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四年级《题西林壁》听课记录

栏目: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0-10-25 16:58:11

《中心小学四年级《题西林壁》听课记录》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揭示学习内容——开始学习第二组课文。

1.谁来读读第二组导读?

2.谁能发现哪一句告诉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世间万物……

&还有哪一句?*如果细心观察……&告诉我们要认识他们的奥秘……

板书:发现奥秘  认识联系

二、揭示课题:古诗两首  板书

1.记得古诗应该怎样读?*快慢  停顿  重要的要重读

2.教师范读——小声跟着老师朗读——齐读

3.点评:不错,但是轻重不太清楚

      &横看成岭侧成峰中,哪一处应该重读?*横  侧   &读一读   对,就这样读。

      齐声朗读(感觉有轻重了)

4.指名朗读:*朗读(不是很流畅,但还是刻意强调重音)

      *  huangkang……&横看……*朗读

      *……(比较流畅)

      *……(很流畅,声音响亮)

三、理解古诗

1.&我们来看注释。题是什么?壁是什么?这首诗是写在墙壁上的诗句。

2.还记得写庐山的诗句吗?*望庐山瀑布   *背诵《望庐山瀑布》

3.&横看成岭侧成峰怎么理解?*(说不出来)

岭和峰是什么,谁能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我来画……那边是岭,哪边是峰?

教师引导理解……

4.&远近高低各不同怎么理解?*无序插入回答  &教师引导理解……

5.&不识庐山真面目怎么理解?&读一读吧  *朗读这句话   *无序回答  &引导回答为什么不识面目?&引导理解

6.理解“只缘身在此山中”,&顺着上一句的理解引导理解诗句意思。

四、再读古诗

1.齐读(没有进入状态)  &这次读得不怎么样,再读一次。*齐读(有所好转)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你能发现一个什么样的奥秘?*(答不出来) 

引导:你什么时候犯糊涂……你当时怎么办……有时候不明白,人家一提醒你就想出来了……这就是我们常讲的“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老师有时候也是这样……老师也是当局者迷,而你们是旁观者清……苏轼的这首诗就是提醒我们,有时候当我们看不清的时候,就需要旁人的提醒。

五、抄写古诗

1.发课堂练习本。

2.&把整首诗抄写下来。

过程中学生有很多疑惑:抄写什么?写拼音吗?  写作者吗?

教师郑重要求:抄写古诗,一行一行地写?有拼音的要抄写拼音。

学生提问:意思写吗?(&不写意思) 要空行写吗?(&写一行空一行)  下一首写吗?(&不写,就写这一首)……

教师便巡视便纠正坐姿,回答学生疑问。(9:25——9:38)

3.&写好的练习背诵。   *要被意思吗?&背!(9:29)

    教师继续检查,并当场批阅。

4.检查背诵。(9:38)*……背诵 (基本背出来)  *……(基本背出来)  *…… 

*……  &基本有背的味道   *……  &诶,这速度很好。

    齐声背诵

六、布置作业,下课。(9:40)

刚才抄写错误的回去仔写一遍。

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写出来(练习本抄写的下面)。





课后交流:



1.潘彩虹老师自评:本来这节课不是今天上,但是合班的校长参加教师节表彰会,今天连上三节课,所以赶前了。这节课重在朗读、背诵和书写,理解不作为重点。关于这首诗的哲理我认为是理解难点,所以课上我结合生活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2.孙柳教研员点评:潘老师对教学一直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对学生的引导、教材的处理和对文本的理解都比较好。尤其是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比较关注,指导朗读比较注重读出韵味,朗读效果也不错。另外潘老师比较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最后一环节重视写的实践和学后背诵。在指导理解中教师突出了重点词的理解指导。关于联系单元导读帮助学生理解单元主题比较有帮助。我认为在理解古诗后的后半段教学是不是朗读的次数少了,朗读质量不理想,背诵效果也不尽人意。

3.学校教导主任:描述过程……,肯定前面的点评……。

4.我的点评

亮点1.注重单元导读,有大局观,从整体入手,更能准确把握目标,突出重点,做到有的放矢。亮点2.注重实践和现场反馈,学生的抄写用了十多分钟,教师边指导便批阅,要求学生当场纠正。亮点3.关注全员,两头兼顾。基本上留足时间抄写,而且还给予足够的时间纠正,其中学得快的可以首先背诵,做到两头兼顾,两不误。

不足是朗读时间不充分,朗读方式不够多样。没有足够的朗读量的堆积,既难以体会古诗美好的意境,也不利于当堂背诵。
推荐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课堂教学赏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课堂教学赏析

    现在,我们很多语文老师感到语文课不知怎样教,尤其是听了许多公开课之后,有的老师说,越听越不知怎样教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大家对当前的课堂教学认识不足的缘故。课堂教学分为许多种,有公开课、研讨课、展示课、家常课等。今天,我们上的是新课程改革成果示范课。我不知道这种定位好不好,大家可以再议,我认为今天的课还应该是研讨课。再回过来说,课的不同对我们教师又怎么样?我这是谈一下认识:公开课主要是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家常课主要是促进学生成长。对不同的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不同的。如果你把那些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

    07-22
  • 结合自己说说感受
    结合自己说说感受

    四下第五单元教学检测卷中的阅读短文,讲述一个残疾儿童莎拉的故事。莎拉出生时腿上就少了一块肌肉,走路都得戴着夹板,但是她却参加了学校学校的运动会,而且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两项赛跑。 短文最后一个练习要求学生用划出最感动的一句话,联系短文,结合自己说说感受,并写下来。 总体来说,学生在短文所传递的内涵是能够读懂的,知道莎拉的成绩是由于自己的努力而得来的,努力可以取得胜利,莎拉付出了的努力是与常人无法比拟的。 但是全班只有一个孩子能够结合自己来谈感受,他觉得如果自己能够努力学习,也是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的。尽管谈得比

    07-22
  • 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教学设想与反思
    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教学设想与反思

    今天是开学第一堂语文课,和孩子一起学习了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颇有感触。课上尝试了王自文老师的教学思路,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人李白的了解,而且体会到了他当时的心情。 一、读诗知大意 让学生把整首诗读正确读通顺之后,就让学生感受李白当时的心情,孩子们都能一语道破李白孤单寂寞。 二、提问知处境 理解一二句诗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鸟儿飞走了,云儿飘走了,这些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为什么会让李白倍感孤单呢? 一个孩子说:可能跟他当时的处境有关。感叹孩子的聪明,会思考会联想。 顺着孩子的思路,我出示了李白当时正值被

    07-22
  • 《万年牢》磨课之问题与措施
    《万年牢》磨课之问题与措施

    今天,我们四年级语文教研组的老师聚集在本部听我的第一次试讲。老师们发现了不少问题。问题1:课前谈话,让孩子们听了歌曲以后,出示一幅诱人的冰糖葫芦图,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孩子说的全都是跟吃有关,比较局限。 原因:呈现这幅图的时间较晚,孩子来不及思考就让他们说感受,他们最直接的感受当然是吃;图也比较单一,只有一幅图。 措施:让孩子们在听歌曲的时候,不断地反复出现一些冰糖葫芦的相关画面,让孩子想吃之余还有足够的时间产生其他的感受,比如冰糖葫芦的品种,色彩,样子等等。 问题2:出示的三个难读的句子,先让同桌读

    07-22
  • 积极开发生活资源 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春联》教学反思
    积极开发生活资源 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春联》教学反思

    教学《春联》一课,其特别之处在于我们学校是江苏省楹联基地学校,四年级的学生研究性学习学的就是楹联,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对楹联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楹联讲究对仗,要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等,而且课外也积累背诵了一些楹联。基于这样的学情,我在本课教学中注重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使他们在感知文本写作方法的同时,感受到语文学习资源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一、以生活中的送春联活动联系新知 对于春联,孩子们并不陌生。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出示了校友书法家王浩老师给六年级同学送

    02-10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江南春》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江南春》教学反思

    本册教材中第一单元选取的几篇课文皆与春天有关。但这种爱春方式非常多。有散文、诗歌、古诗。其中本册课本中选择了两首以春为题材的古诗,展现出的却是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 在教学《江南春》时,我是先布置学生预习了古诗,再根据课堂交流的情况适时地点拨,提升,积累,内化。教学《江南春》这首诗时,课前学生已经通过预习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同学之间讨论过,课堂交流时,大部分孩子能准确说出莺啼、绿映红、酒旗风郭等词语的意思,但是诗歌的难点南朝八百四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学生就显得理解不深了,这时我给学生介绍杜牧生

    04-18
  • 《秋天》教学反思
    《秋天》教学反思

    课文是一首赞美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的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老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徜徉在秋景之中,让学生去寻找心中最美的东西,真正引领孩子们走近大自然,真真切切的陶冶情操。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一些秋景图欣赏,先行一步走近秋天,然后课堂上我再运用多媒体手段带领学生走进秋天,这样效果比较好。 除了看这么美的画面,我是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在学习中首先让学生用心灵诵读,感悟,品读,采取了各自放开声音读、展示朗读、听录音、跟录音读、指导朗读、尝试背诵等方式。然后用心灵倾听:默读文本,对句

    09-07
  • 以《宿新市徐公店》为例谈古诗中的情趣和理趣
    以《宿新市徐公店》为例谈古诗中的情趣和理趣

    跨越千年的时光隧道,用一颗纯净的心灵去感受沧海桑田的变迁。用智慧的双眼去吟诵古诗,感受古诗的神奇瑰丽。用聆听的心理去体味诗人的深情,享受诗词美妙的韵律,感受诗人芬芳的人文

    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