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成长银行”储存学生幸福时光》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心得体会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班级成长银行是我在外出培训时,借鉴一些优秀学校的做法,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班级的特点摸索出的一套学生评价模式。以“班级成长银行”为载体,从“品德、生活、学习”三方面制定具体的行为标准,以“以奖代罚”的形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确立核心的生活观、价值观。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建构,尽可能做到形象具体,充满趣味。【我们的目标】
通过“班级成长银行”这个载体,改变传统行为规范高高在上的姿态,变老师的一味说教为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兴趣爱好,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将枯燥的说服教育通过鼓励学生踊跃参加“班级成长银行储蓄成长币”的形式来实现。通过即时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方式,以“学习币”、“行为币”、“劳动币”等多种成长币为奖励机制,及时矫正孩子们的不良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学习、生活习惯。让学生真正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我们的模式】
为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首先要完善系统框架。设立银行、存折、“钱”和出纳。银行的角色由班主任老师、科任老师和家长来担任,存折就是积累成长币的荣誉本,“钱”就是成长币,出纳则由学生来担任,由4名中队委员负责。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由老师和家长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发放成长币。学生攒够了一定数量的成长币,把成长币交给出纳员小干部,在存折上作登记。
【成长币发放细则】
以“行为币”为例:
【成长币的“消费”】
一是成长币扣罚措施,校内有违反班规、校规行为的同学,视情况扣罚相应的成长币,屡教不改者加倍扣罚。二是成长币兑换措施,学生们可以用所得成长币兑换心愿,班级每周开设“班级成长银行消费日”,拥有规定数量的“成长币”即可参加活动,比如借阅图书,管理多媒体,编辑板报等。
学生手里的成长币不能只简单地作为他们存折上的一个数字,那样学生就会失去动力,怎样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手里的成长币发挥激励学生的作用,那就是必须让死水流动,让学生手中的成长币运转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其评价作用。