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咕噜牛教案

栏目: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2-10-03 14:42:07
文章:微笑 分享

《大班语言咕噜牛教案》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大班语言咕噜牛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激发阋读图书的兴趣,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2.借助绘本阅读,在观察、想象、表演中,激发想象思维,启发口语表达能力。

  3.知道遇到危险不惊慌,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避免危险。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活动准备:

  《咕噜牛》绘本故事及《咕噜牛》微课视频

  三、活动过程:

  1.以猜迷的形式,引起兴趣。

  老师:老师要和小朋友猜一个谜语,比比看谁最聪明能最先猜出来,“两撇小胡子,油嘴小牙齿,贼头又贼脑,喜欢偷油吃”

  2.出示封面,今天就让咱们跟着这只小老鼠去茂密的大森林里探险吧!

  3.进入故事

  (1)遇见狐狸、猫头鹰、蛇

  A)这只小老鼠在大森林里遇见了谁?(狐狸)狐狸看见小老鼠它在想什么坏主意?(假装请它吃饭,然后吃掉它)小老鼠可真倒霉,偏偏遇到了喜欢吃老鼠肉的坏狐狸,它该怎么办呢?小朋友帮帮它想个办法吧!(幼儿自由回答)我们一起看看这只小老鼠是怎样对付狐狸的吧。

  B)小老鼠用了什么方法?狐狸怎么样了?(逃走)

  C)接下来小老鼠遇到谁了呢?

  D)这只小老鼠用了同样的方法又把谁吓跑了?(描头鹰)

  E)于是小老鼠继续往前走,这次它又遇到了只也喜欢吃老鼠的动物,大家猜一猜会是谁呢?

  F小朋友猜一猜这一次咕噜牛会怎么吃蛇肉呢?(幼儿想象回答)我好像已经闻到蛇的香味了最后蛇怎么样了?

  G)那咕噜牛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啊?(幼儿讨论

  2)遇见咕噜牛

  A)小老鼠遇到了谁?帖噜牛长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结合想象回忆)咕噜牛想干什么?(吃小老鼠)小老鼠害怕吗?(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从表情、动作中找出答案)

  B)这下小老鼠可麻烦了,遇见了真的咕噜牛,它又会想什么办法对付咕噜牛呢?我们接着往下看看吧!

  C)小老鼠用的什么办法?为什么原来想吃小老鼠的动物们,见了它都逃走了呢?(咕噜牛跟在小老鼠后面了,他们看见咕噜牛才逃跑的

  D)最后咕噜牛怎么样了?为什么?

  E)最后小老鼠捧着榛果美味的嚼.

  4.介绍书名与作者。

  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咕噜牛》,它的作者是英国作家朱莉娅・唐纳森,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这个好玩的故事吧!(观看微课视频)

  5.讨论: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老鼠?为什么?

  6.小结:

  这个故事里的小老鼠非常了不起,它在危险的时候没有害怕、慌张,而是转动自己的脑袋想办法,他胜利的法宝就是他的聪明头脑,小小的他用智慧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小朋友也要向他学习,遇到危险时要沉着冷静,不要害怕敌人的强大,只要肯动脑筋总会想到解決问题的办法!

  四、活动延伸

  1.制作美味食品的方法

  2.故事中的小动物都喜欢吃什么?问问爸爸妈妈其它动物都喜欢吃什么?

2、大班语言爱吃水果的牛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了解一些水果名称,知道水果有营养和吃水果的好处。

  2、学习爱吃水果的牛关心别人的优秀品质。

  3、感受故事的有趣,乐意随教师和同伴一起看看说说。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绘本课件、水果卡片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要讲一个小动物的故事,你们猜猜是什么动物?是一头牛,牛喜欢吃什么?可是这头牛喜欢吃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老师要讲的是什么故事呢?《爱吃水果的牛》

  二、看课件理解故事。

  1、看,这头牛为什么爱吃水果啊?这是什么地方,山坡上都是什么?

  2、主人每天都会喂它吃各种水果,第一天,吃的是什么水果?我们都吃过吧?什么味道的?西瓜能清热解暑,夏天很热的时候,吃上一片西瓜就会感觉很舒服。牛吃了西瓜后做了一个什么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第二天呢?木瓜有丰富的营养,被称为"长寿果",经常吃木瓜,可以健康身体,活到很大的年纪都不会生病,像寿星爷爷一样呢!主人到书上摘了好多木瓜给牛吃,牛吃完后是什么表情?

  4、第三天,主人又喂它吃了什么水果呢?这个水果长得很好看,像星星一样,这叫杨桃。杨桃吃起来有点酸酸的,但是杨桃可以预防和治疗咳嗽、咽喉疼痛,牙痛,经常吃就不会感冒,不会牙疼,还帮助消化呢。看看牛吃了杨桃又做了什么动作?

  5、我们猜猜,主人还会喂它吃哪些水果呢?

  6、一天晚上,突然刮起了一阵冷风,气温突然下降了,会发生什么事情了呢?主人生病了。牛看见主人生病了,心里怎么样啊?你怎么看出来的?

  7、还有谁生病了?猜猜只有谁没有生病?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8、小朋友生病的时候,你爸爸妈妈怎么照顾你的?你想怎么照顾别人的呢?牛会怎么照顾主人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会对主人说什么?(主人请喝草莓牛奶)我们一起来学说。说话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呢?

  9、牛还给会给主人喝了什么奶?请小朋友学说"主人,请喝**奶"。主人喝了水果牛奶身体好了,牛还会把水果牛奶送给谁喝呢?邻居们喝了牛奶怎样了?

  10、大家知道多吃水果能增强体质,不生病,所以邻居都喜爱吃水果了。你们喜欢吃水果吗?都喜欢吃什么水果11、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水果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你们认识吗?

  12、水果不仅有营养,还能做成各种水果娃娃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是什么水果娃娃?你们想变成健康的水果娃娃吗?

  三、音乐游戏《认识你呀真高兴》,你贴上什么水果,就是什么水果娃娃,介绍自己时就说"我是什么水果娃娃"。

  活动反思:

  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的方法。相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则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主要部分。

  小班的幼儿接受能力稍弱,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些,使幼儿一边听一边想;讲述故事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夸张的变化,这样不仅吸引幼儿的注意,还对幼儿用肢体语言弥补口语表达能力不中足起到示范作用。在上《爱吃水果的牛》这一课时,我这两方面做得都不够到位,语速稍快,影响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肢体语言不够夸张,没能充分调动幼儿听故事的积极性。

  故事教学中往往要讲述多遍,而且要注意方式的变换,才能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积极性。我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时,第一遍时就直接用上教具与挂图,逐图指导幼儿看图理解,正如一老师所说,影响了幼儿对故事的完整欣赏。在第二遍完整讲述时,幼儿注意力有所分散,对故事的倾听兴趣不高。活动目标完成稍显勉强,幼儿虽知道多吃水果身体健康,但并未理解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助人也是一种快乐。

  在故事中的提问,对于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简单,细小的问题。从大班下来的原因吧,此次活动我设计的问题有点难,稍脱离幼儿的实际能力。如:你的朋友生病了,你会怎么做?幼儿仍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还没有照顾病人的经验,答非所问,问题的设计没有起到帮助幼儿巩固理解故事作用,反而打击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通过此次活动再一次体会到,每个活动的选材与组织都必须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让孩子们跳一跳能够得着,才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3、大班语言绘本跳芭蕾舞的牛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角色表情、动作等图片信息,推测角色的心理活动,并大胆表述对画面的理解。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牛的成功在于坚持不懈。

  3.乐意参与故事的学习,初步萌发做事要坚持到底的信念。

  活动准备:

  《跳芭蕾舞的牛》的PPT、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讨论,引出绘本内容。

  1.出示PPT--跳芭蕾舞的图片,引发经验。

  师:她们在干什么?那这个舞蹈和我们平时跳的舞有什么不同?她是怎么跳的?(尝试用脚尖来跳芭蕾舞,感受芭蕾舞的特点)芭蕾舞演员的身材怎么样?

  2.出示PPT--奶牛图片师:如果一头胖胖的奶牛要跳芭蕾舞,你觉得它可以吗?为什么?

  二、共同阅读,理解绘本内容含义。

  1.逐页阅读。

  第一页

  (1)你看到了什么? 师:你觉得它看的认真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它看的很认真?(引导从眼睛、动作、神态来观察;天黑了它还在看电视、眼睛一直盯着电视。)师小结:是啊,月亮、星星出来了,已经夜深人静了,可牛还在看芭蕾舞节目,它被芭蕾舞深深的吸引了。

  第二页

  (1)就这样,看着看着牛在干什么了呢?你觉得它跳得认真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牛很认真地学着芭蕾舞,牛练芭蕾舞的事情被谁发现了?小羊和小鸭看到牛在学跳芭蕾舞它们心里会怎么想,有可能会在说什么呢?

  第三页

  (1)农场里的都知道了牛跳芭蕾舞的事,都纷纷嘲笑牛,我们看一下动物们是怎么嘲笑牛的?(幼儿表演)

  (2)农场的动物们都在纷纷嘲笑牛。小朋友你们觉得牛这时候会放弃吗?

  第四页

  (1)那牛到底有没有放弃跳芭蕾舞呢?

  (2)它的伙伴们看到这头牛在跳芭蕾舞,会对这头牛说什么呢?

  (3)小结:是啊,牛练芭蕾舞肯定非常辛苦,农场里的动物们嘲笑它,和它朝夕相处的伙伴也不看好它。你觉得这时候牛还会坚持吗?小朋友你们看着这么认真执着的牛,你会嘲笑它吗?那你要对他说什么支持的话?

  (4)牛坚持练芭蕾舞的事情被农场主老爷爷看到了,那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我们来看一看。

  2.自主阅读:

  幼儿自由观察图片5-8页,并交流、讨论。

  师小结:牛的演出特别成功,人们把鲜花、掌声都送给了牛,其中小鸭和小羊还拍的特别响呢。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跳芭蕾舞的牛"。

  三、组织讨论,完整阅读总结分享

  1.讨论、总结牛的成功经历(牛是怎么成功的?)师:身体这么重,这么胖的牛都能成功学会芭蕾舞,看来我们做事情只要认真、努力,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2.完整欣赏故事。

  (1)接下来,让我们完整的欣赏一下这个故事。

  (2)加深幼儿对主题的理解。

  师:你喜欢故事里的这头牛吗?为什么?那你有喜欢却很难做好的是吗?要怎么做才能成功呢?

  教学反思:

  1、 选材适宜,看图讲故事对大班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通过这节课丰富了幼儿词汇,学到了牛的一些精神。

  2、 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4、小班语言案例咕噜咕噜漱漱口教案反思

  一、背景:

  (一)内容简析: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之间都有间歇时间,如区域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户外活动后、餐前餐后等等,幼儿入厕、喝水之后等等,这样的环节成为"过度环节"结合幼儿园教研课题《一日生活各环节展幼儿语言能力》的研究中,在组织过渡环节活动时,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活动源于对于小班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最为重要的。饭后漱口虽是生活小事,但它对保护牙齿健康十分重要,正是这些小细节,将关系到孩子今后良好生活习惯的确立,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益。因此,设计今天的活动,帮助幼儿掌握更为丰富的护牙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的设计意图是幼儿园一日三餐后,难免口中有食物残渣,漱口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清洁口腔的方法,可保证年龄较小幼儿的牙齿清洁和健康。为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生活环节进行教育,特别是要随时抓住时机,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帮助幼儿了解清洁口腔的基本方法,并加以督导,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二)活动目标:

  1.知道漱口可以清洁口腔,保护牙齿。

  2.愿意漱口,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

  3.愿意坚持饭后漱口,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一盒黑芝麻蛋糕、小镜子、白色纸杯、漱口水、玩偶头饰、牙齿图片

  (四)活动策略:

  在活动中运用创设游戏情境、教师有效提问、关注不同能力幼儿、激励性评价的策略。

  (五)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是导入环节(小熊过生日请大家吃黑芝麻蛋糕)

  1.观察发现问题第二环节是活动环节

  2.解决问题3.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第三环节是总结环节(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总结漱口的重要性)第四环节是延伸环节(利用生活环节,巩固漱口的方法。)

  二、案情:

  在第二环节请幼儿通过漱口发现问题时。我先提问:芝麻蛋糕都吃完了吗?嘴巴里还有吗?这时孩子们都说什么都没有了呀!我又追问,肯定吗?于是我建议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让我们来漱漱口,漱口的时候要轻轻的吐到小纸杯里不要吐在外面去。我问宝宝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哪来的?悠悠惊讶地说"老师,我的嘴里输出了好多黑色芝麻!"这时,孩子们都纷纷说:"我的纸杯里也都有好多黑芝麻!"我马上说:"你们都看到了吧,原来吃完东西,看起来都好像咽下去了,其实还有一些小小的、碎碎的东西粘在我们的牙齿上,留在我们的牙缝里,时间长了,会怎么样?" 我及时抛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珺仪说"我们的牙齿就生病了,老师您看我的牙上就有小黑洞,妈妈说这事小虫子咬的"我继续问:"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就可以保护牙齿,不被小虫咬呢?"紫乔说:"老师,我们认真要刷牙。"我问除了刷牙,还有什么保护牙齿的好办法?(个别回答)大于:"饭后漱口也可以保护牙齿。" 我可定了他说的方法,并告诉孩子吗我们每天要在幼儿园吃三顿饭如果每次饭后坚持漱口,小虫就不会要我们的牙齿了。

  你们有谁会漱口吗?请幼儿自由交流分享自己漱口的方法。个别幼儿示范,教师边讲解。

  我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漱口的呢?谁来给大家学学。举手的幼儿不多,我先叫了一个能力较强的幼儿,他说:"用杯子接一点水,在嘴里咕噜咕噜几下再吐在桶里,用餐巾纸把嘴擦干。"我说:"你讲的很好方法很正确。我们给他鼓鼓掌。"接着又有幼儿举手说,并演示漱口的方法。我也及时表扬了他。

  我给幼儿出示漱口顺序图,配合儿歌模仿动作:我们一起跟着小哥哥学漱口。儿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闭上嘴,抬起头、咕噜 咕噜吐出水。

  在结合儿歌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的环节,我请那些表达能力相对弱的幼儿实践操作,使他们也有展示的机会。

  教师总结环节:今天宝宝学会了漱口帮助我们保护牙齿,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办法也能保护我们的牙齿,使牙齿变白变健康?

  我们要坚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觉前不吃甜食、不咬硬的东西都能使我们的牙齿白白的、亮亮的,吃东西来香香的,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长得棒棒的。

  我说:现在我们互相再看看小朋友的牙齿,变白了吗?孩子们互相观察着,交流着。结束了活动。

  延伸提示:利用生活环节,巩固漱口的方法。

  三、案析:

  此活动我运用的教学策略有创设游戏情境、教师有效提问、关注不同能力幼儿、激励性评价的策略。

  1.创设游戏情境。我为幼儿创设了小熊过生日请幼儿吃芝麻蛋糕,请幼儿通过直观地观察发现漱口的重要性。请幼儿说说他们的发现。

  2.关注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发展。我采用的方法是请能力强的幼儿先做演示,并给与肯定。活动中注重给幼儿留出自由交流的空间,让能力强的幼儿带动能力弱的幼儿,鼓励他们敢于大胆表现及时鼓励表扬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相信他们都可以胆大表达自己想法。

  在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我要关注幼儿的倾听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的语言应该更加丰富和精炼。为幼儿搭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平台,让幼儿敢说、想说、喜欢说。

  教学反思:

  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5、大班语言我是大班小朋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掌握诗歌的内容,会用不同的语气朗诵诗歌,较有感情。

  2、对做大班小朋友有份自豪感。活动准备:配乐的诗歌朗诵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教师讲述自己的遭遇“有一天我到一个幼儿园去参观,碰一个小朋友正在帮弟弟妹妹穿衣服,我问他:“你是哪个班的?”他自豪地对我说:‘我是大班小朋友!’我夸他真能干,他说‘这些是我应该的’。他还朗诵了一首诗歌给我听,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诵诗歌两遍。

  3、引导幼儿掌握诗歌内容

  (1)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2)诗歌里小朋友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4、幼儿跟老师一起朗诵诗歌两遍,学习新词“夸奖”

  5、分句练习。老师一句,幼儿一句,也可反过来。

  6、将幼儿朗诵的进行录音,并欣赏。最后请声音响的大声朗诵一遍。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其中有一条目标中指出学用不同的语气,分析整首儿歌中有疑问句。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思维武器。我们在与人交往中依靠语言接受教育得以成长,也借助语言交流、相互了解,语言中的语气表达的方式和运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语气表达是语言表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了一个人语言的表达能力与感染力度。而我们小朋友现在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在这时期,如果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与帮助,孩子便可事半功倍地掌握语气表达。语气顾名思义,就是说话的口气,是说话人的态度。我们通常在说话时,特别是与他人交际时,要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语气形式。反观在以前学习儿歌的时候,幼儿往往在念的时候往往注重的是学习儿歌中的句子,而忽略了使用语气有感情的表达儿歌中的意思。正如《指南》中说的“幼儿的语言能力实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在这个活动中不仅要让幼儿理解其中意思,也要将其运用起来。比如疑问句,让幼儿用提问的方式先感受疑问的表达方式,再延伸到儿歌中,让幼儿用疑问的口气来表达儿歌。对于大班的小朋友在学习的时候,我们更要在会念儿歌的同时让幼儿在情感表达上也更深一层。

6、大班语言公开课我是大班小朋友教案反思

  目标:

  1、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弟妹和小朋友的情感,初步树立关心他们的责任感,体验自己生长的快乐。

  2、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及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

  3、增强幼儿的班级责任意识和任务意识。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预设学习目标:

  1、使新生熟悉本班的一日生活常规,活动区设置位置和活动要求。

  2、初步学习用关心爱护的语句和弟妹及新同学交往,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交往中的问题。

  3、通过带弟弟、妹妹的活动体验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4、使幼儿会听連续指令,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见闻。

  5、能儿独立生活,关心弟弟妹妹,能谦让。

  6、知道大班小朋友应该在劳动、上課、关心集体、关心弟弟妹妹等方面较自觉地给弟弟妹妹做榜样。

  7、学习收拾桌椅和正确的握笔姿势。

  8、明确值日生的各项劳动任务。

  分科预设学习目标:

  科学:

  1、正确干支10以内的数量,并学习在图表中表达。

  2、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掌握叙述词。

  3、能初步区分10以内的单数。

  社会:

  1、愿意在生活中参加劳动,知道劳动是件光荣的事。

  2、体验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激发幼儿热爱班集体的情感。

  3、通过观察月亮

  的变化及吃月饼等活动,了解我国人民过“中秋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4、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懂得要尊重、热爱老师。

  艺术:

  1、通过歌曲《卖报歌》及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来感受和表现乐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它所表现出的形象和内容,并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表现歌曲。

  2、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较准确地表现出性别特征及简单的动态人物。

  3、学习简单的做泥塑人的技能,并能表现简单的人物动态。

  语言:

  1、初步学会用不同的语气,较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进一步激发幼儿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帮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理解文学作品中任务的伤心、苦恼、快乐等不同情感。

  3、培养幼儿在听说游戏中快速反应的能力。

  健康:

  1、保持个人卫生,并能注意周围环境的卫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自理能力。

  2、能轻松自如的绕过障碍曲线走和跑,能快跑30米或接力跑,能走,跑接力300米左右,能步行2千米或连续跑约1分半分钟,能听信号左右分队走。

  3、能从35—40厘米高处自然的跳下,落地轻稳,能立定跳远,跳距不少于40厘米。

  范畴网络:

  健康:

  体能煅炼:

  1、学习新棒操

  2、学习新体能

  3、体游:大鞋子

  语言:

  1、故事:小猫钓鱼

  2、故事表演:小猫钓鱼

  3、诗歌:我是大班小朋友

  4、听说游戏:打大麦

  5、科学识字:

  科学:

  1、统计动物数量

  2、认识序数

  3、认识单双数

  4、实验:会转的陀螺

  5、有趣的叶子

  6、实验:有用的纸

  音乐

  1、歌曲:卖报歌

  2、歌曲:国旗红红的

  3、音乐欣赏:狮子进行曲

  美术:

  1、布置新环境

  2、泥工:我是大班小朋友

  3、绘画:我和弟妹一起玩

  社会:

  1、劳动真光荣

  2、给小班弟妹送礼物

  3、我是中国人

  4、认识教师节

  5、认识中秋节

  社区资源利用:

  (一)环境布置:

  1、主墙:设置以“幼儿园”为背景的主墙,各种幼儿常规和幼儿自制的小朋友和小动物。

  2、美工区:各种废旧材料、画笔和小石子,白乳胶。

  3、数学区:各种有关相邻数的操作材料。

  4、图书区;各种图书。

  5、益智区:军旗、穿线玩具。

  6、建构区:提供各种积木、插塑搭建我们的幼儿园。

  7、角色区:提供各种

  8、语言区:提供小木偶以及各种道具。

  (二)家长工作

  请新生家长协助教师稳定幼儿情绪,帮助幼儿较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7、大班语言游戏我是大班的小朋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对诗歌内容感兴趣,激发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初步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问题:

  ⑴.暑假你们在家都做了些什么有意义的事?(请小朋友一一举手回答.)

  ⑵.哦,你们真棒,经过一个暑假的锻炼,我们小朋友又张大了,成为了一名大班的小朋友了.

  2.帮助幼儿欣赏并熟悉诗歌内容.

  ⑴.教师有表情的朗诵诗歌.提问: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

  听了这首诗歌,你们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⑵.请幼儿带着问题再欣赏一遍.提问:诗歌里的 小朋友帮助别人做了那些事?你们最喜欢哪一句?

  3.借助挂图,再看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⑴.提问:诗歌里大班小朋友帮助弟弟妹妹做什么?

  在幼儿园里做了什么?

  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了什么⑵.引导幼儿在教师的暗示下练习念诗歌.

  4.引导幼儿学习有表情的看图朗诵,激发幼儿产生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⑴.提问:你们喜欢诗歌里的打扮小朋友吗?为什么?

  你们想怎样朗诵这首诗歌呢?(启发幼儿带着自豪感朗诵诗歌.)

  ⑵.提问:你们现在也是打扮的小朋友了.你们还可以问别人做写什么呢?

  活动反思:

  这学期,我们的小朋友都变成大班哥哥姐姐,听到他们说着“我们读大班了,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我们当大哥哥、大姐姐了,真高兴。”那稚嫩的声音,满腔欢喜的模样,当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充斥着教室的每有一个角落。

  以前总会听到同事们说:“哎,等到升上大班了,你们就会体验到升上大班后幼儿各方面的极大转变,变得很难教育与沟通了。”那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幼儿升上大班时的性格大差异,很难教吗”?

  今天,我和孩子一起学了诗歌《我是大班小朋友》,在本次活动的过程中,我通过有关“大班小朋友应该怎么做?”的谈话,很好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孩子们都很积极地回答,如:不挑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等等。从孩子们的交流、发言中,我真的感受到他们长大了,能够完成许多以前自己不想、不能、不敢做的事了。我发现:“原来孩子们长大了,能更好地沟通了。”只要选择适合孩子们的方式,相信孩子们会接受并坚持的。在教学环节中,老师通过播放课件,朗诵诗歌的`形式,引导幼儿边听边记,听完了儿歌,教师提问儿歌中说到了什么?大部分幼儿能主动地举手发言,说出听到的内容,个别幼儿如:张恩祈小朋友还能大胆朗诵。在感受诗歌部分,我通过多样化的化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充分地激发出来孩子们身为大哥哥、大姐姐的自豪感,知道大班小朋友要变得更懂事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将继续引导幼儿以哥哥姐姐的身份要求自己,严格督促幼儿的行为,使孩子能够更全面、健康的发展。

  在活动中,我深切感受到孩子真的长大了。

8、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动物教案

  活动目标

  1. 通过仔细听辨录音的声音,促使幼儿进行创造性想像,激发幼儿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动态及叫声。

  2.通过电脑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参与讲述活动的积极性。

  3.通过又快又好地说动物,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4.通过鼓励幼儿大胆自信独创性地讲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人格特征。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已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并对部分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有一些了解。

  2.物质准备录音机、录有动物声音的磁带,各种动物名称字卡、叫声字卡若干,动物头饰、拼图若干。

  活动方法

  1.类比法。 2.激发法。 3.习惯改变法。 4.直观表达法。

  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讲述:这是谁的声音?

  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辨别听到的是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什么动物发出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肯定有不同说法的幼儿)

  (二)游戏找动物。

  指导:再请幼儿听录音,根据听到的动物声音请幼儿随意拿动物名称字卡或叫声字卡到活动室周围找相应的动物图贴上,边贴边能大胆、流利地讲述。如:这是小鸡叽叽叽,小鸡的嘴巴是尖尖的。咕咕叫的是白鸽,白鸽的毛雪白雪白的。(激发幼儿根据动物声音、外形特征等进行描述,表扬说得快、说得多、说得与众不同的幼儿)

  (三)发散性思维讲述森林里的动物。

  指导:请幼儿说说森林里还有那些动物,这些动物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叫的,它们的外形、叫声会给人怎样的感觉。(鼓励幼儿说得越多越好,说的范围越广越好)

  (四)创编讲述活动森林里的动物怎么啦?

  指导:让幼儿重点听几种动物的叫声,然后根据动物的叫声、形象特征、活动特征来进行创造性的想像创编故事。如:森林里有一只威风凛凛的狮子出来了,它慢悠悠地边走边看,正在找食物呢。忽然,它昂头大吼一声,猛扑上去。原来它看见了一只兔子。(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肯定讲述的情节离奇、丰富的幼儿)

  (五)表演活动动物联欢会。

  指导:

  1.请幼儿听音乐进行大胆想像,用身体语言来表演森林里的动物在干什么。

  2.幼儿戴头饰分角色自由表演。

  各领域渗透艺术:音乐活动歌曲《可爱的小动物》。美工活动泼墨画《动物联欢会》。  健康:体育游戏猎人和动物。科学:动物世界。

  (六)生活中渗透有意识地带幼儿到动物园观察和认识各种动物,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七)环境中渗透周围张贴各种动物图片,供幼儿观察、认识。

  (八)家庭中渗透

  1.请家长带孩子到动物园里去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动物。

  2.请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看《动物世界》等节目。

  3.请家长和孩子进行说动物比赛,看谁说的多,说得好。

9、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拜年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2、能围绕“拜年”这个主题,尝试仿编三句半并进行大胆表达。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拜年带来的乐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恭喜》的动画,锣鼓一副,三句半的图标、祝福的话汉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播放《恭喜》动画,导入课题: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想看吗?师:好看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恭喜谁?恭喜什么?(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新年快乐、眉开眼笑、中头彩、乐开怀。)

  2、采用平行示范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祝福语。

  (1)教师:我也喜欢歌曲里“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恭喜恭喜”的祝福,(出示字卡)。

  (2)你喜欢过年吗?你是怎样给人们祝福的?(学一学福娃祝福恭喜的样子,并出示相应的字卡),引导幼儿分别说说什么样的祝福话可以对谁说?

  3、出示三句半的图标,初步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1)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拜年》的三句半,你们想听吗?如:新年到,新年到,敲锣打鼓真热闹,我们大家上台来,拜年啦!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爷爷拜个年,祝爷爷福如东海,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奶奶拜个年,祝奶奶寿比南山,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爸爸拜个年,祝爸爸工作顺利!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妈妈拜个年,祝妈妈心想事成!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小朋友们拜个年,祝你们学习进步,恭喜恭喜!

  (2)老师刚刚念的是什么?给谁拜年的,祝福什么?你最喜欢老师念的哪一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带领幼儿念两遍)

  (3)你有什么地方听不懂的话?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

  (4)看图完整地朗诵二遍三句半。

  4、看图标创编三句半。

  (1)你们喜欢过年吗?那么你在过年的时候会给谁拜年、祝福什么呢?请你来编一段拜年的三句半。

  (2)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原来的图标上粘上祝福的话。并让幼儿集体来念一念。(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创编的三句半。)

  5、给老师拜年。师:刚刚有的小朋友很主动,能大胆地告诉大家自己编的三句半。今天我们班来许多老师,你想给她们拜年吗?祝福老师什么?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编的三句半念给她们听一听。

  6、延伸活动:三句半表演《拜年》。

10、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毕业教案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回忆、讲讲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体会自己已经长大。

  2、乐意表达自己对老师、幼儿园的一份情感,体验共同生活中的师生情、同伴情。

  3、和同伴家长共同体验即将从幼儿园毕业这美好又难忘时刻。

  4、积极认真地参加整个活动,进一步增进对幼儿园、对老师的感情。

  5、愿意大胆发言,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小班时候幼儿的照片,鸡心(签名)、爱的密码卡片、幼儿的签名本。

  活动过程

  1、一起看照片,帮助幼儿回忆自己初来幼儿园的情景。

  2、说说我的前后表现?哪些地方我进步了,长大了?

  3、对幼儿的回答,老师以即兴创编诗歌帮助幼儿进行总结。

  4、引导幼儿说说你最不舍得幼儿园的什么?

  5、在次基础上,引导幼儿试着想老师说说心里话。

  6、老师也要送一件礼物给你们——爱的密码

  (1)制作一个大鸡心展现在幼儿面前,里面放置一些色纸(上面写有“我爱你”,“祝你进步”……等字样)

  (2)旁边放有长放形的色纸,色纸上各有红、黄、蓝的小圆点,表示三个字、四个字等等含义

  7、幼儿每人一本签名本,邀请同伴,老师签名。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可请其他班的弟弟、妹妹和阿姨去签名。

11、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信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写信的兴趣,指导幼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写信。

  2.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3.能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信的内容,增进与朋友之间的友谊。

  4.积极地尝试与周围的人交往。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指导幼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写信。

  活动准备:自制一封图文并茂信 幼儿写信工具 配套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教师: 我有一件高兴的事想要和你们一起分享,看--这是什么?(出示信),哇!这封信好大呀!这是哪儿来的信呀?(引导幼儿看信封,邮政编码,邮票,地址,收信人)。

  二、引导幼儿读信,感受信的不同之处。

  1、教师:这封信好奇怪呀!这些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呢?师生共同阅读,分析感受信的不同之处。(在黑板上展示信)小结: 这是一封图文并茂的信,有字宝宝,也有图片。原来呀,奥特曼不会写很多汉字,所以,他就用一些图片来表示自己的意思。真是太有趣啦!

  2、教师:你们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写信吗?

  小结:当我们有很多话想跟亲人和朋友说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写信的形式告诉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

  三、指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写信。

  提问:

  (1) 如果给你纸和笔,你想给谁写信呢?

  (2) 你为什么想给他写信?(引导幼儿说出他人对自己的爱)(3) 你想写些什么?(启发幼儿说出他人的感恩之心)教师:让我们一起来为关心 、爱护我们的人写一封信。

  (提醒幼儿:不会写的字宝宝可以用符号或图画代替)

  四、幼儿展示自己的信,请个别幼儿朗读。

  教师: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信?

  五、结束活动:歌曲《感恩的心》

  小结:小朋友写得真棒!老师非常感动,谢谢你们对老师的关心。如果爸爸妈妈看到你们的信,感受到你们对他的爱,一定会为你们感到自豪、感到骄傲!让我们一起到邮局把自己充满爱心的信寄出去吧!

12、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儿歌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会说儿歌。

  2.能运用手偶大胆表演儿歌。

  3.体验说儿歌的乐趣。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学会说儿歌。

  难点:能运用手偶大胆表演儿歌。

  教学准备:

  1.电脑模型一个,教师教具小老鼠、大花猫手偶各一个。

  2.儿歌示意图一幅。

  3. 幼儿学具小老鼠、大花猫手偶各16个。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谈话:教师出示电脑模型, “小朋友,这是一台电脑,那你们知道电脑都有什么用吗?”幼儿自由回答。

  老师:电脑有很多用处,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小朋友是不是都喜欢玩电脑呀? 幼儿回答

  老师:“有只可爱的小老鼠,它也喜欢玩电脑,可是它在玩电脑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事情,你们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小朋友听。”

  二.幼儿学说儿歌

  1.教师演示教具,说儿歌,提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老鼠到底要在电脑上找什么?为什么小老鼠逃跑了呢?请小朋友再听一遍。”

  2.出示儿歌示意图,幼儿看图欣赏儿歌,并回答问题。(教师边指图边示范)

  教师教幼儿叠词:蹦蹦跳跳、咔嗒咔嗒,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加深幼儿对词汇的进一步理解。

  教师:小老鼠看见大花猫会怎么样呢?(害怕)

  教师:小老鼠害怕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吓一跳)

  3. 幼儿看示意图与老师学说儿歌。

  a.老师大点声,小朋友小点声,与幼儿一起说儿歌.

  b. 幼儿看简易图自由练习说儿歌,教师指导。(“老师看哪个小朋友最先记住儿歌内容。”)

  c.幼儿分组到前面说儿歌。

  d. 幼儿做动作说儿歌。

  三.表演儿歌

  鼓励幼儿带上小老鼠和大花猫的手偶有表情的来表演儿歌。

  附儿歌:

  小老鼠玩电脑

  小老鼠玩电脑,蹦蹦跳跳真灵巧。咔嗒咔嗒按鼠标,想把美味菜单找。

  打开窗口吓一跳,蹿一只大花猫。哎呀呀不得了,吓得老鼠赶紧逃。

13、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月亮教案

  设计思路

  饶有趣味的作品内容,很吸引幼儿。“够月亮”的画面和内容让幼儿充满好奇,产生了游戏的冲动。因此这是一个可以“玩”、可以“游戏”的作品,适宜在大班进行集体教学。

  叠高是各年龄段幼儿都喜欢的活动,大班幼儿已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但对叠高中蕴含的“奥秘”却不甚清楚。于是,我们借助文学作品,设计了“够月亮”活动,让大班幼儿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奥秘”,初步体验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引发幼儿积极主动的操作、探究和发现。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动物“吃月亮”的画面中,讨论并发现叠高时保持平衡的方法。

  2.与同伴一起探究叠高的“奥秘”,从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作品的动画片、幼儿建构作品的照片、PPT(人体叠高):叠高用的多种用具、纸制隔板、可移动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交代名称,引发好奇

  (通过“开门见山”式的问题引出作品,引起幼儿无限的遐想和学习的积极性。)

  1.这是什么(月亮)这里有一个关于月亮的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这个故事的名字——《月亮的味道》。

  2.你认为月亮是什么味道的

  3.过渡:有一群动物也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它们想去摘月亮,动物们有没有摘到月亮动物们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二、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借助重点问题和插问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讨论并发现叠高的一些方法,促进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1.播放PPT:看看讲讲(讲述中适当进行一些插问)。

  (1)大象这么大,海龟这么小,我们一起帮忙想个好办法,让上面的大象站稳、下面的海龟不受伤,可以怎么做(引导幼儿大胆推测)

  (2)现在谁来帮忙了狮子站在斑马身上,它的头往哪边比较合适呢为什么这样站比较好

  (3)现在几个动物在摘月亮(7个)你认为猴子会请哪个动物爬上去比较合适(推进)为什么小老鼠爬上去比较合适

  (4)小老鼠为什么能成功这是朋友们互相合作、努力配合的结果吗

  (5)谁能说说动物们是用什么办法站稳、够到月亮的

  2.小结:动物们互相配合,慢慢地往上叠,它们都找到了保持平衡的方法。它们不怕失败,最终成功地够到了月亮,尝到了月亮的味道。大家都觉得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很值。

  3.过渡:动物们齐心协力用叠高的方法够到了月亮,品尝到了“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你们想不想也和朋友一起“够月亮”

  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借助操作体验和问题讨论,引导幼儿在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奥秘”,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1.第一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个桌上有一个可移动的“月亮”。一个塑料筐,筐里有一些小纸板、罐头、积木、木板等。每组材料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1)交代操作要求:

  *这些材料像什么呢(动物的腿)这些小纸板可以代替什么(动物的身体)

  *有的动物是两条腿的,也有的动物是四条腿的。你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代替动物的腿。

  *材料只有4份,而我们有16个人,可以怎么玩游戏呢(4人合作游戏)

  (2)幼儿4人一组探索活动。

  [观察要点]:怎样的材料适合放在下(上)面怎样放置材料才会稳稳当当的

  (3)交流各自用什么办法“够月亮”

  2.第二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个小组增添相同数量的药盒、酸奶罐、圆柱体积木。

  (1)交代操作要求:

  *这次每个小组增加了材料,你们可以用和动物不一样的方法试试叠高“够月亮”。

  *提醒幼儿可移动的“月亮”可移至中间处或最高处。

  (2)幼儿4人一组探索活动。

  [观察要点]:幼儿是否有意识地挑选材料幼儿是否能分工合作进行叠高叠高时是否细心

  (3)交流各自用什么办法“够月亮”。

  (重点介绍与众不同的方法,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3.小结激趣。

  “够月亮”的办法有很多,今天有的小组成功了,有的小组失败了……以后,我们可以试试各种办法,相信你们肯定可以够到月亮。

  延伸活动

  1.请幼儿欣赏图片或PPT,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有关人体叠高等画面,进一步感知其中蕴含着的有关叠高——平衡的“奥秘”。

  2.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叠高用的多种材料,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继续玩游戏,并记录游戏的操作情况,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14、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蒲公英教案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在观察认识蒲公英的基础上,欣赏散文,理解散文优美的词句和比喻句。

  2.要求幼儿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散文,并能用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3.扩展幼儿的想象,引导他们运用积累的经验与词汇,仿编新的散文。

  4.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这篇优美的散文运用了形象而易于幼儿理解的比喻手法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质朴的情感,优美又富于生命的活力,易使幼儿增添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作品篇稽镀小,易于幼儿朗诵;结构层次清楚分明,易于幼儿仿编。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学习其中的优美的词汇和语句、创造性地运用作品中的句式和结构是文学活动的要求,该活动的目标更是这些要求的具体体现。)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蒲公英,了解它的外形特征。

  2.录音机、配乐散文磁带;水彩笔、油画棒、白纸若干。

  (欣赏散文之前,让幼儿积累一些对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的感性认识,能帮助幼儿较好地理解散文。)

  活动过程

  活动一

  1.教师提出话题“我们看到的蒲公英是什么样的”,引出散文的名字。

  2.幼儿听录音一遍,教师提问:蒲公英在什么季节开花?散文里说青草地上怎么样?你最喜欢什么?蒲公英开着什么颜色的小花朵?散文里说“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它什么地方有趣?、

  (引起幼儿对欣赏散文的兴趣,可让幼儿谈谈自己对蒲公英的认识。学习就是建立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新旧经验的结合。幼儿听过第一遍散文后,只要求他们谈谈自已的初步感受。)

  3.教师朗诵一遍散文,事先要求幼儿注意倾听,找一找散文里是怎么说蒲公英有趣的。提问:散文里是怎么说蒲公英有趣的?田野的风吹来,它怎么样?(帮助幼儿理解“飞扬”和“比柳絮还要轻”一句)飞着飞着,它又怎么样了?为什么说它像一片片雪花?(帮幼儿理解“轻盈地降落”,可请幼儿用动作表演出来)

  (第二遍欣赏前需要要求幼儿专心倾听,认真思考。可以让幼儿用多种途径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口头表述、动作表演,特别是形容词和描述动作的词汇,让幼儿了解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4.举例说明什么是比喻句,让幼儿学说比喻句。然后继续讨论:为什么说花托上结出的种子像雪白的绒毛似的球?为什么飞着飞着,又像一片片雪花?你觉得散文听起来怎么样?为什么很优美呢?帮助幼儿归纳出散文词语丰富、语句优美的特点。

  (大班幼儿的理解力较强,让幼儿了解一些简单的表现手法是可以实现的,但需要教师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作好铺垫。同时,让幼儿了解优美词汇,培养幼儿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5.提出问题,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春天除了蒲公英开花外,还有哪些花也开放了?阳光照在上面,花怎么样?春风吹过,它会怎样?像什么?如果春雨打在花上,花儿会怎么样?手摸上去、蜜蜂飞来呢?

  启发幼儿充分想象,鼓励幼儿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话。要求幼儿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

  (这些问题用于调动幼儿已有经验,扩展幼儿想象,为仿编活动作好准备。)

  活动延伸

  1.带领幼JLJP观察,观察后谈话:“你看到什么花儿也开放了,它们开着什么样的小花朵?”

  2.在观察谈话的基础上,提出绘画要求,请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花,在绘画中表现出它们的特征。

  (幼儿语言的获得依赖于环境,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观察活动是幼儿积累感性经验的过程,也是幼儿整理经验的好时机。)

  活动二

  1.提醒幼儿将自己的画拿出来,放在桌上。教师问:“你画 的什么花?它开在什么地方?”让幼儿逐一发言。

  2.继续讨论:散文里说青草地上开着许多野花,我最喜欢雾公英,你该怎么说?教师根据幼儿绘画内容,引导幼儿模仿原散文的语言描述自己喜爱的花。

  3.继续引导幼儿思考:你喜欢的这种花开的是什么颜色的花?让幼儿根据自己画面讲出:××花开着××颜色的花。

  4.启发幼儿想象:蒲公英是多么有趣,你们喜爱的花可以怎么说?可以让幼儿学说×××多么××”的句式,将。有趣”更换成“美丽”可爱,等形容词。

  5.进一步拓展话题:你画的时候,花儿好像在于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运用比喻句描述。

  (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让幼儿将自己的想象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了解画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转换关系,让幼儿逐一谈谈自己的画面,使他们获得分享经验的机会。该活动的重要目的是帮助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用散文语言表达出来。这个步骤也是一步一步的总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更换某词到说完整的句子,由句子到一段话。把握这个规律,教师的引导应当既有层次性.又有目的性,为每个幼儿提出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的台阶。教师要留给幼儿一些组织语言的时间,可采用自由仿编与小组仿编的形式,让幼儿操作、运用语言,以便他们在集体面前仿编时,对自己充满自信。)

  6.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绘画转化为一篇新的散文,按照原散文的思路进行仿编。××上开着××花,我最喜欢××花。××花开着×色的花。多么××的 ××花。春风吹来,×x花好像在××××,阳光照着,××花好像××××,蜜蜂(小鸟)飞来,××花说××××××。散文的长短可因人而异,允许幼儿有更丰富的想象,不严格按照教师规定的结构仿编。

  (这个环节不要求所有的幼儿都能达到。在教师把握难度可分出四个层次:一是只更换某些词汇;二是更换某个句子;三是在原散文的结构上,更换几个句式;四是有些幼儿对原散文砖语言结构的敏感性不够,如能叙述或描述一个句子、一段话也该予以鼓励。)。

  7.请个别幼儿示范仿编,教师引导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8.鼓励幼儿将自己编的散文讲给同伴和教师听。教师选择一两篇,带领幼儿一起配乐朗诵。

  (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讨论某幼儿的仿编,进行句式结构、运用词汇方面的指导,为幼儿的仿编活动提供了语言帮助。结束时,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新散文,分享成功的快乐。)

  附作品:散文《蒲公英》

  青草地上开着许多野花,我最喜欢蒲公英。蒲公英开着黄色的小花朵。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它的花朵凋谢后,花托上会结出雪白的绒毛似的球。田野的风吹着,那雪白的绒毛便在天空中飞扬起来,比柳絮还要轻。飞着飞着,又像一片片雪花,从空中轻盈地降落下来。

15、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太阳教案

  教学目标:

  1、喜欢春天、喜欢春天的阳光,乐意和同伴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

  2、能用绘画的方式大胆表达,尝试和同伴一起创编散文诗《太阳的朋友》。

  3、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教学准备:

  太阳图片、春天美好的景色图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太阳的图片,老师提出几个问题供小朋友讨论。

  1、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2、你们喜欢太阳吗?

  3、太阳照在身上是什么感觉呢?

  4、晒太阳的好处有哪些?

  5、晒太阳的坏处有哪些?

  二、诗歌:太阳,我喜欢你(将已有经验进行整理成一段好听的散文诗供幼儿欣赏)图一(已画好):

  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带来了春风和春雨。春天的太阳还带来暖暖的阳光,我们一起找太阳做朋友吧。

  老师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金灿灿的阳光从天上洒下来,把大地都变成了金色,真美丽”。

  天天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是暖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让我觉得好象躺在外婆的怀里。”

  忙忙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让校园里的迎春花都开了,还有桃花、紫荆花、海棠花也来和我们做朋友”

  宁宁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照在我的脸上是好舒服的,好象老师的手在摸我的小脸蛋”

  奇奇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能帮助我们补钙,让小朋友都长得壮壮的。”

  三、鼓励幼儿续编诗歌:

  发挥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将其改为诗歌。

  四、游戏:找太阳带领小朋友到户外找太阳、寻找阳光、充分感受阳光照在身上是什么感觉。

16、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花教案

  活动目标:

  1、可以根据各种特性认识花。

  2、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3、爱花、和花做朋友。

  4、对花的颜色感兴趣。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PPT课件、各种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花的主题

  1、提问:你们认识哪些花?(牡丹、牵牛花、百合、郁金香…)

  小结:自然界有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花。

  2、播放ppt,引导幼儿说出认识的花的名字。

  小结:对花有些了解,但是名字和花没有联系起来。花的形状、颜色、大小不一样,他们各有自己的名字,它们开的季节也不一样。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二、根据颜色、形状等特性认识花

  1、出示实物,认识各种花的名字和特性。(向日葵、玫瑰、郁金香、康乃馨)

  2、根据颜色、形状、大小来认识各种花。(红掌花、勿忘我…)

  小结:我们要看到这朵花,记住它的名字,有自己的长相、颜色、有自己开花的时间。

  三、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1、提问:花会说话吗?(花会说话,只是我们听不懂,但是我们学习了,能够知道花说什么话,这叫做花语)

  2、了解不同花的花语

  玫瑰花:相亲相爱 康乃馨:对妈妈的爱 郁金香:幸福 百合花:百年好合 向日葵:快乐、希望 茉莉花: 和蔼可亲

  四、延伸活动

  1、我们的生活可以离开花吗?什么时候我们要送花?花还可以代表城市和国家。

  2、了解花的其他用途:花可以吃吗?花可以用吗?希望你们可以爱花、和花做朋友。

  3、在送花游戏中巩固对花的认识。

17、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夏天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儿童化的散文诗,培养幼儿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2.通过总结、对比,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和含义,并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3.培养幼儿创造性和发散性的思维能力。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带领幼儿观察过夏天的风景,并对夏天的天气特征有所了解。

  (2)物质准备 有关夏天景象及天气变化的录像带、图片(人手一份)、实物投影机、字卡、散文诗录音带。

  活动方法

  观察分析法、直观表达法、激发法、辨别法。

  活动过程

  1.了解夏天的景象及天气特征。

  让幼儿自由表述夏天的特征。教师指导语: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有什么感觉?小动物、植物和天气又会是什么样子?

  2.幼儿根据图片自编诗歌。

  教师指导语:还记得前几天我们去找夏天吗?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图片,请你们用好听的话将它们编在一起。幼儿自由粘贴有关夏天的图片。打开实物投影机,请部分幼儿编排讲述。

  3.欣赏散文诗并进行比较。

  肯定幼儿的创编成果。请幼儿对比和欣赏散文诗《夏天》并提出问题:这首散文诗和你们编的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它是怎样说夏天的?与录像带结合再次欣赏。

  4.活动延伸 学习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出示字卡,进行识字教育,用图片制成小书《夏天》,进行创编活动。

  各领域渗透

  1.科学:云、闪电、雷、雨的形成;科学实验:缺水的花草等。

  2.艺术:画夏天、歌曲《夏天的雷雨》。

  3.健康:夏天到了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学游泳。

  生活中渗透 户外散步时让幼儿感受和讲述夏天的气息。

  环境中渗透 环境布置:夏天到了。

  活动评价。

18、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中国文字教案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对中国文字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3、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口、头、手、脚、腿、臂都可以活动的木偶(纸偶也可,其它老师扮演更好),

  2、若干根长棍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出示幼儿熟悉的象形文字(山、水、田、石、木、禾、竹、口……)图片,让幼儿自由讨论后说出与其对应的中国汉字来导入课题

  2、 师:中国的文字除了这些许多象形文字以外,有的还可以用我们的形体来表现呢。今天我为你们带来一个木偶朋友,它就可以表演许多形体文字呢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木偶,让其表演“贝”字(低头、肩平、小臂下垂、双腿拉开)和“安”字(头仰、双臂平举、两手下垂、拍拍皮带表示有一横再双腿交叉成“女”)老师为其讲解

  2、根据讲解,让幼儿发挥想象用身体各部位来自主表演“巾”、(肩平、小臂下垂、一手腕勾起、头身腿脚成一直线)“于”、(拍头表有一横、双臂平举、头身腿成直线、一脚勾起)“平”、(两点可用耳朵代替)“员”(嘴张开)……字,老师巡回指导,对表演独特的幼儿给予鼓励。

  3、让幼儿想象自己认识的那些简单的字可以用形体来表演(“人”、“口”、“大”、“小”、“少”、“中”、“干”……)

  4、木偶借助一根长棍表演“天”字后引导幼儿自由自在地借助外物来表演更多的文字

  如:借助一两根棍表演“中”“才”“士”“土”“女”“米”“工”…….

  两人合伙表演“从”“坝”“林”“扛”……

  三、结束部分

  游戏:1、看谁猜得对

  两人一组,一人用形体表演文字一人猜字

  2、 看谁做的快

  几人一组(自由结合),一人说字,其它人用形体表演。

相关内容
  • 大班社会教案我来交朋友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我来交朋友反思

    1、大班社会教案我来交朋友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和同龄人交朋友,学习和新朋友认识、相处的简单方法。  2.体验交到新朋友并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与同龄班班教师交流活动目的和内容。  2

  • 大班科学教案丰收的季节秋天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丰收的季节秋天反思

    1、大班科学教案丰收的季节秋天反思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一些农作物或果树。  2.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景,体验金秋是丰收的季节,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教育幼儿尊重成人的劳动,爱惜农作物。  4.对科学

  • 大班安全教案反思火的危害
    大班安全教案反思火的危害

    1、大班安全教案反思火的危害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认识火,了解火的用途及危害。  2、通过防火安全知识学习,增强幼儿防火意识。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

  • 大班美术教案我想飞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我想飞反思

    1、大班美术教案我想飞反思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够大胆想象各种飞行的方法,掌握画飞行中的人物的技能,激发对想象画的兴趣。  2、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

  • 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轮胎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轮胎反思

    1、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轮胎反思  设计意图:  轮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和熟悉的物品,幼儿在积累了一些对轮子的相关经验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感知,轮胎的花纹既有实用作用又有装饰作用,通过创意绘画,从而获得更多的

  • 大班美术教案线―美丽的向日葵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线―美丽的向日葵反思

    1、大班美术教案线―美丽的向日葵反思一、PPT播放音频,引出主题"向日葵"。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吗?  2、请先闭上你的眼睛,(播放PPT及音频)。  师:小朋友们,我们

  • 大班社会教案心情与表情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心情与表情反思

    1、大班社会教案心情与表情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面部表情,知道人是有喜怒哀乐的,表情是多种多样的,并能用语言表达各种面部表情的不同五官表现。  2、学习从他人的表情中了解别人的心情,并产生帮

  •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打字机反思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打字机反思

    1、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打字机反思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幽默的风格以及ABA结构和特别的"叮"声出现的规律。  2、创编为打字机加油、放松的动作。  3、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

  • 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反思
    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反思

    1、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反思  活动目标:  1、巩固对手足口病的病症认知。  2、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3、心理上知道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

  • 大班科学教案绳乐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绳乐反思

    1、大班科学教案绳乐反思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各样的绳,并围绕“有用的绳子”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2、探索绳的各种玩法,体验玩绳的乐趣。  3、提高动作的灵敏性与协调性,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  4、乐意与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