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评析

栏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0-08-28 17:00:49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评析》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师:同学们,请看ppt,看看这四幅图,按老师标的顺序,说一说,图中画了什么?有什么人?他们在哪里玩?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老师,第一幅图画的是几个小孩在那里玩。他们玩得很高兴。

师:能看出是在哪里吗?

生:就像电视中放的,有钱人家的花园。

师:观察很仔细,上面有(),有(),有()

生:有假山

生:有花草,有竹子

生:有围墙,还有一个大肚子东西。

师:这个大肚子的东西,古代叫“瓮”有些地方“瓮”“缸”不分,也叫缸……(图片展示,略作讲解)

师:接着说第二幅,谁来?

生:他们正玩着,有个小孩爬上了瓮。

师:接着。

生:爬上瓮的小孩,不见了,掉进瓮里,其余的孩子吓得奔跑,呼喊。

师:看看这脸上的表情?

生:很急切、害怕。

生:惊慌。

生:有的还被吓哭了。

生:只有一个孩子,搬起了一块石头,向瓮砸去。

师:这个孩子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

生:司马光。

师:最后结果怎样呢?第四幅图。

生:瓮破了,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师:谁能连贯地说说这个故事?

生踊跃举手,看图说故事。(略)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这四幅图所讲的故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这篇文章,借助于注释与课文插图,想象每句话的意思,再小组交流。

生:读课文,借助于注释与课文插图,想象每句话的意思,组内交流。

师:ppt出示,图文对应连线

生:说答案,老师操作。

师:大家说对吗?

生:对。

师:图文结合,再结合注释逐句说说文章的意思吧。

生: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一个小孩爬上了瓮,掉到瓮里去了,许多小孩都跑了,只有司马光搬起石头,砸向瓮,瓮破了,小孩得救了。

师:嗯,情节是完整的,意思表达出来了。还有谁认为我说的比他还好。

生: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一个小孩爬上了瓮,不小心跌倒掉进了瓮中,几个小孩有的吓得大声呼喊,有的吓得哭,只有司马光搬起石头砸破了瓮,水涌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了,都理解了课文,能否告诉老师,你认为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聪明。

生:反应快。

生:机敏。

生:遇到危险的事不慌张。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别的小朋友都慌张、害怕,只有他想出了最好的法子。

师:很好,同学们,以后遇到问题,也要像司马光一样镇静、临危不乱,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

师:(ppt出示标出停顿号的课文)老师带着大家读读这篇小文章。

生:跟读

练习读

……

评价:

这堂课是新入职的教师刘藤老师上的,让我感觉,教学设计紧凑,环环相扣,不拖泥带水,干净利索。其中借助画面理解课文,是她这堂课最大的特色。

课标要求要借助教材的画面理解课文,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刘老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用ppt出示了四幅画面,逐一让学生说,画面上画了什么,在干什么?有哪些人,做了那些事。学生们兴致盎然,纷纷说出对画面的理解。然后老师又让学生把这些画面连起来说一遍,把事情说清楚、完整。这样,画面所表现的整个故事学生已经了然于胸。然后让学生打开书本,阅读这篇小文言文,让学生说你读懂了那句话,这句话与我们这四幅图的哪一幅相互解释。接着让学生借助于课文中注释来进一步理解课文,结合课文插图,理解“庭”“瓮”“逬”等词的含义。然后看着文字结合课文插图,讲述文中所描写的故事。

结合故事的发展,恰当地引导学生,概括人物形象,就环节处,说说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在评价中逐渐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司马光的聪明、机敏、临危不乱的形象扎根在学生的记忆里。

朗读是语文课的灵魂,在学生大致能简述这个事情之后,刘老师带着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先领读,再自由读,然后去掉停顿号再让学生朗读,提示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扎扎实实训练的结果是,学生们读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朗朗上口,让人顿有世界真美好的感觉。

最后,拓展质疑,让学生说说这篇文章和平时学的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小组交流,老师引导,让学生明白这是一种传统的文体---文言文。

总之,这是一堂高效的语文阅读课,轻松而又紧凑地引导者学生在文本里畅游。这种文体的学习授课节奏,给学生和听课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孙中山破陋习》教学案例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孙中山破陋习》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孙中山破陋习》是苏教版第五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中国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小时候目睹自己的姐姐被迫缠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后,首选废除缠足陋习的事。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孙中山姐姐缠足前的活泼能干,缠足后的肉体及心灵上的痛苦,强烈地控诉了辛亥革命前缠足陋习对中国妇女的残害,字里行间讴歌了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从小就具有凡事独立思考,不盲从,敢于反抗封建陋习的独立人格,坚决与封建气力作斗争的革命精神。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

    07-22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检阅》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检阅》教学反思

    一、教材简说:《检阅》这篇课文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文章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然后细致描述了两个场景,即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和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时的情景。 我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他们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结合学生的回答,再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讲了关于检阅的哪几件事?学生很聪明,马上概括出了检阅前的准备和检

    07-22
  • 钻研教材与课堂呈现——《七颗钻石》试教反思
    钻研教材与课堂呈现——《七颗钻石》试教反思

    一、教材简说:《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又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童话故事寄予着作者的道德期盼: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二、我的想法和设计: 由于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我在课的设计时关注了很多方面,

    07-22
  • 在适切评价中开发学生可能性——苏教版三下《槐乡五月》课堂教学反思
    在适切评价中开发学生可能性——苏教版三下《槐乡五月》课堂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槐乡五月》课堂实录(片段)师:同学们,第一自然段还从哪里可以看出槐花的美?生:把有的槐花比作了玉雕的圆球,使槐花更美了。 生:把槐花下垂的样子比喻成维吾尔族小姑娘的小辫儿,美得很可爱。 (接着几位学生都是围绕比喻的好处来回答) 师:是啊,在以往的课文中,我们已经接触了许许多多的比喻句,我们也知道用上比喻的好处,因此,我们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这两处比喻给槐花增添的美丽。谁能发现那些不易被人察觉的字眼才算是会读书! 生:我发现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中的抱用得很好,我想,也可以用长的,可作者

    05-13
  • 架起课内与课外的桥梁,让快乐体验无限延续——《练习7》教学反思
    架起课内与课外的桥梁,让快乐体验无限延续——《练习7》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下《练习7》处处留心中安排了读谜语,猜花名这样一个练习。课堂上,我组织学生读读(谜语诗)、猜猜(花名)、议议(依据)。学生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件事、某一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主动去探索和发现,并实践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和体验。为了保持这份难得一见的热情,我以学生刚刚学过的《槐乡五月》中的内容即兴创作了一首引路诗:五月开放白如玉,香气扑鼻惹人爱。抱在一起像圆球,垂下来似小辫儿。目的就是抛砖引玉,发动学生动手创编谜语诗,训练学生抓

    06-24
  •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数:总第 课时 教学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读课文,扫除阅读的障碍,结合图片等资料感悟课文描写长城和运河的雄伟丰姿,指导朗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穿行于祖国东西,另一个像绸带,连接着祖国南北,她们堪称是人间的奇迹。 2.请大家一起去参观这人间的奇迹。 3.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板书课题。 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根据预习说说,可以运用搜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自学课文,要求:

    07-01
  • 《蒲公英》三年级上册课文教学反思
    《蒲公英》三年级上册课文教学反思

    《蒲公英》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则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同。从而告诫人们做事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杨亮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听太阳公公的录音、自由读太阳公公的话,理解太阳公公的嘱咐,扣住嘱咐,理解到位。让学生自主提问,如果你想读下去,你想知道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问:蒲公英种子们有没有听太阳公公的话?他们有没有落在泥土里?他们落在泥土里会怎样?他们如果落在其他地方会怎样? 学生根据自己

    07-25
  • 《看图说话》课例分析
    《看图说话》课例分析

    胡玥 ]此课《看图说话》为三年级内容,图中可以看到一只家燕倒在地上,另外一只家燕飞来了,不知怎么回事,飞来的家燕张开翅膀,想把倒在地上的家燕唤醒。【教学片段】一、布置讨论任务:把自己分别想象成妈妈、姐姐、孩子、伙伴,看到倒地的家燕撕心裂肺的叫着,它会说些什么?二、学生小组讨论 三、汇报 (一)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飞来的家燕是妈妈,看到它伤痕累累的躺在地上,撕心裂肺的叫着,它会说什么? 生:孩子孩子,你怎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