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案例分析

栏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19-07-31 15:33:20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案例分析》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濮阳市实验小学   肖晓燕,暑假里,再一次认真倾听了全国第三届青年教师语文优质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并对其教学设计进行了的整理。我边整理,边进行研读分析。认为有以下几点很值得学习借鉴。
   第一.目标明细,定位精准。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所在的单元目标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而这一课的课后思考题也提出“下面加点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和同学交流”,意图就是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明朗”和“凌乱”。这不仅是本单元教学目标在本课的具体体现,更是本节课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明确提示。而张岩老师这节课就把“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熨帖’‘凌乱’等词语”设定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并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运用“找近义词理解”“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运用熟字意思猜词义”等多种方法,使这一教学目标得以步步落实。  

第二.巧妙衔接,训练无痕。

课文只是个例子,它承载着的语文要素要通过训练得以掌握。而这些训练方法,在教材的设计上是前后衔接,呈螺旋趋势上升的。每一课所承担的教学重点是不一样的。比如“理解难懂的词义”的方法,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在学习时如何巧妙运用?还有本课要训练的新的方法,如何让学生很好的理解掌握并加以运用?这就需要一定的教学策略。张老师在这里新旧知识的衔接运用很是巧妙。

如在理解“明朗”一词时,先让学生自己说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说出“是晴朗的意思”,张老师就顺势总结:“这是找近义词的方法。”接着,张老师又引导学生:“大家想想,我们见过的明朗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说出:“阳光很明亮。”张老师顺势总结:“对,联系生活也能很好地理解词语。”以上两种方法,都是学生已有的语文要素。但“泡泡语”中的“借助熟字猜词义”的方法,则是这一课所承载的教学任务。张老师启发学生关联已学的知识“寻找”一词的理解,巧妙地总结出运用“借助熟字猜词义”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进一步理解“明朗”的意思。张老师为了巩固这种解词的方法,张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还能理解本课的“潮湿”“增添”“蹦跳”“歌唱”“愉快”等词语,通过这一个词语的理解,使学生掌握了这一类词语的特点及理解这类词语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获得的是一类知识,掌握的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符合语言文字学习的一般规律。
    第三.紧扣文本,落实语用。

语文教学要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而这种敏感度的训练,需要落实在每一课,每一句,甚至每个字眼的理解感悟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要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训练不离开文本的语言文字环境。张老师这一点做得很好。比如引导学生理解“熨帖”一词的意思时,他让学生认真读一读“熨帖”这个词所在的上下文两个句子,再让学生猜“”熨帖是什么意思。学生联系上文“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理解了“熨帖”的意思是“紧紧地粘在”。接着,张老师又让学生联系下文理解,从“平整地粘在水泥道上”学生很自然地就理解了“熨帖”的意思是“平整地粘”。然后张老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完整地理解“熨帖”的意思,学生水道渠成地说出:“熨帖就是平整地、紧紧地粘在水泥道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方法,就巧妙的结合文本去理解,训练无痕。

我特别欣赏的是张老师对“凌乱”一次的教学。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四种理解词义的方法。因此,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张老师让学生用学过的不同方法来说说“凌乱”是什么意思。当学生理解了“凌乱”的字面意思之后,张老师并没有浅尝辄止,而是进一步追问:“凌乱就是杂乱无章。这个词是有点贬义的,作者为什么说它增添了水泥道的美呢?”这一问,学生有了深度的思考和理解:“这是落叶铺在水泥道上的自然的美。”“活泼的,不死板的美”……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这种自然的、活泼的美,张老师让学生把视线准备好的一片片金黄的落叶随意贴在黑板的“水泥道”上,马上,一幅清新活泼的画面出现。老师充满感慨地说:“哇,真的好凌乱啊!太好了,谢谢同学们,你们代替秋风把落叶铺到了水泥道上,落叶尽管凌乱,但他却是大自然带给我们最好的恩赐啊。”把词语的理解放置于文本,并让学生亲自体验,以促进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甚妙。

此时此刻,我感觉学生对“凌乱”一词所表达的含义已经了然于胸,但张老师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语素”所呈现的自然之美,接着又展示了“天空凌乱的白云,山谷里凌乱的五彩池,海边凌乱的鸥群,海面凌乱的小岛,还有水泥道上凌乱的落叶。”此时此刻,我想,这种“凌乱”的自然之美的画面将深深刻画在学生的脑海里。

围绕“凌乱”,来来回回,一来二去,既帮助学生学习了理解难懂的词语的方法,又带着学生体味了景物之美,自然之趣。两者,没有割裂,达到高度且自然的融合,这种训练理解词义的方法有层次有梯度,真正帮助学生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第四.阅读赏析,凸显主体。

统编本教材彰显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主体意识”,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语文的训练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体现学生自得、自悟、自能的过程。张老师在执教《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风格非常清新,画面感极强,非常适合调动学生绘声绘色、有滋有味地朗读,于是在这节课上,张老师就特别关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对秋景的喜爱、赞美之情。比如在学习课文第5~7自然段的过程中,张老师先让学生自己标画喜欢的词句,进行赏析好在哪里,然后再指导学生读出落叶的美;第6自然段教学时,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从而引导学生读出水泥道的美;三是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多角度发现秋景之美,不失时机地融入师生配乐合作朗读,感受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与喜爱之情。张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不蔓不枝,通过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教学,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参与性都被调动了起来,教师的指导作用也被有机地融入进去,既达到了对课文的深入感悟,又促进了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发展。  
   第五.习得写法,顺理成章。

课文只是个例子。为了从这个例子中习得方法,张老师巧妙抓住最后一段的学习,追问:“对作者来说,水泥道回回都走,落叶更是年年都有。为什么他却说‘第一回发现水泥道的美’呢?”自然而然地总结出了写景的作文“仔细观察、展开想象”的规律。

再巧妙迁移:拥有这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的美便无处不在 。在你上学放学的路上,无论是路边的鲜花,还是街角的雕塑,无论是枝头的鸟巢,还是冬天雪中的小路……处处都藏着美。下课后,就请你仔细观察,展开想象,也把在上学、放学路上发现的美写下来。

这个教学过程,张老师节奏不紧不慢,轻松自如,没有花里花哨的教学手段,却又训练得扎实有效,真正把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理解、运用落到了实处。 

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时间:90分钟) 等级 一、读句子,想画面,写字词,我的字最漂亮。 qǐ chnɡ l sēn 小燕子从遥远的南方 , 过高山,穿过 p sh y m jinɡ ln 林,不顾旅途的 劳,一路跋 ,在 的时候,终于到达了一个北方小镇。 二、读一读,想一想,再把它们分类写下来。 旭日东升 孜孜不倦 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 学而不厌 惊弓之鸟 郁郁葱葱 博览群书 画龙点睛 浪花翻腾 1、描写景物的成语: 2、寓言、成语故事: 3、描写勤奋学习的成语: 三、我是查字小能手。

    07-21
  • 人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形近字组词复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形近字组词复习题

    一、 组语 掠( ) 栽( ) 卷( ) 蹈( ) 凉( ) 裁( ) 倦( ) 稻( ) 泡( ) 裁( ) 裸( ) 梨( ) 抱( ) 载( ) 颗( ) 黎( ) 弦( ) 简( ) 福( ) 悔( ) 孤( ) 箭( ) 幅( ) 诲( ) 截( ) 忧( ) 慕( ) 膊( ) 载( ) 优( ) 默( ) 博( ) 捧( ) 缘( ) 炸( ) 递( ) 棒( ) 缓( ) 作( ) 梯( ) 输( ) 增( ) 滨( ) 蓬( ) 愉( ) 赠( ) 缤( ) 篷( ) 秆( ) 透( )

    07-21
  • 把握课堂节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埃及金字塔》课堂教学观察
    把握课堂节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埃及金字塔》课堂教学观察

    课堂节奏控制艺术是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标志。不同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适宜的节奏可以把学生带入愉悦的环境,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混乱失调的教学节奏则容易导致学生走神,教学效率低下。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谈到优化教学过程的标准时强调不仅要看教学效果,还要看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消耗是否是最优值。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课堂节奏,提高教学效率?我以青浦区华新小学高跃永老师执教的《埃及金字塔》一课教学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观察与诊断。 一、师生语速感节奏 (一)、口语节奏的处理 教师优美的有节奏的语言能给学生美

    07-22
  • 三年级语文上册《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

    这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一、课前让孩子们搜集关于宋庆龄的一些小故事,初步了解这个名人。很多同学都准备了,还都写在了纸条上,所以课堂上讲的都很自信。能够通过自己所搜集的故事去感受名人、伟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学生的视野开阔了,自信心也增强了,对学习课文的内容也有了更多的铺垫。 二、在检查词语的时候,有意识的设计了一对反义词,守信

    07-22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小摄影师》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小摄影师》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有篇课文,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小作者巴迪写了一首诗,母亲读完觉得精彩极了,父亲的态度却截然相反,认为这首诗糟糕透了,而作者就是在这两个极端的断言中努力前行着。 当我和孩子们一起学完《小摄影师》一文,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时,突然就有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的念头。纵观整节课的习得,孩子们的表现真的精彩极了,再细看每个孩子,有近一半孩子的表现糟糕透了。 《小摄影师》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体现了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在学习中,我先和孩子们

    07-22
  •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恐龙教学随堂反思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恐龙教学随堂反思

    周校督察的随堂课,适逢《恐龙》这一篇知识性说明文的教学,比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但是想到学生学习展示环节,心里又忐忑起来:如何细化处理令课堂扎实有效,而不是只是形式化的小组合作呢?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空高效学习这样的科学小品文呢? 研读课标:说明性文章,是在向人们传达关于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严谨的、科学的,是不容臆造的。本文是以介绍科普知识为主的科学小品文。关于说明性文章的教学,课标在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第四学段目标要求:阅读

    12-17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荷花》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荷花》教学反思

    课文记叙了作者到公园里观赏荷花的情景及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本课的重点一是学习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荷花的,二是体会作者怎样展开丰富的现象的。 我班的学生基本生活在农村地区,对荷花有一定的认识。我试图从一下几方面帮助学生感悟语言,引导学生认识和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1.读读、画画、说说,品读课文,感悟语言。在教学第一三自然段时,我提出核心问题;你最喜欢哪些描写荷花的精彩语句,用笔圈画,并想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我创设了读读、画画的读书活动,抓住精彩的词句,设法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姿态优美多

    02-24
  •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本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本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1. 搜集王维资料,再找几首王维所写的古诗。2. 查找茱萸的资料。3. 查找重阳节的由来。【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采用默读,朗读的方式,熟知课文内容。2、说说这篇文章讲了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