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艺术活动《孤独的牧羊人》听课后感——艺术中心第三期骨干教师示范课

栏目: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
时间:2018-03-01 09:34:13

《大班艺术活动《孤独的牧羊人》听课后感——艺术中心第三期骨干教师示范课》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2月16日我观赏了颖颖老师执教的艺术活动《孤独的牧羊人》。当我看到活动的目标时,我吃了一惊:哇!这么多,足足有108个汉字。继而心中浮起了一丝疑虑:在短短的25分钟到30分钟的时间里,怎么可能很好的达到这三个目标呢?但是通过整个活动,让我彻底打消了这个疑虑。
一、内容的挖掘体现创造性和智慧性
这首歌曲原本是外国电影《音乐之声》里的一首插曲,是一首富有外国民族风的三段体的歌曲,要是学唱整首歌曲的话,肯定是比较难的。但是老师发现了歌曲里有一些有规律的衬词,而幼儿园的孩子们平时接触艺术方面的元素比较多,也用过衬词来演唱歌曲,因此在歌曲的演唱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老师就根据幼儿的这一经验特点,将歌曲中的这些衬词作为整个活动的主要元素,而将很多纷繁的歌词的学唱舍去,这就避免了学唱整首歌曲时间上可能引起的拖沓,也保证了一个活动的质和量。因此,这种创造性的、智慧性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式的改变,形成了适合这些大班孩子所开展的一个歌唱活动,也体现了老师一种良好的教育理念。
二、歌曲的欣赏,美好的体验
英文版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到了异域风格歌曲的魅力以及歌曲活泼、诙谐的音乐风格。接下来的中文版的欣赏,是老师和着音乐旋律演唱的,老师的声音清楚、响亮,能跟着音乐伴奏合拍的演唱,富有美感,体现了老师良好的艺术方面的基本功,同时也给了幼儿一种听觉上美的享受,使幼儿一下子就发现了有规律的衬词,以及它的有趣,为接下来利用衬词演唱奠定了基础。
三、衬词的演唱,快乐、有趣
在学习用衬词演唱的时候,老师也是通过小游戏,循序渐进的引导幼儿用快乐的声音进行了演唱。先是通过“牧羊人和小羊”的游戏:初步学唱两组衬词,然后通过比较,了解它们的不同,并通过简简单单的几个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音符帮助幼儿进行了区分,这样就能帮助幼儿准确进行演唱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通过和幼儿对唱的方式,不仅帮助幼儿很快地学会了这些衬词的不同唱法,而且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其它的一些歌词。在此基础上,老师又通过小姑娘、妈妈等几张图片,来引发幼儿用不同的声音来尝试演唱,不仅丰富了对唱的内容,也使活动更有趣味性,但幼儿在演唱的时候表现力欠缺……
总之,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是紧紧围绕着目标来展开的,而且还渗透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
推荐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货郎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货郎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民歌欢快、上扬的风格。 2.尝试用唱念来表现歌曲,在图卡的帮助下,有节奏的唱念部分歌词,表现小货郎送货时的样子。 3.在活动中大胆表现,做个神气、自信的小货郎。 活动准备: 1.创设小货郎卖货的情境。 2.图卡、音乐《小货郎》.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小货郎的吆喝声。 1.情境表演,引出小货郎。师:我是谁啊?现在我要变了,(穿上花衣)现在我是从东北来的了。我要去工作了,猜猜我是做什么的。(挑担吆喝:唉~卖冰糖葫芦了喽,卖风车喽,谁来买呀!)我是做什么的呀?

    06-28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郊游(打击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郊游(打击乐)

    一.活动目标 1.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动作,以及演奏时乐器的配置方案。 3.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学习用不同的乐器来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能够用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演奏歌曲。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唱歌曲《郊游》。 2.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情绪。 (1)这首歌有几段? 哪几段是一样的? 第一、第三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段音乐怎么样? 2

    06-28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鼓上的小米粒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鼓上的小米粒

    设计背景: 《鼓上的小米粒》是一个老教材,以往我们一直把它作为音乐游戏来组织教学。在许卓娅老师的层次教学理论的启发下,对该教材仔细分析,发现在表演、节奏、创编等方面都有可挖掘的余地,所以为《鼓上的小米粒》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目的是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综合音乐能力。 活动实录: 活动一 活动目的: 1.通过老师的演示,进一步感知音的强弱变化,理解歌词,并尝试表演。 2.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学习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小鼓 米粒 纸制小动物 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

    06-28
  •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阿细跳月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阿细跳月

    设计思路 日常活动中,幼儿听到有关民族音乐的旋律会随其自由舞蹈,但幼儿园很少将民族舞蹈融入日常教学中。本次音乐活动将彝族阿细支系的音乐《阿细跳月》和海南黎族的竹竿舞融合在一起,既让幼儿感受到乐曲的民族特色,同时又能体验民族舞蹈竹竿舞,能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 1.在了解竹竿舞特点的基础上,初步学习在竹竿上跳,体验游戏带来的愉悦。 2.在活动中尝试三人合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合作能力。 3.尝试跟随音乐进行节奏乐、图谱游戏等活动,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的音乐风格。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在社会领域课程

    06-28
  • 大班音乐课《孤独的牧羊人》听课后感
    大班音乐课《孤独的牧羊人》听课后感

    十年磨一剑,南湖之春创造了一个美丽的舞台,一个属于热爱教育的教师学习、成长、展示、提升的舞台,她倡导的是一种课改的精神,引领的是一种研究的方向,传播的是一种课堂的文化,形成的是一种学术研讨的氛围。我很有幸参加了第十三届的南湖之春,来到了嘉杜鹃幼儿园听课。 首先值得我学习的是老师们的大胆选材,如平湖行知幼儿园的戈俊娟老师执教的大班音乐课《孤独的牧羊人》,这首歌是选自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歌词中有很多的衬次,而且这些衬词是没有规律性的,要求幼儿通过一节课的时间来消化这首歌,对大班的幼儿来说比较难。但戈老

    10-04
  •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和我捉迷藏》设计与教学反思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和我捉迷藏》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歌曲《春天和我捉迷藏》旋律活泼、歌词优美,用捉迷藏形容春天的变化,并通过拟人手法,将河水解冻、柳树摇摆形象地比喻成春天在唱歌、舞蹈,是一首欢快的小调歌曲。大班幼儿对大自然中春天的景象,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也愿意用自己的歌声来表现春天的美好。因此用来作为大班歌唱活动教材是适宜的。 歌曲分为两段,分别描写了春天里河水融化、柳树发芽的美好景象,由于歌词运用了拟人化的写法,而且整体比较诗化,幼儿对于理解小河解冻、绿汪汪以及学唱记忆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方法策略上予以对接,如利用一些视频、

    05-25
  • 大班小提琴学习活动设计:琶音、音阶(G大调)
    大班小提琴学习活动设计:琶音、音阶(G大调)

    作者: 松江区绿洲艺术幼儿园 在熟悉G大调音阶的基础上,初步学拉G大调音阶及琶音 一、音阶游戏 1、教师跳房子,幼儿猜猜老师跳的是什么音? 2、把老师跳过的音连起来唱唱,猜猜是什么?(G大调) 3、幼儿跳房子,教师钢琴伴奏 4、游戏:谁的手指最听话 玩法:教师说指法,幼儿按弦,看看谁的手指没有走错家(练习音阶的指法:上行用空弦,下行用四指;E弦A弦2靠1,D弦G弦2靠3) 5、学拉音阶 1)这些音宝宝是调皮的音宝宝,他们每一次走路的速度都不一样,你们听听他们每一次都是怎样走路的呢? 2)教师演奏,幼儿聆听

    07-20
  • 大班幼儿集体舞学习初探
    大班幼儿集体舞学习初探

    《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歌曲,歌曲反应了藏族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后喜悦的心情,用于跳藏族舞蹈非常的合适且在主题《中国娃》中,让孩子们了解不同民族舞蹈的特点,因此我们选择这一活动做为集体舞蹈教学活动。起初,孩子们在欣赏舞蹈视频的时候看的很认真,被舞蹈演员优美的舞姿所吸引。可真正参与进活动后,孩子们不能掌握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点,学习学习起来很难。特别是男孩子,很多男孩子在学不会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自顾自的再活动中捣起了乱来 我班孩子第一次进行正式的集体舞教学活动,活动的效果很不理想,我觉得主要存在

    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