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

栏目: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19-02-23 16:18:07

《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武恒言,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一句俗语,“六月天,娃娃脸”,你知道什么意思吗?2、指生说说。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六月天的古诗,齐读诗题。4、从题目中你能得到那些信息?连起来说一说。

5、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古诗,

二、读好诗

1、出示学习单:

读好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尝试读出古诗的韵味;
结合工具书和已学知识,组内交流理解:先说说红色字词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2、生自主学习、组内交流

3、展示

①指生读诗

②A“忽”意思理解

忽然、一下子

这个字有没有蕴含作者的情感?结合这两句古诗说一说。

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没错,作者惊喜、诧异,那他惊喜什么?

他惊喜云散了、雨停了,他惊喜西湖美景显现了!就让我们带着惊喜之情读一读这首古诗!

B第二个挑战

出示:大雨即将到来,只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雨倾泻而下,只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然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________________,

只见望湖楼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雨真是________________!

指生填一填

师小结:这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苏轼的诗果真真实再现六月天!

三、赏好画

1、过渡:古人有云,诗中有画,现在你能赏好这幅画了吗?

2、出示学习单:

诗中描绘的“云、雨、风、水”各有什么特点,品读关键字词,展开想象,作简要回答。

结合全诗,思考回答苏轼主要通过什么修辞方法来表现这些景物的特点的?

3、生自主学习、组内交流

4、展示

①指一组展示自己的答案,并说清理由。

其他学生可进行补充

由此可见,我们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那苏轼是运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呢?

②28个字,三处比喻,苏东坡不愧为人人称赞的比喻大家!就连清代诗评家施补华也这样评价他,出示:

“人所不能喻者,东坡能喻;人所不能形容者,东坡能形容。”

读一读,什么意思?那果真如此吗?我们一起到苏东坡的诗词中寻找答案!③出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zhēng)。《新城道中》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除飞絮。《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百步洪二首•其一》

…………

读一读,你能找到其中的比喻吗?

指生说一说

所以说,你现在同意施补华的评价了吗?我也同意,就连大作家钱钟书先生也这样评价,

出示:他(苏轼)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

我们一起把这词句读一读!

④在这印象之上,你能赏好这幅画了吗?

出示:黑云不再是黑压压的云,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

白雨不再是白花花的雨,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不再是天,水________________;

看天就是水,看水_____________。

醉眼朦胧中,这真是一幅_____________的画啊!

指生填一填

⑤再回到诗题,这醉仅仅是喝醉了吗?还是陶醉!

醉于酒,醉于山水之美,醉于诗,苏轼情不自禁的写下了这首佳作,我们一起读!

四、识好人

1、现在,苏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指生说说

3、仅是如此吗?出示:

一起:22岁参加科举,一举成名,官至太守。

一落: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二起:宋神宗驾崩,年仅l0岁的哲宗继位。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

二落: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觉得不开心,一再主动请辞外放。

三起:1091年3月回朝,官至尚书。

三落:哲宗亲政,苏东坡被一贬再贬,先是惠州,再是儋州。

如果是你,经历了这些,你内心会有何感受?

4、我们一起看看苏东坡对自己的评价。出示: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生自由读读,谈感受。

5、是啊,苏轼的伟大不仅仅在于精美的诗词,更在于他这种豪放乐观的心态,就让我们带着这种豪放之气再读古诗!
推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唯一的听众》课例研究
    五年级语文《唯一的听众》课例研究

    一、研究背景: 文本细读是20世纪40年代英美新批评流派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后被借来用于语文教材中文本的解读和教学。教师应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文本,因为教材文本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直接体现着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文本细读是提升课堂品质的必由之路,是一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工程。 可是部分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进行文本细读,敷衍了事的阅读使得解读文本视野狭窄,方法单一,程度肤浅,致使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肢解文本、窄化文本、冷落文本现象。文本细读的缺失也使部分教师解读教材能力下降,公开教学过度依赖教研组,独立备课

    07-22
  • 学生基本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生基本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

    五年级学生对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应该说学生基本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如何提高学习古诗的效率呢? 我教学《寻隐者不遇》这首古诗时,先让学生初读古诗,然后引导学生边读边逐句理解诗的意思。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重在让学生朗读感悟,而不能由教师通堂讲解,尤其是古诗词教学更应把重点放在诵读欣赏上。因为这首诗包含着人物的对话和人物的心情变化,所以把它改写成一篇文章也是一个好方法,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为一体,效果较好。 本次练习中学习并模仿描写风的诗句一题,我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树上的插图,给

    10-02
  • 真正的快乐《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反思
    真正的快乐《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相当另类的题目,看似拗口的一句话,其实是文章的主旨所在。从内心来讲我是不太喜欢这篇文章的,因此在上课之前网上搜集了一些教学设计感觉都不咋的,太多的絮絮叨叨,把一篇很简单的文章嚼得很碎,其语言训练点又放在了写景啊,写信之类,实际上这些是偏离文章编排意图的训练。本文的教学目的极重要的一块是让学生认识一个深刻的道理给永远比拿愉快。 一个男老师如果课上得婆婆妈妈的,那是很让人生厌的。由此我想改变一下惯有的设计路子,课需要有点开阔感。于是我将文本扔在了一边,直接出示中心句给,永远比拿愉快。设计了这样几个讨论

    08-12
  • 《埃及的金字塔》公开课课堂举例
    《埃及的金字塔》公开课课堂举例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埃及的金字塔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金字塔。让我们先来读读这些词语。(大屏幕出示: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宏伟、精巧、勤劳、聪明、智慧、结晶) 师:谁先来读一读?生读 师: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感觉到这些词语是有温度的,请坐。 师:谁再来读一读?生读 师:读得很到位,老师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伟气势了。 师:谁能联系课文内容,用上这里的一两个词说一句话。生: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 师:你一下子用上了三个词语,厉害

    08-15
  •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

    《司马迁发奋写史记》这是一篇关于历史人物的故事,课文主要写汉代史官司马迁在受到酷刑的情况下,不忘父亲的嘱托,耗费13年的时间,完成了52万字的历史巨著《史记》。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在阅读教学时,我主要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初读课文。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司马迁小时候生活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3、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4、《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阅读目标明确之后,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快速地

    04-21
  • 小学五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六组《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六组《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教案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教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六组 教学主题: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课时:共5课时,第2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高合秀 大孟镇大吕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

    05-27
  •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交流平台谈的是读书时怎样才能找到好书的方法。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读一读,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二是将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书写提示安排了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九成宫体醴泉铭》(局部)。 日积月累安排了朱熹的两首古诗《观书有感》(其一)》和《观书有感(其二)》。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每天以书为伴,天天与书打交道,介绍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不难,但如何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交流平台中

    10-29
  • 人教部编版公开课优秀教案《太阳》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公开课优秀教案《太阳》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4-8自然段),讲太阳与动植物生长、能源形成、自然气候变化、预防和治疗疾病等方面的关系。可以概括成: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正因为太阳体积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