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理、算法比翼齐飞、有效融合 —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栏目: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19-03-17 16:22:31

《算理、算法比翼齐飞、有效融合 —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卢晶晶,  一、竖式计算教学与算理有效融合。算理与算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算理主要回答“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算法主要是解决“怎么算的问题”两者在计算教学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孙老师在这节课中为促使算理与算法的有效融合,采取的几下几个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激活经验,奠定基础。孙老师通过创设分羽毛球的情境,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再让学生用小棒操作解决验证问题,再让学生看图解决问题,也有学生用算式口算,孙老师引导进行抽象概括发现这些方法共同特点——先分几个十,再分几个一,最后合起来,就这是理解竖式计算的基础。

2、有效追问,建立联系。孙老师通过“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商写在哪一位上?”这些关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把每一步竖式与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立起对应的关系,明白算十位的过程就是分几个十的过程,算个位就是分几个一的过程。

3、整体表述,促进融合。建立起竖式计算的每一步意义,但还没形成算法,要形成算法,还必须经历一个整合的过程,孙老师通过组织学生完整说一说竖式计算的过程,不仅仅建立每一步之间的联系,还建立起竖立计算与原有的经验的整体的认识。

    二、改进建议:算理教学的组织能否更加清晰?学生活动能否更加充分?

1、对算理教学中学生操作过程的观察。发现算理教学偏重于计算结果的得出,对学生操作过程的指导不够细致,学生的直观感知不够充分。感觉这一块可以有进一步展开的空间,建议老师在请学生上黑板演示如何分小棒后,可以让下面的学生再次分一分小棒,并和同桌完整地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能够将这个过程有条理地进行表述也就能更好地内化算理。

2、对算理教学中算理提炼过程的观察。在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列式后老师将操作的步骤概括出来呈现在黑板上,分别是:分整捆、分单根、合起来;分整筒、分单个、合起来;40÷2=20、6÷2=3、20+3=23。这一环节作如下调整,去掉以上步骤的罗列,取而代之的是将学生“分小棒”、“列算式”过程中的整体的、本质的算理进行提炼:4个十除以2得2个十,6个一除以2得3个一,2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23,这样的处理可以让学生对刚才的操作感悟不再停留在程序化的认识上,而是对其中的本质算理有了更完整的认识和理解。

3、对本节课算理教学的一点思考。在算理理解这一环节中,如何能基于学生已有知识或方法经验,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如:可以是分小棒,也可以是在直观图上进行圈、分,自主列式或其它学生认为可行的操作办法等等,然后,在这些多样的方法中再让学生经历思辨的过程并抽象出其中的本质算理。
推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 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案例:1.体会数量不同时,可能性的大小(出示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装着5个白球和1个黄球) 师:大家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先来做个摸球游戏。瞧,老师带来一个袋子,里面装有白球和黄球,一共6个。 游戏规则:在口袋里摸球,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后放回,一共摸10次。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算同学们赢;摸到白球的次数多算老师赢。 大家争先恐后地上前想要摸球,最后老师请了一位学生来摸球,活动就开始了。很多人只是专注于教室前的摸球游戏,摸到黄球时他们兴奋异常,

    11-17
  • 三(上)数学《认识分数》课堂观察分析报告
    三(上)数学《认识分数》课堂观察分析报告

    本分析报告以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研究的分析框架为工具,依据活动组织这一行为指标中的人人都是活的主体这一分析要点中的几个主要观察点,对韩金涛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具体分析如下: 一、 优势:常规训练到位,多种教学方式,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片段一: 师:请在准备好的正/长方形纸上用打斜线来表示其中的1/2,说说另外一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 生:动手折一折,画一画。 师:为什么不同的形状折出的不同图形却都能表示1/2呢? 学生思考,并展示交流。 围绕填空再次认识二分之一。 分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每一个学生都在动手

    05-18
  • 观华应龙《认识面积》有感
    观华应龙《认识面积》有感

    上周六,在太仓港城小学开展了华应龙工作室送教(太仓站)活动。如果要用四个字去形容华老师的课,那就是酣畅淋漓。课的一开始,华老师笑眯眯地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课堂上可以笑吗?一些孩子摇头,一些孩子点头,还有一些孩子笑着摇头孩子们可爱的反应让人忍俊不禁,一下子华老师就和孩子们拉近了距离。接着,华老师用凤凰城的织布视频引入,让孩子填一填积__成__,孩子们开动脑筋,填积土成山、积善成德、积水成渊最后归纳为积线成面,引出面积。 上到这里,我脑子就闪过一个想法:这里不就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学科+吗?我们之前曾讨论数学可以

    01-08
  •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评课教学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评课教学反思

    一、注重对比,巩固提高: 在杨老师的课上,我们可以看到她非常注重让学生进行知识之间的对比。比如在教学四分之一这个分数时,老师出示了总数不相同的几种情况,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总数虽然有所不同,但是都是平均分成4份,所以每一份都可以表示成四分之一,以此来揭示分数的含义。而后面二分之一出示后,也不忘记和四分之一进行比较,继续追问学生:都是把4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为什么一题中每份表示为四分之一,另一题每份则表示为二分之一,在学生思考之后,让学生明白了4个桃这个整体虽然相同,但是平均分的份数,决定了每份到底是几

    04-07
  •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认识一一间隔,师:小朋友们,咱们今天一起到兔子庄园玩一玩。去之前老师先要考考你,这是一个出示3个,下一个呢?下一个(请一个学生)? 问:你是怎么想到的?(请另一个学生)你想到了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像这样,一个物体隔着一个物体有规律的排列,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排列就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 那么我们可以说正方形和圆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下面欣赏一下老师收集的一一间隔排列的照片 提要求:你们一边看,一边还要能找出哪些物体一一间隔排列? 出示:PPT(手链图 衣服图 红白蜡烛图) 师:欣赏了这么

    06-29
  • 如何进行练习题的设计,对书本上练习题的利用与设计
    如何进行练习题的设计,对书本上练习题的利用与设计

    (1)加入生活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数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是数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传统的数学往往强调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而对数学应用于实际的能力重视不够,导致绝大部分学生能熟练地解答数学课本上的习题,而面对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可以适当为练习题添置现实背景,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年级上册练习八第10题:24人要过河,每只大船可

    09-15
  • 苏教版第五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
    苏教版第五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第五册的教学内容,这节内容学习了分数这个新的概念。在学习这节分数前,学生用两年多的时间学习并掌握了万以内的整数,分数的学习是学生对数的概念第一次扩展。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分数,同时认识分数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需要。创设熟悉的生活情景对本节课的学习意义尤为突出。 教学片断: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野餐吗? 生:喜欢(齐答) 师:在野餐的时存在一些数学问题,同学们信吗?

    01-03
  •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的换算》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的换算》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的换算,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的学生来说会感到一定困难。因此,解决困难很大程度上在我们教学中要取材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在生活操作和实践中去感知、体会,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分米和1米的长度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这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知识来源于孩子们的亲生体验,来源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生活。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

    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