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教育也能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心得体会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玥玥是我班年龄较小的一个孩子,家庭条件较好,吃的、穿的都比较高档,带到幼儿园吃的零食常使同伴垂涎,但是由于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使她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比如早上来园常迟到,看见别人的东西(玩具、食品),不管别人同意不同意,好吃不好吃,她都要把它拒为己有,为了这些,常常有同伴告她的状,为此,她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伴的谴责,为此,我也想了许多办法来教育她,可是,她还是我行我素,屡教不改。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她的不良行为。上周四,我准备把主题活动中要用到的图片预先放到磁性黑板的背面,这时,我发现黑板背面的十几个磁铁不见了,这么多的磁铁不见,肯定是被哪个小朋友拿去了,于是我严厉问全班幼儿:谁拿了黑板上的磁铁?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没拿。我又问:谁拿了,拿出来,还是好孩子,老师同样喜欢他。但是孩子们还是说:我没拿。这时,我故意拿出手机,对孩子们说:看来,老师要请求警察叔叔来帮忙了,警察叔叔很有办法的,他一来,就能找到谁是拿磁铁的人。我边说边观察几个值得怀疑的对象,但是这几个孩子也没有特别的表情,怎么办,不能冤枉了好人,也不能让“坏人”逍遥“法”外,更不能让自己下不了台,于是我又接着对孩子们说:这样,今天老师不给警察叔叔打电话,如果谁把磁铁拿回家了,明天记着把它带来,悄悄地把它放到黑板的背面,或者悄悄地给老师,老师也不会告诉小朋友磁铁是你拿的,但是如果不拿来,老师明天就会打电话请警察叔叔来帮忙。
第二天,玥玥来的比平时还要迟,她来时我们早操已做好了,看见她来,我和往常一样出去迎接她。今天她比平时打扮的还要漂亮,头上扎了一个小辫子,还夹了两个发卡,身上穿了一件圆角的烟灰色羊绒衫,显的成熟可爱,和她妈妈简短的聊了几句,就让她和妈妈说再见。在我们拉着手往教室走的时候,玥玥悄悄地往我手里塞了一样东西,我一看是磁铁,于是,我朝她笑了笑,既没表扬她也没批评她,到了活动室,我悄悄地把磁铁放到了黑板上,没有让小朋友知道磁铁已回来了,就当它没发生过一样。
经过这件事后,玥玥好象比以前好多了,这几天没有告她抢东西的状了。其实象玥玥拿(抢)东西的现象,这对少年儿童来说,多数是一种常见行为,多数孩子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年龄小的孩子,尚缺乏所属意识,脑子里没有哪些物品是自己的,哪些物品是别人的这种概念。但是有时大人的表扬或批评会强化孩子这种不良的行为,玥玥可能就是这样的孩子,你越是注重她的不良行为,她就越是要这样做,有资料表明:对于不懂那么多道理的幼儿,他们常常通过大人的表情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好坏,大人表情是最有影响的教育手段。你微笑着,一副愉悦的表情,她就知道,她做对了;你表情冷淡,一副严肃的面孔,她就知道她做得不好,你不喜欢她这个样子。大人可以用“冷淡”“气愤”“伤心”等“表情武器”来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让孩子产生做错事的“惧怕感”“负疚感”;同时,大人也可以用“热情”“高兴”“开心”等愉悦的表情,来表达对孩子好的行为和做法的赞赏。在这件事上,我就引用了表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