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与言教相结合,做到既重身教,也重言教

栏目:小学教师经验论文
时间:2017-12-10 10:46:06

《身教与言教相结合,做到既重身教,也重言教》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经验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我认为并不矛盾。我们常说言行举止要一致,说明言语和行为那是对等的,没有所谓的谁轻谁重。身教和言教离开了其中任何一方,这样的教育都不完整,它们是互补的关系。只不过他们的呈现方式、教育影响的深度略有伯仲。

说“身教”重于“言教”,那是因为,身教是直观的教育和习得,只要眼睛看就能明白,也容易模仿,所以“身体力行”的教育相对显而易见,也更容易被  模仿学习。

说“言教”用的多,是因为“言教”,可以全面而广泛,随时随地,有口即可发声,遇事即可教育。而身教有时间、地点、场合、时机等的局限性,很多方面要依靠言教来弥补。

实则“言行”是分不开的。教师的敦敦教诲,大多就是言语的熏陶。然而教师们被要求“为人师表”,要求的是一言一行都要作为学生的学习的典范。因为教师的言和行都是学生模仿的榜样,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甚至是终生的影响。这便是身教和言教的重要性。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教师,更是影响学生最初对社会、团体的认知,对以后的成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生在校学习的多年时间里,会从每个老师那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学习到文化知识,而更多的则是道德行为、言行举止上的方方面面。教师要坚持身教与言教相结合,做到既重身教,也重言教。
推荐小学教师经验论文
  • 《教你玩游戏》教学反思
    《教你玩游戏》教学反思

    今天执教了《教你玩游戏》,本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练习5的口语交际教材,共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文字材料,提出交际内容及要求;其二,三幅插图:跳橡皮筋、跳绳及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场景。这是一个听话、说话的综合练习题,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插图有助于学生借助图的情景进行说话练习。 游戏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非常喜欢的,也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活动了。之所以选择这课,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玩的和拿手的游戏,所以我想在课堂上孩子们可以滔滔不绝地说,这样有利于动笔写下来,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

    07-22
  • 跟朋友一起学习更愉快
    跟朋友一起学习更愉快

    《小学生成长顾问》 一起学习更愉快 喂!我要回家了,时间已经很晚了,我跟家里人说好,玩到7点就回家。 喜珍从座位上站起来,对大家说。 [被屏蔽广告] [被屏蔽广告] 这么早就要回去啦?现在正是好玩的时候,不是吗? 景兰望着其他同学说。 那我们玩电动玩具好吗?大家都到这里来坐吧! 景兰叫所有同学围坐在一块儿,结果喜珍马上坐下玩了起来。回家晚了,妈妈一定会责备自己,喜珍虽然知道,可是因为玩得太投入,还是很晚才回家。 你这小丫头,都几点了?竟然现在才回家! 一看表,已经9点了。 你最近究竟跟谁在一起玩啊?玩到这

    07-22
  • 老师课堂教学调控的认识与实践
    老师课堂教学调控的认识与实践

    低年龄孩子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他的学习兴趣。怎样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由始至终都跟随你老师的脚步,这就要看一个老师课堂调控的水平。 以前我教的孩子也多是低龄段孩子,也有高年级的。会发现明显的不同年级的孩子上课你需要的调控手段那可以说是截然不同。 高年级的孩子,已经比较懂事,用比较传统的调控手段,例如规定,上课的规矩已经定下来,他们在学校里也有类似的规定,所以他们自觉不自觉的都会照着规定来。还有讲道理,他来学习的重要性,他坐到教室的目的,你在课前讲一通大道理,也能激励孩子上课认真学习,因为他们已经

    07-22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七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懂得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良好的班风班貌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如何整体优化班风班貌?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我认为,制定好培养习惯的计划,有助于促进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 在工作实践中,我把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放在首要位置。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及年龄特点

    07-22
  • 剥却笋皮现庐山真面目,层层深入见名著真人性——赏鲍国潮老师《
    剥却笋皮现庐山真面目,层层深入见名著真人性——赏鲍国潮老师《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选自《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长篇小说,要让孩子们在短短40分钟时间借助这短短几段文字,品析小说所塑造的经典人物,非小事一桩。但教材偏偏选了,鲍国潮老师也偏偏选了,虞大明也选此文亮相于公开课,这也非一般可为。而事实对于我听课者来说,欣赏完鲍国潮老师整一堂课后,回忆虞大明老师课堂教学风采,才切实感受到非一般的选材也非一般的老师能所为,而这非一般的老师主要所呈现的便是课堂的驾驭能力。 简单地说课文在课堂上被鲍老师和同学们解读为: 第一层:说说凤辣子给你的第一印象。(华丽妖娆) 第二层:说

    07-22
  • 数学教学论文:“认数”与“计算”教学漫谈
    数学教学论文:“认数”与“计算”教学漫谈

    建国初的小学数学课本就叫《小学算术》,这一叫法一直延续到1977年,由此可见,计算在中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现在的教材叫《小学数学》,但里面涉及到计算领域的内容还是相当可观的,特别是每一年级的期末考试卷中,与计算有关的分值至少要在90%以上,甚至更多。因此,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从来不曾改变过,也不会真正会有大的改变。重视计算能力培养,应该从认数教学抓起,所以,我今天的讲座题目就叫:认数与计算教学漫谈。因为只有1个小时,所以不能面面俱到的谈,只能是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观点,不成熟之处,请大家及时与

    07-22
  • 与各位家长交流孩子的培养问题
    与各位家长交流孩子的培养问题

    很高兴,今天作为家长的身份与各位交流孩子的培养问题。我交流的话题是:亦步亦趋,话孩子培养。亦步亦趋这个词大家可能不陌生,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是一个贬义词。但我觉得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时候就是亦步亦趋的。家长是跑在孩子的前面的那个人,你跑得多快,孩子就能跟得多快;家长停下来,孩子则也会停下来。 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现在也读一

    07-22
  • 多一分追问,少一分想当然
    多一分追问,少一分想当然

    内蒙古王杰小学刘慧梅 虽然比较注重细节,但深感自己属于粗枝大叶的一类,原因在哪里?自己容易被思维定势所困扰,在关键环节少一些必要的沟通、追问,在想当然之下实施就容易出错。即人们常说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快开学了,常规之一是领导班子先开会,明确工作目标,提前热身,各负其责,为开学初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由于校长要去教育局学习,原定的会议期间与之前的一天校长都有学习任务,所以时间需要调整,定在校长学习后的下午。我这个人计划性比较强,做事有些刻板不拐弯,随机应变性欠缺,受思维定势所限,脑中崩出的时间始终是原定会议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