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园共育 > 幼儿园教师家访总结 > 

做好家庭教育的引领,为家长排忧解难(大班)

栏目:幼儿园教师家访总结
时间:2018-01-18 15:55:52

《做好家庭教育的引领,为家长排忧解难(大班)》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家访总结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家访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它是联系学校与家庭关系的纽带,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的了解孩子,促进家园更好的合作。上门家访能让孩子拉近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重视,也让老师能更深入的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和家庭教育情况等。
本学期结合“千师进万家”的活动,我和搭班老师一起商量,一共走访了6名孩子。当我们和家长征求去上门家访的意见时,家长表示非常愿意和开心,有的家长特意请假回来和老师促膝长谈,让我们非常感动。在每次的家访中,我们都用自己真诚的态度和家长进行交流,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做好家庭教育的引领,为家长排忧解难
涵涵是一个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表现积极主动,但是小动作比较多,小椅子总是坐不住,专注力较弱。我们到了涵涵家,涵涵非常热情的接待我们,向我们介绍她的玩具、她的学习书桌。在和妈妈的交流中,我发现涵涵的课外的兴趣班比较多,除了舞蹈、口语交际等培训班外,每天晚上都要做1个小时的珠心算练习,妈妈说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要让她养成做作业的习惯,害怕她上了小学不习惯。但同时,妈妈也觉得很苦恼,孩子不能坚持,总是有小动作,不愿意做练习。
其实很多大班的家长都和涵涵的妈妈一样有升入小学的焦虑,唯恐孩子不适应小学,总想要提前让孩子学习些什么。幼小衔接对培养孩子顺利适应小学非常重要,妈妈有了非常好的意识,想要培养孩子较好的习惯,但是有些过度了。和妈妈交流以后,我们给家长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小建议,建议家长每天可以安排不一样的游戏内容,时间由1个小时缩短为半个小时。
交流了一会儿的时间,涵涵变得越来越兴奋,在椅子上跳上跳下,爷爷奶奶说了都不管用。在与妈妈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涵涵在家里像个小霸王,爱发脾气,总是和爷爷奶奶、妈妈吵架,不听大人的话,从妈妈的口吻中能感受到妈妈的无奈,不知道怎样教育这个孩子了。于是我们就向家长提出了一些建议,介绍在幼儿园时候的一些做法,并结合我们班级的“积分制”和涵涵进行了约定:在家里要尊重大人,要和大人讲道理。做到温和的和家长交流的,幼儿园里奖励积分,反之则 会扣掉积分。一个星期之后,涵涵的妈妈反应这个星期涵涵表现非常好,没有和大人吵闹、发脾气了。在幼儿园里当众表扬其进步,并奖励了积分,相信持之以恒后,孩子会逐渐改掉不良的习惯。
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给孩子展现自我的机会
露露是一个比较害羞的小女孩,平时在幼儿园里不声不响,尤其是集体活动中羞于回答问题,遇到困难以后会哭鼻子。我们到了露露家以后,露露也是非常害羞的躲在妈妈的身后,但是我们能看出她对于老师的到来是非常开心的。
妈妈带我们参观了露露的小房间和活动空间,一会儿的时间露露开始活泼了一点,拉着妈妈的手拿自己的画给我们看,我当众表扬了她,并表示要把她的作品带到学校里展示出来,露露非常开心。和妈妈聊了以后,我们了解露露是一个比较慢热的姑娘,对于身边熟悉的家人、同伴表现的比较开朗,而面对不太熟悉的人就会害羞。家长也希望在幼儿园里老师能多关注孩子,多给孩子一些机会。在随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更多的关注露露,鼓励她,经常把她的美术作品展示出来,慢慢地我发现露露会经常跑来跟我说一些家里的事情,拉近了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在家访的过程中,每一位家长都带着真诚的态度和我们进行交流,向我们介绍孩子在家里的一些生活习惯和表现,有的家长对于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也及时的提出来和我们探讨,有的家长对即将升入一年级产生一些焦虑,不知道要为孩子做些什么,我们了解到家长的这些想法,也一一与家长进行交流,为家长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家长更好的引导孩子成长。每一次的家访是给予老师更全面的认识孩子的机会,是拉近家园距离的必要手段。我们要经常开展家访工作,架起家园之间密切联系的桥梁,多沟通,有效配合,使孩子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推荐幼儿园教师家访总结
  • 幼儿园双高课前的思索
    幼儿园双高课前的思索

    园双高课比赛要开始了,主题是热爱大自然,形式是自主选材。选什么好呢?本来还想尝试艺术(音乐)领域,在跟一位朋友聊天时,他说:双高课比赛,就要挑选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最擅长的?我哪个领域最擅长呢?我很茫然。我不想到外面选材,正好我们中班正要开展大树与小花这个主题,也刚好配上双高课的主题。随即我翻了一下建构式上的各个活动,就挑了语言活动《树真好》,然后上网搜索了一下正好找到了一个课件,喜出忘外。 有了教材、有了课件,该设计活动过程了。我该诠释怎样的理念呢?重点应该怎样把握呢?散文诗的重点又是什么呢?好多问题出现

    06-22
  •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家访随想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家访随想

    开学至今,班里有位男生经常有回家作业不做完的的现象,但是只要是在学校做的作业他都会很认真地完成。我跟他谈了好几次,虽然每次都答应会完成,但第二天还是一样。 今天放学后,我特地去了他家,想了解一下在家的学习情况。到了他家,我才明白了他为什么老是不完成作业。他父母是从外地来平湖打工的,家庭条件比较差。一家五口(一个正在读初三的哥哥,一个读小学三年级的妹妹,父母,还有他)租住在一间不到二十平方米的车库,吃住都在里面。房间里面没有象样的家具,就连一张供他们兄妹三人写作业的桌子都没有,可见条件之艰苦,让人看了真不是

    07-21
  • 怎样做好家访的有效性
    怎样做好家访的有效性

    家访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与家长交流、一起探讨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怎么样使家访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体现它的有效性呢?我想,首先要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工作,明确家访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时间,把握好最佳的时机,尊重孩子和家长,把他们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个体亲切的交谈;把他们作为交流的主体;在良好的心态下进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使家访真正成为架起幼儿园和家庭教育沟通的桥梁。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众多的家长越来越多关注孩子的成长与教育。那么怎样选择合适的时间,把握家访的最佳时机,关系家访有效性的最基

    07-21
  • 小班老师家访记录
    小班老师家访记录

    师德学习结束后就正式进入了开学的准备工作,今年教的是小班,所以又将迎来一群全新的孩子们。李老师打电话让我们去抽取班级的孩子,没抽之前感觉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等我们四个班主任都到齐了,就正式开始抽取,我发现还不是我一个人有点紧张,当李老师把名单放在桌上,所有的人都迟迟没有动手,还是我第一个去拿。当孩子们的名单都在手的时候我首先想到就是要先打个电话通知家长们,我一一打去电话告知,然后我就和清新两个人着手准备去家访。由于所剩的时间也不是很多,所以我们预计每天晚上的任务是十家,每家最多坐个半个多小时,但每次去由于家

    07-21
  • 不同的家庭有着同样的热情,一切只为了孩子——“走进家庭、走近学生”集中家访月家访随感
    不同的家庭有着同样的热情,一切只为了孩子——“走进家庭、走近学生”集中家访月家访随感

    太仓市新区幼教中心香花幼儿园 姚哲一 为了和家长建立好友谊的桥梁,我们和家长会通过电话、消息、家访和撰写《宝宝成长记录》进行交流沟通,也会趁着家长接送孩子,与家长做短暂谈话,以便了解孩子对学习或生活方面的想法,或者是家长对我们老师教育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其中,家访是家园联系较为重要的途径。 我们每月都会去近期有特殊表现的孩子家里进行面访,一方面是关心孩子最近的学习情况变化,另一方面就是与家长交流下孩子在园和在学校的情况,以便及时关注孩子,促进孩子在各方面的进步。家园联系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了孩子的成长。 我刚踏

    02-15
  • 小班家访实录:一次特殊的家访
    小班家访实录:一次特殊的家访

    陈伟红 背景:七月,我送走了一批孩子,因为他们要成为小学生了,九月,我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孩子,他们,在孩子还没有来园时,我们的园长就和我说,在我的班中又一个特殊的孩子,他先天的一个耳朵畸形,父母怕孩子入园后遭受来自老师与孩子的歧视为孩子做了整容手术,因此开学的前两月孩子不来园。为了让家长消除心中的顾虑,同时也想了解孩子的情况及家庭的教育情况,开学的第二天,我通过电话与孩子的爸爸进行了联系,了解了孩子手术刚做过,需在家修养,家长对我的电话家访态度一般,给人的感觉有一种不信任的感觉。在班内孩子情绪稳定后,我进行

    05-01
  • 大班上学期家访小结
    大班上学期家访小结

    本学期我班共有33名幼儿,新增加了2名幼儿。我们利用周末时间对全班幼儿进行了家访,也有个别几个家长孩子不在家还在老家的情况我们就进行了电访,告知其新学期要注意的各种事项。 我们在家访中主要了解孩子在暑假期间的情况,1.有无外出旅游?2.暑假学了什么?3.暑假有谁带,一日作息科学吗?如吃饭、睡觉等情况。4.放假前布置的小任务有无完成?5.让家长们了解新学期我们教室的改变及新学期报道时间和该带的物品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6.重点对两个新生进行家纺,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告知家长该带的物品及需要配合的地方及简单了

    09-30
  • 大一班第一学期家访小结
    大一班第一学期家访小结

    本学期我们共有31名幼儿,其中两名为插班新生,为期两天的家访工作在忙碌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通过家访了解幼儿暑期学习生活,并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其次,了解家长对孩子入大班后的需要和指导。 对两名新生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在家访中我们了解其中一名女孩子新生,原来一直在老家,最近几天才来宁波和父母团聚,来这边上学,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从谈话中可以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亏欠,也知道老家的教育与这里的教育存在着差异,但是又担心疏于对孩子的指导,所以更迫切的希望使孩子能有所进步,尽快融入到新集体中,我们还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