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随笔 > 

挖掘歌曲基本要素,创编表现形式—小学音乐课堂二度创作初探

栏目: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随笔
时间:2018-11-29 17:15:21

《挖掘歌曲基本要素,创编表现形式—小学音乐课堂二度创作初探》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是当下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重要特征。音乐教育本身蕴含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音乐教学中的各种实践活动,都为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开发提供了空间。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通过设定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音乐 创编 创造性 二度创作 

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要求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发展个性、培养创造能力是当下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不仅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智慧和潜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也要结合学生的特长和个性特点开展音乐创作活动。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充分的利用教学中的生成资源,尝试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可以有效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音乐创作过中收集信息、积累经验,在音乐表现中获得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那么,在教学中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二度音乐创作?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挖掘歌曲情感,创编身体律动。

音乐学习的过程是感知、体验音乐情感的过程。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的聆听和模唱能够快速的感知歌曲的情绪,并且乐于用肢体不由自主的表现出来。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一的生成性资源并加以利用,通过各种身体律动的方式,创造性的引导学生感知音乐情绪。

1. 创编体态律动

体态律动能够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和反应能力,发展学生的内在音乐感觉。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会发现,孩子们在聆听歌曲时会不由自主的即兴做动作,以表达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歌曲表达内容和情感,引导学生进行动作创编,加入歌曲表现。例:在歌曲《小动物回家》中,孩子们通过分组创编了四组不同动作,生动的表现了小鹿跳、小鸭子摇、小乌龟爬、小花猫静悄悄的形象,孩子们通过肢体的模仿,感知歌曲的情绪,体验了表演的乐趣。

2. 创编声势律动

声势律动是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身体动作发出不同的声音和音色,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索感受音高、音色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感知音乐特点体验音乐情绪。如在学习三拍子的歌曲《法国号》,为了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和法国号“翁巴巴”的音色,请学生设计声势动作表现强弱弱的音响效果。孩子们踊跃表现,利用身体发出了不同的音响效果,创意十足。
3. 创编集体舞,集体舞是一项全员参与的音乐活动,通过统一的肢体和队列变换感知音乐情绪、促进形体发展。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情绪引导学生进行二度创作。可以将歌曲几个乐句分开,每一小组负责一到两个乐句,将基本的动作素材教给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引导学生用拆组、变化、重叠的方式重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在欢快的舞蹈中,既能很好的感知音乐情绪,又能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促进肢体协调的发展。

二、挖掘歌曲基本要素,创编表现形式。

节奏、旋律、速度、力度、和声等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会带来不同的音乐表现。在教学中,你会发现虽然是同一首歌,但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师们要能发现歌曲的基本要素的改变所带来的不同体验,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二度创编,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强音乐体验。

1. 改编速度表现

速度是影响歌曲情感表现的重要因素,同样一首歌曲,用不同的速度演绎,就能给人传达不同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们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时,教师应当适当地引导学生从速度、力度等方面自己尝试处理歌曲。如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有的学生在处理歌曲时认为可以适当地放慢速度,用优美的歌声表现草原的辽阔和美丽,体现歌曲描述的蓝天、白云、彩霞、骏马。有的学生则认为应该用中等稍快的速度,表现在草原驰骋、愉快喜悦的心情,表达对家乡的热爱。这两种处理方式没有优劣之分,都值得被肯定。教师把善于将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在演唱中发挥自我个性,二度创作歌曲表现。

2. 创编节奏表现

节奏能够准确的诠释一首歌曲的情感和色彩,赋予歌曲强大的生命力,也是决定一首歌曲风格特点基本音乐要素。舒缓的节奏给人塑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密集紧凑的节奏给人塑造动感欢快的氛围。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们对歌曲节奏非常的敏锐。特别是听到节奏感强的音乐时,会自己跟随音乐即兴创编节奏表现。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歌曲,引导学生在节奏方面进行二度创作。如东北民歌《扭秧歌》气氛热烈,附点节奏的使用推动者乐曲前进,表现了锣鼓声声的欢腾景象,学生们在唱的时候总想跟着拍、跟着敲。
于是我开始引导学生们进行二度创作,将X、 X X 、0X 、XXX四种节奏型出示给学生,分三组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创编四小节的节奏,并能用小钹、锣和堂鼓表现出来。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的热火朝天,每组都创编出了不同特点的节奏型,并能用打击乐器表现出来为歌曲伴奏。在创编中即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锻炼了他们的演奏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节奏的创编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在创编时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提供相应的材料和方法,可以独立或者与他人合作的方式进行节奏创编。
3.创编旋律表现,旋律是音乐的血液和生命,流动的音符塑造着鲜明的音乐形象。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演唱旋律是学习音乐的最基础,也是学生习得基础技能基本途径。旋律的创编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但不能避而不见,在适当是时候也要引导学生学习旋律创作的手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音乐。如在学唱歌曲时可以让学生尝试划分乐句,找出歌曲中相同、相似的旋律,通过线条、色块、图形记录感受到的音乐。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感知歌曲,表现歌曲,也是一种对音乐的二度创作的方式。教学中还有一些歌曲旋律创作手法鲜明,可以尝试带领学生通过回旋游戏的方式创编旋律。如歌曲《老爷爷赶鹅》 第一乐句中 1 1 1 2  ▏3— 的最后一个音3是第二乐句3 3 3 4  ▏5— 的第一个音,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结构“鱼咬尾”的式创作特点。我抓住了这个特点引导学生以回旋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旋律创作。先运用节奏辅助朗诵“鱼咬尾”儿歌的练习,再让学生运用“鱼咬尾”创作手法的运用发展旋律。学生们在创作中习得了技能,发挥了创作力,也感受到回环往复、连绵不断、丝丝入扣的审美体验。

三、挖掘歌曲内涵,创编歌词内容。

歌曲是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他们相互支撑共同创造了优美的艺术形象。歌词是一种音乐文学,是旋律创作的基础。在音乐课程中学生们接触的歌曲大多内容生动、形象具体、特点明显。有一些歌曲内容非常的适合改变和扩充,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创作能力。如歌曲《对鲜花》我说一个一,你说一个一,什么开花在水里?你说一个二,我说一个二,什么开花向木耳?这首歌曲是用对唱的演唱方式,以每种花开的时节作为谜面,进行的猜谜游戏。教师可以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为创编做准备,也可以由教师提供相关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尝试扩充歌词内容,既有趣又能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

四、挖掘歌曲的形象,创编音乐表演。

在音乐教学中,歌曲大多都有明确的主题,形象鲜明而生动,具有强烈的叙事性和情节性。如歌曲《大鹿》、《小猫钓鱼》、《老鼠和大象》、《守株待兔的老农夫》等等,都是在用音乐叙述故事。这些歌曲深受学生们的喜欢,你会发现,在演唱时教师不需要太多的提醒,学生们也会根据音乐形象和情节的变化改变演唱情绪和状态,自己就能很好处理歌曲,并置于故事情节中,代入感较强。在学习这样的歌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编情景表演。
分配角色、自创情节、动作,加入音乐进行表现。如在歌曲《小猴蒸糕》中,学生们创编出来了一部情景剧,一个学生扮演小猴,一个学生扮演小狗。通过动作和音乐的结合,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蒸米糕的过程,也让我们看到了小猴的勤奋,小狗的懒惰,既形象又具体。需要注意的是,在情景表演中,学生每一乐句的动作要细致化,根据音乐的节奏要有一定的空间变化、走位要明确、情节要清晰,表情要到位,情绪要有起伏变化。不仅要做到有音乐、有情节、有角色,而且要有情感、有交流、有共鸣。音乐表演让歌曲的内容更加的形象化、生动化,不仅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学生们音乐表现中获得了自我满足,让整个音乐课堂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音乐课堂中的二度创作不单可以从音乐情绪、音乐要素、音乐内涵、音乐形象几个方面入手,还可以在教学中生成更多的创作资源,比如演唱形式的创编,为歌曲加入伴唱、和声、采用轮唱、合唱的方式进行。或是引导学生自制打击乐器,加入歌曲表现等等。教师不仅要深度的剖析教材,也要在课堂中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加以利用,在学生创作中激发他们发思维的火花,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推荐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随笔
  • 人教新课标音乐四年级上册《快乐的泼水节》反思
    人教新课标音乐四年级上册《快乐的泼水节》反思

    《快乐的泼水节》是一首表现傣族传统节日---泼水节的歌曲。歌曲中表现的是泼水节的热闹场面和娃娃们在节日里的喜悦的心情。在导入的过程中,我以傣族风光入手,讲学生带入到这片美丽的地方,学生感受着人没、乐器美、音乐美、风景美,观察着人们节日的活动,感受着泼水节欢乐的场面,我以《快乐的泼水节》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初步聆听到了本首歌曲的旋律。在介绍泼水节来历的时候,我通过布置前置性的作业,让学生自己搜集材料,这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检查,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告诉了大家一个关于泼水节的传说,从而对泼水

    07-22
  • 用多种形式丰富音乐课堂,找到音乐教学的新方法
    用多种形式丰富音乐课堂,找到音乐教学的新方法

    热热闹闹实施了五年的艺术课,终于因为种种原因重又回到了原来的音乐课和美术课。但是艺术课程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原来艺术课还可以这样上!于是当新课程改革的音乐课在苏州上演时,我们已经能够大胆地将一些其它元素用到了音乐课堂当中。这些丰富的形式可以使音乐课堂形成一种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可以辅助教学,优化教学,延伸教学。我在一年级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下尝试,效果很不错。 一、满足学生爱游戏的心理,用游戏活跃音乐课堂,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音乐。 喜爱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在课堂上穿插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音乐游

    03-24
  • 小学五月随笔:音乐教学问题质疑
    小学五月随笔:音乐教学问题质疑

    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启发学生自觉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动机和兴趣,而最能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就是问题。创设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在生动而紧张、活跃而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更主动地学习,培养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 如在教授一年级下册教材《大鹿》歌曲中,掌握节奏组是个难点,在开展节奏组学习时笔者就设置了问题情境,从具体的情境中教会学生如何在质疑中进行思考,获得知识。 ①引疑:出示节奏谱,让学生思考节奏之间形成了一个怎样的节拍?学生发现,每一小节中节奏的总时值都是2拍,形成固定节拍组。 ②质疑:整首歌曲中为什么有一个

    05-27
  • 在音乐实践中不断体验、交流、合作,探索师生合作
    在音乐实践中不断体验、交流、合作,探索师生合作

    对教学主张的阐述:自主:注重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参与,乐于探索发现。追求人性化、个性化的音乐教学,尽可能地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探索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选择。 合作:让音乐课程的学习在音乐实践中不断体验、交流、合作,探索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方式方法,在多方位体验中得到心灵感悟,在心灵的全新感悟中得到品质的升华,陶冶性情终生受益。 灵动:课堂是灵动的,是富有生命力的。动态生成的课堂告诉我们师生间一定要做到有呼有应,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是情感的交流,信息的互通,

    06-03
  • 选取不同题材的流行音乐让生活回归自然
    选取不同题材的流行音乐让生活回归自然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一切学习活动都注定事倍功半。在现今这个信息泛滥的网络时代里,校园生活不能在独善其身,通过社会媒体的强大宣传力的影响下,小学生们对各种流行音乐也是不会唱来也会哼。我们不妨来个顺水推舟对课本之外的流行音乐有选择地引入欣赏课当中。例如:我会选择每个班中几位比较活跃的、对音乐也较为敏感的男生,让他们商量自主地根据这几个单元的欣赏课类别选择一些健康向上的流行歌曲,如在欣赏《芬芳茉莉》三个不同地方的茉莉花时,学生选择了《亲亲茉莉花》还跟花有关的《菊花台》等歌加以欣赏,以鲜明的时代感来吸引学

    12-20
  • 歌曲《夏夜》教学反思
    歌曲《夏夜》教学反思

    《夏夜》是一首简单的、填充式的二声部合唱歌曲。歌曲活泼天真,充满童趣,表现了夏夜里萤火虫闪闪烁烁、漫天飞舞的可爱形象。本课一开始我用一个谜语导入:提来一盏一盏小灯笼,一闪一闪亮晶晶,学生很快就猜出了谜底萤火虫。我选择用谜语导入是因为这个谜面本身就是歌曲中的歌词,以这样的方式导入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然后简单的给学生介绍了萤火虫,欣赏了萤火虫漫天飞舞的图片,学生看得都很惊叹。导入部分氛围很活跃,接下来是是学唱歌曲,那这首歌是两声部合唱歌曲,但是歌曲的高低声部旋律和节奏在两声部之间的联系很巧妙,低声部好似高声部

    04-05
  • 小学音乐二年级第一单元《好朋友》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二年级第一单元《好朋友》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唱 打掌掌,动 音乐游戏《打花巴掌》,【教材分析】歌曲《打掌掌》是一首童谣流传于江西鄱阳一带,是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对拍手掌游戏时的儿歌,节奏明快,口语化。 【教学目标】 1.感受江西鄱阳儿歌的特点,能用对拍手掌游戏的形式表现。 2.通过音乐游戏 《打花巴掌》让学生在和音乐之间的互动、交流中获得更好地人文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为学习歌曲《打掌掌》做铺垫。 【教学重点】 动作的协调性和相互协助的能力。 【教学难点】 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钢琴、音响资料、

    08-30
  • 小学二年级音乐课《春天来了》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音乐课《春天来了》教学反思

    《春天来了》,是一首旋律流畅、歌词优美的歌曲。本课教学目标,是要学生在演唱这首歌的同时,体会春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备课时我也立刻意识到,这是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最好的一课。我先出示两幅大的春景图片,第一幅是:有青翠的草地,七彩的花朵、成片嫩绿的树林、即将融 化的残雪、出洞的小动物等等。然后问:画中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得知是春天呢?你喜不喜欢这样的景色?让学生自己找春天,然后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图中的景色,表达自己对这幅图的情感,在朗诵歌词时,也带着对春天无比喜爱的情绪。我感觉到孩子们对春天有了直观、亲切的感受,刚

    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