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教师探索论文 > 

研讨活动: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栏目:幼儿园教师探索论文
时间:2015-11-10 09:05:30

《研讨活动: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探索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教研问题的由来,我园在探讨家园共育园本化课程的过程中重视把家长作为幼儿园园本优势教育资源,努力挖掘可利用的资源,各班级、各年段都在积极探索亲子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在小班年段教研中我们老师就选择什么样的亲子互动内容为切入点,既能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又能指导家长解决亲子教育实践问题,真正促进家园共育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方面展开讨论。我们认真分析了小班幼儿及家长的特点:小班刚入园幼儿自理能力差、平日动手机会少、以家长包办居多;家长方面则存在对幼儿园的工作及教育方式不是太了解、家长很担忧自己孩子在园的生活自理能力、总希望老师能像家长那样替孩子全全包办。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大家一致觉得可以从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入手把探讨如何利用家长资源通过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学习一些简单的自我服务技能,从中提高家长合作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技巧作为我们研讨的方向。教研主题方向的明确使问题有了聚焦: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家长资源、指导家长共同探讨呢?哪种亲子互动形式有助于家长参与了解、学习教育指导方法呢?哪些亲子互动内容既适合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又能有效引领家长提高育儿方法呢?作为年段园本教研的研究课题,我们将小班幼儿及家长作为研究对象,拟在亲子活动中探究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牛活自理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二、教研问题的价值判断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于家园共育的解读让我们明白家园关系的理念需要从原来的配合到合作的转变,关注点要从“幼儿园应该做什么使家长参与”转变为“家长、幼儿园和社区能共同做什么才能支持幼儿成功”。因此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获得,有赖于家庭和幼儿园保持教育的一致,只有在双方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共同努力下方能实现。幼儿园与家庭在对幼儿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如果存在着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的差异,都会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轻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重者还会产生反作用。因此我们觉得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家长、社区的教育资源,而且有义务对家长进行相关的指导,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目标“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的解读告诉我们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是维护和促进幼儿自身健康的重要保证。幼儿阶段正式良好行为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幼儿需要从学习生活开始,为今后的独立生活打下基础,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生活能力也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必备的重要能力。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包括盥洗、排泄、穿脱  衣服和鞋袜、整理生活用品与学习用品等内容。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鉴于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较多以及隔代育儿情况较普遍的现状,《指南》在相关教育建议**别之处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减少包办代替,为此,幼儿园需要做好家长工作,只有家园配合,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从以上几个理论层面的分析,我们觉得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十分有意义,而且此方面的研究也能为我园亲子活动课程园本化积累一定的园本课程资料。为此我们以亲子互动的形式大胆确立了“在亲子活动中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的教研主题研讨活动。
三、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我们将此教研主题的研究问题分两个层面进行研讨,提出“从家长、幼儿两面入手,分析研究亲子活动中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的主要思路,并确立了具体的解决问题措施。第一轮研究重点问题:如何引领家长感知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研究策略:采用家长问卷调查、引导家长实践体验分享感受、指导家长参与制作和学习教育指导幼儿的方法。
第二轮研究重点问题:探究产生适合本园的亲子课程——哪些亲子互动内容既适合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又能有效引领家长提高育儿方法?
研究策略:针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课题研究小组的老师共同预设可能的亲子互动内容,然后以亲子活动为载体,观察不同的亲子活动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否有效,每次教师跟踪观察3-4个家长参与指导的情况,并围绕案例进行集体反思研讨:再根据实施的情况对活动进行调整,从巾探究产生适合我园的亲子生活课程。
四、实施策略的过程
(一)研究重点:如何引领家长感知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研讨案例一:召开家长会“引领家长感受区域中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家长会的流程为:1、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解家长在家的育儿方法及困惑;2、引导家长感受幼儿园培养、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能力的方法,让每个家长操作一份生活区的学习材料并谈谈自己对此份操作材料的理解,说说它能培养幼儿哪方面的技能或能促进哪方面能力的发展?3、最后老师做小结性陈述生活区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及所要实现的学习目标,以点带面双向交流让家长了解我们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方法和形式。
——案例研讨——
1、家长在操作中的表现
●家长甲:端着盘子仔细地观察后拿起小勺舀起铁罐中的豆子并把它倒入另外一个小瓶口的瓶中,反复了几次后家长笑了
……
●家长乙:认真地在盒中找自己喜欢的珠子然后把它穿到线上,接着又找珠子再次穿上线,非常号心地穿了两条,而且是有不同规律的排列
……
●家长丙:随意的拿起瓶盖一下就旋好一个,其他的就没做而是在看别人做什么。
……
2、家长在分享感受时的表现
●家长一:“我刚才做的是舀豆子,我想小朋友通过这个练习就会学会自己舀饭、吃饭。而且我发现盘子里有两种瓶子有的口大、有的口小,这可能就是一种难度的不同吧!”
●家长二:“穿珠子应该是为了培养小朋友手眼协调能力吧”o家长三:“我小孩在家也常旋盖子,这个应该比较容易。但是,我发现老师很有心地在这里放了大小不一的盖子,这样小朋友要通过比较才能完成,也能培养幼儿观察的能力。”
3、家长在老师小结后畅谈自己在家教导孩子的表现
●家长很认真地倾听老师的讲述,  不时地微笑或点头表示认可。
●家长甲“我孩子吃饭时总要我们大人喂,批评他就哭更不吃了,怎么说都不干,很苦恼呀?”
●家长乙“孩子高兴时会自己做做,可是持续时间不长,总是依赖大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分析:这种形式的家长会让家长成为主体,不再是老师一谓的讲、家长麻木的听,通过家长实践对生活区的材料操作后能明白幼儿园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方法,了解了我们采用的学习形式;同时通过家长的交流能让我们知道许多家长在培养宝宝动手能力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在家孩子不愿自己吃饭、衣服总要大人帮忙穿等等,这些既反映了孩子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的缺乏,同时从另一侧面也更反映出家长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方面放不了手等问题。
研讨后的共识:
1、此形式的家长会能使家长获得了更多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2、必须让家庭和幼儿园保持教育的一致,形成有效家园教育合力。
3、在家长对生活区材料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可以鼓励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制作适合幼儿学习生活技能的操作学具,把家长制作的操作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供幼儿自主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以特色的生活区活动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
研讨案例二:“亲子制作生活区操作材料分享交流会”
【活动目标】
l、在亲子制作分区材料中增进家庭的情感交流,提高幼儿对活动区活动的兴趣。
2、提高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水平,为班级生活区创设更多学习资源。
【活动准备】
1、网上搜索生活区的图片,了解其制作方法。
2、收集制作所需的各种材料。
【活动流程】
1、根据幼儿的号数,以家庭为单位分配任务。
2、家长和孩子利用双休日在家制作生活区材料。
3、家长介绍自己制作的材料的方法和玩法。
4、孩子们互相分享带来的生活区材料,并评出“最佳创意奖”。
5、给优秀作品颁发奖状。
——案例研讨——
教研组分享了王翌畅一家参与制作亲子教具后的感想,探讨亲子共同制作生活区操作材料意义。
王翌畅一家参与制作亲子教具后的家长感想
●我们的孩子於今年九月入幼儿园小班学习,全家怀着新奇、特别的心情迎接期待着小家伙的幼儿生活。转眼开学三个月了,小家伙表现还算不错。当然,也盼来了幼儿园布置的‘些亲子活动,很间我们一家兴奋。因为可以展开活动与孩子互动,增进情感。
本次活动主题为:制作发展孩子扣、舀、挂、穿等等一系列生活自理能力的操作材料?该如何制作完成亲子项目呢?接到任务后,全家总动员脑力激荡。我们先是分析自己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弱点设计要制作的内容,并通过投票方式决定用硬材质板制作衣架,这样衣架才能有承受力且可以反复使用。接着与之配套的衣服,该如何选材,能够耐挂……构思拟订后,展开实践动手制作过程。
为了能让孩子投入到活动制作过程中,我和爸爸先把材料备好并制作样本供与孩子互动,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开始我们的制作。(l).将衣架对着材料用笔描出衣架;(2).接着教孩子拿剪刀(孩子与妈妈)握住剪刀;(3).开始剪;(4).衣架剪好后备用,由爸爸完成衣架钩的裁剪;(5).整个衣架制作完成。
就是这样衣架完成了,当然下一步就是配套的衣服,这样孩子才会有挂的观念及动手实践的机会。同样的我们把备好的衣服制作材料放在桌面,与孩子一同握笔画出漂亮的衣服、裤子、裙子等等,再接着取出剪刀同孩子握住并开始剪,就这样我们完成整个衣架、衣服的制作。为能让孩子明白整个制作的目的。我灵机一动,在房间里拉了一条绳子,并取来夹子,将刚才制作的教具放在上起,我告诉孩子说:“畅,妈妈请你来做一下家务,请你帮忙把妈妈今天洗的衣服挂起来吧!”很快我看到的动作非常不错,宝宝拿了夹子,接着衣架挂在绳子上,然后再取来衣服对着衣架,夹子一夹,他说妈妈好了。虽然有些不平整,但是此时我的心情很不一般,这是体会亲子活动制作教具(衣架)的不同感受,非一般感觉。
通过这一次的教具制作活动,我们对孩子认识更进一步,距离拉近一步,收益真多呀!如此受益的活动,家长们让我们一齐动动脑、动动手,与孩子同乐与孩子共成长!
分析:亲子制作分区材料比赛开始以来,报名参与的家长超半数,从这些报名参加的人数看出家长对孩子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从制作的成品可以看出家长是从自己孩子的需要出发精心地设计、有的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的,还有的制作还能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十分可贵。通过亲子制作比赛可以带动其他家长的参与热情,以家长指导家长共同进步更能让家长接受、认可。
研讨后的共识:
1、在亲子制作分区材料中既能增进家庭的情感交流,也让家长更关注孩子自我服务方面的需求进行量身定做适应幼儿发展的操作材料。
2、让家长对整个制作活动进行有效反思,能提高家长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方法,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3、能充分地利用家长资源为班级生活区创设更多学习操作材料。
研讨案例三:“爸爸妈妈看——自己事情自己做的亲子活动”
【活动目标】
1、增强家长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意识及指导家长提高育儿经验。
2、培养幼儿乐意自已穿衣、穿鞋的习惯,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邀请函,幼儿学念过一些儿歌等。
【活动流程】
一、向家长介绍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及本活动的事宜。
l、向家长宣传《指南》、指导家长学习《指南>,明白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穿鞋、袜子叠被子大比拼
要求幼儿独立完成。
三、幼儿与家长互动——穿衣比赛
允许家长可以在一旁提醒、指导幼儿完成,但不能包办。
四、请个别家长介绍自己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经验。
五、幼儿表演有关自理方面的儿歌。
六、表彰孩子并小结活动情况。
——案例研讨——
●A组幼儿与家长表现
比赛一开始,8名幼儿都自己动手穿,有的穿上一边袖子后找不到另外一边袖口了,就开始求助于站在对面的家长,该家长一看到孩子求助马上伸手帮助其找到袖口并协助他穿上;有三名幼儿先后出现扣不上扣子的情况,A家长选择鼓励的方式让孩子慢慢找、B家长伸手帮助孩子指出扣子在哪里、只有C家长一边安慰孩子别着急一边用语言提醒他从下往上口的顺序找到扣子,一个一个扣进空里。
分析:在准备游戏时,教师没有详细说明要求,导致在活动中有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绩,在与孩子共同为娃娃穿衣服的过程中,并没体现出如何指导孩子穿,而是自己动手给娃娃穿,让孩子
在一旁看。
调整:教师马上针对本轮比赛发现的问题提出详细说明的指导,另外请家长做个别示范,学习如何用语言激励、指导幼儿,让幼儿能在家长的提示指导下主动地尝试独立完成。
●调整后新的一组幼儿与家长的表现
同样是一组8名幼儿开始比赛,有了之前的示范,家长们明显理性了许多,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能用适当的语言提示如:“你再认真找找,就在扣好的扣子上面一些”、“一只手抓住扣子塞进扣眼,另一只手在上面把扣子从扣眼里往外拽”等。当本轮比赛结束时,孩子高兴极了,家长也不至禁地鼓掌起来。
达成共识:
1、这种展示活动既是给孩子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机会,也是给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幼儿园教学理念的一次绝好机会。
2、在活动中增强了家长指导家长提高育儿经验,纠正家长包办的做法,使家长、幼儿双方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会让孩子减少对家长的依赖,学会自主动手做自己利所能力的事,增强自信心。
(二)研究重点:探究产生适合本园的亲子课程——哪些亲子互动内容既适合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又能有效引领家长提高育儿方法呢?
研讨案例四:在庆“三八”亲子活动中融入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内容。
如:为妈妈剥鸡蛋、给妈妈(奶奶、外婆)剥桔子、给妈妈(奶奶、外婆)擦上护手霜、为妈妈梳头发等内容
——案例研讨——
●幼儿表现
很多小朋友都懂得把蛋放在桌面上敲敲后小心翼翼地开始剥蛋壳,所有的孩子都很愿意动手做这件事,只是做的速度有快又慢而已。当他们把亲手剥好的蛋送进妈妈的嘴里时,脸上笑开了花!
.....
●家长表现
当瑶瑶妈妈发现她的孩子剥不下来时,对着瑶瑶轻声说:你再放在桌上敲敲,敲的有点裂痕就好剥了。
当她的孩子照她说的做了并且真的很快就剥好蛋了,瑶瑶妈妈非常欣慰地笑了。
....
分析:
幼儿角度:剥蛋、剥桔子对于幼儿来说并不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只要愿意动手他就能做到,只是速度有快有慢。如果经常做这些事,自然就会熟能生巧了。但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他能增强孩子主动参与自我服务的愿望。
家长角度:在发现自己孩子不能很快地剥下来时没有马上动手介入,而是学会用语言提醒帮助孩子,既支持了孩子,又能让孩子主动地学习。
达成共识:
1、我们可以结合一些节庆活动设计、开展跟培养幼儿牛活自理能力相关的活动方案,并考虑好适宜的材料投放来满足孩子自主学习自我服务技能的需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2、对于活动中观察到家长很好支持孩子学习的策略,教师要在集体中展示、表扬,这样才会把较好的家长育儿经验在群体家长起到辐射示范作用。
研讨案例五:“水果”主题活动亲子结题会
“水果”主题活动要结束了,我们邀请爸爸妈妈到幼儿园来品尝水果大餐。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洗水果、剥水果、切水果、榨果汁、调果汁、制作水果沙拉等操作,与家长品尝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增强幼儿独立动手做事的信心,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习惯,知道多吃水果有益身体健康。
——案例研讨——
●幼儿表现
有了家长的参与,小朋友动手的欲望更强了,连平时不爱表现的浩浩小朋友当看到旁边的小朋友剥香蕉、剥桔子时,他也激动起来,赶忙拿起一根香蕉迅速剥好塞进他妈妈的嘴里。
●家长指导情况
心妍的妈妈和她的孩子一起先把黄瓜洗好,接着妈妈就让孩子把黄瓜放在砧板上用航空刀一片一片地切下来,妈妈只是在一旁提醒她不要切得太厚,当看到孩子切得快完了,就递过一块碗,还是让心妍自己来把刚才切好的黄瓜片装进碗中,妈妈帮助舀出沙拉酱后又让心妍用勺来搅拌,妈妈在一旁提醒她慢一些,不然会搅出来的。
……
分析:
1、家长的参与能激起孩子学习的欲望,而且能让家长感受到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解除家长的顾虑,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无法做到、做好。其实这些事平时在家中也是可以让孩子参与的,应该让家长知道教育要保持家园的一致性。
2、心妍妈妈的指导和帮助是非常到位的,什么时候该介入、什么时候该帮助都做得恰到时机,是值得其他家长学习和借鉴的。
达成共识:
1、在主题探究中只要寻找到适合的点切入也能以亲子互动的形式,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2、家长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以什么样的策略指导孩子也是影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讨案例六:以亲子阅读绘本故事《我要拉粑粑>为切入点学习正确入厕的方法。亲子阅读了解入厕的顺序;而后幼儿尝试自己擦屁股,家长和老师、阿姨共同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卫生纸擦屁股的方法;与孩子体验自我服务的快乐。
——案例研讨——
1、提问:跟爸爸妈妈一起看完《我要拉粑粑》的故事后,你知道上厕所要做哪里是吗?
●幼儿的回答
幼儿一说:厕所门关的时候要记得先敲门,确认没有人了再进去。
幼儿二说:便后要洗手哦。
幼儿三说:拉粑粑之前要记得先脱裤子。
幼儿四说:拉完粑粑记得用卫生纸擦屁股。
幼儿五说:要用水冲马桶。
....
2、提问:你会自己擦屁股吗?
●幼儿的回答
幼儿一低下头又摇摇头,轻轻声地吐了一句:不会。
幼儿二哈哈哈地站起来说:我拉大便都是妈妈来擦。
幼儿三说:老师我都是在家里才会拉大便的
.....
3、提问:爸爸妈妈你们会让你的孩子自己擦屁股吗?你教过孩子擦屁股吗?
●家长的回答
妈妈一说:我儿子不敢自己擦大便,说很脏。
妈妈二说:我不放心孩子,担心他擦不干净。
爸爸一说:我女儿上幼儿园有大便也要憋着回家拉,因为她拉大便还要家人抱着拉。
...
4、现场老师和家长共同指导幼儿学用卫生纸擦屁股。
●家长指导情况
听到要现场教孩子学擦屁股,很多家长都笑了,但看到老师、阿姨一本正经地拿出纸巾,开始跟小朋友讨论要拿多少纸才够擦?家长逐渐也进入了指导的状态。有的妈妈对宝宝说:你长大了,都会自己做很多事情,自己拉大便擦屁股一定也会做的很好的:有的妈妈手把手教孩子将纸折成适合的长度,然后对着擦屁股顺中间向后擦,提醒孩子把彤的一面往里折:有的妈妈对着蹲着厕所的孩子说:擦完要把纸扔到垃圾桶里,裤子穿好去洗手……
●幼儿的表现
孩子们从开始时觉得很搞笑的状态逐渐也转入了认真地练习阶段,有的孩子经妈妈的鼓励说自己很棒,我能在幼儿园自己拉大便啦!有的孩子对着妈妈开心地笑,对着老师说刚才是我自己擦屁股的,有的孩子怯生生地缠着妈妈不愿放手……。
分析:
l、这样的活动是家长们没有想到的,对于我们开展这样活动的初衷是什么,经过老师的引导,家长能从开始觉得搞笑到后来能逐渐意识到它的教育价值。
2、如果这个活动仅靠老师、阿姨难以顾及到指导全体幼儿的练习状况。
达成共识:
1、现场有了家长、老师的共同支持、配台引导,教育的一致性、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能让孩子们能逐渐意识到这件事需要自己动手。
2、教师在活动的示范引导帮助家长懂得大胆放手给孩子机会,有了科学正确指导的方法。
3、相信有了这样一次现场的互动指导,必定能对家长原来包办的做法有冲击,会在家庭中继续巩固指导幼儿学习这个自理能力,相信经过一段共同的努力,孩子们一定能有所改观。
教研探索迁移:我们觉得这样从从家长、幼儿两面入手,通过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是可行的,因此我们把这方法也运用到园内其他亲子活动中。如“家园互动式亲子运动”、“亲子互动提高幼儿的表演水平”等内容,也运用这种引领家长感受及策划相关活动让家长参与指导的方法开展着。
我们继续沿着这条途径探究,努力形成适合自己幼儿园的亲子园本课程。
五、小结
在本次教研主题案例研究中,我们初步探讨了亲子活动中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引领家长感知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的方法有:
l、以家长实践和感受交流相结合的家长会形式有助于家长发挥主观能动性,便于能站在幼儿的角度积极思考。
2、充分地利用家长资源为孩子设计制作操作材料的方法,既能增进家庭的情感交流,也让家长更关注孩子自我服务方面的需求,更能丰富班级的区域操作材料并凸显个性发展需求。
3、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的方法,这样能增强了家长提高育儿经验,纠正家长错误的育儿法,又能让孩子减少对家长的依赖,学会自主地动手做自己利所能力的事,使家长、幼儿双方都获得发展。
●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又能有效引领家长提高育儿方法的课程途径有:
1、结合一些节庆活动设计、开展跟我们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内容,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自主学习的需要。
2、以在主题探究中寻找适合的亲子活动课程的形式来切入,也是有助于家园共育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的一个良好途径。
3、借助优秀绘本开展的亲子阅读活动也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一定的生活经验。
推荐幼儿园教师探索论文
  • 利用民间游戏,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利用民间游戏,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培养健康活泼、朝气蓬勃的幼儿,是学前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任务决定了全面发展的特殊意义。 《幼儿园学前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与各项活动之中,这说明游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 好动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活动是幼儿的本能,是直接受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的规律支配的,游戏也是幼儿探索客体环境的最有效手段,他们不仅需要通过游戏活动感知世界,而且需要在游戏中积累经验,从小培养幼儿全面均衡的发展不仅对幼儿当前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也可为将来的创造

    06-22
  • 幼儿教育从这里起步
    幼儿教育从这里起步

    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开拓者陈鹤琴强调:幼稚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由此可见,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这一阶段的教育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始终有一种光荣感和自豪感,同时我也深感肩负责任的重大。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发展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然而,他们就像刚出土的幼苗那样稚嫩,需要教师这位园丁的精心呵护与培育。每位幼儿都有发展的潜能,他们都可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他们的健康成

    06-22
  •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家长的期望、幼儿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正日益危害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并且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教师 幼儿园是儿童早期成长中影响最为深刻的环境之一,它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了基

    06-22
  • 让幼儿在生态环境教育中自主发展
    让幼儿在生态环境教育中自主发展

    [摘要] 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致力于使幼儿与自然、社会和谐并促进其心理和谐统一,旨在通过基本生态环境知识教育、初步的环境意识培养以及热爱、珍重自然的美好情感的萌发与环保行为习惯的培养等, 促进其真善美统一的完善人格的形成。其教育方式包括营造自然生态教育环境、开展渗透式生态教育、融入真实环境感悟自然、寓教于乐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 [关键词] 幼儿园; 生态式环境;自主发展 《纲要》为我们提供了幼儿园生态式教育的理念,它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均衡观下的幼儿教育,充分体现并不断展露出生态智慧

    06-22
  • 运动课程中整合性探索
    运动课程中整合性探索

    整合既要考虑运动教材与学习、生活、游戏的整合,又要考虑教育方法的整合,还要考虑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尤其是将运动课程和主题活动有机整合。以及其它科目有效的整合,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幼儿园的教育本来就是一个综合体,学习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将教育内容分为五个领域,是成人从自己的见解出发对课程内容的相对划分,我认为运动课程教育与其它各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 1,首先设置运动主题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动技能或者某运动的元素为切入点融合其它教育学科内容。 2,在运动课程中渗透了幼儿情感教育。任

    06-22
  • 对日常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对日常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日常教学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最具常规性和真实性。所谓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日常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个教师一直努力追求的。结合自己的教学,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是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师要反复研读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中认知对象(内容)、认知主体(幼儿)、认知策略三要素的整合性思考。有了这样的思考,教师才能确切地表述幼儿学什么、怎样学的目标问题,确定

    06-22
  • 浅谈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使人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设想,使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新成果。我国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有赖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培养。从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幼儿园教育阶段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 在近二十五年的幼教工作实践中,我通过游戏、故事、绘画、手工、续编故事、科学主题活动、区角活动等让幼儿在自主创新中获得新知识、构思新形象、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

    06-22
  • 浅谈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案例分析
    浅谈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案例分析

    当今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专用名词,如80后,90后,充满张扬的个性是他们的代名词,而这背后隐藏的一些问题是不容忽视的。80后我国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些独生子女的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如何教育好独生子女,以及独生子女对第二代 独生 子女的教育已经成为每个甚至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期待解决的问题。独生子女的教育,既是社会的、学校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家庭的责任,只有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教育网络,才能更加有利于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 案例一: 洋洋早上来幼儿园后由于妈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