇特”这两个词一样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奇丽”就是奇特、美丽;“奇特”就是很特别、与众不同。

     师: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理解大意;学习生词,并以此为线索,找出课文中心句,理解中心句。】

三、品读语言、感受“奇丽”

1、师:为何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德国,感受德国的独特风情。

出示学习要求:请大家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景色美丽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读一读,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句子旁边。

2、生自学

3、感受“美丽”

(1)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美丽?

生:(预设)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2)师:哪些词语给了你美的感受?

     生: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这两个成语都是描写什么的?

     生:花

     师: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花的成语?

     生:五颜六色、争奇斗艳、万紫千红……

     师:那老师把这些词语都放到这一自然段中,有必要吗?

     生:……

     师:是的,没有必要。因为这两个词就涵盖了鲜花的大小、形状、颜色……

        读着“花团锦簇”,你脑海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花很多、很大,一团团地拥挤在一起;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颜色的?哪些花?

     生:火红的玫瑰、粉色的郁金香、淡蓝色的绣球花……

     师:这么多、这么大的、艳丽的花一团团、一簇簇地拥在一起,真是——花团锦簇啊!淡蓝的、粉红的、火红的,这么多颜色放在一起就是“姹紫嫣红”。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

(师出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图片、生欣赏后齐读)

     师:还从哪里感受到美丽?生:(预设)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生:花的海洋、应接不暇

师:出示“花的海洋”图片,这么多花,眼睛都看不过来,这就是——应接不暇。请你也来读一读,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3)通过“山阴道”来感受风景的奇丽

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到“山阴道”了吗?这“山阴道”啊,在浙江绍兴,古时候是一条官道,那一带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东晋书法家、大诗人王献之走过这一条美丽的山阴道时,留下了这样的佳句“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图文结合感受美景,朗读抒发情感)

(4)感受“花多”

师:同学们,这一自然段不仅写了花的美,还写了花很多。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许多窗子连在一起等词语感受到花多。

师:出示图片

生:朗读2、3两句

4、感受“奇特”

(2)师:啊!风景如此美丽,走进屋子里肯定更是美不胜收了,是这样吗?让我们走进养花人家看一看。找出相关句子。

生:(预设)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都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师:(出示图片进行对比)看了这一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屋内很单调、枯燥,一点也不美

师:这样的养花方式让我感到吃惊,所以——(出示句子)

生:(齐读)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师:“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

生:微笑、淡淡的笑(专指女性的笑)

师:这么令人吃惊的养花方式,女房东却只是“莞尔一笑”,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女房东觉得这没有什么,本来就是这样的。

师:是啊,对于他们来说太平常了,这是德国人长期以来的习惯和风俗啊!已经形成一种文化了。(引读)正是这样——(出示)

生:(齐读)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师:这正是什么境界?

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是啊,正是因为德国人拥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所以十年后在德国——正是因为拥有这种境界,二十年后在德国——……(引读)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师小结:直到四五十年后,作者再次回到德国,这里的美丽依然没有改变。

5、发现写法、练习说话表达

(1)师: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现象,请你想一想,想好了再和同学交流交流。

生:交流、师指名交流

(2)(课件出示文本)师:如何能说得更清楚,更有条理呢?我们来看一看课文第三自然段。(分析作者先写风景、再写感受的写法)

    生: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重点句和关键词,感受德国风景的美丽和民族的奇特。通过层层递进的说话练习,学习作者先写现象,再写感受的表达方法。】

四、总结

同学们,正是因为德国人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自己的花让别人看,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所以四五十年之后,德国的美丽依然没有改变。那这个民族还有哪些奇特之处呢?我们下次课再学习。

【设计意图:点明境界,设置悬念,总结全文。】

五、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景色奇丽

民族奇特
推荐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时间:90分钟) 一、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卧薪尝胆 守株待兔 精卫填海 锲而不舍 悬梁刺股 艰苦卓绝 直言不讳 坚持不懈 执著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 ;执著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 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执著是 ,是 ,是一支永无休止符的进行曲。 二、用望字组成词语,根据语境描述填写在这段话中。 小凡卡 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 了。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 爷爷能接他回到乡下去,这是他美好的 。信寄出后,他整天 着。两个月

    07-21
  • 《皇帝的新装》(简案)
    《皇帝的新装》(简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故事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各自特点。 2 、初步学会运用想象、夸张的方法续写童话故事。 3 、初步认识故事反映的荒唐社会现象的根源,感受诚实的重要性及其人生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与文本平等对话,自主解读文本,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文本。 预习要求: 1 、掌握 146 页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 、以《皇帝回宫以后》为题,写一篇 200 字左右的短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引领学生走进童话王国,共同欣赏安徒生作品《皇帝的新装》。 二、检查预习 1 、读一读 : 实物

    07-22
  • 儿童诗《乡下孩子》评课稿
    儿童诗《乡下孩子》评课稿

    《乡下孩子》是一首非常美丽的儿童诗。课文以儿童的笔触描绘了乡下孩子的日常生活,语言生动而富有童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活泼。那么,教学时应当如何把握好诗歌的特点来实现智慧与心灵的碰撞,思想与情感的沟通呢?我认为刘新星老师的课在激发共鸣方面有很多成功之处。 一、图片辅助激发情感 上课伊始就以教师在乡下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欣赏乡下四季风景并加以说话练习来帮助学生感受文本中蕴含的乐的情感。在小结文本中乡下孩子做的捉蝴蝶、含草叶、挖野菜和逮小鱼四件事后,让学生交流父母长辈小时候玩的东西,借助图片让学生理解

    05-20
  • 一课一得,游刃于厚薄之间——《军神》评课稿
    一课一得,游刃于厚薄之间——《军神》评课稿

    《军神》这篇课文写了刘伯承年轻时有一次眼负重伤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的故事,表现了军神刘伯承意志顽强的钢铁意志。牛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一开始就紧扣故事展开,让学生根据提示的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来说一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整体感知能力有积极作用。在精读课文时,主要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感知人物精神。下面具体谈三点: 一、整体默读,感知人物 在对比了沃克医生对待刘伯承前后态度的不同之后,牛老师让学生默读第2、3、4自然段,圈出关键词,思考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刘伯承?学生交流手术

    05-20
  • 苏教版六下《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下《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本文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读来生动有趣,比较利于教学操作。我觉得,在教学中要处理好这么几件事: 1.故事的时代背景。特别是诸侯国(这要与学生交待清楚:什么是诸侯国)与吴国的关系,以便学生真切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果学生对此历史知识一无所知,便很难从更深层面上来理解:为什么说吴王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身后的祸患。那样,教学结束之后,学生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生硬的大道理上,而不是真实的事件上。这是背离文本原意的。 2.螳螂捕蝉与吴王攻打楚国。如果把这两者各作为一个独立故事分开来理解,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这一点

    06-24
  • 六年级研学方案:茶与饮料
    六年级研学方案:茶与饮料

    一、主题名称:茶与饮料 二、适用年级:六年级 三、主题背景: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来临,咖啡、可可、雪碧、可口可乐等洋饮料不断冲击中国市场,中国人对茶叶的爱好逐年下降。尤其在年轻一代中,有从来未碰过茶,以饮料作为水来喝。 但是饮料的坏处有很多,专家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喝饮料,尽量要少喝。要让孩子多喝茶或者是白开水:每天,多喝些温凉白开水 温白开水,特别是煮沸后自然冷却的白开水,喝了后能迅速为人体补充水分,降低身

    03-11
  • 2016年上学期《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2016年上学期《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感情,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情感,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 课前谈话: 聊聊昆明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故事。谁来读课题,请大家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一)出示预习单,小组交流 师:接下来啊,王老师要检查大家的预习有没有做到位。拿出预习单,和同桌交流。(二)根据预习

    01-03
  • 《广玉兰》教学设计及课件-冯艳荣
    《广玉兰》教学设计及课件-冯艳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通过品味文中描写广玉兰的优美句子以及对广玉兰图片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3、仔细观察一种花,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通过朗读课文,老师想知道在这篇文章中,你们最喜欢读第几段?为什么? 板书:形态美 二、观花形 欣赏美 过渡: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重点欣赏广玉兰开花的不同形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