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教资料 > 幼儿园教师听课评课 > 

大班数学活动“9的组成”评优课

栏目:幼儿园教师听课评课
时间:2017-08-18 18:27:21

《大班数学活动“9的组成”评优课》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听课评课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今天上午到幼儿园听课,其中有一节是大班的数学活动“9的组成”。目标有两条,1.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2.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活动过程如下:
第一层次:“拍手碰球”游戏,复习8的组成。玩法:老师先拍手并数数,幼儿接着拍手数数,要求幼儿的拍手次数和老师的拍手次数合起来是8。
第二层次:学习9的组成。
环节一是集体学习9的组成。教师先提出问题——到超市里买了9包薯片,但一个袋子里最多只能装8包,装到两个袋子里可以怎么装?随后,教师出示9个圆形磁铁(代表薯片)和两个“购物袋”,让个别幼儿上来把“薯片”分装到两个“购物袋”内,同时在旁边的“9的分合式”上记录数字,随后幼儿一起说一说“*和*合起来是9”。
环节二是幼儿个人进行9的分合操作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西瓜籽壳和一张“9的分合”空白记录表。幼儿先拿好9粒瓜子壳并让它们按同一面(白面或黑面)排好队,然后逐粒翻瓜子壳,每翻一次就记录一下,最后把9的分合式都记录完成。
环节三是集体交流。教师请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操作情况和记录情况。
第三层次:继续了解两个部分数的顺(逆)序排列特点以及两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整个活动过程设计很规范,层次清晰,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也都紧扣了目标;教师语言简洁明了,在引导过程中不急不躁,活动组织得有条不紊;活动中教师也关注了幼儿自己的动手操作,尤其是瓜子壳利用得也很巧妙;在让幼儿了解两部分数的互补关系时教师的引导很到位;从幼儿的操作记录情况来看,幼儿的正确率很高,都能按顺序正确地记录9的分合式。
观课结束,总觉得这个活动缺了点什么。回想活动的过程设计,先是集体操作进行9的分成,再是幼儿的个人操作和记录。这样安排幼儿的操作正确率可能会高一些,但其实幼儿的操作已经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因为他们已经看老师和同伴在黑板上演示过了,所以个人操作时他们已经失去了“翻瓜子壳”的兴趣,一些机灵点的孩子直接就在分合式上写数字了,一边一排“1、2、3……”,另一排“9、8、7”,因为他们在以前学习“8、7、6、5”等数的组成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了。
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该把幼儿的个人操作前置,体现“幼儿操作在前,教师引导归纳在后”的组织特点。而且把“翻瓜子壳”变为“撒瓜子壳”,让幼儿在“撒瓜子壳”的同时记录9的分成,在随机性和不确定中判断每次的分法是否一样(如是一样的就不要记录)。幼儿操作结束,教师再组织集体交流,展示9的8种分法。也许用这样的操作方法幼儿的记录不一定全面,但对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是很有帮助的,这样的操作才是最有效的。
所以说,数学活动不能仅仅追求一个活动的结果,应该注重幼儿的操作过程,让幼儿在操作中进行思维和判断,在直观的操作中自主建构起有关数的概念。
现在上公开课或评优课,选择数学活动的似乎不太多,尤其是有关数概念的活动,可能原因就在于类似这样的活动“不好上”。从现有的参考教材中的活动设计来看,要么模式化,要么过于空洞简单化。如何结合主题目标,结合数学领域的教学目标设计组织活动;如何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设计组织对幼儿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值得我们研究。
推荐幼儿园教师听课评课
  • 白下区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作业:活动评析
    白下区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作业:活动评析

    《拍花箩》活动评析:看了第一幼儿园赵初老师的《拍花箩》,对中国民间特色的儿歌深有感触。《拍花箩》是一本图书,教师取材于具有中国特色民间儿歌,不仅有趣而且还具有游戏性,简化后的儿歌节奏单一,结构比较整齐,利于幼儿感受儿歌的韵和节奏。 教师设计《拍花箩》中,迁移了《拍手歌》的节奏。在先前的准备中,孩子就已经掌握了《拍手歌》的韵和节奏。《拍花箩》迁移了《拍手歌》的经验,幼儿学起来更简单,更容易获得成功。 在《拍花箩》中,教师使用了多种图片让幼儿感知。 第一层次:运用多媒体,看图学习14的儿歌。招牌对幼儿来说,离

    07-20
  • 从生活中寻找教学材料——苏州优质课的收获与感悟
    从生活中寻找教学材料——苏州优质课的收获与感悟

    1.活动内容丰富,注重多领域整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在小班《大布筒》的活动中,教师综合了科学、社会和健康。(1)数学内容的有机渗透,发展推断能力。认识大布筒时渗透色彩的配对、1和许多的数量关系以及数量的互补,(2)多种合作方法的运用,提升合作意识。制作大布筒教师采用两两合作,活动中教师能发现孩子合作的方式还是比较形式多样的:有的一起装圈、有的一个抓布袋另一个幼儿装、有的翻开粘布等等,孩子在合作中逐渐感受平等和谐相处。玩布筒中更体现出合作的价值,孩子们会交替玩法、交换角色,会多角度、多方位地运用大布筒的

    07-20
  • 《常青树与落叶树》评课报告
    《常青树与落叶树》评课报告

    一、目标:教师能够从知识、能力、情感这三个维度制定活动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基本特征,初步知道两种树的不同点。能力目标: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辨认几种常绿树和落叶树。情感目标: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愿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目标制定全面而具体,而且着眼点小而精,是幼儿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 二、环节设计 教师从以下几个环节设计了此次活动: (一)引题,此环节,教师通过一个发散性的问题你有没有关于秋天树叶的问题?引出了此次活动,在孩子们充分发言后,提出此次活动的主题研究树叶

    07-20
  • 听他人之课,获成长经验——听课反思
    听他人之课,获成长经验——听课反思

    听了嘉兴庆安幼儿园高老师执教的大班语言活动《11只猫开饼店》后,让我收获感悟了很多,经过高老师反复的执教与修改,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堂轻松、幽默、有趣的语言教学活动。 《11只猫开饼店》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同时富有深刻的教育内涵,自然融入了孩子必须了解的生活道理。她的设计路径也正是抓住了文本中的每一个转折点,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带领幼儿在不经意走向绘本所试图要暗示和指引的方向。从这堂半个小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学到了: 一、趣紧紧的抓住了孩子们阅读的胃口 高老师的教学内容选择的很好,是一个富有寓意的绘本教

    07-20
  • 语言活动《黄豆黄豆在哪里》的评课报告
    语言活动《黄豆黄豆在哪里》的评课报告

    今天听了应老师上的一节中班语言活动《黄豆黄豆在哪里》,是一首手指游戏的儿歌,儿歌共四句,篇幅较短,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游戏性。从目标分析,本节活动呢的重点目标是学习有节奏的朗诵儿歌,难点是在朗诵儿歌的基础上进行手指游戏。教师设计了多种策略来解决重难点,体现层层递进: 一、经验回顾 一开始,应老师请小朋友复习具有宁波特色的手指游戏点点窝窝,因借班上课,应老师对幼儿做了原有经验的了解,提前请孩子学了一首手指游戏。为此激发了幼儿对手指游戏的兴趣,也体验与同伴进行合作式的手指游戏,为本节活动做经验铺垫。 二、难点前置

    07-20
  • 观摩省优质展示活动后的思考
    观摩省优质展示活动后的思考

    随着《纲要》如火如荼的实施,以幼儿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已经成为幼儿教师们又一追捧的内容,使得学习成为幼儿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上周,与同事赶往苏州观摩省优质展示活动,周联老师的综合活动《路路通》,更好的向我们诠释着这一新的标杆。 一、创设了探究的氛围 有探究才有创造,有疑问才有发现。教师整个活动中没有以教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幼儿的探为活动主要形式。如在第一次铺路时,教师摒弃示范的传统模式,只是交代了操作目的和要求,就让幼儿着手当建筑工人了,当然,没有经过启发和得到形象感知的工

    07-20
  • 小班语言《香香的被子》评课分析
    小班语言《香香的被子》评课分析

    1月13日那天下午,我们小班教研组全体教师听了徐老师执教的小班语言活动《香香的被子》。天气冷了,午睡室孩子们的小床上已换上了厚厚的棉被,孩子们和被子每天都在接触,那么亲密,可对这熟悉的被子光靠老师说说,孩子听听是不行的,也没有给孩子交流经验并给予提升的机会。《香香的被子》让幼儿知道晒太阳的好处,喜欢再阳光下活动,以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 徐老师执教的活动目标是:1、倾听故事,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2、了解太阳的好处,喜欢在阳光下活动。活动第一部分出示小猪导入故事,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小猪头饰的出示很吸引幼

    07-20
  • 崔张小学幼儿园:“四举措”丰富听评课活动
    崔张小学幼儿园:“四举措”丰富听评课活动

    为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课堂教学的探讨和交流,近日,高青县田镇镇崔张小学四举措丰富听评课活动。 一、加强听评课理论学习。有专职教师解读听评课相关理论,要求教师做好理论笔记,旨在让教师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听评课应该有追求理想课堂的教学愿望和合作精神以及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 二、落实听课前的备课环节。要求教师确定备课主题,介绍教学背景以及教学设想,前面做了什么,准备做什么,设计了什么教学理念等等。 三、用心灵感悟课堂。听课是用心灵去感受、主动思考的过程,执教老师的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效果,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