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交流《哲学是什么》有感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20-05-24 10:25:48

《读书交流《哲学是什么》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上周四接到“读书交流”的通知,我在头脑中努力搜索最近读过和在《喜马拉雅》上听过的几本书,印象最深刻、最受触动的还是《哲学是什么》一书。

可能对于多数人来说,哲学有点儿高大上。这种高大上的评价是双向的,一方面是褒义,觉得高不可攀,另一方面是贬义,让人觉得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不相符合、不切实际。

做一名普通教师,按要求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本份。如果能够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和教研理论,会为教学工作增色,也能为自己加分。可是,说到哲学,好像有点儿“过头儿”了。

在疫情期间,居家工作之余,随手翻家里的书。见到一本书,《哲学是什么》。最早引起了我的兴趣,是题目,哲学到底是什么呢?翻看序言,作者说是写给中学生和爱好者的。想着,我不是中学生了,但写给中学生的东西,我揣摩自己应该能够看懂一点儿。我不是爱好者,但既然被题目吸引了,总是一个疑惑吧。对书的疑惑加上对哲学的好奇。我就翻开了这本书。

没想到,作者写得非常好,从大家普遍的疑问开始,一个小故事接一个小故事,都是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细节,到哲学家和哲学史上的佚事,引人入胜。

我赶紧查查作者是谁,胡军老师名字很普通,可他却是国内研究哲学的权威专家,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跨越中国传统哲学和近现代哲学。

顺着作者的讲述读下去,真的是受益匪浅。全书五章,哲学为何物分上和下,然后是哲学问题、哲学方法和哲学价值。读到后面,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难了一些,但我还是努力坚持读下去,也对其中一些内容很有感触,特别有两句话,觉得说得特别好,与大家分享一下:

         “人之为人是因为我们有思想,思想是自然园地中盛开的最美丽的花朵”“我们生活在宇宙之中,但我们自己真正的家园却是在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之中。因此获取美好幸福生活的最佳途径就是要建造自己的精神的或思想的家园”。

哲学的问题一章末尾引述卡西尔的话“所有那些从外部降临到人身上的东西都是空虚的和不真实的,人的本质不依赖于外部的环境,而只依赖于人给予他自身的价值。财富、地位、社会差别、甚至健康和智慧的天资——所有这些都成了无关紧要的。唯一要紧的就是灵魂,灵魂的内在态度。”

财富、地位、社会差别不是人的依赖,我觉得好明白一些,但他说到“甚至健康和智慧的天资也都成了无关紧要的”,就让我非常震惊。唯一要紧的就是灵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灵魂是什么?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的灵魂有且可能只有一个,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教给学生,而且是以正确的有效的方法教给学生。教会他们知识,也要教会他们善良,以学生的成长塑造并充实我们的灵魂。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魏书生的一堂公开课引发的启迪
    魏书生的一堂公开课引发的启迪

    《魏书生与民主教育》一书中记载着魏书生的一堂公开课的片断:那时在1978年,魏书生任教了一个全年级最好的快班和一个全年级最差的慢班。就在这年的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中,领导通知他要他给全区的教师们上一节大型公开课,而且要求在慢班中开课。 下面是一段魏书生与学生的精彩对话: 魏书生与学生商量怎么办?学生喊:别在我们班上!到哪儿去上?到你那个尖子班上。在咱们班不行吗?不行,我们害怕。咱们打架,胆子大得很,什么都不怕,怎么上课反倒怕了呢?打架都好几年了,公开课咱们没上过,怕给你丢脸。老师不怕丢脸还不行吗?老师把讲的内

    07-22
  • 我与《三个儿子》的邂逅
    我与《三个儿子》的邂逅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往往呵护有加,关怀备至,深怕自己的孩子遭受一丝丝的委屈,更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到一点点的伤害,还常常以孩子为荣,向人诉说孩子的种种优点和长处。于是乎,孩子们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于置自己的父母不顾,只顾念自己的要求是否得到了满足,自己的生活是否过得舒服,哪还记得去体会父母的辛劳和艰辛? 正因为这势头愈显强势,我们的课文在编排中经常会有一些有关孝敬教育的文章,旨在老师的传授中让孩子们明白:要孝顺自己的父母,要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等等,而《三个儿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典

    07-22
  • 创设轻松愉快的口语交际氛围
    创设轻松愉快的口语交际氛围

    《赢在校园》中提到教师职业的核心能力是构筑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带有明显职业特点的核心能力,是一种潜在的较为持久的心理行为特征。它体现教师履行教师职业的适应程度和卓越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师能力的发挥,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所需的一种核心力量。在低年级口语交际课中,尤其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 口语交际是苏教版特有的一种口语训练形式,由原来的听话? 说话转变而来,这给教学内容赋予更为丰富、深刻的内涵,需要我们整体把握。一年级学生词汇量少,

    07-22
  • 《学习动机》学习笔记
    《学习动机》学习笔记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动机有三种作用:激发行为 行为定向 维持行为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 内驱力: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 内驱力和需要的关系呈正比。 诱因指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刺激或情境,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目标。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 凡驱使个体趋向或接近目标者为正诱因。如奖品。反之为负诱因

    07-22
  • 学习《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有感
    学习《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有感

    近日我校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学习了《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整个建议30条分为教学准备与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作业设计与辅导、命题与学业检测四部分,学了以后还是颇有收获的,现结合《建议》中的几点谈谈自己的感受。 《建议》第1条:教学目标的拟订须建立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作业本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要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要善于把课时目标合理地分解为环节目标。这就是说,我们在平时备课时,不能把每一节课看成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应把它放在整个单元、整个学段和整册教材中来

    07-22
  • 试析体育的人文观与社会观——《光辉岁月》观后感
    试析体育的人文观与社会观——《光辉岁月》观后感

    8月2日下午,体育人文社会课上,观看了以美国校园橄榄球队为题材的《光辉岁月》,该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其中有很多体人文体育社会方面的精彩点滴,结合我带足球队的经历,产生了对比思考。 两国校园体育竞赛人文社会观的不同点:首先,在美国,学生能参加学校的橄榄球队是无限荣光的事;家长们对教练的尊敬与推崇,无异于对待崇拜的明星,家长有观看子女比赛的好习惯,有位家长因儿子被替换下场,大叫:别让他下来!,并找到教练办公室恳求;学校对比赛同样重视,暑期组织两巴士的学生到大学集训;社会上的人们同样关心学校的体育赛事,有

    07-22
  • 回归正途——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回归正途——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勇气,对于每个人来说,或多或少总是有的。但,教学勇气,对于作为教师的我来说,是我不曾考虑过的。教学还需要勇气?初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心中的这个疑问慢慢的被解开了。是的!教学也需要勇气,而且是我们老师平时忽视掉的那些会让人执着的勇气。 初读《教学勇气》一书,书中字字洋溢着作者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之情,而这一热情也在之后的阅读中慢慢地传递给我,感染着我。在敬佩作者的热情之外,也震撼着书中多角度的深入探讨的很多观点,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

    07-22
  • 读《课堂教学答问艺术探讨》有感
    读《课堂教学答问艺术探讨》有感

    前几天,我读了李如密、刘文娟老师的《课堂教学答问艺术探讨》一文。书中提到,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教学答问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答问艺术具有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深化教学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功能。运用教学答问艺术,要遵循启发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正面应对策略、幽默化解策略、规避锋芒策略、巧抛绣球策略、因势利导策略、以退激进策略等来应对学生的提问。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更重视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的问。然而,问是更重要的,它意味着思考、发现和探索。它能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